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标要求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时空定位学习任务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活动1】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一至四自然段,了解石器时代的主要史实。1.旧石器时代(1)内涵: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2)人类遗址: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3)社会生活: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元谋人和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2.新石器时代(1)内涵: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2)社会特征:大量使用陶器;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逐渐稳定。(3)分布特点: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4)文化遗存时间代表特征距今约7000—5000年仰韶文化(黄河中游)彩绘陶器;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河姆渡文化(长江下游)种植水稻;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距今约5000年龙山文化(黄河流域)黑陶(蛋壳陶)红山文化(辽河上游)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良渚文化(长江下游)1.观察教材P2“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指出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提示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2.观察教材P3“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指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呈现的特点。提示分布广泛;多元一体,以中原为核心。【活动2】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五自然段,掌握原始社会组织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1.阶段: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2.特点母系氏族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父系氏族社会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权贵阶层观察教材P4“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祭坛、积石冢”图和“良渚古城城墙分布范围示意图”:推测这些文化遗址可能处于哪一时期?并说出理由。提示时期:父系氏族社会。理由:从图中的“祭坛”“积石冢”“古城城墙”可知,当时出现了权贵阶层,说明处于父系氏族社会时期。助学助考1.概念阐释——文化遗存指某地区的先民留下的实物证据或者“痕迹”。一般是指建筑物群落,如洞穴、庙宇、楼阁、基地等;也有指书籍、语言、习俗的形式等等。2.误区警示——新旧石器时代的区别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则打制和磨制相结合;在获得食物方面,旧石器时代的人们主要是狩猎与采集的方式,而新石器时代更多地依靠农业生产。3.概念阐释——文明《尚书》记载“睿哲文明”,唐代孔颖达疏解称:“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经天纬地”意为改造自然,属物质文明;“照临四方”意为驱走愚昧,属精神文明。人类跨入文明社会的三大标志:金属工具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国家形成。4.知识拓展——遗存的分类遗存包括遗迹和遗物两大类:遗迹包括遗址、墓葬、灰坑、岩画、窖穴及人类活动遗留下的痕迹等;遗物指遗留下的各种生产工具、武器、日用器物及装饰品等。5.特别提醒——私有制的产生私有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对原始公有制来讲,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进步。学习任务二从部落到国家【活动】阅读教材第二目,知道从部落时代到早期国家的主要史实。1.三皇五帝(1)三皇时代:名称众说不一,神话色彩浓重。(2)五帝时期①黄帝联合炎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②尧、舜通过“禅让”,推选部落联盟首领。③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史称“万邦”时代,有些邦国被认为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2.早期国家:夏朝(1)政权更迭①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②灭亡: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发兵讨桀,大败夏兵,夏朝灭亡。(2)国家治理夏王最高统治者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地方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间接统治(3)文化遗存: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1.阅读教材P5“史料阅读”:根据材料概括早期先民的生活状况。材料也涉及一些神话传说,如何认识它们的历史价值?提示状况:先民已经能够建房定居,并且懂得人工取火。价值:神话传说的内容虽然有夸大成分,但是依然与远古时期的生产和生活有密切关系,是研究人类早期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2.《史记·夏本纪》写道:“益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见教材P5)根据这两则不同的史料记载,我们可以认定的史实是什么?提示王位世袭出现,“家天下”局面形成。助学助考1.概念阐释——部落联盟指原始社会末期几个亲近部落由于某种需要结成暂时或永久性的联盟的社会组织,是氏族结合为部落的进一步扩大,是部落向民族的形成跨出的第一步,其最高权力机关是联盟议事会。2.概念阐释——禅让制指统治者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尧年老时,把部落联盟首领位置让于舜,推舜为帝。这种做法,历史上称为“禅让”。3.概念阐释——王位世袭制指阶级社会中,帝位(或王位)由一个家族世代沿袭的制度。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这是继“禅让制”(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之后出现的一种政治制度。学习任务三商和西周【活动】阅读教材第三目,概括商朝和西周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统治。1.商朝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族首领汤推翻夏朝,建立商朝。商朝前期都城多次迁移,后来定于殷,也称殷朝实证(1)甲骨文:殷墟遗址出土的大批龟甲、兽骨上刻有的文字,主要是商人的占卜记录,是一种成熟文字(2)青铜器:造型雄奇,纹饰华丽国家治理(1)商王是最高统治者,下设尹及各类事务官(2)实行内外服制。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势力范围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2.西周(1)政权更迭①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众伐纣,灭亡商朝,建立周朝,定都镐京。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为政暴虐,引发“国人暴动”。召公、周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行政”。③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2)制度建设: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意义①统治集团内部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②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
3.商和西周的经济特征奴隶制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表现农业(1)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2)商和西周实行奴隶主土地国有制,井田制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手工业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1.《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摘自教材P7)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提示分封制与宗法制密切结合,形成了严格的等级秩序。2.《孟子·滕文公上》记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摘自教材P7)据此指出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实质是什么?提示方式:井田制。实质: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助学助考1.图解概念——内外服制2.误区警示——“封建”的不同含义西周的“封建”是一种政治统治,而不是社会形态。封建作为一种社会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容,近代以后才传入中国。3.图解历史——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4.概念阐释——井田制商周时期占主导地位的一种土地制度,其性质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度。井田名义上属周王所有,分配给臣下使用,土地不能随意买卖,耕种井田的领主对国王承担义务和责任。重点难点1.重点: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早期国家的特征。2.难点: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主题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其特征任务1史料实证——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史料从遗址的分布来看,地域不限于中原,而是北至今长城地带,南至长江以南的水乡,东至黄海之滨,西至秦晋黄土高原。大约在距今四五千年前,中华大地文明之起源,已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其中,地处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部落迁徙、分合、冲突的最为集中、最为突出的地区,是中华文化融合的核心地区。——王家范等《大学中国史》【研讨交流】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分析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成果展示】①本土性。中国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古代文明源远流长。②多元性。不仅涉及黄河和长江流域,海河、珠江等大河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任务2唯物史观——私有制与阶级的出现史料在大汶口一些富有的大墓中,既有葬具(棺椁),又有大批的随葬品,最多的达180多件,包括精美的彩陶、黑陶和白陶及石质、骨质的工具、装饰品,甚至还有透雕刻花的骨梳和象牙雕筒等工艺品。它们与葬在同一墓地而几乎一无所有的墓葬形成鲜明的对比。……(该现象)在曲阜西夏侯、胶县三里河、乐都柳湾、余杭反山墓地均有较为明显的反映。——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上)【研讨交流】根据史料,该文化遗址的墓葬差异说明了什么?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黄河流域在中华文明史上的地位是什么?【成果展示】说明:大汶口文化时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私有制已经产生。地位: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之一。1.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角度阐释多元性从文化分期看,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等从文化的特点看,不同地域有不同的特征,如作物种植上南稻北粟从遗址分布看,涉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等一体性从经济文化成就看,各地有共同点,如制作陶器、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定居生活从遗址分布看,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从演进趋势看,多元发展的区域文化汇聚融合,最后演进为统一的中华文明2.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主题二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任务1历史解释——商代政治的特点史料由夏到商的王位继承,基本上是父死子继,并辅之以兄终弟及。……商代对神的崇拜和对祖宗的崇拜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商王……事事都要征得神的旨意。……祈求“受年”“观黍”“求晴雨”等活动,都由商王主持。——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上)【研讨交流】根据史料,分析商代的统治有什么特点。【成果展示】国家事务通过占卜进行,王权具有神秘色彩。王位传承遵循世袭制,并未出现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任务2史料实证——西周政治的特点史料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区域的世袭的统治者而兼地主。……周王在畿内,诸侯在国内,各把大部分的土地,分给许多小封君。每一小封君是其封区内政治上和经济上的世袭主人,人民对他纳租税,服力役和兵役,听凭他生杀予夺,不过他每年对诸侯或王室有纳贡的义务。——张荫麟《中国史纲》【研讨交流】根据史料,分析西周分封制在社会层级上的特点及其意义。【成果展示】特点:层层分封,通过分封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积极意义: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任务3历史解释——商周时期的社会经济史料商周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生产工具经营方式农业技术耒、耜、镈、铚等,绝大部分用木、石、兽骨和蚌壳制成公社农民聚族而居,集体劳动,“春,令民毕出在野,冬则毕入于邑”在耕作、灌溉、施肥、选种、除虫等方面具有相当高的技术知识——据白寿彝《中国通史》整理【研讨交流】阅读史料表格信息,概括商周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成果展示】特点:生产工具材质主要是木、石、骨器等;经营方式是在井田上进行集体劳作;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高。影响:促进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为商周的统治奠定了基础。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维度表现政治(1)血缘至上: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族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2)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结构。不同等级的权利和义务固定,导致很难逾越(3)贵族政治:各级贵族按血缘获取官职,在各自的封地上有很大的自主权,最高执政集团还没有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4)王权神化: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王权借助神权巩固自己的统治经济(1)以农业经济为主,是大河文明的典型代表(2)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3)井田制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文化(1)呈现出浓厚的神秘与原始宗教色彩(2)出现成熟的文字——甲骨文,礼乐文化形成速检速测1.(2023年3月云南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1)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开始从事原始农业,生活逐渐稳定。据此判断,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的居民种植()A.水稻 B.粟C.玉米 D.番薯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河姆渡人生活在距今约7000至5000年,A项正确;粟是半坡人种植的,玉米和番薯来自美洲,排除B、C、D项。故选A项。2.(2023年1月辽宁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1)图1是红山文化的代表器物玉龙,图2是龙山文化的代表器物——蛋壳黑陶杯。在这些文化形成的时代,人们已经使用磨制方法制作石器,并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逐渐稳定。上述文化形成于()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C.青铜时代 D.铁器时代答案B3.(2023·浙江7月学考,1)2021年,浙江省博物馆组织“玉·见——红山·良渚文化展”,精选260多件文物进行对比展示,共同见证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这两种文化的相似处除了精美的玉器,还有()A.采用青铜农具劳作 B.种植玉米和南瓜C.使用马拉战车作战 D.建有祭坛与神庙答案D解析据所学可知,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且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故选D项;青铜农具适用于商周时期,排除A项;玉米和南瓜原产于美洲,在明清时期才传入我国,排除B项;良渚文化时期并未出现马拉战车作战,排除C项。4.(2024·北京市第一次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1)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中的墓葬有两种,一种是级别最高、最为豪华的墓葬,埋设在积石冢正中,墓室宽大,随葬玉器多,其中凤鸟形器以及玉猪龙等器物绝不见于普通墓葬;另一种墓葬规模小,随葬品也少,被安排在积石冢旁边。这表明红山文化()A.已有发达的青铜铸造业B.已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C.已形成君主专制的国家D.已出现社会不平等现象答案D5.(2021年7月广东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1)酒器在出土的商代青铜器中占较大比例,用于饮酒的有爵、觚、觯,温酒的有斝、觥,盛酒的有卣、壶、尊、彝,贮酒的有罍、瓿等。这说明商代()A.青铜文化灿烂 B.阶级矛盾尖锐C.手工业门类单一 D.君主专制加强答案A解析材料“用于饮酒的有爵、觚、觯,温酒的有斝、觥,盛酒的有卣、壶、尊、彝,贮酒的有罍、瓿等”体现的是商代制作的青铜酒器种类较多,说明青铜文化灿烂,故选A项;材料未涉及阶级矛盾,排除B项;当时手工业的门类并不单一,排除C项;商代尚未建立君主专制,排除D项。6.(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6图片改编)1963年出土于陕西的青铜器何尊,其内底铸铭文12行122字,提到周武王灭商后决定建都,“宅兹中国”。这是关于“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中国”一词的含义最有可能是()何尊及铭文中的“中国”A.西周的封国 B.西周的别名C.天下的中心 D.早期的地名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宅兹中国”大意为我要住在天下的中央地区,所以“中国”一词的含义最有可能指的是天下的中心,C项正确;西周的封国中没有“中国”这个封国,排除A项;西周的别名不是“中国”,排除B项;西周时期“中国”指的是天下的中心,而不是早期的地名,排除D项。7.(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7“历史纵横”改编)《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这段材料反映了()A.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B.内外服制扩大统治C.分封制和宗法制结合 D.周天子权力的强化答案C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A组基础巩固练题组1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1.(2024·四川成都蓉城名校联盟高一联考)三星堆的青铜人像、神树、金杖等文物,展现了三星堆文明独具特色的信仰和审美,但其中出土的尊、玉璋、青铜爬龙柱形器等文物,则体现了三星堆与中原文明和长江中下游文明的密切联系。这说明中华文明的特点是()A.独树一帜 B.多元一体C.满天星斗 D.源远流长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展现了三星堆文明独具特色的信仰和审美”“体现了三星堆与中原文明和长江中下游文明的密切联系”可知,中华文明的特点是多元一体,B项正确。“独树一帜”强调独特性,“满天星斗”指分布特别广,源远流长指历史久远,均与材料无关,排除A、C、D项。2.(2024·湖南省百校大联考高一测试)2007年在中国和朝鲜两国界河图们江发现了距今5万年至1.5万年的和龙大洞遗址,该遗址分布范围超过4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约50万平方米。据此可知,该遗址()A.原始农业发达 B.以打制石器为主C.产生阶级国家 D.是父系氏族社会答案B解析据材料“距今5万年至1.5万年的和龙大洞遗址”及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处于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以打制石器为主,B项正确;距今5万年至1.5万年是旧石器时代,原始农业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排除A项;旧石器时代,没有产生阶级国家,排除C项;新石器时代晚期进入父系氏族社会,排除D项。故选B项。3.(2024·重庆三峡名校联盟高一测试)龙山文化遗址中的陶寺墓地,其墓区划分较为分明:大型墓和中型墓集中分布在墓地中部,其中5座随葬鼍鼓、石磬、彩绘花盘等礼器的大墓呈4排集中在一片;而墓地北部,则密集分布着大量简陋的小墓。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A.早期国家已经产生 B.手工技术先进C.礼乐制度较为完善 D.阶级分化明显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陶寺墓地中,墓葬规模存在明显的区分,这说明当时已经出现社会贫富分化和不平等,即社会阶级分化,D项正确;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古代早期国家的产生,排除A项;B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礼乐制度是西周建立的,排除C项。故选D项。题组2从部落到国家4.(2024·陕西西安高一期中)传说中的炎帝(部落)兴起于渭河流域,却殒命于湖南衡山一带,史书亦载“炎帝神农氏,在位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有学者经考证认为,湖南的炎陵可能是埋葬承袭神农氏名号的炎帝后裔及其亲眷的公共墓地。据此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A.炎黄联盟一度征服湖南地区B.南方农业兴起时间晚于北方C.长江以南受到华夏文化影响D.炎帝部落首领通过世袭产生答案C解析传说中的炎帝兴起于渭河流域,却殒命于湖南衡山一带,且据史书记载,炎帝神农氏葬于长沙,这表明湖南地区与炎帝有一定的关系,故选C项;题干中并未提及炎黄联盟曾征服湖南地区,只是说炎帝在湖南去世,因此无法推断出“炎黄联盟一度征服湖南地区”,排除A项;对于南北方农业兴起时间的早晚,题干中并未提供相关证据,因此无法确定,排除B项;题干中虽提到了炎帝神农氏及其后裔,但未明确说明其首领是如何产生的,排除D项。5.(2024·黑龙江龙东五市高一期中)某同学在研究“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这一课题时,查阅了《尚书》《礼记》等文献资料。为更进一步研究,该同学还可以利用的资料有()A.《甲骨文研究资料汇编》 B.《捃古录金文》C.仰韶文化出土的文物 D.二里头遗址资料答案D解析据材料“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并结合所学可知,考古学家在河南偃师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遗址,因此可以利用该遗址资料研究夏朝,故选D项;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字,《甲骨文研究资料汇编》可以用来研究商朝,排除A项;金文是铸造在殷商与周朝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因此《捃古录金文》可以用来研究商朝和周朝,排除B项;仰韶文化出土的文物是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不能研究夏朝,排除C项。题组3商和西周6.(2024·山西太原高一联考)有学者认为,与夏都居洛寻求优良生态环境的生存诉求不同,商代在夏都故地建立都城带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加强对统治中心区域的控制。而西周初期都城的营建则体现了其顾全大局的意识。这可用于说明,商周时期()A.官僚政治的确立 B.国家疆域得到不断扩大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地理环境决定政治发展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商代在夏都故地建立都城带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加强对统治中心区域的控制。而西周初期都城的营建则体现了其顾全大局的意识”可知,说明商周时期国家疆域在不断扩大,B项正确;商周时期实行贵族政治,排除A项;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排除C项;地理环境影响政治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7.(2024·山东德州高一期中)西周分封制下,各诸侯国与周王室的臣属关系明确,他们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这说明分封制的实施()A.明确了贵族的权力继承关系 B.推动了宗法制的形成C.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D.扩大了西周统治范围答案C解析据所学可知,西周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周王对地方的控制,故选C项;明确了贵族权力继承关系的是宗法制下的嫡长子继承制原则,这与分封制的信息不符,排除A项;宗法制的形成是由于氏族社会的发展和奴隶社会贵族政治的建立,与分封制相辅相成维护西周的统治,并非分封制推动而形成的,排除B项;材料信息体现了周王与诸侯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扩大西周的统治范围的说法与主旨不符,排除D项。8.(2024·河南商丘名校高一联考)2023年4月22日(农历三月初三,星期六),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省郑州市新郑黄帝故里举办,纪念华夏人文始祖轩辕。拜祖大典体现了我国古代()A.分封制 B.宗法制C.皇帝制 D.禅让制答案B解析据材料“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拜祖大典涉及后人对先祖的敬重,后人与先祖之间存在血缘关系,因此拜祖大典体现了我国古代宗法制,故选B项;分封制虽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关系,但是拜祖大典直接涉及血缘关系,与宗法制有关,与分封制没有直接联系,排除A项;皇帝制度是秦朝建立后出现的,我国的拜祖活动很早就有,排除C项;禅让制是一种权力传承方式,拜祖活动是纪念先祖,与血缘关系有关,拜祖大典与禅让制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9.(2024·江苏宜兴中学、泰兴中学、泰州中学高一检测)有学者说,周代的宗法制完备而严格,同一宗族内,“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这种关系不断发展的结果是君统宗统的合一。这反映出宗法制()A.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B.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C.大宗和小宗具有相对性D.使周天子实现权力高度集中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君统宗统的合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体现了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的特点,B项正确;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是宗法制的特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大宗和小宗具有相对性,是宗法制的特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西周时期,周天子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D项。故选B项。10.(2024·重庆市渝西七校高一期中)《诗经》中有许多西周时期的诗篇,其中有不少农事诗,涉及农业生产的许多方面。《周礼》的地官部分多是掌管社会经济的职官,其中主管农业生产的有小司徒、载师、司稼、稻人、草人、遂人、场人、廪人、仓人等。这反映出()A.西周统治者较重视农业B.西周农业实行集体耕作C.西周土地可以转让买卖D.西周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答案A解析据材料西周时期的《诗经》的农事诗“涉及农业生产的许多方面”,《周礼》的职官中主管农业生产的有“小司徒……仓人等”可知,西周统治者设置众多专职官员管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表明统治者对农业高度重视,故选A项;“实行集体耕作”不合题意,与材料提及的西周对农业的管理不符,排除B项;“可以转让买卖”不合史实,西周实行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土地不能随意买卖,排除C项;“农业生产技术进步”不合史实,与商朝相比,西周仍然主要使用木、石、骨等材质的工具,农业生产技术进步不大,排除D项。B组能力提升练11.(2024·湖北云学名校联盟高一联考)湖北石家河遗址持续时间跨度为距今5900年至3800年,是长江中游地区已发现面积最大、等级最高、延续时间最长的史前聚落遗址群,古城城址面积巨大,墙体高耸,城壕宽广,气势宏伟,是同时期亚洲规模最大的城市,被誉为“上古第一城”。这说明()A.城市是最早出现的人类文明要素B.古城先民已摆脱对采集渔猎的依赖C.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D.石家河先民率先迈入阶级社会门槛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石家河遗址……是长江中游地区已发现面积最大、等级最高、延续时间最长的史前聚落遗址群……是同时期亚洲规模最大的城市”可知,石家河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明的重要代表,说明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C项正确;城市是人类文明出现的标志性要素之一,但不是“最早”,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石家河遗址时期农业高度发展,不能得出“已摆脱对采集渔猎的依赖”,排除B项;材料未与其他文明遗址对比,不能得出“率先迈入阶级社会门槛”,排除D项。故选C项。12.(2024·辽宁辽阳高一期中)夏王作为一国之君,拥有较高的权力,其下设“六卿”,又称“六事之人”,分管民事、军队等事务,是地位较高的官员。六卿之下有僚属和下属官吏,各自组成一定的统治部门。这说明夏王朝()A.国家政治体制形成 B.中央集权制度建立C.政府机构设置完善 D.宗法观念开始消亡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夏王朝的统治之下,夏王有较高的权力和相对较为完善的国家管理机构及官员,体现了国家政治体制形成,故选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夏朝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没有形成中央集权制度,排除B项;夏朝出现了国家政治体制,但机构设置还达不到“完善”的程度,排除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宗法观念到现在仍旧存在影响,排除D项。13.(2024·湖南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高一期中)以下为关于“牧野之战”的部分历史记载史料出处史料内容《尚书·牧誓》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的“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器底铸有铭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对此解读最为合理的是()A.“利簋”属于出土青铜器,是考证“牧野之战”唯一的可信史料B.《尚书》作为文献史料由于其主观性和年代久远不具史料价值C.文献史料与出土实物双重互证有助于历史研究的发展D.历史事件必须具备实物与文献相互印证才具有真实性答案C解析由材料“《尚书·牧誓》”“出土于陕西临潼的利簋”可知,对于远古历史的研究,既要利用历史文献,又要利用考古实物,二者结合起来,相互印证,双重互证有利于对久远年代历史的研究,故选C项;“唯一”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尚书》记录了大量的历史事件,是研究古代历史宝贵的资料来源,排除B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教师反思心得500字(8篇)
- 安全在我心中演讲稿大全(9篇)
- 区域养老中心入住协议书
- 商铺消防施工协议
- 劳务服务项目风险评估与控制
- 施工期间成本预算最终协议
- 电子商务平台招投标流程
- 房地产企业融资策略
- 保健食品企业参股管理建议
- 市政道路外围围墙施工协议
- 超星尔雅学习通走近核科学技术章节测试答案
- 初中艺术鄂教七年级上册(2022年新编) 漫步艺术长廊舞剧欣赏《永不消逝的电波》教学设计
- python学习课件(共73张PPT)
-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课件:瓜豆原理之直线型
- 桩基及基坑质量通病防治讲义PPT(105页)
- 精品堆垛机安装指导书
- 前台月度绩效考核表(KPI)
- 鸡的饲养管理-优质课件
- 德育课(共19张PPT)
- 化学微生物学第7章 微生物转化
- 《少年正是读书时》-完整版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