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训练:黄宗羲《宋元学案-彭仲刚》(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1页
文言文阅读训练:黄宗羲《宋元学案-彭仲刚》(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2页
文言文阅读训练:黄宗羲《宋元学案-彭仲刚》(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3页
文言文阅读训练:黄宗羲《宋元学案-彭仲刚》(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训练:黄宗羲《宋元学案·彭仲刚》(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彭仲刚,字子复,平阳人也。乾、淳之际,永嘉儒者林立,先生遍游其间。及以进士释褐,主金华簿。先生之学,不事论说,以实践为宗旨,尤有吏才。衢州大水,宪司檄下金华,令先生往覆视。先生请曰:“衢水高者出屋境杀稼溺人行道共知既再检实矣。犹往覆视者,防吏之欺,将使民实得食也。然恐待覆视,而民已死矣。”宪司感其言,即出米恣所赈。移临海令,均其民之力役,图县乡之地,几都几保合为一图,而物数其地之所有。有以图上者,先生曰:“善。犹有遗。”其人曰:“无。”先生指曰:“某地方岭有某某居之,某地有松林水步,今胡失之?”某人大惊,不知先生何以得之也。由是整废坠甚多。先生善听讼,然不自以为明,每谕之曰:“虽讼而直,所屈多矣。”民爱信之,讼为衰止。提刑荐其政,召付都堂审察,授两浙运司均斛官。迁国子监丞,以试进士与知举者忤,罢官。已而起知全州。时陈公君举、詹公元善任漕使,首为减月椿钱【注】十三四,先生又减繁费,以烈民力。然后戢豫借,宽省限,商税止取正钱,带纳者蠲其大半,输租得自概量,吏胥不敢取斛面。而择其耆老之有学行者,师长其子弟,先生于听政之暇,亲执经而教之。以外艰归。凡先生所至,去后无不思者。绍熙五年,明、越大饥,特令先生为常平提举,盖且向用矣。是年病卒。叶水心曰:“子复之为学,以为非同声趋和所能至也,故不敢以意之为是,而独以力之能者试之。常左经而右律,目验而耳覈,考实以任重,先难以致远。非其心之所通,虽诚闻之,不苟从也;非其行之所至,虽审知,犹愁置之。故其材为实材,德为实德,此先生之学之大致也。”先生不著书,赖有水心之文,得以见其本末云。(节选自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七十三)[注]月椿钱:南宋为支应军饷而加征的税款名目。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赋分。(3分)衢水高者出A屋垝B杀稼C溺人D行道E共知F既再G检实矣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下,颁布,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与《劝学》“下饮黄泉”的用法相同。B.胡,为什么,与《归去来兮辞》“田园将芜胡不归”的“胡”意思相同。C.斛面,指斛面米,官吏收粮时拿一块刮板从斛面上刮取米粮以中饱私囊。D.本末,此处指人的生平事迹,与成语“本末倒置”的“本末”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彭仲刚任金华县主簿时,上司要求先查核灾情再赈济灾民,彭仲刚认为查核的初衷是好的,但救灾刻不容缓,上司被他的一席话感动了。B.为了公平安排人丁力役,彭仲刚把临海县的土地绘制成图册,几都几保合为一图,同时注明地上物产,因此整顿了许多荒废之地。C.彭仲刚任全州知州后,实行了许多善政,首先减免十分之三四的月樁钱及其他费用,还放宽借贷期限,允许老百姓缴纳田租的时候自己称量。D.凡是彭仲刚任职的地方,他离任之后,老百姓都很想念他。后来,明州和越州闹饥荒的时候,朝廷又任命他为常平提举官,同年他病故了。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每谕之曰:“虽讼而直,所屈多矣。”译文:(2)而择其耆老之有学行者,师长其子弟,先生于听政之暇,亲执经而教之。译文:14.彭仲刚“以实践为宗旨”的为学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末段文意,简要概括。(3分)【答案解析】10.断句原文:衢水高者出屋垝杀稼溺人行道共知既再检实矣。断句:衢水高者出屋/垝杀稼/溺人/行道共知/既再检实矣。

11.解释词语:AA项:错误。这里的“下”是“下达命令”的意思,而不是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与《劝学》中的“下”用法不同。B项:正确。“胡”在这两个句子中的意思都是“为什么”。C项:正确。“斛面”指的是官吏收粮时刮取米粮的做法。D项:正确。“本末”在这里指人生事迹,与“本末倒置”的意思不同。12.内容概述:CA项:正确。B项:正确。C项:错误。原文提到“陈公君举、詹公元善任漕使,首为减月椿钱十三四”,并未说明这是彭仲刚一人所为。D项:正确。13.翻译:(1)每谕之曰:虽讼而直,所屈多矣。译文:每次告诫他们说:“即使诉讼胜诉,受到的委屈也很多。”(2)而择其需老之有学行者,师长其子弟,先生于听政之暇,亲执经而教之。译文:并且选择那些有学问品行的老者,作为其子弟的老师,先生在处理政务之余,亲自拿着经书来教导他们14.彭仲刚“以实践为宗旨”的为学特点实践考察:亲自去灾区查看灾情。注重实证:亲自绘制地图,核实土地状况。亲身教导:在处理政务之余,亲自教授经书。【参考译文】彭仲刚,字子复,是平阳人。在南宋孝宗乾道、淳熙年间,永嘉地区儒学盛行,彭仲刚先生广泛游历学。等到他通过进士考试开始做官时,担任了金华的主簿。彭先生治学不空谈理论,以实践为宗旨,尤其擅长行政事务。衢州发生大水灾,宪司从金华撤下,命令先生前往复查。先生请求说:“衢州的水灾严重到房屋倒塌、庄稼毁坏、行人淹死,大家都知道已经再次检查核实过了。但仍要去复查,是为了防止官员作弊,确保灾民能得到实际的帮助。但担心等到复查完毕,灾民已经饿死了。”宪司被他的话打动,立即发放粮食进行救济。后来,他被调任为临海县令,公平分配了民众的劳役。他还绘制了县乡的地图,几都几保合并为一张图,并标注了各地所有的物产。有人呈上地图时,先生说:“很好。但还有遗漏。”那人说:“没有遗漏。”先生指着说:(“某个地方的山岭上有某某人居住,某个地方有松树林和水路,为何没有标注?”那人非常惊讶,不知道先生是如何得知的。因此,许多废弃的土地得到了整治。先生善于审理案件,但他并不自夸聪明,每次都会告诫人们:“即使诉讼胜诉,所受的委屈也很多。”因此,百姓非常信任他,诉讼案件逐渐减少。提刑推荐了他的政绩,朝廷召他到都堂审查,任命他为两浙运司均斛官。后来升任国子监丞,因为在科举考试中与知举者意见不合而被罢官。不久又被任命为全州知州。当时,陈公君举和詹公元善担任漕使,首先削减了月桩钱的三分之四,彭先生又减少了不必要的开支,减轻了民众负担。接着,他禁止提前借贷,放宽了缴税期限,商税只收取正额,带纳者减免大部分,租税由民众自行衡量,官吏不敢从中牟利。他还选拔有学问和品行的老人,作为子弟的老师,在处理政务之余,亲自教授经书。后来因家中不幸之事离职。凡是他任职过的地方,离去后人们无不怀念他。绍熙五年,明州和越州发生大饥荒,朝廷特命他为常平提举,但不久他就病逝了。叶水心评价说:子复治学,认为不能靠人云亦云达到目的,因此不敢轻易认同,而是以实际行动来检验。他常常左手持经书,右手握法律,亲自验证,听取意见,以实际行动来承担重任,先克服困才能走得长远。如果不是心中明白的道理,即使听说也不会轻易接受;如果不是亲身经历的事情,即使知道也会谨慎对待。因此,他的才能是真实的才能,品德是真实的品德,这就是先生治学的大致风格。”彭先生没有著作,幸亏有叶水心的文章,才能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典故和来源:“衢水高者出屋”:描述了洪水泛滥的严重程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目验而耳最”:出自《汉书·王吉传》“目验耳听”,意为亲自验证和听取意见“考实以任重”: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体现了儒家的务实精神。作者和相关情况:作者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梨洲,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史学家。他是明清之际重要的学者,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为“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