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理论第二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第三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理论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与深化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理论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与深化
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集中体现和反映了人类开始对环境问题重视起来。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该委员会的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系统地阐述了人类社会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确立了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社会的共同战略,标志着“可持续发展”得到了世界最广泛和在最高领导级别上的承诺,人类对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思考和行动都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理论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一)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三)可持续发展是要求既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利益的发展。(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
(五)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改善综合决策机制和管理机制。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理论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公平性原则(Fairness)
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应该追求两方面的公平:一是本代人的公平即代内平等。二是代际间的公平即世代平等。
(二)持续性原则(Sustainability)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思想是指人类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三)共同性原则(Common)
鉴于世界各国历史、经济、文化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应该是多元化的。但是,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则是应该共同遵守的。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一、可持续发展实施的组织层次二、可持发展实施的关键环节一、可持续发展实施的组织层次
(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组织单元
一般以区域作为可持续发展实施的基本组织单元,这里的区域代表一个较大范围的地区,对它的大小没有特定的要求,关键是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划界的特定指标;二是要具有一定的共同性。
区域的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①按行政功能区划确定;②按经济功能区划确定;③按城市经济网络的覆盖面确定;④按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和地理位置来确定;⑤按地形、地貌特征来确定;⑥按经济发展水平来确定等等。
区域的划分方法不同,会带来不同划分方法下的不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这要根据具体的发展目标来确定。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一、可持续发展实施的组织层次
(二)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层次体系及其调控
依照现行的行政管理层次实施可持续发展,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省(自治区)和地区或地级市的三级体系。在实践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国家与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关系。要从实现全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上组织、协调各部门、各地区的行动,还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性考虑各地区适合自身条件的实施进程。
要保证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针对资源的空间分布、科学技术水平的空间格局和人力资源素质等,在更高层次上通过国家和省的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进行内部调控,使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形成规模效益。第二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一、可持续发展实施的组织层次
(三)区域联合
区域作为一个复杂的开放巨系统,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具有地域差异性,因而在区域内部各亚区之间,以及和外部区域之间必然存在着生产要素禀赋(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的差异。所以,区域的联合协作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趋势。从本质上说,区域联合是区域间的相互依存和优势的互补。
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促使区域走向联合、走向区域经济一体性。从经济的角度看,各地区生产要素供给的不同,导致了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各地区在地域分工——国际贸易体系中,占据与本地区优势生产要素相关的产品生产市场。在整个国际贸易体系中,地域分工的结果必然带来区域间的联合,所以“分”与“合”是相辅相成的。第二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一、可持续发展实施的组织层次
(四)区域利益的协调
区域之间利益的矛盾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造业发达地区与原材料产区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均;二是区域之间在资源利用效益和环境保护成本上不公平的分配和负担。所以,区域利益的协调主要是区域之间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协调。
要协调区域间不平等的利益关系,促进区域联合,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要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原材料产区与加工地区间的横向联合;二要积极开展同质区域间的联合;三要加快改革价格体系,理顺原材料与加工产品、农产品与工业品的比价关系,有计划地提高原材料的价格;四要全面实行生产要素赋税制;五要配合价格的改革,运用一系列经济、行政手段调节区际利益。第二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二、可持续发展实施的关键环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包括许多环节,如人口因素、居民消费、社会服务等。《中国21世纪议程》中指出,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人口因素,人口规模庞大、人口素质较低、人口结构不尽合理是中国亟待解决的三个重大问题。
可持续发展需要可持续的消费模式相匹配,要求人们转变消费模式,努力形成一套低耗的生产体系和适度消费的生活体系。
要使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全面而有效地实施,关键还要依赖于人们在思想深处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程度。这包括自然观的转变与环境理念的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的树立、可持续消费观念的建立并由此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变革。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第三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一、指标体系二、目标与原则一、指标体系
目前比较有影响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为:
①生态需求指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②人类活动强度指标—以色列希伯莱大学提出③人文发展指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④持续发展经济福利模型—经济学家戴尔和库帕提出⑤调节国民经济模型—莱依帕提出⑥环境经济持续发展模型—加拿大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提出⑦“可持续发展度”模型—牛文元、约纳森和阿伯杜拉提出⑧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联合国统计局的Peter提出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指标体系—联合国发展委员会提出⑩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世界银行提出第三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二、目标与原则
(一)目标
在当前经济、社会、环境条件下,要实现从传统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有序转变,就必须通过建立科学可行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评估信息系统,监测和揭示区域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经济问题和环境问题,分析各种问题的原因,评价可持续发展水平,以此引导政府更好地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为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这就是指标体系的目标。
作为一种可操作的指标体系,首先是客观地反映系统本质和行为轨迹的“量化特征组合”;其次是衡量系统变化和质量优劣的“比较尺度标准”;再就是调控系统结构和优化功能的“实际操作手柄”。这三个方面是指标体系应具有的重要特征。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二、目标与原则
(二)原则
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具体应该使指标体系尽可能客观地反映系统发展的内涵、各子系统和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能较为准确地量化出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进程。2、层次性原则
体现出社会发展不同层次的持续性,即在不同层次上采用不同的指标。3、相关性原则
所强调的是在任一时期,各种发展水平、各类资源的消耗水平、环境质量、社会组织形式之间的协调。4、简明性原则
即指标内容简单明了,有较强的可比性。5、可操作性原则
指标体系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第四节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环境管理中的具体体现
《中国21世纪议程》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突出并集中阐述了中国保护资源与环境战略。强调必须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将水、土、矿、森林、草原、生物、海洋等各种自然资源的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自然资源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运用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手段,促进资源合理配置;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实行资源保护、利用与增值并重的政策。
在环境方面,《中国21世纪议程》强调,中国21世纪环境战略的核心是由环境的外部化转向环境的内部化。环境保护是“发展”自身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环境保护的压力主要来自工、农业发展和城市化引起的环境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产业政策与环境保护政策协调、科学的管理与正确的技术选择。第四节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环境管理中的具体体现
我国已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下列环境管理领域:1.强化土地资源管理,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通过重新修订《水土保持法》、《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规,加大了土地资源的管理力度。2.推行清洁生产,防治工业污染,促进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3.坚持能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降低能耗
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能法》。4.加强森林资源培育,继续实施林业生态体系工程建设。5.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6.强化海洋资源管理,保护海洋环境。制定和完善了海洋环境污染控制、生态保护、资源开发管理的法规体系,强化执法监督。第四节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环境管理中的具体体现7.防治大气污染,认真履行国际公约
修订了《大气污染防治法》,逐步推行城市大气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积极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有关工作,并针对中国的国情,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率。8.开展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和无害化管理
颁布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大力开展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推行废物最小化生产。
9.保护生物多样性
编制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及《中国生物多样性国别研究报告》,完善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加强了能力建设,初步形成了中国自然保护区网络。中国政府积极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成立了国家履约工作协调小组,积极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合作。阅读材料:全球《21世纪议程》
(一)《21世纪议程》的基本思想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各国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充分体现了当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反映了关于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全球共识和签署国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21世纪议程》号召各国制定和组织实施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和政策,迎接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孕育、成熟起来的。体现出当今人类的共同认识:要争取一个更为安全、更为繁荣、更为平等的未来,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成功,必须联合起来,建立促进可持续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阅读材料:全球《21世纪议程》
(一)《21世纪议程》的基本思想
《21世纪议程》体现了人类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行动纲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行动准则和战略目标。它指出,人类正处于一个历史的关键时刻,面对国与国之间、不同区域之间长期存在的贫富悬殊,地球生态系统继续恶化等实际问题。各国只有改变现行的政策,综合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提高所有人特别是穷人的生活水平,更好地保护和管理生态系统,人类才能得以持续的发展。议程是一个能动的方案,应该根据各国和各地区的不同情况、能力和优先次序来实施并不断加以调整。阅读材料:全球《21世纪议程》
(二)《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
《21世纪议程》共有40章,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1~8章)。包括前言;发展中国家加速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和有关的国内政策;消除贫困;改变消费模式;人口动态与可持续能力;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促进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将环境与环境问题纳入决策进程等。
第二部分:资源保护与管理(第9~22章)。包括:保护大气层;统筹规划和管理陆地资源的方法;森林毁灭的防治;脆弱生态系统的管理——山区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生物技术的环境无害化管理;保护大洋和各种海域,包括封闭和半封闭海域及沿海地区的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和开发;保护淡水资源的质量和供应——对水资源的开发、管理和利用采用综合性办法;有毒化学品的环境无害化管理,包括防止有毒和危险产品的非法国际贩运;对危险废物实行环境无害化管理,包括防止在国际上非法贩运危险废料;固体废物的环境无害化管理;放射性废物的安全和环境无害化管理等。阅读材料:全球《21世纪议程》
(二)《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
第三部分:加强主要团体的作用(第23~32章)。包括:采取全球性行动,促进妇女可持续的公平的发展;青年和儿童参与可持续发展;承认和加强土著居民及其社区的作用;加强非政府组织作为可持续发展合作者的作用;支持《21世纪议程》的地方当局的倡议;加强工人及工会的作用;加强工商界的作用;加强科学和技术界的作用;加强农民的作用等。
第四部分:实施手段(第33~40章)。包括:财政资源及其机制;环境安全和无害化技术的转让、合作和能力建设;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促进教育、公众认识和培训;促进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的国家机制及国际合作;国际体制安排;国际法律文书及其机制;决策用的信息等。阅读材料:全球《21世纪议程》
(三)《21世纪议程》的特点
从内容分析,《21世纪议程》具有以下特点:1.《21世纪议程》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当作一个大系统。既涉及如何在发展中解决问题,还系统地论及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将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不可分割地结合起来,提出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政策和行动措施。《21世纪议程》构筑了一个综合的、长期的、渐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和相应的对策,是走向21世纪和争取美好未来的新起点。2.《21世纪议程》提出了建立“新的伙伴关系”,以保证人类拥有一个更为安全和美好的未来。它呼吁各国要制定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加强国家与地方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等广泛的合作,来促进可持续发展。它指出了在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所应有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发达国家应在环境问题的研究中起更加重要的作用,要从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阅读材料:全球《21世纪议程》
(三)《21世纪议程》的特点3.《21世纪议程》的主题之一是消除贫困,把消除贫困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最优先解决的问题。它提出了人口、消费方式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要求改变和减少存在于世界上部分地区的那种鼓励浪费和无效的消费方式,同时提出了实现人口、消费和地球承载力相平衡的可持续的政策和方案领域,鼓励提高贫穷人口的消费水平,摆脱贫困。4.《21世纪议程》强调公众参与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整个40章的论述中,《21世纪议程》用了10章篇幅讲明主要群体的作用,呼吁各国政府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广泛提高公众意识,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阅读材料:《中国21世纪议程》
(一)《中国21世纪议程》的基本框架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深知自己在促进世界经济的健康增长和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方面的责任。1992年7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结束不久,政府有关部门就提出了《关于出席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情况及有关对策的报告》,这份报告提出了我国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十大对策”:①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②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工业污染;③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认真治理城市“四害”;④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⑤推广生态农业,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⑥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强环境科学研究,积极发展环保产业;⑦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⑧加强环境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⑨健全环境法制,强化环境管理;⑩参照环发大会精神,制定我国行动计划。阅读材料:《中国21世纪议程》
(一)《中国21世纪议程》的基本框架
在此基础上,我国政府决定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牵头,组织各有关部门制定和实施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经过52个部门、群众团体,300多位专家和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编制完成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并于1994年3月25日经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中国21世纪议程》是“十大对策”的具体化,是参照联合国《21世纪议程》的框架结构和格式编制的。第一稿共40章120万字,涉及184个方案领域,覆盖了有关可持续发展方方面面的内容。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曾先后三次派专家来华帮助修改,使其内容框架和文件格式更加接近国际规范。阅读材料:《中国21世纪议程》
(一)《中国21世纪议程》的基本框架
最后定稿的《中国21世纪议程》共设20章,78个方案领域,20余万字。大致可分为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资源与环境合理利用与保护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由若干章组成。每章均设导言和方案领域两部分。导言重点阐明该章的目的、意义、工作基础及存在的主要难点,方案领域则说明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拟采取的行动。每一个方案领域又分为三部分:首先在行动依据里,扼要说明本方案领域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其次是为解决这些问题所制定的目标,最后是实现上述目标需要采取的行动。阅读材料:《中国21世纪议程》
(一)《中国21世纪议程》的基本框架《中国21世纪议程》的基本框架阅读材料:《中国21世纪议程》
(二)《中国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1、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
该部分由1、2、3、5、6和20章这六章组成,包括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对策、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立法与实施、费用与资金机制、教育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团体与公众参与等,共设18个方案领域。
这一部分从总体上论述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背景、必要性、战略与对策等,建立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法律体系,制定了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技术政策,将资源与环境因素纳入经济核算体系,确定了参与国际环境与发展合作的意义、原则立场和主要行动领域,特别强调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包括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费用与资金机制,逐步建立《中国21世纪议程》发展基金,广泛争取民间和国际资金支持。阅读材料:《中国21世纪议程》
(二)《中国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
2、社会可持续发展
该部分由第7、8、9、10和17章这五章组成,包括人口、居民消费和社会服务、消除贫困、卫生与健康、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和防灾减灾等,共设19个方案领域。
就具体内容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在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方面,提出首先要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实现控制人口规模的既定目标。其次要加强目前人口状况和人口动态的分析研究,为人口控制、人口就业、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等决策提供依据。再次要加强政府的人口管理职能,明确职责,建立协调管理机制。②在居民消费与社会发展方面,特别强调了转变消费模式的问题——消费模式的变化同人口增长一样,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中国21世纪议程》
(二)《中国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
2、社会可持续发展
③在消除贫困、卫生与健康和人类住区等方面,特别强调要加强对贫困地区人民的能力建设,将扶贫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社区经济,注意扩大就业容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强城乡建设与合理使用土地,注意将环境的分散治理变为集中治理。逐步建立城市供水用水和污水处理协调统一管理机制,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住区功能。提高中国人民的卫生和健康水平,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阅读材料:《中国21世纪议程》
(二)《中国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
3、经济可持续发展
该部分由4、11、12和13章这四章组成,包括可持续发展经济政策,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工业与交通、通信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的能源生产与消费等若干基本问题,共设20个方案领域。
主要包括下列几点:①可持续发展经济政策包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发展,有效利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以及建立综合的经济与资源环境核算体系。②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③为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善工业结构布局,开展清洁生产和生产绿色产品,加强工业技术的开发利用,改善行政管理,加强交通、通讯业的可持续发展。④改善能源生产与消费方式,实现能源、电力结构多样化,建立对环境危害较小甚至无害的能源系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中国21世纪议程》
(二)《中国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
4、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
该部分由第14、15、16、18和19这五章组成,包括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荒漠化防治,保护大气层和固体废物无害化管理等内容,共设20个方案领域。
这部分着重强调在自然资源管理决策中推行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制度,通过科技引导,对重点区域和流域进行综合开发整治,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规体系,建立和扩大国家保护区网络,建立全国土地荒漠化的监测和信息系统,采用新技术和先进设备控制大气污染和防治酸雨。开发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替代产品和替代技术。大面积造林,建立废物处置、利用的新法规,制定技术标准。阅读材料:《中国21世纪议程》
(三)《中国21世纪议程》的特点
《中国21世纪议程》文本既与联合国《21世纪议程》相呼应,又是根据中国国情编制的,可以说既体现中国国情,又符合国际规范。力求通过分类指导,有计划、有重点、分区域、分阶段摆脱传统的发展模式,逐步由粗放型经济发展过渡到集约性经济发展,突出体现了新的发展观。具有综合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1、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即以三维结构复合系统的观点将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提出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政策和行动措施。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处理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的相互关系。阅读材料:《中国21世纪议程》
(三)《中国21世纪议程》的特点
《中国21世纪议程》明晰地把握了复合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辩证关系,经济系统离开资源与环境的依托,经济将走向衰退;社会系统离开了经济的支持,社会将走向原始;资源和环境离开了发达的经济和公平的社会,也不能体现自身价值,并且,当环境被破坏时,也没有经济能力和科学的机制使其质量得到恢复和改善。
2、《中国21世纪议程》的主题词是发展,体现了新发展观我国目前摆在第一位的是把经济搞上去,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与世界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当前的GDP很低,为改变这一状况,各项工作都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对于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其侧重点是不同的。阅读材料:《中国21世纪议程》
(三)《中国21世纪议程》的特点
3、反映了中国是人口大国这一基本国情
就是将解决好人口与发展的关系作为战略重点之一。长期以来,庞大的人口基数给我国的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沉重的压力,虽然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但人口增长的绝对数量仍然很大,社会保障、卫生保健及教育、就业等仍不适应人口增长的需求。针对这一严峻的现实,《中国21世纪议程》着重提出要继续实行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的同时,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健全城乡三级医疗卫生和妇幼保健系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容量,充分发挥中国人力资源优势。阅读材料:《中国21世纪议程》
(三)《中国21世纪议程》的特点
4、突出并集中阐述了中国保护资源与环境战略
充分认识到中国资源短缺和人口激增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强调资源危机感。21世纪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将水、土、矿、森林、草原、生物、海洋等各种自然资源的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自然资源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运用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手段,促进资源合理配置,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实行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与此同时,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认识到中国的环境与发展战略同全球发展战略的协调,对全球的环境问题都提出了我国相应的战略对策和行动方案,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承担并履行对国际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阅读材料:《中国21世纪议程》
(三)《中国21世纪议程》的特点
5、提出能力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保证
《中国21世纪议程》从机制、立法、教育、科技和公众参与等诸方面提出了能力建设的重大举措,并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创造适宜契机与良好环境。阅读材料:《中国21世纪议程》
(四)《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实施进展
从80年代初以来,中国政府开始把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项基本国策。环境保护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和年度计划之中。国家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法律、政策,按照同时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指导思想开展工作,已取得很大成绩,形成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环境保护道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将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中国发展的前途所在。中国通过双边、多边方式,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经开始了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研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这样的基础上,中国政府组织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必将得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