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科学试卷解析版2_第1页
2021-2022学年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科学试卷解析版2_第2页
2021-2022学年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科学试卷解析版2_第3页
2021-2022学年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科学试卷解析版2_第4页
2021-2022学年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科学试卷解析版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2017秋)2021-2022学年度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题一、填空题1.做实验研究植物对雨水侵蚀的影响时,我们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不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有无植物覆盖②.土地的坡度③.降雨量的大小④.降雨的高度【解析】【详解】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做实验研究植物对雨水侵蚀的影响时,我们改变的条件是有无植物覆盖,不变的条件是土地的坡度、降雨量的大小、降雨的高度。2.为了促进骨骼和肌肉发育,我们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解析】【详解】合理地参加体育运动可以增强我们的骨骼和肌肉,使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经常运动可以改善人体的柔韧性、增强心脏功能和增大肺活量,使人更有耐力,可以使肌肉发达,体力充沛。3.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__,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__。来自物体的光通过________在________上形成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能自动地调节倒立的视觉信号,形成________的感觉。【答案】①.镜头②.胶片③.晶状体④.视网膜⑤.倒立的像⑥.人脑⑦.正立【解析】【详解】根据眼睛的构造来分析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其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当看物体时,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即凸透镜),将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胶片,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人脑能自动地调节倒立的视觉信号,形成正立的感觉。4.保护脑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注意不要让脑受到剧烈撞击、充足的睡眠、劳逸结合等。【解析】【详解】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能把人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及时报告给脑,并能把脑下达的命令传达给人体各部分。我们要注意保护大脑,要做到营养补充合理膳食,坚持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情绪的稳定,科学用脑,平时注意保护大脑,尤其在运动中。5.为了健康生长,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合理膳食、锻炼身体、爱护环境、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解析】【详解】青春期是我们从儿童发展为成人的重要时期,也是我们生长发育的高峰时期。拥有一个健康的青春期是我们健康成长的关键,所以必须合理地调节生活的规律和合理的饮食条件,其中合理的膳食、足够的营养、充足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是保证我们健康生长的重要条件。搞好青春期的卫生保健要有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注意心理健康。6.通过反复实验发现,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_____有关,与_____、_____无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_____,摆绳越短摆动越_____。【答案】①.摆绳长度②.摆锤重量③.摆幅大小④.慢⑤.快【解析】【详解】通过反复实验发现,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与摆长有关,与摆锤的重量和摆幅无关。同一个摆,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注意摆线的长度不等于摆的长度,摆长是指从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7.“世界屋脊”指的是________高原,科学家在这个地方发现了一些远古时代得海洋生物的化石,证明这个地方在古代是________。【答案】①.青藏②.海洋【解析】【详解】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最常见的是骨头与贝壳等。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科学家在这个地方发现了一些远古时代的海洋生物化石,推测,很久以前它曾是海洋。8.彩虹是由____混合而成的。下雨时或下雨后,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珠,他们会象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散成七种色光,形成_____。【答案】①.七种色光②.彩虹【解析】二、选择题9.白光并不是单独的一种色光,而是混合光,通过三棱镜可以折射出七色光。这七色光从上到下的排列顺序是()。A.紫、蓝、靛、绿、黄、橙、赤B.黄、橙、赤、紫、蓝、靛、绿C.赤、橙、黄、绿、蓝、靛、紫【答案】C【解析】【详解】光的色散现象: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这七种色光从上至下依次排列为赤、橙、黄、绿、蓝、靛、紫。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能发生色散变成七色光。白光并不是单独的一种色光,而是混合光,通过三棱镜可以折射出七色光。这七色光从上到下的排列顺序是赤、橙、黄、绿、蓝、靛、紫,所以C符合题意。10.关于摆动次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摆锤离开再回到最右侧记为一次摆动B.摆锤离开再回到最左侧记为一次摆动C.摆锤离开再回到最低点记为一次摆动【答案】C【解析】【详解】摆动次数应是来回一次计为一次。即一个往复或一个周期为一次。关于摆动次数是摆锤离开再回到最右侧记为一次摆动或者摆锤离开再回到最左侧记为一次摆动,所以C符合题意。11.黄河因泥沙沉积问题,目前变成了一条“地上河”(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治理黄河最好的方法是()。A.把河床中的泥沙挖去 B.黄河流域多植树造林C.在上游多建水电站,拦住泥沙【答案】B【解析】【详解】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城市分别是河口和桃花峪.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增,黄河下游游荡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5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对于黄河的治理,在上游地区植树造林,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植树种草,开展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12.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关键的是()。A.保证水滴滴速均匀 B.滴水孔尽量小C.容器越大越好【答案】A【解析】【详解】在古代,人们还曾利用流水来计时。水钟是人类根据在一定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这一特点制作的计时工具。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关键的是保证水滴滴速均匀,所以A符合题意。13.下列现象中,光的传播路线不会发生变化的是()。A. B. C.【答案】C【解析】【详解】光是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的速度很快,光传播的速度是30万千米每秒。一束光线由空气射入水中,只有斜射时才会发生折射,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下列现象中,光的传播路线不会发生变化的是激光笔从空气垂直射入花生油,所以C符合题意。14.人喝酒喝醉了,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A.大脑 B.小脑 C.脑干【答案】B【解析】【详解】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下端与第一腰椎下缘平齐,脊髓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因此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小脑。15.下面的摆一分钟摆动次数最多的是()。A. B. C.【答案】A【解析】【详解】摆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的重量和摆幅无关。同一个摆,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注意摆线的长度不等于摆的长度,摆长是指从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摆一分钟摆动次数最多的是A,因为摆线最短,摆动最快,所以A符合题意。16.金属圆片在木条上固定的位置不同,对摆动的快慢()。A.有影响 B.没有影响 C.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详解】通过反复实验发现,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长有关,与摆幅无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金属圆片在木条上固定的位置不同,相应的摆长就不同,所以对摆动的快慢有影响。三、判断题17.没有病就算是身体健康。()【答案】×【解析】【详解】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没有病不能算是身体健康,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18.时钟都是用摆锤控制与齿轮相连的指针运转的。()【答案】×【解析】【详解】1656年,荷兰的科学家惠更斯完成了伽利略的遗愿,造出了一座带摆的时钟。同一个单摆每次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问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并不是所有的时钟都是利用钟摆的原理,比如原子钟,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19.当铅笔放入水中时,看起来“折了”,这是光的反射现象。()【答案】×【解析】【详解】光从一种透明物质以一定的角度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比如:河水变浅、筷子变“折”、鱼缸里的鱼变“大”了、海市蜃楼等。当铅笔放入水中时,看起来“折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20.勤洗手、勤打扫、保持室内通风干燥良好习惯可以预防细菌、病毒的传播。()【答案】√【解析】【详解】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在土壤、空气、水以及动植物的身体内外,都可以找到细菌,它们无处不在。病毒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生物。勤洗手、勤打扫、保持室内通风干燥的良好习惯可以预防细菌、病毒的传播。21.由于有了光我们才能看见物体。()【答案】√【解析】【详解】人眼能看到物体是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点睛】本题重点考查人眼看到物体的原因。四、简答题22.什么叫做折射?【答案】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解析】【详解】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当光线垂直射向两种介质交界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所以光垂直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不变;当光斜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改变。23.运动时心跳为什么加快?【答案】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氧气,心跳也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血液,携带氧气到达全身。【解析】【详解】人类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吸进去氧气,呼出来二氧化碳气体。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血液。所以心跳逐渐加快,以便输出更多的血液。五、综合题24.科学阅读来,一起“深呼吸”肺是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成年人平均有3亿-4亿个肺泡,其表面积竟达75-130平方米,相当于2个教室的占地面积。但很多人因为呼吸太短促,使空气不能深入肺叶下端,导致换气量小,所以大多数人一生仅仅使用了肺的1/3左右。长期坚持深呼吸,能使肺部的弹性恢复,同时肺活量也会大大增加,还能降低血压,解除疲劳,放松心情,促进睡眠,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等。具体方法是:深吸气时,先使腹部膨胀,然后使胸部膨胀,达到极限后,屏气几秒钟,逐渐呼出气体,尽量排出肺内气体。做深呼吸时要选择空气清新的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