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名词解释_第1页
中国哲学名词解释_第2页
中国哲学名词解释_第3页
中国哲学名词解释_第4页
中国哲学名词解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哲学名词解释★三纲八目:三纲: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于“亲民”,在止于“至善”。阐明高明的德行,亲爱人民,才达到最高的至善的道德境界。要求道德主体通过学习、修为来恢复本性,找回本来善良的内在本性。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儒家道德修养的纲目序列,也是儒家所提出的君子处世所致力的崇高目标,以及达到这样目标的途径和方法。修身是中心环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明明德的功夫,平天下是止于至善的显现。★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思想:分歧、核心、思想影响。1、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派纷纷涌起,“子”被认为是有学问的人的尊称。2、中国哲学的源头活水:核心是以下的几个范畴:天人关系,(天道观本原和人道观人生哲学)古今关系、(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变迁关系,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关系)知行关系、(认识的来源认识的过程、求知的方法)名实关系.(名称和现实概念和实在之间的关系)3、春秋时期:先秦儒家、先秦墨家、先秦道家、兵家,孔子、老子、墨子、孙子、孙子兵法。4、战国时期:先秦法家、韩非子。道家、庄子。先秦名家惠施、公孙龙。先秦杂家、吕氏春秋、吕不韦。先秦儒家孟子、荀子。韩非子法家的代表:主张“势术法”三者并用三者皆为帝王之具,不可偏废。主张人性恶,趋利避害是法度赏罚并用的人性论的前提,倡导无为而治。君子任由大臣自为,自己掌握赏罚大权。★仁义:1.孟子处理宗法等级制度下的根本的人伦关系.。“仁”为安身立命之所,“义”是处事行为之规。2.特别是“仁”发源与人们自然的恻隐之心,突出一个情字,”义”奠基与人们内在的羞恶之心,突出一个理字。(情理)3.孟子将“仁义”相合使“仁义”成为人生之道,社会之义的同义词和代名词。★中庸:平常、常道1.是孔子思想中的方法论和重要的哲学观点。2.是一种适度、恰当的追求和谐思想的方法和行为方式,“中”:中正、中和、不偏不依,“庸”:平常、常道,是儒家的伦理原则和道德的最高标准。既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对待人生自然社会的基本方法。3.一方面强调”用中”突出用中的实践意义,另一方面强调用中之常,中道可以常行,说明中庸的普遍意义。★《中庸》:全篇都在论“中和”认为中和是性、是道、是宇宙的本来状态。人的可教就在于中和,政教的作用就在于“致中和”1.首先要有至诚无妄的心态,中庸把“诚”看做是世界的本性,“诚”看成和本体的同一,人修养到了至诚的程度,就可以从容中道。2.其次要有一种庸常的精神,每一种原则都是从实际出发,从自己的处境出发,从日常的琐事出发。3.再次要有一种行而不倦的精神。★虚一而静:1.荀子的认识论当中认识的方法,就是保持认识过程中以虚心、静心、专心为主要心理特征的良好心理状态。2.这样就可以排除内外的消极干扰,获得客观真实全面的可靠的认识。★克己复理为仁:1.孔子倡导的一种道德行为和道德修养方法。2.认为克己复理就是:克制自己戒除放肆之心。复礼:就是要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周代的礼仪规范制度。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以达到“仁”的道德境界。★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1.孔子提出的达到“仁”的方法,作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既要自强不息,自己建功立业又要善为他人考虑帮助他人成功,这是为仁的积极方面。2.他深刻的概括了人与人关系的根本原则。自己想立身和发展,也要同时帮助别人立身发展成功。★忠恕:1.忠恕是实行“仁”的方法,是贯穿孔子伦理学说的重要思想。2.“忠”要求积极为仁。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恕”要求推己及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3.行忠恕之道就是爱人,就是以“仁”的方式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4.虚矩之道:儒家的一种推己及人为方法的道德行为模式,源自上面的忠恕。★四端:1.孟子用语:指“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观念的端绪萌芽。恻隐之心“仁之端”,“羞恶之心”义之端,“辞让之心”礼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2.孟子由性善论出发认为“四端”是人先天就拥有的。★尽心、知性、养性、知天:性是指人的先天的仁义本性。5、孟子的道德修养的方法6、尽心:通过反省将“恻隐之心”等“良心”善端充分深刻地认识理解“所谓反身而诚”从而确立起道德的基础自觉的理性。达到知性的目的,体验到仁的仁义本性也就通晓了天。7、养性:只在心中有“性”“性”存心中的前提下,对善性进行培育和养护使其得以成长。最终形成为外显的道德行为方式达到善良道德境界,使自己的行动最终符合天的要求。★天人合一1、由孟子提出认为人和人伦道德根源在于天,强调“天道”、“人道”、“自然”,认为人与天的相通、相类和统一的观点,追求天人相通,天人协调和谐一致。2、天作为人性的赋予者或来源与人性合一,人需要通过德行的锻炼回归于天。3、天道和人道合一,天道是基础,人道顺承效法天道。★天人之分:1、由荀子提出,天与人分别构成“自然”和“人事”两大领域,并各有自己的职能不能互相替代。2、天与人各有不同的性质和规定,天自然无为,而人积极有为。3、强调天道于人道或自然与人为的不同和区别的观点,认为自然界有自己的运行的规律,不会因人而存亡,与人类社会没有必然的关系,天与人各自有自己的职务和规律。4、强调人能认识和利用自然,“制天命而用之”。★化性积伪:1.荀子认为人生来是性恶的,先天赋予的“性”和后天学事的“伪”是一对矛盾,需要通过后天的培养和学习来改变。2.而礼仪法度是人为的“伪”,他认为“性”是一种自然的材料。“伪”是人施之以理法后形成的人的行为。倡导人们主动的认同礼仪法度,修养身心。★反者道之动:1、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事物存在普遍的矛盾,“反”揭示了万事万物和“道”变化的原因和动力,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自己的运动自己的变化。2、反:一方面指对立相反,对立转化的规律。3、反:另一方面指:循环运动的规律。也就是“道”自身的循环运动,并同时推动万物运动的作用,也就是事物以对立相反的方式而返本复初。4、目的在于引导人们在实际生活中从反面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也就是所谓的“弱者道之用”,“柔弱胜刚强”。★见素抱朴:1、老子针对当时的社会道德状态提出的,”素”是指没有经过染色的丝,“朴”是没有经过雕琢的木头。2、是指事物本来的状态和原来的面目,指比喻不加任何人为的巧饰拘束的人心自然状态,认为人心本来就是朴素的自然的,无需受任何道德观念的制约。3、代表老子的自然主义精神,强调少私寡欲弃绝智巧纯真的自然之心才是人类最珍贵的。★道生法:1、堪称黄老哲学的第一命题确立了黄老哲学的基本思路。2、将道和法统一起来“法”是由道派生出的,是道这一宇宙间的根本法则在社会领域的落实和体现。3、从宇宙观的高度为法治找到了理论依据,而且也为“道”这一抽象的本体和法则在社会政治领域中找到了归结点。4、“法”是君子以大道的原则制定出来的,其公正性权威性来自最高的“大道”,是判断一切的标准。5、法的权威性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普遍有效的,找到了道法结合以道论法的这条路子。充分论证了,实现法制才是是顺应天道符合大道的。★兼相爱、交相利:1、墨子提出的伦理原则,是墨学的总纲主张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爱。2、即无差别的相爱,有了兼相爱再落实到人与人之间的现实关系上,才可以会有交相利,即所谓的彼此相互帮助,同时获取彼此的利益。3、同时反对盲目的应用武力反对战争,提出非攻的概念。★墨家的义:1.认为义可以利人所以为贵,是道德价值之所在。2.认为要将义和利统一起来强调以兼爱为原则,贵义又尚利。★万物皆备与我:(2005考过)1、孟子道德修养的一种境界,先验主义的认识论是非善恶标准俱在我心中。2、万物是以主观为其标准和存在的根据的,天赋观念是第一性,客观事物是第二性。3、并非说万物存在于我心中,而是说既然万物的本性于人的本性同一,一旦我向内体验到自己的本性即所谓的反身而诚,也就是同时与天地万物之性相同,个性、个体、与宇宙的本性宇宙的全体相通并融为一体还有什么比这个快乐更大的呢?★疾虚妄知为力:1.“虚”指不合事实虚假的说法,“妄”指不合逻辑的谬妄言论,知识就是力量。2.王充根据当时的社会现状所提出的,目的是要达到移风易俗纯洁社会风气的作用。★独化与玄冥之境1.郭相哲学的中心命题,“独化”指事物的存在发展都是以自我独立展开的,不存在任何造物主,玄冥之境是指“名无而非无也”只能给它无的名称但却不是不存在的东西。2.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其内在根据的,这个根据就是“自性”是与生俱来的本性,不依赖于其他任何事物。★天人三策:1.董仲舒回答汉武帝贤良文学之士的三个对策,以“天人感应“论证了“王者承天意以从事”的一套办法。2.最后归结到“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主张罢黩百家,独尊儒术。开此后二千年儒术为正统的局面。★居敬穷理:1、居:“安于其中”的意思,“敬”:“自觉的认同自己的至善本性的一种心态”(就是仁义礼智等宗法伦常道德)。自觉的竖立起来道德信念,并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的加强(侧重内在的修养)2、“穷理”是对“理”(是朱程理学的根本,善恶的标准)的认识,有研究事物规律属性的内容,强调对外在的事理加以认识,这个事理主要是指封建的纲常名教为心的主宰,诚敬专一的持守它,涵养它。(侧重外在的学习)3、二者相结合内外兼休,知行并进。以理性的知识指导道德的实践,使心之理和物之理合一。促进人的道德的完善。★性三品:1、董仲舒提出的关于人的本性的学说。2、他把人分成为三种,即教而不善的“斗屑之性”施以教化也不能为善不必教化,不教而善的“圣人之性”无需教化而去教化别人。可教而善的“中民之性”,相当于性未善论中的有善质的质朴之性,可以通过自身的修养教化导向善。★修齐治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简称,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是治国、世宁的基础,家庭是作为联系个人与社会的重要中间环节。★以太即性:1、以太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原始物质。2、在说明社会现象时把以太解释为“仁”。3、谭祠同将“以太”作为其宇宙观人生观的根本范畴,肯定其为宇宙之本性天地万物产生之根源,强调人性本来平等本然相同。★冲决网罗:谭祠同,用以批判封建社会的纲常名教冲决君主的网罗,断言传统的伦理关系是束缚人们的网罗,体现了道德伦理的反封建精神。★恭、宽、信、敏、惠:(没有固定的说辞)孔子提出的个人品德的五种规范,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足以使人,恭敬、宽大、守信、敏捷、恩惠。★三纲五常:考过★父为子纲,君为成臣纲。子为妻纲。仁义礼智信“常”恒常不变之意思,仁:爱人行忠恕之道。义:也即行为的规范标准,礼:封建的礼法制度。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信:信守诚信。★五德:兵家:智信仁勇严,温良恭俭让。四德:(不常用)仁义礼智。★天演:严复对“进化”自然的进化。的翻译,将天视为自然的同义词语,故天演是自然的进化,天择就是自然的选择,但天演的目的是通过天演发明人演。★实测内骝:1、“实测”一切的科学知识必须是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出发,而不是从书本教条出发。2、“内骝”即考究个别事物,以个别性的判断为前提概括出一般的结论,归纳出普遍性的判断,也就是形式逻辑归纳方法。★慎独:指无人察觉的闲处独居的时候,犹需谨慎对待自己的行为,自觉遵循道德的要求。是孔子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天人感应论:1、关于董仲舒天人关系的神秘学说认为天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人格神。2、天和人是相通的,人的作为能感应天,天则通过善罚恶来干预人事。过程是双向的,一是”上传”人以行为来感天,另一则是下达,天降下祥瑞或者灾祸,以示遣告或者惩罚。董仲舒提出继承这种思想,并加以发挥目的是为了政治统治的长治久安。3、人类行为与其外在环境的互动关系,就董而言主要是指由人类政治活动与具有神学意味的主宰的天的关系。4、包括屈君以伸天,也包括屈民以伸君,两者可以相互发明。★明教和自然的关系:1.王弼:名教出于自然,以自然无为的观点来补正名教的不足,从本末同一入手去自觉维护名教的统治。2.裴危反对贵无以崇有,提倡崇纲常名教的有。3.嵇康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指出名教和自然的道德观点,认为当朝者和当权者都以名教为幌子,其实质是谋私害人的工具,名教和自然是对立的,要放弃名教的约束,发扬老庄自然无为的道。4.郭象不承认名教和自然之间有矛盾。他们是以无心去顺有,认为名教就是自然和社会。实现了名教和自然,贵无和崇有的统一。★三达德:2005考过智、仁、勇,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仁者不忧。儒家认为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基本素质品质。★以理杀人:1、戴震对理学禁欲主义的反对,认为其将将理和欲分割对立,并提出“理者存乎欲”的观点2、人民正当的欲求都被看成人欲。是万恶之源加以禁绝以此来复归天理的前提,这种理论完全是理学家杀人的工具,是统治者扼杀美好情感的工具和舆论工具。★习行:1.颜元:就是反复的实行、实践并在实践所得出的知识上行动。2.在总结出来的知识上进一步实践,才会成为人之进一步的出发点并潜在的支配人的行为。★老子的思想:考过老子的思想是以道为核心展开的分天道和人道。道的特性:1、是绝对的、永恒的、形而上的有着独特的超越性。2、道是万物的根源,为万物之宗、天下母是超越经验而存在的,是有和无的统一。基本精神:1、道是老子学说的基石,“自然主义”是老子学说的灵魂,这个自然是指:自然而然本来如此的意思,道亦是自然的。2、自然是最尊贵的,是最高的价值也是事物和存在发展的最佳状态。系统而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反者道之动:3、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事物存在普遍的矛盾,“反”揭示了万事万物变换的原因和动力,事物运动变换的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自己的运动,自己的变化。2、反:一方面指对立相反、对立转化的规律。3、反:另一方面指:循环运动的规律。是“道”自身运动的本性也就是自身的循环运动,并同时推动万物运动的作用,也就是事物通过对立相反的方式而返本复初。目的在于引导人们在实际生活中从反面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也就是所谓的“弱者道之用”柔弱胜刚强。在人道观上:1、强调自然无为,自然是一种观念态度和价值,“无为”是一种行动,是实现自然的手段和方法。“无为”是指顺任事物之自然,排除不必要的作为和妄为。强调无为而治理,提出小国寡民。2、见素抱朴的人生态度,以自然为最高价值贯穿了自然主义的精神,老子的人生价值取向。使人心恢复和保持自然的状态,要少思寡欲,弃决智巧,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是人修养的终极目标。3、老子认识的目的在于把握道静观、通观万物,用内心的玄览来认识道,要保持内心高度的虚静,再由静观通观万物。4、强调哲学的本体论、宇宙论意味浓,强调在社会生活中强调无为、不争、柔弱的策略性意义。★庄子:考过1、追求逍遥自由的精神境界,真正的自由必须是“无待”的,真正的自由是逍遥或者游心。2、庄子将道转移至心灵境界上对世俗以顺世的态度,在现实中随遇而安在,思想上坚持自由和理想。3、庄子的认识论是从怀疑主义开始和辩证法交织在一起,相对主义是其认识论的主要方法和特点。(是其哲学的核心)4、事物的存在是暂时的,性质是不确定相对的,认识的对象是不可捉摸的。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人的认识能力却是有限的。所以也就是庄子的“成心”认为认识的标准是主观的相对的,不存在客观的共同的标准。就是所谓的(道通为一)★孟子:孟子继承了孔子,重义轻利、仁者爱国、以德治国,以及重视个人修养等思想。1、认为良知是人性的根源,是人的最高的道德理性和道德本能。在这个基础上向仁义礼智圣人的人格迈进,这个过程就是尽心、知性、存心、养性、知天2、孟子由性善论出发,认为四端是人先天就拥有的指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观念的端情萌芽。恻隐之心,仁之端,羞恶之心,义之端,辞让之心,礼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3、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问题只讲义不讲利,提出人和人之间的五伦关系: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父子有亲,君成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4、伦理思想以“性善论”、“良心论”为核心。★孟子的思想:1、“仁义”“仁”发源于人们自然的恻隐之心突出个情字,“义”奠基人们羞恶之心,义之端突出个“理”字,“仁义”就是人生之道,社会之义。处理着宗法等级下的社会制度。2、引申到社会政治领域,把孔子的仁的“德治”“礼治”的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强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的仁政思想,提出民贵君轻。仁就是仁心。3、尽心、知性、养性。尽心:通过反省将恻隐之心等良心善端充分深刻地认识理解,“所谓反身而诚”从而确立起道德的基础自觉的理性,达到知性的目的。养性:只在心中有性性存心中的前提下对善性进行培育和养护,使其得以成长,最终形成为外显的道德行为方式和善良道德境界。4、在天人关系上:孟子承认为天命本是外在于人的客观必然性,所谓“莫之为而为者,天也”,强调天人合一,对于“命”认为“莫之致而致者”对于天孟子认为有理性的必然,有盲目的必然。在认为外在天的必然性的同时,也认为人的内在的主观自由意志与自己的冲突,外在必然性对于人的逼迫性,限定性和无选择性。人应该“正命”,按照必然的规则去追求人生的善。5、宇宙在实质上是道德的宇宙,人的道德原则也就是宇宙的形而上学的原则,人性就是这些原则的例证,一个人可以知天,他不仅是社会的公民也是宇宙的公民,孟子提出“人爵”是人类世界纯世俗的概念,(外在的物质、功名)。而“天爵”(人本来就有的善良本性)是在价值世界里才能达到的境地。6、一个人只有充分发展他的“性”就不仅可以知天而且可以同天。一个人也只有充分发展他的不忍人之心,他才有仁德,通过忠恕的方法即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荀子的思想:1、在性本恶在此基础上,引发出诸多理论。(伪人后天的行为)2、好利、恶害是人的本性。提出“性伪合”(合起来)认为人在后天可以被改造成为善的,经过“化性起伪”的功夫使人成为有道德的人,“伪”人活动,乃是人后天加工后的优良品质,强调“礼”和“师法”在“化性起伪”中的作用认为人性可化,礼仪可学。3、对礼做了系统全面的发展,把礼看做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至高无上的法则,包括封建等级制度政治法律的措施,又是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主张以礼治国,以礼养欲。4、强调义和利的辩证统一,强调义与利者人两者都有,强调重义轻利。5、提出明“天人之分”的观点,认为天行有常,倡导重人轻天以人为主利用自然,强调人与天各自有自己的职份规律,人应“制天命而用之”。6、礼仪制度以物质资料的分配和再分配为实质,按照人际关系,不同的社会等级分得应有的物质。在等级的原则之下进而满足欲望的追求,保障宗法礼法的社会政治次序。7、强调“知之不若行之”的知行观,虚一而静的方法。★孟子、荀子两者对人性善恶的区别:孟子认为:“仁义”本与生俱来内在于心,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即一种排除任何外加因素的本能的善心,基础就是“仁义礼智”,所以人性是善的,人只要顺着去发展就一定会成为善良的人,性善可以解释为现实的善恶。即人的本性的自然流露为善,不善在于“本有良心”的丧失。人的素质全面的发挥为善,不善在于不能充分发挥,人先天固有的“仁义礼智”为善,不善在于没有体验到他们的存在。孟子的性善论是儒家的道德理想主义的典型代表,这种理想主义的基本特点就是以人性本善为理论出发点,而将重心放在主体自觉的道德完善实践中。荀子认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伪也”他分人性为“性”和“伪”两个部分。性指天生的人的生理素质,伪指后天人为造就的礼仪法度。(人的行为)两者的重点和范畴结构都有所不同:孟子立足与内在和外在,荀子的性伪之分则改变为先天和后天,两者本质上都属于先天论,但前者的重点在内在,后者的重点在后天。内在论立足于人本有的仁义和道德,自觉要求自觉“尽才”以发挥扩充本有的道德良知。但荀子的性恶认为:人之性本有就是追求感官快乐,但对整个社会国家关系的维系来说必须抑制这样的追求,所以要制定礼法矫饰人性,荀子无疑是后天的一方。两者对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规定并无根本的分歧,孟子认为通过本性的之我的扩充,“人人皆可以成为尧舜”,荀子认为靠个人的努力“涂之人可以为禹”。但至善境界是他们共同的指向。★孔子的思想:2004考过强**和理的同一,也就是人道原则和理性原则的统一。1、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是“仁”其基本思想是仁。1、“忠恕”:是实行“仁”的方法,是贯穿孔子伦理学说的重要思想,“忠”要求积极为仁。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恕”要求推己及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行忠恕之道就是爱人。就是以“仁”的方式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孔子提出的达到“仁”的方法,作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既要自强不息,自己建功立业又要善为人考虑帮助他人成功,这是为仁的积极方面,他深刻的概括了人与人关系的根本原则。自己想立身和发展,也要同时帮助别人立身发展成功。2、孔子主张:“立礼复礼、纳仁入礼、仁礼结合”。认为在修身方面首先要学习礼,不学礼无以立,认为礼是治国的主要手段。而且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重要手段。提出克己复礼为仁:孔子倡导的一种道德行为和道德修养方法,认为克己复理就是:克制自己戒除放肆之心,复礼:就是要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周代的礼仪规范制度,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以达到仁的境界。3、“中庸”为立身行事的最高标准是孔子思想中的方法论和重要的哲学观点,就是一种适度恰当的追求和谐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方式,“中”即中正,中和不偏不依,“庸”平常常道,是儒家的伦理原则和道德的最高标准。既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对待人生自然社会的基本方法,强调用中突出用中的实践意义,另一方面强调用中之常,中道可以常行,说明中庸的普遍意义。4、“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和“困而不学”(知行观)强调认识过程中间,需要多闻、多见强调学和思结合,并用此来对人加以区分。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和“困而不学”这样的几类人。5、孔子敬鬼神而远之。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一方面认为:这个命是人不可抗拒的外在力量。无可挽回的历史必然性,一方面认为:主张在命面前应持积极的态度,看重现世提倡发挥主观能动性。★《易传》、《大学》、《中庸》的儒学思想:《易传》对天道、地道、人道的综合研究。《大学》对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作了详尽的阐释,使之更加条理化和规范化。《中庸》以'诚'为中心范畴,贯通天人关系,系统地阐述儒家的中庸之道和心性修养理论。★儒家哲学概述:1.仁者爱人:仁者爱人的道德原则。仁义之道的深层次的开拓。2.中庸:过犹不及的方法论。权变,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同一。3.学而时习之:学而知之的知识论。知之不如行之。4.性善性恶:5.修身养性:存心以养性的心性论,以礼养欲的欲望论。6.明天人之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一般情况。主要的哲学流派和哲学思想。儒家:仁爱,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变易,上道下器。墨家:兼爱,爱无差等及其爱有差等的对立,三表法。道家:无为,道生万物,反者道之动,齐物,逍遥游。名家:合同异与离坚白。★朱程理学:理的内涵:1、对待:对立面的存在是宇宙万物共有的本性。2、流行:对立面的存在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是宇宙的根本之理。理的特性:理:事物之成为事物的根据和道理,这个理是普遍、永恒的先于事物而存在的。抽象本体1、客观性:宇宙的本体之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的自然的存在,人的作为不能使他发生任何变化。2、普遍性:理贯通天人无时无处不在。3、永恒性:理作为宇宙的本体是构成事物的根本,不会随现象变化而变化。是对万物的抽象概括,永恒的存在事物之外主宰事物的抽象本体。★理气关系:宇宙论中最基本的范畴,理:阴阳二气的变化关系,阴阳二气主宰之理。气:构成万物基础材料的形而下之器。论证了理本气末。★理一分殊:“理一”指宇宙的本体之理是唯一的,“分殊”指本体之理在具体事物在中的体现。★万理归于一理:万物千差万别,理是对万物抽象的概括,因为万物皆有理的共性,万物是统一于理的,也就相当于一般(一理)和特殊(万理)的关系(月印万川)也就是此。★一理散为万殊:所谓“理”是永恒的在具体事物之上之外,主宰具体事物的抽象本体。万殊:说本体之理在具体事物中的显现。二者都是一般,只不过是一般的不同显现。指本体之理在具体事物中表现出不同的形式。理:形成至善的人性:“性”理=性气:构成肉体。理和气结合成为人心,包括至善的“理”和能动的“气禀”是理气的混合。1、道心:与“性”一致是善的。2、人心:与“性”不一致包括天理和人欲。★以理统气:1.理气合一这是宇宙万物的实际,理是生物之本,形而上之道,气是生物之具,形而下之器。2.理亦可以看做人心中的绝对观念,和现实事物的分离是理想和现实的分离。3.本体之理对应的是社会应然的合理次序和状态,气对应的是人类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和阶层。4.主要用来为维护政治稳定和谐,肯定君臣、父子、夫妇等社会等级次序的合理性。★格物致知:2004考过1、指的是心与物之间的物质活动,所谓的格物是通过接触形而下的事物去感悟,体认心中固有的形而上的天理,强调格物须日积月累积累既多,胸中则会自然贯通。2、格物就主体作用与对象而言,致知就是认识过程中引起的结果而言,二者实际为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孔颜之乐:道德修养实践1.强调一种高尚快乐的境界,追求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达到一种精神享受。2.儒家打破人生价值观故能穷达一也,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达到孟子所说的大丈夫的精神境界。3.程朱理学看来做一个破除主客体差别的仁者本来是人生的真相,但常人执著与一己之私,这就需要在道德修养实践上下功夫。4.这种功夫依据是“性即理”,其途径是居静穷理,格物致知。其实质内容是存天理、灭人欲。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圣人体无:1.王弼认为圣人可以体悟本体之无,以无为本以有为用。2.圣人的心性于无合同,不为外物所累明了自然之性。★得意忘象:1、王弼认为:认识的对象首先是象。2、但象是工具性的存在,只有抛弃物象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也就是“意”。3、要实现对本质的觉悟对意的把握,必须依靠本具的神明,超越言象的局限性不为任何现象所蒙蔽。★“心即理”:心、性、理都是同一的。1.宋明道学家相信人性源于天道,天的生成之理就是人性的源泉。2.宇宙的普遍法则即是道德原则的根源,天道即天理,天理为人性之善的先天必然性提供了担保,天理与人性是一致的。3.程朱认为:心是具有经验意识的范畴包含着与理一致的性理=性,也就是“心具理”理是本体。心同时还包含着气。理气构成心。(朱熹认为心是包含了经验意识的心,是不能成为本体的的,根本分歧)4.“心即理”是陆王心学的基石,即心与理本身是统一的,心是义理之心,是先验的本心及其表现出来的良心,即先验的道德本体,本心具有普遍性、永恒性,将普遍与个体理性和非理性统一起来。心、性、理都是同一的。★龙场悟道:王阳明被贬嫡到贵州龙场在困境中思考圣人在这种情况下会做什么?解决了两个问题:1.就本体而言“吾性自足”,“理”就是吾心。即“心即理”。2.就自功夫言之,求理应求之于主体心性。格物是从主体自身出发实现自我修养的功夫,认为心、性、理都是同一的。3.在本体层面的心和理的关系上的突破,基本的结论就是:“心即理”心本身就来自于理。★心外无物:1.王阳明认为:是指(外部世界)总是于人的存在息息相关。2.外界世界总是一片混沌,没有差别,其意义只有对人敞开,意之在物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赋予对象以意义的过程,就是给物下定义,做出规定将物纳入人的意识之域的过程,并由此建立起主体的意义世界。★发明本心:心、性、理都是同一的。1.“心即理”的逻辑引申,人体验了本心就能发现自己本来就有主宰,它可以让我们抵御外在的诱惑,引导人在道德上的完善。2.陆九渊认为日常的功夫就是存养即存心,养心,修养功夫就是存养本心具有的四端。★致良知:1、王阳明提出良知乃心和理的融合,是先天道德本体。2、因此主体只能从自身出发扩充自己本有的先天道德本原,良知的至极意:致即拓展良知,将良知扩充推广到日常生活中间去。3、还有实行之意:强调将良知落实到日常的道德实践中去,表现在现实之中。4、致即行,其逻辑展开就是知行合一。对自身性理的自我认识,自我的道德实践。★知行合一:和良知联系阐发1、王阳明:“知”是对自身“性理”的自我认识,不是知识的范畴而是价值论的范畴。行也不是什么改造自然的活动,而是自我的道德实践。2、知行是本体,是理论的基础和出发点,真“知”在逻辑上蕴涵了必然会“行”,知与行是相互蕴涵、相互关联、相互规定,彼此之间不可分割的。3、“至良知”逻辑展开就是知行合一。知行在其本体“良知”中是合一的。在符合良知的前提下,“知”就是“行”“行”也就是“知”。即良知把“行”统一与“知”。★朱熹的哲学思想:其哲学的核心为存天理,灭人欲3、继承和发扬了二程的理气关系的学说,以“理”为宇宙的根本。认为“理气”相依而不能相离,提出“理在先,气在后”认为概念性的“理”是形成事物的最终根源。4、提出理的内涵:“对待”“流行”。理的特性:客观性、普通性、永恒性。5、提出理一分殊,一理体现在万理中,一理散为万殊,肯定张载的“一物二体”指出凡事无不是相反以相成,都是阴阳对立而处于统一中的。6、理气的关系,理本气末,以理统气。落实到社会现实中间去,“理“就是对应的是社会存在的必然合理的次序和状态,“气“就是各个阶层的人物,实质是肯定封建君臣父子夫妇宗法社会等级制度的合法性。7、在人性论方面,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把此作为理学家培养理想人格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以为人的一切教育活动都在于此。★提出“复性”说人生来就具有天赋的明德,即“灵明”的心,本来就具备“天理”,但在具体的个人身上又为人欲所遮蔽因而需要做到。“存天理,灭人欲”的功夫,通过学习和修养来恢复“天命之性”“复其初”同时亦要教导别人,“存天理灭人欲”达到至善的境地。8、格物至知,居静穷理。即借助于外物中的天理来诱导启发心中的固有之理,所谓的格物是通过接触形而下的事物去感悟,体认心中固有的形而上的天理,强调格物须日积月累积累既多,胸中则会自然贯通。★吕祖谦鹅湖之会(尊德性和道问学):“自诚明”(自己本来就是诚的明白的),“自明诚(自己通过学习去达到诚)1、尊德性是求“仁”的方法,而道问学是求“智”的途径,《中庸》认为不仅要发挥天赋的善心,而且还要努力学习道德知识,二者结合达到至德的境界。2、陆九渊:“心即理”“自诚明”,尊德性而后道问学。3、朱熹:“性即理”“自明诚”由穷理而尽性,以求智为首以智统仁。强调即物穷理,通过读书学习,心理与物理达到豁然贯通,达到心物合一。4、两者的焦点是尊德性和道问学何为先?关系到为学的根本方向,若尊德性为引导,道问学就失去方向。陆九渊认为道德修养还是从自己的本心“心即理”出发,认为六经之类只是记载了人的良心的各种例证提出“六经注我,我安注六经。”朱熹则一直强调对经典的研究和学习也就是道问学。5、王阳明在继承陆的同时,认为“道问学”是“尊德性”的手段,尊德性是道问学的目的。★二者的根本分歧:1、程朱认为:“心具理”,“心”于“性”并不完全等同,“性”是先验的本质结构而不是现成的意识事实,这个理在心中是作为“性”存在的。性是至善的。意识是有善恶的,“心”包含了经验意识是包含善恶的(包涵能动的气禀的)不能成为本体的,理才是本体。2、心学认为:心与理本身是同一的“心即理”这个心是义理之心,是先验的本心及其表现出来的良心,是先验的道德本体(主体和本体的统一)“心即理”的心是本心的简称也就是孟子说的良心。★存天理、灭人欲:1、朱熹认为:”善”的就是天理”恶”的就是人欲,天理和人欲之间不是天理战胜人欲就是人欲战胜天理。2、在宇宙论上讲理本气末,在人性论上严格区别“性”与“心”。认为世界实际二重化,一重是洁净精微的“理”世界,一重是善恶混杂的“心世界”“气世界”。“心世界”其既可能与理性相符合导向善,也可能背离理性导向恶。每个人(人心)都是“理”与“气”(人欲)结合的产物,都有向善向恶的可能。3、理欲之辩不仅限于对道德善恶的论述,同时也是一种维护现实社会合理性的政治哲学,现实中”天理”就是宗法等级社会的纲常名教,而”人欲”就是违反纲常名教的私欲。★太虚即气则无无:1、张载认为气没有固定的形态,所以是无形的但它有象并非归于虚无。(气是一种形式)2、气为万物本原有物质属性,具有某种抽象的性质构成万物的本质是世界的本原。★凡象皆气:张载认为凡是可以形容的都是存在的东西,一切存在的东西都是有象的,一切物象都是气的表现,以气和象来说明世界统一于物质性。★一故神两故化:1、张载认为气是构成万物的根本。2、气是包含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体。即一中包含两因,其对立其变化过程是一阴一阳、一曲一伸、一聚一散相互推移此即“两故化”。因为其统一于变化的根源神妙莫测,此即“一故神”。3、还有另外一层含意,指对立面尚没有分化或者相互融合的状态,因此他说的一故神又是以对立面的和谐为物质现象变化的原因。★二端:1、处于太极之中的阴阳二气以对立面的方式相互作用为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2、气化万物的过程或聚或散、或攻或取,极复杂但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这个规律张载称为二端。★一物二体:1.由《易传》“易有太极,易生两仪”的解释,体指体质,两体意谓兼有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太极的内容是气。2.一物即太极即阴阳二气的统一体,一物兼阴阳两个方面。3.气自己有内在的运动的根源,对立面的相互作用为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气作为世界的本原具有二个方面,所以由气构成的一切现象都具有二个方面。★以无为本:1、王弼认为无就是指非存在的空虚本体与有相对应。是指具体的存在又表示普遍的存在。2、事物的存在是差别性和同一性的统一就是无,“无”为万物提供了存在的依据,各种事物存在的同一性就是无。3、在体用关系上,以无为体,以有为用。4、事物的运动发展和存在之由一定从无开始,再由无消亡。★言意之辩:1、王弼“意”是指事物之理本体之道,认为言语不能表达本体世界。2、只有无言才能明了本体,强调得意在于忘象,得意在于忘言,与其以无为本的本体论一脉相承。3、对本质的觉悟,必须依靠本具的神明超越言象的局限性,不为现象蒙蔽决定了圣人体无。★《经学》1、训解或阐述儒家经典之学,汉武帝废黩百家独尊儒术后,《经学》称为封建社会文化的正统。2、“经”有道路的含义还有恒常经典的的意思,用“经”来限定一门学问是指这门学问有有普遍永恒的意义和指南道路的性质。经孔子、孟子、荀子等对经典的训解或阐述。3、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是指训解或阐述儒家经典之学,以研究儒学经典为内容和对象的学问。狭义的经学经典注疏之学自身的发展变化。4、两汉经学是儒家经学确立的阶段。经学的确立标志着古代文化传统的确立,标志着儒学信仰的确立。《五经》诗、书、礼、易、春秋。★《玄学》1.指幽深玄远的学问,在魏晋时期盛行。2.是研究”本末”,”有无”问题的宇宙本体论学说,其根本是探讨名教和自然的关系。3.以老庄思想为骨架同时又以道融儒,大多都是对《老子》《庄子》《周易》的思想进行发挥,人称作三玄。★《理学》1.指宋明时期以研究《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六经》理论为特点的义理之学。2.是以儒家道德伦理思想为基础,吸收佛学思想和道家思想,接续道统为形式。以研究“性理”为中心的哲学体系一般指朱程理学,陆王心学。★《春秋繁露》西汉董仲舒,阐发春秋大一统之旨,杂揉儒家思想和五行学说,对自然和人事做各种牵强比附,建立天人感应的神秘主义体系,其中包括“三纲”“五常”“性三品”等理论。★《六祖坛经》禅宗六祖惠能根据“自性本自清净”而立说,宣扬明心见性、顿悟成佛的基本思想。中国佛教被著称作为“经“的只此一部。★人副天数:1、西汉董仲舒在天人同类的的命题的基础上提出的。2、认为天和人是同一类的,人是天生的所以人象天,人的骨头四肢五脏与年月和四季五行都是相符合。★民生史观:2004考1、孙中山提出以“民生“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和动力的理论。2、民生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就是政治经济和历史活动的中心,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原动力。3、社会历史就是人类求生存的进化发展的历史。★民胞物与:2004考过1.张载认为人和天地万物,性出于同一源都有“天地之性”。2.主张爱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人都是同胞兄弟,一切物都是同伴。3.万物和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通的,在宇宙的大家庭中都是息息相通的应该互相珍爱。体现了他抽象的人性论,和泛爱主义伦理观。★孙中山的哲学思想:1、认为万物皆是进化而成,进化是自然界发展变化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这个规律是不可阻挡的潮流认为中国可以突驾超过美国。2、孙中山提出以“民生”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和动力的理论,民生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就是政治经济和历史活动的中心,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原动力,社会历史就是人类求生存的进化发展的历史。3、知难行易认为知是科学知识和革命理论,知有着现代科学技术内涵,除了日常生活的各项活动外,还包括科学试验、生产活动和资产阶级革命实践,突破了以前知行的狭隘性。4、认为行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先行而后知,而且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推动力量。检验真理的标准,行是科学发明,国家富强的根本。5、以知可以促行,有志者事尽成。★董仲舒的哲学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