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教程(活页版)》 课件全套 模块1-12 历史特征- 吴地产业经济_第1页
《吴文化教程(活页版)》 课件全套 模块1-12 历史特征- 吴地产业经济_第2页
《吴文化教程(活页版)》 课件全套 模块1-12 历史特征- 吴地产业经济_第3页
《吴文化教程(活页版)》 课件全套 模块1-12 历史特征- 吴地产业经济_第4页
《吴文化教程(活页版)》 课件全套 模块1-12 历史特征- 吴地产业经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特征学习目标1.了解吴文化的历史变迁。2.理解中原文明对于吴文化肇始的作用。3.从吴文化的悠久历史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壹吴文化的发端三山岛位于苏州城西南五十余千米的太湖之中,古代“笔架山”“金龟山”,因岛上有北山、行山、小姑山三座山峰绵延连缀而得名。三山岛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苍山碧水,风景优美。资料链接三山岛遗址资料链接三山岛考古出土了5000多件石器和大量的哺乳类动物化石。为太湖流域史前考古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找到了实物资料。三山岛遗址还是苏州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遗址,表明距今一万多年前已经有人类在太湖流域生活。资料链接草鞋山遗址因遗址中心有一座形如“草履”的“草鞋山”的土墩而得名,于1956年在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组织的文物普查中被发现。草鞋山遗址草鞋山遗址公园文化标尺资料链接草鞋山遗址的总面积约为4.4万平方米,文化层堆厚约11米,考古专家将其分为10个文化地层,分属于不同的文化时期。草鞋山遗址就是一幅吴地发展的历史图谱,是“江南史前文化标尺”。崧泽遗址资料链接大约6000年以前,吴地的氏族部落相继进入了父系氏族公社时期,随后社会发展陆续进入崧泽文化时期。崧泽遗址位于上海青浦区赵巷镇崧泽村,村子北边。资料链接良渚文化是环钱塘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距今约5300年至4200年。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良渚遗址资料链接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遗址是人类早期文化遗址之一,证实了中华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史。良渚遗址贰吴地建制改革泰伯在其父亲古公亶父死后三以天下让,为逃避继位便和其弟仲庸携族人南下来到太湖附近定居下来。泰伯奔吴不仅在东南土地上建立了周吴国,还将北方先进的农耕技术带到了属于“蛮荒之地”的江南,使得江南成为人丁兴旺、经济发达的富庶之地。

泰伯去世后,仲庸成为吴国第二任国君,为后世吴地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资料链接泰伯奔吴资料链接春秋吴国鼎盛时期统治疆域扩大。秦始皇时期设会稽郡,西汉时期吴县成为众县之首。唐武德四年,将吴郡改为苏州,管辖三县。北宋政和三年,升苏州为平江府。吴地建制沿革叁重“和”去“同”的吴文化吴文化的诞生就是长江土著文化与黄河先进文化的第一次交融。它的标志是中原的泰伯奔吴。这次的交融是和谐的渗透而不是简单的移植,是“和”而不是“同”。至此,吴文化初步形成。但这时的吴文化是封闭的、不开放的、发展严重受限的。吴文化的肇始泰伯奔吴吴文化形成的动力自寿梦执政开始,一直到吴王阖闾,开创了吴国历史上第一次的改革开放时代。阖闾执政时任命伍子胥为相、孙武为军事统帅,大规模的学习中原先进思想文化,注重对中原礼制和生活方式的学习、引进。吴国在争霸中促进了冶金技术的提升,又向中原地区输出,可见吴文化已经较为成熟。吴文化形成的标志吴国持续对中原文化进行学习、消化和吸收,采取了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重“和”去“同”的态度,是吴文化日臻成熟,有了很大发展,在文字、文化等方面甚至超过了中原地区。重“和”去“同”结语在现阶段,吴文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率先实现现代化。没有传统的现代化,注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没有外来先进文化的融入,也不可能有真正的现代化。只有以开阔的胸襟、海纳百川的气概迎接一切先进文化的融汇,才能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谢谢大家模块二山川地理学习目标01.项目一地质地貌02.03.目录项目二气候特征项目三江湖水系项目一地质地貌01项目一地质地貌一、地质基础1二、水乡平原2三、吴地山丘3(一)地质历史与岩石类型(二)地质构造与地质环境项目一地质地貌一、地质基础1.古生代012.中生代023.新生代03项目一地质地貌一、地质基础(一)地质历史与岩石类型1.古生代距今5亿年至4亿年间,早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时期,长江三角洲范围当时是广阔的海洋。形成现在可见的昆石、茅山砂岩等距今4亿年至3.5亿年间,晚古生代泥盆纪,长江三角洲一带海水退出而成为陆地。形成现在可见的黄石、五通砂岩等距今3亿年左右,晚古生代石炭纪,地壳下沉,长江三角洲一带为海水所浸淹。形成现在可见的太湖石、青石和石灰岩等距今2亿多年,晚古生代二叠纪,长江三角洲一带海侵和海退频繁,处于海陆的过渡状态。形成现在可见的浅海相化石戟贝、含煤砂页岩等(一)地质历史与岩石类型1.古生代(一)地质历史与岩石类型昆石茅山砂岩1.古生代(一)地质历史与岩石类型黄石假山太湖石冠云峰2.中生代距今2亿年左右,中生代三叠纪,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壳再度下沉,海水入侵。形成现在可见的海相化石蛇菊石、石灰岩等距今1.8亿年至1亿年的中生代侏罗纪、白垩纪早期,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壳强烈运动产生了多种褶皱和断裂,形成今天山体的基础,岩浆侵入、喷出活跃。形成现在可见的苏州花岗岩、虎丘火山岩等距今1亿年的白垩纪晚期,造山运动和岩浆活动变得微弱。白垩纪以后,长江三角洲核心区主要为陆地环境,奠定了苏州现代地貌的雏形(一)地质历史与岩石类型2.中生代(一)地质历史与岩石类型虎丘火山凝灰岩3.新生代距今6500多万年,新生代第三纪,长江三角洲地区气候温暖和干热交替,地壳运动以升降为主,有内陆湖盆相或三角洲相的棕红色砂岩(地表难以观察到)。距今300万年以来,苏州一带受地壳升降运动以及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海平面升降等古气候变化的影响,海面发生多次相对升降,有滨海、湖沼相沉积,逐渐形成苏州现代地貌轮廓。形成今日可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等(一)地质历史与岩石类型3.新生代(一)地质历史与岩石类型三山岛旧石器时代遗址苏州的地壳断裂构造大多是生成于距今1.9亿—1亿年前老断层,这也是现今苏州山体分布的基础0101苏州少有第四纪断裂,最大地震在5级左右,是一个少地震的地方0202项目一地质地貌一、地质基础(二)地质构造与地质环境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核心地区,又是太湖平原的主要组成部分。境内平原、水面各占全区总面积的54.83%、42.52%平原地势低平,平均海拔仅3~5米,可依形成原和组织物质等不同性质作进一步的内部区分太湖水系是长江下游的主要水系,太湖水通过太浦河、望虞河等40余条大小河港下泄长江太湖是一个典型的浅水型湖泊,平均水深仅1.89米,最大水深2.6米,其成因主要是洼地积水太湖、阳澄湖等湖泊都有湖蚀迹象,有“地陷成湖”的传说和考古证据项目一地质地貌二、水乡平原050102030423145太湖、阳澄湖等湖泊都有湖蚀迹象,有“地陷成湖”的传说和考古证据太湖是一个典型的浅水型湖泊,平均水深仅1.89米,最大水深2.6米,其成因主要是洼地积水平原地势低平,平均海拔仅3~5米,可依形成原和组织物质等不同性质作进一步的内部区分太湖水系是长江下游的主要水系,太湖水通过太浦河、望虞河等40余条大小河港下泄长江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核心地区,又是太湖平原的主要组成部分。境内平原、水面各占全区总面积的54.83%、42.52%项目一地质地貌二、水乡平原太湖一带的低山丘陵系浙西天目山向东北延伸的余脉苏州西郊山地的三种岩石苏州的山丘与苏州历史文化关系密切,如苏州古城城址、“太湖七十二峰”山水文化等项目一地质地貌三、吴地山丘010203苏州的山丘与苏州历史文化关系密切03

苏州西郊山地的三种岩石02■泥盆系的石英砂岩,因其抗风化能力很强,因此构成了苏州最高一个系列的山地■石炭系为主的石灰岩地层局限于太湖中的西山岛东部、南部及附近小岛,具有一定的喀斯特地貌的特征■酸性岩浆侵入形成的花岗岩,分布在沉积岩出露区所合围形成的核心地带太湖一带的低山丘陵系浙西天目山向东北延伸的余脉01■太湖滨湖地区山丘分布于苏州西部,无锡、常州一带,以及浙江长兴、湖州一带■太湖之内以西洞庭山为中心,加上东洞庭山、马迹山及它们的周边岛屿形成了太湖内部的众多岛山,习称“太湖七十二山”项目一地质地貌三、吴地山丘■如与苏州古城城址有关的“牵山治水”传说和“相土尝水”记载■如“太湖七十二峰”山水文化等项目二气候特征02项目二

气候特征一、四季分明1二、雨热同季2三、特殊天气和气象灾害3春季:是各季中锋面形成与气旋活动最为频繁的时期,因此天气变化复杂,常常阴晴不定夏季:气温升高、湿度增大,形成了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的重要特点冬季: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南下而南方暖空气势力退却,总体出现气温低、降水少、北风为主的天气秋季: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南下而南方暖空气势力退却,因而也造成冷暖气流交锋的天气项目二气候特征一、四季分明冬夏秋春气温

气温的变化,是决定长江三角洲地区四季分明的最主要因素以苏州为例,这里年均气温约为16℃,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温度为3℃左右,最热的七月份平均温度为在28℃左右,冬季较冷而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可达25—26℃左右冬季当南下冷空气势力特别强盛时,长江三角洲地区会出现特别严寒的天气,常造成数天持续性的低温冻害气温的空间分布会受到区域性地形格局和水体分布带来的局地小气候的影响,这种影响尤其在冬季更为明显项目二气候特征二、雨热同季大气降水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沿海湿润地区,年降水量较为充沛

多雨季节主要在每年的5月至10月,其中6月和9月降水最多,尤以6月为降雨高峰,梅雨期内雨量更为集中项目二气候特征二、雨热同季旱涝灾害季风气候下梅雨、伏旱的存在及其不稳定性,使长江三角洲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十分明显台风影响我国东部沿海等地的热带气旋“台风”,会带来大风暴雨的危害,也会由降水而缓解伏旱梅雨伏旱每年春末夏初的6—7月间,有一段时间的连续阴雨的“梅雨”天气每年七月中下旬至八月间,可能出现持续稳定的连续晴热天气,往往导致“伏旱”旱情项目二气候特征三、特殊天气和气象灾害项目三江湖水系03项目三江湖水系一、太湖水系1二、水乡腹地2三、江南运河31以太湖为中心的太湖流域,面积共36900平方公里,通常认为是吴地核心区2太湖流域河湖相通,水系构成主要有太湖上源来水和太湖向江排泄两大部分,另有沿江地区流入江海的泄水河道3太湖流域湖泊众多,均为浅水湖项目三江湖水系一、太湖水系在太湖流域各级行政区域中,苏州是江南水乡的代表太湖水系的形成发展,充分体现了自然与人为作用的相互影响、不断优化的结果太湖以东十分低洼的湖荡区域,水体面积和河网密度居太湖流域之首项目三江湖水系二、水乡腹地123江南运河居长江与钱塘江之间,曾称江南河,是大运河的南段,与太湖下游基本河道连续交汇江南运河所经之处为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的核心地区,为水乡泽国的环境,河道水运水资源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苏州古城段运河和平望段运河是江南运河历史变迁的两个代表河段江南运河的河道布局、水运情况在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特点项目三江湖水系三、江南运河1234吴文化教程模块三:农耕文化探索吴地农业的历史与发展一、知识目标1、了解吴地稻作的条件和发展历史;2、了解吴地渔业的生存条件和发展历史;3、了解吴地蚕桑的发展历史;4、了解茶叶的起源和制茶的发展沿革。二、能力目标1、能阐述农耕文化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2、能分析江南的农业发展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3、能阐述江东犁在吴地农业发展史上的意义;4、能简述中国制茶法的演变。三、思政目标1、了解农业在中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中的作用;2、了解现代农业如何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建立关联;3、能够结合国情,分析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径和意义。目录1.吴地农业概述2.吴地稻作的历史发展3.吴地渔业4.吴地蚕桑5.吴地茶叶引言:中国农耕文化的起源及深远影响

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农耕文化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和丰富的地方性吴地农耕文化的历史地位及贡献唐宋经济南移以来,吴地成为历朝历代的主要税赋来源之地。吴地稻作的历史沿革水稻是吴地最基本、最具特色的农作物,吴地种植水稻历史源远流长。稻作在吴地日常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深刻地影响吴地人民的衣食住行、地方习俗、思想观念,是吴文化的物质基础。吴地稻作的考古发现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苏州相城草鞋山遗址发现稻作的吴地文化遗址浙江桐乡罗家角遗址无锡梁溪河先蠡墩遗址吴地发现稻作的文化遗址浙江嘉兴马家浜遗址浙江杭州良渚遗址二、吴地稻作的条件与发展吴地稻作的自然条件1、

长江中下游冲击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2、太湖流域河湖密布、水系发达,充足的水源。3、亚热带地区,季风海洋性气候,高温多雨,阳光充足,雨热同季。吴地大致地图吴地稻作发展的社会因素太伯奔吴江东犁的出现与农业的精耕细作北方战乱与人口南迁吴地渔业一、吴地渔业的自然条件东临大海境内河湖密布、滩涂众多长江自西向东贯穿入海京杭大运河南北穿过二、我国早期的渔业三、吴地渔业的发展范蠡著《养鱼经》中国最早的养鱼著作中国现存最早的淡水鱼养殖专著:

苏州府吴县人黄省曾与《种鱼经》张謇的渔业思想与水产学校张謇:渔界所至,海权所在也。1912年创办江苏省立水产学校近代渔业教育与期刊吴淞水产专科学校渔业期刊《水产》《渔况》河泊所的设立征收鱼课管理渔户吴地蚕桑文献记载的早期蚕桑活动:《山海经》《史记》关于蚕桑的吴地考古发现草鞋山遗址出土的葛布钱山漾遗址出土的陶纺轮吴地的蚕桑发展历史文献记载的养蚕与刺绣活动《吴越春秋》《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史记.伍子胥列传》西汉《说苑》南北朝《谢赵王赉白罗袍袴启》唐《全唐诗》北宋:欧阳修、范成大、苏轼和秦观元明清的皇家织造署吴地茶叶茶的起源与传播茶祖神农氏:《神农本草经》、《神农食经》茶圣陆羽:《茶经》巴蜀之地是茶的原产地,由此遍及全国。吴地茶文化的发展三国时期的吴国饮茶已有文字记录。《三国志.吴书》西晋文学家左思《娇女诗》《晋中兴书》唐代巢县县令杨晔《膳夫经手录》唐代陆羽创作《茶经》: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宋代蔡襄撰写《茶录》宋徽宗赵佶著《大观茶论》明清时代的茶学著作明代江南才子以茶为主题的画作明代苏州人张源撰写《张博渊茶录》明代杭州人许次纾著《茶疏》明代上海人陆树声撰《茶寮记》制茶方法的演变三国魏晋时期的制茶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唐朝时期的制茶盛行煎茶法:缓火炙,活火煎。宋代的制茶法:点茶蔡襄的《茶录》是关于宋代点茶法的最早文字记录,为点茶茶艺的推广奠定基础。明代的制茶法:冲泡散茶朱元璋:制作团茶浪费人力和物力。废团改散,废蒸改炒。茶叶的出口明清时期,茶叶贸易频繁。官方设置茶马司,出现茶马古道,以茶治边。民间商人售茶纳税;茶叶经销:官茶、商茶、私茶。模块四

人才培养学习目标1.了解吴地教育的发展概况;2.通过状元制度的讲解,制作科举考试思维图;3.从状元和院士代表的生平故事中感受人格魅力,学习其求知向上的人生态度。目录壹吴地传统教育贰吴地府学叁吴地“状元之乡”肆吴地院士多吴地传统教育壹一、隋唐之前吴地教育的兴起早在春秋时期,言偃远赴鲁国向孔子求学,首开东南向学之风。春秋时期的吴地教育01这一时期吴地以大族家庭教育为主的私家教育也较为兴盛,一些世大族家学发达、教育严格,因而人才辈出。三国时期的吴地教育02作为六朝都城,建康成为吴地的经济文化中心,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吴地教育03二、唐宋时期吴地教育的兴盛隋代设立科举制度,唐代继承并加以发展,从而吸收了更多出身下层的知识分子参加政治活动,巩固政治。自唐以后,吴地的社会风气由原先的尚武转换为尚文重教,最迟到宋代,吴地文化的基本风貌和主要特征已经完全为崇尚文化所取代。三、明朝时期吴地教育的繁盛明代初年,统治者十分重视学校教育,明太祖朱元璋在元至正二十五(1365年)就设立了国子学,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为国子监,并亲自管理南京国子监。清代地方学校还有社学和义学。因政府提倡义学开始在全国广为设置。吴地府学贰二、府学代表01苏州府学02常州府学03南京府学04镇江府学南京著名书院茅山书院明道书院钟山书院吴地“状元之乡”叁科举制度的发展沿革隋唐时期,科举制度肇创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在唐太宗、高宗年间,科举制度不断完善,已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考试和选拔制度宋元明清,科考制度完善宋代的科举制度基本上沿用唐代,但结合了当时的实际情况,在前代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科举制度到了明、清两代已相当完备。清末时,科考制度废止晚清时期科举制度的废除,打破了中国传统的教育价值取向,逐步确立了新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吴地科考发展概述吴地院士多肆一、吴地两院院士概述

吴地的两院院士在科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两院院士”01“两院院士”是我国在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具有崇高的荣誉和学术上的权威性,代表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吴地两院院士选介吴地两院院士数量之多、影响之大,全国闻名。囿于篇幅,我们仅选取其中数位做一简介,以窥全貌。1、世界建筑大师贝聿铭2.“中国居里夫人”吴健雄3.“核弹之父”王淦昌4.“863计划”首席倡议人王大珩5.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春秋时期,言偃赴鲁国向孔子求学,首开东南向学之风。学成之后,言偃回到江南,宣扬孔子学说,积极影响了南方的文化发展和社会风气,因此,后代吴人称之为“

"。思考和练习模块五

科技学术知识目标1.了解吴地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历程;2.熟悉天文学、地理学、数学、医学等领域吴地学者的基本情况;3.掌握吴地孕育的主要科学技术成果及其重要价值。能力目标1.能讲述吴地科技发展的基本脉络;2.能通过网络进一步查找相关人物的资料;3.能准确把握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之间的关系。思政目标1.能从吴地科技学者的生平故事中感悟锲而不舍的精神和追求真理的价值追求;2.进一步提高对吴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切实增强文化自信。项目一

天文学一、陈卓星图陈卓,三国时吴国人,天文学家。青壮年时即任吴国太史令,“始列甘氏、石氏、巫咸三家星官,著于图录”。他以甘德、石申与巫咸三家的全天星图为蓝本,并同存异,构成了一个有283官1464颗恒星的相对完整的全天星官系统。二、苏州石刻《天文图碑》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根据实测绘制的全天石刻星图。分两部分:上半为一圆形全天星图,下半为说明文字。碑额题“天文图”三字。三、陆绩主张“浑天说”陆绩,字公纪,东汉末年大臣,庐江太守陆康之子。陆绩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法,星历算数无不涉览。陈寿的《三国志·吴书》中记载,陆绩“虽有军事,着述不废,作《浑天图》,注《易》释《玄》,皆传于世”。四、王锡阐《晓庵新法》《晓庵新法》是王锡阐所撰的天文历法书,共六卷,卷一讲解勾股割圆诸法;卷二至六叙述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的交食、凌犯之术。项目二地理学一、《平江图》现图碑高2.79米、宽1.38米,为单线阴刻,上、下、左、右标出方位,早在1961年就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图形象地、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南宋平江城的面貌和建设成就,显示出十分典型的江南水城特征。二、《地理图》《地理图》碑为南宋淳祐七年(1247年)所制,高1.9米,宽1.05米,为全世界最早石雕我国全国地形图之一。纸稿绘图時间为宋光宗即位时,黄裳向光宗皇帝所献的八图之一。三、《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部散文游记。徐霞客(1587—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今江阴马镇人。徐霞客幼年好学,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志,少年即立下了“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旅行大志。项目三

数学一、勾股圆方图勾股定理是数学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它有四百多种证明。中国古代的数学家们不仅很早就发现并应用勾股定理,而且很早就尝试对勾股定理作理论的证明。最早对勾股定理进行证明的,是三国时期吴国的数学家赵爽。二、《梦溪笔谈》《梦溪笔谈》是沈括撰写的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沈括,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族,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三、《几何原本》译本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吴淞(今属上海)人。徐光启在数学方面的最大贡献当推和利玛窦共同翻译了《几何原本》(前6卷)。徐光启在与利玛窦合作翻译时,由利玛窦讲授内容,徐光启成文录下。他们把geometry译为“几何”,所确定的译名如平行线、三角形等等,沿用至今。四、《开方说》《开方说》是我国方程理论中的重要著作,由清代数学家李锐所撰。李锐,字尚之,号四香,江苏元和(今苏州)人。四、《开方说》《开方说》是我国方程理论中的重要著作,由清代数学家李锐所撰。李锐,字尚之,号四香,江苏元和(今苏州)人。项目四医学一、《吴医汇讲》《吴医汇讲》是我国最早的医学期刊,其作者是清代名医唐大烈。唐大烈,字立三,号笠山,江苏苏州人,以编纂《吴医汇讲》而闻名于医林。二、《温热论》《温热论》为温病通论著作,由清代叶桂(天士)口述,其弟子顾景文执笔著录。叶桂,字天士,号香岩,江苏吴县人,清代著名医家。思考与练习1.吴地科学技术的繁荣发展构成了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的来看,吴地的科技进步与本地区经济发达、思想解放、文化繁荣、教育昌盛互相促进,你如何看待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2.中国科技文明的发展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但真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的建立和发展却由西方主导,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这对于今天我们继续推进科技现代化有哪些借鉴意义?模块六工艺工匠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吴地工艺的历史沿革;2、了解吴地各精华工艺品的起源发展和艺术特点;3、了解吴地各工艺品的制作工艺及传承价值。(二)能力目标1、提高自身人文素质修养及鉴赏能力;2、搜集、展示、分析、研究文化信息。(三)思政目标1、理解吴地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并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2、理解吴地工艺制作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和开放借鉴、包容并蓄的交融精神。项目一吴地工艺概述一、吴地工艺的历史沿革1、雏形时期早在距今数千年的远古时代,吴地原始手工艺即崭露头角,并展现出了极高的水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发展时期汉代至隋唐之前,吴地工艺开始大放异彩。在苏州葑门外天宝墩、觅渡桥两处汉墓中出土了汉代漆器,造型美观,形制多样,堪称工艺品中的典范。3、成熟时期隋唐至宋元时期,吴地手工艺技艺逐渐成熟,玉雕、织锦、印染、陶瓷、泥塑、漆器等,出现了全面繁荣。

4、鼎盛时期吴地在明清时期,风土滋润,已成为富甲一方的天堂胜地,经济文化蓬勃发展,民间手工艺也空前发达,同时因受到文人阶层的推崇和影响,逐步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引领着手工艺的时代潮流。5、变革时期二、吴地工艺的特点1、历史悠久

与中国的物质文化发展同步,吴地的工艺也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2、门类繁多在中国工艺美术24个大类中,吴地工艺占22个,品种超过3500个。明清时期,朝廷在苏州设置织造府,生产各种手工艺贡品,促使当地民间艺人更多地开辟门类,增设品种,创新花式。3、工艺精湛

吴地地处太湖流域,气候温和,水网纵横,土丘溪流间物产丰富,富庶繁荣,居民生活安逸、心思细腻,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吴地人以休闲平和的心态进行着如艺术般的创作,从而形成了吴地民间手工艺精致典雅的艺术风格。项目二吴地工艺之精华一

苏绣1、起源与发展

苏绣起源于苏州吴县(现为苏州吴中区),与湘绣、粤绣、蜀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苏绣的历史已有2000多年,自古便以精致素雅闻名于世。苏绣的产地苏州,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盛产蚕桑,自古以来就是锦绣之乡。优越的地理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绚丽多姿的锦缎,五彩缤纷的绣线,为苏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苏绣在艺术上形成了图案秀丽、色彩和谐、线条明快、针法活泼、绣工精细的地方风格,被誉为“东方明珠”。苏绣现已遍衍江苏省的无锡、常州、扬州等地。2、艺术特点(1)苏绣题材多样、用途广泛。(2)苏绣的针法多样、绣工精细。(3)苏绣技艺讲求创新。3、制作工艺

苏绣工艺的制作流程包括选稿、上绷架、配线、绣制、装裱等五道工序。4、传承价值

2500年源远流长的吴文化,孕育了苏绣这颗璀璨的明珠,它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之一,被誉为“东方的艺术明珠”,具有极高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学术价值及艺术收藏价值。

丝绸

中国是世界丝绸的发源地,而吴地则是中国丝绸的发源地之一。

丝绸文化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世界了解中国,就是源于对中国丝绸的认识。几千年前,沿着古丝绸之路走向欧洲的中国丝绸,带去了一件件华丽精美的服饰,更带去了我们辉煌灿烂的东方文明。正是从那时起,丝绸成为东方文明的象征及传播者。

1、起源与发展

丝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苏州园区唯亭镇草鞋山出土了六千年前的纺织品实物残片;湖州钱山漾出土了四千多年前的丝织品实物;吴江梅堰又出土了四千年前的大批纺轮和骨针,以及带有丝绞纹和蚕纹的陶,这都说明了吴地古代先辈很早就掌握了养蚕纺丝的技术。村妇纺织2、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一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所著的《中国》(1887年出版)一书中,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非、欧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它横贯亚洲,直达欧洲地中海沿岸的古代交通要道,因运送中国的丝绸而得名。丝绸是中国的发明,也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欧、亚、非三大洲人民的经济繁荣,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3、苏州织造

苏州自古就作为全国丝绸生产中心之一,为满足皇室对丝织品的需求,从元朝开始,朝廷设织造局,也称织造署。苏州织造署与江宁、杭州织造署并称“江南三织造”。清代的苏州织造署建于苏州带城桥下塘今苏州第十中学校址,后改名织造府。康熙、乾隆每次南巡江南,在苏州均宿于织造府行宫。据记载,苏州织造局占地约六十亩,行宫在织造局西部,有正寝宫、后寝宫、御膳房、御茶房、古戏台以及佛堂等。苏州织造府旧址(现为苏州第十中学)4、现代丝绸业的发展

2020年以来,苏州蚕桑产业加快了与高等院校深入合作的步伐,开启了政-产-学-研合作的新篇章。苏州丝绸行业协会与苏州市职业大学共同成立了“苏州丝绸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震泽镇政府、太湖雪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和苏州市职业大学共同签约开启了政产学研合作之路,将在产业科技创新、蚕桑文化传承和科研成果转移等方面开展交流协作。三

缂丝

1、发展脉络

缂丝在工艺与技法方面源于缂毛,二者的原材料不同。缂毛用毛纱,缂丝用桑蚕丝,缂丝继承和发展了缂毛的技法,并与之相互融合。缂毛织物远在彩陶土器时期(公元前2500年左右)就已存在,到商代其制作已很精良。缂丝最早出现在唐朝,20世纪70年代初在吐鲁番的平民墓出土了一件俑,其腰间系着一条宽2.2cm的缂丝带,一同出土的还有唐代文书。这是中国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一件缂丝实物。朱克柔《莲塘乳鸭图》现藏于上海博物馆2、制作工艺

缂丝是一门古老的手工艺术,它的织造工具是一种简便的平纹木机、几十个装有各色纬线的竹形小梭子和一把竹制的拨子。缂织时,先在织机上安装好经线,经线下衬画稿,织工透过经丝,用毛笔将画样的彩色图案描绘在经丝面上,然后再分别用长约十厘米、装有各种丝线的舟形小梭依花纹图案分块缂织。同一种色彩的纬线不必穿过整个幅面,只需根据纹样的轮廓或画面色彩的变化,不断换梭。3、市场价值

缂丝是中国丝绸工艺品中的精华,在明清两代为帝王御用。与其它的丝绸工艺品相比,缂丝具备了艺术和工艺的双重价值,并且它的强度远远高于任何的丝绸类工艺品,被称为“千年不坏的艺术织品”。四

玉雕

扬州琢玉工艺源远流长,其玉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夏代,是中国玉雕的重要产地之一。在《书经·禹贡篇》中有“雍州贡琳琅”、“扬州贡瑶琨”的记述。经过千百年来的传承与发展,扬州玉雕形成了"浑厚、圆润、儒雅、灵秀、精巧"的特点,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闻名于世。2006年5月20日,扬州玉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白玉镂雕山水人物香薰(清)

现藏于苏州博物馆

乾隆年间,扬州琢玉进入全盛时期,宫廷中重达千斤、万斤的大玉山,多半为扬州工匠琢制,其中最富盛名的莫过于重逾万斤被称为“玉器之王”的《大禹治水图》玉山。它由扬州工匠耗时六年多精心雕琢而成,是中国玉器宝库中用料最宏、运路最长、花时最久、费用最昂、雕琢最精、器形最巨、气魄最大的玉雕工艺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

。该作品的完成,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伟大壮举,也是一件无与伦比的艺术珍品和国之瑰宝。《大禹治水图》玉山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五

桃花坞木版年画

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画的内容大多为喜庆吉祥、门神、灶王等,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社会的历史、生活、信仰和风俗。传统民间年画多由木板制作,过年时张贴用以营造喜气洋洋的新年气氛,又借以驱邪纳祥,祈福消灾。

中国的木版年画历史悠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已有18个年画项目被列入,其中最富盛名的六大年画是苏州桃花坞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河南开封朱仙镇年画、河北武强年画、四川绵竹年画。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独具江南水乡艺术特色,是吴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其绘制精美、色彩雅致,层次清晰,享有“东方古艺之花”的美誉。2006年5月20日,桃花坞木版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六惠山泥人

惠山泥人已有400余年的历史,是无锡三大著名特产之一。惠山泥人由惠山黑泥捏制而成,这种泥土质地细腻富于韧性,干而不裂,弯而不断,可塑性极强,成品泥人造型饱满,线条流畅,色彩鲜艳,情趣盎然。其精湛的工艺技巧和完美的艺术造型,凝聚了古代吴地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在惠山泥人中,人们最熟悉和喜爱的,就是惠山大阿福。相传古时惠山出现怪兽,经常伤害人畜,践踏庄稼。有个叫“沙孩儿”的小孩,勇斗怪兽,为民除害。当地人们用惠山的泥土塑造了勇敢的“沙孩儿”形象,以作纪念。经过历代艺人的再三创作,这个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艺术形象,便在人们心中活了下来。七、吴地其他工艺吴地是江南鱼米之乡,山水清秀,风物清嘉,源远流长的吴地文化造就了吴地工艺百花齐放,除了以上介绍的六种工艺以外,举世闻名的还有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9月成功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南京云锦,其因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织造精细、锦纹绚丽、格调高雅,被誉为“锦中之冠”,代表了中国丝织工艺的最高成就,浓缩了中国丝织技艺的精华,是中国丝绸文化的璀璨结晶。另外,宜兴紫砂、常州梳篦、苏州制扇、苏州明式家具、苏州宋锦、苏州剧装戏具、扬州漆器等都是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吴地精华,她们像一颗颗镶嵌在江南大地上的璀璨明珠,闪耀着千年的光芒,泽润着这片神奇的土地。项目三吴地工匠精神一、吴地传统工匠精神的特点

持之以恒、坚守专注的执着精神是吴地工匠精神的根本。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是吴地工匠精神的核心。开放借鉴、包容并蓄的交融精神是吴地工匠精神的灵魂。二、吴文化对吴地传统工匠精神的影响三、以工匠精神融入城市创新发展合作与探究一、苏州博物馆是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设计者为著名的建筑大师贝聿铭。展区设有“吴地遗珍”、“吴塔国宝”、“吴中风雅”、“吴门书画”4个陈列展厅。请同学们分组前往参观,感受吴文化的独特魅力,并选取一件你们最感兴趣的藏品,详细了解她的“前世今生”,以及该藏品所属工艺的传承现状,制作PPT,小组互相交流。二、苏州丝绸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丝绸专业博物馆,设有历史馆、现代馆、桑梓苑和丝织机械陈列室等六大展区,其中历史馆包括古代厅、蚕桑居、织染坊、贡织院、民国街和非遗厅六部分。馆内有精美的丝绸文物陈列、动态的栽桑养蚕展示,以及传统织机操作表演和现代丝织技术在生活上的应用。请同学们前往参观,并用照片、视频记录下你们的所见所闻,配以文字或语音讲解,分组制作成视频短片在课上进行展示。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学习了本章内容,吴地工匠精神值得我们敬佩,更值得我们传承和发展,请你谈谈如何弘扬吴地工匠精神。谢谢建筑艺术第七章吴地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分支,以江南地区特有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而闻名,其历史可追溯到南宋时期。iSlide2024/9/8吴地建筑特征01吴地建筑分类02吴地古城03吴地古镇、古村落04目录吴地建筑特征吴地建筑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自然观和装饰艺术上崇尚朴素的自然观苏州园林通过假山堆叠、水池挖凿等手法再现城中山林景色,利用对景、借景等造园手法,将大自然的美再现于建筑设计中。苏州园林表现多样的装饰艺术石雕石雕在大理石、青石、砂石上雕刻形象、花纹,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砖雕砖雕在青砖上雕刻花卉或民间故事等,代表作有苏州网师园砖雕门楼。木雕木雕在木材上雕刻各类图像纹样,风格“精、细、雅、丽”。吴地建筑分类吴地建筑主要可以分为苏派建筑和海派建筑两大类。苏派建筑香山帮与苏派建筑香山帮是苏派建筑的传承者,明代建筑匠师蒯祥是香山帮的代表人物。1苏派建筑以苏州园林和苏式宅院为代表,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拙政园远香堂苏派建筑贝聿铭与苏派建筑贝聿铭的作品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苏派建筑在新时代的创新尝试。2苏州博物馆海派建筑01时代风格与海派建筑海派建筑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在外滩江边汇聚着各种建筑风格。海派建筑是中西建筑风格的融合,具有怀旧又摩登的建筑风格。上海外滩海派建筑02石库门与海派建筑石库门是上海民居住宅的基础单元,反映了上海近现代社会的变迁。海派建筑是中西建筑风格的融合,具有怀旧又摩登的建筑风格。石库门吴地古城吴地古城以其独特的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而闻名,包括南京古城、苏州古城等南京古城与明城墙南京古城

南京古城继承传统营国形制并有所发展,采取了“四重城郭”的布局方式。

明城墙南京古城玄武门

南京城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用砖砌的都城,共建有城门13座。

朱元璋与明城墙苏州古城与运河苏州古城享有“东方水城”美誉,京杭大运河贯穿苏州古城南北。

京杭大运河

隋炀帝时期,长江以南的古运河被连通,京杭大运河的最南段(亦称江南运河)从此贯通,这标志着北抵北京、南至杭州的京杭大运河业基本成型。苏州通过大运河北可达北京,南可下浙江,西可经太湖通巴蜀,东可沿长江入东海。吴地古镇、古村落吴地古镇、古村落以周庄、同里等为代表,体现了江南水乡的特色周庄周庄位于昆山西南部,呈荷叶形,从外部看,它四面环水,被澄湖、白莅湖、淀山湖和南湖四湖所环抱。周庄四面环水,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包括双桥和沈厅。双桥周庄的双桥(世德桥和永安桥)是古镇的标志性建筑。沈厅沈厅是沈万三后裔的豪华旧宅,具有丰富的建筑艺术价值。周庄双桥同里同里古镇以退思园为代表,是保存较为完整的古镇之一。退思园是唯一处于江南古镇上的世界文化遗产园林。退思园

退思园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年),该园是清朝官员任兰生被罢官返回故里后建造,园名引自《左传》中的“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陆巷村会老堂会老堂保存有楼厅、西住楼、住屋及附房数间,楠木会客厅尤为珍贵。双桂楼双桂楼位于陆巷姜家弄内,明代建筑,因庭院内有两株高大的桂花树而得名。陆巷村是明清厅堂建筑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村落,有会老堂和双桂楼等代表性建筑。陆杨古道古道从陆巷至杨湾,明代修筑,宽2米长5公里,用小青砖侧筑成人字纹。谢谢观看iSlide2024/9/8吴地文学目录CONTENTS12唐宋时期吴地文学现当代吴地文学4先秦两汉南北朝时期吴地文学明清时期吴地文学301先秦两汉南北朝时期吴地文学吴地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最早的文学样式是诗歌。据《吴越春秋》记载,原始形态的质朴歌谣《弹歌》反映了原始社会狩猎生活,歌谣句短调促,节奏明快,语言朴素有力,概括出制造和使用弹弓的过程,表现出与自然斗争的豪迈气概。01原始歌谣的诞生《吴王夫差时童谣》以比兴手法表现了吴国危机四伏、吴王悲哀愁惨的状态,从中可以看到吴地文学所表现出来的注重抒发感情的特色。02吴王夫差时童谣吴地文学的萌芽孙子与吴国孙子一生皇皇著述、赫赫战功均完成和实现于吴国,其散文艺术,应在先秦文学史上置于与《老子》《论语》以及《墨》《庄》《孟》《荀》《韩》等诸子散文特别是其中议论散文相并列的地位。孙子散文的艺术特色孙子散文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严密简约的章法结构、平实质朴的语言风格,哲理与文情交融,诗性与乐韵并呈,形成了一泻千里的气势美、拟象尽意的形象美、节奏铿然的音乐美,对后世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0102兵家圣典《孙子》严忌、严助父子均为苏州人,严忌作有辞赋二十四篇,现仅存《哀时命》一篇,以抒情见长,全辞哀叹屈原性格忠贞却不遇明主的可悲命运,也借此悲叹自己生不逢时。朱买臣由严助推荐,得以晋见汉武帝,因博学多才得到赏识,成为汉武帝的文学侍从之臣,后成为会稽太守。他作赋三篇,今已失传。严忌、严助父子朱买臣吴地辞赋家南朝乐府民歌以《清商曲辞》中的“吴声歌”和“西曲歌”为主,是继汉乐府民歌之后颇有地域特色的吴地人民的口头创作。这些民歌在内容上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多情歌,所谓“郎歌妙意曲,侬亦吐芳词”(《子夜歌》)。吴地文人的文学创作是在三国东吴覆灭后开始勃兴的。经历了国破家亡、山河易主的剧痛,文学成为他们思乡感情寄托和宣泄的主要载体,吴地文学形成了“重礼主情”的鲜明特色:既重析理,又善抒情,既注重文学理论的创新,又执着于审美情感的艺术实践。南朝乐府民歌吴地文学的勃兴魏晋南北朝时期吴地文学02唐宋时期吴地文学吴中四士唐朝吴地远离国都长安,生态环境相对安谧与恬静,吴人的作品也就更多地保留了南朝以来的文学传统。比如注重描写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追求随意适性,自由抒发性情,在清新、绮丽的文风中渗入了新的旷达、疏放的情调。中唐吴地诗人中唐文坛上,吴人顾况和陆贽的散文令人瞩目,而吴地诗人有顾况、张籍、李绅、皎然、戴叔伦等。他们的诗歌继承了现实主义精神传统,反映了中唐时期尖锐的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唐代吴地文学北宋初期吴地文学家北宋初期吴地著名的文学家有张先、范仲淹。张先,字子野,乌程(今浙江吴兴)人较多采用慢词形式,对后来豪放派词家在用调上有一定影响。南宋吴地文学家南宋以后,大量南渡文人与吴地文人在此活动。在民族危亡之刻,他们唱出慷慨激昂的悲歌,而宋金对峙局面稳定时,部分作品中又表现出萧然世外的闲散心情。比如洛阳人朱敦儒和苏州人叶梦得。宋代吴地文学范成大(1126-

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府(今苏州)人。他在三十年的仕宦生涯中,勤政爱民,有浩然之气,奉命出使金国,表现出威武不屈的气概,不辱使命。范仲淹(989-

1052年),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人。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010305020406苏州,晋糖以来素为雄州大郡,地沃物阜,民俗清嘉,文化积淀深厚。历代封建王朝很重视郡守的人选,遴选德才兼备之士,来治理苏州。中唐时代的三位著名诗人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先后出任苏州刺史。宋代王禹偁《桂阳罗君游太湖洞庭诗序》云:“前不见刘白,后不见皮陆。”“刘白”指上文提到的刘禹锡和白居易,“皮陆”则指的是皮日休和陆龟蒙。两人唱和的诗合编为《松陵集》。顾况(约727-

820年),字逋翁,海盐(时属苏州)人,自号华阳山人。他性格傲岸,才气横溢,因作诗讽刺权贵,被贬官,晚年归隐茅山。沈既济,生卒年不详,苏州人,曾任左拾遗、史馆修撰,博通经学,尤以史才见称于世,也长于传奇。他的传奇《枕中记》和《任氏传》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顾况沈既济“姑苏诗太守”“皮陆”范仲淹范成大名家名作03明清时期吴地文学01030204明朝以高启为代表的“吴中诗派”主张抒发个人情怀,擅诗能文的吴门画派(沈周、文徵明、唐寅、祝允明)主张独抒性灵,“前七子”重要人物徐祯卿强调情感的作用,“后七子”中的王世贞高度赞扬陶渊明、谢灵运等。吴中诗派小说世俗化明代经冯梦龙等实践走向世俗化、通俗化,描写了普通市井人物的世俗生活,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求,使小说文体取得了新的发展。多才多艺的才子型文人特别多。诗歌方面,明朝吴中诗派的杨基,声名仅次于高启,诗作意象新巧,如写景佳作《天平山中》:“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写出春雨中天平山清新美丽的景色,也表达了作者的闲适心情。才子型文人通俗文学家冯梦龙冯梦龙(1574—1646),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苏州)人,字犹龙,别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弟兄三人都是当时苏州文坛上的有名人物,兄梦桂善画,弟梦熊善诗。明代吴地文学清朝钱谦益领衔的虞山诗派、吴伟业领衔的娄东诗群和沈德潜领衔的格调诗派是当时文坛上有名的诗人集群。虞山诗派清代,吴地文学群星闪烁,吴伟业、汪琬、叶燮、冯班、薛雪、毛宗岗、金圣叹……在各自的领域丰富了地方文学乃至中国文学的历史。通俗文学以归有光为代表的唐宋派、沈璟为首的吴江派等为文人唱和与切磋提供了园地,有力地推动了吴地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的发展。唐宋派顾炎武被誉为“学贯天人”的大儒,对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山川地理、艺文兵书、音韵训诂以及经史百家,都有深入地研究。他学术视野宽广,著述丰富,遍及经、史、子、集等类,“清初称学有根柢者,以炎武为最,学者称亭林先生”。朴学之风清代吴地文学04现当代吴地文学1909年,文学团体南社在苏州宣告成立。他们研究文学,以苏州为重要活动地点,主要领导和骨干都是苏州籍作家,如柳亚子、陈去病、吴梅、包天笑等。南社鸳鸯蝴蝶派是一文学流派,又称“民国旧派文学”,形成于清末民初,与民国相始终。这一派别形成的温床是“上海十里洋场”。鸳鸯蝴蝶派小说方面,钱钟书长篇小说《围城》是中国现代杰出的讽刺小说。叶圣陶以苏州知识分子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倪焕之》获得了现代长篇小说的“扛鼎之作”的美誉。小说吴地在其他文学领域也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作家。诗歌方面,刘半农、金松岑、宗白华、袁水拍、唐祈、朱红、车前子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散文方面,周瘦鹃、徐蔚南、郑逸梅、费孝通、俞平伯、艾雯等各有独特风格,苏州是江南散文的一个重镇。其他文学领域谢谢大家书画刻书目录书法绘画刻书了解吴地艺术风格的流变学习目标了解吴地书画的特点了解苏州刻书业的发展了解吴地各时期书画家及其作品壹书

法吴地书法以其独特的地域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唐

朝唐代书法之一突出特点是变今草为狂草,而狂草的奠基人就是苏州的张旭,为“饮中八仙”之一,尤擅书法,被后人尊为“草生”。作品有《古诗四帖》《肚痛贴》《千字文》等。唐代吴地的书法家还有陆柬之、史惟则、张从申、沈传师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名士风流尽显,简洁飘逸的章草应运而生。西晋陆机的《平复帖》是东晋以前唯一存世的名人墨迹。清代顾复称其”古意斑驳而字奇幻不可读。还有晋张翰、南朝陈顾野王等。壹书

法《平复帖》元

代宋

代元代崇尚晋唐风韵,而赵孟頫则主张恢复南宋书法传统,书风秀丽妩媚,似柔实刚,存世墨迹有《洛神赋》《道德经》《胆巴碑》等。

宋代书法为“尚意”,吴地以范仲淹、范成大为代表。其中范仲淹书法上擅楷书、行书,现存墨迹《道服赞》范成大精于行、草,雄劲飘逸,传有《垂海扎》等。壹书

法书

法壹《文赋》《胆巴碑》近现代吴地书法家风格各异,如吕凤子以画法入书,涩笔作行草;徐悲鸿取碑学于书学,曾醉心于《张猛龙碑》《石门铭》等。近现代清代吴地书法在尚董其昌的同时也有新的变化,有王时敏等书法家。中期“馆阁体”盛行,有何焯等书法家。中晚期“扬碑抑帖”之风日盛。清

代明初“三宋”书法享誉书坛。其中宋克擅小楷与章草,于楷书中融入章草笔意。传世墨迹有《急就章》《七姬志》等。明

代书

法壹《急就章》贰绘

画吴地绘画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体现吴地文化深厚的魅力顾恺之贰绘

时人称其“才绝、画绝、痴绝”,尤擅长画肖像画,最为注重眼睛,其画迹有《洛神赋图》、《女史箴图》黄公望贰绘

常熟人,“得之心而形于笔”,所作之山水画,气象非凡,画风简洁苍莽,又善于将赭色淡敷,营造一种“浅绛山水”的风格。其巨作《富春山居图》描绘了富春江一带的景色,山木皆俊秀挺拔,颇具书法意趣。叁刻书古代苏州是我国刻书业的发祥地之一,在中国雕版印刷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唐末五代时期,苏州的刻书业已经有了不错的基础,宋元以后,苏州刻书业进一步繁荣,不仅有官府、书坊、私家刻书。还有寺观刻书等。元代苏州刻书是在宋代基础上发展的,到了明代,南京和北京成为全国两大刻书中心。叁刻

书《妙法莲华经》黄金时期

明正德、嘉靖、万历三朝,刻书最盛,形式也丰富多彩。这一时期有很多的复刻的古籍,官私刻本都很丰富,为明代刻书的黄金时期。

清代苏州刻书之风,已大大超过闽、蜀。咸丰之后,天下书版之善,仍推苏、杭、金陵。虽不如明代繁荣,但仍超过江苏其他地区。叁刻

书叁刻

书《十三经》《仪礼单疏》谢谢大家江南园林《吴文化教程》模块十拙政园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江南园林的发展历史和类别;掌握江南园林的造园特点和构景要素;认识江南园林的意境和审美特征;结合实例了解江南园林的艺术特色。

拙政园中部山水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能讲述江南园林的发展历史;能讲解江南园林的山水、建筑和植物特点;能使用手机拍摄江南园林移步换景、光影变换的美照;能学会撰写鉴赏江南园林景点的短文。

拙政园的花窗三、思政目标能从江南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营造中培养自己的“工匠精神”,树立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能从江南园林一代代主人的人生经历中领悟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从江南园林文化“诗意的生活”内涵中感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价值;

江南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是人类文明的一面镜子,反映了时代的环境需求和精神文化内涵。

江南园林把那些最能引起思想情感活动的花木竹石等自然因素摄取到园林中来,以心造境,赋予这些自然元素象征意义,反映一种高尚、深邃的人文意境,使观赏者既感到亲切,又感到崇高。

通过梳理江南园林的发展脉络,分析园林中的构景要素:山水泉石、亭台楼榭、花木植物的形态美,对园林营造的意境进行诠释,特别是对经典的江南园林进行剖析,了解江南园林的艺术价值。江南园林沧浪亭外的葑溪第一节江南园林的发展历史何处是江南?江南是一个地域概念,广义指长江中小游地区,狭义指以环太湖流域为范围,即长江以南的苏州、上海、无锡、常州、杭州、嘉兴、湖州、南京、扬州、镇江等地,地理特征以江(长江)、河(运河)、湖(太湖)、海(东海)为特征。陈从周先生在《苏州园林》一书中写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江南四大名园是哪四座园林?苏州的拙政园、留园、南京的瞻园、无锡的寄畅园

。一、江南园林的起源和发展(一)江南园林的起源留园小蓬莱冬景1.昆仑、蓬莱的传说苏州留园中部的山池主景区,是明代徐氏东园和清代刘氏寒碧庄的旧址所在。现代建筑家、园林学家童寯评之为“老树荫浓,楼台倒影,山池之美,堪擬画图”。在这图画般的山池中央有一个名叫“小蓬莱”的小岛,飞落于一泓碧水之中,上面架设有紫藤花廊,平栏曲桥与小岛花架把园林中部的整个池水分隔成了两个大小不同的水面空间。留园小蓬莱昆仑神话巨大而高耸的山体最接近天的地方,显示着不可抗拒的力量,因此被认为是天神在人间的行宫。昆仑山,是中华始祖黄帝和女神西王母所居的神山。如夏启有钧台、夏桀有瑶台、商纣有鹿台等。

台是由土筑而成的一种方形高台,登高可以观天象,通神灵,它与山一样有着相同的神性。周文王(约公元前11世纪)摹拟昆仑山而建造的灵台,是一座山岳般高大的土筑建筑物。现在上海豫园的三穗堂有一块取自《诗经·大雅·灵台》中“灵台经始”匾额昆仑神话西王母所居的昆仑山瑶池,不但有壮丽的宫阙、珍异的兽禽,还有长生的仙人和不死的仙丹。后来由人工筑成的山体和水系的园林,无非就是对这种昆仑山下环有的九道河流,长有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果的蟠桃的理想瑶池仙境或蓬莱仙境的模仿或再现。灵沼是一座人工开凿的水体。灵囿,方七十里,里面豢养着各种瑞兽祥鸟。从中可以看出,灵台和灵沼这种挖池筑台再加上自然景物式的组合构成了日后中国园林山水的基本框架。周文王时期的灵囿蓬莱神话在宫苑中模仿出想象中的仙境,引水筑池,以太液池象征大海,在太液池中筑以蓬莱、方丈、瀛洲、壶梁等仙山。以大型水体为核心的所谓的“一池三山”的布局形式便成了以后历代帝王御苑的滥觞,同时也开创了中国造园史上堆叠假山的先河,山体、水体与建筑鼎足而三,成为了中国园林的主要元素。拙政园中部花园江南园林蕴含着儒释道三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1)法天贵真中国园林的山水是自然的再现,哪怕是假山假水也要模拟真山真水,必须如《老子·二十五章》所说,“道法自然”;或如《庄子·渔父》所说,“法天贵真”。2.古代的哲学思想与园林环秀山庄的假山(2)芥纳须弥佛教经典《维摩经·不思议品》云:“以须弥之高广,内(纳)芥子中。”中国园林移天缩地,用一峰象征太华千寻,以一勺以代表江湖万里,正是纳大千世界于芥子之中。网师园彩霞池(3)积极入世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园林主人在位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失意时遵循“道不明则隐”的处世法则,尤其受到陶渊明“心远地自偏”归隐思想的影响。留园西部花园小溪拙政园中部花园一、江南园林的起源和发展(二)江南园林的发展姑苏台最早出现的江南园林是春秋时的吴国宫台。吴王夫差在太湖之滨的姑苏山上,因山成台,联台为宫,筑起了据说高三百丈的姑苏台,规模极其宏大。唐代诗人李白在《乌栖曲》诗中写道:“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苏州上方山吴王郊台遗址生成期:先秦时期三国时东吴孙权建造了芳树苑、落星苑和桂林苑。孙权还建塔营寺,附设寺观园林。魏晋出现“竹林七贤”,江南文人在住地和郊外营建园林。东晋时出现了官绅的私家园林,吴地顾辟疆营造的“辟疆园”,据说其池馆林泉之胜,号称吴中第一。六朝古都建康修建的诸多皇家园林中,比较著名的是“华林园”,它位于宫城背面,玄武湖南岸。东晋简文帝入华林园时还描述说:“会心处不必在远,怡然林水,便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转折期:三国魏晋南北朝建康华林园平面简图公共园林多以亭为中心,以亭成景,会稽兰亭是首次见于文献记载的公共园林。兰亭,位于浙江省绍兴,兰亭是晋代贵族王羲之取的名,门阀贵族王羲之谢安等在兰亭盛会,曲水流觞、宴游赏花。兰亭也是中国山水园林的发源地,自兰亭后,江南兴起造园之风。唐代诗人李缟的《和三乡诗》有:“会稽王谢两风流,王子沉沦谢女愁”。宋代诗人魏了翁的《上已领客》诗中有“山阴坐上皆豪逸,长安水边多丽人”。绍兴兰亭隋炀帝修建“江都十宫”,在我国古代帝王中,隋炀帝与扬州关系最为密切。千百年来,隋炀帝是扬州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隋大业元年(605)以来,隋炀帝于扬州大造离宫别苑,一时间,扬州皇家园林异常繁盛。据《寿春图经》所载:“隋十宫在江都县北长阜苑内,依林傍涧。”据说,隋炀帝所造宫苑还不止这十处,“苍苍古木中,多是隋家苑”。如今,“江都十宫”的遗址已难以考证。扬州江都十宫想象图兴盛期:隋唐时期在南宋时期,这里是京城临安最大的御花园,叫做“聚景园”。当时,园子里面有会芳殿、三座堂、九座亭,还有柳浪桥和学士桥。因为园中有很多柳树,风吹成浪,莺啼婉转,因此被题名为“柳浪闻莺”。是宋孝宗专门给太上皇高宗建造的游玩场所。在《宋史》的记载中,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太上皇和皇帝临幸聚景园共有19次。后来聚景园逐渐荒芜。聚景园的兴衰,似乎是南宋国运的一个象征,从短暂的中兴,逐渐走向没落,并最终灭亡。杭州西湖柳浪闻莺成熟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扬州和苏州是精华荟萃之地,有“园林城市”之称,造园技艺精湛,涌现出大批优秀的造园家和匠师,出现许多刊行于世的造园理论著作。明末扬州郑氏兄弟的四座园林:影园、休园、嘉树园、五亩之园,被誉为当时的江南名园之四。苏州园林基本保持着正统的士流园林格调,当时著名的园林有狮子林、拙政园、五峰园、留园。扬州影园鼎盛期:明清时期二、江南园林的类别(一)皇家园林皇家园林是专供帝王休憩享乐的园林。其特点是整体色彩富丽堂皇,规模宏大,常包进真山真水景观,充分显示皇家的气派和皇权的至尊。

南京玄武湖二、江南园林的类别(二)私家园林属于王公、贵族、富商、士大夫等私人所有的园林,称为私家园林。私家园林更多体现了文人的审美心态。扬州个园二、江南园林的类别(二)寺观园林寺观园林,又称宗教园林,包括儒家学宫、书院以及纪念性祠堂等的花园。苏州狮子林二、江南园林的类别(二)自然风景园林杭州西湖是世界闻名的风景游览胜地,从它的开发到现在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西湖的南、北、西三面有群山环抱,东为城市,面积约5.6平方千米。西湖经历代的开发,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杭州西湖三、江南园林的特征(一)亭台楼榭的精巧布局亭台楼榭布局充满曲折之美,讲究整体布局,注重每个细节,如门窗之美、图案之美、雕刻之美等。拙政园见山楼三、江南园林的特征(二)假山池沼的完美搭配江南园林以水景为主,水石相映,叠山遵从自然形态,充分展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网师园彩霞池三、江南园林的特征(三)花卉树木的四季搭配江南园林植物种类繁多,植物讲究与山水、建筑相配合,充分展示四季不同的季相,花、叶、果相互映衬,给人带来无限的乐趣。网师园二乔玉兰三、江南园林的特征(四)景观层次的错落有序江南园林讲究景色的构图,采用借景、框景等多种手法,以有限面积营造无限的空间,小中见大,重视分隔空间、虚实对比,含蓄不尽,追求一种意的幽静和境的深邃,给人无尽的遐思。建筑自然,多曲折,多变化,多开敞。布局不讲轴线,结构不拘形式,但因观赏的方便和赏景的需要,灵活自由地散布于花园中。拙政园借景北寺塔第二节江南园林的置景要素

一、叠山理水(一)叠山园林的假山源自真山,又是经过概括提炼、典型化了的艺术形象。园林中山的营造无非是掘土堆山,或者再假以山石,形成山林景象,或堆叠成断崖绝壁,以形成险要的山崖景观。园林中的假山可分为:土山、石山和土石相结合的土石山。《荀子·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土山的特点是体量都比较大,如果雨水比较多,土山易受冲刷。土山中国堆土造山历史悠久。《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土山的特点是体量都比较大,如果雨水比较多,土山易受冲刷。石山中国的叠石假山可追溯到西汉时期。石山的特点是营造出山体的险峻,但植物不易生长,这样会形成光秃秃的童山,显得了无生机。因它用石极多,所以其体量一般都比较小,李渔所说的“小山用石,大山用土”就是个道理。依据所选用的石料来分,可用湖石、黄石、卵石、笋石等。石山土石山

(一)土包石在土山的山脚或山的局部适当用石,以固定土壤,并形成优美的山体轮廓,这就形成了土包石的格局。如留园西部的假山,山脚叠以黄石,蹬道盘纡其中,它因土多石少,便形成了林木蔚然而深秀的山林景象。

(二)石包土山的四周及山顶全部用石,或用石较多,只留一些树木的种植穴,在主要观赏面并无洞壑,形成整个的石包土格局。如苏州留园中部的池北假山、还有苏州环秀山庄的假山。

土石山

一、叠山理水(二)理水水是中国古典园林造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无水不成园,水代表江南园林活的灵魂。在江南园林中水体的设计,称之为“理水”。小园林理水讲究“聚”,大园林理水讲究“分”。儒家孔子提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比德山水观,在江南园林里,这一中国古代文人的君子比德思想,被绝妙地融入园林的设计建造中。如拙政园的水廊。溪涧溪涧多指两山之间的河沟,即可在假山间行走,也可绕廊而过。多曲折,显出源远流长、绵延不尽之意。溪水宜浅,可数游鱼,又可涉水。如留园西部花园的溪涧,流水给人活泼泼的印象。园林之水二、建筑营造江南园林建筑指在园林中供游憩或观赏的建筑物。园林建筑数量之多、比重大。园林建筑外形复杂、组合多样。园林建筑功能多样。沧浪亭二、建筑营造(一)厅堂(二)轩榭(三)斋馆(四)廊舫(五)楼阁(六)亭桥三、园林植物(一)园林植物的配置中国的山水画中常说山“得草木而华”。象江南的园林,大多是山水园林,因生态环境相对优越,由此而能产生一种林木葱郁的气象。花卉树木在江南园林中担任着文化符号的角色,在诗情画意中承载和传递园主寄托的思想与愿望,并是参悟人生的“道具”或起着“格物”作用,是其他园林元素及艺术难以替代的。金玉满堂世间花木都是有个性的。造园者更是借着花木的形态与特征,寄寓人世品格与意味。我们常说园林宜画、宜品、宜游、宜住,品画住游,少不了对名花嘉木的寄情与言之。“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何况花繁叶茂,飞红点翠,俯仰之间,更多了领略与感悟!于是把兰喻作“空谷幽人”,将梅、兰、竹、菊合称“四君子”,还有了诸如“金玉满堂”、“玉堂富贵”的寄托和寓意。三、园林植物(二)园林植物的种类拙政园中,单是树木就多达一千两百五十余棵。所有花木,按观赏植物学细分,就有七大类(即林木类、观叶类、观花类、观果类、藤蔓类、竹类、草本和水植物类),共同支撑起了“四时有不谢之花,八节有长青之草”的人间仙境。第三节江南园林的意境一、山水真趣江南园林式一种人工化的自然,与山水画和田园诗相生相长,它们共同重神思和韵味。江南园林注重意境的创造,许多园林景观都有自己的主题,而这些主题往往又是富有诗的意境。网师园彩霞池留园冠云峰山石位置的疏与密

山石可以造成千岩万壑和咫尺山林的气氛,同时借助稀疏散落的山石来作为点缀和陪衬,方能取得好的效果。拙政园中部花园理水疏源之去由,察水之来历网师园园中彩霞池,池畔黄石点缀,亭台楼阁依水而设。彩霞池作为网师园中部的精华,一泓碧水流动着天光云影,满池波光流彩着亭台楼阁,烟水迷离着网师园的朝朝暮暮。彩霞池的面积,仅相当于一个篮球场大小。环绕一圈,步移景异,让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的想象无限放大延展。一、山水真趣(二)空间构景空间构景,将多个层次的空间毗邻地安排在一起,将可借两者进行对比,突出各自的特点。在古典园林的构建中,以空间对比的手法运用得最普遍,形式最多样,也最富有成效。往往通过欲扬先抑、以小见大等手法,来表现艺术的效果。拙政园小飞虹欲扬先抑

大、小两个空间相连接,当由小空间而进入大空间时,由于小空间的对比、衬托,将会使大空间给人以更大的幻觉。留园入口形状不同

整齐规则的空间院落与自由、曲折、不规则的空间院落之间,往往由于气氛上的迥然不同,从而产生强烈的对比作用。留园石林小院二、花木清韵(一)花木季相园林植物季相是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随着四季的更替,表现出不同的外貌特征和生长状态。环秀山庄的枫树花木季相

季相是指群落在一年中,因各种植物的不同物候进程在不同季节里表现出来的不同外貌。

植物色彩的变化是其外观最直接的体现,人们对自然美的感知主要是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来获得的,而视觉一项占到87﹪,由此可见色彩变化是园林植物季相最突出的特征,而色彩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叶、花、果等方面。拙政园荷风四面亭的荷花花木季相审美

园林花木季相的光影

影由光线的角度、强弱以及被投影物体所决定,不同季节阳光强度、植物疏密与质感各异,营造出不同的光影变化。“春融怡,夏翁郁,秋疏薄,冬暗淡”拙政园海棠春坞留园花步小筑二、花木清韵(二)花木题构拙政园的“远香堂”远香两字取自于周敦颐的《爱莲说》“香远益清,亭亭尽植”一句。主人极爱荷花,不但在这里,园里其它很多建筑的名字都和荷花有关。拙政园远香堂二、花木清韵(二)花木题构拙政园的“兰雪堂”,兰雪,取李白诗“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之意。二、花木清韵(二)花木题构拙政园的“梧竹幽居”三、光影虚实(一)光影变化

光影的变化给中国古典园林带来了无穷的魅力。园林中形态各异的造景元素和多样的空间形式,使的光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