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方案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通用13篇)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教学设计方案篇1本课题《格林童话的故乡》是六年级上册艺术教材第六单元《莱茵河畔》中的第一课题的内容。本课题通过对于莱茵河畔的德国这个国家音乐家巴赫的了解,从而感受巴赫的经典作品《小步舞曲》的旋律,并能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演唱。这首《小步舞曲》为二段体结构,第一段旋律以级进与跳进交替、连音与顿音相问,十分生动活泼;第二段与第一段没有大多的对比,只是音区提高,力度增强,情绪更为明朗。巴赫的这首《小步舞曲》虽然简单,但由于曲调动听,不少乐队把它编成管弦乐或轻音乐曲演奏,还被填上歌词演唱,成为巴赫最通俗的名曲之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德国音乐家巴赫和小步舞曲的相关知识,扩宽音乐视野,为学习歌曲服务。2.能够初步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小步舞曲》,体验歌曲丰富的情感内涵。3.通过欣赏和亲身体验感受相同乐曲不同乐器带来的不同演绎形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巴赫及其作品的体验和感受,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是新课标强调的教学理念之一。因此在教学设计中,以“主体、创新”为主题,面向全体学生,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将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中愉快的接受新知识,学生通过聆听、感受、体验、发现、创造、表现等多种方式来学习音乐,理解音乐,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和音乐实践能力,开阔了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人文素养。【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今天让我们跟着音乐,踩着优雅的舞步走进音乐教室。播放《小步舞曲》音乐)唱《师生问好歌》,提醒坐姿,进行发声练习。二、导入新课话故事伴随我们成长,它使我们的童年更加美好,这就是德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格林兄弟(出示图片,大家齐声回答:格林兄弟)。提问:你看过他们的哪些主要作品?鸭、睡美人、白雪公主等)德国还有许多著名的音乐家,今天就让我们认识格林童话故乡的音乐家们吧!三、走进巴赫1.说起德国的音乐家,我们在上学期已经了解了谁?学生回答:德国的音乐家,乐圣一一贝多芬。)设计意图:学生联系上学期所学的知识,说出乐圣--贝多芬就是德国音乐家,学生立刻对格林童话的音乐家产生了探究心理,对德国音乐家产生了无限遐想,这样自然地将学生带入艺术活动中,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审美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2.德国有位伟大的作曲家一~巴赫。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有关巴赫的介绍资料,请你简要介绍一下。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巴赫的资料。)【设计意图: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联系新知识的学习,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巴赫的资料,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3.同学们收集的资料很全面,陆老师也收集一段巴赫的视频介绍,大家想看看吗?(学生观看视频介绍。)4.伟大的巴赫离我们现在已经有将近300年的历史,但他的乐曲成了世界名曲。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小步舞曲》。5.指导学生谈谈欣赏后的感受。设计意图:音乐是听觉艺术,感受与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丰富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知识面及综合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欣赏巴赫的经典作品小步舞曲,让学生感受德国古典音乐的旋律,学生自主说出欣赏后的感受,觉得乐曲很优雅、轻快,三拍子的。6.你知道什么是小步舞吗?小步舞是一种古老的舞蹈,最初产生于民间,后传入宫廷,很快在欧洲贵族社会中流行。这种舞蹈速度平缓,动作典雅,因为其步伐小且欢快而得名。节拍都是三拍子的。当时不少有名的作曲家都写过小步舞曲,其中以巴赫的这首小步舞曲和贝多芬写的一首小步舞曲最为有名。四、学唱歌曲1.这首经典的舞曲有人给他填了词,成了一首动听的歌曲。2.演唱歌谱。这首《小步舞曲》的旋律大家已经很熟悉了,那么你能跟着琴声亲自唱一唱吗?先请同学们看歌谱,在演唱过程中,要注意歌曲中的一些音乐符号。歌曲分为几段呢?第段中哪两句是相似的乐句,那两句是相同的乐句。【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之一,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难点,说出歌曲中一些音乐符号及意义,分析歌曲的结构,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课堂更形象更生动。】第二段第一乐句的高音要有气息控制,还要注意变化音的音高。完整演唱歌谱。3.唱词,指导学生用圆润的声音唱,高音有气息的支持,唱得轻松。4.采用不同形式演唱:分组、个别演唱等。【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姿势、发声方法唱好歌曲的高音乐句,听准变化音的音高提示力度的变化等。采用不同的形式演唱,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和法去练习,力求通过巧妙而有效的教学手段,及时检测和反馈问题,帮助学生解决教学重、难点。】五、比较不同版本的小步舞曲改编版师:都说好音乐要一起分享,老师这里还有几首歌曲,听听看,都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生聆听3种改编版的并说感受。六、欣赏《小步舞曲》1、第一次欣赏弦乐版本的《小步舞曲》师:咦?是什么乐曲有这么大的魅力?让各位艺术家对它流连忘返?对这首乐曲你想知道什么?生说想法师罗列5个问题:作曲家是谁?哪国人?音乐的情绪速度?乐曲分为几个乐段?你能记住一段主旋律吗?2、介绍作曲家——巴赫师:我要向你们隆重介绍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巴赫,1685年出生于德国。他的作品包罗万象,尽管作品中的大部分已经流失,但仍有500多部被保留了下来。巴赫被人称为是不可超越的大师。3、教师钢琴范弹《小步舞曲》,师:其实,最早的《小步舞曲》是由古钢琴来演奏的,古钢琴也就是钢琴的前身,我们来听听古钢琴的音色,同时数数刚才我们演唱的《我们大家跳起来》的这一片段在《小步舞曲》中出现了几次?生聆听后说感受并校队师:小步舞曲顾名思义就是为小步舞而谱写的乐曲,你知道小步舞曲有适合在哪些场合下播放?生说感受七、学跳《小步舞曲》1、介绍小步舞的来源师:同学们,知道吗?《小步舞曲》不仅仅是一首钢琴曲,而且还是法国宫廷的一种礼仪文化的体现。它原是活泼欢快的法国民间舞曲(土风舞),大约1650年传入宫廷,逐渐地变为速度徐缓、庄重典雅的宫廷风格,流行于上流贵族社会。2、手指上舞蹈师:老师今天也想让同学们体会一下法国宫廷礼仪。师范跳邀舞的礼仪,再示范小步舞。生观察小步舞的特点再感受小步舞。师:由于我们的场地有限,我们让脚步移到我们的手上。3、表现音乐A段图谱,B段手指舞蹈。4、小结师:现在,走遍世界各地,到处都能听到巴赫的音乐。其中,许多作品早已被列为艺术院校培养学生的必修教材和国际重大音乐比赛的参赛曲目。希望同学们有空的时候再去听听巴赫的其他作品。最后,让我们在吴国钧老师填词下的《我们大家跳起来》中结束今天的课程吧!教学设计方案篇2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把握“糍粑、阴霾”等词的读音,理解“怡然自得、睡眼惺忪”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2.初步培养学生的戏曲鉴赏能力,把握戏剧情节,理解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3.理解人物形象,感受他们身上所闪耀的人性光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引起课文:㈠简介作者魏明伦(1941年-)四川内江人。1987年被新华社《半月谈》公布为中国当代九大剧作家之一。1988年被天津《艺术家》评选为中国艺术界十大神秘人物之一。1993年在武汉举行的中国现代戏曲研究会上,被湖北省艺术研究院等学术机构联合推选为新时期中国戏曲界四大怪杰之一。童年失学,九岁唱戏,14岁即开始发表习作,16岁即被“反右”株连,力经坎坷。总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脱颖而出,以“一戏一招”的创新精神先后创作了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戏曲文学戏本。八十年代末期写杂文,以其内涵与形式双重特殊引起文坛和社会反响,乃致出现“魏明伦是戏剧第一还是杂文第一”的疑问。其代表剧作有:《四姑娘》、《易胆大》、《巴山秀才》、《潘金莲》、《变脸》等;散文杂文集《巴山鬼话》等。㈡简介变脸“变脸”是川剧中的绝活,指演员根据剧情的需要,在极短时间内,在一抬手一拂袖一甩头之间,变换出不同的面目来。技艺纯熟者,十几、二十几秒钟就可幻化出十来张不同的脸谱。其不同的脸谱则代表不同的神态、情态和心态,用以表现剧中人物的情绪和心理状态的突然变化,如惊恐、绝望、愤怒、阴险等,达到“相随心变”的艺术效果。这是戏剧化的艺术性和技巧性高度结合的产物。㈢有关变脸的影视作品吴天明旅美多年后的第一部电影《变脸》,1996年荣获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国际电影节金郁金香奖、导演奖,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儿童电影节影片大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女演员奖,第16届金鸡奖最佳导演奖。课文《变脸》(节选)就是魏明伦根据电影改写的川剧剧本。四川省川剧院演出的《变脸》是新时期轰动剧坛的作品,剧本洗炼流畅,人物形象鲜明,情节大开大合,曾荣获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等。㈣《变脸》剧情水上漂身怀“变脸”绝技,只身驾舟,浪迹江湖。观音会上,结识“活观音”男旦梁素兰,又从人贩子手中买下狗娃,爷孙俩相依为命,其乐融融。后来,水上漂发现狗娃原来是个假小子,大失所望,又不忍心赶走,便将她改作小帮工,暂时留在身边。狗娃生性好奇,偷看“老板”变脸秘密,酿成大祸,不得己跳船逃走。川江某城,梁素兰主演《舍身岩》,玩友师长率部捧场,戏园内外人声鼎沸,十分闹热,人贩子从人群中“请”走高家孙少爷天赐,又抓回狗娃严加看守。狗娃却身背天赐逃出虎口,暗中送给水上漂认作孙儿,惹出一桩绑票案,给水上漂带来杀身之祸……《变脸》全剧共六场,课文节选的是第二场。㈡提出目标:二、学习课文第一步,泛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戏剧中的主要人物,用波浪线标出戏剧中含有丰富潜台词的人物对话,用序号标明戏剧情节的发展脉搏,用括号标出产生强烈戏剧冲容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理解戏剧的结构与中心。一、指导学生理解戏剧的结构。㈠指导学生概括出戏剧的结构。1.学生概括情节结构,老师引导梳理:开端——水上漂买来狗娃,祖孙其乐融融。发展——水上漂重男轻女,狗娃疑惧不安。高潮——发现狗娃是女孩,盛怒之下赶走。结局——善良本性被唤醒,救起收留狗娃。2.请学生根据情节提纲复述情节,并用一句话概括本课的情节。㈡本课的戏剧结构有何妙处?明确:本剧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均围绕“变脸”向前推进,围绕变脸绝技能不能传女的问题,故事一波三折;剧中人物经历了由悲到喜到怒到哀的心理变化,其行为犹如“变脸”。前半场与后半场形成鲜明的对比。前半场狗娃与水上漂拉家常,描绘出了一幅爷孙共乐和美悠然的生活图景,其目的是酝酿矛盾冲突;后半场直接表现了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㈢本课的情节结构对你写作有何启示?学生自由发言(略)。二、理解戏剧表达的中心。㈠找出产生强烈戏剧冲突的内容,和戏剧中对表达中心作揭示或暗示的内容。㈡指导学生结合上述内容,结合课后练习四,结合戏剧的要素、根据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图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明确:课文通过描写狗娃被收留、遭抛弃、最终被收留的遭遇,刻画了心地善良、身怀绝技而观念落后的老艺人的形象,也反映了我国传统社会极为恶劣的生存环境与底层人民艰难求生的矛盾。㈢本课的中心有何深刻或新颖之处,中心在原文中是如何表达出来的?明确:将观念与命运结合在一起,将时代与个人命运结合在一起,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来表现中心,既有深度又新颖别致。㈣作者表达的中心对你有何启示?学生自主发言,老师归结。(略)第二步,精读课文。理解戏剧的要素及语言。一、指导学生理解戏剧的要素。找四名学学生分别读人贩子、狗娃、水上漂,其余学生读帮腔。㈠指导学生理解戏剧中的人物。1.指导学生概括戏剧人物的性格或品格。狗娃──勤劳能干、乖巧可爱、机灵懂事、知恩图报的苦命的女孩。水上漂──心地善良、直率豪爽、重男轻女而又有情有义的老江湖,身怀“变脸”绝技、孤身闯荡的老艺人2.作者描写水上漂最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作者描写狗娃最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明确:写水上漂主要用了语言描写,写狗娃主要用了心理描写。3.水上漂和狗娃有何典型意义?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提示1: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现在还有没有?若有,是如何表现的?我们将怎样对待?提示2:像狗娃那样命运的人现在是否有?若有,表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将如何对待?㈡理解戏剧的冲突。1.本剧表现了怎样的冲突?明确:“变脸”传男不传女,养儿才能续香火;一个要丢弃对方,一个要跟从对方。水上漂是一个身怀“变脸”绝技的人,孤身闯荡江湖,他原以为狗娃是个男孩,才收为自己的孙子,指望狗娃接续自家的香火,传承祖传绝技,他坚持“孤独一枝”“传男不传女”,当他发现狗娃是女孩时,极为失望,对狗娃直言:“男娃子是个宝,女娃子是根草,格老子要宝不要草”;他决定丢弃狗娃,认为“养儿防老能续后代,生女外向遭祸灾。2.冲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深层原因是什么?明确:直接原因:水上漂的落后观念。狗娃不是男孩子,而当时重男轻女的思想很严重,传宗接代靠儿子。从“家传绝技,独孤一枝”“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传女背叛祖先……要遭天打雷劈哟”可以看出来。深层原因:情感对突。水上漂亲爱狗娃的重要原因是以为她是男孩,能传宗接代,能延续绝技,而狗娃对水上漂是感受到了真诚的帮助和爱护之后一种本能的回报。当水上漂功利需求落空后,就要丢弃狗娃,而狗娃对水上漂则完全是出于真情,是人最真诚的情感。真爱和利益的冲突是其深层原因。3.本课的戏剧冲突对塑造人物、表现主旨有什么作用?明确:通过冲突表现水上漂的观念落后,也表现了他的心地善良;而冲突的原因主要是时代造成的,这反映了我国传统社会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与底层人民艰难求生的矛盾,起到了深化主旨的作用。4.在揭示矛盾冲突之前,作者作了哪些铺垫?明确:在此之前,作者已为矛盾冲突作了必要的铺垫。作者先描写了水上漂与新买来的孙儿狗娃拉家常的情景,重在显示爷爷与“孙子”的和美关系,同时交代二人的身世,表现了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以及狗娃的担忧不安,这段戏在平和的景象中酝酿了矛盾冲突。狗娃被识破是女孩后,水上漂因失望而愤怒、痛苦,狗娃为自己将被抛弃的命运而悲痛哀伤,苦苦相求;二人之间展开尖锐的矛盾冲突和各自内心的情感冲突,水上漂面临的是取与舍的选择,狗娃则在绝望与希望中挣扎。㈢理解舞台说明。1.结合练习三,理解川剧中“帮腔的特点和作用。略。2.指导学生体会舞台说明对塑造人物、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略。二、指导学生理解戏剧的语言㈠分析人物语言,体会它对塑造人物的主要作用。1.请结合课文内容思考戏剧语言有怎样的特点:明确:我国传统戏剧以唱为主,戏剧的语言包括说白、唱词和舞台提示,三者之间互相配合,推动情节的发展,刻画人物形象。其中说白和唱词构成戏曲中的人物语言,而曲词又有其独特的形式和作用。在形式上,曲词是一种用韵文写成的歌词,要与一定的唱腔曲调配合,具有和谐的音韵之美,并用反复、排比、叠词、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生动形象,声情并茂,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曲词的主要作用是抒发人物感情,渲染环境气氛,因而具有抒情性。川剧是一种地方戏曲,也具有传统戏曲的特点。2.请找出水上漂最富有个性的语言,看看有怎样的潜台词?看看它对表现人物有怎样的作用?学生自由分析,老师归纳总结。(略)3.请找出你认为最富表现力的语句,并分析它的表现作用:例①:好雁鹅,快飞来,给狗娃帮腔说情补补台。分析:运用呼告等手法直抒胸臆,强烈地抒发了狗娃哀伤痛苦而又无可奈的悲惨心情,感情真切,动人心魄。例②:蚂蟥缠着鹭鸶脚。分析: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水上漂欲摆脱狗娃却又难以做到的沮丧、失望。㈡指导学生通过默读或抄写的方式积累语句或词语。糍粑(cībā)打鼾(hān)鹭鸶(lùsī)阴霾(mài):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形象,阴暗之意。怡然自得(yí):怡然,形容喜悦的样子。睡眼惺忪(xīngsōng):因刚睡醒而眼睛模糊不清。蹑手蹑脚(niè):轻手轻脚。盘缠(pánchan):路费㈢指导学生运用所积累的语句或词语进行有创造性的表达。请将上述词语连成一段话,要求尽可能有创意。第三步,选读相关内容,个性解读,读写结合。一、个性解读㈠以“我看水上漂”为题对作品作个性解读。提示:对水上漂可从他的重男轻女的思想、有绝技、有一定同情心等方面来发表自己的见解。㈡教师作归纳总结,对学生个性解读的方法、依据、质量等作出评判。二、读写结合。㈠课文中最主要的写作手法是什么?明确:运用悬念手法。㈡作者运用悬念手法有何作用?明确:引人入胜,突出主旨。作者以“误会”构成悬念,并随着“误会”的解密、真相的显露而爆发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狗娃为女孩,却错被水上漂以“孙儿”买进;水上漂重男轻女,狗娃无法选择命运;狗娃上岸遇蛇,水上漂为救“孙儿”遭蛇咬,为治蛇伤,需童子尿而泄机密;爷爷希望落空,痛苦之余作出抛弃狗娃的决定,狗娃悲痛苦苦相求。这样不仅情节引人入胜,而且通过水上漂的误会表现他的重男轻女的思想,通过误会造成狗娃的生活的尴尬与艰难,表现了下层社会女孩的不幸和对命运无奈的抗争。㈢请运用悬念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四、课堂总结㈠指导学生归结本课应积累的语言。㈡指导学生归结阅读剧本的方法。㈢指导学生总结悬念的运用与作用。㈣指导学生思考学了本课在思想观念或为人处世方面有何收获。教学设计方案篇3一、教学目标1、注重观察事物的条理性(条分缕析)2、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生动形象)3、强调留心观察的重要性(时时处处)二、教学重点在快速阅读中概括课文内容要点三、教学难点理解掌握云的名称四、教学设想这是一篇介绍云彩知识的科普文。学生经常看得多,但仔细观察研究少。设想应用多媒体手段,通过学生的阅读、研讨和教师的释疑解惑,来实现教学目标。五、教学时间一课时六、教学步骤㈠、导入新课1、请一同学判断当天的天气,根据什么?2、从天气引伸到云彩,那么,如何根据云彩来判断天气呢?3、出示有关云彩的课件,看云识天气㈡、课题探究——云和天气、云的变化和天气变化、看云和识天气㈢、感知课文1、天上的云是怎样的呢?姿态万千(形态)变化无穷(特征)2、描绘云彩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天上挂什么样的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招牌”、“标志”3、讨论:此段的结构形式怎样?中心句是哪一句?总——分——总最后一句4、本段说明的语言非常生动形象,表现在哪些地方?不仅形象具体,而且有动态特点用词非常准确5、学生仿说天上的月亮像……像……像……教学设计方案篇4一、导入出示填空:我们爱你啊,请学生在横线上填入自己内心最爱的事物引导: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文明史,地大物博的伟大国家,华夏民族在这块大地上繁衍生息,作为中国人,她是我们应该共同热爱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歌――――1、我们爱你啊,中国!齐读课题,饱含深情地读三遍二、通读全诗1.布置:请大家好好读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后想想,你通过朗读这首诗后,对祖国有无进一步地了解,你是否更加地热爱祖国并和同桌好好交流一下还要注意后面的生字要会书写,然后描红临写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点拨3学生读后进行交流,交流后用钢笔描红、临写三、学习生字新词(略)四、指名分节朗读全诗师生纠音注意读通顺五、自主精读全诗师:我们已经通读了全诗,对诗有了大概的了解现在说说你对诗的总体感受指名学生说说师:这是诗带给我们的初步感受,你如果深入地读,用心去体会,你会体悟到更多今天我们就来好好地细细地读这首诗1、布置学生自己认真按要求学习本诗要求:(1)细读全诗,好好理解诗中的有关词语,然后细细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2)读懂后,展开想象,把自己想象到的、品味到的在书上作批注2、学生按要求自主精读全诗教师巡视指导六、作业布置1.朗读全诗,尽量能够背诵刚才没有完成的批注回家做好2.抄写生字新词教学设计方案篇5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2.通过品味语言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作者。二、整体感知: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要求:标出生字词;感受春天之美。2.扫除文字障碍。(多媒体出示字词。找学生读,齐读,写生僻字)三、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完成目标一。1.“春”美在什么地方?我们都认为春天是最美的季节。那么朱自清先生认为“春”美在哪些地方呢?请结合文中的语句来说一下。(多媒体显示:朱自清喜欢“春”,因为“春”美在。)2.学生可能回答:(1)“春”美在嫩绿的,软绵绵的草。春草是历代文人争相歌咏的对象,你还知道哪些写春草的诗句?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写出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小结:同样是写春草,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着笔。这也启示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多角度构思。(2)“春”美在万紫千红的花。花的特点: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3)“春”美在温暖的杨柳风。风的特点:和煦、芳香、悦耳“春风”与林斤澜的《春风》对比阅读,学生能说出二者的不同特点即可。多媒体显示:“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撤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林斤澜《春风》同样是写春风,朱自清笔下的春风和林斤澜笔下的春风有什么不同呢?朱自清笔下的春风是柔柔的、清新的、悦耳的;“象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林斤澜笔下的春风则充满力度,充满豪迈之情。“如无数的针扎”。(4)“春”美在细密的春雨。“春雨”与《春夜喜雨》对比阅读:多媒体显示:杜甫《春夜喜雨》诗。杜甫诗中的春雨和朱自清的“春雨”特点一样吗?都是伴随和风而来,突出春雨的细的特点。杜甫诗中的春雨是无声的,朱自清的“春雨”是密、亮、绵长的。(5)“春”美在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人们。3.小结:中国散文学会会长林非在《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中说:“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地观察,细腻地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朱自清以诗的笔调,描绘了我国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色。使我们陶醉在美丽的春光中。(板书:——美在景物)四、通过品味语言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完成目标二。1.品味语言:《春》美在什么地方?(边品味语言边指导朗读)朱自清先生用他的生花妙笔给我们展示了春天的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些描写?请抓住关键的字、词、句,说说喜欢的原因。(多媒体显示:我喜欢《春》,因为《春》美在)预设以下赏析的点:(1)把“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换为“小草一下子从土里生出来”,或把“钻“换成“长”、“拱”,体会其表达效果有何不同。(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闹”字渲染了怎样的境界?(3)写野花用了什么手法?为何那么传神?(4)“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三个比喻的表达效果。“密密地斜织着”中的“斜”字,“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中“薄烟”一词,“绿得发亮”及“青得逼你的眼”的“逼”的表达效果。教学设计方案篇6教材分析:《池上》描绘了乡村儿童偷采白莲的可爱的形象,体会诗中优美的意境。设计理念:设计本课时,以朗读为主,读中感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从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领悟诗的意境。教学目标:读出诗的节奏与韵味,理解诗意,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感受乡村儿童鲜明的形象。重点:感受诗中儿童天真无邪的形象和朴素的美感。重点解决: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中儿童的形象和诗的意境。教具:挂图等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激趣。同学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有的.是从课文中学来的,有的是课后自己学习的,大家愿意把自己知道的,会背的古诗背给同学们吗?一句两句也行,只要你愿意,就可以把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大家分享。导入。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首诗,那就是:(板书)池上。这首诗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诗人常常临池而立,观察池上独特的风景。本诗就是描写的他在池边看到动人的画面。二、感知的诗歌,了解大意。读。老师读诗题与作者,以及每句诗的后两个词学生:小娃老师: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教师再次换方法读《池上》在师生互动中读出诗的节奏与韵味。品。从反复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生:可爱师:从哪个字或词中你体会到了?生:“偷”师:“偷”让人觉得讨厌,你读出了可爱,能说说理由吗?生:因为这里的小娃娃也许没有得到父母的允许,私自去采莲,我觉得他很顽皮,很可爱。师:小娃娃的偷是可以原谅的,不知者不为过,不是不光彩的事,其实算不得什么偷,不同于大人的偷。这行为可以说是可爱的,理解得很棒,说明你读明白了。其他同学还能感受到什么吗?生:我能感受到小娃娃非常能干,因为才一个小娃娃竟能撑出小船去采莲,真不简单。生:我能感受到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如果是我去采莲,家长一定又担心我们的安全啦。师:我听出了你们的羡慕,再读一读诗,读出白己的理解。生:我读出小娃娃有一点“自作聪明”的我从“不解藏踪迹,浮萍一刀开”我觉得他既然是去偷,为何不知掩藏自己?生:这一句中我觉得很美,小船在湖面上穿行,冲开浮萍,池上划出一道水路,加上手忙脚乱的划船的小娃娃,有趣极了。画。多美的画面啊!有绘画才能的同学拿出你手中的画笔,画下你看到的一切吧!可以画湖上飞动的鸟儿、蜻蜓,水中游动的鱼儿,娃娃的神情等。悟:写下对诗的理解,交流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情境。再交流三、拓展与提升。幻灯出示描写儿童的古诗1、《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2、《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炯。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3、《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4、《牧童》【宋】黄庭坚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5、《田家》【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附板书:池上撑偷藏开教学设计方案篇7一、设计思想1、课前通过学生欣赏六幅插图,初步了解了课文故事,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结合插图叙述故事。2、在学课文前,进行反复的自由读,选择喜欢的段落读,小组读,分自然段读。然后在分角色朗读。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唤起学生的想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情感的能力。二、教材分析《称赞》是九年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8课,本单元的主题是:“别人有困难,我们应该热情帮助,新世纪的小主人就应该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爱听好话,这是人们的正常心理,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这是人的正常需要。文中的小刺猬和小獾相处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儿!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称赞,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也会产生想不到的效果。要想获得别人的称赞,得先学会称赞别人。三、学情分析1、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他们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及学习需求各不相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及认知水平,即关注学生阅读“期待视野”。2、学生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能够用比较通顺的语言回答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在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每一位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了提高。3、教学中围绕角色间的对话来学习。理解什么是称赞?谁对谁的称赞?为什么要称赞?4、创设情境,进行课文内容表演。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角色表演。这个过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同时又能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四、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3、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五、重点难点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2、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六、教学策略与手段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七、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内容。2、教师的教学准备:介绍獾的图片文字资料,词语卡片。3、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刺猬、小獾的头饰以及板凳、椅子等道具。八、教学流程教学设计乡镇意见教师体会(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称赞》,看到这个问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什么是称赞?课文中谁称赞谁?因为什么而称赞?称赞的结果怎样?2、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非常好,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之中,让我们共同到文中去找一找答案吧。(打开书)【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在读书时,带着问题去读。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读书,知道通过读书要明白那些问题。】(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确。2、再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大声读几遍,标出自然段。3、小组内自习生字,游戏“你指我读”。4、教师检查自学情况。同学们读的怎么样?老师来考考你们。出示生字:你是怎样记住它的?指名汇报。(开火车读、齐读生字)5、把生字带回课文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指名朗读课文,巩固生字读音。【设计意图: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通过自学初步学会生字,再读中学会生字。学会生字后在去读课文,这样读文和识字就有机的结合起来了。】(三)朗读感悟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思考:听了这个故事后,你知道什么是称赞了吗?2、如果你得到别人的称赞心情会怎样呢?3、课文中是谁称赞谁的事?怎样称赞的呢?为什么呢?4、学习小刺猬称赞小獾。指名朗读课文,回答:他们是怎样称赞的?指导朗读。5、学习小獾称赞小刺猬。小组自学汇报。6、你喜欢小刺猬和小獾吗?为什么?选择你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吧!【设计意图:学生从读中感悟,并能回答出相关的问题。能够深入的理解课文的意图,使学生受到启迪。】(四)分角色表演读小组练习,指名汇报表演【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小组内,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练习表演读,然后在向大家汇报。】(五)写字指导学习本课中的“采”、“背”指名认读,组词。师范写,学生写仿。【设计意图:写字指导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留下写字的时间。每一课中的生字应分散在不同课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九:板书设计18、称赞小刺猬小獾消除疲劳有了自信(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十:作业设计1.自己选一个同学,夸夸他的优点。注意选择平时表现不太好的学生,发现他们的长处。把你对他称赞的话儿写下来,并亲自对他说说。2.回家选择合适的时机,用恰当的方式,试着称赞你的家人。教学设计方案篇8教学目标:1.在语境中,认识“呱、纹、圈、返”等生字,学写“影、倒、游”三个生字。2.在画一画、读一读、玩一玩小青蛙的话中,发现语气词的特点,并初步进行迁移运用。3.圈圈、做做青蛙妈妈动作的词,体会动作的连贯性,圈圈、画画波纹动作的词,初步体会回声的动作路径。教学流程:一、教学第一段1.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出示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出示句子】小河上有座石桥。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为了帮助大家读好轻声词,老师特地把轻声词缩小了,读的时候可得又轻又短哦!自由练读,指名读正音:倒影,齐读,指名读谁有发现?【显红:大月亮】,你发现大月亮了!谁来指一指大月亮在哪儿呢?这么美的大月亮谁来读?指名读1,齐读这么美的景色赶紧把它背下来吧!2.这么美的地方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揭题,读题二、初读课文1.赶紧再去读读课文吧!2.读完交流,这个故事有趣在哪儿?3.哦,原来是小青蛙的故事很有趣。读2、3自然段,拿起笔来画一画小青蛙说的话,用上横线。【教师巡逻时,随机用iPad拍下学生划线的句子。然后,切换到大屏幕上,进行校对交流。这个环节,旨在更加直接有效地促进交流。】4.【出示】“呱呱呱,多好看哪!”“你是谁?你在哪儿?”“桥洞里藏着一只小青蛙吧?他在学我说话哩。”【出示字卡:呱】这是青蛙的叫声,谁来叫一叫?这是一个口字旁的字,这段话中还有哪些口字旁的字?【显红:哪吧哩】说发现:语气词、口字旁、都在句子末尾、轻声的指名读句子:语气词不仅要念得轻,不同的语气词还要念出不同的语气。自由练读,指名分句读,小结:多有趣的语气词呀,让我们说话更有意思!【出示】这里还有一句话,你能给它加上语气词吗?“你是谁?你在哪儿?”师生合作读:现在我就是这只小青蛙,你们就是躲在桥洞里的那只看不见小青蛙!玩回声:谁在学我说话呢?明明是你在学我说话呀!你怎么这样啊?你真不讲道理哦!前后桌练习,指名同桌展示5.它就赶紧去问问妈妈,【出示】妈妈笑着说:“孩子,你跟我来!”小青蛙心里想:“”语气词:呀吧呢啊哩练习说话6.【出示】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跳到岸上。她捡起一颗——一圈圈波纹。读句子,认识纹积累:指纹、掌纹、皱纹理解一圈圈波纹(生画),看,波纹是一圈一圈的,所以圈的外边是个大口框圈出动词看谁记得快选择动词填一填圈出青蛙妈妈的动作词三、儿歌复现1.【出示儿歌】拍手读小青蛙,呱呱呱,水中倒影多美呀!我说话,谁学理?宝贝连忙问妈妈,蛙妈妈,游上岸,扔石子,激水花。波纹碰岸荡回来,原来这是回声啊!2.写字:影倒游写字法宝:三撇魔法棒三撇的起笔在一条竖线上魔法圈:三撇有一定的距离范写:影倒游:左中右结构倒:左右一样高,魔法圈告诉我们中间部分短游:左低右高三点水在一条弧线上儿歌:游泳要到有水的地方,而且要有大人陪3.生写:头正身直脚放平一拳【师巡逻,随机各拍下写得好的和写得不好各一张。随后切换到大屏幕,让学生针对评价标准进行评议,并提出修改意见。】4.互动评议。(1)字写正确,奖一颗星。(2)写对魔法棒、魔法圈的要求,奖一颗星。(3)整洁美观,奖一颗星。教学设计方案篇9【教学目的】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2、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所凝结的友谊。【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习用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准备】1、学生查找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了解在这次战争中侵略者犯下的罪行,弄清课文所牵涉的历史背景。2、预习课文。【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听写词语拂晓瓦砾地窖鞠躬烧灼偷袭间歇耸立匍匐颤巍巍僵硬舀水腋窝揣在屏障肃穆精疲力竭二、导入1、学生介绍搜集的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2、作者:西蒙诺夫(1915~1979),苏联作家。三、阅读课文,整体把握1、学生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日地点:贝尔格莱德的撒伐河岸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柯拉耶夫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时的花烛点在烈士的坟头。2、默读课文,找出令你感动的一个片段进行交流,并且说出为什么。注意:人物的动作和心理。这个南斯拉夫母亲在战争中饱受苦难,她把苏联红军战士当作自己的亲人,她的爱和恨是鲜明、深沉的。作品刻画老妇人没有语言,只有动作,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展现了老妇人美好的心灵,表达了这位南斯拉夫母亲对红军战士的爱,让读者感知到这位母亲伟大的内心世界。3、揣摩人物心理练笔:阅读这段文字,设想下段落中的老妇人会有怎么样的心理活动,写下来,一二百字。“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只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用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注意引导从老妇人对战士的崇敬和热爱,以及对失去战士的悲痛心情把握。四、问题研讨1、文中的“蜡烛”有何作用?2、文中多次提到“德国人的炮火轰响”有何作用?3、文章结尾两句话的含义。五、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二。2、联系课文内容,描写一段老妇人的外貌。3、预习下一课。教学设计方案篇10教学要求1.培养学生用词得体的习惯,知道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2.通过诵读帮助学生积累词句。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4.练习口语交际,敢于发表意见,说话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5.学写毛笔字。教学重、难点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语文与生活1.教学第一部分。(1)学生读句子,看看莹莹写给姑妈的信用词得体吗?问题出在哪、(2)通过一读二思三议四改的步骤,指导学生知道如何用词得体。(3)小结。2.教学第二部分。(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用词得体,体现文明与礼貌。读下面的词,你知道它们用在什么场合吗?小芳日记。(2)学生读词。(3)交流。(4)出示《常用客套话》,让学生诵读。3.教学第三部分。(1)从上面的词语中选择合适的填入括号里。(2)集体交流,评议。(3)总结。二、诵读与积累1.出示与春夏秋冬有关的准韵文。2.学生练习流利朗读12个词语。要求:读准字音,尝试理解词语。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所理解词语的意思。4.练习。(1)练习诵读,学生自练,再分组练习。(2)同桌练习背诵。(3)教师巡回个别抽读、抽背。三、写好钢笔字。1.指导。(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大江保卫战》。(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的位置。(4)让学生说出哪此字与相邻的字的繁简相差较大,笔画间架要匀称。(5)教师重点指导军旗、军徽等词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2.练习。(1)学生练习描红。(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3.练习。(1)练习诵读,学生自练,再分组练习。(2)同桌练习背诵。(3)教师巡回个别抽读、抽背。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口语交际:七嘴八舌话环保。教学过程:1.审题。(1)学生读题,并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2)教师略加讲解:为环境保护提建议是用来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维护公共的利益,提建议时应全面考虑。(3)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着提出各自的建议。(4)学生在小组中说出自己的建议。(想一想为什么提这样的建议)2.练习。教学设计方案篇11教学目标:1、懂得借别人的东西要爱护,并能按时归还。2、能看图连贯地说一段话,并能使用借书和还书时的礼貌用语。教学重点:能抓住人物的言行把借书、还书的过程说清楚。教学难点:看图连贯地说一段话,注意每两幅图之间过度要自然。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一、谈话揭题1、同学们,老师这儿有几本新书,你们想看吗?(想)2、你们想看老师的这本书,可得向我借(生齐说)(板书:借)3、你准备怎么向老师借这本书呢?谁先来说一说,看老师愿不愿意把书借给你!(生说)看来,同学们都能从老师这儿顺利地借到书了。(你们知道为什么老师愿意把书借给他们吗?)板书:有礼貌(他们用了哪些礼貌用语啊?)板书:请好吗4、今天啊,明明也买了一本新书,丁丁很想看,于是,他向明明借书。那丁丁又会怎么借书,怎么还书呢?这节听说训练课,我们就来学习第5课二、整体感知,了解大意。1、看课文中四幅图,读读课后问题。2、能说说你自己都看明白,读明白一些什么吗?3、学生自由交流。如果你愿意向老师交流就和老师说,愿意与同学交流就和同学说。注意把话说通顺,让人能听明白。三、逐幅看图,练习说话(过渡:看着同学交流的兴奋劲,真想听听同学们是怎样把一幅图一幅图说清楚、明白的。愿意说给大家听吗?)1、出示图1:你准备怎样把这幅图的意思表达明白?A、指名说.谁有补充吗?B、多请几个同学说。2、出示图2:是的,丁丁也顺利地借到了书。看,回到家,他在干什么呢?3、从这里可以看出丁丁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爱书)(2)你能猜猜丁丁这时是怎么想的吗?(3)请你连起来把这幅图的意思说一说,好吗?4、图3包好了书皮,丁丁在干什么了?(板书:看书)看你能用上哪些好词好句?(板书:津津有味专心致志)5、图4过了一个星期,丁丁把书还给了明明。还书时,丁丁会怎么说?明明又会怎么说呢?(板书:还书)从时间上看,丁丁还书非常按时。四、把4幅图的内容连起来说。注意图与图之间过度要自然。1、自由说2、指名说五、表演《借书》1、自由组合练习表演2、上台表演,师生共同评议。对话是否正确,是否有礼貌。六、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向别人借东西是否有礼貌?按时归还了没有?准备今后怎样做?教学设计方案篇12一、教学目标:1、认读9个生字,学会本课14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2、结合课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会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二、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写法,介绍你家乡中造型美观的建筑物。三、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揭示课题,板书:26卢沟桥2、教师进行简介。3、过渡:猜猜课文会从哪几方面写卢沟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做到:(1)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建立字音与字形的联系;(2)把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读顺;2、检查自读情况:(1)师生共同检查认字、识字情况,出示本课生字,交流记住字形的好办法。(2)指名读课文,留意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3)交流: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找出相应的自然段。3、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卢沟桥历史的悠久。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英语试题
- 2024-2025学年福建省三明市五县联考高二(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 医用隔离衣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尿布桶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
- 拖鞋袜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暑假综合复习
- 便携秤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交通枢纽消防安全维护方案
- 园艺景观项目施工方案
- 酒店客房翻新工程方案
- 安全隐患排查检讨反思
- Advanced Operations Research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上海大学
- 2024年《突发事件应对法》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音乐鉴赏(西安交通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主题班会-期中考试动员
- MOOC 数据挖掘与python实践-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夸美纽斯完整版本
- 社会主义发展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医院管理案例分享:住院患者人工气道同质化管理持续改进
- 项目设计招标实施工作方案
- 2024年护坡施工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