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创作与欣赏作业指导书_第1页
书法艺术创作与欣赏作业指导书_第2页
书法艺术创作与欣赏作业指导书_第3页
书法艺术创作与欣赏作业指导书_第4页
书法艺术创作与欣赏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法艺术创作与欣赏作业指导书TOC\o"1-2"\h\u25534第1章书法艺术概述 3179691.1书法的定义与历史发展 3202121.2书法的分类与基本技法 313196第2章书法工具与材料 470542.1笔、墨、纸、砚的选择与使用 4109692.1.1笔 4197012.1.2墨 4176252.1.3纸 461372.1.4砚 5117482.2辅助工具及其作用 5161752.2.1墨碟 5203092.2.2毛毡 5233582.2.3镇纸 5105332.2.4笔架 5139462.2.5砚滴 514232.2.6洗笔筒 524196第3章书法的基本笔画 5160573.1基本笔画及其特点 5255483.1.1横 6201443.1.2竖 6159003.1.3撇 6256603.1.4捺 6180813.1.5折 6192843.1.6点 6314953.2笔画的组合与变化 6118363.2.1笔画组合 668163.2.2笔画变化 773203.2.3笔画连接 7301363.2.4笔画布局 728654第4章书法的间架结构 7185554.1间架结构的基本原则 785644.1.1平衡原则 715624.1.2对比原则 78004.1.3变化原则 7240874.1.4统一原则 777564.2常见字型的间架结构分析 8217174.2.1左右结构 8195674.2.2上下结构 8209734.2.3包围结构 87054.2.4独体结构 8229904.2.5复杂结构 820410第5章章法与布局 855525.1章法的基本原则 8168455.1.1平衡原则:书法作品应保持左右、上下的平衡,避免重心偏移。在布局时,要充分考虑字体大小、疏密、轻重等因素,使整篇作品呈现出和谐统一的美感。 891965.1.2对比原则:在书法创作中,运用对比手法可以增强作品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对比原则包括疏密对比、大小对比、粗细对比、浓淡对比等,要求对比适度,自然协调。 9268395.1.3节奏原则:书法作品应具备一定的节奏感,使观者在欣赏时产生韵律美。节奏原则主要体现在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间距安排上,要求疏密有致,富有变化。 9154075.1.4统一原则:书法作品中的字体、章法、布局等要素应保持统一,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统一原则要求作品在风格、意境、气息上保持一致,避免杂乱无章。 9286875.2布局的形式与变化 9200025.2.1中宫布局:以作品中心为基准,四周字距逐渐增大,形成向中心汇聚的效果。中宫布局适用于方形、圆形等构图,使作品显得紧凑、饱满。 9318765.2.2对角线布局:作品中的字迹沿对角线方向排列,形成交叉对称的效果。对角线布局具有动态美,适用于长方形构图。 9139505.2.3S型布局:字迹沿S型曲线排列,使作品具有流动感和节奏感。S型布局适用于长方形、椭圆形等构图。 972675.2.4自由布局:不受固定规律限制,根据作品内容和作者情感自由发挥。自由布局要求作者具有较高的审美素养和构图能力,使作品既富有变化,又不失和谐。 9178345.2.5疏密变化:通过调整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间距,形成疏密对比,增强作品层次感。 9137285.2.6大小变化:适当调整字体大小,使作品具有节奏感和立体感。 9277285.2.7浓淡变化:运用墨色的浓淡,形成视觉焦点,使作品更具艺术魅力。 958145.2.8动静变化:结合静态的字体和动态的笔势,使作品既稳重又具有活力。 917806第6章书法创作方法与技巧 1088596.1创作前的准备与构思 10132246.2创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064256.3创作后的审视与修改 1011117第7章书法作品欣赏方法 10182197.1欣赏的角度与层面 10275697.1.1观察字形与结构 1018117.1.2研究用笔与用墨 1124287.1.3感受节奏与韵律 11302727.1.4品味意境与神韵 11161057.2作品风格与审美价值 11141407.2.1风格多样性 1166037.2.2审美价值 112107第8章历代书法名家与名作 11206138.1秦汉时期书法名家与名作 12304108.2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名家与名作 12167308.3唐代书法名家与名作 12228028.4宋元明清时期书法名家与名作 1222752第9章现当代书法艺术创作与欣赏 13156279.1现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趋势 13318639.2现当代书法名家的创作风格与特点 1330296第10章书法艺术在现代社会的作用与影响 141138310.1书法艺术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143130510.2书法艺术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与启示 142814710.3书法艺术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14第1章书法艺术概述1.1书法的定义与历史发展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汉字为基础,通过书写表现个人审美情趣和情感的艺术形式。书法不仅承载着文字传递信息的功能,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和哲学思想。书法的历史发展源远流长,可追溯至商代的甲骨文。经历了秦汉的篆书、隶书,魏晋南北朝的行书、草书,以及唐宋时期楷书的成熟,书法艺术逐渐形成了多样化的风格和流派。在历史长河中,众多书法大家如王羲之、颜真卿、米芾等,以其独特的艺术成就,推动了中国书法的发展。1.2书法的分类与基本技法书法的分类繁多,主要包括以下五种书体:(1)篆书:起源于秦代,分为大篆和小篆。篆书字形圆润,结构紧凑,笔画均匀。(2)隶书:形成于汉代,是篆书向楷书过渡的书体。隶书字形规整,笔画粗细有别,具有较强的装饰性。(3)楷书:唐代达到鼎盛,字形规范,笔画清晰,结构严谨,是书法艺术的基础书体。(4)行书: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形成于东汉末年。行书字形流畅,笔画简练,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5)草书:起源较早,成熟于唐代。草书字形狂放,笔画简化,具有很强的个性和表现力。书法的基本技法包括以下几点:(1)用笔:书法用笔讲究提、按、顿、挫,使笔画富有节奏感和力度。(2)结构:书法结构要求字形匀称,笔画搭配合理,遵循“平衡、对比、变化、统一”的原则。(3)章法:章法是指整篇书法作品的布局和构图,要求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协调统一,形成和谐的整体。(4)墨色:书法墨色要求浓淡相宜,干湿适度,体现书法作品的层次感和立体感。通过以上技法的学习和运用,可以创作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书法作品。第2章书法工具与材料2.1笔、墨、纸、砚的选择与使用书法艺术创作中,笔、墨、纸、砚是最基本的工具,其品质直接影响着书法作品的质量。以下将对这四者的选择与使用进行详细阐述。2.1.1笔笔是书法创作中最重要的工具,主要有羊毫、狼毫、紫毫等种类。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笔尖:笔尖要圆整、饱满、富有弹性,无损伤、无杂质。(2)笔杆:笔杆要直,长度适中,握感舒适。(3)笔毛:笔毛要均匀,无脱毛、断毛现象。使用时,要注意保持笔尖清洁,避免长时间浸泡在墨水中,以防笔尖变形。2.1.2墨墨是书法创作的颜料,选用优质墨块或墨汁,有利于提高作品的质量。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墨色:墨色要黑亮、纯正,无杂质。(2)墨味:优质墨具有淡雅的墨香,无刺鼻异味。(3)墨汁:墨汁要浓稠适中,流动性好,不沉淀。使用时,可将墨块在砚台上研磨,直至墨汁浓稠适中,也可直接使用墨汁。2.1.3纸书法用纸主要有宣纸、毛边纸、元书纸等。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纸质:纸质要坚韧、吸墨性好,表面光滑,无杂质。(2)纸张:纸张要平整,无折痕、破损。(3)纸色:纸色要自然,无刺眼光泽。使用时,可根据个人喜好和作品风格选择合适的纸张。2.1.4砚砚是研磨墨块的工具,主要有石砚、陶瓷砚等种类。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砚质:砚质要细腻、坚硬,研磨墨块时不易损伤。(2)砚面:砚面要平整,研磨面积适中。(3)砚池:砚池要深浅适中,便于存放墨汁。使用时,要保持砚面清洁,避免砚池内残留墨汁干涸。2.2辅助工具及其作用在书法创作过程中,还有一些辅助工具,可以提高创作效果和便捷性。2.2.1墨碟墨碟用于盛放墨汁,可选择陶瓷、塑料等材质。墨碟的作用是方便蘸墨,保持桌面清洁。2.2.2毛毡毛毡放置在书法作品下方,具有吸墨、防墨扩散的作用,有利于保持作品整洁。2.2.3镇纸镇纸用于固定纸张,防止书写时纸张移动。镇纸材质多样,如石、木、金属等。2.2.4笔架笔架用于放置毛笔,保持笔尖朝上,防止笔尖受损,便于下次使用。2.2.5砚滴砚滴用于滴入适量的水,便于研磨墨块。砚滴形状多样,材质有陶瓷、玉等。2.2.6洗笔筒洗笔筒用于清洗毛笔,保持笔尖清洁,延长毛笔使用寿命。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书法工具与材料的选择与使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实际创作过程中,合理选用和搭配这些工具,有助于提高书法作品的质量和艺术表现力。第3章书法的基本笔画3.1基本笔画及其特点书法作为一种富有魅力的视觉艺术,其基本笔画是构建一切书法作品的基础。基本笔画包括横、竖、撇、捺、折、点等六种。以下将对这些基本笔画的特点进行详细阐述。3.1.1横横画是书法中最为常见的笔画之一,其特点为起笔轻、落笔重,运笔过程中力度逐渐加重,收笔时稍向上挑。横画要求平稳、舒展,展现出字的宽度和气度。3.1.2竖竖画的特点是起笔重、落笔轻,运笔过程中力度逐渐减轻,收笔时向右下方稍弯曲。竖画要求挺拔、刚劲,是书法中字的神韵所在。3.1.3撇撇画分为短撇和长撇,其特点为起笔重、落笔轻,运笔过程中力度由重到轻,收笔时向左下方撇出。撇画要求灵动、飘逸,为字增添生气。3.1.4捺捺画是书法中极具表现力的笔画,其特点为起笔轻、落笔重,运笔过程中力度逐渐加重,收笔时向右下方按下。捺画要求饱满、有力,使字显得稳重。3.1.5折折画是连接两个笔画的部分,其特点为起笔重、落笔轻,运笔过程中力度均匀,收笔时与下一个笔画自然衔接。折画要求流畅、自然,使字的间架结构更加紧凑。3.1.6点点画是书法中最小的笔画,其特点为起笔轻、落笔重,形状各异。点画要求活泼、有力,起到点缀和平衡字的作用。3.2笔画的组合与变化书法艺术之美在于笔画的组合与变化。通过不同笔画的组合,可以形成丰富多样的字形。以下对笔画的组合与变化进行简要阐述。3.2.1笔画组合书法中的字形由基本笔画组合而成,包括单一笔画的组合和多笔画的组合。单一笔画的组合如“工”、“土”等字,多笔画的组合如“林”、“炎”等字。组合时应注意笔画之间的呼应、避让和平衡。3.2.2笔画变化书法中的笔画变化丰富多样,包括笔画的长短、粗细、曲直、方圆等。通过变化,可以使字形更加生动、有趣。例如,“永”字的笔画变化,使字显得古朴、典雅。3.2.3笔画连接书法中的笔画连接使字的间架结构更加紧凑,富有韵律感。连接方式包括直接连接、折连接、搭连接等。连接时应注意笔画的过渡自然、流畅。3.2.4笔画布局书法中的笔画布局要求字与字之间、笔画与笔画之间相互呼应、协调。布局时应注意字的大小、位置、重心等方面,使整体作品呈现出和谐、统一的美感。(本章结束)第4章书法的间架结构4.1间架结构的基本原则书法的间架结构是指汉字在书写过程中,笔画之间的空间分布与相互关系。间架结构处理的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到书法作品的整体美感和艺术效果。以下是间架结构的基本原则:4.1.1平衡原则平衡是间架结构的核心,要求字在空间分布上保持稳定,既不过分倾斜,也不失衡。在书写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笔画的长短、粗细、曲直等变化,使字的各部分之间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4.1.2对比原则对比是指在间架结构中,通过笔画间的相互关系,形成大小、疏密、虚实等方面的对比。适当的对比可以使字更具生动感和节奏感,提高书法的艺术表现力。4.1.3变化原则变化是指在间架结构中,通过笔画的变化,使字在形态上具有多样性。变化原则要求书写者在遵循基本笔画规律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变化,使字既有规律性,又不失个性。4.1.4统一原则统一是指间架结构中各部分在风格、笔势、结构等方面保持协调一致。统一原则要求书写者在创作过程中,遵循一定的章法和规律,使字的各个部分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4.2常见字型的间架结构分析以下是几种常见字型的间架结构分析,以供参考:4.2.1左右结构左右结构是汉字中最常见的结构之一,主要包括左窄右宽、左宽右窄、左右等宽等形式。在处理左右结构的间架时,要注意左右两部分之间的平衡、对比和统一。4.2.2上下结构上下结构主要包括上窄下宽、上宽下窄、上下等宽等形式。在书写上下结构的字时,要注意上下两部分之间的协调与关联,保持整体的稳定性和统一性。4.2.3包围结构包围结构是指一个字的部分包围另一部分的结构,如:口、田、日等。书写包围结构时,要注意包围部分与被包围部分的紧密联系,使整体结构紧凑、合理。4.2.4独体结构独体结构是指字的各部分之间没有明显的结构关系,如:大、小、人等。在处理独体结构的间架时,要充分利用笔画的变化和空间分布,使字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4.2.5复杂结构复杂结构是指由多个基本结构组合而成的字,如:谢、赢、炎等。书写复杂结构时,要遵循平衡、对比、变化和统一的原则,处理好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使字既有层次感,又不失整体的和谐。第5章章法与布局5.1章法的基本原则章法,即书法作品的构图法则,是书法艺术创作中的环节。章法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整体效果。以下为章法的基本原则:5.1.1平衡原则:书法作品应保持左右、上下的平衡,避免重心偏移。在布局时,要充分考虑字体大小、疏密、轻重等因素,使整篇作品呈现出和谐统一的美感。5.1.2对比原则:在书法创作中,运用对比手法可以增强作品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对比原则包括疏密对比、大小对比、粗细对比、浓淡对比等,要求对比适度,自然协调。5.1.3节奏原则:书法作品应具备一定的节奏感,使观者在欣赏时产生韵律美。节奏原则主要体现在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间距安排上,要求疏密有致,富有变化。5.1.4统一原则:书法作品中的字体、章法、布局等要素应保持统一,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统一原则要求作品在风格、意境、气息上保持一致,避免杂乱无章。5.2布局的形式与变化布局,即书法作品的构图形式,包括单字、行列、篇章等不同层次。布局的形式与变化丰富多样,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布局形式:5.2.1中宫布局:以作品中心为基准,四周字距逐渐增大,形成向中心汇聚的效果。中宫布局适用于方形、圆形等构图,使作品显得紧凑、饱满。5.2.2对角线布局:作品中的字迹沿对角线方向排列,形成交叉对称的效果。对角线布局具有动态美,适用于长方形构图。5.2.3S型布局:字迹沿S型曲线排列,使作品具有流动感和节奏感。S型布局适用于长方形、椭圆形等构图。5.2.4自由布局:不受固定规律限制,根据作品内容和作者情感自由发挥。自由布局要求作者具有较高的审美素养和构图能力,使作品既富有变化,又不失和谐。在布局的变化上,可以运用以下手法:5.2.5疏密变化:通过调整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间距,形成疏密对比,增强作品层次感。5.2.6大小变化:适当调整字体大小,使作品具有节奏感和立体感。5.2.7浓淡变化:运用墨色的浓淡,形成视觉焦点,使作品更具艺术魅力。5.2.8动静变化:结合静态的字体和动态的笔势,使作品既稳重又具有活力。遵循以上原则和手法,作者可以创作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书法作品。在欣赏书法作品时,也应关注其章法与布局的技巧和美感。第6章书法创作方法与技巧6.1创作前的准备与构思在进行书法创作之前,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书写工具,包括毛笔、墨水、纸张和砚台等。不同工具的功能特点将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最终效果。创作环境的布局与氛围也需要考虑,保证创作过程中心境平和,气息畅通。构思是创作成功的关键。在构思阶段,书法家应深入研究创作主题,挖掘其内涵,形成独特的创作理念。还需考虑作品的布局、结构、用笔、墨色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为创作过程奠定基础。6.2创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创作过程中,以下几点尤为关键:(1)保持良好的书写姿势,以保证书写稳定,提高作品质量。(2)控制好毛笔的湿度、力度和速度,使笔画流畅、有力,富有变化。(3)注重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距离和呼应,使整个作品协调统一。(4)合理运用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增强作品的层次感和立体感。(5)遵循传统书法的审美规范,同时融入自己的风格特点,使作品既具有古典韵味,又富有个性。6.3创作后的审视与修改完成创作后,书法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作品进行审视与修改:(1)检查字的笔画、结构和布局是否规范、美观。(2)观察墨色的运用是否恰当,是否达到了预想的效果。(3)对整体作品的气息、节奏和韵味进行评估,看是否和谐统一。(4)对不满意的部分进行修改,注意修改过程中要保持作品的整体协调性。通过以上环节,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创作水平,逐渐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第7章书法作品欣赏方法7.1欣赏的角度与层面书法作品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涉及多个角度与层面。以下为欣赏书法作品时应关注的几个主要方面:7.1.1观察字形与结构在欣赏书法作品时,首先应对字形与结构进行观察。这包括字的大小、形状、笔画之间的平衡与和谐。欣赏者可通过对比各个字的形态,体会书法家在布局上的匠心独运。7.1.2研究用笔与用墨书法作品的用笔与用墨是体现书法家技艺的重要方面。欣赏者应关注笔画的起笔、转笔、收笔等过程,以及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书法作品的韵味与意境。7.1.3感受节奏与韵律书法作品具有一定的音乐性,即节奏与韵律。欣赏者可通过观察字与字之间的间距、行与行之间的布局,以及整个作品的气息流动,来感受书法作品的节奏与韵律之美。7.1.4品味意境与神韵意境与神韵是书法作品的灵魂。欣赏者应从作品的整体氛围出发,体会书法家的情感表达和作品所传递的意境。关注作品的神韵,即书法家的个性与气质在作品中的体现,也是欣赏书法的重要层面。7.2作品风格与审美价值7.2.1风格多样性书法作品的风格丰富多样,包括但不限于工整、豪放、秀丽、古朴等。欣赏者应了解不同风格的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书法作品。7.2.2审美价值书法作品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其艺术性、历史性和文化性等方面。欣赏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估书法作品的审美价值:(1)艺术性:关注书法作品的创意、技艺和形式美。(2)历史性:了解书法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渊源及其在书法史上的地位。(3)文化性:挖掘书法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如哲学思想、道德观念等。通过以上多个层面的欣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领略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第8章历代书法名家与名作8.1秦汉时期书法名家与名作秦汉时期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初始阶段,这一时期以小篆和隶书为主要书体。在此期间,涌现出了一批著名的书法家和名作。李斯:秦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其代表作为《泰山石刻》、《琅琊石刻》等,对后世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蔡邕:东汉书法家,擅长篆、隶书,其代表作有《熹平石经》等,被誉为“飞白书”的创始人。8.2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名家与名作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形成了多种书体并存的局面。这一时期,书法名家辈出,作品风格各异。王羲之:东晋书法家,被誉为“书圣”。其代表作为《兰亭序》,笔法遒劲有力,结构严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王献之:王羲之之子,东晋书法家。其代表作有《快雪时晴帖》等,与父亲并称“二王”。颜真卿:南北朝时期书法家,其代表作有《颜勤礼碑》、《多宝塔碑》等,创立了“颜体”,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影响。8.3唐代书法名家与名作唐代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书法名家众多,作品风格丰富多样。欧阳询:唐代书法家,其代表作有《九成宫醴泉铭》、《虞恭公碑》等,创立了“欧体”。柳公权:唐代书法家,其代表作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创立了“柳体”。张旭:唐代著名草书家,其代表作为《张翰林草书》等,被誉为“草圣”。8.4宋元明清时期书法名家与名作宋元明清时期,书法艺术继续繁荣发展,涌现出了一批新的书法流派和名家。苏轼:北宋文学家、书法家,其代表作为《寒食帖》等,擅长行书、草书。黄庭坚:北宋书法家,其代表作有《黄山谷诗卷》等,创立了“山谷体”。赵孟頫:元代书法家,其代表作为《自叙帖》等,擅长楷书、行书。董其昌:明代书法家,其代表作为《玄秘塔碑》等,创立了“华亭体”。文徵明:明代书法家,其代表作有《石渠宝笈》等,擅长楷书、行书。第9章现当代书法艺术创作与欣赏9.1现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趋势社会的发展,现当代书法艺术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发展趋势:(1)个性化与创新:现当代书法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个性化的表达和创新意识的体现。他们在创作中摸索新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使书法艺术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风格。(2)融合与拓展:现当代书法家不再局限于传统书法的范畴,而是尝试将书法与其他艺术门类相结合,如绘画、设计、摄影等,从而拓展书法艺术的表现空间。(3)公共性与社会参与:现当代书法艺术逐渐从私密空间走向公共空间,书法家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通过书法艺术传播文化、服务社会,提高书法艺术的社会影响力。(4)学术研究与交流:现当代书法艺术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书法家们广泛关注书法史、书法理论、书法教育等领域,加强国际交流,推动书法艺术的传播与发展。9.2现当代书法名家的创作风格与特点现当代书法名家在创作中表现出以下风格与特点:(1)启功:启功先生是现当代书法界的泰斗,其书法风格典雅高古,结构严谨,用笔遒劲。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趣味。(2)欧阳中石:欧阳中石先生擅长行书,其作品线条流畅,结体自然,富有韵律感。他在创作中强调书法的意境与情感,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