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九校高二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2021-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九校高二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2021-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九校高二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2021-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九校高二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2021-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九校高二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四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3.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上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二单元。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版本学领域里,凡治经学,穷究一字一句的涵义,在版本上务求善本,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正规读过几本古书的人都知道,任何古代文籍,因版本不同出现某些文字差别,以至含义全非。《红楼梦》也是这样。曹雪芹是以毕生心血铸就《红楼梦》这部旷世奇书。由构思创作修改,直至成书,经历了很不寻常的过程。研究此书的版本,也可从中了解和探索这部巨著构思创作和成书的复杂过程。此书创作的初期,即“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期间,可以想见当时形成了诸多稿本,但其面貌如何,已无直接的版本资料了。今人只能于某些文字记述中,间接推测某一种本子的状况。研究者都已注意到,清人富察明义《绿烟琐窗集》中的《题红楼梦》二十首诗,涉及一些书中的情节。与迄今尚在流传的任何一个本子相比,差异都是很大的。如其中第四首“扇纨遗却在苍苔”,第五首“三尺玉罗为手帕,无端掷去又抛来”,第六首“错认猧儿为玉狸”等等,都为今本所无。而第八首“留得小红独坐在,笑教开镜与梳头”,今各本中,有贾宝玉为麝月梳头的情节,与此不同,但又似有某种关系。当然也有可能,那个本子中有宝玉独留小红为他梳头的情节。富察明义的这些诗句,言之凿凿,与今本异者,不可能是记忆有误。最大的可能是他读到的一个本子,书名是题为《红楼梦》的,其中就有诗中所咏的情节。甲戍本“楔子”中,有“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以及“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诸语,可见曹雪芹一度曾用过《红楼梦》这个书名的。从这些有关的版本资料看,在披阅增删期间,小说的情节曾有较大的更易,成书过程相当复杂。后期各种本子,都还存在直接的版本资料。各本之间的异同,更是有规律可循。我们于这版本异同中,探究诸本之间的缘属关系。戚序本,来自王府本。从王府本到戚序各本,构成一个早期钞本的独特分支。这个认识,只能从这几个本子与其他各本的共有异同中得悉。程甲本问世,《红楼梦》的流传进入梓印阶段。嗣后,各种镌刻本相继于坊间出现。于是,我们从各印本之间,以及印本与各钞本之间,因文字异同而推知,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在读者中广泛流传的各种梓印本,都是在程甲本的基础上形成。而程甲本,又是来自早期钞本梦觉主人序本。任何有过一点写作经历的人都知道,人的思观念,常常是处于复杂的发展演变之中而这个写作和修改过程中所形成的本子,正是作者各个阶段思想观念的纪录和反映。了解作家思想艺术观念及其发展演变,知人论世,对作品的深人理解,也是必须的。初稿成形后各个时期的稿本,亦各有异,如从甲戌本到已卯庚辰本,不少差异是因曹雪芹本人修改形成各代表曹雪芹不同创作阶段的思想艺术状况。此中亦反映出曹氏思想的演变。《红楼梦》的版本异同状况,也是了解曹雪芹思想艺术观念发展演变的直接材料。了解《红楼梦》版本,是校勘一个善本的必要步骤。今存的所有本子,几乎都存在传抄的讹误或后人随意而下的改笔。今人校勘整理的本子,如果供一般读者阅读,应该尽可能是个接近原著的善本。(摘选自林冠夫《红楼梦纵横谈》)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研究《红楼梦》的版本,可以订正不同版本之间可能会出现的文字错误。B.研究《红楼梦》的版本,可从中了解作品构思、创作和成书的复杂过程。C.研究《红楼梦》的版本,可以了解曹雪芹的思想艺术观念及其发展演变。D.研究《红楼梦》的版本,是校勘善本的必要步骤,使今本完全恢复原貌。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题红楼梦》诗为例,说明《红楼梦》修改增删较大,成书过程复杂。B.从写作经验的角度来看,作家作品的修改过程是其各个阶段思想观念的反映。C.文章围绕“版本研究”展开,由分到总,阐述《红楼梦》的版本研究的意义。D.文章用“可以想见”“可能是”等词语,对观点的表述作出限制,表达审慎。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曹雪芹初期对《红楼梦》修改了五次,形成了较多版本,我们可以通过不同文字的比较,推测出多种版本的情况。B.富察明义诗中“留得小红独坐在,笑教开镜与梳头”的情节,与今本中“贾宝玉为麝月梳头”的情节并不相同。C.《红楼梦》版本中,来自王府本的戚序本属于早期本,从戚序本问世起,《红楼梦》各镌刻本相继出现在民间。D.富察明义所见为《红楼梦》,曹雪芹却以《石头记》称之,所以小说在修改中情节有较大更易,成书实属不易。(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望向水面,水的颜色之多变是我们喜爱水的一个原因,但大多数人只是喜欢欣赏这些丰富的色彩,却很少有人会去思考背后的原因。在夜间,将一杯水放在你的面前,然后关掉所有的灯,于是这杯水随着房间中的一切消失了。水的颜色变成了黑色。等灯光再次照亮房间,比较一下杯中的水与浴缸中的水的颜色,事情就变得更加有趣了。假如你的浴缸是纯白色的,试着在它内部注入几厘米深的水,然后朝里面看去。你会发现它看起来完全无色透明,与杯中的水没什么两样。接着继续往浴缸中注水,直到它明显变深。看向现在稍深的水,你能发现水有一丝发蓝吗?纯净的水没有颜色,但它会吸收一些颜色。当白色的光照进水中,有一些被反射了,还有一些被水分子吸收。进入水中的白光由七色光组成,这些色彩并不会被均匀吸收。红色光、橙色光以及黄色光要比蓝色光更多地被水吸收。从浴缸到泳池,随着水体的尺寸越来越大,光线要透过的水量也随之增加,于是更多红色到黄色波段的光被吸收,所以我们觉得泳池是浅蓝色的,尽管池底的颜色是白色。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在水中穿过最远距离而不被吸收的颜色:蓝绿色光。接下来思考水下有什么。假如你身处一片白色海滩,最浅处的水看起来会是白色的,但在不远处,水会呈现极浅的蓝色,再远处蓝色会加深一些。随着你的目光从岸边向远处移动,颜色会继续加深,直到明亮的白沙完全不再影响水的颜色。在金色沙子或卵石覆盖的海滩上,你会看到相同的效应,但是颜色会接近蓝绿色或绿松石色。随着水深的增加,颜色会从最浅转为最深。海水越深,蓝色就越多,但在较浅的水中,海床的颜色混入得更多。在晴好的一天,几朵零散的预示好天气的积云从天空中掠过,这些云像绵羊一样蓬松,你因此有很大机会能目睹天空对水的颜色的影响。注意与云彩投下影子的水面相比,在明媚阳光照耀下的水看起来更接近蓝色。这种效应非常明显,以至于很多人看到水上的云影都误以为是水下发生了大事。人们通常都会认为一定是水深突然发生了改变或者突然出现了一大群鱼,但如果有耐心,你能看到这些颜色更深、不那么蓝的水面随着云彩向前行进。所有你在野外看到的水中都含有一些粒子,即便是在看起来原始纯净的水源以及最有荒野特色的湖泊里,其水中和水面上都有着上百万的微小杂质。藻类、细菌、粉尘、花粉还有其他物质都会出现,并且为湖水增添颜色,有时这不太明显,偶尔则相当显著。记得最近一次乘坐飞机,飞机从希思罗机场起飞后不久,机身微侧,我向窗外看去。在机翼之下,与其他的湖不同,其中的一面呈现出明亮的绿色,这让我印象深刻。亮绿色的湖离附近的农场最近,这解释了它不寻常的颜色。当湖泊或池塘的静水出现科学家所说的“富营养化”时,意味着其中的营养物质太过丰富,打乱了它微妙脆弱的生态系统。藻类生长需要三种东西:水、阳光和营养,如果这三者都达到它适宜的量,那么它便会发生水华,并彻底改变水的颜色。我们看到的颜色有时还会受到水面上的东西的影响。水面上的油、灰尘以及很多其他临时访客都会以一种不受欢迎的方式改变水,但有一种常客-泡沫,却十分美丽。泡沫会为在强风或破碎波之下快速流动的河水和海水添上颜色。泡沫是空气被水包住后产生的微小空气囊。当光线照在它们上面,它会碰到很多大小不同的球体。光线从这些大小各异的“球”上反射回来,每种大小的球体都会反射出一种不同的颜色。这些不同的颜色同时进入我们眼中,合在一起因而显现为白色。当粉末足够精细时也会出现同样的结果。(节选自特里斯坦·古利《水的密码》)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照进水中的白光有一部分会被水分子吸收,但是吸收并不均匀,与红、橙、黄色光相比,蓝色光最不容易被吸收。B.白色海滩最浅处的水呈白色,金色沙子或卵石覆盖的海滩最浅处的水接近蓝绿色或绿松石色,是受到海床颜色的影响。C.在同一片水域,受天空的影响,明媚阳光照映下的水几乎为蓝色,而被云彩投影的水的颜色显得更深,蓝色更淡。D.水、阳光和营养都有了,那么湖泊或池塘中的藻类物质将会恣意生长,就会产生水华现象,从而彻底改变水的颜色。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提出很少有人去思考水颜色多变的原因,然后介绍了光线、水下物质、天空、水面上物质四个影响水的颜色的因素。B.“几朵零散的预示好天气的积云从天空中掠过,这些云像绵羊一样蓬松”等描写性语言,增添了文章的抒情性,给读者以美的享受。C.泡沫会反射光线形成不同的颜色,但我们看到的在强风或破碎波之下快速流动的河水和海水上的泡沫却是白色的。D.在长江边欣赏水色时,如果我们过滤掉光线、水下物质、天空颜色等所有影响水的颜色的因素,水不会呈现任何颜色。6.水的颜色和光线存在怎样的关系?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红色诱惑戴玉祥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爆发后。豫南。当时我在地主家打短工。正是收麦插秧季节,天上下着火,我光着脊背,手攥镰刀,在割麦子。一位年轻后生走过来,走到我跟前,喊我声“大叔”,我才发现他。后生穿着天蓝色的褂子和裤子,都褪了色,但很干净;后生长得也干净,皮肤白白的,像是学堂里的学生或先生。见我在喘气,汗水由脸上往下流,在肚皮处形成几条黑沟沟,后生嘴巴张了张,像是还想说什么,没说。后生接过我手中的镰刀,弯下腰,沙沙割起来。真是大让我意外,我真真没有想到,后生干活竟然会这么利索。我喘息会儿而后接回后生的镰刀。后生看着我,同时指指河那边两条泛白的小土路,有些顾虑地问我说:“大叔,去西北方向走哪一条啊?”我说:“啥子地方嘛?”后生想了想,还是说:“就是去西北方向的那一条啊?”我知道后生对我不放心,这年月,汉奸特务到处都是,后生的顾虑可以理解,我手指着河那边的小土路,说:“那一条通往延安,那一条通往汉中。”后生深深鞠了一躬,疾步走开。河边,后生和衣扑进水里,像一条撒欢的鱼,很快上了对岸,跳上那条通往延安的小土路,雀跃着跑开去。我再割麦子时,脑子里就晃着后生的影子。小河就在麦田边,清清的河水,上面荡漾着阵阵涟漪。我真想扑进去,赶走肚皮上的黑沟沟,可我不敢,我怕那个脸上搁着刀疤的“狗腿子”。偷眼四望,热浪扑脸,大地像烤熟了一般,“狗腿子”的影儿也没有。我丢下镰刀,向河边走去。这会儿,我看见一位姑娘喊着“大叔”向我跑过来。我心里乐颠颠的,钉住了。姑娘上穿红色短褂,下着荷花裙,发黑如墨,肤嫩似脂,齿白唇红,脸绽桃花,分明大户人家“千金”。姑娘站到我面前,口吐兰香,玉手指指河那边两条泛白的小土路,说:“大叔,去西北方向走哪一条啊?”我说:“啥子地方嘛?”姑娘想了想,还是说:“就是去西北方向的那一条啊?”我乐了,心想今天这是怎么了,刚刚过去的那个后生也是这么问的呀,我笑而不答。姑娘倒好,头一扭,转身奔河边就走。这下,我急眼了,猛跑几步,拦住姑娘,手指着河那边的小土路,说:“那一条通往延安,那一条通往汉中。”姑娘冲我吐吐舌头,跑开了。在河水里,姑娘宛然一条美人鱼。我看得目瞪口呆。更让我目瞪口呆的,是我看见姑娘上岸后,竟然也跳上了那条通往延安的小土路。姑娘的倩影牵着我的目光,直到望断,才发现自己其实在河水里泡得有些时候了,我慌慌上了岸,回到蒸笼般的麦田里。沙沙沙,看着倒下的麦子,心里很不是滋味。自己做长工打短工,到头来,还不是没有立锥之地?这样寻思着,忽听有说笑声漫过来。我抬起头,见是一群青年男女,像是走了很远的路程,风尘仆仆的,但彼此还在说笑着,谈论着。他们来到田边,站在那儿,齐声喊:“大叔,去西北方向走哪一条啊?”他们的手,同时指向河那边两条泛白的小土路。我说:“啥子地方嘛?”他们没有回答,但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睛仿佛鬼子岗楼上的探照灯在黑夜划亮了一般,在我身上晃着,半晌,有人说话:“大叔,我们是去延安。请问去延安走哪一条呀?”我有些感激涕零,感谢他们对我的信任其实,延安我是听说一些的,前不久,县政府抓住两个年轻人,说是去延安的。去延安就要抓吗,后来才知道,延安是打鬼子的。我扔下镰刀,跑到他们面前,冲他们抱抱拳,而后手指着河那边的小土路,说:“那一条通往延安,那一条通往汉中。”他们围过来,祝福我,与我握手,那一刻,我被幸福包裹着。他们像一群小鸭子在河水里扑棱了一会儿,后来就跳上了那条泛白的小土路,还唱:夕阳照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到处传遍了抗战的歌声/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热血在你胸中奔腾……这年秋末,我得了重病,卧床不起,儿子要去抓药,我清楚自己没救了,阻止儿子。儿子跪在我床边,哭说:“爹,那儿子一定给你买一副好棺木。”我说:“给爹织个草席裹尸就行了,省那钱,去买些木头,在小河上架座桥吧!”儿子不解,问我:“爹,架那桥干吗?”我说:“天冷了,有年轻人还要过河呢!”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篇首点明抗战爆发后这一故事发生的时间点,意在强化延安作为革命圣地的巨大吸引力,自然引出青年们的投奔之事。B.有人直接问去延安的路,而“我”依然同时指明两条路。小说通过“我”的答非所问暗示出这些青年的革命警惕性还不高。C.小说细致描绘了“后生”和“姑娘”的穿着打扮,既点明了他们的身份和阶层特征,又从侧面揭示了革命熔炉吸引力之大。D.小说采用有限视角,以“我”作为叙述者,运用第一人称,真切地讲述了底层劳动者的心声,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感。8.小说倒数第二段类似《延安颂》歌曲的唱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6分)9.小说对三批人过河时的情形分别作出简约、形象而又精细的描写,请结合作品分析其用意。(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中嘉祐二年进士第。调太平州司法参军,召编校史馆书籍,迁馆阁校勘、集贤校理,为实录检讨。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配三十一人,又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自是外户不闭。徙襄州、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亭传,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书其全失、多寡为殿最。加直龙图阁、知福州。福多佛寺,僧利其富饶,争欲为主守,赇请公行。巩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以次补之。福州无职田,岁鬻园蔬收其直,自入常三四十万。巩曰:“太守与民争利,可乎?”罢之。后至者亦不复取也。拜中书舍人。甫数月,丁母艰去。又数月而卒,年六十五。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姝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昏嫁,一出其力。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乃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石安石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选自《宋史·曾巩传》有删节)南丰先生之文,原本“六经”,出入于司马、班固之书。朱子喜读其文,常称其文字。南丰之文深于经,而灌磨乎史汉。深于经,故确实而无游谈;濯磨乎史汉,故不庸不秽。文至于斯,亦可以上下千古而卓然垂不朽于著作之林矣!(节选自张伯行《曾文引》)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B.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C.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D.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甫冠,指刚刚成年。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B.丁母艰,母亲去世,又称“丁母忧”。“丁”,理解为遭遇。C.孝友,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文中用来赞美曾巩品德优秀。D.朱子,指朱熹,南宋理学家、思想家,赐谥号“文正”。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曾巩天资聪颖,数百字的文章,张口就能背诵。十二岁时,所作的《六论》,被天下人传颂,受到欧阳修的称赞。B.江西瘟疫大流行,曾巩能够积极应对,命令各县镇亭传都储存药物,给生活困难的军民提供衣食,分配医生诊治。C.曾巩为人正直,能直言人过。宋神宗曾向曾巩询问王安石为人,曾巩指出王安石敢作敢为,但难于改正自己的错误。D.曾巩的文章深受“六经”和司马迁、班固的影响,内容确切信实而不浮夸,并且格调高洁,可以称得上是卓然不朽。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巩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以次补之。(2)抚四弟、九姝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昏嫁,一出其力。(二)古代诗歌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过扬子江二首(其一)①杨万里只有清霜冻太空,更无半点荻花风。天开云雾东南碧,日射波涛上下红。千载英雄鸿去外,六朝形胜雪晴中。携瓶自汲江心水,要试煎茶②第一功。[注]①隆兴二年(1164)宋金议和,约定金宋两国皇帝以叔侄相称。此诗为淳熙十六年(1189)杨万里从临安赴淮河迎接金国使者途中所作。②扬子江畔的金山绝顶有座吞海亭,每当北使来访,按例延请至此亭烹茶。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撷取清霜、荻花等意象,用“只有”“更无”等平实之语,描写了扬子江上冬日景象。B.颔联写出了云开雾散、旭日初升、光芒四射的壮丽景象,境界阔大,色彩鲜明,格调雄浑。C.颈联的“晴”字是对前两联的概括,指天气晴朗,和“六朝形胜”相连暗含局势平静之意。D.本诗融写景抒情于一体,既是一首气象不凡的山水诗,也是一首明白如话的伤怀之作。15.诗歌最后两联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论语·里仁》中的“,”,强调要向有德能的人学习,并从别人的缺点中反思自己的不足。(2)李白在《将进酒》中以三国时的曹植欢饮为例劝友人尽情饮酒的诗句是“,”。(3)《春江花月夜》中,作者写“鸿雁”“鱼龙”都无法传递思妇对游子的思念后,即用“,”转向对游子的叙写。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花落“不对称有机催化”,这届化学奖很化学。微博热搜的评论区可谓“”,网友纷纷表现出对罕见的“真”化学奖喜大普奔。由于诺贝尔化学奖总是不颁给纯粹的化学,所以一直被调侃为“诺贝尔理综奖”。尽管诺贝尔本人就是化学家,但作为诺奖“嫡传”的化学奖却偏爱跨界。百余年来,化学奖大约有三分之一花落生物化学领域;21世纪以来,化学和生物学交叉领域的研究获奖更是占到差不多三分之二。这不奇怪。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近百年来不断与不同基础门类相结合,出多门交叉学科。关注化学科学的发展为基础的诺贝尔化学奖所获得的重大发现和成果,并不僭越。诺贝尔的遗嘱设奖是在1895年,当时知识界与今天。()。如今,生物学是所有科学门类中最的,但是瑞典皇家科学院必须尊重诺贝尔的意愿。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门庭若市延伸非常不同炙手可热B.门可罗雀衍生泾渭分明炙手可热C.门庭若市衍生非常不同惹人注目D.门可罗雀延伸泾渭分明惹人注目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没什么地位的是生物学,还在起步B.生物学还在起步,没什么地位C.还在起步的是生物学,没什么地位D.生物学没什么地位,还在起步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诺贝尔化学奖关注以化学科学的发展为基础所获得的重大发现和成果,并不超纲。B.诺贝尔化学奖关注化学科学的发展为基础所获得的重大发现和成果,并不超纲。C.诺贝尔化学奖关注以化学科学的发展为基础所获得的重大发现和成果,并不僭越。D.诺贝尔化学奖关注化学科学的发展为基础所获得的重大发现和成果,并不僭越。(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长江把江苏分成南、北两大地域,江南诞生了吴越文化,江北孕育了汉文化,两种地域文化不同。承载地域文化的民歌,①:江南民歌是柔美的吴风,江北民歌是厚重的汉韵。苏南民歌,古称吴歌,是指苏州、无锡、常州一带的民歌。声声吴歌,就如游于水中那欢快的鱼儿,如轻风中那柔美的稻花。民歌和方言是不可分割的,吴侬软语插上音乐旋律的翅膀,自然形成了软绵绵、甜糯糯的吴歌。苏北民歌与苏南民歌截然不同。②.徐州古为华夏九州之一,北邻齐鲁,西接徽豫,直接受到北方文化的濡染,又因地属江苏,也受到南方人文气息的浸润。③,使得民歌风格多样,既有北方的刚烈质朴之风,又有南方的婉转抒情之韵。总体而言,苏北民歌风格厚重、大气、刚劲。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21.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前不久某地雨后天空出现彩虹与彩霞,学校的张老师正在上地理课,看见这个美景后,他立刻停课让学生去看,看完后要求学生思考彩虹成因,并告诉学生“课堂上老师会提问”。假如你是该中学的一名高三学生,也正置身于张老师的地理课堂之中,面对老师停课观虹的做法,你会有些什么想法?请给张老师写封信,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800字。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四次调研考试·语文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D(“使今本完全恢复原貌”表述有误,原文是“应该尽可能是个接近原著的善本”。)2.C(“由分到总”表述有误。)3.B(A.曲解文意,原文是“今人只能于某些文字记述中,间接推测某一种本子的状况”。C.“从戚序本问世起,《红楼梦》各镌刻本相继出现在民间”表述有误,应是“从程甲本问世起”。D.强加因果。)4.D(“水、阳光和营养都有了,那么湖泊或池塘中的藻类物质将会恣意生长,就会产生水华现象”表述有误,原文有限制条件“如果这三者都达到它适宜的量”。)5.A(遗漏了8~10段介绍的水中的粒子成分等因素。)6.①光线赋予了水颜色。水本身无色透明,但它会吸收一些光的颜色,被光线赋予色彩。②光线穿透的水量越大,越深入,水的颜色就越蓝。因为红色光、橙色光、黄色光易被水吸收,而蓝色光不易被水吸收,穿过水会更深更远,所以水越深越远,水量越大,看起来就越蓝。③水也会因反射光线不同而色彩有异。野外的水中都有着上百万的微小杂质或其它物质,反射光线增添了水的颜色。(关系2分,简析1分;答出两项给6分)7.B(“小说通过“我'的答非所问暗示出这些青年的革命警惕性还不高”表述有误。)8.①强有力地渲染了进步青年的革命激情;②照应小说的标题;③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每点2分)9.第一位“后生”在水里“像一条撒欢的鱼”,第二位“姑娘”“宛然一条美人鱼”,第三批“青年男女”“像一群小鸭子在河水里扑棱”,最后都是“跳上了那条通往延安的小土路”。(2分)描写得轻快欢跃,充分展现了青年们投奔革命圣地的急迫而又坚定的追求之心,(2分)显示出“我”的内心受到了他们行动的感染,点明了标题“红色诱惑”的内涵。(2分)10.A11.D(朱熹的谥号是“文”。)12.A(“被天下人传颂,受到欧阳修的称赞”表述有误。)13.(1)曾巩教僧徒们共同推选主守,将推选的人记录在册,按次序相补。(“俾”“识诸籍”“次”各1分,句意2分)(2)在家境衰败而薄弱无靠的情况下,抚育了四个弟弟、九个妹妹,他们的读书、出仕和婚嫁,全都是他出力操办。(“委废”“单弱”“一”各1分,状语后置句1分,句意1分)14.D(“明白如话”表述有误,作品的抒情是含蓄、深沉的。)15.①对英雄远逝的感慨。颈联上句写千载英雄已如飞鸿远逝,杳无踪影,抒发了对英雄的缅怀和时无英雄的叹息。②对南宋朝廷苟且求安的忧虑。颈联下句写六朝故地暂趋平静,触发诗人对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的担忧。③对屈辱现实的无奈。尾联写诗人过江汲水煎茶,身负接待金使之命,想起延请使者至金山吞海亭烹茶的惯例,国耻身辱,齐聚心头。(每点2分)16.(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3)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17.C(“门庭若市”,形容交际往来的人很多。“门可罗雀”,形容宾客稀少,十分冷清。根据语境,此处使用“门庭若市”。“衍生”,指演变而产生。“延伸”,在宽度、大小、范围上向外延长,伸展。“交叉学科”与“宽度、大小、范围”无关,所以此处选“衍生”。“非常不同”强调不一样。“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语境强调当时的知识界和现在的知识界的不同,应使用“非常不同”。“惹人注目”,引起别人的注意。“炙手可热”,比喻气焰权势之盛,含贬义。此处不能使用贬义词,所以选“惹人注目”。)18.B(依据内容逻辑,“还在起步”自然“没地位”,排除A、D;再根据分号后边内容的句式结构分析判断,选B.)19.A(“僭越”指超越本分行事。古时指地位低下的人冒用地位在上的人的名义或礼仪、器物。化学奖关注的对象不存在上下关系,只涉及到范围的问题,所以使用“僭越”不合适,排除C、D两项;B项缺少介词“以”,故选A.)20.①也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②以徐州地区民歌为例③地域文化的融合(每处2分)21.文中把吴歌的风格比喻为“游于水中那欢快的鱼儿”和“轻风中那柔美的稻花”,(2分)表明了吴歌欢快、柔美的特点,(1分)化抽象为形象,(1分)也传达出作者对吴歌的喜爱之情。(1分)22.【审题】材料是一则新闻事件,“不上课看晚霞”一则看似不起眼的消息,却拨动了不少人的心弦。材料聚焦于美育教育,旨在引导考生思考应试教育与美育教育的不同,从而明确自己的观点。同一道彩虹,看的人不同,角度自然也就不一样。老师的举动看似平常,但从更深层次审视,却触及美育的真谛。在这个带着“镣铐”跳舞的应试教育环境里,张老师了不起之处在于真正懂得学生的“心”,多少孩子在心智还未成熟时,会因为一个态度,一个关心,潜移默化地决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发孩子的兴趣,无比重要。古希腊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柏拉图说:“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因此写作时考生可从真正好的教育是什么样子的角度立意,也可从美育能激发人的潜能,能使人拥有完善的性格、更富情趣的人生和更高的精神境界的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