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生物学高一上学期试卷及解答参考_第1页
山东省烟台市生物学高一上学期试卷及解答参考_第2页
山东省烟台市生物学高一上学期试卷及解答参考_第3页
山东省烟台市生物学高一上学期试卷及解答参考_第4页
山东省烟台市生物学高一上学期试卷及解答参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烟台市生物学高一上学期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分类的等级越高,共同特征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B、生物分类的等级越低,共同特征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C、生物分类的等级越高,共同特征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D、生物分类的等级越低,共同特征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2、以下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B、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态环境,包含细胞器和细胞液C、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含有染色体D、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3、植物细胞中的液泡主要功能是?A.贮存营养物质B.保持细胞形态C.进行光合作用D.控制细胞分裂4、以下哪种结构属于原核生物?A.线粒体B.细胞核C.核糖体D.叶绿体5、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分类是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进行的B.生物分类是根据生物的遗传信息进行的C.生物分类是根据生物的生理功能进行的D.生物分类是根据生物的生活习性进行的6、以下哪个生物属于真核生物?A.酵母菌B.青霉菌C.酵母菌和青霉菌D.以上都不对7、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描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网状结构B、细胞膜是细胞内所有化学反应的场所C、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是物质进出的唯一通道D、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的形态和结构8、以下关于光合作用的过程,描述错误的是:A、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B、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C、暗反应阶段需要光能,但不需要二氧化碳D、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9、题干:在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生物膜是由蛋白质和多糖组成的B.生物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镶嵌组成的C.生物膜是由糖类和核酸组成的D.生物膜是由脂质和水分组成的11、以下关于光合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只能在白天进行B.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核C.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水和氧气D.光合作用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以下哪些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层次?()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E、个体2、以下关于生物分类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物分类是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相似性进行的B、生物分类的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C、生物分类有助于了解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程D、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的相似性越少E、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生物的相似性越多3、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其中脂质分子排列成双层。B.蛋白质均匀分布于磷脂双分子层表面。C.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只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环境的相对稳定。E.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只有被动运输。4、关于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转换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能直接转换成了化学能储存在糖类分子中。B.ATP和NADPH是在暗反应阶段产生的。C.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水分子被分解为氧气和氢离子。D.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的光能用于推动CO₂转化为葡萄糖。E.暗反应阶段不需要光,因此可以在任何条件下进行。三、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第一题【题目】分析以下实验过程,并回答相关问题:实验目的: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材料:1.红薯淀粉酶(淀粉酶)2.红薯淀粉溶液3.温度计4.水浴加热器5.计时器实验步骤:1.取等量的红薯淀粉溶液,分别放入5个试管中。2.将5个试管分别放入水浴加热器中,调整水浴温度分别为0℃、25℃、37℃、50℃、75℃。3.将淀粉酶溶液分别加入5个试管中,立即开始计时。4.观察并记录淀粉溶液变蓝所需的时间。问题:1.该实验探究的是什么?2.实验中水浴加热器的用途是什么?3.实验中为什么要将淀粉酶溶液立即加入红薯淀粉溶液中?4.请解释实验结果可能出现的现象,并简要说明原因。第二题题目:(10分)已知某种植物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其中基因A控制红花,基因a控制白花。现有一株红花植株与一株白花植株杂交,F1代全部表现为红花。从F1代中随机选取几株植株进行自交,得到F2代。观察到F2代中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比例接近3:1。请回答下列问题: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以推断出红花性状相对于白花性状是显性还是隐性?为什么?如果从F1代中随机选取一株植株进行测交(即与一株纯合的白花植株杂交),请预测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并解释原因。假设在另一组实验中,发现F2代中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比例偏离了3:1,可能的原因有哪些?第三题题目:请根据以下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目的并得出结论。实验材料:1.甲组:将一定量的土壤置于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水,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乙组:将一定量的土壤置于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水,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实验结果:1.甲组:土壤中微生物数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所示:时间(天)|微生物数量(个/mL)—-|——–1|1003|2005|3007|4009|5002.乙组:土壤中微生物数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所示:时间(天)|微生物数量(个/mL)—-|——–1|1003|1505|2007|2509|300请回答以下问题:(1)实验目的:(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甲、乙两组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变化的原因。(3)结合实验结果,你认为抗生素对土壤微生物有哪些影响?第四题题目: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是理解遗传信息传递的关键。请回答以下问题: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4分)2.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阶段,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什么变化?这对生物的遗传多样性有何意义?(6分)第五题题目:以下关于生物多样性的描述,正确的是哪一个?A.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数量和遗传差异B.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仅体现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效益上D.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生物种类的数量山东省烟台市生物学高一上学期自测试卷及解答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分类的等级越高,共同特征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B、生物分类的等级越低,共同特征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C、生物分类的等级越高,共同特征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D、生物分类的等级越低,共同特征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答案:B解析:在生物分类中,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随着分类等级的降低,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增加,共同特征增多,因此包含的生物种类会减少。选项B正确描述了这一规律。2、以下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B、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态环境,包含细胞器和细胞液C、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含有染色体D、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答案:D解析: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真菌细胞和某些细菌细胞特有的结构,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和支持细胞,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选项D错误地将细胞壁描述为“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因此是错误的。其他选项A、B、C都是正确的描述。3、植物细胞中的液泡主要功能是?A.贮存营养物质B.保持细胞形态C.进行光合作用D.控制细胞分裂答案:A解析:植物细胞中的液泡主要功能是储存营养物质,如糖类、无机盐等。液泡内液体的浓度和细胞内环境有关,有助于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和形态。4、以下哪种结构属于原核生物?A.线粒体B.细胞核C.核糖体D.叶绿体答案:C解析:核糖体是原核生物特有的细胞器,负责蛋白质的合成。而线粒体、细胞核和叶绿体都是真核生物的结构。5、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分类是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进行的B.生物分类是根据生物的遗传信息进行的C.生物分类是根据生物的生理功能进行的D.生物分类是根据生物的生活习性进行的答案:B解析: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遗传信息进行的。遗传信息决定了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因此通过分析生物的DNA序列、蛋白质序列等遗传信息,可以对生物进行分类。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活习性也是生物分类的依据之一,但它们不是分类的主要依据。6、以下哪个生物属于真核生物?A.酵母菌B.青霉菌C.酵母菌和青霉菌D.以上都不对答案:C解析:酵母菌和青霉菌都属于真核生物。真核生物是指细胞具有真核膜,即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有明显的界限的生物。酵母菌和青霉菌都是真菌,真菌属于真核生物。其他选项如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不属于真核生物。7、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描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网状结构B、细胞膜是细胞内所有化学反应的场所C、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是物质进出的唯一通道D、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答案:A解析:细胞膜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其中脂质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结构,蛋白质则嵌入或附着在脂质双分子层中,执行各种功能。细胞膜并非所有化学反应的场所,而是控制物质进出的重要边界。细胞膜确实具有选择透过性,但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如简单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等。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并控制物质进出。8、以下关于光合作用的过程,描述错误的是:A、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B、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C、暗反应阶段需要光能,但不需要二氧化碳D、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答案:C解析:光合作用确实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利用光能将水分子分解,产生氧气、ATP和NADPH。暗反应阶段,也称为卡尔文循环,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需要ATP和NADPH,以及二氧化碳,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如葡萄糖)。因此,暗反应阶段需要二氧化碳,而不是不需要。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这是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9、题干:在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生物膜是由蛋白质和多糖组成的B.生物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镶嵌组成的C.生物膜是由糖类和核酸组成的D.生物膜是由脂质和水分组成的答案:B解析:生物膜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支架,而蛋白质则嵌入或附着在磷脂双分子层中,具有多种功能,如物质运输、信号传导等。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10、题干:下列关于光合作用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A.光合作用需要光能的参与B.光合作用主要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C.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D.光合作用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氧气答案:D解析:光合作用确实需要光能的参与,主要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然而,光合作用的产物不仅仅是葡萄糖和氧气,光反应的产物还包括ATP和NADPH。因此,选项D是错误的。11、以下关于光合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只能在白天进行B.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核C.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水和氧气D.光合作用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答案:D解析:光合作用是一种生物化学过程,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叶绿体中。它利用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其中光能被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葡萄糖中。选项D正确地描述了光合作用的这一特点。选项A、B、C都存在错误,因此不是正确答案。12、以下关于遗传变异的描述,正确的是:A.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重要来源B.遗传变异总是对生物个体有害C.遗传变异只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D.遗传变异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改变答案:A解析:遗传变异是指生物个体在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出现的差异。这些差异是生物进化的重要来源,因为它们为自然选择提供了材料。选项A正确地指出了遗传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选项B错误,因为遗传变异既有有利也有有害的。选项C错误,因为遗传变异可以发生在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过程中。选项D错误,因为遗传变异不仅限于形态结构的改变,还包括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改变。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以下哪些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层次?()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E、个体答案:ABCDE解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以及构成个体的各个部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而组织是由形态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组成的。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结合而成的,而系统是由多个器官协同工作形成的。个体则是这些结构层次的最终体现。2、以下关于生物分类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物分类是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相似性进行的B、生物分类的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C、生物分类有助于了解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程D、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的相似性越少E、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生物的相似性越多答案:ABCDE解析:生物分类是基于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相似性进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程。生物分类的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的相似性越少;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生物的相似性越多。这些描述都是关于生物分类的基本知识。3、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其中脂质分子排列成双层。B.蛋白质均匀分布于磷脂双分子层表面。C.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只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环境的相对稳定。E.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只有被动运输。【答案】AD【解析】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并且脂质分子形成双层结构(A正确)。蛋白质并不是均匀分布在细胞膜表面,它们有的嵌入脂质双层中,有的仅部分插入脂质双层(B错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不仅参与细胞识别和信息传递,还可能参与其他生理功能(C错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这是其控制物质进出的基本特性(D正确)。细胞膜不仅支持被动运输,还支持主动运输等其他物质进出方式(E错误)。4、关于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转换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能直接转换成了化学能储存在糖类分子中。B.ATP和NADPH是在暗反应阶段产生的。C.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水分子被分解为氧气和氢离子。D.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的光能用于推动CO₂转化为葡萄糖。E.暗反应阶段不需要光,因此可以在任何条件下进行。【答案】CD【解析】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首先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并转换为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和NADPH中,之后这些化学能才被用来合成有机物(A错误)。ATP和NADPH实际上是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B错误)。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水分子通过光解作用产生氧气、电子和质子(H⁺),这一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C正确)。色素吸收的光能确实用于推动二氧化碳的固定,最终转化为葡萄糖等有机物(D正确)。虽然暗反应阶段不需要光直接参与,但是它依赖于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因此没有光反应提供的产物,暗反应也无法进行(E错误)。三、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第一题【题目】分析以下实验过程,并回答相关问题:实验目的: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材料:1.红薯淀粉酶(淀粉酶)2.红薯淀粉溶液3.温度计4.水浴加热器5.计时器实验步骤:1.取等量的红薯淀粉溶液,分别放入5个试管中。2.将5个试管分别放入水浴加热器中,调整水浴温度分别为0℃、25℃、37℃、50℃、75℃。3.将淀粉酶溶液分别加入5个试管中,立即开始计时。4.观察并记录淀粉溶液变蓝所需的时间。问题:1.该实验探究的是什么?2.实验中水浴加热器的用途是什么?3.实验中为什么要将淀粉酶溶液立即加入红薯淀粉溶液中?4.请解释实验结果可能出现的现象,并简要说明原因。【答案】1.该实验探究的是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2.实验中水浴加热器的用途是保持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实验环境。3.实验中要将淀粉酶溶液立即加入红薯淀粉溶液中,是为了避免淀粉酶在室温下活性发生变化,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4.实验结果可能出现的现象:随着温度的升高,淀粉溶液变蓝所需时间逐渐缩短。原因: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37℃左右,在这个温度下,淀粉酶活性最高,淀粉水解速度最快。当温度低于或高于最适温度时,淀粉酶活性下降,淀粉水解速度减慢,导致变蓝所需时间延长。第二题题目:(10分)已知某种植物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其中基因A控制红花,基因a控制白花。现有一株红花植株与一株白花植株杂交,F1代全部表现为红花。从F1代中随机选取几株植株进行自交,得到F2代。观察到F2代中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比例接近3:1。请回答下列问题: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以推断出红花性状相对于白花性状是显性还是隐性?为什么?如果从F1代中随机选取一株植株进行测交(即与一株纯合的白花植株杂交),请预测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并解释原因。假设在另一组实验中,发现F2代中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比例偏离了3:1,可能的原因有哪些?答案与解析:红花性状相对于白花性状是显性的。这是因为F1代全为红花,表明即使只有一个来自亲本的A基因(红花基因),该性状也能表现出来。如果红花是隐性的,则F1代应该全为白花,因为它们没有来自双亲的两个a基因。如果从F1代(Aa)中随机选取的一株植株与一株纯合的白花植株(aa)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将是50%红花(Aa)和50%白花(aa)。这是因为F1代植株为杂合子(Aa),它会产生两种配子:A和a,各占一半。当这些配子与纯合白花植株(aa)产生的a配子结合时,会产生Aa(红花)和aa(白花)两种组合,每种组合的概率均为50%。F2代中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比例偏离3:1,可能的原因有多个,例如:基因突变:在F1代或F2代期间,可能发生了新的突变。非随机交配:如果F1代中的某些个体更倾向于与其他特定类型的个体交配,则会影响F2代的表现型比例。环境因素:外部条件如温度、光照等的变化可能会对花色的表现产生影响。存在其他影响花色的基因:可能存在其他的基因或者等位基因与A/a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最终的表型比。第三题题目:请根据以下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目的并得出结论。实验材料:1.甲组:将一定量的土壤置于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水,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乙组:将一定量的土壤置于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水,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实验结果:1.甲组:土壤中微生物数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所示:时间(天)|微生物数量(个/mL)—-|——–1|1003|2005|3007|4009|5002.乙组:土壤中微生物数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所示:时间(天)|微生物数量(个/mL)—-|——–1|1003|1505|2007|2509|300请回答以下问题:(1)实验目的:(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甲、乙两组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变化的原因。(3)结合实验结果,你认为抗生素对土壤微生物有哪些影响?答案:(1)实验目的:探究抗生素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2)甲组土壤中微生物数量随时间逐渐增加,原因是土壤中的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繁殖和生长。乙组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增加速度较慢,原因是抗生素抑制了部分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3)抗生素对土壤微生物有以下影响:①抑制部分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导致微生物数量增加速度减慢;②改变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使某些微生物数量减少,而其他微生物数量增加;③对土壤微生物的代谢和生态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可能影响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第四题题目: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是理解遗传信息传递的关键。请回答以下问题: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4分)2.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阶段,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什么变化?这对生物的遗传多样性有何意义?(6分)答案与解析:1.有丝分裂和减线分裂的主要区别:有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