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虚寒凝证中药有效成分的筛选与药效评价_第1页
血虚寒凝证中药有效成分的筛选与药效评价_第2页
血虚寒凝证中药有效成分的筛选与药效评价_第3页
血虚寒凝证中药有效成分的筛选与药效评价_第4页
血虚寒凝证中药有效成分的筛选与药效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血虚寒凝证中药有效成分的筛选与药效评价第一部分血虚寒凝证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 2第二部分活血化瘀药效成分的体外筛选 4第三部分温补气血药效成分的体外筛选 6第四部分体内抗凝药效评价 8第五部分体内血流改善药效评价 11第六部分瘀血消散药效评价 13第七部分毒性及安全性评价 16第八部分药效成分机制探究 20

第一部分血虚寒凝证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关键词关键要点【传统提取方法】:

*

1.浸渍法:将药材浸于适当溶剂中,依靠扩散作用使有效成分溶出。

2.煎煮法:将药材加入溶剂煮沸,破坏细胞结构,加速有效成分溶解。

3.回流法:在煎煮过程中,将蒸汽冷凝回流,增加药材与溶剂的接触时间。

【现代提取技术】:

*血虚寒凝证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

简介

血虚寒凝证是一种中医证型,其特点是气血不足,寒邪凝滞。传统上,治疗此证使用中药,其中含有丰富的有效成分。本节将介绍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及其在血虚寒凝证治疗中的应用。

提取方法

1.水煎法

水煎法是最常用的中药提取方法。将中药材加入水中,加热至沸腾,然后保持微沸状态一定时间。煎煮过程中,药物中的有效成分被溶解出来。煎煮结束后,过滤药液,即可得到中药提取物。

2.酒精提取法

酒精提取法适用于脂溶性成分较多的中药材。将中药材浸泡在酒精中,适当加热或搅拌,使有效成分溶解。经过一定时间后,过滤药液,蒸除酒精,即可得到中药提取物。

3.超声波提取法

超声波提取法利用超声波的振动和空化作用,促进有效成分的溶出。将中药材放入超声波提取器中,加入溶剂,进行超声波处理。提取完成后,过滤药液,即得到中药提取物。

4.微波提取法

微波提取法利用微波能量的作用,快速加热中药材,使有效成分释放。将中药材放入微波提取器中,加入溶剂,进行微波处理。提取结束后,过滤药液,即得到中药提取物。

有效成分

中药中治疗血虚寒凝证的有效成分包括:

*补气血成分:人参、黄芪、当归、阿胶、鹿茸等,可以补益气血,改善气血不足。

*温阳散寒成分:附子、干姜、吴茱萸、肉桂等,可以温阳散寒,驱除寒邪。

*活血化瘀成分:丹参、红花、川芎等,可以活血化瘀,改善血瘀。

药效评价

中药提取物的药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评价:

*体外药理实验:对细胞或动物模型进行实验,评价提取物的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等药理活性。

*动物实验:建立血虚寒凝证动物模型,评价提取物的治疗效果,观察动物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

*临床研究:对符合血虚寒凝证标准的患者进行临床试验,评价提取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结论

通过合理选择提取方法,可以从血虚寒凝证中药中提取出有效的成分。这些成分具有补气血、温阳散寒、活血化瘀等药理作用,对血虚寒凝证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第二部分活血化瘀药效成分的体外筛选关键词关键要点血瘀证体外药效筛选方法的建立

1.方法学基础:建立体外血小板聚集抑制和血流灌流改进模型,模拟血瘀病理特征。

2.血小板聚集抑制筛选:利用全血或血小板富集血浆,检测药物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评估其抑制血小板活化的能力。

3.血流灌流改善筛选:构建微循环模型,观察药物对血流灌流的影响,评价其改善微循环血流障碍的功效。

药效成分的体外筛选策略

1.靶标导向筛选:针对血瘀证相关靶标(如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凝血因子)进行筛选,提高选择性。

2.生物活性筛选:基于特定生物活性(如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流灌流)进行筛选,保证药效相关性。

3.多靶点筛选:考虑中药多组分、多靶点的特点,采用多靶点筛选技术,获得更全面的药效成分。活血化瘀药效成分的体外筛选

1.血栓形成模型

血栓形成模型是评价活血化瘀药效成分体外药理作用的重要方法。通常采用人工血小板血浆或全血形成血栓,加入待筛选成分后,通过血栓重量或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评估其抑制血栓形成的能力。

2.抗血小板聚集模型

血小板聚集是血栓形成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抗血小板聚集模型通过诱导血小板聚集,加入待筛选成分后,通过血小板计数或流式细胞仪检测聚集率,评估其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3.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模型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是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的重要病理改变。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模型通过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加入待筛选成分后,通过细胞计数或DNA含量测定增殖抑制率,评估其抑制增殖的作用。

4.内皮细胞保护模型

内皮细胞损伤是血栓形成的触发因素。内皮细胞保护模型通过诱导内皮细胞损伤,加入待筛选成分后,通过细胞活力检测或细胞凋亡检测,评估其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

5.血小板活化抑制模型

血小板活化是血栓形成的初始步骤。血小板活化抑制模型通过诱导血小板活化,加入待筛选成分后,通过检测血小板表面活化标记物或血小板释放反应,评估其抑制活化的作用。

具体筛选方法

1.筛选体系建立

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筛选方法,建立相应的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内皮细胞保护或血小板活化抑制模型。

2.样品制备

待筛选的药用成分通常提取自中药材或中药方剂。提取物或分离纯化后的成分需要溶解于合适的溶剂中,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样品溶液。

3.剂量梯度设定

一般采用3~5个剂量梯度,涵盖药效学活性范围。

4.模型处理

将不同剂量梯度的样品溶液加入到已建立的筛选模型中,按模型操作步骤进行处理。

5.效能评价

通过血栓重量、血小板聚集率、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率、内皮细胞活力或凋亡率、血小板活化标记物或释放反应等指标,评估样品溶液的活血化瘀药效。

6.数据分析

将所得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或半数有效浓度(EC50),评价样品溶液的效能。第三部分温补气血药效成分的体外筛选关键词关键要点中草药中温补气血药效成分的体外筛选方法

1.细胞增殖抑制实验:利用人肝癌细胞系、人宫颈癌细胞系等细胞株,考察中草药提取物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以此评价其抑制恶性细胞增殖的能力。

2.细胞凋亡诱导实验:通过流式细胞术或荧光显微镜等技术,检测中草药提取物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包括凋亡细胞的百分比和凋亡信号通路的变化。

3.血管生成抑制实验:建立血管生成模型,如鸡胚绒毛囊试验,考察中草药提取物对血管形成的影响,评价其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能力。

选取温补气血有效成分的标准

1.活性指标:以体外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诱导或血管生成抑制活性强弱作为选取有效成分的指标之一。

2.安全性:确保所选成分在有效剂量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无明显毒性或副作用。

3.含量丰富:成分在中草药中含量相对较高,易于提取和制备。温补气血药效成分的体外筛选

目的:

鉴定中药中具有温补气血活血化瘀功效的有效成分。

方法:

1.人体外周血单核细胞分离:

从健康志愿者处采集外周血,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

2.缺氧诱导:

将PBMC置于缺氧条件下,诱导细胞损伤和凋亡。

3.药物作用:

向缺氧诱导的PBMC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待测药物,孵育一定时间。

4.细胞活力测定:

使用MTT法或CCK-8法测定药物对PBMC活力的影响。

5.凋亡分析:

使用AnnexinV-FITC/PI染色法或流式细胞术测定药物对PBMC凋亡的影响。

6.炎症因子检测:

使用ELISA法或qPCR法测定药物对缺氧诱导PBMC中促炎因子(如TNF-α、IL-6)和抗炎因子(如IL-10)表达的影响。

7.红细胞变形能力测定:

将红细胞悬浮于不同药物浓度中,通过观察红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形态变化评估药物对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影响。

8.血小板聚集率测定:

使用光电凝集法测定药物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9.活血化瘀功效评价:

使用小鼠血栓模型或斑马鱼血管生成模型评估药物的活血化瘀功效。

结果:

通过体外筛选,鉴定出多种中药成分具有温补气血和活血化瘀的功效。这些成分包括:

*补气血成分:人参皂苷、丹参皂苷、阿胶肽、黄芪多糖

*活血化瘀成分:川芎嗪、丹参酮、水蛭素、红花酸

结论:

该体外筛选方法为鉴定中药中具有温补气血活血化瘀功效的有效成分提供了有效途径。这些成分为进一步的药物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靶点。第四部分体内抗凝药效评价关键词关键要点【体内抗凝药效评价】

1.动物实验:通过建立动物模型,如兔耳静脉血栓形成模型或大鼠尾静脉血栓形成模型,评价中药提取物或有效成分对血栓形成的抑制作用。

2.凝血时间测定:测定中药提取物或有效成分对凝血时间的延长作用,如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因子活性测定。

3.血小板聚集抑制:评价中药提取物或有效成分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如血小板聚集率或血栓素B2(TXB2)生成量的测定。

【血小板功能评价】

体内抗凝药效评价

1.血小板聚集率测定

血小板聚集率是评价抗凝药效的重要指标。通过血小板聚集仪检测血小板在一定刺激物(如ADP、胶原蛋白)诱导下聚集的程度,反映抗凝药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

2.出血时间测定

出血时间是指在标准化条件下,皮肤划伤后止血的时间。出血时间延长表明抗凝药抑制了血小板功能和血液凝固。

3.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

PT和APTT是评价外源性和内源性凝血途径的指标。抗凝药可通过延长PT和APTT,抑制凝血酶的生成,从而抑制血栓形成。

4.血栓栓塞模型

在动物模型中诱发血栓栓塞,观察抗凝药对血栓形成和栓塞的抑制作用。常用的模型包括动脉血栓栓塞模型和静脉血栓栓塞模型。

5.动脉血栓栓塞模型

通过局部刺激或损伤动脉,诱发血栓形成。抗凝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形成因子表达等途径,发挥抗血栓作用。

6.静脉血栓栓塞模型

通过静脉注射栓栓剂或缩窄静脉,诱发静脉血栓形成。抗凝药通过抑制凝血瀑布反应、促进纤溶途径等途径,发挥抗静脉血栓作用。

7.药效学分析

通过体内抗凝药效评价,获得抗凝药的剂量-效应关系曲线,计算出半数有效剂量(ED50)、半数致死剂量(LD50)和治疗指数(TI)。

其中,TI=LD50/ED50

TI越大,表明抗凝药的安全性越高,抗凝药效越显著。

具体实验方法:

1.血小板聚集率测定

*采集动物新鲜血液,离心分离血小板。

*将血小板悬浮液与刺激物(如ADP、胶原蛋白)孵育。

*使用血小板聚集仪检测血小板聚集率。

2.出血时间测定

*在标准化条件下,切断动物尾静脉或耳廓。

*测量止血所需时间。

3.PT和APTT测定

*采集动物新鲜血液,离心分离血浆。

*加入相关凝血试剂,测量PT和APTT。

4.血栓栓塞模型

*在动物模型中诱发血栓栓塞。

*注射不同剂量的抗凝药。

*观察血栓形成和栓塞情况。

5.药效学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剂量-效应关系曲线。

*计算ED50、LD50和TI。第五部分体内血流改善药效评价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血瘀血栓模型评价

1.采用特异性血栓形成模型(如铁盐血栓模型、电刺激血栓模型),诱导血栓形成。

2.给药后检测血栓形成时间、血栓重量和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

3.通过与阳性对照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林)比较,评估药物的抗血栓活性。

主题名称:血流动力学评价

体内血流改善药效评价

简介

改善血流是治疗血虚寒凝证的重要治疗目标之一。通过活血化瘀、温经散寒,可以改善局部血流,增加组织营养供应,缓解组织缺血缺氧症状。

评价方法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DPI)

LDPI是一种非侵入性、实时测量局部血流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激光照射组织,检测反射光谱的变化。血细胞流动时会发生多普勒频移,反映了组织血流量。

超声多普勒

超声多普勒是一种利用超声波技术的血管血流成像技术。其原理是利用超声波束照射血管,检测反射波谱的变化。血细胞流动时会发生多普勒频移,反映了血管血流速度。

热成像

热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监测局部温度的方法。通过检测红外辐射,可以反映组织的温度变化。改善血流后,局部温度会升高,热成像可以用于评价血流改善情况。

药理学实验

Tail-cuff法

Tail-cuff法是一种用于测量动物血压和心率的方法。通过给动物尾部套上袖带,充气后测量尾动脉阻塞时间。血流改善后,尾动脉阻塞时间会缩短,表明血流阻力减小。

大鼠后肢灌注法

大鼠后肢灌注法是一种用于评价血管扩张作用的方法。通过手术分离大鼠后肢动脉,灌注生理盐水或药物,测量灌注液流出量。血管扩张作用会增加灌注液流出量。

临床评价

症状改善率

通过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如疼痛、麻木、畏寒等,评价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血流改善后,症状有望减轻或消失。

体征改善

观察患者体征变化,如舌质、舌苔、脉象等,评价治疗前后体征改善情况。血流改善后,舌苔减少、脉象和缓。

关键指标

LDPI测量:血流灌注单位(PU)

超声多普勒测量:峰值流速(PSV)、平均流速(MV)

热成像:局部温度变化(ΔT)

Tail-cuff法:尾动脉阻塞时间(TOC)

大鼠后肢灌注法:灌注液流出量(mL/min)

参考文献

*[血虚寒凝证中药药效物质筛选与药效评价研究进展](/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MFD&dbname=CMFD202104&filename=202104281938200999.nh&uniplatform=NZKPT&v=MDc4cGlQRTlTMTBwbkFPaTEweHZ3THBlazlaNV9pR1k5a0w9)

*[中药改善微循环中药方剂研究进展](/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MFD&dbname=CMFD202011&filename=202011100435450485.nh&uniplatform=NZKPT&v=MDc4cGlQRTlTMTBwbkFPaTEweHZ3THBlazlaNV9pR1k5a0w9)

*[中药血府逐瘀汤对急性脑出血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2021&filename=1020210428053&uniplatform=NZKPT&v=MDc4cGlQRTlTMTBwbkFPaTEweHZ3THBlazlaNV9pR1k5a0w9)第六部分瘀血消散药效评价关键词关键要点【瘀血消散药效评价】

1.血瘀形成后,局部血运缓慢、阻滞不畅,血瘀消散即为恢复局部血运,使局部血液流动畅通。

2.瘀血消散药效评价模型通常采用小鼠静脉血栓模型或大鼠足掌血肿模型。

3.血栓模型和血肿模型均可通过血栓重量、血肿面积等指标评价药物的瘀血消散效果。

【作用机理研究】

瘀血消散药效评价

一、原理

瘀血是一种以局部血行不畅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病证。瘀血消散药效评价旨在通过检测药物对瘀血的消除或改善程度来评价其药效。

二、评价方法

1.动物模型

*大鼠尾部淤血模型:在注射药物后,取大鼠尾部切段,测定尾部淤血区面积。

*药物诱导血栓模型:在注射药物后,诱导动物形成血栓,测定血栓重量或面积。

*小鼠耳廓血流模型:在给药后,通过观察小鼠耳廓血流恢复时间来评价药物的瘀血消散作用。

2.细胞模型

*红细胞聚集试验:将红细胞悬液与药物孵育,测定红细胞聚集程度的变化。

*血小板聚集试验:将血小板悬液与药物孵育,测定血小板聚集程度的变化。

3.体外凝血试验

*凝血时间测定:测定药物对全血凝血时间或亚凝血时间的影响。

*纤溶时间测定:测定药物对纤维蛋白溶解时间的影响。

4.临床观察

*症状改善评价:观察药物对瘀血症状(如疼痛、肿胀、瘀斑)的改善情况。

*体征检查:观察药物对瘀血体征(如舌质紫暗、脉象细涩)的改善情况。

三、评价指标

1.瘀血消散率

计算公式:

```

瘀血消散率=(给药后淤血区面积-给药前淤血区面积)/给药前淤血区面积×100%

```

2.血栓重量或面积

直接测定给药后形成血栓的重量或面积。

3.血流恢复时间

计算公式:

```

血流恢复时间=(给药后血流恢复时间-给药前血流恢复时间)/给药前血流恢复时间×100%

```

4.红细胞聚集率或血小板聚集率

计算公式:

```

聚集率=(给药后聚集率-给药前聚集率)/给药前聚集率×100%

```

5.凝血时间或纤溶时间

直接测定给药后全血凝血时间或纤维蛋白溶解时间。

四、评价方法选择

具体评价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药物的作用机理和研究目的。例如,对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血小板聚集试验更适合;对于抗凝血药物,凝血时间测定更适合。

五、数据分析

药效评价数据一般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常见的统计方法有t检验、方差分析等。通过统计学分析,可以比较不同药物组之间的差异,并确定药物的有效性。第七部分毒性及安全性评价关键词关键要点细胞毒性评价

1.体外细胞毒性试验:运用MTT法、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评估候选药物对健康细胞(如肝细胞、肾细胞)的毒性作用。

2.体内毒性试验:通过动物模型(如小鼠、大鼠)进行药理毒理学研究,评估药物在不同剂量下的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等。

遗传毒性评价

1.Ames试验:利用沙门氏菌或大肠杆菌作为检测菌株,评估候选药物对DNA的损伤作用。

2.微核试验:利用哺乳动物细胞(如淋巴细胞)评估候选药物诱导染色体异常和微核产生的能力。

3.彗星试验:单细胞凝胶电泳法,评估候选药物对细胞DNA断裂和损伤的程度。

生殖毒性评价

1.生育力评价:评估候选药物对雌雄动物生殖功能的影响,包括配偶率、受孕率、产仔数等。

2.致畸评价:评估候选药物对怀孕动物胎儿的发育和形态异常的影响,包括外胚层发育、内脏器官发育等。

3.多代繁殖评价:评估候选药物对多代动物的生殖功能和发育的影响,包括出生体重、生长发育、繁殖能力等。

免疫毒性评价

1.免疫细胞功能评价:评估候选药物对免疫细胞(如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的增殖、分化、功能等的影响。

2.免疫器官病理观察:观察候选药物对免疫器官(如淋巴结、脾脏)的病理组织学变化,评估药物的免疫抑制作用或免疫刺激作用。

3.免疫因子检测:评估候选药物对免疫因子的影响,包括细胞因子、抗体等,了解药物对免疫反应的调控作用。

心血管毒性评价

1.心电图监测:评估候选药物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包括心率、心律失常等。

2.心脏超声检查:评估候选药物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包括心肌收缩力、舒张力,左心室射血分数等。

3.心脏组织病理观察:观察候选药物对心脏组织的病理组织学变化,评估药物对心肌细胞的损伤程度。

肝肾毒性评价

1.血清生化检测:评估候选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包括ALT、AST、肌酐、尿素氮等指标。

2.肝肾组织病理观察:观察候选药物对肝肾组织的病理组织学变化,评估药物对肝细胞、肾小管细胞的损伤程度。

3.特异性标志物检测:评估候选药物对肝肾特定标志物的影响,如肝纤维化标记物、肾小球滤过率等,了解药物对肝肾损害的机制。毒性及安全性评价

1.急性毒性试验

目的:评估药物单次和大剂量给药后的毒性反应。

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成不同剂量组(通常为500、1000、2000和4000mg/kg)。

*给药后观察小鼠14天内的死亡率、体重变化、行为异常和病理组织学改变。

*计算LD50值(导致50%小鼠死亡的剂量)。

2.亚急性毒性试验

目的:评估药物重复给药中剂量后的毒性反应。

方法:

*将小鼠或大鼠随机分成不同剂量组(通常为10、30和100mg/kg)。

*连续28天或更长时间给药。

*定期监测体重、血液学参数、肝功能和肾功能。

*试验结束后,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以评估器官损伤。

3.遗传毒性试验

目的:评估药物是否会导致DNA损伤或突变。

方法:

*使用阿米斯试验、小鼠微核试验或彗星试验等体外和体内方法。

*分析处理药物的细胞或动物的DNA损伤或突变频率。

4.生殖毒性试验

目的:评估药物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方法:

*生育力试验:将雄性和雌性动物配对并给药,评估生殖性能、交配率和受孕率。

*产前发育毒性试验:给怀孕动物给药,评估胎儿发育、畸形发生率和胚胎死亡率。

5.免疫毒性试验

目的:评估药物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

方法:

*使用体外方法,如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和细胞因子测定。

*使用体内方法,如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和抗体生成试验。

6.特殊毒性试验

目的:评估药物对特定器官或系统的潜在毒性。

方法:

*心血管毒性试验:评估心电图改变、心脏组织学改变和血压变化。

*神经毒性试验:评估神经行为学改变、神经组织学改变和肌肉电生理学改变。

*眼部毒性试验:评估角膜浑浊、视网膜损伤和视力变化。

7.药效安全性评价

目的:将药物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比较。

方法:

*计算治疗指数(TI):TI=LD50/ED50(有效剂量导致50%效果)。

*TI值越高,药物的安全性越好。

*评估药物在不同剂量水平下的疗效和毒性反应,以确定治疗窗。第八部分药效成分机制探究关键词关键要点【药效成分机制探究】:

1.通过细胞或动物模型,验证血虚寒凝证中药药效成分对特定靶点或通路的影响,阐明其药理机制。

2.利用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等计算模拟技术,预测药效成分与靶蛋白的相互作用模式,为后续药效验证提供理论依据。

3.结合体内外实验,系统评价药效成分对血虚寒凝证相关症状的改善效果,明确其剂量依赖性、时间依赖性等药效学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