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写作《观点要明确》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1页
第二单元写作《观点要明确》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2页
第二单元写作《观点要明确》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3页
第二单元写作《观点要明确》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4页
第二单元写作《观点要明确》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观点要明确教材研读:1、观点不明确的表现。(1)表达的观点含糊、模棱两可,和稀泥,没有鲜明的立场。

有人说,“开卷有益”,我觉得很有道理,读书会增长我们的见识,陶冶我们的情操。但如果看了不良的书籍,甚至淫秽书籍,就会毒害我们青少年的身心,所以我认为开卷有益也无益。这样的观点明确吗?(2)论说范围过宽。面面俱到,泛泛而谈,结果失去焦点,缺乏针对性。《敬业与乐业》主要论说的重点是什么?(一“敬”二“乐”,从“敬”“乐”这两方面选取材料进行论述。这两个字确定了论说的范围。)提出的观点是什么?(“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说成白话就是,人类生活必须敬业与乐业,没有别的路径可走。)读下面一段话,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是怎样做到有针对性的论说的?常言道:“勤能补拙。”就是说天资差,是可以用后天的努力来补偿的。梅兰芳年少的时候,去拜师学戏,师博说他生着一双死鱼眼睛,灰暗、呆滞,根本不是学戏的材料,拒不收留。天资的欠缺并没有使他灰心,反而更坚定了学戏的信心;他喂养鸽子,每天仰望天空,双眼跟着飞翔的鸽子穷追不舍,以此来矫正眼力。他养金鱼,每天俯视水底,双眼紧随遨游的金鱼寻踪觅影。经过如此艰辛的磨练,梅兰芳那双眼睛变得如一潭清泉,明澈如镜,如一汪秋水,明媚动人。在眼睛的缺陷克服后,他便苦学各派戏技,独创了梅派唱腔,终于成了著名的京剧大师。(3)语言不简洁。堆积词藻而内容空洞;可以很少的话说清而说得很复杂。读吴晗《谈骨气》的第一、二段,体会作者提出观点语言简洁的特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2、怎样做到观点明确。(1)用一个判断句,旗帜鲜明地表达观点。如《敬业与乐业》《谈骨气》《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抉择》等。根据提示,将相应的语句补充完整: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品格。……是……青少年爱玩电子游戏是。人应当敬业、乐业。……要/应当/必须……人在困难面前必须。脸上常带微笑,能够让你更美丽。……能够/将会……勇敢面对困难,将会。阅读下面的材料,判断下面提炼的观点是否明确?小马要过河,先问牛大伯,问是否可以蹚过去。牛大伯说水很浅,能蹚过。小马正准备过河,忽然松鼠告诉它,水很深,不能过,前天还淹死了它的一个同伴。小马没主意了,回去问妈妈。妈妈叫它自己多想想,试一试。结果小马顺利地过了河,水不深也不浅,刚好没过膝盖。第一组: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没有个人主见不要做没有主见的人我们应当相信谁呢?(简单的叙述,没有明确的倾向的评价,通常不能构成观点;疑问句不能表现主张,不能构成观点。)第二组:真知也许从实践中出。(观点必须鲜明,不能模棱两可。)第三组:在困难面前不要屈服。不要过分迷信经验,要敢于尝试。(观点要从材料中提炼出来,必须符合故事内容,必须紧扣材料。故事本就没涉及到“屈服”“迷信经验”)第四组:下面这句话能作为论点吗?要学会观察事物,别人给的意见,自己要懂得判断,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论点的表述必须简明扼要,提炼的论点一般只有几个字,十几个字。这段话关涉的主要内容面多,范围也大。)读“小马过河”故事,简要写出提炼出的观点。小马做出过河的决定——独立思考是可贵的精神素质小马不知相信谁——相信自己,才能走出迷谷小马如何鉴别是非——多分析,才能鉴别是非小马不知真知从哪里来——真知从实践中出小马尝试过河——敢试才会成功小马一味讨主意——做事要有主见(这体现了多角度;前面所叙,是故事某一方面的事实,后是从这一事实提出的观点。)(2)在文章重要的位置凸显观点。①题目直接表明观点。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等。②在开篇处亮明观点。一般在一段亮明观点,再进行阐释、论证。这如写读后感时先写“读”,再点明“感”;这“感”就是观点。如:《敬业与乐业》,先说明“敬业乐业”四字来于《礼记》中的“敬业乐群”,再点明观点。《怀疑与学问》(九上第19课),通过引用程颐与张载的话表明观点:学则须疑。思考《精神的三间小屋》作者的观点是如何提出的。(参考:先引述名言、古话——再类比出心灵活动也需要空间,心灵活动也要有疆域——提出观点:人要为自己修建三间小屋。)③在文章的结尾处对全文总结或加以强调。如:《敬业与乐业》,“今于所讲,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相信这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我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在文章的什么地方提出观点,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没有一层不变的法则。观点放在文中的什么地方对于写作高手,论点无论在文章的开头、中间还是结尾,都不会影响到论点的鲜明性。但对于初学者,在学习议论文写作时,最好把论点放在开头,因为这样做才能达到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鲜明效果,也为后文的论述创造了便利条件。而且考试作文,一篇议论文的字数不多,应尽快地摆出论点,是文章中心明确,所以,一般都把论点置于文章的开头。(3)拟写提纲,凸显观点。提纲是行文的基础,提纲越清晰,行文思路就越清楚,观点就越凸显。训练拟提纳的好方法是,在读文章时,按照文章的行文思路把文章的每一段写了什么进行整理,同时也要理清段与段之间内容存在的关系。这本质上就是整理文章的思路。这文章的脉络或是思想路径,这,就是文章的内容提纲。写作前拟写提纲,是作文的一个好方法。重要的一点是要根据观点拟提纲。训练1:以“宽容”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拟写提纲。(参考:以“宽容”为话题?论点:生活需要宽容分论点1、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构件。论据:六尺巷的故事:“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分论点2、宽容是人与人友好交往的桥梁,是人们心灵沟通的桥梁。论据: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分论点3、宽容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具体体现,也是事业成功的保证。(正面)论据:唐太宗容忍魏征的事例。缺少了宽容,人们将在斤斤计较中与人结怨,在睚眦必报中与人结仇,在水火不容中同归与尽。(反面)论据: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交往过于斤斤计较的反面事例。分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1-3并列,3内部形成正反对比。)训练2:以“意气”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拟写提纲。(参考:观点:意气是人成功的基石。1、引论(1)用雏鹰翱翔天宇、骏马驰骋万里引出中心论点:英雄创业靠的是舍我其谁勇战万方的意气。(类比)2、本论(2—7)分三层论证中心论点。第一层(2-3)分论点1:舍我其谁的意气使人奋起。(例证、引证)论据:李贺、陈胜、孟子豪言壮语(效果分析法)。第二层(4-5)分论点2:献身理想的意气使人勇敢。(例证、排比)论据:布鲁诺、哥伦布、红军的事例(因果分析法)。第三层(6-7)分论点3:勇于探索的意气使人发挥潜力。(例证)论据:杨振宁、李政道、吴剑雄、王淦昌(因果分析法)。3、结论(8)用浆、巨轮、彼岸作比归纳全文,激励人们。(比喻))例文点评:好奇,往往是发现真理的第一步(提纲)开头:阐述什么是好奇,以及好奇与真理之间的关系,通过罗列一系列现象来引出论点——好奇,往往是发现真理的第一步。主体:1、对自然的好奇使得人们开启探索真理的大门。(例证法:牛顿、凯利、茹可夫斯基、莱特兄弟)2、纵观国内外科技发展史,好奇再次扣起真理的大门,使真理大放异彩。(例证法:阿波罗号、蛟龙号)结尾:总结“好奇是对世界未知的探索,是伴随人们终身的;好奇,是发现真理的第一步。”(188字)点评:提纲思路清晰,文章观点明确,结构完整,能够围绕“好奇,往往是发现真理的第一步”这一观点进行系统的论述,论据充分,运用了例证法,使文章论证有力,从中也看出作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常常会提出一个或一串奇怪的问题,总喜欢刨根问底地追问“为什么”,可别小看了孩子的好奇心!它是创新的潜在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常有疑问,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探索。正像当代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所说的:“好奇心很重要,要搞科学离不开好奇。道理很简单,只有好奇才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没有强烈的好奇心,瓦特发明不了蒸汽机、牛顿也发现不了万有引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好奇心是孩子天生就有的求知愿望,是一种对知识的饥饿感,渴望将事情弄得明明白白,渴望将道理弄得真真切切。好奇心是一个人有所发现、有所成就的前提,一个人对各种事物的好奇心越强烈,就越具有探索的眼光。父母和老师要有发现的眼光,能捕捉住激发孩子进行有价值的发现与创新的视角或素材。孩子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质疑可以激发他们思考,促进他们参与。质疑的过程也是孩子主动学习的过程。家长和老师要引导孩子在学习过程随时质疑,敢于怀疑权威,敢于怀疑教材,敢于怀疑家长和老师。一味地呵斥和责骂,只会挫伤孩子探究的积极性,不少孩子的好奇心就在成人的埋怨声中永远地丢失了!孩子丧失了好奇心,也就丧失了最起码的创造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人的创造是根本之根本,而教育的一个宗旨就是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学习也是一项具有“探险”性质的创造性工作,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实际上就是不断创造的过程,不管是哪一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创造。孔子侍坐畅谈式的教学模式,营造的就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情境,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老师循循善诱,点拨引导,难怪孔子的3000弟子中涌现出了72位治国平天下的贤人。中国科大校长、中科院院士朱清时认为,学生的首要任务是挖掘自己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要多参加校园活动和报告会,只有当学生充满了好奇心,加上不断的勤奋努力,创新才有希望。当然,孩子的好奇心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正确的引导,不闻不问,任其发展,也有可能断送孩子的美好前程。不少走上偷盗、抢劫、吸毒等不归之路的少年犯,最初也是因为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觉得好奇,冒险尝试而越陷越深的。这样的教训应当记取。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引导好孩子的好奇心,就是在培养我们民族的瓦特和牛顿!(954字)点评:文章从教育者的角度谈如何引导呵护孩子的“好奇心”,立意高远,论证充实。主体部分如分点论述,层次会更清晰。学生习作:电子游戏弊大于利我认为玩电子游戏弊大于利。电子游戏导致学生荒废学业。虚拟世界是非常吸引中小学生的,生活不顺心、学习压力大以及逆反心理等因素导致他们选择了这样一个发泄的空间——虚拟世界。他们可以摆脱现实生活中的一切,去做平时在现实中做不到的事情。电子游戏使得中小学生越陷越深,逃课、夜不归宿、睡眠不足等问题接踵而至,学习成绩自然大幅度下滑。电子游戏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长时间使用电脑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青少年尚处于发育阶段,脑细胞极易受到损害,长期在电磁波辐射下,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数量会明显减少,并使血液流度减慢,容易导致青光眼、失明症、白血病等病症。长时间使用鼠标、键盘,敲击、滑动手机屏幕,在电脑、手机面前一坐就是一整天,反复单一的动作由于幅度变化小,容易出现局部性骨骼肌肉系统的疲劳和负担。这就使部分神经肌肉组织呈紧张状态,危害人体健康。心理疾患不容忽视。国外心理学专家研究发现,经常与电脑打交道的人,会在不知不觉中生出一张表情淡漠、冷峻的“电脑脸”。许多学生因为沉迷于电脑游戏而患上网络成瘾症、网络疏离症等新型精神疾病。杭州某校的一名中学生以前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好孩子,后因迷上网络游戏受到刺激,经常一个人傻笑,只要一玩游戏就喊“外星人来了,快逃!”父母将他送到医院去治疗,医生的诊断是:玩游戏受到刺激,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从而导致间断性精神失常。诱导学生犯罪。中学生沉迷于电子游戏难以自拔,用身上的零钱难以维持后发展为说谎、向父母骗钱,再发展为向低年级学生勒索钱物,最终发展为偷窃、诈骗,甚至离家出走,走上犯罪道路。因此说,一些电脑网络游戏对中学生的毒害不亚于毒品,人们将其比作“电子海洛因”,学生应该好好控制自己,不能迷于网络游戏。河南省一名13岁的女孩,因玩电子游戏上瘾,从拿母亲的钱到偷家里的存折,再到变卖家中物品,最后离家出走,堕落犯罪。电子游戏就像裹着糖衣的炮弹,各种五花八门的电子游戏吸引着好奇心正旺盛的我们,有的同学甚至通宵达旦地玩游戏,把该做的事如学习给耽误了。所以,电子游戏弊大于利,不能沉迷于虚拟的游戏世界。(859字)谈交友孔子是儒学创始人,他的言行被奉为儒家经典。对于交友,孔子说过一句话:无友不如己者。后世对此纷争不断,有人认为是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人认为是没有朋友比不上自己,而我的观点是后者:没有朋友比不上自己。上帝为他关了一扇门,必定会为他打开一扇窗。每个人生下来便是独一无二的,便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没有人是不如别人的。或许他学习不好,但他勤劳能干;或许他绘画不好,但他体能优异……所以,不要觉得你自己很优秀,其实每个人都不比你弱。而对于交友来说,也许有人会觉得我成绩好,你成绩差,你比不上我,我不和你做朋友。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转头和成绩比你好的人做朋友时,他们会欣然同意的?因为他们明白: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