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4年高考易错题(新高考专用)【消灭易错】《世界现代史》选择题50题专练含答案世界现代史选择题50题专练1.一战爆发后,外交总长向袁世凯建议:唯有参战,取得参加战后和会资格,才有挽回《民四条约》中丧失权利的机会……北京政府也亟思在外交上有所突破,乃借参加欧战之机会,加入协约国阵营。努力收回国权,提升国际地位。以上事例表明(
)A.民族意识的进一步发展 B.中国近代实现了独立自主的外交C.国际环境决定中国外交政策的走向 D.政治家决定了外交的手段2.当列宁对全世界劳动者描绘共产主义的美好未来时,威尔逊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他著名的“十四点计划”。陈独秀在1918年底所作的《每周评论》的《发刊词》中曾称威尔逊为“世界上第一个好人”,巴黎和会后,以前颇吹棒威尔逊的陈独秀也不得不认为他“好发理想的大议论”,其实又“不可实行”。陈独秀前后看法的转变表明(
)A.中国民主革命的深入发展 B.知识分子对西方文明认识的深化C.中国知识分子的普遍觉醒 D.欧美列强对中国政策发生了转变3.1939年8月,苏联与英法长达5个月的政治军事谈判破裂,而德国接受了苏联提出的全部要求并签订了互不侵犯协定,苏联在和英法谈判中谋求不到的东西,从德国方面得到了保证。这一结果(
)A.表明苏德两国的利益完全一致 B.延缓了反法西斯集体安全体系的形成C.反映了意识形态决定外交关系 D.说明苏联与英法两国的矛盾不可调和4.列宁指出:对个人利益的关心,能够提高生产。我们无论如何首先要增加生产,批发商业在经济上把千百万小农联合起来,引起他们经营的兴趣。把他们联系起来,把他们引导到更高的阶段:实现生产中各种形式的联系和联合。为此,苏俄(
)A.实行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 B.把土地从农民所有改成集体所有C.直接用工业品交换农民的农产品 D.采用农民能接受的自由买卖方法5.1942年l月17日,斯大林格勒会战开始。城市北郊的“红十月”拖拉机厂离前线只有1500米远,工人们冒着炮火生产和修理坦克。在战斗激烈的9月份,他们生产了200辆坦克和150辆牵引车,许多工人甚至直接驾驶坦克到前线参加战斗。材料所述现象主要得益于(
)A.苏联军民保家卫国的信念 B.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施C.苏联模式推行公有制经济 D.苏联专业化教育培养了人才6.甘地在解释“非暴力不合作”理论时曾说:“只要通过‘非暴力’的方式,即感化的方式,人们所希望得到的新时代就必定会到来。法国有一句名言——自由、平等、博爱……那些法国从未实现过的,将留待我们去实现。”据此可知,甘地(
)A.缺乏独立的民族民主革命思想 B.糅合了东西方文明成果C.试图在印度仿行法国政治制度 D.寻求法国对印度的支持7.二战期间,英国政府鼓吹“人民战争”,以战争对英国文明和民众的威胁展开宣传。同时,英国知识界也借助“人民战争”话语表达对时局的关切,部分知识精英群体甚至将目光转向了工人阶级,认为工人阶级的使命是推动英国社会制度变革,如赛琳娜·托德指出二战期间是英国工人阶级成为“人民”的关键时期。这表明(
)A.英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统一战线扩展到了国内C.政府和进步知识界立场一致 D.正义战争推动社会进步8.下表呈现的是20世纪20年代苏联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言论。这说明当时(
)时间言论来源1925年12月私人资本在其作用相对降低的情况下有了绝对增长……农村富农经济随着农村分化的加剧而日益增长;城市新资产阶级也在日益增长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关于工业化的决议1927年11月2500万小农户是俄国资本主义势力的根源。逐渐从这一大批人中间出现的富农阶层,正在重演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过程,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下埋藏一个大地雷《真理报》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讨论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成效甚微C.优先发展重工业成为必然选择 D.苏联模式即将取代新经济政策9.1929年,苏联石油开采企业基本完成了用美国旋转钻井代替本国冲击钻井的过程,生产成本、故障、损耗率都明显降低,巴库油田的(美国旋转钻井)使用率是86.7%,格罗兹尼是73.2%,苏联的开采效率由此大幅度提高。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A.突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B.工业化建设受新经济政策影响C.尝试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 D.利用市场经济体制保障工业化10.下表是某一时期连续三年苏联各类型批发商业所占比重统计表(单位:%),这些数据(
)年份国营商业合作社商业私人商业第一年49.932.018.1第二年52.938.68.5第三年49.542.67.9A.反映了过渡时期商业的特点 B.预示新经济政策走向终结C.说明农业集体化已开始实施 D.表明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11.下图是1940年至1944年美国妇女就业情况统计表劳动比例
工厂雇佣
家庭佣人
幼儿母亲据图表分析,这一时期美国妇女就业情况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自由贸易经济政策的推动 B.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C.社会化大生产的持续推进 D.女权运动的深刻影响12.下图是1922年8月29日英国《星报》登载的漫画《凡尔赛之锁》,描绘了在摔跤擂台上,德国被绞成一团的三个大汉死死压住的场景。这幅漫画作者试图说明(
)凡尔赛之锁英国人:“嗨,先生,您能抽空进来做下裁判吗?”A.《凡尔赛条约》未能规划欧洲秩序 B.协约国与德国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C.美国对国际事务采取中立主义政策 D.英国的衰落使其无力应对欧洲局势13.史学界普遍认为冷战爆发是基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而导致的美苏双方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也有学者从战后英苏利益冲突的角度出发,认为是英国政府出于国家安全考虑而制定了“联美反苏”政策,美国加入后,因实力雄厚取得反苏阵营的领导权。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两种观点之间相互矛盾故都不能成立 B.英国诱因观点不具有普遍性难以成立C.客观历史事实的认定基于不同的解释 D.多视角的分析开阔了史学研究的视野14.据如表可知,这一时期苏联(
)苏联1965一1985年城乡收入统计对比表(单位:卢布)年份城市职工集体农庄庄员月均货币工资月均收入占城市职工月收入比重196596.551.553.4%197012274.861.3%1975145.89263.1%1980168.9118.570.2%1985190.1153.480.7%A.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同步上升 B.改革取得一定成效C.逐渐摆脱了斯大林模式困扰 D.以农业为调整重点15.下表为1951年和1970年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人每小时平均工资统计表(单位:美元)。据此可知(
)年份美国西德英国法国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亿元)1951年2998.27231.95357.25290.82109.691970年10733.12158.41306.81484.62126.1工人每小时平均工资(单位:美元)1951年1.590.350.410.300.171970年3.361.621.251.010.96A.美国率先建成福利国家制度 B.战后西德经济增长速度最快C.各国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 D.日本企业资本积累优势明显16.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苏联一幅名为《“窒息的”英、法、意市场》的漫画。其中象征美国的人坐在装有“英国货物”“法国货物”“意大利货物”的货摊上,将货摊压得几乎倒塌。这两幅漫画主要折射出当时(
)A.区域集团化遭遇重大挫折 B.马歇尔计划加强了美国对西欧渗透和控制C.美苏争霸中美国优势明显 D.美国引导欧洲国家走向了联合发展的道路17.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发表演说,宣布美国将向欧洲提供大量无偿和低息贷款,援助对象包括苏联和东欧,并强调:我们的政策不是针对任何国家或是教条,而是针对饥饿、贫穷、绝望和骚动。它的目标应该是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复苏,以使得自由体制能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得以出现。这说明(
)A.美苏紧张关系出现缓和 B.美国致力于欧洲的复兴C.美国掩盖遏制苏联意图 D.两极对峙格局已经形成18.二战前的“民族自决”反映的是欧洲民主主义者的价值观念。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非殖民地化大宪章》规定,民族自决权利主体为“政治上明确而文化上具有多样性的殖民地和发展中世界的前殖民地国家”。导致这一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A.世界殖民体系的逐步瓦解 B.新兴民族国家注重文化建设C.亚非拉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D.联合国委任统治原则的落实19.下表是二战后西方五国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根据此表可推知这一时期(
)时间国家1951—1960年1961—1970年1971—1980年1981—1987年1988—1990年日本8.010.64.93.84.7美国3.33.92.82.72.8联邦德国7.34.62.81.53.1法国4.85.63.71.63.1英国2.82.81.92.53.1A.日本经济实力已赶超欧美国家 B.战争严重削弱了美国实力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适时调整 D.凯恩斯主义始终占据主导20.“第三世界”是国际社会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产生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群体的统称。冷战结束后“第三世界”这一术语使用频率明显减少。学术界为此引发一场第三世界是否存在的讨论。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争论已基本结束,国际社会以发展中国家的术语代替了第三世界。其原因是(
)A.这一国家群体已经不再存在 B.发展已成为国家的首要问题C.国家间意识形态分歧已弱化 D.不同性质国家实现合作共赢21.从下表中,可以看出这阶段(
)阿根廷1980、1991、2002年全国经济及阶级阶层结构统计类别按经济活动种类计算的生产总值占比的统计全国城市社会结构:按社会阶级和阶层划分的分布情况年份农业、狩猎、林业、渔业工业服务业上层阶级中产阶级工人阶级边缘阶层19805.9638.1455.960.947.440.211.519916.3530.1363.521.338.443.416.920014.4524.9370.610.438.241.420.2注:数据来源于【阿根廷】古斯塔沃·恩里克·朵茶屎,张的展译《阿根廷的经济政策与社会转型(1975~2002)》A.阿根廷面临着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B.阿根廷融入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影响C.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趋势 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的必要性22.下表是1980—1989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据此判断(
)年份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经济增长速度-0.3%1.9%-2.5%3.6%6.8%3.4%2.8%3.4%4.6%3.0%A.美国经济进入战后的黄金年代 B.削减开支及紧缩货币取得成效C.新的产业革命助力美国新经济 D.推进国企私有化走出滞胀危机23.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减少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日美两国签订了多个限制日本纺织品出口的协定,而随后日本彩电对美出口激增;在美国压力下,日本限制了彩电出口,但此后日本汽车出口到美国的数量暴涨。该时期日美贸易情况(
)A.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程度提高 B.体现了世界格局的根本变化C.说明了日本国内市场的扩大 D.奠定了国际合作的全新基础24.下表为1973—1983年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失业率统计,对其解释合理的是(
)A.自由放任政策引发的经济危机 B.通货紧缩现象通过国际市场传播C.西方经济政策调整存在局限性 D.体现福利国家政策带来诸多弊端25.20世纪50年代,苏联《消息报》社论称,苏联有将近50万妇女当选为地方苏维埃代表,有1700个妇女当选为加盟共和国和自治共和国最高苏维埃的代表,有277个妇女当选为全苏最高苏维埃的代表。在美国,以1954年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局案为起点,种族隔离制度在社会各方面被逐渐废止;6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法案,终结了种族隔离制度。这反映出(
)A.美国社会对黑人的歧视被瓦解B.平权运动在美苏两国得到发展C.冷战使两大阵营间的斗争加剧D.苏联女性地位得到实质性提升26.下面是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名为《欧洲赌注》的漫画。画面上方有四匹瘦弱的欧洲赛马,画面近处,一匹身披美国国旗的标有“马歇尔计划”的强健赛马正被牵进场内,马的右侧是美国国务卿马歇尔,与苏联外交部部长莫洛托夫(手持望远镜者)和斯大林(倒转头看马嘴者)一起在查看赛马的牙齿。该漫画揭示了(
)A.美苏两国民众文化需求不同 B.西欧联合抵制苏联的影响C.美苏之间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D.冷战背景下欧洲裂痕加剧27.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以日本与印度为起点,正式在亚洲展开美国学的学科制度化进程,美国政府和私人机构为美国学在这两个国家的传播赋予了“共享美国价值观,加强‘自由世界’集体力量,以最终助益世界秩序构建”的意义。这反映了(
)A.亚洲新兴国家遭到文化侵略 B.美苏对抗影响文化交流C.美国式现代化得到广泛关注 D.亚洲学者向往美国文化28.有学者指出,1992年153个国家和欧共体签署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2002年达成了《哥本哈根协议》。但在减排承诺方面,意大利、奥地利和东欧国家成员则不愿做出减排的承诺;非洲国家偏重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融资问题;石油输出国则关注全国减排行动对能源需求的影响。该学者旨在说明在环境保护过程中(
)A.对重要资源实行国家管控具有合理性 B.联合国未能发挥全球治理作用C.国际关系领域存在着合作与利益冲突 D.全球与区域间的合作日趋紧密29.“在21世纪,传统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有进一步向发展中国家集中的趋势,而发达国家则更加注重发展以现代高新技术为核心的产业。跨国公司将日益成为世界生产的主要组织者和主要投资者”。上述材料反映出(
)A.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得到了改变 B.发展中国家丧失经济主权和国家独立C.发展中国家面临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 D.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距必然拉大30.随着世界经济日趋市场化、信息化和制度化,非国家行为体的影响扩大。例如,1997年,西方对冲基金攻击泰国的货币,引发了亚洲金融风暴。2000年创建的比尔·盖茨基金会每年用于疾病防治、赈灾和教育的善款超过10亿美金。这些现象说明(
)A.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 B.跨国公司推动经济发展C.世界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加剧 D.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共存31.2023年10月,在摩洛哥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中集中讨论了“IMF份额”改革问题(“IMF份额”决定了成员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各项决定中的投票权),最近一次对配额占比的大幅调整发生在2010年,金砖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份额从
9.8%提高到14.3%,中国的份额上升至6.39%,成为第三大会员国。这反映出(
)A.欧美丧失国际金融主导地位 B.全球治理民主化趋势加强C.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亟待改革 D.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加快32.1945年《联合国宪章》强调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1961年《不结盟国家的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提出:“反对任何形式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20世纪90年代,《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签订,世界贸易组织、二十国集团相继成立。材料反映了20世纪中后期的时代主题是(
)A.和平与发展 B.两极格局的形成C.战争与革命 D.多极化发展趋势33.2023年9月,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启动一项应急计划,计划筹集1.23亿美元,向苏丹17个粮食不安全形势最严峻的州提供紧急援助。与此同时,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对乌克兰扎波罗热核电站开展实地访问,再一次重申有关核电站的安全倡议。这表明(
)A.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即将建立 B.当今全球治理的主要力量已发生重大变化C.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提升 D.联合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4.1997年5月,法国总统希拉克访华,双方宣布“中法两国应承前启后建立长期的全面伙伴关系”。1998年,中英两国宣布发展全面伙伴关系。同年,中国同欧盟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强调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这一时期中欧关系的发展(
)A.推动了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 B.反映了世界格局的根本性变化C.得益于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 D.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兴起35.1963年,第18届联大讨论召开贸易与发展会议问题,会上75个发展中国家发表联合宣言,形成“七十五国集团”。1964年扩大为77个国家和地区,并发表联合宣言,谴责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对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的掠夺与控制。截至2022年7月,该组织共有133个成员。该集团的成长(
)A.标志着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B.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C.改变了发达国家主导国际政治的局面 D.助推多极化趋势发展36.世界近代史上,战后所确立的国际体系从威斯特伐利亚到凡—华再到雅尔塔,其间政治上的创造物持续时间并不长且瓦解后没有多少遗留下来。但二战后由美苏主导的雅尔塔体制所独特创立的国际经济秩序三大支柱,却一直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知(
)A.雅尔塔体系仍具有生命力 B.国际关系以经济秩序主导C.经济全球化发展不可逆转 D.帝国斗争激烈且长期存在37.目前,以美元为主的结算和储备体系正在逐渐结束其历史使命,“去美元化”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与此同时,截至2020年初,至少有28个国家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结算,还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把人民币纳入了国家货币储备体系。这反映出(
)A.国际金融体系不断重构 B.经济全球化出现重大挫折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解体 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38.20世纪80年代,外汇市场存在官方汇价市场和外汇调剂市场,外汇调剂市场中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明显高于官方汇价市场。1994年汇率并轨改革后,人民币兑美元的官方汇价从5.7∶1调整为8.7∶1,同时实行单一浮动汇率制。1994年汇率改革(
)A.减小了中国对外贸易顺差 B.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C.有利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 D.源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成39.1931年,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说:“黄金不再在人们手上传来传去。人们贪婪的手掌再也无缘接触它。黄金如今沉睡在地下,再也看不见。当众神不再身着金黄色的盛装在地上漫步时,我们便开始理性地看待它们。”这段话的背景可能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得以确立 B.白银取代黄金成为流通货币C.国际金本位制度走向崩溃 D.金币代替黄金在国际间流通40.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在旗层治理方而更强调政府、社区、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社区承担更多政府功能。1991年,英国在《竞争求质量》白皮书中提出:地方政府的任务在于明确要求和设定优先项目、制定服务标准,不再直接提供公共服务。这种做法旨在(
)A.减轻政府的公共财政负担 B.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C.协调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 D.提升基层治理的效率41.当今美国一半以上的公共服务由非政府组织提供,覆盖了慈善、宗教、教育﹑扶贫、养老、卫生、环保,社区建设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调查显示,21世纪初,全美51%的医院、46%的大学、86%的博物馆90%的艺术团体的公共服务都由非政府组织供给。美国的非政府组织(
)A.使得基层治理更高效 B.标志着治理体系的完善C.全面履行政府的职责 D.化解了基层社会的矛盾42.下图为“美国农业的投入使用量(以1967年指数为100)”。对该图的合理解释是(
)A.机械和劳动力的投入反映国家重视的降低B.化学品大量使用导致生态环境破坏C.农业投入量的变迁呈现出对科技依赖性的增强D.劳动力的减少意味着农业逐步走向衰落43.1950年到1984年,世界粮食总产量从6.3亿吨增至18亿吨,其中发达国家粮食产量从3.8亿吨增至8.9亿吨,发展中国家粮食产量从2.5亿吨增至9.1亿吨;世界总人口从25.1亿增至47.7亿,其中发达国家人口从6.5亿增至10.6亿,发展中国家人口从18.6亿增至37.1亿。这一变化说明(
)A.食物供需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 B.第三世界农业发展长期落后C.发展中国家缺粮问题日益严重 D.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粮食生产44.科学家普赖斯于1962年发表了著名的“小科学、大科学”演讲,他认为:过去的小科学是分散的、个体的、随机组合的研究,现在的大科学研究规模则越来越大,从企业规模发展到国家规模甚至国际规模。如美国的“阿波罗计划”、苏联和中国的火箭、卫星研制计划。这说明(
)A.科技与生产力之间的转化速度加快 B.二战推动了人类科技多领域繁荣发展C.科技成为了国际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D.第三次科技革命有整体化社会化特征45.20世纪70年代,微型电子计算机出现。电子计算机微型化是指随着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应用及多媒体技术与其他软件技术的成熟,计算机的处理能力、速度与性能价格比进一步提高,而其体积、重量、功耗日趋降低,更广泛地渗透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据此可知,电子计算机微型化(
)A.推动了信息技术的普及 B.减轻了人们工作压力C.保障了人们的网络安全 D.取代了人工智能技术46.如表所示为1947-1979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七轮多边贸易谈判国家及主要议题。这可用来说明关贸总协定(
)届次谈判时间参加国家/个主要议题11947.4-1947.1023关税减让21949.4-1949.1033关税减让31950.9-1951.439关税减让41956.1-1956.528关税减让51960.9-1962.745关税减让61964.5-1967.654关税减让、反倾销71973.9-1979.4102关税减让、非关税壁垒A.消除了各国之间的关税壁垒 B.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C.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D.致力于实现国际贸易的自由化47.二战后成立的世界卫生组织负责全球卫生防疫,曾推出1947年“全球流感规划”、1952年“全球流感监测网络”、1955年“全球消灭疟疾计划”、1967年“全球根除天花计划”等计划项目,但全球合作整体进展缓慢。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防疫体系尚未真正建立 B.未充分利用科技发展的新成果C.世界卫生组织的影响力有限 D.冷战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冲突48.1985年,新加坡全国各中学通用的《儒家伦理》课本出版。课本将儒家倡导的“忠”解释为忠于国家,具有国民意识;将“仁爱”解释为具有友爱精神,尊重关心他人;将“礼义”解释为接人待物不仅要以礼相待,而且要坦诚守信,养成良好的公德心。这体现出新加坡(
)A.摒弃了西方文化的价值观 B.借鉴周边国家现代化的成功经验C.努力创作现代的东方文化 D.力图用儒家思想维系政府公信力49.1901年,澳大利亚议会通过了《移民限制法》。1956年,自由党政府修改移民法,其中规定:凡有杰出技术者,或对澳大利亚有用人才,不论人种肤色,都可移民来此发展,还可有资格成为澳洲公民。1958年,《移民限制法》被正式废止。澳大利亚移民政策的调整(
)A.意在摆脱对宗主国的技术依赖 B.源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C.旨在增强国民的自由平等意识 D.着眼于自身经济社会发展需要50.有学者认为,二战后的现代化过程中,“泛西方化”是指西方文化内部资本主义的实现与资本主义的批判这对基本矛盾通过“海洋途径”(在一些非西方国家衍生出一种畸形殖民资本主义形态)和“大陆途径”(使另一些非西方国家从封建制度和殖民体制下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形成两大阵营的对垒。该学者意在强调(
)A.两种意识形态的对垒 B.现代化进程深受西方文化影响C.社会主义在中俄确立 D.各民族的独立冲击了西方文明世界现代史选择题50题专练1.一战爆发后,外交总长向袁世凯建议:唯有参战,取得参加战后和会资格,才有挽回《民四条约》中丧失权利的机会……北京政府也亟思在外交上有所突破,乃借参加欧战之机会,加入协约国阵营。努力收回国权,提升国际地位。以上事例表明(
)A.民族意识的进一步发展 B.中国近代实现了独立自主的外交C.国际环境决定中国外交政策的走向 D.政治家决定了外交的手段【答案】A【详解】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中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一战期间(中国)。材料中“袁唯有参战,取得参加战后和会资格,才有挽回《民四条约》中丧失权利的机会……”说明民族意识的觉醒,体现民族意识的进一步发展,A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菜实现独立自主的外交,排除B项;国际环境可能影响中国外交政策的走向,不能决定,排除C项;政治家决定外交手段,说法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2.当列宁对全世界劳动者描绘共产主义的美好未来时,威尔逊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他著名的“十四点计划”。陈独秀在1918年底所作的《每周评论》的《发刊词》中曾称威尔逊为“世界上第一个好人”,巴黎和会后,以前颇吹棒威尔逊的陈独秀也不得不认为他“好发理想的大议论”,其实又“不可实行”。陈独秀前后看法的转变表明(
)A.中国民主革命的深入发展 B.知识分子对西方文明认识的深化C.中国知识分子的普遍觉醒 D.欧美列强对中国政策发生了转变【答案】B【详解】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前期中国。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前中国知识界长期以英美为学习榜样。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计划,反对既存的帝国主义国际秩序,倡导民族自决,受到中国知识界的欢迎。然而随着巴黎和会的召开,威尔逊一些列主张根本无法实现,中国知识界开始寻求新的救国道路,由效仿英美转向苏俄。因此,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受到时代影响,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认识逐步深化,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知识分子对西方文明认识的深化,材料不能反映中国民主革命的深入发展,排除A项;C项错在“普遍”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材料涉及时间是20世纪初期中国,据所学可知,此时列强对中国政策并未变化,只是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排除D项。故选B项。3.1939年8月,苏联与英法长达5个月的政治军事谈判破裂,而德国接受了苏联提出的全部要求并签订了互不侵犯协定,苏联在和英法谈判中谋求不到的东西,从德国方面得到了保证。这一结果(
)A.表明苏德两国的利益完全一致 B.延缓了反法西斯集体安全体系的形成C.反映了意识形态决定外交关系 D.说明苏联与英法两国的矛盾不可调和【答案】B【详解】根据选项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范围1939年(中国)。在二战爆发前夕,德国利用了苏联与英法的矛盾,破坏了他们的政治军事谈判,并以安全保障为由与苏联签订了互不侵犯协定,使得苏联与英法的反法西斯集体安全体系未能早日建立,B项正确;苏德两国的利益并不一致,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国家利益决定了外交关系,而非意识形态,排除C项;苏联和英法两国之间并未达成谈判结果,并不意味着苏联和英法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排除D项。故选B项。4.列宁指出:对个人利益的关心,能够提高生产。我们无论如何首先要增加生产,批发商业在经济上把千百万小农联合起来,引起他们经营的兴趣。把他们联系起来,把他们引导到更高的阶段:实现生产中各种形式的联系和联合。为此,苏俄(
)A.实行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 B.把土地从农民所有改成集体所有C.直接用工业品交换农民的农产品 D.采用农民能接受的自由买卖方法【答案】D【详解】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20年代(苏俄)。据本题材料可知,列宁认为批发商业能引起小农生产和经营的兴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市场机制间接的过渡的社会主义,规定交纳粮食税后,剩下的粮食可以自由买卖,重视商品和货币流通,巩固工农联盟,D项正确;实行共产主义生产和分配原则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与材料所表现的内容不符,排除A项,把土地从农民所有改成集体所有是斯大林时期推行的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所述是通过市场经济下的商品交换,实现生产中各种形式的联系和联合,而非直接用工业品去交换农民的农产品,排除C项。故选D项。5.1942年l月17日,斯大林格勒会战开始。城市北郊的“红十月”拖拉机厂离前线只有1500米远,工人们冒着炮火生产和修理坦克。在战斗激烈的9月份,他们生产了200辆坦克和150辆牵引车,许多工人甚至直接驾驶坦克到前线参加战斗。材料所述现象主要得益于(
)A.苏联军民保家卫国的信念 B.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施C.苏联模式推行公有制经济 D.苏联专业化教育培养了人才【答案】B【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2年(苏联)。据材料可知,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工人能够在战火中生产以及维修大量的坦克,用于战争的需要,体现了当时苏联强大的工业化基础,这得益于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施,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苏联工业化的影响,而非苏联军民的信念,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信息,与苏联模式推行公有制经济关系不大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专业化教育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6.甘地在解释“非暴力不合作”理论时曾说:“只要通过‘非暴力’的方式,即感化的方式,人们所希望得到的新时代就必定会到来。法国有一句名言——自由、平等、博爱……那些法国从未实现过的,将留待我们去实现。”据此可知,甘地(
)A.缺乏独立的民族民主革命思想 B.糅合了东西方文明成果C.试图在印度仿行法国政治制度 D.寻求法国对印度的支持【答案】B【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印度。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甘地将法国“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和印度传统宗教哲学相结合,创立了“非暴力不合作”理论,这种理论糅合了东西方文明成果,B项正确;材料表明“非暴力不合作”理论糅合了东西方文明成果,材料未体现缺乏独立的民族民主革命思想,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甘地对法国“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认可,而不是试图在印度仿行法国政治制度,而且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印度仿行的是英国的政治制度,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甘地对法国“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认可,并不是寻求法国对印度的支持,排除D项。故选B项。7.二战期间,英国政府鼓吹“人民战争”,以战争对英国文明和民众的威胁展开宣传。同时,英国知识界也借助“人民战争”话语表达对时局的关切,部分知识精英群体甚至将目光转向了工人阶级,认为工人阶级的使命是推动英国社会制度变革,如赛琳娜·托德指出二战期间是英国工人阶级成为“人民”的关键时期。这表明(
)A.英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统一战线扩展到了国内C.政府和进步知识界立场一致 D.正义战争推动社会进步【答案】D【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期间(英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二战期间,英国是反法西斯国家,它鼓吹“人民战争”,目的是激发民众加入到反法西斯战争中为维护国家利益而战,说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有利于维护文明的成果,从而推动社会发展,D项正确;英国工人阶级在19世纪30年代就已经登上了政治舞台,与题目的时间不符,排除A项;“统一战线扩展到了国内”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政府与知识界仅部分立场接近,排除C项。故选D项。8.下表呈现的是20世纪20年代苏联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言论。这说明当时(
)时间言论来源1925年12月私人资本在其作用相对降低的情况下有了绝对增长……农村富农经济随着农村分化的加剧而日益增长;城市新资产阶级也在日益增长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关于工业化的决议1927年11月2500万小农户是俄国资本主义势力的根源。逐渐从这一大批人中间出现的富农阶层,正在重演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过程,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下埋藏一个大地雷《真理报》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讨论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成效甚微C.优先发展重工业成为必然选择 D.苏联模式即将取代新经济政策【答案】D【详解】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是20世纪20年代苏联。材料反映了新经济政策实行期间苏联政府认为私人资本主义发展较快,这会威胁社会主义政权,因此我们可以推断苏联即将放弃新经济政策,实行苏联模式,D项正确;据题干信息“1925”、“1927”可知当时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经济恢复和发展,排除B项;材料只能显示苏联当局即将抛弃新经济政策,但是否优先发展重工业则没有信息依托,排除C项。故选D项。9.1929年,苏联石油开采企业基本完成了用美国旋转钻井代替本国冲击钻井的过程,生产成本、故障、损耗率都明显降低,巴库油田的(美国旋转钻井)使用率是86.7%,格罗兹尼是73.2%,苏联的开采效率由此大幅度提高。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A.突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B.工业化建设受新经济政策影响C.尝试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 D.利用市场经济体制保障工业化【答案】B【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9年(苏联)。材料中苏联石油开采企业引进美国先进技术进行生产,这与新经济政策利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投资和援助恢复发展经济如出一辙,B项正确;1929年苏联正处于向斯大林模式过渡时期,“突破”这一说法错误,排除A项;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当政时期,排除C项;“市场经济体制”指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社会资源基本手段的一种经济体制,苏联没有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项。故选B项。10.下表是某一时期连续三年苏联各类型批发商业所占比重统计表(单位:%),这些数据(
)年份国营商业合作社商业私人商业第一年49.932.018.1第二年52.938.68.5第三年49.542.67.9A.反映了过渡时期商业的特点 B.预示新经济政策走向终结C.说明农业集体化已开始实施 D.表明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答案】A【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苏联)。根据材料可知,苏联批发商业呈现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情况,各类商业中,私营商业所占比重不断降低,合作社商业占比逐渐增加,体现了苏联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商业特点,A项正确;仅仅通过材料中的数据无法判断出新经济政策是否终结,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各类型批发商业的占比,与农业无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计划经济体制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11.下图是1940年至1944年美国妇女就业情况统计表劳动比例
工厂雇佣
家庭佣人
幼儿母亲据图表分析,这一时期美国妇女就业情况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自由贸易经济政策的推动 B.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C.社会化大生产的持续推进 D.女权运动的深刻影响【答案】B【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0-1944年(美国)。根据材料可知,1940-1944年美国妇女在工厂就业劳动比例上升,家庭佣人就业比例下降,结合所学可知,这段期间是二战时期,男性劳动力短缺推动女性进入工厂就业,B项正确;自由贸易经济政策时间不符,排除A项;社会化大生产不符合二战背景,排除C项;女权运动的影响不是美国妇女就业情况变化的根本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12.下图是1922年8月29日英国《星报》登载的漫画《凡尔赛之锁》,描绘了在摔跤擂台上,德国被绞成一团的三个大汉死死压住的场景。这幅漫画作者试图说明(
)凡尔赛之锁英国人:“嗨,先生,您能抽空进来做下裁判吗?”A.《凡尔赛条约》未能规划欧洲秩序 B.协约国与德国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C.美国对国际事务采取中立主义政策 D.英国的衰落使其无力应对欧洲局势【答案】D【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2年8月29日(英国和德国)。根据材料可知,从漫画内容看,英国卷入争斗,无力解决困局,希望美国插手,反映了一战后英国实力地位下降和欧洲的困局,D项正确;《凡尔赛条约》本身就是协约国对一战后欧洲体系的规划,排除A项;B项叙述绝对化,从时间上看,协约国与德国的矛盾还未到不可调和的地步,从史实看在这段时期还有一定妥协,排除B项;一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积极扩张,中立主义政策是在20世纪30年代面对欧洲法西斯的侵略的政策,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13.史学界普遍认为冷战爆发是基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而导致的美苏双方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也有学者从战后英苏利益冲突的角度出发,认为是英国政府出于国家安全考虑而制定了“联美反苏”政策,美国加入后,因实力雄厚取得反苏阵营的领导权。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两种观点之间相互矛盾故都不能成立 B.英国诱因观点不具有普遍性难以成立C.客观历史事实的认定基于不同的解释 D.多视角的分析开阔了史学研究的视野【答案】D【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世界)。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关于冷战爆发的原因存在不同的认识,这是由研究者的立场决定的,说明不同研究视角会有不同结论,D项正确;对于冷战的起源,从不同视角和立场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两种观点有其成立的合理性,排除A项;不同的观点中有一定的合理性存在,英国诱因观点有其成立的合理性,排除B项;客观历史事实的认定受到很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只是不同的解释,排除C项。故选D项。14.据如表可知,这一时期苏联(
)苏联1965一1985年城乡收入统计对比表(单位:卢布)年份城市职工集体农庄庄员月均货币工资月均收入占城市职工月收入比重196596.551.553.4%197012274.861.3%1975145.89263.1%1980168.9118.570.2%1985190.1153.480.7%A.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同步上升 B.改革取得一定成效C.逐渐摆脱了斯大林模式困扰 D.以农业为调整重点【答案】B【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苏联。据表格数据可知,1965—1985年,苏联城市职工月均工资在上升,集体农庄庄员工资也在上升,且上升幅度较大,体现了人民生活有一定改善,当时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B项正确;城市职工和集体农庄庄员的工资虽都在上升,但上升的幅度不一致,并不能体现“同步上升”,且当时苏联城乡差距较大,并未同步,排除A项;二战后,苏联直到解体都未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排除C项;城市居民的工资收入也获得了增长,并不能说明以农业为调整中点,且该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15.下表为1951年和1970年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人每小时平均工资统计表(单位:美元)。据此可知(
)年份美国西德英国法国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亿元)1951年2998.27231.95357.25290.82109.691970年10733.12158.41306.81484.62126.1工人每小时平均工资(单位:美元)1951年1.590.350.410.300.171970年3.361.621.251.010.96A.美国率先建成福利国家制度 B.战后西德经济增长速度最快C.各国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 D.日本企业资本积累优势明显【答案】D【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1年和1970年(世界)。据本题材料图片信息可知,与其他国家相比,1951—1970年,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显著,而工人工资提高程度相当有限,企业压低工资,使得剩余价值率进一步提高,有利于资本积累,D项正确;工人工资水平无法证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与否,排除A项;表中数据显示,二战后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是日本,排除B项;工人工资水平不能反映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排除C项,故选D项。16.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苏联一幅名为《“窒息的”英、法、意市场》的漫画。其中象征美国的人坐在装有“英国货物”“法国货物”“意大利货物”的货摊上,将货摊压得几乎倒塌。这两幅漫画主要折射出当时(
)A.区域集团化遭遇重大挫折 B.马歇尔计划加强了美国对西欧渗透和控制C.美苏争霸中美国优势明显 D.美国引导欧洲国家走向了联合发展的道路【答案】B【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漫画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漫画家从苏联立场出发,对马歇尔计划进行抨击,侧重描绘其负面影响,指责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趁机挤占世界市场。从漫画中可以看出在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下,英、法、意的国际市场受到挤压,这些现象都表明马歇尔计划有利于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渗透和控制,B项正确;此时欧洲一体化才开始起步,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美苏争霸谁占优势,排除C项;材料内容主要折射出了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控制与压制,而不是强调对欧洲联合方面产生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17.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发表演说,宣布美国将向欧洲提供大量无偿和低息贷款,援助对象包括苏联和东欧,并强调:我们的政策不是针对任何国家或是教条,而是针对饥饿、贫穷、绝望和骚动。它的目标应该是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复苏,以使得自由体制能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得以出现。这说明(
)A.美苏紧张关系出现缓和 B.美国致力于欧洲的复兴C.美国掩盖遏制苏联意图 D.两极对峙格局已经形成【答案】C【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7年(美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歇尔计划(欧洲经济复兴计划)试图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控制欧洲,进而达到遏制以苏联为首社会主义的目的,但材料马歇尔发表演说它的目标是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复苏,以使得自由体制能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得以出现,据此可说明美国掩饰了遏制以苏联为首社会主义的目的,C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美苏紧张关系并未缓和,为了应对马歇尔计划,苏联与东欧各国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排除A项;马歇尔计划是试图通过经济援助欧洲达到控制欧洲的目的,并非为了欧洲的复兴,排除B项;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标志是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排除D项。故选C项。18.二战前的“民族自决”反映的是欧洲民主主义者的价值观念。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非殖民地化大宪章》规定,民族自决权利主体为“政治上明确而文化上具有多样性的殖民地和发展中世界的前殖民地国家”。导致这一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A.世界殖民体系的逐步瓦解 B.新兴民族国家注重文化建设C.亚非拉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D.联合国委任统治原则的落实【答案】A【详解】据木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0年(世界)。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二战前后“民族自决”的主体发生了变化,由欧洲民主主义者转变为殖民地和前殖民地国家,这是因为民族民主意识的增强,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世界殖民体系的逐步瓦解,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民族自决”的主体发生变化,而非新兴民族国家注重文化建设,排除B项;亚非拉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C项;联合国委任统治原则是一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所建立的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19.下表是二战后西方五国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根据此表可推知这一时期(
)时间国家1951—1960年1961—1970年1971—1980年1981—1987年1988—1990年日本8.010.64.93.84.7美国3.33.92.82.72.8联邦德国7.34.62.81.53.1法国4.85.63.71.63.1英国2.82.81.92.53.1A.日本经济实力已赶超欧美国家 B.战争严重削弱了美国实力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适时调整 D.凯恩斯主义始终占据主导【答案】C【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西方)。据材料可知,二战后西方五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经历了快速发展(1951—1970年)、有所下降(1971—1987年)、继续发展(1988—1990年)三个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政策,当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发生后,又调整经济政策、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整体反映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适时调整,C项正确;日本的经济增长率虽然较高,但增长率不同于经济总量,其经济实力没有超过美国,排除A项;材料并不能体现战争对美国实力的影响,且美国仍然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排除B项;凯恩斯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后逐渐不再占据主导,排除D项。故选C项。20.“第三世界”是国际社会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产生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群体的统称。冷战结束后“第三世界”这一术语使用频率明显减少。学术界为此引发一场第三世界是否存在的讨论。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争论已基本结束,国际社会以发展中国家的术语代替了第三世界。其原因是(
)A.这一国家群体已经不再存在 B.发展已成为国家的首要问题C.国家间意识形态分歧已弱化 D.不同性质国家实现合作共赢【答案】B【详解】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世界。据所学可知,冷战结束后,发展成为第三世界国家的首要问题,因此国际社会以发展中国家的术语代替了第三世界,B项正确;第三世界国家群体仍然存在,只是称呼发生变化,排除A项;国家间意识形态分歧仍然存在,并且国家间的意识形态分歧弱化不是影响材料所述称呼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国家家合作问题,题干问的是发展中国家的名称取代第三世界国家名称的原因并且“实现合作共赢”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21.从下表中,可以看出这阶段(
)阿根廷1980、1991、2002年全国经济及阶级阶层结构统计类别按经济活动种类计算的生产总值占比的统计全国城市社会结构:按社会阶级和阶层划分的分布情况年份农业、狩猎、林业、渔业工业服务业上层阶级中产阶级工人阶级边缘阶层19805.9638.1455.960.947.440.211.519916.3530.1363.521.338.443.416.920014.4524.9370.610.438.241.420.2注:数据来源于【阿根廷】古斯塔沃·恩里克·朵茶屎,张的展译《阿根廷的经济政策与社会转型(1975~2002)》A.阿根廷面临着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B.阿根廷融入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影响C.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趋势 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的必要性【答案】A【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0、1991、2002年(阿根廷)。根据材料可知,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阿根廷农业占比低,不稳定;工业占比不高,不断下降,这说明制造业不行;服务业占比不断增加。根据所学知识,阿根廷金融业并不发达,综合看阿根廷经济结构问题严重,经济出现很大问题。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阿根廷中产阶级萎缩,收入低的边缘阶层增加较多,说明社会经济出现了问题。由上可以推知,阿根廷会出现政治危机,A项正确;阿根廷不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员,排除B项;根据孤证不立原则,仅凭阿根廷一个国家的情况不能说明“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趋势”和“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的必要性”,排除CD项。故选A项。22.下表是1980—1989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据此判断(
)年份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经济增长速度-0.3%1.9%-2.5%3.6%6.8%3.4%2.8%3.4%4.6%3.0%A.美国经济进入战后的黄金年代 B.削减开支及紧缩货币取得成效C.新的产业革命助力美国新经济 D.推进国企私有化走出滞胀危机【答案】B【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0—1989年(美国)。据所学可知,1980年里根上台后,实行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理论主张,用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来抑制通货膨胀,用大规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来医治生产停滞,因此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复苏并低速持续增长,B项正确;“美国经济进入战后的黄金年代”是在二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末,排除A项;美国出现新经济是在20世纪90年代,与表格时间不符,排除C项;美国并非通过推进国企私有化走出滞胀危机的,而是采用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排除D项。故选B项。23.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减少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日美两国签订了多个限制日本纺织品出口的协定,而随后日本彩电对美出口激增;在美国压力下,日本限制了彩电出口,但此后日本汽车出口到美国的数量暴涨。该时期日美贸易情况(
)A.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程度提高 B.体现了世界格局的根本变化C.说明了日本国内市场的扩大 D.奠定了国际合作的全新基础【答案】A【详解】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日)。根据材料“为了减少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日美两国签订了多个限制日本纺织品出口的协定,而随后日本彩电对美出口激增;在美国压力下,日本限制了彩电出口,但此后日本汽车出口到美国的数量暴涨。”可知,该时期日美贸易情况反映了两国经济联系密切,一定程度上说明当时经济全球化程度提高,A项正确;此时的世界格局依旧是美苏两极对峙,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日本对美国的贸易处于优势地位,未涉及日本国内市场情况,排除C项;该时期日美贸易情况反映了两国经济联系密切,未体现国际合作的全新基础,排除D项。故选A项。24.下表为1973—1983年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失业率统计,对其解释合理的是(
)A.自由放任政策引发的经济危机 B.通货紧缩现象通过国际市场传播C.西方经济政策调整存在局限性 D.体现福利国家政策带来诸多弊端【答案】C【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世界。结合所学内容可知,20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虽然西方国家不断对经济进行调整,但失业率依旧在上升,说明西方经济政策的调整依然存在局限性,排除C项;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再采用自由放任的政策,排除A项;根据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率变化无法说明通过紧缩现象的传播,排除B项;仅根据失业率的变化无法说明是因为福利国家政策的弊端,排除D项。故选C项。25.20世纪50年代,苏联《消息报》社论称,苏联有将近50万妇女当选为地方苏维埃代表,有1700个妇女当选为加盟共和国和自治共和国最高苏维埃的代表,有277个妇女当选为全苏最高苏维埃的代表。在美国,以1954年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局案为起点,种族隔离制度在社会各方面被逐渐废止;6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法案,终结了种族隔离制度。这反映出(
)A.美国社会对黑人的歧视被瓦解B.平权运动在美苏两国得到发展C.冷战使两大阵营间的斗争加剧D.苏联女性地位得到实质性提升【答案】B【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苏联)。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50年代,苏联妇女参政程度提高,美国逐渐废止种族隔离制度,这些都反映出平权运动在美苏两国得到发展,B项正确;20世纪6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法案,终结了种族隔离制度,但美国社会对黑人的歧视仍然存在,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美苏两大阵营的冷战斗争加剧,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苏联妇女参政程度的提高,但不能说明苏联女性地位得到实质性提升,排除D项。故选B项。26.下面是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名为《欧洲赌注》的漫画。画面上方有四匹瘦弱的欧洲赛马,画面近处,一匹身披美国国旗的标有“马歇尔计划”的强健赛马正被牵进场内,马的右侧是美国国务卿马歇尔,与苏联外交部部长莫洛托夫(手持望远镜者)和斯大林(倒转头看马嘴者)一起在查看赛马的牙齿。该漫画揭示了(
)A.美苏两国民众文化需求不同 B.西欧联合抵制苏联的影响C.美苏之间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D.冷战背景下欧洲裂痕加剧【答案】D【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冷战背景下的欧洲(世界)。根据材料“欧洲赌注”以及身披“马歇尔计划”代表美国毛发黑亮、生机勃勃的赛马,苏联外交部部长莫洛托夫和领袖斯大林与东欧国家正谨慎评估美国的意图,结合史实可知,面对美国提出的马歇尔计划,二战后衰落的西欧表示配合,苏联对此表现出质疑,西欧与东欧表现出明显的分歧与对立,D项正确;A项是对漫画的错误解读,排除A项;20世纪40年代后期欧洲一体化尚未开始,排除B项;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之间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27.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以日本与印度为起点,正式在亚洲展开美国学的学科制度化进程,美国政府和私人机构为美国学在这两个国家的传播赋予了“共享美国价值观,加强‘自由世界’集体力量,以最终助益世界秩序构建”的意义。这反映了(
)A.亚洲新兴国家遭到文化侵略 B.美苏对抗影响文化交流C.美国式现代化得到广泛关注 D.亚洲学者向往美国文化【答案】B【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据材料可知,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以日本与印度为起点,正式在亚洲展开美国学的学科制度化进程,为美国同苏联争夺学术话语权,以及打造“世界领袖”身份提供知识根基,体现了美苏对抗对文化交流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美苏对抗,而非文化侵略,排除A项;美国式现代化得到广泛关注,说法过于夸大,排除C项;亚洲学者向往美国文化,与材料描述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8.有学者指出,1992年153个国家和欧共体签署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2002年达成了《哥本哈根协议》。但在减排承诺方面,意大利、奥地利和东欧国家成员则不愿做出减排的承诺;非洲国家偏重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融资问题;石油输出国则关注全国减排行动对能源需求的影响。该学者旨在说明在环境保护过程中(
)A.对重要资源实行国家管控具有合理性 B.联合国未能发挥全球治理作用C.国际关系领域存在着合作与利益冲突 D.全球与区域间的合作日趋紧密【答案】C【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学者旨在说明面对环境保护问题时,世界各国既有共同利益,从而促进了各国达成环境保护的协议,又存在和本国利益相冲突的地方,这说明了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国际关系存在着合作与利益的冲突,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国际关系领域存在着合作与利益冲突,A项材料并未反映,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国际关系领域存在着合作与利益冲突,并没有体现联合国所发挥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国际关系领域存在着合作与利益冲突,D项并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29.“在21世纪,传统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有进一步向发展中国家集中的趋势,而发达国家则更加注重发展以现代高新技术为核心的产业。跨国公司将日益成为世界生产的主要组织者和主要投资者”。上述材料反映出(
)A.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得到了改变 B.发展中国家丧失经济主权和国家独立C.发展中国家面临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 D.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距必然拉大【答案】C【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可知,21世纪,信息革命的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专注于高新科技产业发展,而将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进一步向发展中国家集中转移,这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引进资金、技术、经验,来弥补不足,发展自己,积累实力,进而实现产业升级换代,因此这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是重大机遇,C项正确;跨国公司在世界生产中居于垄断地位,本身就是国际经济旧秩序的表现之一,排除A项;在全球化下,发展中国家确实面临经济主权危机,但并不必然丧失经济主权和国家独立,排除B项;全球化分工趋势下,差距可能会拉大,但发展中国家如果合理利用外资技术,积累资金,技术经验,完全可以实现升级换代,缩小差距,排除D项。故选C项。30.随着世界经济日趋市场化、信息化和制度化,非国家行为体的影响扩大。例如,1997年,西方对冲基金攻击泰国的货币,引发了亚洲金融风暴。2000年创建的比尔·盖茨基金会每年用于疾病防治、赈灾和教育的善款超过10亿美金。这些现象说明(
)A.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 B.跨国公司推动经济发展C.世界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加剧 D.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共存【答案】D【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冷战结束之后(世界)。结合所学可知,冷战结束之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经济全球化作为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既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机遇,如材料:2000年创建的比尔·盖茨基金会每年用于疾病防治、赈灾和教育的善款超过10亿美金,又使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如材料:1997年,西方对冲基金攻击泰国的货币,引发了亚洲金融风暴,D项正确;目前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排除A项;“跨国公司推动经济发展”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世界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加剧”只能说明材料中“1997年,西方对冲基金攻击泰国的货币,引发了亚洲金融风暴。”这部分内容,不能说明整段材料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31.2023年10月,在摩洛哥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中集中讨论了“IMF份额”改革问题(“IMF份额”决定了成员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各项决定中的投票权),最近一次对配额占比的大幅调整发生在2010年,金砖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份额从
9.8%提高到14.3%,中国的份额上升至6.39%,成为第三大会员国。这反映出(
)A.欧美丧失国际金融主导地位 B.全球治理民主化趋势加强C.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亟待改革 D.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加快【答案】B【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据材料“金砖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份额从9.8%提高到14.3%,中国的份额上升至6.39%,成为第三大会员国”可知,金砖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和中国份额的提高,决定了其在IMF投票中的权力,这有利于打破发达国家控制国际金融组织的局面,反映了全球治理民主化趋势加强,B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欧美仍旧主导国际金融,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向更公正化、合理化方向发展,而非强调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亟待改革,排除C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国际组织,并非区域集团化组织,排除D项。故选B项。32.1945年《联合国宪章》强调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1961年《不结盟国家的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提出:“反对任何形式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20世纪90年代,《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签订,世界贸易组织、二十国集团相继成立。材料反映了20世纪中后期的时代主题是(
)A.和平与发展 B.两极格局的形成C.战争与革命 D.多极化发展趋势【答案】A【详解】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的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中后期(世界)。根据材料“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世界贸易组织、二十国集团相继成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中后期的时代主题是战争与发展,A项正确;两极格局形成与1955年华约组织成立,排除B项;二战后,世界整体趋势较为和平,排除C项;多极化趋势发展与20世纪90年代,排除D项。故A项正确。33.2023年9月,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启动一项应急计划,计划筹集1.23亿美元,向苏丹17个粮食不安全形势最严峻的州提供紧急援助。与此同时,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对乌克兰扎波罗热核电站开展实地访问,再一次重申有关核电站的安全倡议。这表明(
)A.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即将建立 B.当今全球治理的主要力量已发生重大变化C.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提升 D.联合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答案】D【详解】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当今世界。根据材料可知,题干主要体现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全球问题凸显的当代,在全球治理体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即将建立,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均是联合国的重要机构,因此,材料体现了联合国作为全球治理的主要力量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而没有体现全球治理主要力量的重大变化,排除B项;联合国成员国中并非都是发展中国家,排除C项。故选D项。34.1997年5月,法国总统希拉克访华,双方宣布“中法两国应承前启后建立长期的全面伙伴关系”。1998年,中英两国宣布发展全面伙伴关系。同年,中国同欧盟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强调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这一时期中欧关系的发展(
)A.推动了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 B.反映了世界格局的根本性变化C.得益于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 D.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兴起【答案】A【详解】根据选项用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范围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欧洲)。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和欧洲国家之间的关系密切,不断推进,而中欧作为当今世界重要的国际力量,双方关系的良性发展有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A项正确;这一时期世界格局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排除B项;中国和欧洲的法国、英国关系的进展不属于区域经济集团化范畴,排除C项;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排除D项。故选A项。35.1963年,第18届联大讨论召开贸易与发展会议问题,会上75个发展中国家发表联合宣言,形成“七十五国集团”。1964年扩大为77个国家和地区,并发表联合宣言,谴责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对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的掠夺与控制。截至2022年7月,该组织共有133个成员。该集团的成长(
)A.标志着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B.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C.改变了发达国家主导国际政治的局面 D.助推多极化趋势发展【答案】D【详解】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1963年至2022年的世界。根据材料可知,“七十五国集团”不断发展,体现了二战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团结协作,反对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努力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这有助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D项正确;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联合抵制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掠夺,这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排除B项;该集团的成长并未改变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政治局面,表述有误,排除C项。故选D项。36.世界近代史上,战后所确立的国际体系从威斯特伐利亚到凡—华再到雅尔塔,其间政治上的创造物持续时间并不长且瓦解后没有多少遗留下来。但二战后由美苏主导的雅尔塔体制所独特创立的国际经济秩序三大支柱,却一直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知(
)A.雅尔塔体系仍具有生命力 B.国际关系以经济秩序主导C.经济全球化发展不可逆转 D.帝国斗争激烈且长期存在【答案】C【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近代史上战后所确立的国际体系存在时间短且价值欠缺,但经济方面的要求却经久不衰,这是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决定的,国际经济的发展需要秩序化制度化的经济管理体系,C项正确;雅尔塔体系以美国和苏联两极为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争夺霸权,在当今社会并不具有生命力,A项史实有误,排除A项;国际关系以综合国力为主导,不是以经济秩序为主导,排除B项;D项帝国之间的斗争材料体现不出,排除D项。故选C项。37.目前,以美元为主的结算和储备体系正在逐渐结束其历史使命,“去美元化”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与此同时,截至2020年初,至少有28个国家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结算,还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把人民币纳入了国家货币储备体系。这反映出(
)A.国际金融体系不断重构 B.经济全球化出现重大挫折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解体 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答案】A【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以美元为主的结算和储备体系正在逐渐结束其历史使命”可知,现代世界,美元的国际地位在下降;根据材料“截至2020年初……把人民币纳入了国家货币储备体系”可知,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在上升,这反映了国际金融体系在发生变化,且在不断重构,A项正确;21世纪,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直接能源ATP》课件
- 幼儿园工作总结笑容满园
- 探索学术之路
- 公司人员述职报告汇编9篇
- 幼儿园工作总结传递温暖收获微笑
- 2023-2024年项目部安全培训考试题含答案(培优B卷)
- 2023年项目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附答案(研优卷)
- 《电厂职业病防治》课件
- 激发学习动力教学策略报告
- 中医理疗师年度总结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2024年)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 《胆碱能受体作用药》课件
-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卷
- 中医调节内分泌的方法
- 2020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 JTG 3441-2024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 JJF(新) 106-2023 微波消解仪温度、压力参数校准规范
- 《厨政管理说课》课件
-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四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春节家族祭祀活动策划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