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学教程》 课件 第1、2章 绪论、中医健康养生学概述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0C/28/wKhkGWbycD6AG-yHAACr7-Orp6w991.jpg)
![《健康养生学教程》 课件 第1、2章 绪论、中医健康养生学概述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0C/28/wKhkGWbycD6AG-yHAACr7-Orp6w9912.jpg)
![《健康养生学教程》 课件 第1、2章 绪论、中医健康养生学概述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0C/28/wKhkGWbycD6AG-yHAACr7-Orp6w9913.jpg)
![《健康养生学教程》 课件 第1、2章 绪论、中医健康养生学概述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0C/28/wKhkGWbycD6AG-yHAACr7-Orp6w9914.jpg)
![《健康养生学教程》 课件 第1、2章 绪论、中医健康养生学概述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0C/28/wKhkGWbycD6AG-yHAACr7-Orp6w99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健康养生学教程
绪
论Chapter1目录/Contents011.1相关概念及标准021.2健康养生学发展史1.1相关概念及标准1.1.1健康养生学的概念健康养生学是专门研究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开展养生活动,使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以达到促进健康,延年益寿目标的一门学科。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养生是传统中医学的理论结合科学方法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开展的养生活动,以达到促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1.1.2养生学的健康观形体健康是中医养生的基础社会适应则是中医养生高层次的健康维度总结: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心理健康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德健康是中医养生学另一个高层次健康维度1.1.3养生学的健康标准形体生理健康的特征眼睛有神,呼吸微徐,二便正常,脉象缓匀,形体壮实,面色红润,牙齿坚固,双耳聪敏,腰腿灵便,声音洪亮,须发润泽,食欲正常。精神心理健康的特征精神愉快,记忆良好,心态平和,适应良好,适应良好。1.2健康养生学发展史1.2.1中医养生学发展史(一)上古至先秦时期(三)晋唐时期(五)明清时期
(二)秦汉时期
(四)宋金元时期
(六)近代与现代1.2.2现代健康学发展史
健康概念的发展从“机体没有疾病”的健康观,到“四维”健康观,人类对健康的认识实现了质的跨越,促进了医学模式由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变革,由单纯治疗疾病转变为预防、保健、养生、治疗、康复相结合。现代健康相关领域的发展健康心理学。健康教育。健康传播。健康管理。健康保障。感谢聆听!健康养生学教程
中医健康养生学概述Chapter2目录/Contents012.1中医健康养生学的特点022.2中医健康养生学的基本理论032.3中医健康养生学的基本原则2.1中医健康养生学的特点2.1中医健康养生学的特点整体调养--天人相应首先,人要主动顺应自然。其次,要达到机体与外环境协调统一。最后,要注意顺应天时。辨证施养--三因制宜(一)因时制宜。(二)因人制宜。(三)因地制宜。中医健康养生学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和自身是一个有机整体。顺应自然包括顺应四时变化,根据季节特点采取不同的养生方法。机体与外环境协调统一需要主动调控内在因素。顺应天时需要根据季节变化采取不同的养生调理方法。整体调养——天人相应因时制宜需要遵循自然界变化规律并与之相适应,例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等。因人制宜需要根据个体差异制定养生方案,例如男性注重调畅情志,女性注重调养气血等。因地制宜需要根据地域环境差异采取适宜的养生保健方法,例如南方地区注重清热利湿,北方地区注重辛散滋润等。辨证施养——三因制宜2.2中医健康养生学的基本理论2.2中医健康养生学的基本理论一、保养正气:精是生命的根本三、未病先防:顺应四时,起居有常,适度运动,饮食有节,心态平和五、愈后防复:平衡阴阳,避免诱因
二、防御病邪: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其他因素疫疠、外伤等
四、既病防变:早诊断,早治疗,控制传变正气是指人体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及对外环境适应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和能量。保养正气需要养精调气,清静养神,例如调理脾肺,补益精气,保持清静等。调理脾肺是保养正气的重要方法,可以通过饮食调节、药物调养、精神调摄、针灸按摩、起居劳逸调摄等实现。清静养神是保养正气的重要方法,需要保持清静,祛除杂念,少思少虑,保持神机灵敏的状态。01020304一、保养正气01邪气是疾病损正伤身的触发因素。02外感六淫包括风寒暑湿燥火,需要清楚其性质及致病特点。03内伤七情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需要避免情志过激或不及,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04其他因素包括疫疠毒邪、各类外伤、虫咬伤、烧烫伤等。二、防御病邪12534顺应四时、顾护正气是未病先防的重要方法,例如顺应四时变化,注重未病先防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未病先防是指在疾病尚未发生之前,窥探病之先兆,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防止疾病的发生。阴阳平衡、饮食有节是未病先防的重要方法,例如保持阴阳相对平衡,饮食要有规律,营养要均衡等。心态平和、恬淡虚无是未病先防的重要方法,例如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等。起居有常、适度运动是未病先防的重要方法,例如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进行适量的运动锻炼等。三、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是指在疾病已经发生的情况下,早诊断、早治疗,以阻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早诊断需要患者及时就诊,医生全面收集四诊资料,准确判断病因、病位、病机。早治疗需要病人早诊断,医生采取有效的疗法,使疾病尽快痊愈。控制传变需要掌握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传变途径,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例如先安未受邪之地等。四、既病防变010203避免诱因是愈后防复的重要方法,需要避免外感、饮食、劳累、情志、用药不当、环境变化等诱因。平衡阴阳是愈后防复的重要方法,需要调整阴阳平衡,促使气血功能、脏腑经络尽快恢复正常。愈后防复是指患过的病,再次发作,需要肃清余邪,恢复正气,消除诱因。五、愈后防复2.3中医健康养生学的基本原则2.3中医健康养生学的基本原则一、顺应自然:我们在养生活动中明白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这也是四时养生调摄活动的宗旨所在,在中医健康养生学中也要遵从这种规律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二、调摄精神:精神情志的调达与机体的健康状态密切相关,精神情志条畅则气血调和、脏腑安和,精神情志失于条畅,则脏腑气机失于调畅从而导致机体患病。精神调摄是在中医理论“形神一体”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调摄精神,移情易性,舒畅情志,进而达到身体康健、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养生方法。2.3中医健康养生学的基本原则三、饮食有节:1.饮食有节是对养生者提出的基本要求,2.中医经典著作关于“饮食有节”的相关论述,3.饮食有节重在教育和观念的转变,4.饮食有节注重药食同源。四、锻炼形体:人的健康首先是指形体的健康,健康健全的形体,其五脏六腑机能正常、经脉通利、气血流畅,神气则自然充沛。2.3中医健康养生学的基本原则五、调养脾胃:1.后天饮食调养脾胃,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交媒体的KPI指标在企业运营中的应用与实践
- 3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水中毒病理生理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上册知识点归纳
- 中心城区积涝整治及排水管网改造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 原油储存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
- 混泥土水泥罐车交通安全
- 污水干管改造工程预算与资金需求
- 大学生如何在校园创业
- 瑜伽课程合同转让协议书范本
- 课件:《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学习宣讲
- 课题申报参考:生活服务数字化转型下社区生活圈建设理念、模式与路径研究
- 舞台机械基础知识培训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第16章 二次根式 单元测试(含答案)
- 生产制造工艺流程规范与作业指导书
- 2005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阀门井05S502
- 初中班会 教师读书分享《教师的语言力》 课件
- 开工“第一课”安全培训课件
- 导言中职专用《职业道德与法治》(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初中生物《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1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