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保护测控装置Protectionandcontroldevicesoftractionsubstationintegratedautomationsystemforelectrifiedrailway目次前言 III范围 1规范性引用文件 1术语和定义 2技术要求 212目次前言 III范围 1规范性引用文件 1术语和定义 2技术要求 21234环境条件 2额定电气参数 2功率消耗 3功能要求 3过载能力 20绝缘性能 20耐湿热性能 21电磁兼容性能 21连续通电 224.14.24.34.44.54.64.74.84.9机械性能 22结构、外观及安全标志 22外壳防护(IP代码) 23试验方法 235试验基准条件 23温度影响试验 23功率消耗试验 26功能试验 26过载能力试验 27绝缘性能试验 28耐湿热性能试验 28电磁兼容性能试验 29连续通电试验 365.15.25.35.45.55.65.75.85.9机械性能试验 36结构、外观及安全标志检查 37外壳防护试验 38检验规则 38装置检验 38出厂检验 38型式检验 38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397.1标志 3967I7.2包装 397.2包装 397.3运输 407.4储存 40录 A (规范性)牵引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接口 41附定值清单与软压板标准格式 41报告输出标准格式 45模拟量、状态量、遥控信息规范 65人机界面信息规范 78装置接口标准 81录 B (规范性)馈线保护测控装置接口 87定值清单标准格式 87报告输出标准格式 90模拟量、状态量、遥控信息规范 94人机界面信息规范 98装置接口标准 99录 C (规范性)自耦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接口 101定值清单标准格式 101报告输出标准格式 102模拟量、状态量、遥控信息规范 106人机界面信息规范 110装置接口标准 111录 D (规范性)AT供电方式故障测距装置接口 114故障测距装置测距报告的主要内容 114故障测距的测距方法及整定值说明 115故障测距装置整组模拟试验示意图 118故障测距装置测距报告的主要内容 119故障测距的测距方法及整定值说明 120故障测距装置整组模拟试验示意图 123录 E (规范性)装置尺寸和安装 125A.1A.2A.3A.4A.5附B.1B.2B.3B.4B.5附C.1C.2C.3C.4C.5附D.1D.2D.3D.4D.5D.6附II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保护测控装置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423.1—2008GB/T2423.2—2008GB/T2423.4—2008循环)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保护测控装置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423.1—2008GB/T2423.2—2008GB/T2423.4—2008循环)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222试验A:低温试验B:高温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GB/T2423.22—2012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N:温度变化GB/T4208—2017GB4793.1—200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2GB/TGB/TGB/TGB/T4798.2-20217261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9361—2011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11287—2000 电气继电器 第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试验 第1篇:振动试验(正弦)GB/TGB/TGB/TGB/TGB/TGB/TGB/TGB/TGB/TGB/TGB/TGB/TGB/T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13729—2019远动终端设备14537—1993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与碰撞试验14598.3 电气继电器 第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绝缘配合要求和试验14598.26—2015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 第26部分:电磁兼容要求14598.27—2017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 第27部分:产品安全要求17626.217626.417626.8电磁兼容电磁兼容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试验和测量技术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17626.9—2011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17626.10—2017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17626.17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纹波抗扰度试验17626.29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DL/TTB/TQ/CRQ/CR860(所有部分)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和系统3226686—2018AT923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1Q/CRQ/CRQ/CRQ/CR924925926927电气化铁路牵引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电气化铁路自耦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电气化铁路馈线保护测控装置牵引供电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动态模拟试验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技术要求环境条件正常工作大气条件正常工作大气条件如下:a)b)c)环境温度:-25℃~+55℃;相对湿度:5%~95%;大气压力:70kPa~106kPa。4.1.2正常试验大气条件正常试验大气条件如下:a)b)c)环境温度:15℃~35℃;相对湿度:25%~75%;大气压力:86kPa~106kPa。4.1.3基准试验大气条件基准试验大气条件如下:a)Q/CRQ/CRQ/CRQ/CR924925926927电气化铁路牵引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电气化铁路自耦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电气化铁路馈线保护测控装置牵引供电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动态模拟试验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技术要求环境条件正常工作大气条件正常工作大气条件如下:a)b)c)环境温度:-25℃~+55℃;相对湿度:5%~95%;大气压力:70kPa~106kPa。4.1.2正常试验大气条件正常试验大气条件如下:a)b)c)环境温度:15℃~35℃;相对湿度:25%~75%;大气压力:86kPa~106kPa。4.1.3基准试验大气条件基准试验大气条件如下:a)b)c)环境温度:20℃±5℃;相对湿度:45%~75%;大气压力:86kPa~106kPa。4.1.4储存、运输环境条件储存、运输环境温度:-40℃~+7085%。4.1.5 周围环境周围环境应满足以下要求:a)b)c)d)e)应遮阳、挡雨雪,防御雷击、沙尘,通风;不允许有超过4.8规定的电磁干扰存在;安装场地应符合GB/T9361—2011中B类安全要求的规定;使用地点不出现超过GB/T11287—2000规定的严酷等级为1级的振动;安装场所有可靠的接地点,并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f)4.1.6特殊环境条件4.1.1~4.1.52000m4.2 额定电气参数4.2.1 直流电源2直流电源额定参数如下:a)b)c)额定电压:110V、220V;允许偏差:-20%~+20%;纹波系数:不大于5%。4.2.2交流回路交流回路额定参数如下:a)b)c)额定电流:5A、1A;额定电压:100V、100额定频率:50Hz。3V;4.2.3状态量输入状态量输入额定参数如下:a)b)接口电平:DC220V、DC110V;纹波系数:不大于5%。4.2.4准确工作范围准确工作范围应满足以下要求:a)b)c)d)e)电压回路:0.01~1.5;牵引变压器保护电流回路:0.05~40;0.05~20;测量电流回路:0.01~2;频率:45Hz~55Hz。注: 直流电源额定参数如下:a)b)c)额定电压:110V、220V;允许偏差:-20%~+20%;纹波系数:不大于5%。4.2.2交流回路交流回路额定参数如下:a)b)c)额定电流:5A、1A;额定电压:100V、100额定频率:50Hz。3V;4.2.3状态量输入状态量输入额定参数如下:a)b)接口电平:DC220V、DC110V;纹波系数:不大于5%。4.2.4准确工作范围准确工作范围应满足以下要求:a)b)c)d)e)电压回路:0.01~1.5;牵引变压器保护电流回路:0.05~40;0.05~20;测量电流回路:0.01~2;频率:45Hz~55Hz。注: 、为额定值,下同。4.3功率消耗功率消耗应满足以下要求:a)b)c)交流电流回路:当=5A0.5VA;当=1A0.3VA;交流电压回路:当电压为0.5VA;50W。功能要求总要求牵引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由牵引变压器保护装置、测控装置、备自投装置和断路器操作箱组成。TB/T3226、Q/CR924、Q/CR923、Q/CR927TB/T3226、Q/CR926、Q/CR923、Q/CR927TB/T3226Q/CR925Q/CR923Q/CR927TB/T3226、Q/CR686、Q/CR923、Q/CR9274.4.2 牵引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功能要求4.4.2.1 基本功能4.4.2.1.1牵引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应具有独立性、完整性和成套性,整套装置应由保护装置、测控Vv、Vx、Ii、Iii、YNd11、YNv、SCOTT34.4.2.1.2靠工作。4.4.2.1.34.4.2.1.44.4.2.1.54.4.2.1.6装置应能适应牵引供电系统负荷特性和故障特性,在牵引供电系统各种运行工况下应能可装置的所有引出端子同装置内部的工作电源系统应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1.020.98。保护装置应具备高、低压侧断路器失灵告警功能,应提供高压侧断路器失灵接点。对于保护、测控以及备自投装置还应满足以下要求:a)A.184.4.2.1.2靠工作。4.4.2.1.34.4.2.1.44.4.2.1.54.4.2.1.6装置应能适应牵引供电系统负荷特性和故障特性,在牵引供电系统各种运行工况下应能可装置的所有引出端子同装置内部的工作电源系统应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1.020.98。保护装置应具备高、低压侧断路器失灵告警功能,应提供高压侧断路器失灵接点。对于保护、测控以及备自投装置还应满足以下要求:a)A.180~7,定值应能导入和导出;装置应具有硬件自复位能力,当装置死机时应能够自动复位;装置上电、复位重启过程中,不应误发信息、不应误动作;装置应设有硬件启动回路,只有在牵引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才允许开放跳闸回路;装置应能满足牵引变压器高低压侧三台断路器的跳闸功能;IRIG-BB24h5s;装置应具备以太网调试接口,并提供必要的维护软件实现定值整定、故障分析等功能;DL/T860装置应具有故障记录功能,并满足以下要求:b)c)d)e)f)g)h)i)j)k)l)m)1)32A.2.10.4s;录波文件采用COMTRADE80A.2.2的规定。2)3)n)A.2.3A.2.4装置失电时应能输出启动告警接点信号;故障报告中的电量信息应能选择一次值或二次值显示,上送的模拟量应为一次值;A.3装置应具备远方复归功能,可远方复归保护动作指示灯;3.5320×240,2minA.4装置接线端子定义应符合A.5的规定;o)p)q)r)s)t)4u) 4.4.2.1.7 当断路器本体处于远方控制状态且无保护跳闸或控制分闸时,若发生断路器分闸,保护装置应能输出断路器异常分闸(控制状态与位置不对应)告警。4.4.2.2 保护功能4.4.2.2.1 差动保护差动保护应满足以下要求:a)b)c)d)e)具有反应于严重内部故障下的差动速断功能;具有防止区外故障的制动特性,应采用三段折线动作特性;具有防止励磁涌流引起误动的功能;差动电流正方向高压侧以指向变压器为正,低压侧以指向27.5kV母线为正;差动电流、制动电流应分别按照公式(1)、公式(2)进行计算;f)g)I˙h—I˙u) 4.4.2.1.7 当断路器本体处于远方控制状态且无保护跳闸或控制分闸时,若发生断路器分闸,保护装置应能输出断路器异常分闸(控制状态与位置不对应)告警。4.4.2.2 保护功能4.4.2.2.1 差动保护差动保护应满足以下要求:a)b)c)d)e)具有反应于严重内部故障下的差动速断功能;具有防止区外故障的制动特性,应采用三段折线动作特性;具有防止励磁涌流引起误动的功能;差动电流正方向高压侧以指向变压器为正,低压侧以指向27.5kV母线为正;差动电流、制动电流应分别按照公式(1)、公式(2)进行计算;f)g)I˙h—I˙l (1)Id=Ir=1I˙h+I˙l (2)2式中:——差动电流,单位为安(A);——制动电流,单位为安(A);——变压器高压侧电流,单位为安(A);——变压器低压侧归算到高压侧的电流,单位为安(A)。h)1s差动保护各相定值应能分别整定;BAaT1F1CbT2F2330kV40.02;动作电流二次谐波含量误差不大于0.02;1.530ms;230ms。差流越限告警时间误差在1.2倍告警值时不大于40ms。i)j)k)l)m)n)o)p)4.4.2.2.2 过励磁保护过励磁保护应满足以下要求:a)b)装置应具备定时限过励磁告警和反时限过励磁告警或跳闸功能;采用分段线性化的方法模拟反时限曲线,定值设置应符合表A.1.1的规定,其中N1<N2<N3<N4<N5<N6<N7,T1>T2>T3>T4>T5>T6>T7;应采用最大绕组电压计算过励磁倍数;1.21%70ms;2.5%。c)d)e)4.4.2.2.3 低压启动过电流保护低压启动过电流保护应满足以下要求:5a)b)装置应具备高、低压侧低压启动过电流保护功能;高压侧低压启动过电流保护应采用变压器低压侧的所有母线相地电压(SCOTTTF电压(SCOTTTF)作为低压启动判据;PT2×25kVATTPTPTF动作电压误差不大于整定值的2%或0.01 动作电流误差不大于整定值的2%或0.02;动作时间误差在电流1.2倍整定值,电压0.7倍整定值时不大于时限定值的1%或30ms。c)d)e)f)g)4.4.2.2.4 过负荷保护过负荷保护应满足以下要求:a)b)c)装置应具备两段过负荷保护功能,其中Ⅰ段用于发出告警信号,Ⅱ段用于跳闸;过负荷保护应具备定时限动作特性或反时限动作特性;反时限动作特性应选用一般反时限特性,计算公式如式(3)所示;0.14a)b)装置应具备高、低压侧低压启动过电流保护功能;高压侧低压启动过电流保护应采用变压器低压侧的所有母线相地电压(SCOTTTF电压(SCOTTTF)作为低压启动判据;PT2×25kVATTPTPTF动作电压误差不大于整定值的2%或0.01 动作电流误差不大于整定值的2%或0.02;动作时间误差在电流1.2倍整定值,电压0.7倍整定值时不大于时限定值的1%或30ms。c)d)e)f)g)4.4.2.2.4 过负荷保护过负荷保护应满足以下要求:a)b)c)装置应具备两段过负荷保护功能,其中Ⅰ段用于发出告警信号,Ⅱ段用于跳闸;过负荷保护应具备定时限动作特性或反时限动作特性;反时限动作特性应选用一般反时限特性,计算公式如式(3)所示;0.1410t(3)0.02I 1Idz式中:Tdz——反时限时间定值,单位为秒(s);I——动作电流,单位为安(A);——电流定值,单位为安(A)。Idz20.02;动作时间误差:1)2)1.2130ms;1.2<<10530ms。4.4.2.2.5零序过电流保护零序过电流保护应满足以下要求:a)b)c)装置应具备零序过电流保护功能;动作电流误差不大于整定值2%或0.02;1.2130ms。4.4.2.2.6 失压保护失压保护应满足以下要求:a)b)c)d)e)装置应具备失压保护功能,应在进线失压或缺相时可靠动作;判断电压应为变压器高低压两侧电压,其中高压侧电压为相间电压,低压侧电压为相地电压;PT2%0.01;0.7130ms。4.4.2.2.7 PTPTa)b)c)d)PT2sPT高低压侧PT断线定值应能分别整定;2%0.01。6e) 0.730ms。4.4.2.2.8 非电量保护4.4.2.2.8.1 非电量跳闸非电量跳闸应满足以下要求:a)b)非电量跳闸功能应由操作箱实现,1/组变压器的非电量跳闸功能;应能接入以下非电量跳闸信号:1)2)3)重瓦斯;c)应能提供以下输出接点:1)2)3)4)跳牵引变压器高压侧断路器;跳牵引变压器低压侧断路器;启动备自投;非电量插件失电告警。d)应能输出以下信号启动保护装置的故障报告和故障录波:1)e) 0.730ms。4.4.2.2.8 非电量保护4.4.2.2.8.1 非电量跳闸非电量跳闸应满足以下要求:a)b)非电量跳闸功能应由操作箱实现,1/组变压器的非电量跳闸功能;应能接入以下非电量跳闸信号:1)2)3)重瓦斯;c)应能提供以下输出接点:1)2)3)4)跳牵引变压器高压侧断路器;跳牵引变压器低压侧断路器;启动备自投;非电量插件失电告警。d)应能输出以下信号启动保护装置的故障报告和故障录波:1)2)3)重瓦斯;e)f)应在装置前面板提供插件电源指示灯;非电量跳闸回路应满足以下要求:1)2)3)回路的启动功率不应低于5W;0.70.5510ms~35ms;4.4.2.2.8.2非电量告警非电量告警应满足以下要求:a)b)非电量告警信号采用开入方式接入保护装置,由保护装置完成非电量告警及事件记录;应能接入以下非电量告警信号:1)2)1)2)轻瓦斯;4.4.2.3备自投功能备自投应满足以下要求:变压器故障备自投及进线失压备自投;对于采用分支接线方式的牵引变电所,应能根据备自投软压板的投退情况,在“11#22122117注:对于不同的牵引变电所1#变压器、2#变压器可能是单台变压器,也可能是由两台变压器构成的变压器组。1采用分支接线的牵引变电所备自投动作逻辑c)对于采用线路变压器组接线方式的牵引变电所,应能实现“1#进线带1#变压器”、“2#进线带2#变压器”2种运行方式间的转换;应能支持牵引变压器高低压侧不少于15台断路器/电动隔离开关的备自投控制;50V30V备自投分合闸操作不应受保护测控屏柜远方/当地转换开关的闭锁。注:对于不同的牵引变电所1#变压器、2#变压器可能是单台变压器,也可能是由两台变压器构成的变压器组。1采用分支接线的牵引变电所备自投动作逻辑c)对于采用线路变压器组接线方式的牵引变电所,应能实现“1#进线带1#变压器”、“2#进线带2#变压器”2种运行方式间的转换;应能支持牵引变压器高低压侧不少于15台断路器/电动隔离开关的备自投控制;50V30V备自投分合闸操作不应受保护测控屏柜远方/当地转换开关的闭锁。控制功能d)e)f)g)h)4.4.2.44.4.2.4.1 测控装置控制功能测控装置控制功能应满足以下要求:a)b)c)d)应具备继电器触点输出控制的功能,控制脉冲宽度可调;应具备控制命令校核功能;应具备控制信息记录功能;装置应满足一台/组牵引变压器高低压侧断路器和相关电动隔离开关的遥控分合闸操作要求。4.4.2.4.2 操作箱控制功能5台断路器的操作功能,每块操作插件应满足以下要求:a)b)接收跳、合闸命令,完成对断路器的相应操作;断路器控制回路监视功能,控制回路监视与跳、合闸回路的连接应便于分开;断路器位置指示功能;信号输出功能,包括断路器位置、控制回路断线信号;操作插件应提供以下指示灯:电源;分位;c)d)e)f)g)h)83) 合位。4.4.2.4.3 触点性能触点性能应满足以下要求:a)b)c)10000L/R=40ms1000W;接通电流:5A;200ms30A200ms15s。L/R=40ms30W;3) 合位。4.4.2.4.3 触点性能触点性能应满足以下要求:a)b)c)10000L/R=40ms1000W;接通电流:5A;200ms30A200ms15s。L/R=40ms30W;触点间最大电压:4.2.1a)规定的额定电压的1.1倍。d)e)4.4.2.5测量功能4.4.2.5.1 模拟量采集模拟量采集功能应满足以下要求:a)84允许基本误差极限:b)1)2)3)4)交流电压、交流测量电流:±0.2%;有功功率、无功功率:±0.5%;功率因数:±0.5%;频率:±0.1%。c)d)e)影响量的参比条件和试验允许误差应符合GB/T13729—2019中表7的规定;被测量的参比条件应符合GB/T13729—2019中表8的规定;4.2.4a)c)d)规定的量程范围内的测量误差b)的规定;输入回路要求应符合GB/T13729—2019中6.5.2e)的规定;GB/T13729—20196.5.2f)的规定;应能显示模拟量的一次值和二次值。f)g)h)4.4.2.5.2 状态量采集状态量采集功能应满足以下要求:a)b)c)d)e)f)g)开入回路应采用光电隔离;1/组牵引变压器及其配套断路器、隔离开关的状态量采集要求;开关位置应同时采集分位和合位信号;应具备状态量防抖动功能,每路状态量的防抖时间可分别设置;0.70.55事件顺序记录(SOE)分辨率小于或等于1ms。4.4.3馈线保护测控装置功能要求基本功能装置应具有独立性、完整性和成套性,应具有能反应被保护线路各种故障的保护功能,以及模拟量测量、开关控制和监视、备用进线自动投切功能。4.4.3.1.2 装置应能适应牵引供电系统负荷特性和故障特性,在牵引供电系统各种运行工况下应能可靠工作。4.4.3.1.3 装置的所有引出端子同装置内部的工作电源系统应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94.4.3.1.44.4.3.1.51.020.98。应具备断路器失灵告警功能,提供断路器失灵接点。4.4.3.1.6装置还应具备以下功能:a)B.180~7,定值应能导入和导出;装置应具有硬件自复位能力,当装置死机时应能够自动复位;装置上电、复位重启过程中,不应误发信息,不应误动作;装置应设有硬件启动回路,只有在牵引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才允许开放跳闸回路;4.4.3.1.44.4.3.1.51.020.98。应具备断路器失灵告警功能,提供断路器失灵接点。4.4.3.1.6装置还应具备以下功能:a)B.180~7,定值应能导入和导出;装置应具有硬件自复位能力,当装置死机时应能够自动复位;装置上电、复位重启过程中,不应误发信息,不应误动作;装置应设有硬件启动回路,只有在牵引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才允许开放跳闸回路;1IRIG-B1msB24h5s;装置应具备以太网维护接口,并提供必要的维护软件实现定值整定、故障分析等功能;DL/T860装置应具有故障记录功能,并满足以下要求:b)c)d)e)f)g)h)i)j)k)l)m)1)装置应能可靠记录保护启动、动作、返回全过程的相关信息,包括相关模拟量、开关量、32B.2.10.4s;重合闸失败独立记录动作报告及录波数据;COMTRADE80B.2.22)3)4)n)B.2.3B.2.4装置失电时应能输出告警接点信号启动;故障报告中的电量信息应能选择一次值或二次值显示,上送的模拟量应为一次值;B.3装置应具备远方复归功能,可远方复归保护动作指示灯;3.5320×240;当2minB.4B.5o)p)q)r)s)t)u)4.4.3.1.7 3s130ms。4.4.3.1.8 手合于故障线路时不应重合。104.4.3.1.9 当断路器本体处于远方控制状态且无保护跳闸或控制分闸时,若发生断路器分闸,装置应能输出断路器异常分闸(控制状态与位置不对应)告警。保护功能电流计算AT(4)。(4)TF T F式中:——TF保护电流,单位为安(A);T(A);F(A);TFTF4.4.3.2.2 阻抗计算阻抗计算应满足如下要求:a) 在直接供电方式下,距离保护元件的阻抗值应按照公式(5)计算:...........................................................................(5)Z4.4.3.1.9 当断路器本体处于远方控制状态且无保护跳闸或控制分闸时,若发生断路器分闸,装置应能输出断路器异常分闸(控制状态与位置不对应)告警。保护功能电流计算AT(4)。(4)TF T F式中:——TF保护电流,单位为安(A);T(A);F(A);TFTF4.4.3.2.2 阻抗计算阻抗计算应满足如下要求:a) 在直接供电方式下,距离保护元件的阻抗值应按照公式(5)计算:...........................................................................(5)Z式中:I——母线电压,单位为伏(V);——保护电流,单位为安(A)。b) 2×25kVAT(6)计算:TZ(6)T F式中:T——————TTF(A)。TFc)PT2×25kVPTFPTFATT4.4.3.2.3 距离保护距离保护应满足如下要求:a) 2图中:85°;——容性偏移角,取-15°;11xlXdzRdz——————线路阻抗角整定值,单位为度(°);电抗整定值,单位为欧(Ω);电阻整定值,单位为欧(Ω);2距离保护动作特性b)c)d)e)f)PT应具备二次谐波闭锁功能,谐波含量误差不大于0.02;动作阻抗误差不大于整定值的4%或0.02Ω;0.7xlXdzRdz——————线路阻抗角整定值,单位为度(°);电抗整定值,单位为欧(Ω);电阻整定值,单位为欧(Ω);2距离保护动作特性b)c)d)e)f)PT应具备二次谐波闭锁功能,谐波含量误差不大于0.02;动作阻抗误差不大于整定值的4%或0.02Ω;0.7130ms。4.4.3.2.4 电流速断保护电流速断保护应满足如下要求:20.02IN;1.2130ms。4.4.3.2.5 低压启动过电流保护低压启动过电流保护应满足如下要求:a)b)c)d)0.02;20.02IN;20.01UN;1.20.71%30ms。4.4.3.2.6 电流增量保护电流增量保护应满足如下要求:a)b)c)0.02;2%0.02IN;1.21%30ms。4.4.3.2.7 失压保护失压保护应满足如下要求:a)b)c)d)ATTF动作电压误差不大于整定值的2%或0.01UN;0.7130ms。4.4.3.2.8 PTPTa)PT2sPT2%0.02IN;2%0.01UN动作时间误差在1.2倍电流整定值、0.7倍电压整定值时不大于30ms。b)c)d)4.4.3.3安全自动功能重合闸重合闸应满足如下要求:12检有压:当装置应用于开闭所进线、AT件时,开放重合闸功能。对于直接供电方式下的分区所需同时检测上行电压和下行电压;AT供电单断路器并联模式下,ATAT130ms。4.4.3.3.2 备自投备自投应满足如下要求:a)b)c)4.4.3.4备自投功能由两台装置配合完成;备自投功能由失压保护触发,当失压保护动作且进线断路器跳闸成功时发出备自投启动信号;备自投功能不应受保护测控屏远方/当地转换开关的闭锁。控制功能4.4.3.4.1 控制功能要求控制功能应满足如下要求:a)操作回路具备以下功能:1)2)接收跳、合闸命令,完成对断路器的相应操作;检有压:当装置应用于开闭所进线、AT件时,开放重合闸功能。对于直接供电方式下的分区所需同时检测上行电压和下行电压;AT供电单断路器并联模式下,ATAT130ms。4.4.3.3.2 备自投备自投应满足如下要求:a)b)c)4.4.3.4备自投功能由两台装置配合完成;备自投功能由失压保护触发,当失压保护动作且进线断路器跳闸成功时发出备自投启动信号;备自投功能不应受保护测控屏远方/当地转换开关的闭锁。控制功能4.4.3.4.1 控制功能要求控制功能应满足如下要求:a)操作回路具备以下功能:1)2)接收跳、合闸命令,完成对断路器的相应操作;断路器控制回路监视功能,控制回路监视与跳、合闸回路的连接应便于分开;断路器位置指示功能;信号输出功能,包括断路器位置、控制回路断线等信号。3)4)5)6)7)b)遥控具备以下功能:1)2)3)4)应具备继电器触点输出控制的功能,控制脉冲宽度可调;应具备控制命令校核功能;应具备控制信息记录功能;14.4.3.4.2 触点性能触点性能应满足如下要求:a)b)c)10000L/R=40ms1000W;接通电流:---连续:不小于5A;200ms30A200ms15s;L/R=40ms30W;触点间最大电压:4.2.1a)规定的额定电压的1.1倍。d)e)4.4.3.5测量功能4.4.3.5.1 模拟量采集模拟量采集应满足如下要求:a)b)c)2240.20.1%;影响量的参比条件和试验允许误差应符合GB/T13729—2019中表7的规定;13被测量的参比条件应符合GB/T13729—2019中表8的规定;c)、d)4.2.4a)、c)、d)的量程范围内的测量误差不应超b)的规定;输入回路要求应符合GB/T13729—2019中5.5.2e)的规定;GB/T13729—20195.5.2f)的规定;装置应能显示模拟量的一次值和二次值。d)e)f)g)h)4.4.3.5.2 状态量采集被测量的参比条件应符合GB/T13729—2019中表8的规定;c)、d)4.2.4a)、c)、d)的量程范围内的测量误差不应超b)的规定;输入回路要求应符合GB/T13729—2019中5.5.2e)的规定;GB/T13729—20195.5.2f)的规定;装置应能显示模拟量的一次值和二次值。d)e)f)g)h)4.4.3.5.2 状态量采集状态量采集应满足如下要求:a)b)c)d)e)f)g)开入回路应采用光电隔离;14应具备状态量防抖动功能,每路状态量的防抖时间可分别设置;0.70.55事件顺序记录(SOE)分辨率小于或等于1ms。4.4.3.6故障测距功能故障测距功能应满足如下要求:a)b)具有直接供电方式下的故障测距功能,在AT供电方式下,装置不配置故障测距功能;(含供电线测距误差不超过500米。自耦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功能要求c)4.4.4基本功能装置应具有独立性、完整性和成套性,应能完成一台自耦变压器的保护功能,以及模拟量测量、开关控制和监视、备用自耦变压器的自动投切、检有压重合闸等功能。4.4.4.1.2靠工作。装置应能适应牵引供电系统负荷特性和故障特性,在牵引供电系统各种运行工况下应能可4.4.4.1.34.4.4.1.44.4.4.1.54.4.4.1.6装置的所有引出端子同装置内部的工作电源系统应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1.020.98。装置应具备断路器失灵告警功能,提供断路器失灵接点。装置还应具备以下功能:a)C.180~7,定值应能导入和导出;装置应具有硬件自复位能力,当装置死机时应能够自动复位;装置上电、复位重启过程中,不应误发信息、不应误动作;装置应设有硬件启动回路,只有在牵引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才允许开放跳闸回路;1b)c)d)e)f)g)h)i)14j)IRIG-B1msB24h5s;装置应具备以太网维护接口,并提供必要的维护软件实现定值整定、故障分析等功能;DL/T860装置应具有故障记录功能,并满足以下要求:k)l)m)1)装置应能可靠记录保护启动、动作、返回全过程的相关信息,包括相关模拟量、开关量、32C.2.1j)IRIG-B1msB24h5s;装置应具备以太网维护接口,并提供必要的维护软件实现定值整定、故障分析等功能;DL/T860装置应具有故障记录功能,并满足以下要求:k)l)m)1)装置应能可靠记录保护启动、动作、返回全过程的相关信息,包括相关模拟量、开关量、32C.2.10.4s;COMTRADE80C.2.22)3)n)C.2.3C.2.4装置失电时应能输出告警接点信号启动;故障报告中的电量信息应能选择一次值或二次值显示,上送的模拟量应为一次值;C.3装置应具备远方复归功能,可远方复归保护动作指示灯;3.5320×240,当2minC.4C.5o)p)q)r)s)t)u)4.4.4.1.7 当断路器本体处于远方控制状态且无保护跳闸或控制分闸时,若发生断路器分闸,装置应能输出断路器异常分闸(控制状态与位置不对应)告警。保护功能差动保护差动保护应满足以下要求:a)b)c)d)e)具有反应于严重内部故障下的差动速断功能;具有防止区外故障保护误动的制动特性,比率差动保护采用“三折线”动作特性;具有防止励磁涌流引起保护误动的功能;差动保护电流方向以指向自耦变压器为正方向;1差动电流、制动电流应分别按照式(7)、式(8)进行计算;f)I˙T—I˙F (7)Id=Ir=1I˙T+I˙F (8)2式中:——差动电流,单位为安(A);——制动电流,单位为安(A);T(A);F(A)。动作电流误差不大于整定值的4%或0.02 ;0.02;15i)j)k)1.530ms;230ms。1.230ms。4.4.4.2.2 过负荷保护过负荷保护应满足以下要求:a)b)c)d)采用自耦变压器T绕组电流计算;采用定时限动作特性,保护动作后发出告警信号;动作电流误差不大于整定值的2%或0.02 ;1.2130ms。4.4.4.2.3 失压保护失压保护应满足以下要求:i)j)k)1.530ms;230ms。1.230ms。4.4.4.2.2 过负荷保护过负荷保护应满足以下要求:a)b)c)d)采用自耦变压器T绕组电流计算;采用定时限动作特性,保护动作后发出告警信号;动作电流误差不大于整定值的2%或0.02 ;1.2130ms。4.4.4.2.3 失压保护失压保护应满足以下要求:a)b)c)d)e)TFTFPT动作电压误差不大于整定值的2%或不大于0.01 ;0.7130ms。4.4.4.2.4 非电量保护非电量跳闸应满足以下要求:a)应能接入以下非电量跳闸信号:1)2)3)重瓦斯;b)应能输出以下信号启动保护装置记录故障报告和故障录波:1)2)3)重瓦斯;c)非电量跳闸回路应满足以下要求:1)2)3)回路的启动功率不应低于5W;0.70.5510ms~35ms。非电量告警非电量告警应满足以下要求:非电量告警信号采用开入方式接入装置,由装置完成非电量告警及事件记录;应能接入以下非电量告警信号:1)2)3)4)轻瓦斯;4.4.4.2.6 PTPTa)b)c)当接入T线电压和F线电压时,应具备PT断线告警功能,延时2s告警;动作电压误差不大于整定值的2%或0.01 ;动作时间误差在0.7倍电压整定值时不大于30ms。4.4.4.3安全自动功能164.4.4.3.1 检有压重合闸检有压重合闸应满足以下要求:a)b)c)d)TF动作时间误差不大于时限定值的1%或30ms。重合闸时限的计时开始时刻为失压保护元件动作时刻。4.4.4.3.2 备自投备自投应满足以下要求:a)b)c)装置应具备自耦变压器故障备自投和检有压重合闸失败备自投功能;自耦变压器故障启动备自投的条件是差动保护或非电量保护已可靠动作;备用侧装置启动备自投的条件是检测到启动备自投开入且备自投已就绪;备自投功能由两台装置配合完成;由自耦变压器故障引起的备自投动作后,装置应在当地或远方复归后才能再次动作。备自投分合闸操作不应受保护测控屏柜远方/当地转换开关的闭锁。控制功能d)4.4.4.3.1 检有压重合闸检有压重合闸应满足以下要求:a)b)c)d)TF动作时间误差不大于时限定值的1%或30ms。重合闸时限的计时开始时刻为失压保护元件动作时刻。4.4.4.3.2 备自投备自投应满足以下要求:a)b)c)装置应具备自耦变压器故障备自投和检有压重合闸失败备自投功能;自耦变压器故障启动备自投的条件是差动保护或非电量保护已可靠动作;备用侧装置启动备自投的条件是检测到启动备自投开入且备自投已就绪;备自投功能由两台装置配合完成;由自耦变压器故障引起的备自投动作后,装置应在当地或远方复归后才能再次动作。备自投分合闸操作不应受保护测控屏柜远方/当地转换开关的闭锁。控制功能d)e)f)g)4.4.4.44.4.4.4.1 控制功能要求控制功能应满足如下要求:a)保护出口功能,且装置操作回路具备以下功能:1)2)接收跳、合闸命令,完成对断路器的相应操作;跳闸保持功能,由串联在跳闸回路中的跳闸保持继电器及其触点构成,保持跳闸输出直至断路器跳闸回路断开;合闸保持功能,由串联在合闸回路中的合闸保持继电器及其触点构成,保持合闸输出直至断路器合闸回路断开;防跳功能,当合闸触点未能及时返回的同时有跳闸命令输入时,闭锁合闸回路直至合闸输入返回,防止断路器发生“跳跃”现象,防跳功能应便于取消;断路器控制回路监视功能,控制回路监视与跳、合闸回路的连接应便于分开;断路器位置指示功能;信号输出功能,包括断路器位置、控制回路断线等信号。3)4)5)6)7)b)遥控具备以下功能:1)2)3)4)应具备继电器触点输出控制的功能,控制脉冲宽度可调;应具备控制命令校核功能;应具备控制信息记录功能;1台断路器和相关电动隔离开关的遥控分合闸操作要求。4.4.4.4.2 触点性能触点性能应满足以下要求:a)b)c)10000L/R=40ms1000W;接通电流:5A;200ms30A200ms15s。L/R=40ms30W;触点间最大电压:4.2.1a)规定的额定电压的1.1倍。d)e)4.4.4.5测量功能174.4.4.5.1 模拟量采集模拟量采集功能应满足以下要求:a)b)c)d)e)2420.24.4.4.5.1 模拟量采集模拟量采集功能应满足以下要求:a)b)c)d)e)2420.20.1%;影响量的参比条件和试验允许误差应符合GB/T13729—2019中表7的规定;被测量的参比条件应符合GB/T13729—2019中表8的规定;c)、d)4.2.4a)、c)、d)量程范围内的测量误差不应超b)的规定;输入回路要求应符合GB/T13729—2019中5.5.2e)的规定;GB/T13729—20195.5.2f)的规定;装置应能显示模拟量的一次值和二次值。f)g)h)4.4.4.5.2 状态量采集状态量采集功能应满足以下要求:a)b)c)d)e)f)g)开入回路应采用光电隔离;1应具备状态量防抖动功能,每路状态量的防抖时间可分别设置;0.70.55事件顺序记录(SOE)分辨率小于或等于1ms。4.4.5故障测距装置组成及功能要求装置组成ATAT4.4.5.2 基本功能装置应能适应牵引供电系统负荷特性和故障特性,在牵引供电系统各种运行工况下应能可靠工作。装置应具独立性、完整性,应能对应用对象的正常运行提供必要的测量控制及监视功能,同时含有能反应应用对象各种故障的测距功能。装置应具有在线自动检测和告警功能,包括装置硬件损坏、功能失效和二次回路异常的自动检测。装置应具有自复位能力。当软件工作不正常时,应能够自动复位。多次复位后仍不能正常工作时,应能发出装置异常信号并输出相应告警接点,而装置不应误动作。4.4.5.2.54.4.5.2.64.4.5.2.7在装置电源消失时,应有输出触点以启动告警信号。装置的所有引出端子同装置内部的工作电源系统应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装置应能提供故障测距报告和故障录波功能,测距报告应能主动上送综合自动化系统。测距报告和故障录波要求如下:故障测距报告中应包含故障距离、故障点公里标、故障类型(TRFRTF)、(COMTRADE100ms200ms;D.1.1ATD.1.2184.4.5.2.84.4.5.2.94.4.5.2.10装置应能在当地及远方设置定值,并具备定值区切换功能。装置测距启动功能应具有在当地及远方投退功能,采用软压板实现投退。操作事件报告、状态量变位报告、装置异常报告以及测距通道通信中断告警信号等。DL/T4.4.5.2.84.4.5.2.94.4.5.2.10装置应能在当地及远方设置定值,并具备定值区切换功能。装置测距启动功能应具有在当地及远方投退功能,采用软压板实现投退。操作事件报告、状态量变位报告、装置异常报告以及测距通道通信中断告警信号等。DL/T667DL/T8600.70.554.4.5.3 测距技术性能及功能4.4.5.3.1 测距启动性能准确测量范围准确测量范围要求如下:a)电压:1.0V~120.0V;b0.0420.I准确度准确度要求如下:a)整定值误差:1)2)3)电流:不超过±2%或±0.01In,取其中较大者;电压:不超过±2%或±0.01Un,取其中较大者;时间:不超过±2%或±30ms,取其中较大者。b)温度变差:在正常工作环境温度范围内,相对于+20℃±2℃时,不超过±2.5%。4.4.5.3.2 测控性能4.4.5.3.2.1 状态量状态量要求如下:对应机械触点“闭合”和“断开”表示的状态量,仅考虑以无源空接点接入方式;事件顺序记录(SOE2ms。4.4.5.3.2.2 信息响应时间信息响应时间要求如下:a)b)c)1s4.4.5.3.2.3 遥控动作遥控动作成功率大于或等于99.99%。短路故障测距误差不超过±500m。装置测距应适用于不同运行方式下发生的各种类型故障,主要运行方式有:AT19b)c)d)e)AT全解列的直供方式;1单线AT供电方式。故障测距装置应采用以供电臂为单元的方式配置,应能选择供电臂上的所亭数量。装置故障测距应支持牵引网故障时自启动,并支持外部开入启动。自启动的判据宜采用过电流保护、距离保护、电流增量、电压突变等保护启动判据。装置应具有手动召唤测距功能。该功能可手动召唤同一供电臂各所亭的测距装置数据,检查各装置工作状态和测距通道状况,生成测距报告。b)c)d)e)AT全解列的直供方式;1单线AT供电方式。故障测距装置应采用以供电臂为单元的方式配置,应能选择供电臂上的所亭数量。装置故障测距应支持牵引网故障时自启动,并支持外部开入启动。自启动的判据宜采用过电流保护、距离保护、电流增量、电压突变等保护启动判据。装置应具有手动召唤测距功能。该功能可手动召唤同一供电臂各所亭的测距装置数据,检查各装置工作状态和测距通道状况,生成测距报告。D.2。装置应提供测距通信接口,支持采用专用测距通道或复用其它通道的通信模式。4.5 过载能力过载能力应满足以下要求:a)保护用交流电流回路:2401s测量用交流电流回路:2201s交流电压回路:1.4210s。b)c)4.44.6 绝缘性能4.6.1 绝缘电阻4.1.2500Va)b)100MΩ;100MΩ。4.6.2介质强度介质强度应满足以下要求:4.1.245Hz~65Hz1min的工频耐压试验而无击穿闪络及元件损坏现象;120表1 各回路试验电压要求冲击电压4.1.21.2/50µs14.4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GB/T14598.27—2017C.104.6.5 保护联结阻抗0.1Ω。4.7 耐湿热性能GB/T7261电磁兼容性能抗扰度要求4.8.1.1 静电放电抗扰度GB/T14598.26—20157.2.34.8.1.2 辐射抗扰度GB/T14598.26—20157.2.44.8.1.3 电快速瞬变抗扰度GB/T14598.26—20157.2.54.8.1.4 慢速阻尼振荡波抗扰度GB/T14598.26—20157.2.64.8.1.5 浪涌抗扰度装置应能承受按GB/T14598.26—2015中7.2.7规定的浪涌抗扰度试验。4.8.1.6 传导干扰抗扰度装置应能承受GB/T14598.26—2015中7.2.8规定的传导干扰抗扰度试验。4.8.1.7 工频抗扰度21序号被试电路额定绝缘电压V表1 各回路试验电压要求冲击电压4.1.21.2/50µs14.4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GB/T14598.27—2017C.104.6.5 保护联结阻抗0.1Ω。4.7 耐湿热性能GB/T7261电磁兼容性能抗扰度要求4.8.1.1 静电放电抗扰度GB/T14598.26—20157.2.34.8.1.2 辐射抗扰度GB/T14598.26—20157.2.44.8.1.3 电快速瞬变抗扰度GB/T14598.26—20157.2.54.8.1.4 慢速阻尼振荡波抗扰度GB/T14598.26—20157.2.64.8.1.5 浪涌抗扰度装置应能承受按GB/T14598.26—2015中7.2.7规定的浪涌抗扰度试验。4.8.1.6 传导干扰抗扰度装置应能承受GB/T14598.26—2015中7.2.8规定的传导干扰抗扰度试验。4.8.1.7 工频抗扰度21序号被试电路额定绝缘电压V试验电压泄漏电流amA冲击电压介质强度V1整机引出端子和背板线——地(外壳)63~25050002000102直流输入电路b——地(外壳)63~25050002000103交流输入电路b——地(外壳)63~25050002000104信号输出触点b——地(外壳)63~25050002000105无电气联系的各回路b之间63~25050002000106整机外引带电部分b——地(外壳)≤631000500-7通信接口电路b——地(外壳)≤63100050010a泄漏电流为参考值,“整机外引带电部分——地(外壳)”的泄漏电流由制造商产品标准规定。b指引至装置端子的电路和接线。GB/T14598.26—20157.2.94.8.1.8 工频磁场抗扰度GB/T14598.26—20157.2.104.8.1.9 脉冲磁场抗扰度GB/T17626.9—201184.8.1.10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GB/T17626.10—201784.8.2 电磁发射要求GB/T14598.26—20155.15.2GB/T14598.26—20157.2.94.8.1.8 工频磁场抗扰度GB/T14598.26—20157.2.104.8.1.9 脉冲磁场抗扰度GB/T17626.9—201184.8.1.10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GB/T17626.10—201784.8.2 电磁发射要求GB/T14598.26—20155.15.24.8.3 直流电源影响要求GB/T14598.26—20157.2.11~7.2.134.9 连续通电100h+40℃、72h50℃、48h机械性能振动(正弦)4.10.1.1 振动响应GB/T4.10.1.2 振动耐受11287—20003.2.11GB/T4.10.2 冲击11287—20003.2.214.10.2.1 冲击响应GB/T4.10.2.2 冲击耐久14537—19934.2.11GB/T14537—19934.2.214.10.3 碰撞GB/T14537—19934.314.11 结构、外观及安全标志E的规定。结构、外观及安全标志应满足以下要求:a)U(端子处应有明显的接地符号标识();b)机箱模件应拔插灵活,接触可靠,互换性好;机箱表面平整、清洁、无划痕,紧固件无松动、脱落、锈蚀以及变形现象;c)d)e)22GB/T14598.27—20176.1GB/T14598.27—20179.1外壳防护(IP外壳防护(IP代码)应满足以下要求:GB/T4208—20174.21)2)3)4)面板:IP40;背板:IP20;侧板:IP40;上下底板:IP40。b) 外壳防护等级的标志,应标记在产品的铭牌或外壳上,或在产品说明书上明示。5 试验方法5.1 GB/T14598.27—20176.1GB/T14598.27—20179.1外壳防护(IP外壳防护(IP代码)应满足以下要求:GB/T4208—20174.21)2)3)4)面板:IP40;背板:IP20;侧板:IP40;上下底板:IP40。b) 外壳防护等级的标志,应标记在产品的铭牌或外壳上,或在产品说明书上明示。5 试验方法5.1 试验基准条件5.1.12表2 试验基准条件5.1.25.1.35.1.45.1.5被试装置和测试仪表应良好接地。24.1.5GB/T7261所有固有准确度试验应使用具有优于被试装置申明准确度的检验仪器进行。被试装置的实测准5.2 温度影响试验5.2.1 概述在规定的工作和储存大气条件下进行试验,随温度的变化,检验装置性能是否超出规定允许的最大偏差。试验过程中,某些元器件、部件可能受到影响,如液晶显示屏不能正常显示,但装置的动作准确度应在规定的范围内,并且在恢复到基准条件后装置的液晶显示屏能正常显示。5.2.2 检验程序试验初始和最后阶段应进行外观检查和性能检测,试验中间应进行性能检测。检验程序中,如果前一项试验的最后检测与后一项试验的初始检测项目相同,则不必进行后一项试验的初始检测。在耐湿热性能试验后,应紧接着对装置绝缘电阻、介质强度进行检查,确认是否符合安全要求。5.2.3 高温运行试验23环境参数要求工作温度按4.1.3的要求相对湿度按4.1.3的要求大气压力按4.1.3的要求辅助电源电压偏差为额定电源电压±1%外部连续磁场感应强度小于或等于0.5mT直流辅助激励量中交流分量额定直流的0%~12%的脉冲峰值因数频率50Hz±0.1Hz高温运行试验用于检查装置运行时的耐高温能力,并确定由于高温引起的装置性能上的任何变化。33高温运行试验5.2.4 低温运行试验低温运行试验用于检查装置运行时的耐低温能力,并确定由于低温引起的装置性能上的任何变化。44低温运行试验5.2.5 高温储存试验524项目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试验标准GB/T2423.1—2008的试验Ad预处理依照制造商产品企业标准和技术说明书初始检测根据5.2.2.1、5.4、5.11条件在制造商规定的额定负载/额定电流下运行a运行温度-25℃或按照制造商规定的最低运行温度,温度值宜从GB/T2423.1—2008中6.6.1选择。在5min时间内,温度的最大变化率为1℃/min准确度±3℃(见GB/T2423.1-2008中6.2)湿度不作要求试验持续时间至少16h检测和/或负载在额定负荷/额定电流下,按5.4进行试验恢复过程:——时间——气候条件——电源按GB/T2423.1—2008中6.12——至少1h但不超过2h,所有试验在这一时间结束前完成——表2规定的试验基准条件——电源断开最后检测依照5.2.2.1、5.4、5.11a制造商宜声明试验过程中被激励的数字输入电路和输出继电器的数目,以及承载的最大额定电流。项目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试验标准GB/T2423.2-2008的试验Bd预处理依照制造商产品企业标准和技术说明书初始检测根据5.2.2.1、5.4、5.11条件高温运行试验用于检查装置运行时的耐高温能力,并确定由于高温引起的装置性能上的任何变化。33高温运行试验5.2.4 低温运行试验低温运行试验用于检查装置运行时的耐低温能力,并确定由于低温引起的装置性能上的任何变化。44低温运行试验5.2.5 高温储存试验524项目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试验标准GB/T2423.1—2008的试验Ad预处理依照制造商产品企业标准和技术说明书初始检测根据5.2.2.1、5.4、5.11条件在制造商规定的额定负载/额定电流下运行a运行温度-25℃或按照制造商规定的最低运行温度,温度值宜从GB/T2423.1—2008中6.6.1选择。在5min时间内,温度的最大变化率为1℃/min准确度±3℃(见GB/T2423.1-2008中6.2)湿度不作要求试验持续时间至少16h检测和/或负载在额定负荷/额定电流下,按5.4进行试验恢复过程:——时间——气候条件——电源按GB/T2423.1—2008中6.12——至少1h但不超过2h,所有试验在这一时间结束前完成——表2规定的试验基准条件——电源断开最后检测依照5.2.2.1、5.4、5.11a制造商宜声明试验过程中被激励的数字输入电路和输出继电器的数目,以及承载的最大额定电流。项目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试验标准GB/T2423.2-2008的试验Bd预处理依照制造商产品企业标准和技术说明书初始检测根据5.2.2.1、5.4、5.11条件在制造商规定的额定负载/额定电流下运行a运行温度GB/T2423.2-20086.5.25min时间内,温度的最大变化率为1℃/min准确度±2℃(见GB/T2423.2-2008中6.2)湿度依照GB/T2423.2-2008中6.8.2,试验Bd试验持续时间至少16h检测和/或负载在额定负荷/额定电流下,按5.4进行试验恢复过程:——时间——气候条件——电源按GB/T2423.2-2008中6.11——至少1h但不超过2h,所有试验在这一时间结束前完成——表2规定的基准试验条件——电源断开最后检测依照5.2.2.1、5.4、5.11a制造商宜声明试验过程中被激励的数字输入电路和输出继电器的数目,以及承载的最大额定电流。5最高储存温度下的高温试验5.2.6 低温储存试验66最低储存温度下的低温试验5.2.7 温度变化试验温度变化试验用于检查装置运行时对温度快速变化的承受能力。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应符合表7的规定。25项目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试验标准GB/T2423.1—2008的试验Ab预处理依照制造商产品企业标准和技术说明书初始检测根据5.2.2.1、5.4、5.11条件不激励储存温度-40℃或按照制造商规定的最低储存温度,温度值宜从GB/T2423.1—2008的6.6.1选择。在5min时间内,温度的最大变化率为1℃/min准确度±2℃(见GB/T2423.1—2008中6.2)湿度不作要求试验持续时间至少16h检测和/或负载不作要求恢复过程:——时间——气候条件——电源按GB/T2423.1—2008的6.12——至少1h但不超过2h,所有试验在这一时间结束前完成——表2规定的试验基准条件——电源断开最后检测依照5.2.2.1、5.4、5.11项目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试验标准GB/T2423.2—2008的试验Bb预处理依照制造商产品企业标准和技术说明书初始检测根据5.2.2.1、5.4、5.11条件不激励储存温度+70℃或按照制造商规定的最高储存温度,温度值宜从GB/T2423.2—2008的6.5.2选择。在5min时间内,温度的最大变化率为1℃/min准确度±2℃(见GB/T2423.2—2008的6.2)湿度依照GB/T2423.2—2008的6.8.2,试验Bb5最高储存温度下的高温试验5.2.6 低温储存试验66最低储存温度下的低温试验5.2.7 温度变化试验温度变化试验用于检查装置运行时对温度快速变化的承受能力。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应符合表7的规定。25项目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试验标准GB/T2423.1—2008的试验Ab预处理依照制造商产品企业标准和技术说明书初始检测根据5.2.2.1、5.4、5.11条件不激励储存温度-40℃或按照制造商规定的最低储存温度,温度值宜从GB/T2423.1—2008的6.6.1选择。在5min时间内,温度的最大变化率为1℃/min准确度±2℃(见GB/T2423.1—2008中6.2)湿度不作要求试验持续时间至少16h检测和/或负载不作要求恢复过程:——时间——气候条件——电源按GB/T2423.1—2008的6.12——至少1h但不超过2h,所有试验在这一时间结束前完成——表2规定的试验基准条件——电源断开最后检测依照5.2.2.1、5.4、5.11项目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试验标准GB/T2423.2—2008的试验Bb预处理依照制造商产品企业标准和技术说明书初始检测根据5.2.2.1、5.4、5.11条件不激励储存温度+70℃或按照制造商规定的最高储存温度,温度值宜从GB/T2423.2—2008的6.5.2选择。在5min时间内,温度的最大变化率为1℃/min准确度±2℃(见GB/T2423.2—2008的6.2)湿度依照GB/T2423.2—2008的6.8.2,试验Bb试验持续时间至少16h检测和/或负载不作要求恢复过程:——时间——气候条件——电源按GB/T2423.2—2008中6.11——至少1h但不超过2h,所有试验在这一时间结束前完成——表2规定的试验基准条件——电源断开最后检测依照5.2.2.1、5.4、5.117温度变化试验5.3 功率消耗试验GB/T72614.35.4 功能试验牵引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功能试验保护功能试验4.4.2.1、4.4.2.2a)b)GB/T7261Q/CR9275.4.1.2测控功能试验GB/T7261a)b)5.4.1.34.4.2.44.4.2.5备自投功能试验4.4.2.3a)b)7温度变化试验5.3 功率消耗试验GB/T72614.35.4 功能试验牵引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功能试验保护功能试验4.4.2.1、4.4.2.2a)b)GB/T7261Q/CR9275.4.1.2测控功能试验GB/T7261a)b)5.4.1.34.4.2.44.4.2.5备自投功能试验4.4.2.3a)b)GB/T7261Q/CR9275.4.2馈线保护测控装置功能试验5.4.2.1 保护和安全自动功能试验4.2、4.4.3.1、4.4.3.2、4.4.3.3、4.4.3.6a)b)c)d)在当地和远方修改整定值、切换定值区以及投退保护元件;保护功能与性能;安全自动功能;故障测距功能与性能。26项目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试验标准GB/T2423.22—2012的试验Nb预处理在温度25℃±5℃的试验箱中稳定1h初始检测根据5.2.2.1、5.4、5.11条件试验期间装置应连续激励并保持在工作状态,将任一影响量设定为其基准条件温度GB/T2423.1—20086.6.1GB/T2423.2-20086.5.2试验周期,包括依照GB/T2423.22-2012中图3的渐升和渐降,温度变化率为1℃±0.2℃/min,暴露在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时间为3h。试验持续时间5次循环检测和/或负载在额定负荷/额定电流下,按5.4进行试验恢复过程:——时间——气候条件——电源按GB/T2423.22—2012的2.7——至少1h但不超过2h,所有试验在这一时间结束前完成——表2规定的试验基准条件——电源接通最后检测依照5.2.2.1、5.4、5.11注:制造商宜声明试验过程中被激励的数字输入电路和输出继电器的数目。5.4.2.2 测控功能试验4.4.3.4、4.4.3.5a)b)c)d)5.4.3模拟量采集试验;状态量采集试验;遥控试验;触点性能试验。自耦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功能试验5.4.3.1 保护功能试验4.2、4.4.4.1、4.4.4.2a)b)5.4.3.2在当地和远方修改整定值、切换定值区以及投退保护元件;保护功能与性能。测控功能试验5.4.2.2 测控功能试验4.4.3.4、4.4.3.5a)b)c)d)5.4.3模拟量采集试验;状态量采集试验;遥控试验;触点性能试验。自耦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功能试验5.4.3.1 保护功能试验4.2、4.4.4.1、4.4.4.2a)b)5.4.3.2在当地和远方修改整定值、切换定值区以及投退保护元件;保护功能与性能。测控功能试验4.4.4.4、4.4.4.5a)b)c)d)模拟量采集试验;状态量采集试验;遥控试验;触点性能试验。5.4.3.3安全自动功能试验4.4.4.35.4.4 AT5.4.4.1 测距功能试验4.4.5.3.1、4.4.5.3.2、4.4.5.3.3a)b)c)d)数据采集系统的精度和准确测量范围试验;在当地及远方,测距定值整定与切换,以及各测距功能的投退试验;各测距启动功能的动作特性;各测距功能的信号指示、输出接点、事件记录的正确性。5.4.4.2装置整组模拟试验5.4.4.15.4.4.3 测控功能试验GB/T13729—20196.25.4.4.4 其它功能试验4.4.5a)b)c)d)e)f)时钟同步功能;通信接口功能;装置正常运行的操作信息记录功能。5.5 过载能力试验GB/T72614.427绝缘性能试验8GB/T14598.34.6.1、4.6.2、4.6.3。5.6.2试验适用于新生产的装置。5.6.3所有试验应在完整的装置上进行。8绝缘试验)5.6.4GB4793.1—2007C4.6.45.6.5 GB/T14598.27—201710.6.4.54.6.55.7 耐湿热性能试验9的规定。28绝缘性能试验8GB/T14598.34.6.1、4.6.2、4.6.3。5.6.2试验适用于新生产的装置。5.6.3所有试验应在完整的装置上进行。8绝缘试验)5.6.4GB4793.1—2007C4.6.45.6.5 GB/T14598.27—201710.6.4.54.6.55.7 耐湿热性能试验9的规定。28项目冲击电压试验介质强度试验绝缘电阻测量目的检验对过电压的耐受能力;检验电气间隙;也可用于固体绝缘(离)的验证。a)检验对暂态过电压的能力;检验绝缘的长期耐受能力;检验电气间隙;检验爬电距离。检验绝缘的耐受能力。环境条件a)环境温度:15℃~35℃;b)相对湿度:45%~75%;c)大气压力:86kPa~106kPa。试验前准备a)不施加激励量和直流电源;完整的装置,处于干燥和无自热状态;经协商,预试过的插入式PCB和组件可以抽出、断开或由模拟品代替(屏、柜等成套产品)。不施加激励量和直流电源。试验回路按表1规定a。试验值1.2/50µs标准雷电波,幅值按表1的规定。1的规定b直流电压500(1±10%)V。重复a)如有必要,可以重复试验;b)试验值为规定的75%。a)如果有必要,可以重复试验;b)试验值为规定值的75%。-合格评定a)试验期间无破坏性放电(火花、闪络或击穿);b)试验后满足所有相关的性能要求。a)试验期间不出现击穿和闪络;大试验电流的局部放电。≥100MΩc、d≥10MΩ(湿热试验恢复1h~2ha介质试验过程中,任一被试电路施加电压时,其余电路等电位互联接地;b若商定采用直流试验电压,其值应为规定的工频交流试验电压值的2倍;c用于安全目的和功能目的的最小绝缘电阻值可以不同;d在施加规定的直流电压并达到稳态值至少5s后,测量绝缘电阻。9交变湿热试验电磁兼容性能试验概述5.8.1.1电磁兼容试验(包括电磁传导和辐射发射、抗扰度试验)用于检验和确认,装置是否能够满5.8.1.2 装置与外部电磁环境的特定接口称为端口,含直流电源端口、输入端口、输出端口、通信端3。3装置的端口示意图试验项目及要求抗扰度试验10~1429项目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试验标准GB/T2423.4—2008的试验Db。预处理a)在温度25℃±3℃、相对湿度60%±10%的试验箱中达到稳定;9交变湿热试验电磁兼容性能试验概述5.8.1.1电磁兼容试验(包括电磁传导和辐射发射、抗扰度试验)用于检验和确认,装置是否能够满5.8.1.2 装置与外部电磁环境的特定接口称为端口,含直流电源端口、输入端口、输出端口、通信端3。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视设备智能生物药品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技术考核试卷
- 纺织品企业环境管理体系考核试卷
- 空调器运行数据监测与分析考核试卷
- 派遣工劳动权益保障行动计划考核试卷
- 纺织品检测标准与方法考核试卷
- 洗浴用品选购指南考核试卷
- 炼铁高炉废气热回收技术考核试卷
- 电视发射机用广播发射器散热系统考核试卷
- 突发事件应对与危机管理考核试卷
- 西安工程大学《篮球裁判规则及竞赛组织》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武汉四调)
- 创新创业实战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GB 21258-2024燃煤发电机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DB34∕T 4010-2021 水利工程外观质量评定规程
- 医疗美容诊所规章制度上墙
- 人教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下期中测试卷(1-9课)(含答案)
- 全国高中语文优质课一等奖《雷雨》 课件
- 音调控制电路课件
- N-TWI日产标准作业的设定课件
- 医疗机构双向转诊登记表
- 蔬菜水果报价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