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课时作业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1页
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课时作业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2页
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课时作业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3页
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课时作业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4页
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课时作业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课时作业一、单选题1.爱因斯坦晚年写道:“光有知识和技能并不能使人类过上幸福而优裕的生活,人类从象佛陀、摩西以及耶稣这样的伟人身上得到的教益,就我来说要比所有的研究成果以及建设性的见解更为重要。”爱因斯坦此话的主旨是A.现代科技是抵制宗教迷信的武器 B.古人的智慧是崇尚道德C.具备高尚道德是科学研究的前提 D.反思科技对人类的作用2.1985年3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纲领性文件。短短几年的时间,中国的高新科技产业通过建立中外合资公司、创办民营科技企业、组建高技术企业集团等多种形式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可见,该文件的颁布(

)A.开启了中国体制改革的进程 B.提出了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的新认识C.落实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D.为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3.近年来,广州的一些工厂车间通过电商直播方式,获取消费者多样化的订单需求信息,通过柔性智能制造系统生成指令,将设计与制造集中在一个工厂内,实现了消费者直接对接工厂的快捷方式。这表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A.革新了工商业经营的形态 B.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C.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D.改变了大众消费结构4.随着人工智能使用门槛降低,社交网络出现一系列新的安全挑战。如利用“AI换脸”视频聊天进行电信网络诈骗、伪造人脸识别认证、制造虚假新闻等。这反映了(

)A.高科技使得社会分工日益细化 B.现代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C.科技进步增加社会治理复杂化 D.科学技术发展亟须跨区域合作5.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A.20世纪后期,优良品种育成推广,高效化肥广泛应用,高科技在食物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食物生产的现代化已完成B.青铜器最早出现在西亚、北非地区,距今5000年左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已出现小件青铜器。青铜农具在西周时期得到了普及C.1946年,为满足弹道计算的需求,美国军方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问世。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D.丝绸之路是古代贯通亚、欧、北非的重要贸易通道,通过丝绸之路,商人们将中国生产的丝绸等运往上述地区,再把欧洲等地的奇珍异宝输往中国。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不再实行“工商食官”政策A.A B.B C.C D.D6.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国防预算显示,2019—2023财年美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先期技术研究三个阶段的资金重点投向了微电子、人工智能和高超声速等新兴技术领域,希望凭借这些领域的技术突破,实现美军现代化高端军事能力建设的目标。这表明(

)A.当今美国国防建设重视运用高端科技 B.美国开始引领世界军队智能化建设C.经济发展推动了美国军事技术的进步 D.当今国家间竞争转向军事科技竞争7.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标志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集成技术的成熟。这说明A.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B.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C.是否掌握深海探测技术决定了国家的兴衰D.中国已经是世界超级大国8.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统计,1950—1973年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从2300万增为2900万;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人数日益减少,从事技术性、信息性等工作的队伍却在不断扩大。导致美国社会从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知识阶层成为社会主体 B.“滞胀”局面的出现C.新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D.“福利国家”的建立9.随着西方国家劳动力缺乏,人力成本上升,无人化生产和经营进一步拓展,“无人工厂”大量出现。“无人工厂”的出现(

)A.提高了劳动强度 B.劳作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C.降低了劳动效率 D.造成了劳动力资源的极度匮乏10.下表呈现了新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三次转移,由此可知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制定时间科技发展战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优先发展军事、重化工业以及尖端技术20世纪八十年代初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20世纪九十年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A.优先满足国家的安全保障B.依据特定时期的国家需求C.彰显意识形态的鲜明导向D.突出服务民生的大局意识11.1971年苏共中央组织科学家研讨信息技术革命,并向勃列日涅夫提交了一篇长文件,建议政府重视信息技术等前沿科技并进行必要的改革。但是这份报告交出后就如石沉大海,导致苏联在信息技术革命浪潮中落后了。由此推论,苏联信息技术落后的直接原因是(

)A.经济增长缓慢影响科研经费投入 B.苏联模式贻误决策时机C.信息技术研究未能列入政府计划 D.军备竞赛延误技术创新12.20世纪60年代以后,科技带动了传媒的飞速发展,市场对此的反应是坚守各自的地盘。一种音乐的爱好者也许对其他种类的音乐毫无所知。戏迷也许不看电影,影迷从不去看戏。这说明了A.现代艺术流派日益画地为牢 B.市场带来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对立C.音影文化催生自我封闭心理 D.科技使人们接触文化既丰富又单一13.2022年北京冬奥会餐厅出现了智能餐厅,成为中外运动员打卡地。自动化代替或者部分代替了餐厅服务员的工作。这一现象反映了A.现代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B.餐饮业工作效率的提高C.北京城市化水平的巨大飞跃 D.科技丰富了运动员的比赛生活14.材料在我们的生活里无处不在,推动了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哪些属于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的新材料①高分子材料

②纳米材料③生态环境材料④生物医用材料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④15.有人这样评价互联网:“因特网(互联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一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他这样评价互联网的主要理由是(

)A.互联网比其他媒介更加快捷方便,信息量更大 B.互联网的技术含量高C.互联网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 D.互联网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16.21世纪第3个10年,全球科技竞争在地球各个角落蔓延。对此,美国等西方国家采取了密集出台科技战略,全力提升自身实力与强化西方价值观联盟,对竞争对手发动“高科技冷战”等措施。这些措施(

)A.促进了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B.提升了西方国家形象与地位C.加剧了国际关系的紧张局势 D.巩固了发达国家的固有优势17.有学者认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和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科技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生产关系,特别是改变了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地位,重塑了劳动者内部的阶层关系。该学者主要强调了(

)A.科技革命压缩人的生存空间 B.科技革命极大激化社会矛盾C.科技革命减轻低端劳动压力 D.科技革命促进社会结构调整18.在2021年的世界5G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介绍中国已开通建设5G基站99.3万个,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95%以上的县区和35%的乡镇,5G终端手机连接数超过3.92亿户。中国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数量占比超过38%,居全球首位。5G引领跨越式发展得益于A.云计算、移动通信和卫星精准定位 B.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的突破C.球面射电望远镜的自主研发和制造 D.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飞跃19.下图2007—2016年中国人工智能(AI)投资频次与融资规模的发展趋势(

)-O-中国AI投资频次中国AI投资规模据图2可推知(

)A.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处于国际前列 B.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国科技发展中居于主导C.入世成功直接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D.改革开放的深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20.观察下面统计表,就业人口分布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经济部门年份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农业1950年12.2%23.2%50.7%1990年2.8%5.1%7.2%工业1950年34.7%42.2%22.2%1990年25.8%40.5%33.6%服务业1950年48.9%32.4%26.6%1990年71.4%54.4%59.2%A.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比重增加 B.战后德国由分裂重新走向统一C.欧盟建立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 D.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力发展二、材料分析题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791年美国财政部部长汉密尔顿向国会提交了《关于制造业问题的报告》,显示出对制造业发展的高度重视。19世纪美国在钢铁等一些领域慢慢追赶并超过了英国,成为当时重要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不论是制造业产值(主要是传统制造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还是制造业从业者在总就业人口中所占的比重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取而代之的是服务业的快速增长。2000年美国的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1.6%、24.9%、73.5%,同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增加值的比重仅为15.1%。——摘编自王丹莉等《美国工业化、去工业化和再工业化进程对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启示》材料二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实施了许多旨在“重振美国制造业”的措施。时期战略主要内容奥巴马(2009-2017)“再工业化”以发展先进制造业为出发点;发展国家技术创新型制造业和新兴工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服务和可再生能源;实现出口倍增。特朗普(2017-2021)“美国优先”行政部门要购买美国货和雇用美国人;用贸易保护政策促进制造业发展;重视高端制造业和军事国防行业高新技术发展。拜登(2021至今)“美国就业计划”扩大企业对国内商品和服务的购买,增加国内生产,为开发的新技术创造市场;为期8年、金额达2.29万亿美元的基建投资及其他支出计划;研发、制造和就业培训三项支出合计5800亿美元。——摘编自王雨杰《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对其就业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去工业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重振美国制造业”带来的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对当今中国工业发展的启示。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人工智能技术依托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诞生,所以人工智能技术迄今为止仍然是一项“年轻”的技术,它在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的“人工智能之父”麦卡锡提出,是一门涉及计算机技术、信息学、心理学、哲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性学科。人工智能技术可谓命途多舛,在提出不到十年的时期内,就进入了瓶颈期,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得以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民用普及化以及互联网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才得到长足的发展,在诸多分支领域中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摘编自徐浩《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材料二

人工智能与以往的技术革命相比有很多共同点。同时,人工智能也有很多新的特点。机器学习的发展使得以前非常规的工作变成常规的操作,从而实现生产活动计算机化。机器开始扮演大脑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一个拓展人类能力的机器!不但补充了人类劳动.还具有以全新的方式替代人类劳动的潜质’将冲击许多以往未受技术影响的职业。人工智能的出现使得其对劳动力的替代达到了一个过去无法比拟的速度和规模。——摘编自曾静、周亚林《人工智能对经济的影响研究进展》(1)根据材料一、概括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历程。(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工智能与以往的技术革命的异同。(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分析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23.经济与社会生活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三次大的产业技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现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1)根据示例,将时间轴空白处补充完整。(2)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根据示例,完成下表中空白处。居住方式劳作方式交通工具阶级关系经济特征第一次革命定居、农村聚落农业家庭式、庄园式劳作;手工业家庭式、作坊式劳作木质舟船、轮车;依靠自然力和畜力农民和地主、自由民和奴隶、农奴和庄园主农业经济,自给自足第二次革命①②③④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市场经济(3)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了国家治理模式的变化,各国以特定的政治制度实现社会治理。以英法美国为例,概括说明进入近代后国家政治制度的主要类型及建立方式。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DDACCABCB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DAAACDADD1.D2.D3.A4.C5.C6.A7.B8.C9.B10.B11.C12.D13.A14.A15.A16.C17.D18.A19.D20.D21.(1)原因: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带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美国大力发展新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美国寻求成本更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