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时:从某个角度观察多个物体教学过程:学生接着展示:板书设计:观察物体(三)教学过程:看是两排,它的前排是2个小正方体,对于第(2)小题,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摆法,通过交流,板书设计:先根据平面图分析出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层;然后确定要拼搭的立体图形百几排;学生已经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本单元的知识属于“数论”的初步知识,概念比较多,有些概念比生尚不必研究的问题。教学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利用乘法引导学生认识因数和倍数。教材习活动,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发现探索2、5和3的倍数的特征时,都是知识技能: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第第类第二类因数和倍数)二、探索新知:不能单独存在。我们不能说谁是因数,谁是倍数,而应该说谁是谁的因教师强调,并让学生注意: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板书设计: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概括、分析和比较的能力,教学过程:10,28,42的因数有哪些?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出这些数的因数个数的?一个数多!准备好了吗?开始!吗?生3:我用的是除法,用2÷2=1,4÷2=26÷2=3……依次除下去。师:怎么办?(用省略号)识以下三点:集体订正时,教师着重引导学生认识以下几点:交流汇报:2的倍数有2,4,6,8,10,12,14,16,18,20,ⅆ5的倍数有5,10,15,20,25,30,ⅆ1.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板书设计:ⅆ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探索过程中的基本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二、互动新授:小组交流后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呈现表1:让学生在“百数表”中找出2的倍数,做上记教师提示:如果用a表示自然数,那么可以用2a来表示偶数,用2a+l来无限的,没有最大的奇数和偶数,只有最小的奇数和偶数,最小的奇数是1,最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组织交流,交流时,教师让学生说一说做完这些题目,三、巩固练习:四、课堂小结:板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新授课新授课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在亲自动手操作过程中,让学生建立起空间观念,培养归纳总结能力。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像力。一、数学来源生活,从实物中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创境激疑1、出示实物,根据形状给它们归类。(长方体、正方体、球、创境激疑导入:为什么,我们能很快地挑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呢?因为,它们有着与众不同的特征。二、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归纳事物特征。1、学生用小圆木棒和橡皮泥制作多个不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三组面都不同的、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超高的、超扁的)2、小组中每个人都要独立动手制作,组员中相互指导、评议。合作探究3、思考:怎样选取木棒才能又快又好地做出长方体和正方体。(选取三种长度的木棒,每种4根)合作探究4、选取合适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纸将框架围起来,制成一个立体5、利用学生自己做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棱、面、顶点。6、结合制作过程,师生共同总结:长方体的特征和正方体的特7、请每小组把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变成正方体(事先用长白萝卜削好的)。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会:正方体具备了长方三、回归生活,用数学的眼光看事物。1、量一量手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的长宽高和棱长。2、知道了一个长方体的长为14cm,宽为10cm,高为7cm,想像这3、通过你的观察,从某个角度看一个长方体,最多能看到几个4、长方体广告箱长5米,宽0.5米,高3米,要用铝条镶嵌框5、有6米长的铁丝,要制成一个棱长为40厘米的灯笼框架,6、要将一个长30厘米,宽20厘米,高10厘米的礼品盒系上作业布置用12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能有多少种摆法?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请你亲自动手试一试。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长方体正方体板书设计6888创境激疑合作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新授课备课人执教时间让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意义,初步学会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感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和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究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数学情感体验。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意义学会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式训练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标)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精美的包装盒,工人师傅在制作这些纸盒时至少要用多少纸板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三、动手操作,建立表象1.初步认识长方体的表面积。师利用课件出示长方体牙膏盒)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沿着),生1:我发现原来的立体图形变成了平面图形。生2:我发现长方体的外表展开后是由6个长方形组成2.初步认识正方体的表面积。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再出示正方体药盒课件)生1:我发现正方体展开后也变成了平面图形。生2:我发现正方体的外表展开后是由6个正方形组成3.认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师:说得对!请你拿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也用同样的方法剪开,再展开,看看展开后的形状,然后在展开后师:从学生手中选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展开图贴在黑板上。问:通过观察课件和动手操作实物模型,谁知道什生1: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就是指长方体或正方体外表的面积,也就是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的面积和。生2:简单地说就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计算表四、自主探究深化主题“演示课件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分别求出相对面的面积,再相加。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选择两种算法,指定两名学生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选择两种算法,指定两名学生上黑板板书,并口述列式计算的依据。生2:先分别求出两个相对面的面积和,再相加合作探究作业布置板书设计)勇闯第一关:快乐起跑线勇闯第二关:智力冲浪园一个长方体的饼干盒,长10厘米,宽6厘米,高12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计算正方体的表新授课备课人执教时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体验探索的乐趣。理解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意义。式训练一、启发谈话,激趣引入同学们,最近你们发现的城市有哪些变化呢?在城市里为什么要建这么多高楼大厦呢?如果建平房,会怎么创境激疑老师带来一件衣服,谁想试一试点名让一胖一瘦上来)问:同样一件衣服,为什么有的宽松,有的紧?(因为他们体型不一样,也就是占的空间不一样)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跟空间有关的内容。板书课题:体积合作探究1、出示大、小苹果,问:哪只苹果占的空间大?你能合作探究2、出示差不多大的土豆和一个长方体石块,你知道它演示书上的实验,得出:土豆占的空间小,石块占的空间3、师揭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4、计量体积的大小,要用到什么呢?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请同学们自学14页中间部分。(1)常用的体积单位说说哪边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一个互相垂直的架子,放在墙角感知1立方米的大小,并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跟1立方米差不多大。6、摆一摆:用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摆成下图得出: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三、自主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2、实践:拼摆长方体,四人一组,用不少于16块小正方体拼摆长方体,并分别记下摆出的长方体的长、宽、3、小组合作:学生四人一小组操作并做好实验记录。四、知识迁移推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生: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体。2、师生共同归纳: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用字母表示为:V=a×a×a=a3学校要在操场修建一个长方体的沙坑,如果长6米,宽4作业布置作业布置板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小正方体的个数小正方体的个数=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层数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a3创境激疑合作探究容积和容积单位执教时间新授课备课人执教时间掌握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的进率,及它们与体积单位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会计算物体的容积。式训练说出长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1、反馈容积及容积单位:生汇报:(1)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体的体积就是这个小木盒的容积。(2)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但是计量液体体积,如药水、汽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3)演示: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的关系。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物品上标有升或毫升。升和毫升有什么关系呢?教具演示。①1升=1000毫升小结:1升(L)=1立方分米(dm3)②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4)汇报小组活动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2)估计一下,一纸杯水大约有多少毫升,几纸杯水大约2、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是要从容器的里面量长、宽、高。例5、一个小汽车上的油箱,里面长5分米,宽4分米,5×4×2=40(立方分米)40立方分米=40升=250(ml)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有一个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水箱,装满水后,倒入作业布置板书设计容积和容积单位=250(ml)创境激疑合作探究分数的意义执教时间新授课备课人执教时间在学生原有分数知识基础上,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利用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明确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明确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式训练一、创设情景,温故引新。来说几个分数?(板书:如1/4)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二、教学分数的产生。十拿九稳()做单位,看看测量的结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那剩下的不2、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师用一介绍分数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三、教学分数的意义。师:下面老师要先考考大家,你能举例说明1/4的含义吗?(投影出示题目,学生口答)如生说可以,则问:你为什么觉得可以用1/4表示呢?生3、动手操作,探索新知。师:现在我给每一个小组都提供了四种材料,一张长方形纸、一条一米长的绳子、6个小立方体,4根绘画笔。下面请每组根据这四种一样的材料,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分一分等方法,创造出几个不同的分数。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师:谁愿意上来说一说,你得到了哪些分数?这个分数是师:利用这四种材料,同学们创造出了好多分数。刚才在生:一张长方形纸、一米长的绳子、6个小立方体、4根绘师:象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我们可以称之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课件显示:一个物体)把一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我们可以称之为把一个计量单位把6个小方块、4根绘画笔平均分,我们又可以称之为把概括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4)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分数的意义,请同学们想一下,这个“若干份”是分数中的什么?(分母,表示子,表示取的份数)(5)师:接下来我想出几道题来考考大家,你们愿不愿意①把这个文具盒里的所有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③师: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10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50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100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10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④师:现在这个文具盒里有6支铅笔,把它平均分给2个每个同学得到的铅笔还能用1/2表示吗?是几支铅笔?为铅笔的支数不一样。师:整灵敏有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分数是否显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说出几个分数让学生回答,后再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1)一堆苹果分成4份,每份占这堆苹果的14()(2)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占全长的57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新授课备课人新授课备课人执教时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及动手实践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让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探索、发现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自主探究、归纳概括分数的基本性质。式训练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创境激疑1、听录音故事:有一位老爷爷把一块长方形地分给四1个儿子。老大分到这块地的4,老二分到这块地的28二、老三觉得很吃亏,于是四人就大吵起来。刚好阿凡提路过,问清争吵的原因后,哈哈大笑起来。给他们讲了几2、思考:阿凡提为什么哈哈大笑?学生拿出课前准1备的四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片,动手操作,折出4分的地同样多。板书:===。引导学生把分数化成除法的形式,并算出它们的商,再次验证3、引导:四兄弟分的地同样多,却以为自己很吃亏,争吵不休,引得阿凡提哈哈大笑。那么,这几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不一样,为什么大小都相等呢?阿凡提对四兄弟讲了哪些话,四兄弟就停止了争吵呢?其实,这里包含了一个数学知识,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1、学生从中任意选择两个分数比较一下,看看它们的分子与分母是怎样变化的,分数的大小不变?学生自由选择分数比较,思考分数分子与分母的变化情况。2、组织引导学生交流所选择的两个分数以及它们分子合作探究生思考分类,然后提问,师相机分分子与分母同时乘同一个数和分子与分母同时除以同一个数两类板书等式。合作探究4、引导学生观察板书的两类等式,思考:从这些分数分子、分母的变化中,你发现了什么?提问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初步概括结论: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①学生举例,教师引导学生操作验证,或计算验证。②思考:是否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任何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都不变呢?启发学生得出:0除外。引导学生想一想:为什么?③引导学生再次归纳,概括2合作探究3合作探究254的同学参加了书法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最大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新授课备课人新授课备课人执教时间学会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在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式训练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王叔叔铺地情景创境激疑同学们,王叔叔买了一套房子,正忙着装修,但他遇长16分米,宽12分米如果用边长是整分米的正方形地砖把这个房间的地面铺满(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创境激疑二、合作探讨,理解意义,学习方法。合作探究1、演示课件,指导操作方法。教师引导:这个房间长16分米,宽12分米如果用边长是整分米的正方形地砖把这个房间的地面铺满(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可以选合作探究引导:怎样验证你们的猜想呢?(学生提出自己的方法,可以先选用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来摆摆看,有没有剩余。有剩余?长方形的宽有没有剩余?教师质疑提出新学习目标:用其他的正方形来摆有没有剩余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具,摆一摆,算一算或用水彩笔在长方形纸上画一画,把出现的几种的情况记录下来,看看有几种不同的摆法。(学生分组进行画,在小组内进行交流)长方形纸上试画边长是2、3、4、5、6……厘米的正方形。②交流汇报。请xx小组汇报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③观察发现。④得出结论。教师引导:要使长方形没有剩余,正方形的边长有怎样的要求。⑤明确公因数、最大教师提问:16的因数有哪些?12的因数呢?既是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公因数2)用集合图表示课件动态显示:用集合图的形式写出16和12师提问:如果王叔叔想用最少的地砖铺地可以选择边长多合作探究合作探究学生应用知识自己解决问题。同学们刚才完成得不错,如果让你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作业布置14和49作业布置61页做一做最大公因数板书设计创境激疑合作探究执教时间新授课备课人执教时间通过教学,使学生题解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简洁性。归纳、概括出最简分数的概念及约分的方法。归纳、概括出最简分数的概念及约分的方法。式训练(一)复习导入2、你是怎样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求两个数的(二)分析探究学生先尝试把化成最简分数,引导学生想出多种方法方法一: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数,逐次去除分子和分总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母,最后等到最简分数。方法二:用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分别去除分子和分母,得到最简分数。6、引导学生概括出方法。7、指出:像这样,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约分还可以怎样写呢?请同学们看教材例4,试着自己写学生汇报约分的写法,老师板书教材上的内容。创境激疑合作探究最小公倍数执教时间新授课备课人执教时间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初步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初步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式训练一、复习引入在我们来研究两个数的倍数。二、教学过程4的倍数有:4、8、12、16、20、24、28、36……6的倍数有:6、12、18、24、28、32、36……4和6公有的倍数有:12、24、36……4和6公有的最小倍数是:122.教学例2:怎样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学生思再分析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再找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3)我们通常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来求几个数的最小①6(或8)的倍数必须包含哪些质因数?6=2×3;8=2×2×2②6和8的公倍数必须包含哪些质因数2×3×2×2)(4)总结求最小公倍数的一般方法并让学生分组讨论写成这种形式后该怎样做。一种墙砖长3分米,宽23分米,现在用这种墙砖铺一),(1)学生观察图中内容,分析图中已知内容和问题分(2)独立思考问题并在纸上画一画。(3)小组讨论,找出问题的答案。思考:3和2公有的倍数是哪几个?其中最小的一个是最小公倍数4的倍数有:4、8、12、16、20、24、28、36……6的倍数有:6、12、18、24、28、32、36……4和6公有的倍数有:12、24、36……4和6公有的最小倍数是:122.教学例2:怎样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学生思作业布置板书设计通分通分新授课备课人新授课备课人执教时间使学生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和概括能力。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式训练一、复习引入1.求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2.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填上正确的答案。创境激疑二、探索研究1.教学例3:地球上,陆地面积约占地(2)比较下面几组分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上面3道题都能很快看出两个分数的大小,那么下面三组分数的(3)分母相同分两个分数怎样比较大小?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呢?(学生总结规律)体健康。其中黄豆的蛋白质含量大约是,蚕豆的蛋白质和(1)你能直接比较和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作业布置和和和①为什么和①为什么(3)全体学生围绕以上思考题进行讨论。和(和(4)通过直观图引导学生比较①是怎样变成①是怎样变成?板书:又是怎样等于?板书:又是怎样等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出通分的意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出通分的意义。完成做一做通分,所以,所以创境激疑合作探究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执教时间新授课备课人执教时间理解小数化成分数、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能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分数化认识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最简分数的特点,会判断一个最简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在知识探索过程的参与讨论中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分数化成小数。会判断一个最简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式训练一、复习小数的意义二、课程学习1.教学例题1:把一条3m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多少米?如果平均分成5段呢?问题:你能用小数和分数分别表示出每段绳子的长度吗?(学生独立计算,也可以让同桌两人合作,一人的计算结果用小数表示,另一人的用分数表示)(1)通过用两种方法表示等分绳长的结果:(2)两种不同形式的结果是相等的,我们将它们直接一般方法:分子÷分母(除不尽时按要求保留几位小总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完成做一做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例题1:把一条3m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多少米?如果平均分成5段呢?问题:你能用小数和分数创境激疑合作探究图形的运动(一)执教时间新授课备课人执教时间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并能识别在旋转过程中旋转图形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和对应角。通过对具体图形旋转过程的观察和抽象,发展学生概括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通过欣赏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价值与魅力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能识别在旋转过程中旋转图形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和对应角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二、观察抽象,探究新知从“1”到“——”,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2.师: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旋转的现象呢?(生自由(2)师:它们哪里转动了?比如:荡秋千哪转动了?挡(3)假如,我们把荡秋千的踏板看作是一个点、汽车的刮水器看作一条线段、风车的风叶看作是个四边形或三角形。那么它们的转动又会是怎么样子呢?(生观察图形:点、线段、三角形的旋转演示回答问题)强调像点、线段、三角形这样子的运动我们称之为旋转3、尝试给旋转下定义。师:现在你能说说什么是旋转了吗?(让学生根据刚才的认识尝试说说)2旋转方向3旋转角度(用时针转动角度的大小演示)作业布置展示旋转大楼视频激发学生再学习旋转的兴趣?并说明有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从“1”到“——”,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创境激疑统计(一)执教时间新授课备课人执教时间初步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能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问题。对在具体的情境下,选择哪种形式进行统计有一个初步的感受。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业病认定与续签劳动合同关系
- 图像处理单元考核试卷
- 玉石的开采历史与地理分布考核试卷
- 放射性金属矿的燃料棒制造与寿命管理考核试卷
- 硅冶炼厂的安全应急预案考核试卷
- 智能消费设备的安全性考量考核试卷
- 网络安全防护在电信行业的运营风险考核试卷
- 棉花加工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考核试卷
- 竹木资源循环利用与环保技术考核试卷
- 磷肥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技术发展与应用趋势考核试卷
- 2024年内蒙古师范大学招聘事业编制人员考试真题
- (二模)2025年河南省五市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 飞行员劳动合同模板及条款
- 《劳动项目五:煮鸡蛋》(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劳动三年级上册
- 第中西艺术时空对话 课件 2024-2025学年岭南美版(2024) 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 2025-2030检测设备行业行业风险投资发展分析及投资融资策略研究报告
- (三模)广西2025届高中毕业班4月份适应性测试 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四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物理试卷(含答案)
- 中级财务会计课件第四章 金融资产学习资料
- 2025年济南市中区九年级中考数学一模考试试题(含答案)
- 中国印楝素市场调查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