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防行业智能监控与预警系统建设方案TOC\o"1-2"\h\u4859第1章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 330051.1项目背景 392121.2需求分析 49503第2章系统建设目标与设计原则 540402.1建设目标 5252202.2设计原则 523381第3章智能监控系统架构设计 6251513.1系统总体架构 6276753.1.1感知层 6232133.1.2传输层 6293693.1.3处理层 699173.1.4应用层 6245573.2模块划分与功能描述 660393.2.1视频采集模块 6240853.2.2音频采集模块 6155123.2.3传感器采集模块 7234963.2.4视频处理模块 771603.2.5音频处理模块 7226173.2.6特征提取模块 7270933.2.7数据存储模块 7269353.2.8数据检索模块 7308473.2.9智能分析模块 7265053.2.10预警模块 7133663.2.11系统管理模块 7285403.3系统集成与兼容性设计 7198963.3.1系统集成 7263853.3.2兼容性设计 84682第四章视频采集与传输系统 8124164.1视频采集设备选型 895194.1.1图像传感器 831624.1.2焦距与光圈 8116864.1.3云台控制 846244.1.4报警接口 8260724.2视频传输网络设计 865544.2.1网络拓扑结构 867694.2.2传输介质 818614.2.3网络带宽 8265424.2.4网络安全 8130404.3视频编码与压缩技术 9102784.3.1编码标准 9118444.3.2压缩算法 9272914.3.3码率控制 924804.3.4延时控制 912181第5章智能分析算法与应用 9302485.1人脸识别技术 9298485.1.1人脸检测 9209885.1.2人脸识别 95555.1.3人脸跟踪 9248935.2行为识别技术 9233175.2.1常见行为识别 9139725.2.2疲劳驾驶检测 10241805.3车牌识别技术 10141915.3.1车牌定位 10316435.3.2车牌识别 10161105.4智能分析算法融合 1035505.4.1数据融合 10156185.4.2算法融合 10265445.4.3预警与联动 1023434第6章预警与报警系统设计 1040326.1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10167716.1.1人员异常行为指标 1020436.1.2设备异常状态指标 1132006.1.3环境异常指标 11301066.2预警算法与策略 1169106.2.1预警算法选择 11314006.2.2预警策略制定 11221076.3报警系统设计 11216636.3.1报警方式 11249456.3.2报警响应 1212558第7章数据存储与管理 12310177.1数据存储方案 12287847.1.1存储设备选型 12323857.1.2存储架构 1242397.1.3数据存储格式 1276357.1.4数据存储安全 128117.2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 12259647.2.1数据备份 1268487.2.2数据恢复 13280757.3数据查询与统计分析 13180847.3.1数据查询 1318557.3.2数据统计分析 1324778第8章安全与隐私保护措施 13185008.1系统安全策略 1389468.1.1物理安全策略 13223458.1.2网络安全策略 14179378.1.3应用安全策略 1429508.2用户权限管理 1497748.2.1用户身份认证 14296478.2.2用户权限分配 14220358.2.3权限审计与控制 1487058.3数据加密与隐私保护 15106158.3.1数据加密 15181778.3.2数据脱敏 15126908.3.3隐私保护 1519330第9章系统集成与测试 15182339.1系统集成方案 15133579.1.1系统集成概述 15222619.1.2硬件设备集成 15214769.1.3软件平台集成 1617119.1.4数据接口与通信协议集成 1695239.2系统测试策略与实施 16189249.2.1测试目的与原则 16113059.2.2测试内容与方法 16247439.2.3测试实施 1631299.3系统验收与优化 17241479.3.1系统验收 1766029.3.2系统优化 17390第10章运维保障与培训 171167910.1运维管理体系构建 171084110.1.1组织架构 172874610.1.2管理制度 172778710.1.3运维流程 181797310.1.4应急预案 182556910.2系统维护与升级策略 18232110.2.1系统维护 182568810.2.2系统升级 182500410.3培训计划与实施 181156010.3.1培训计划 182802410.3.2培训实施 19第1章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1.1项目背景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治安问题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为了提高公共安全水平,预防和打击犯罪活动,安防行业的发展尤为重要。智能监控与预警系统作为安防领域的关键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安全防范能力,降低犯罪率,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高度重视安防行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措施,为智能监控与预警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此背景下,本项目旨在针对当前安防监控领域存在的问题,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一套高效、可靠的智能监控与预警系统,提升我国安防行业的整体水平。1.2需求分析为满足我国安防行业的发展需求,本项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需求分析:(1)提高监控覆盖范围及准确性当前,监控设备的覆盖范围和准确性仍有待提高。本项目需实现以下需求:扩大监控设备的覆盖范围,减少监控盲区;提高监控设备的图像识别和目标跟踪能力,保证监控数据的准确性;采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整合不同类型的监控数据,提升监控效果。(2)实现实时监控与预警为提高安防监控的实时性,本项目需满足以下需求:构建快速、高效的传输网络,保证监控数据实时传输至预警中心;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监控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发觉异常情况及时预警;建立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将预警信息及时推送至相关部门和人员。(3)提高系统智能化水平为提高监控系统的智能化程度,本项目需实现以下需求:采用深度学习技术,实现监控画面中的人脸识别、行为识别等功能;构建智能分析模型,对监控数据进行挖掘,提前发觉潜在的治安隐患;根据监控数据分析结果,为安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4)保证系统安全与稳定性为保证监控系统的高可用性,本项目需满足以下需求:强化系统网络安全防护,防止数据泄露和恶意攻击;采取冗余设计,保证系统关键组件的高可用性;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先进性。(5)提升用户体验与操作便利性为提高用户对监控系统的满意度,本项目需实现以下需求:优化用户界面设计,提高用户操作的便利性;提供多终端访问方式,方便用户随时查看监控数据和预警信息;提供完善的培训和技术支持,保证用户能够熟练使用系统。通过以上需求分析,本项目将致力于构建一套功能完善、智能化程度高、安全稳定的智能监控与预警系统,为我国安防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第2章系统建设目标与设计原则2.1建设目标安防行业智能监控与预警系统的建设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提高监控效率: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对监控区域的全天候、全方位覆盖,提高监控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2)增强预警能力:结合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实现对潜在安全风险的提前预警,降低安全发生的概率。(3)优化资源配置:整合各类安防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运维成本。(4)提升应急响应速度:在发生安全事件时,系统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协助相关部门快速处置,减轻损失。(5)保障信息安全:保证监控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防止数据泄露。2.2设计原则为保证安防行业智能监控与预警系统的建设质量和效果,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先进性原则: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保证系统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2)可靠性原则:选用高可靠性、高稳定性的设备和软件,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3)兼容性原则: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与其他安防系统的兼容和互联互通,便于后续升级和拓展。(4)模块化设计原则:采用模块化设计,提高系统灵活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5)安全性原则:从硬件、软件、网络等多个层面保障系统安全,防止外部攻击和数据泄露。(6)人性化原则:系统界面设计简洁易用,充分考虑用户操作习惯,降低用户使用难度。(7)经济性原则: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合理控制项目投资,实现高性价比。(8)合规性原则:遵循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法规,保证系统建设合法合规。第3章智能监控系统架构设计3.1系统总体架构智能监控系统总体架构采用分层设计,主要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处理层和应用层四个层次。各层次之间相互协同,共同构建起一个高效、可靠的安防监控体系。3.1.1感知层感知层主要负责对监控区域内的视频、音频、温湿度等信息进行采集。主要包括高清摄像头、拾音器、传感器等设备,实现对监控场景的全方位感知。3.1.2传输层传输层负责将感知层采集到的数据实时传输至处理层。采用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传输方式,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实时性。3.1.3处理层处理层对传输层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包括视频压缩、音频处理、特征提取等。同时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存储、检索和分析,为应用层提供数据支撑。3.1.4应用层应用层为用户提供智能监控、预警、管理等业务功能,包括实时视频浏览、历史视频查询、报警处理、系统管理等模块。3.2模块划分与功能描述根据智能监控系统的业务需求,将系统划分为以下模块:3.2.1视频采集模块视频采集模块负责对监控区域进行实时视频采集,支持多种分辨率和帧率,保证视频图像清晰、流畅。3.2.2音频采集模块音频采集模块负责对监控区域内的声音进行实时采集,与视频采集模块协同工作,提高监控效果。3.2.3传感器采集模块传感器采集模块负责对监控区域内的温湿度、烟雾、火焰等环境信息进行实时采集,为预警系统提供数据支持。3.2.4视频处理模块视频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视频进行压缩、编码等处理,降低数据存储和传输的压力。3.2.5音频处理模块音频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音频进行降噪、增益等处理,提高音频质量。3.2.6特征提取模块特征提取模块对视频、音频等数据进行特征提取,为后续的智能分析和预警提供基础数据。3.2.7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存储模块负责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存储,支持大容量、高并发访问。3.2.8数据检索模块数据检索模块提供高效的视频、音频检索功能,方便用户快速定位历史数据。3.2.9智能分析模块智能分析模块对特征提取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实现行为识别、异常检测等功能。3.2.10预警模块预警模块根据智能分析结果,对异常事件进行实时预警,通知相关人员及时处理。3.2.11系统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负责对整个监控系统进行管理,包括设备管理、用户管理、权限管理等功能。3.3系统集成与兼容性设计3.3.1系统集成智能监控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各模块之间通过统一的数据接口进行集成,保证系统整体功能稳定、可靠。3.3.2兼容性设计考虑到不同场景和用户需求,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兼容性问题,支持多种设备、平台和接口,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本章完)第四章视频采集与传输系统4.1视频采集设备选型为保证智能监控与预警系统的有效运行,视频采集设备的选型。本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4.1.1图像传感器选用高分辨率、低照度、宽动态范围的图像传感器,以保证在各种光照条件下都能获得清晰、高质量的图像。4.1.2焦距与光圈根据监控场景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焦距与光圈,保证监控画面覆盖范围适中,同时保持画面清晰。4.1.3云台控制配置高精度云台控制系统,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控。4.1.4报警接口视频采集设备需具备报警输入输出接口,以便与预警系统进行联动。4.2视频传输网络设计视频传输网络的设计关系到监控数据的实时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以下是视频传输网络设计的关键环节:4.2.1网络拓扑结构采用星型、环型或混合型网络拓扑结构,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4.2.2传输介质根据监控范围和距离,选择光纤、双绞线或无线传输作为传输介质。4.2.3网络带宽合理规划网络带宽,保证视频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流畅性。4.2.4网络安全采用加密、认证、防火墙等技术,保障视频传输网络的安全。4.3视频编码与压缩技术为降低视频数据传输对带宽和存储资源的占用,选用高效的视频编码与压缩技术。4.3.1编码标准采用国际通用的视频编码标准,如H.264、H.265等,以提高编码效率。4.3.2压缩算法采用实时压缩算法,如变换编码、量化编码、熵编码等,降低视频数据传输的带宽需求。4.3.3码率控制根据实际需求,采用变码率或固定码率控制策略,平衡视频质量与传输带宽。4.3.4延时控制优化编码与压缩参数,降低视频传输延时,保证监控画面的实时性。第5章智能分析算法与应用5.1人脸识别技术5.1.1人脸检测在智能监控与预警系统中,人脸检测技术是基础且关键的一环。本方案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NN)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实现对监控画面中人脸的快速、准确检测。5.1.2人脸识别在人脸检测的基础上,本方案采用特征提取与匹配算法,如深度特征提取和度量学习等,实现人脸识别功能。通过建立人脸数据库,对监控画面中的人脸进行实时比对,从而实现身份识别和布控。5.1.3人脸跟踪为提高监控系统的实时性,本方案采用基于MeanShift算法的人脸跟踪技术,实时跟踪监控画面中的人脸目标,减少重复识别计算,提高系统运行效率。5.2行为识别技术5.2.1常见行为识别本方案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行为识别技术,对监控画面中的行人行为进行识别。通过训练神经网络,实现对打架、跌倒等常见异常行为的实时检测和预警。5.2.2疲劳驾驶检测针对车辆驾驶行为,本方案利用图像处理技术,结合人脸识别和眼部特征分析,实现对驾驶员疲劳状态的实时检测,提高道路运输安全。5.3车牌识别技术5.3.1车牌定位本方案采用基于图像处理的方法,对监控画面中的车牌进行自动定位,提取车牌区域。通过边缘检测、形态学处理等算法,实现车牌的精确提取。5.3.2车牌识别在车牌定位的基础上,本方案采用深度学习技术,对车牌上的字符进行识别。通过训练卷积神经网络,实现车牌字符的准确识别。5.4智能分析算法融合5.4.1数据融合为实现监控数据的综合应用,本方案采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将人脸识别、行为识别和车牌识别等数据进行整合,构建统一的监控数据平台。5.4.2算法融合本方案通过设计统一的算法框架,将人脸识别、行为识别和车牌识别等算法进行融合,实现多算法的优势互补,提高监控系统的智能化水平。5.4.3预警与联动基于智能分析算法融合,本方案可实现对异常行为的实时预警,并与相关部门进行联动,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同时可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为安防决策提供有力支持。第6章预警与报警系统设计6.1预警指标体系构建为了提高安防行业智能监控与预警系统的准确性及实用性,首先需构建一套完善的预警指标体系。预警指标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6.1.1人员异常行为指标(1)速度异常:设定合理速度范围,对超出范围的速度进行预警;(2)人体姿态:识别异常姿态,如跌倒、打斗等;(3)活动区域:对特定区域进行限制,对违规进入或离开的行为进行预警;(4)人员密度:监测区域人员密度,对超出设定密度的区域进行预警。6.1.2设备异常状态指标(1)视频信号丢失:对视频信号丢失的摄像头进行预警;(2)硬盘故障:监测硬盘运行状态,对出现故障的硬盘进行预警;(3)网络异常:监测网络连接状态,对网络断开或异常情况进行预警;(4)电源故障:监测电源状态,对电源故障进行预警。6.1.3环境异常指标(1)烟雾:监测烟雾报警设备,对烟雾报警进行预警;(2)气体泄漏:监测气体泄漏报警设备,对气体泄漏进行预警;(3)温湿度异常:对超出设定范围的温湿度进行预警;(4)火灾:监测火灾报警设备,对火灾报警进行预警。6.2预警算法与策略6.2.1预警算法选择结合安防行业特点,本方案选择以下预警算法:(1)机器学习算法:通过训练历史数据,识别异常行为和设备状态;(2)深度学习算法: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等模型,提高预警准确性;(3)聚类分析算法: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发觉潜在的安全隐患。6.2.2预警策略制定(1)实时监控:对监控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发觉异常情况立即进行预警;(2)预警级别划分:根据预警指标的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设置不同级别的预警;(3)预警信息推送:将预警信息及时推送至相关人员,提高处置效率;(4)预警记录与查询:对预警情况进行记录,便于后期分析和查询。6.3报警系统设计6.3.1报警方式(1)声光报警:在监控中心设置声光报警设备,对预警情况进行报警;(2)短信报警:将预警信息发送至相关人员手机,保证及时收到报警信息;(3)邮件报警:将预警信息通过邮件发送至相关人员;(4)平台推送:通过预警平台将报警信息推送至相关人员。6.3.2报警响应(1)报警确认:相关人员收到报警信息后,需及时确认并采取相应措施;(2)报警联动:与相关部门或系统进行联动,提高应急响应能力;(3)报警记录:记录报警信息及处理过程,便于后续评估和改进。通过以上设计,本方案旨在为安防行业智能监控与预警系统提供一套完善的预警与报警系统,以保证监控区域的安全稳定。第7章数据存储与管理7.1数据存储方案为了保证安防行业智能监控与预警系统中数据的可靠性、安全性与高效性,本章将阐述一种合理的数据存储方案。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7.1.1存储设备选型根据安防监控数据的特点,选用高功能、高可靠性的存储设备,如固态硬盘(SSD)和大容量硬盘。同时采用磁盘阵列技术,提高数据存储的冗余性和读写速度。7.1.2存储架构采用分布式存储架构,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存储节点上,提高数据存储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同时通过负载均衡技术,保证各个存储节点的功能得到充分利用。7.1.3数据存储格式采用通用、高效的数据存储格式,如HDFS(HadoopDistributedFileSystem)或Ceph等,以满足大规模监控数据的存储需求。7.1.4数据存储安全采取加密存储方式,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保证数据在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设置严格的权限管理,防止未经授权的数据访问和泄露。7.2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硬件故障、人为操作失误等意外情况,本章提出以下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7.2.1数据备份(1)定期备份:设定固定周期,如每天、每周或每月,对数据进行全量备份。(2)增量备份:在定期备份的基础上,采用增量备份策略,只备份发生变更的数据,以减少备份所需的时间和空间。(3)多副本备份:将数据备份到多个存储设备上,提高备份的可靠性。7.2.2数据恢复(1)故障检测:实时监控存储设备的状态,一旦发觉故障,立即进行故障检测和隔离。(2)数据恢复:根据备份策略,从备份设备中恢复数据,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3)恢复验证:在数据恢复完成后,进行数据验证,保证恢复的数据无误。7.3数据查询与统计分析为了满足安防行业智能监控与预警系统的业务需求,本章设计了以下数据查询与统计分析功能:7.3.1数据查询(1)实时查询:支持实时监控数据查询,满足实时监控需求。(2)历史数据查询:提供历史监控数据查询功能,便于用户分析、追踪异常事件。(3)多维度查询:支持根据时间、地点、事件类型等多维度进行数据查询。7.3.2数据统计分析(1)数据挖掘: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从海量监控数据中发掘潜在的安全隐患。(2)数据可视化:采用图表、热力图等形式,直观展示监控数据,便于用户快速了解安全态势。(3)报表输出:根据用户需求,各类统计分析报表,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第8章安全与隐私保护措施8.1系统安全策略为保证安防行业智能监控与预警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信息安全,本章提出以下系统安全策略:8.1.1物理安全策略(1)对监控系统硬件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运行正常;(2)设置专门的设备存放区域,限制无关人员接触;(3)建立完善的设备使用、管理和维护制度,保证设备安全。8.1.2网络安全策略(1)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等网络安全设备,防止恶意攻击和非法入侵;(2)定期对网络进行安全审计,发觉漏洞并及时修复;(3)对内部网络进行隔离,划分不同安全等级的区域,实现数据的安全传输。8.1.3应用安全策略(1)采用安全可靠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2)对系统软件进行定期更新和升级,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3)对应用系统进行安全设计,防止SQL注入、跨站脚本攻击等常见的安全威胁。8.2用户权限管理为保证系统数据安全,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敏感信息,本方案提出以下用户权限管理措施:8.2.1用户身份认证(1)采用用户名和密码的方式进行身份认证,要求用户设置复杂度较高的密码;(2)支持使用二次验证,如短信验证码、生物识别等技术,提高用户身份认证的安全性;(3)定期对用户身份进行审核,保证账户安全。8.2.2用户权限分配(1)根据用户角色和职责,分配相应的权限,保证用户只能访问其职责范围内的数据和功能;(2)支持权限的动态调整,便于管理人员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用户权限;(3)记录用户操作日志,对异常行为进行监控和报警。8.2.3权限审计与控制(1)定期对用户权限进行审计,保证权限分配的合理性;(2)对敏感操作进行权限控制,如修改密码、删除数据等,需经过二次确认;(3)对离职或调岗员工的权限进行及时回收,防止数据泄露。8.3数据加密与隐私保护为保护用户隐私和敏感数据安全,本方案提出以下数据加密与隐私保护措施:8.3.1数据加密(1)采用国家认可的加密算法,对存储和传输的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2)对重要数据进行数字签名,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3)定期更新加密密钥,提高数据安全性。8.3.2数据脱敏(1)对涉及个人隐私的数据进行脱敏处理,如身份证号、手机号等;(2)采用数据脱敏技术,实现敏感数据的隐藏,防止泄露;(3)建立数据脱敏策略,实现自动化处理,降低人工操作风险。8.3.3隐私保护(1)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用户隐私的保护;(2)建立完善的隐私保护制度,明确隐私数据的使用、存储和销毁要求;(3)对隐私数据进行分类管理,保证合规使用,防止非法泄露。第9章系统集成与测试9.1系统集成方案9.1.1系统集成概述系统集成是将各个分系统、子系统和部件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整合,保证整个智能监控与预警系统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本章节将详细介绍系统集成的方案,包括硬件设备、软件平台、数据接口及通信协议等方面的集成。9.1.2硬件设备集成(1)前端设备:包括摄像头、传感器、报警器等,需保证设备选型、安装位置、防护措施等满足设计要求;(2)传输设备:包括光纤、交换机、路由器等,需保证传输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3)中心设备: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控制台等,需实现高效数据处理和存储。9.1.3软件平台集成(1)视频监控平台:集成视频采集、编解码、存储、检索、回放等功能;(2)预警系统平台:集成数据采集、分析、处理、报警等功能;(3)指挥调度平台:实现与公安、消防、医疗等部门的联动,提高应急响应能力。9.1.4数据接口与通信协议集成(1)数据接口:制定统一的数据接口规范,保证各系统、设备间数据交互的顺畅;(2)通信协议:采用标准通信协议,如ONVIF、GB/T28181等,实现不同设备、系统间的兼容和互联。9.2系统测试策略与实施9.2.1测试目的与原则(1)测试目的:验证系统功能、功能、稳定性等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发觉并解决潜在问题;(2)测试原则:全面测试、逐步深入、重复验证、及时反馈。9.2.2测试内容与方法(1)功能测试:检查系统各项功能是否完整、正确;(2)功能测试:评估系统处理能力、响应速度、并发用户数等;(3)稳定性测试:模拟长时间运行、异常情况等,检查系统稳定性;(4)兼容性测试:验证系统在不同硬件、软件环境下的运行情况;(5)安全性测试:检查系统安全防护措施的有效性。9.2.3测试实施(1)制定测试计划:明确测试时间、地点、人员、设备等;(2)搭建测试环境:根据设计要求,搭建满足测试需求的硬件和软件环境;(3)执行测试用例:按照测试计划,逐项执行测试用例;(4)记录测试结果:详细记录测试过程和结果,为问题分析和优化提供依据;(5)问题反馈与整改:发觉问题时,及时反馈给开发团队,并跟踪整改情况。9.3系统验收与优化9.3.1系统验收(1)验收标准:按照设计方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制定系统验收标准;(2)验收流程:包括初步验收、整改、复验等环节;(3)验收结果:验收合格后,出具验收报告。9.3.2系统优化(1)根据测试和验收过程中发觉的问题,对系统进行优化;(2)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室内设计服务员工作总结
- 能源化工行业市场总结
- 酒店员工培训计划设计
- 音乐学校前台服务心得
- 互联网产品设计师工作总结
- 《易坦静的临床应用》课件
-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徐汇区南洋模范中学高二(下)期中地理试卷
- 《燃气基础知识》课件
- 2022年广东省河源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2卷含答案
- 2024年湖北省随州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2卷含答案
- 声艺 EPM8操作手册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项目申请书(MBA)
- 外墙保温、真石漆施工技术交底
- 车床日常点检表
- 配网工程施工监理管理要点~.docx
- 国内No.7信令方式技术规范----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ISUP)
- 尾矿库在线监测方案)
- 会计恒等式--试讲
- 房屋安全简易鉴定表.docx
- FSSC运营管理制度(培训管理办法)
- 警察公安工作汇报ppt模板ppt通用模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