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红烛》等现代诗歌四首(课件)高一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第2课《红烛》等现代诗歌四首(课件)高一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第2课《红烛》等现代诗歌四首(课件)高一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第2课《红烛》等现代诗歌四首(课件)高一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第2课《红烛》等现代诗歌四首(课件)高一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诗歌是有生命的,一首诗歌的诞生就是一个生命的诞生。这四首诗歌通过营造意象意境或感时忧国、抒发情怀,或感悟人生、思考未来。虽创作于不同历史时期,但都是对青春的吟唱。我们决定在班级内部举办“青春礼赞-以诗歌的名义”论坛。活动分为“青春的赞歌”朗诵会、“现代诗的意境营造”专题讲座、“我谈青春精神”自由论坛三个板块。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新诗的特点。(1)形式自由,分行排列,有和谐的音乐性。(2)内容新颖,内涵开放,有高度的概括性。(3)意象重于修辞,有鲜明的形象性。(4)语言白话易懂,有浓烈的抒情性。学习任务积累关于诗歌作者、词、意象、意境、抒情方式等方面的知识。123完成诗歌语言赏析的口头表达与交流和书面清晰表达的呈现。结合具体诗篇的学习,丰富词语的积累。4引发对自身青春年华的关注,加深对青春生命的认识,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对青春理想的追求。5能够进行简单的现代诗歌创作。学习重点学习难点

在读写实践过程中,激发对青春价值的关注与具体思考。12四首诗歌的诵读实践,内容理解和表现手法的领悟。对青春价值的关注与思考的努力呈现。12读写实践任务的全面、具体落实。准备“青春的赞歌”朗诵会。小组合作朗诵诗歌,推选出一名同学参加班级朗诵会。1.朗读诗歌,了写作解作者和背景资料,解决字词。2.朗读诗歌,明确节奏,体会情感基调。3.方式:①自由读;②听录音跟读;③自行体会,抽同学读;④齐读学习任务一

慰藉罅隙石砾酣畅嚣鸣犀利铆钉霓虹揳入摈弃

jiè

xiāo

mǎoxiē

xià

hān

lìníbìn重点字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

语调深沉,饱满上扬“红的”语调拉长,且“红”重读啊!激情,上扬“心”重读,“比比”拉长,上扬“是”重音,“颜色”重读,上扬

《红烛》朗诵指导(以1、2节为例)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一误/再误;矛盾!冲突!

音韵饱满,充满激情“是谁”重音,上扬,“蜡”重音,“给你/躯体”疑问“是谁”重音,上扬,“火”重音,“点着/灵魂”疑问“为何”上扬,“烧蜡”重音,“成灰”重音深沉“放光”重读,“出”拉长,上扬两个“误”重音且第二个拉长,深沉“矛盾”重读,“冲突”重读

《红烛》朗诵指导(以1、2节为例)峨日朵雪峰之侧昌耀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我/小心地/探出/前额,惊异于/薄壁那边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语调深沉饱满,“这“仅能”重音“小心”重音,“探出”重读“惊异”重读,“那边”拉长“雪”重音,“彷徨许久”重读,“太阳”上扬“正”重音,“决然”读出果敢语气,“无穷”上扬《峨日朵雪峰之侧》节奏划分和朗诵指导展示山海。石砾/不时滑坡,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楔入/巨石的罅隙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啊,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山海”下沉,“石砾”重音,“滑坡”下沉“引动”重音,“上”“下”重读,“器鸣”拉长,上扬“军旅”重音,“喊杀声”下沉“我”重音,“铆钉”重读,“楔人”重读,“罅隙”语气“血滴"重读,拉长,“撕裂”重读,“渗出”语气深沉“啊”语调激昂高亢,“真”“有”重读,“雄鹰”“雪豹”重读《峨日朵雪峰之侧》节奏划分和朗诵指导展示在锈蚀的/岩壁;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锈蚀”重音“但有”重音,“小得可怜”重读,“蜘蛛”拉长“我”重音,“默享”“这”重读,“赐子的”拉长,上扬“快慰”语调轻松舒缓《峨日朵雪峰之侧》节奏划分和朗诵指导展示【学习任务二】理思路小组推荐选手参加朗诵比赛前,组内同学一起讨论诗歌的行文思路,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从而给出有感情有层次朗诵的指导意见。析《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行文思路,体味诗人情感,给出指导意见。1-2析《红烛》的行文思路,体味诗人情感,给出指导意见。3-4《致云雀》的行文思路,体味诗人情感,给出指导意见5-6

光荣榜

【活动】充分朗读课文,分析《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致云雀》的行文思路,体味诗人情感,给出指导意见。《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前三行描绘了一幅波涛汹涌、白云怒涌的宏伟而壮丽的画面。第四行“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是由景入情的过渡,进一步突出波涛汹涌之壮丽,又引发诗人面对壮景的主观感受。朗诵时要有高昂的激情,突出汹涌澎湃的壮观感受。《红烛》全诗九节,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节):赞美红烛,吐露诗人心曲。第二部分(2-4节):讴歌红烛的牺牲精神,并由此产生敬仰之情,继而自我勉励。朗诵时语调高亢,表达赞美之情。第三部分(5-7节):诗人对烛泪的思考。朗诵时语调深沉,表现出困惑思考的过程。第四部分(8-9节):对红烛的呼唤,进一步深化对它的赞美之情。朗诵时语调回升,高亢,表达崇敬之情。活动展示举例:第一部分第1节对云雀及其歌声总的评价和赞美塑造了云雀欢乐的形象第2节云雀从地面一跃而上的姿态和边飞边唱的习性第3-4节云雀升上晴空迎接朝阳或送走夕阳时的欢快明朗的形象第5-7节以星光的利箭、明月的清辉、霓虹彩霞降下的美雨比喻云雀的歌唱第二部分第8节把云雀比作诗人塑造了云雀传播爱与光明的形象第9-11节把云雀鸣声比作高贵少女的甜美如爱的歌曲、飞萤与晶莹的流光、玫瑰与醉人的芳香第12节写云雀不只是单纯的明朗、清新、欢悦第三部分第13-15节探讨美的根源塑造了云雀丰富明澈的形象第16-17节探寻欢乐的真正来源第18-20节不能快乐的根由第四部分小结以感叹的口吻表达了他的愿望和抱负——拥有云雀的欢欣。塑造了云雀和谐、炽热的理想形象活动展示举例:

四个诗人青春的共同特点是什么?青春的特点与时代有怎样的关系?

郭沫若、闻一多处在中国积贫积弱的时代,他们为中国的崛起而奋斗,所以他们以天下为己任,以自己的赤子之情为美好的明天而奋斗。昌耀在文革前夕遭受了不公平待遇,但他没有消沉,而去追求对生命的热爱。资本主义的扩张,造成人民的流离失所,因此雪莱发出对自由的呼唤。他们青春的特点各有不同,都是积极向上的,引领时代的。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郭沫若“五四”时期《红烛》闻一多20年代知识青年报效祖国《俄日朵雪峰之侧》昌耀文革前夕,反右扩大化《致云雀》雪莱英圈地运动、经济危机【学习任务三】赏意象班级内开展“现代诗的意境营造”专题报告,小组内的同学需要共同研究这四首诗歌的主要意象,探究意象传达情感,分析诗歌运用的主要手法,为发言的学生提供参考资料。

1.什么是意象?2.朗读诗歌,找出四首诗中分别写了哪些意象?(用圆圈在书中标出)各有什么作用?结合原诗语句,分析这些意象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完成下列表格。作品重要意象作用情感

【活动】分析这四首诗歌的主要意象,感知意境,领悟诗情。填写下面表格。作品重要意象作用情感《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白云、北冰洋、太平洋、地球、洪涛描绘了一幅雄伟壮阔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激越奔放的心情及想要创造新世界的豪情《红烛》红烛塑造了一个牺牲自己的红烛形象作者对祖国前途的执着追求和献身于祖国的伟大抱负《峨日朵雪峰之侧》雪峰、太阳、山海、石砾、雄鹰或雪豹、蜘蛛营造出了凝重而又壮美的氛围,蕴含着谦卑强劲的生命力量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致云雀》云雀营造了清新明快的氛围,为全诗定下了诚挚热切的抒情基调是诗人理想化的自我写照,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赞美和对幸福生活的强烈追求展示答案1.小组讨论:《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全诗7节,都涉及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这些意象都是写实的吗?(1)白云、北冰洋、太平洋、洪涛、我、力(2)宏大、阔远、雄奇、气势磅礴(3)这首诗,一方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客观描写,展示了大自然壮丽的特征,另一方面,抒发自己对“毁坏”“创造”“努力”的主观感受,和对“力”的赞美。以写景为基础,再展开想像。活动方案展示一:2.讨论思考:你觉得《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主体形象是谁?为什么?主体形象是横跨两大洋的巨人,其实就是诗人的自我形象。他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宇的号角。他的号角声在欢呼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欢呼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欢呼来自空间各个方向的滚滚洪涛。排山倒海般的洪涛既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又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力。这是一幅惊心动魄的力的画图,力的颂歌。3.思考探究:诗中描绘的滚滚洪涛的景象有何象征意义?联系诗意和写作背景,谈谈你的看法。写这首诗的时候,诗人正在日本留学,五四运动所产生的伟大力波越过太平洋,直接震到了时刻感应着时代脉搏的郭沫若,使他得到了纵横挥写的创作契机,诗中描绘的滚滚洪涛的景象,正是“五四运动”巨大声势的象征,也是世界潮流的大工业生产规模的具体象征。4.朗读《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思考问题:“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怎样理解这段话的深刻含义?这是对力的歌颂和赞美,诗人从多角度描绘了力的内涵,强调色彩,突出形态,体现其神韵,反映其节奏,多层面感受力和美。诗人尽情歌颂的力,其实正是五四时期的那种时代精神的特征。活动方案展示二:1.诵读《峨日朵雪峰之侧》,用一个词概括这首诗给你的感觉?博大?苍凉?浑厚?孤独?

分析意境的方法1.抓住意象本身仔细分析。指出用什么方法营造了什么意境(氛围)。2.联系内容,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3.联系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用什么方法抒发什么情感,表达什么思想。

2.默读《峨日朵雪峰之侧》,找出诗中出现的意象及其所在诗句,完成表格。

意象诗句“我”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我小心地探出前额太阳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石砾石砾不时滑坡,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指关节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罅隙。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雄鹰、雪豹啊,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蜘蛛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3.通读诗歌《峨日朵雪峰之侧》,结合写作背景,揣摩意象、句子含义。①品读诗句“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我小心地探出前额。”如何理解“我”以及“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我小心地探出前额”看到了什么?

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我”的形象,“仅”写出了此刻“我”的高度理智与清醒;而“小心地”,则写出了此刻的“我”谨小慎微,如履薄冰。这里的高度指的是什么呢?我们联系一下后文,这高度能够看到峭壁那边彷徨许久的太阳正“决然”跃入一片山海,还能看到石砾滑坡,听到喧嚣声。这个高度能够看得时代所发生的一切,但却危险可怖。由此看来,这高度不单单是客观的具体的物理高度,还是一种精神高度,指的是他这种游离于时代和现实之外的清醒和理智的高度。看到的表层内容:即峭壁那边彷徨许久的太阳正“决然”跃入一片山海,还能看到石砾滑坡,听到喧嚣声。深层内容:这跃入山海的太阳,即象征着客观的真理与信仰,而石砾则象征着弥漫整个时代的虚无狂热的荒谬信仰。而昌耀所看到的“石砾滑坡”正是指代着虚无和狂热终将消失了。②品读诗句“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如何理解本句中“太阳”这一意象?太阳在这里象征着真理与信仰,诗人通过写太阳越入山海,道出了时代变革即将到来。③品读诗句“石砾不时滑坡,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如何理解本句中“石砾”这一意象?石砾是堆砌上去而根基根本毫不稳固,作者用石砾指代荒谬年代所谓的理想、信念、追求,而石砾的滑坡则意味着时代正从泛滥的狂热、廉价的乐观中摆脱出来。④品读诗句“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罅隙。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如何理解“指关节”,以及“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罅隙”这个句子?这一句则选用了“指关节”作为典型意象,即使血滴已经从鞋底渗出,指关节却依然牢牢地揳入巨石的罅隙,“指关节”就象征诗人即使面对千般险阻、万般苦痛,仍毫不退缩的坚定意志。⑤品读诗句“啊,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如何理解本句中“雄鹰”和“雪豹”这两个意象?“雄鹰”和“雪豹”一个是蓝天领主,一个是雪原上的霸主,威风凛凛,是真正的强者,“雄鹰”“雪豹”的形象在这里就是作者理想中的精神、意志和心灵的象征,代表着一种真正的强大、雄壮和坚韧。⑥品读诗句“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如何理解本句中“蜘蛛”这一意象?选用了一个“小得可怜的蜘蛛”作为典型意象,这里的蜘蛛,与自己一同悬挂于悬崖峭壁之上,一同经历着此刻的艰难处境,“蜘蛛”则是作者现实状态的写照,是他“囚徒”身份的一种反映。蜘蛛,即诗人的自喻。1.思考:这首诗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诗歌主体扣住了引子中的哪两个字写红烛?说一下理由。“灰”与“泪”两层。2、3、4节——“灰”5、6、7、8节——“泪”活动结果展示三:2.自读《红烛》思考,在本诗第2、3节,先说红烛“一误再误”,后又写“不误不误”是不是矛盾?这两节诗,诗人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生动的表现了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前后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表明了诗人的醒悟,同时也更有力的表现了红烛精神的可贵。诗人悟彻了,光是要“烧”出来的,只有自我燃烧,只有无私奉献,才能放出光芒。这正是与利已主义哲学完全对立的一种新的人生观。诗人的思考,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5.自读《红烛》思考,第6节“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这里反映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引发了诗人的同情、惊疑、思索。诗人经过一番求索,恍然大悟,是还有“残风”的存在,“残风”隐指反动势力。红烛流泪是因为流得不稳而急得流泪,体现了诗人自己怀着拯救祖国的美好愿望,因受到黑暗反动势力的阻挠,感到壮志难酬,为此而痛哭流涕。6.如何理解《红烛》中的“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第8、9两节的呼唤,一声是同情的呼唤,一声是劝导鼓励的呼唤。诗人劝勉红烛,也是劝勉自己:“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收束得精警有力,诗情得到了凝聚与升华。在不合理的社会中,耕耘者需要更高的思想品格,只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这正是闻一多人格美的集中体现。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是极其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1.自由朗诵诗歌,找一找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绘云雀?

活动结果展示四:比喻烈火的轻云(轻盈、灵动的身姿)星光的利箭、明月的清辉、彩霞也降不下的美雨(通感: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比喻)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宗璞《紫藤罗瀑布》)作用:使意象更为生动形象、活泼新奇。2.云雀形象总结:雪莱诗中这一云雀形象,并不纯然是自然界中的云雀,而是诗人的理想自我形象或诗人理想的形象载体。诗人和云雀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都追求光明,蔑视地面,都向往理想的世界。所不同的只是诗人痛苦地感到了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差距,而这个差距对云雀是不存在的。从诗的整个调子中可以看出,雪莱虽感到理想遥远的痛苦,仍以不断飞升的积极情调去超越感伤。分析意象《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白云、北冰洋、太平洋、地球、洪涛雄伟壮阔的画面创建新世界的豪情《致云雀》云雀清新明快的氛围对自由的赞美《峨日朵雪峰之侧》雪峰、太阳、山海、石砾、苍鹰和雪豹、蜘蛛凝重壮美谦卑强劲的氛围对生命力的赞美《红烛》红烛牺牲自我的画面为国献身的报复分析意象的方法①抓住意向,感受氛围②结合内容,想象画面③结合背景,体会情感思维导图阅读《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两首诗歌,分析诗中运用的主要手法及表达效果。【学习任务四】析手法1.象征: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自然形象成为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的反映,是“五四”时期狂飙精神的象征。《红烛》:是诗人赤诚的象征;红烛燃烧自己,象征着诗人愿为祖国牺牲奉献的精神。《峨日朵雪峰之侧》:是作者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精神的象征。《致云雀》:云雀是自由、光明、美丽的象征。什么是象征?结合背景,体会这四首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朗读诗歌,圈点勾画,完成以下问题。在文中找出下列关键词,分析这些词说明了什么?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哪些特点?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毁坏、创造2.

《红烛》吐、侵3.

《峨日朵雪峰之侧》彷徨、嚣鸣毁坏、创造:五四运动对于中国,正如滚滚而来的洪涛一般,它正以巨大的破坏力冲决一切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思想落网,创造崭新的科学与民主的现代文明。体现了诗歌语言凝练含蓄的特点。

吐:逼真的描状了诗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将诗人的奉献精神和赤诚之心表现得一览无余。

侵:用“侵”字性质明确,红烛创造光明,残风却容不得这片光明,它的行径完全是邪恶的。体现了诗歌语言含蓄、凝练,新颖、精警的特点。

彷徨:犹豫不决,生动形象地概括出夕阳欲落未落之貌,若隐若现,但是此时的太阳对于诗人来说就是希望,它鼓励着诗人继续攀登。

嚣鸣:说明动静之大,石砾不断地滑落,诗人所处的情况越来越危急,这里也说明了石砾滑落数量之多。

体现了诗歌语言含蓄、凝练,新颖、精警的特点。

再读诗歌,圈点勾画,完成以下问题,感受诗歌语言的美。(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把太平洋“滚滚的洪涛”的“力”形象化,请简要赏析。(2)《红烛》每节的第一句均以“红烛啊”开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3)《峨日朵雪峰之侧》中“石砾不时滑落,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试结合诗句进行分析。(4)《致云雀》诗歌第二节连用一串比喻来描绘云雀,使读者获得了感性形象。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比喻的作用。

“形象化”是指赋予力以人们常见的艺术美的形象:“力的绘画,力的舞蹈”是洪涛的形态,“力的音乐,力的舞蹈”是洪涛的声音,而“力的律吕”则是洪涛的节奏和音律。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诗歌的气势,表现了对力的歌颂和赞美,使诗歌具有节奏美。(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把太平洋“滚滚的洪涛”的“力”形象化,请简要赏析。

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蜡烛具有鲜艳夺目的红色,代表赤子之心,诗人怀着敬慕的心情赞颂红烛。反复的形式,重复句的使用,增强诗歌的节奏感,使诗歌具有节奏美,诗歌整体上浑然一体,也使得诗歌具有形式美。(2)《红烛》每节的第一句均以“红烛啊”开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3)《峨日朵雪峰之侧》“石砾不时滑落,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试结合诗句进行分析。“一派嚣鸣”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将深渊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石砾滑坡在深渊里发出的声音。“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石砾滑坡到深渊里发出的声音的雄壮。

语言美

(4)《致云雀》诗歌第二节连用一串比喻来描绘云雀,使读者获得了感性形象。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比喻的作用。诗歌第二节“像一片烈火的轻云,掠过蔚蓝的天心,永远歌唱着飞翔,飞翔着歌唱”,把自由飞翔的云雀比作轻云,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云雀从地面一跃而起的运动姿态和边飞边唱的习性。”

语言美活动方案展示:1.思考比较:《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与《红烛》在抒情方面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自然景观意象与诗人的主观感受达到交融一体。《红烛》: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以红烛表现自己的赤子之心。2.思考:《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的“我”的形象是如何塑造出来的?诗人在塑造抒情主人公“我”这个形象的时候,以大胆、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来进行创造,同时营造了壮阔、恢宏的意境。诗人想象“我”站在地球边上,眼观大洋,耳听海涛,并把太平洋想象成为一个力大无穷的勇士,竟然要把地球推倒,把相距遥远的北冰洋和太平洋联结起来,把天空的云海和海洋的洪涛联结起来,创造出一种阔大而超越的意境,这些神奇的想象、壮丽的场景背后,是抒情主人公“我”身上勃发出的进取、乐观的精神,以及对理想的追求与憧憬,还有着浓郁的浪漫。3.《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艺术特色是什么?这首诗鲜明地展现了郭沫若的诗集《女神》雄浑豪放的浪漫主义风格。这首诗气魄宏大,境界开阔,然而却是即景生情,缘物抒怀的即兴诗,即被歌德称之为“趁时机”“来自现实生活”的“应景即兴诗”。它从眼前北冰洋的情景、太平洋的伟力抒写开去,唱出了不断毁坏和创造的力的赞歌。这种感兴自然流露的特点使这首诗很少用陈述句,大多用感叹句。陈述句也是像“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这样笔力千钧的句子。感叹句则多有排比的短语,短促有力。全诗诗行尽管参差不一,各行顿数不等,又不押韵,然而却乱中有法,具有一种内在的节奏和韵律。这首诗是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怒涛轰轰烈烈卷地而来,“禁不住血跳腕鸣”的昂奋情绪下写的,因此具有着“海涛的节奏”。正如作者所说,如果钟声是先扬后抑,“初扣的时候顶强,曳着嫋斕的余音渐渐微弱下去”,那么涛声则是先抑后扬,“初起的时候从海心中渐渐卷动起来,愈卷愈快,卷到岸头来,‘啪’地一声碎成粉碎。”(《论节奏》)这首诗的节奏的韵律正是这样。作者又把这称之为“听军歌军号军鼓”时的“鼓舞调”。这些都表明这首诗在形式上也是与崇高美特征相适应的。雪莱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来描绘云雀?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雪莱此诗全篇运用了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