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2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所谓诗意,当不仅在于使用优美的词汇,表达理想景观。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品品皆出诗意。王维的禅味是诗意,李白的幻想是诗意,杜甫对事物的准确描述是诗意,白居易的自相矛盾是诗意,李贺的生涩别扭也是诗意……总之,诗意是一种使我们超越事物一般状态的感觉;因为有了诗意,我们麻木、散漫、暗淡无光的生命获得再生之力。诗歌的诗意来自我们对于世界、生活的看法,来自我们对于诗意的发现。诗人发现事物诗意的一刹那,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说人与世界相遇的一刹那,而在相遇的一刹那,心灵感应降临的一刹那,人和世界都会有所改变,生活因此变得迷人,有光彩,神秘,不可思议。陈子昂发现了“赤丸杀公吏,白刃报私仇”(《感遇(其三十四)》)的诗意,阿波里奈尔发现了一个走在雾中的罗圈腿农夫的诗意(《秋天》)。许多人漠视生活中的诗意是因为他们没有勇气切入生活,触及事物。对他们来说,生活不是此时此刻的存在,而是远方、亿万年时光。他们以为只有物理时空能够给他们距离和词汇,实际上,他们完全不了解他们的心灵。他们应该对着镜子入神地自我观望三分钟,他们会发现镜子里的人他们从未见过。他们误解了诗歌写作,误解了马拉美所说的“语言之花”的意思。马拉美所说的“语言之花”是第二位的,一个诗人必须首先让他的诗歌语言触及那真实的花朵,然后再把它处理成语言之花。诗歌中的真实事物是第一位的。事实上,任何事物,无论它们是美的还是丑的,善的还是恶的,明亮的还是昏暗的,只要你发现,只要你抓住,任何事物一经你说出,都会诗意盎然。(摘编自西川《生活的诗意》)材料二:我们中国文化史的核心就是诗意,或者说诗意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为什么诗像梦一样一直缠绕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我们民族的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能够读几首诗、背几首诗,因为诗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血脉里的东西。纵观我们民族的文学史,应该说它也是一部诗的历史。大家可能很熟悉胡适先生关于文学史的观点,那就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他认为中国文学是这样发展的。但你要知道,当时胡适提倡白话文,他的意思是说文学是发展的,是进化的,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完全是有理由的。为此,他需要寻找一个根据、一个史实,所以提出了关于文学史的这个观点。然而事实上,他的这个观点把中国文学史中诗的重要地位给抹杀了。诗在我们中国文学里,实际上从来都是主导文学的,唐诗不谈,宋也是以诗为主。称苏东坡为诗人他很开心,叫他词人就未必,因为词是诗之余。元明也是如此。到了清代,晚清出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诗人,在文字狱的背景下,这批文人实际上保存了汉文化的经典,清诗用了很多的文学典故,他们把诗写得非常含蓄、非常精彩。即便是小说《红楼梦》,它之所以精彩,也是因为它的诗意。整部《红楼梦》,写了许许多多的诗,但曹雪芹是根据小说中每个人的身份在写诗,因此小说中的这些诗并不能代表曹雪芹本人的最高水准。曹雪芹真正以自己的身份写的诗,流传下来的只有两句:“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这两句诗很明显有“诗鬼”李贺的味道,这也说明曹雪芹本人其实是一个诗人,而且是个非常好的诗人。(摘编自陈鹏举《用诗意理解世界,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材料三:所谓“诗意地栖居”,是人的生活、生存的诗化。“诗意”的内涵是丰富的,而且是多指向的,但是,笔者以为,其本质是明确的,那就是自由与和谐。自由自在,其乐无穷,这是世上善良人们共有的体验;自然而然,生趣盎然,则往往又是人们生存中滋生诗情画意的根本元素。但人类的生存并不仅止于单向度地依附于自在的自然,或终日满足于欣赏自在的自然,为了生存和发展,人类还要进行能动的创造性实践,即所谓“充满劳绩”。所以,如何使得人类的实践行为(包括对自然的“人化”)成为充满“诗意”的创造,亦即如何在“充满劳绩”的同时,为人类的生存创造出更大的自由空间与和谐境界,这是问题的关键——人类生存实践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人类作为从自然环境中剥离而出的一个智能物种,本质上就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缘关系。在人类历史发展演进的过程中,这二者之间,有过对立,有过混乱,有过和谐,有过平衡。顺应自在的自然环境,以求生存,是人类的天性;改造自在的自然环境,以求更好地生存,是人类的特性。总而言之,生存与发展的需求,总是促使人类与自然环境保持一种根本性的关系。在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自然界从“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与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变成了对人类有益的、为人服务的对象。它或者作为人类的生活环境而出现,或者成为人类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资料来源,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故而,人类在生存实践中必须与自然环境保持和谐,包括在人类发展中对于自在的自然世界的改造,也应当把握适度。(摘编自宋生贵《人类生存的诗意之源》)1.下列关于诗意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意不仅在于使用优美的词汇,表达理想景观,更是一种使我们超越事物一般状态的感觉。B.诗意来自我们对于世界、生活的看法,其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是诗人的意志与事物的结合。C.诗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诗意或可称为中国文化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前人为我们留下大量诗歌的原因。D.人类追求的诗意的生活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的,其理想境界是自由与和谐。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发现诗意,要了解自己的心灵,并表达自己对生活、对世界的看法。B.只要有勇气切入生活,触及事物,用心灵去感应,你就会发现诗意就在眼前。C.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中国唐以来文学史,是值得商榷的。D.无论禅味或是幻想,无论美丑或是善恶,任何事物都诗意盎然。3.下列材料中,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A.山中一夜饱雨,次晨醒来,在旭日未升的原始幽静中,踏着满地的折枝和仍在流泻的细股雨水,步上山去。B.修建青藏铁路时,修建了众多的野生动物通道,以保障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迁徙和繁殖。C.我国发射了“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与极地轨道气象卫星相辅相成,构成我国气象卫星应用体系。D.山脚下,小河旁,水田里,一头牛,一个人,似乎未动,其实在动。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点。5.根据三则材料,“诗意”的作用有哪些?请简要分析。〖答案〗1.C2.D3.C4.①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因果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阐明自己的观点。
②论证方式上,立论与驳论相结合,证明观点“我们民族的文学史,应该说它也是一部诗的历史”。5.①可以使我们麻木、散漫、暗淡无光的生命获得再生之力。
②促进我们民族文学史的发展。
③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C.“诗意或可称为中国文化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前人为我们留下大量诗歌的原因”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一段“我们中国文化史的核心就是诗意,或者说诗意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为什么诗像梦一样一直缠绕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我们民族的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能够读几首诗、背几首诗,因为诗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血脉里的东西”可知,选项杂糅信息,因果逻辑关系混乱;“前人为我们留下大量诗歌”的表述于文无据。故选C。【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任何事物都诗意盎然”说法不正确。根据材料一结尾段“只要你发现,只要你抓住,任何事物一经你说出,都会诗意盎然”,可见在作者看来任何事物都充满了诗意,但需要你去“发现”、去“抓住”、去“说出”,选项表述绝对。故选D。【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概括出材料三的观点,即“人类在生存实践中必须与自然环境保持和谐,包括在人类发展中对于自在的自然世界的改造,也应当把握适度”。ABC三项均表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可以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三的观点。C项发射气象卫星,构成我国气象卫星应用体系,这是一种发展成就,没有体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故选C。【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论证特点的能力。从“大家可能很熟悉胡适先生关于文学史的观点,那就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他认为中国文学是这样发展的。但你要知道,当时胡适提倡白话文,他的意思是说文学是发展的、是进化的,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完全是有理由的”可知,使用了例证法。结合“为此,他需要寻找一个根据、一个史实,所以提出了关于文学史的这个观点”可知,使用了因果论证。结合“然而事实上,他的这个观点把中国文学史中诗的重要地位给抹杀了。诗在我们中国文学里,实际上从来都是主导文学的,唐诗不谈,宋也是以诗为主”可知,使用了道理论证。结合“元明也是如此”可知,使用了类比论证。到了清代,晚清出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诗人,在文字狱的背景下,这批文人实际上保存了汉文化的经典,清诗用了很多的文学典故,他们把诗写得非常含蓄、非常精彩。即便是小说《红楼梦》,它之所以精彩,也是因为它的诗意。整部《红楼梦》,写了许许多多的诗,但曹雪芹是根据小说中每个人的身份在写诗,因此小说中的这些诗并不能代表曹雪芹本人的最高水准。结合“曹雪芹真正以自己的身份写的诗,流传下来的只有两句:‘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这两句诗很明显有‘诗鬼’李贺的味道”可知,使用了引证法。结合“然而事实上,他的这个观点把中国文学史中诗的重要地位给抹杀了”可知,使用了反面事例论法;结合“这也说明曹雪芹本人其实是一个诗人,而且是个非常好的诗人”可知,使用了正面例证;综合而言此段正反对比立论驳论相结合,证明观点“我们民族的文学史,应该说它也是一部诗的历史”。
【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的能力。根据材料一第一段“所谓诗意,当不仅在于使用优美的词汇,表达理想景观……总之,诗意是一种使我们超越事物一般状态的感觉;因为有了诗意,我们麻木、散漫、暗淡无光的生命获得再生之力”得出:可以使我们麻木、散漫、暗淡无光的生命获得再生之力。根据材料二第一段“我们中国文化史的核心就是诗意,或者说诗意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为什么诗像梦一样一直缠绕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我们民族的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能够读几首诗、背几首诗,因为诗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血脉里的东西”和第二段“纵观我们民族的文学史,应该说它也是一部诗的历史”得出:促进了我们民族文学史的发展。从材料三第二段“自然界……它或者作为人类的生活环境而出现,或者成为人类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资料来源,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故而,人类在生存实践中必须与自然环境保持和谐,包括在人类发展中对于自在的自然世界的改造,也应当把握适度”中提炼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高贵的清贫徐贵祥油菜花开时节,我们来到了方志敏的故乡——湖塘村。此处是个宜居的山坳,四面环山,一幢阔大而又古色古香的木楼坐落在山根处,旁边是两汪平静的水塘。这就是方志敏的故居。一路上,不时听到当地朋友介绍方志敏家族的历史。有几个年轻女子,还眉飞色舞地说方志敏是她们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据说,方志敏身高1米82,高大俊朗,才华横溢自不必说,在担任闽浙皖赣苏维埃主席的时候,身穿白色西装,骑一匹白色骏马,当真是白马王子的标志性装束。是的,方志敏有阔绰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事实上,回顾二十世二三十年代那些投身革命的知识分子,大都有殷实的家境。他们不缺吃穿,不乏体面的生活,可是他们放弃了,因为信仰,因为要革命,因为要建设可爱的中国。从他们的手里经过的财富成千上万,可是他们自己,却往往连一个铜板也没有。并不是每个人都配得上“清贫”这个字眼的,仅仅身无分文,还不是清贫。清贫是一种境界,只有精神高贵的清贫才是真正的清贫。方志敏的故事有很多,散珠碎玉一般遗落在闽浙皖赣的山水草木之间。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在他被俘之后,国民党屡次派出高官劝降,甚至蒋介石亲自出面许以高官厚禄,均被方志敏在谈笑中拒绝。后来我们从各种渠道看到的方志敏,戴着镣铐,神色泰然自若。在方志敏创立的闽浙皖赣苏维埃根据地首府葛源,我看到一张方志敏身穿军装挥手告别的照片,那是在他率部北上抗日的前夕,在葛源的枫林村,那个高高举过头顶、直直指向天空的手势,让我好像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女孩子说方志敏是她们的梦中情人。那个手势沉稳、自信、决绝,释放出一个男人、一个具有骑士精神的革命者勇敢无畏的力量,那一瞬间,我对身边的朋友说,方志敏不仅是一位革命英雄,也是一个贵族。这个当年才30多岁的年轻人,在闽浙皖赣四省交界的地方创建了革命根据地,发行货币,兴办学校,开设医院,还构建了股市,这一切都是超前的,他是按照苏联社会主义的模式经营着他的根据地,让那里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那时候的方志敏,掌管着闽浙皖赣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可谓一言九鼎,从他手里经过的真金白银不在少数。可是,在“方志敏式”的苏维埃政府内、节俭却蔚然成风,连铅山县委买了12元黄烟,都受到严厉的批评,被挖苦为“好阔气的铅山县委”。回想小学时代读过的《清贫》,我突然发现那个时候我并没有真正读懂,不,几十年后仍然没有读懂。放眼望去,如今在心里再默默地诵读那些文字,似乎从字里行间领略到另一种风景。北上部队受到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在生死考验的关头,方志敏拒绝脱离部队,拒绝逃生,坚持和同志们战斗在一起,后因叛徒出卖,在藏身的柴堆里被俘,在敌人的刺刀下面,这个命悬一线的囚徒,就像个调皮的孩子,居高临下地打量着因为搜不到铜板而失望的士兵,冷静地看着他们的眼神和表情,甚至还有几分幸灾乐祸:“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室’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齿冷三天?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尽管多少年过去了,我至今仍然记得英国作家伏尼契的小说《牛虻》中的那个情节,作为革命者的牛虻——亚瑟被执行枪决的前后。亚瑟从一开始就对即将到来的死亡谈笑风生并且评头论足,唇枪舌剑拒绝忏悔。在士兵向他射击时,他一次次地嘲笑和校正士兵的枪法,“来吧,孩子们,不要害怕,朝这儿打!”而在今天,行走在蒙蒙细雨的湖塘村,我清晰地看到了另一个更加伟大的亚瑟。他领导了更多的亚瑟,而且他的清贫是为了更多的人不再清贫。今天的清贫是为了明天不再清贫,这样的清贫才是高贵的清贫。(《2017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删改)6.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写方志敏故居的木楼“阔大而又古色古香”,虽用语简单,却足以显示主人家境实,曾经有过体面的生活。B.文章两次写到年轻女孩心目中的方志敏,由外及内,一方面表现方志敏的外在形象,另一方面表现他的内在精神。C.“好阔气的铅山县委”,虽说是挖苦,实则是批评,可见,方志敏不仅严格要求自己,更希望全体革命者厉行节俭。D.作者说自己“领略到另一种风景”,是指作者在认识到方志敏生活清贫的基础上,更认识到了他被捕时的镇定自若。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散珠碎玉一般遗落在闽浙皖赣的山水草木之间”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方志敏故事珍贵以及流传之广。B.作者联想到《牛虻》中亚瑟临刑前谈笑风生的表现,与方志敏形成类比,意在突出方志敏坚守清贫的高贵品质。C.文章夹叙夹议。在叙述中加入对“清贫”的理解,叙述详略得当,议论逐层深入,丰富了文章的内涵,突显了文章的深度。D.文章赞美了以方志敏为代表的革命家的高贵品质,取材丰富,层次清晰,主题突出,体现了“形散神聚”的特点。8.联系全文,如何理解“高贵的清贫”?9.为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方志敏,作者运用了哪些资源和手段?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6.D7.B8.“清贫”指生活清寒贫苦,“高贵”指精神富有;而“高贵的清贫”则指以方志敏为代表的革命家为天下苍生的幸福、为建设未来美好中国而舍弃富裕的生活,拒绝名利的诱惑,坚守贫困,清白节俭。9.①实地探访。探访故居,听取介绍,对方志敏有了初步感受。
②解读资料。通过照片和苏区资料,认识到了方志敏是一个贵族式的革命英雄。
③重温作品。重读《清贫》,对方志敏清正廉洁的精神品质有了深刻的认识。
④联想英雄。以亚瑟类比,体悟到了方志敏一心为民的赤子情怀。〖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D.“是指作者在认识到方志敏生活清贫的基础上,更认识到了他被捕时的镇定自若”错误。通过文中“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以及文章主旨可知,作者应该是更认识到了方志敏“清贫的高贵”。故选D。【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能力。B.“意在突出方志敏坚守清贫的高贵品质”错误。亚瑟临刑前谈笑风生的表现意在突出方志敏视死如归的精神气概,而不是“坚守清贫的高贵品质”。故选B。【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含义的能力。首先理解“清贫”的含义,由文中“方志敏有阔绰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可是他们放弃了,因为信仰,因为要革命,因为要建设可爱的中国”“从他们的手里经过的财富成千上万,可是他们自己,却往往连一个铜板也没有”可知,清贫是指生活清寒贫苦,他们为了建设可爱的中国,为天下苍生带来美好的生活而放弃了自己的享受;根据文中“清贫是一种境界,只有精神高贵的清贫才是真正的清贫”“他的清贫是为了更多的人不再清贫,今天的清贫是为了明天不再清贫,这样的清贫才是高贵的清贫”可见,作者所说的“高贵”,是指伟大的精神,是精神上的神圣,是不为名利所动,指为天下苍生谋幸福。综合以上含义可知,“高贵的清贫”指的是那些为了人民利益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家们身上的可贵品质:为了人民幸福放弃本该拥有的优渥生活,为建设新中国甘愿坚守清贫。【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筛选相关信息,如“油菜花开时节,我们来到方志敏的故乡——湖塘村”“一路上,不时听到当地朋友介绍方志敏家族的历史”可见,作者进行了实地考察,听取了当地人们的介绍。“在方志敏创立的闽浙皖赣苏维埃根据地首府葛源,我看到一张方志敏身穿军装挥手告别的照片”“闽浙皖救四省交界的地方创建了革命根据地,发行货币,兴办学校,开设医院,还构建了股市”可见,作者通过照片、资料进一步了解他的为人。“回想小学时代读过的《清贫》,我突然发现那个时候我并没有真正读懂,不,几十年后仍然没有读懂。放眼望去,如今在心里再默默地诵读那些文字,似乎从字里行间领略到另一种风景”重温文字作品,感受其精神的可贵。“作为革命者的牛虻——亚瑟被执行枪决的前后。亚瑟从一开始就对即将到来的死亡谈笑风生并且评头论足,唇枪舌剑拒绝忏悔……而在今天,行走在蒙蒙细雨的湖塘村,我清晰地看到了另一个更加伟大的亚瑟。他领导了更多的亚瑟,而且他的清贫是为了更多的人不再清贫”把方志敏与牛虻进行类比,突出他一心为民的赤子情怀。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段一: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节选自《屈原列传》)文段二:秦人伐楚,取八城。秦王遗楚王书曰:“始寡人与王约为兄弟,盟于黄棘,太子入质,至欢也。太子陵杀寡人之重臣,不谢而亡去,寡人诚不胜怒,使兵侵君王之边。今闻君王乃令太子质于齐以求平。寡人与楚接境,婚姻相亲。而今秦、楚不欢,则无以令诸侯。寡人愿与君王会武关,面相约,结盟而去,寡人之愿也!”楚王患之,欲往恐见欺,欲不往恐秦益怒。昭睢曰:“秦,虎狼也,有并诸侯之心,不可信也!”怀王之子子兰劝王行,王乃入秦。……秦人留之。楚大臣患之,乃相与谋曰:“吾王在秦不得还,要以割地,而太子为质于齐。齐、秦合谋,则楚无国矣!”欲立王子之在国者。昭睢曰:王与太子俱困于诸侯而今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乃诈赴于齐。齐湣王召群臣谋之,或曰:“不若留太子以求楚之淮北。”齐相曰:“不可。郢中立王,是吾抱空质而行不义于天下也。”其人曰:“不然。郢中立王,因与其新王市曰:‘予我下东国,吾为王杀太子。不然,将与三国共立之。’”齐王卒用其相计而归楚太子。楚人立之。十八年,楚怀王亡归。秦人觉之,遮楚道,怀王从间道走赵。赵主父在代,赵人不敢受。怀王将走魏,秦人追及之,以归。十九年,楚怀王发病,薨于秦,秦人归其丧。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诸侯由是不直秦。臣光曰:“甚哉秦之无道也,杀其父而劫其子;楚之不竞也,忍其父而婚其仇。呜呼,楚之君诚得其道,臣诚得其人,秦虽强,乌得陵之哉!故人主不务得道而广有其势,是其所以危也。”(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秦并六国》)10.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王与太子A俱困B于诸侯C而今又倍王D命E而立F其庶子G不宜H乃诈I赴于齐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表亲属关系,与《红楼梦》中的“薛蟠之从弟薛蝌”的“从”意思相同。B.质,即作人质,作抵押品,与“燕太子质于秦”的“质”意思相同。C.婚姻,指儿女亲家,与《鸿门宴》中“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的“婚姻”意同。D.薨,古代称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昭王写信给楚怀王说明秦楚的关系,并希望和他相会。楚怀王看到信后,既想赴会,又不敢去,内心犹豫不决。B.对楚怀王前去秦国的态度,昭睢与子兰态度截然不同,但楚怀王听取了子兰的劝说去了秦国,结果被扣留。C.楚怀王从秦国逃跑,被秦国人发现,秦王派人封锁了通往楚国的道路,楚怀王只好逃到赵国,但赵国人不敢接纳他,后来被秦国人追上。D.楚怀王去世后,秦人将他的灵柩送回楚国。楚国人都非常哀怜他,很悲伤。从此楚国不再尊重秦国。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2)太子陵杀寡人之重臣,不谢而亡去,寡人诚不胜怒,使兵侵君王之边。14.司马光认为楚怀王没有掌握正确的治国之道,请从文段一概括具体事实。〖答案〗10.CGH11.A12.D13.(1)秦惠王对此担忧。就派张仪假装脱离秦国,用厚礼和信物呈献给楚王。
(2)太子欺凌杀死我的要臣,竟不道歉就逃走了,我确实愤怒之至,便派军攻打您的边境。14.①贪图秦国六百里土地。②轻信张仪而与齐绝交。③怒而轻率发兵攻秦,以致楚将被擒,楚兵被斩首八万。〖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君王和太子都被困在别的诸侯国,现在我们又违背君王的意旨去拥立他的庶子,不合适。”于是假称楚怀王去世到齐国去迎太子回国。“于诸侯”是“困”后置状语,状语后断开,即C处;“庶子”作“立”的宾语,宾语后断句;“而”连接“倍王命”和“立其庶子”,结构紧密,中间不能断开,所以宾语后断句,即G处;“不宜”前省略主语,单独成句,在谓语“不宜”后断开,即H处。故在CGH三处断句。【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错误。意思不同。同“纵”,合纵,联合抗秦;/堂房亲属。句意:齐国和楚国结成合纵联盟互相亲善。/薛蟠之堂弟薛蝌。B.正确。句意:(您)派太子来(我国)做人质。/燕太子到秦国做人质。C.正确。句意:相互通婚结为姻亲的关系。/刘邦捧上一杯酒向项伯祝酒,约定作儿女亲家。D.正确。故选A。【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D.“从此楚国不再尊重秦国”错误。“楚国”应为“诸侯国”,原文是“诸侯由是不直秦”。故选D。【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患”,担忧;“佯”,假装;“去”,离开;“委”,呈献;“质”,通“贽”,信物。(2)“陵杀”,欺凌杀死;“谢”,道歉;“诚”,确实;“胜”,能够承受。【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由原文“曰:‘……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可知,贪图秦国六百里土地。由原文“信张仪,遂绝齐”可知,轻信张仪而与齐绝交。由原文“泰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可知,怒而轻率发兵攻秦,以致楚将被擒,楚兵被斩首八万。参考译文:文段一:屈原已被罢免,后来秦国准备攻打齐国,齐国和楚国结成合纵联盟互相亲善。秦惠王对此担忧。就派张仪假装脱离秦国,用厚礼和信物呈献给楚王,对怀王说:“秦国非常憎恨齐国,齐国却与楚国合纵相亲,如果楚国确实能和齐国绝交,秦国愿意献上商於之间的六百里土地。”楚怀王起了贪心,信任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然后派使者到秦国接受土地。张仪却说:“我和楚王约定的只是六里,没有听说过六百里。”楚国使者愤怒地离开秦国,回去报告怀王。怀王发怒,大规模出动军队去讨伐秦国。秦国发兵反击,在丹水和淅水一带大破楚军,杀了八万人,俘虏了楚国的大将屈匄,于是夺取了楚国的汉中一带。怀王又发动全国的兵力,深入秦地攻打秦国,交战于蓝田。魏国听到这一情况,袭击楚国一直打到邓地。楚军恐惧,从秦国撤退。齐国因为怀恨楚国,不来援救,楚国处境极端困窘。(节选自《屈原列传》)文段二:秦人攻打楚国,夺取八座城池。秦王派人送信给楚王说道:“当初我与大王约为兄弟,在黄棘立盟,(您)派太子来(我国)做人质,(彼此)关系非常融洽,(谁知)太子凌辱杀害了我的重要的臣子,不道歉就离开了,我实在气愤难忍,派兵攻打了您的边境。现在(我)听说大王让太子到齐国充当人质以求和解。我国与楚国相邻接壤,相互通婚结为姻亲的关系。如果今日秦国、楚国不能友好相处,就无法号令别的诸侯。我希望与大王在武关会面,当面相约,结盟后再离开,(这是)我的愿望。”楚怀王忧虑此事,想前往又担心被骗,想不去又担心秦国更加愤怒。昭雎说:“秦是虎狼之国,有吞并各诸侯的心思,不可以相信呀!”楚怀王的儿子子兰却劝怀王去赴约,楚怀王于是到了秦国……秦人把他扣留了下来。楚国的大臣们十分担忧,就一起商量说:“我们的君王(被扣留)在秦国不能回来,被用割地要挟,而太子又在齐国充当人质。(假如)齐国、秦国一起算计我们,那么楚国就要灭亡了!”于是打算拥立在国内的王子继承王位。昭雎说:“君王和太子都被困在别的诸侯国,现在我们又违背君王的意旨去拥立他的庶子,不合适。”于是假称楚怀王去世,到齐国去迎太子回国。齐湣王召集群臣商量对策,有人建议:“不如扣留太子来要求楚国割让淮河以北的土地。”齐国的丞相说:“不可。楚国另立新王,这样我们就空有人质而又在世人面前做了不义的事。”那个主张扣留太子的人说:“不是这样。如果楚国拥立新王,我们就与他们的新王做交易说:‘让给我们下东国,我们替您杀太子。不这么做,(我们)将会联合三国一起立太子为楚王。’”齐湣王最后听取了丞相的意见送楚太子回国,楚国立太子为楚王。十八年,楚怀王逃跑回楚国。秦国人发现后,封锁了通往楚国的道路,楚怀王从小路逃到了赵国。(此时)赵主父在代郡,赵国人不敢接纳楚怀王。楚怀王准备逃往魏国,秦国人追上了他,抓回秦国。十九年,楚怀王生病,死在了秦国,秦人将他的灵柩送回楚国。楚国人都非常哀怜他,像是自己的亲人死了一样悲伤。各诸侯因此不再认为秦国有理。司马光说:秦国真是太无道了,害死楚怀王又威逼他的儿子;楚国不强,忍受杀父之仇而与自己的敌人通婚。唉,楚国的国君如果能掌握正确的治国之道,臣子如果能任用得当,秦国即使强大,又怎敢肆意凌辱楚国呢!所以君主不致力于治国之道而(只想)扩张自己的势力,这正是国家处于危险境地的原因啊。(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秦并六国》)(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读杜诗文天祥①平生踪迹只奔波,偏是文章被折磨。耳想杜鹃②心事苦,眼看胡马泪痕多。千年夔峡有诗在,一夜耒江如酒何③。黄土一丘随处是,故乡归骨任蹉跎。〖备注〗①文天祥:宋末政治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本诗作于作者被元俘虏在狱中时。②杜鹃,即杜鹃鸟。传说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死后灵魂化为杜鹃。③《新唐书·杜甫传》载:杜甫客耒阳,因大水速至,涉旬不得食,县令迎之,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夕卒。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第一句概括了杜甫一生的主要经历,第二句流露出诗人对杜甫被诗歌折磨的同情。B.第五句写杜甫在夔州和三峡时写下的诗歌流传千古,表达了诗人对杜甫诗歌成就的赞美。C.尾联以议论收束全诗,“随处是”“任蹉跎”体现出诗人在经历人生坎坷失意时的洒脱。D.纵观全诗,诗人读杜诗,写杜甫,抒己怀,寄寓了自己与杜甫相似的生命体验和情感。16.本诗的颔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答案〗15.A16.①意为耳边响起杜鹃的啼叫声就想到痛苦之事,看到胡人的马就忍不住流泪。
②诗人写杜甫忠君爱国的良苦用心和深沉的国破家亡之痛,借古抒怀,表达了自己像杜甫一样忠君爱国、忧国忧民的情感。〖解析〗【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A.“对杜甫被诗歌折磨的同情”错误。是诗人在文章中诉说被现实折磨。故选A。【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炼句的能力。颔联“耳想杜鹃心事苦,眼看胡马泪痕多”意思是:耳边响起杜鹃的啼叫声就想到痛苦之事,看到胡人的马就忍不住流泪。因杜鹃的叫声“不如归去”,杜鹃的哀啼引发了杜甫的思乡之情,但国破家何在,杜甫内心的凄苦更是难以言表;胡马在大唐的国土践踏,国破家亡令诗人忧心不已。诗人写杜甫忠君爱国的良苦用心和深沉的国破家亡之痛,借古抒怀,表达了自己像杜甫一样忠君爱国、忧国忧民的情感。(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离骚》中书写了与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里“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相似境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仍然派良将精兵驻守要害之地,控制天下。(3)自然界鸟类的啼鸣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鞿”,统编课本上为左“革”右“几”)謇朝谇而夕替(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3)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继《诗经》后,中国南方又产生了一种新兴诗体——《楚辞》。《楚辞》以屈原、宋玉的作品为主,也收集了后代一些文人模仿屈宋的作品。《楚辞》在形式方面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第一种形式是“骚体”。“骚体”得名于屈原的《离骚》。《离骚》在内容和感情特色上,主要表现为以美人香草为喻托,表达了悲秋的摇落无成之慨、对理想的追寻以及殉身无悔的志意。《离骚》的句子较长,大致是“兮”字的前后各六个字。因为句法的扩展,篇幅也随之延长,这就使得这种诗歌有了散文化的趋势。于是《楚辞》中的骚体,就逐渐从诗歌中脱离出来,发展为赋的先声。《楚辞》的另一种形式是“楚歌体”。“楚歌体主要指的是《楚辞》中的《九歌》这一组诗。它本是楚地祭祀鬼神时由男女巫师所唱的巫歌,多用爱情的口吻来叙写一种期待和召唤的浪漫感情,因而能够引发人们许多方面的联想。《九歌》的句子、篇幅都比《离骚》短,①最常见的是“兮”字前后各三个字为主。②后世的《九歌》成为七言诗的源头。③总之,“骚体”与“楚歌体”代表了《楚辞》中两种不同的形式。④无论是“骚体”或是“楚歌体”,⑤都大量使用了“兮”等语气词。⑥由于语气词的间用,给《楚辞》增添了一种飞扬飘逸的风采。18.根据以上文字提供的信息,概括《离骚》的三个特点,每处不超过8个字。19.文中画线的句子有四处语病,请写出序号并加以修改。〖答案〗18.①形式是“骚体”。②以美人香草为喻托。③散文化的趋势。19.①句,删去“为主”。②句,“后世的《九歌》成为七言诗的源头”,修改为《九歌》成为后世七言诗的源头。④句,“或是”改成“还是”。⑥句,删去“由于”。〖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概括的能力。由“第一种形式是‘骚体’”可知形式是“骚体”。由“《离骚》在内容和感情特色上,主要表现为以美人香草为喻托”可知以美人香草为喻托。由“因为句法的扩展,篇幅也随之延长,这就使得这种诗歌有了散文化的趋势”可知有散文化的趋势。据此可以概括出三个特点。注意不要超过字数。【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①句“最常见的是“兮”字前后各三个字为主”中“以……为主”与“最常见的是……”句式杂糅,可删去“为主”。②句“后世的《九歌》成为七言诗的源头”语序不当,定语位置不当,“后世”应该修饰“七言诗”,修改为《九歌》成为后世七言诗的源头。④句中“无论是……或是”是关联词搭配不当,“或是”改成“还是”。⑥句“由于语气词的间用,给《楚辞》增添了一种飞扬飘逸的风采”成分残缺,介词掩盖了主语,删去“由于”。(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他是一个木匠的儿子,但他狂热地喜爱诗歌。他的第一本诗集印了1000册,但很可惜,一本都没卖掉。他只好把这些诗集全都送了人。当时已__①__的美国著名诗人朗费罗、洛威尔和霍姆斯等人,对这本小册子根本__②__,而大诗人惠蒂埃甚至把它丢进了火炉里。因为在他们眼中,一个木匠的儿子,根本就不配写诗。方方面面的冷落和骂声,像寒冬的北风一样袭来,他的心顿时冻成了冰块。就在他几近绝望时,意外地收到了一位诗人的回信,那人对他的诗集大加赞扬,并说:“我认为它是美国至今所能贡献的最了不起的聪明才智的精华。”这真诚的夸奖和赞誉,使他犹如在濒死的边缘,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从此坚定了自己写诗的信念。多年后,他成为美国甚至全世界公认的伟大诗人,他唯一的诗集也成了美国乃至人类诗歌史上的经典。他就是沃尔特·惠特曼,那部诗集的名字叫《草叶集》。而当年那位写信对他予以赞美和鼓励的诗人,乃是当时美国文坛的名宿爱默生。凡俗的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行走,受到别人的非议和冷落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千万不能被批评的唾沫淹没向上的渴望,被冷漠的眼神封锁萌动的激情。因为我们有理由相信,即使黑暗__③__,但总有一盏灯火能为你点燃,为你驱散心灵上的阴霾,给你温暖,给你慰藉,给你信心和勇气,哪怕,那仅仅是一点微光。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析其表达效果。22.如果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那一点微光给你温暖和慰藉,给你信心和勇气”,和原句相比较哪个更好?试从句式的角度加以简要分析。〖答案〗20.①功成名就②不屑一顾③无边无际21.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当时惠特曼极度绝望的心情。22.原句更好。原句先是用递进的排比句式表达出了希望的语气,再用让步性的句子加以补充,感情强烈;改后的句子成了一般句式,表达感情不如原句效果好。〖解析〗【2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处,形容后面的美国诗人的名气大,应填写“功成名就”。功成名就:功业建立了,名声也有了。②处,形容其他诗人对这本诗集的轻视,应填写“不屑一顾”。不屑一顾: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③处,形容黑暗的广阔,应填写“无边无际”。无边无际:指没有边际,极其广阔,没有界限,侧重表示广大,浩瀚或精深。【2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方方面面的冷落和骂声”形象地比作“寒冬的北风”。说明当时的人对惠特曼及其诗作不仅不认可,反而冷嘲热讽的程度之重;“顿时冻成了冰块”说明惠特曼绝望至极。【2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从句式的角度进行比较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的能力。原句当中“给你……,给你……,给你……”运用了排比的手法,排比能够增强气势,并且从情感的表达上来看,更能表达出希望的语气。并且“哪怕,那仅仅是一点微光”运用让步性的句子加以补充,感情更加强烈。而改写后的句子只是一个简单的陈述句,表达的感情没有原句强烈。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公元前一世纪,一个富庶坚固的城邦被罗马帝国攻陷了。国既不在,家何以存,民众星散,颠沛流离。按照民族学的观点,一个国家消亡数百年,便复国无望。但两千年后,神奇的一幕出现了,以色列复国重建。这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奇迹。何以如此?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一个重要的事实,这个国家虽然消亡了二千年,但语言并未消失,希伯来书面语一直存活,这成为国家复活的重要文化基础。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说理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比如本次作文,这是一道事例事理综合性材料作文,有叙述,有对材料的解剖,考生可以从抓关键字词的角度入手,然后找到最佳的立意方向。本次作文由一段材料构成,一共七句话。主要是说消亡数百年的国家,按民族学观点,复国无望,但却奇迹般复国,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个国家的语言并未消失,一直存活,成为国家复活的重要文化基础。材料中出现两个转折连词“但”。可知主要强调后面的内容。“但两千年后,神奇的一幕出现了,以色列复国重建。”阐述以色列消失又重建;“但语言并未消失,希伯来书面语一直存活,这成为国家复活的重要文化基础”揭示以色列复国是因为本国的语言的存在,有语言就有本国的文化,有本国文化就有国家的兴建。由此可知,这则材料的关键词是“复国重建”、“语言并未消失”“希伯来书面语(文字)一直存活”“重要文化基础”。在这里,语言是人与人一种交流工具,是民族情感的纽带,有语言的存在,本国的文化就存在,就能得到传承。有文化就有凝聚力,国家就能复国兴盛。也可以写文化与国家的关系。立意:1.语言即国家2.语言凝聚文化,助力富国兴邦3.一国文化是国家的信仰4.文字承载文化助力国家自信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所谓诗意,当不仅在于使用优美的词汇,表达理想景观。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品品皆出诗意。王维的禅味是诗意,李白的幻想是诗意,杜甫对事物的准确描述是诗意,白居易的自相矛盾是诗意,李贺的生涩别扭也是诗意……总之,诗意是一种使我们超越事物一般状态的感觉;因为有了诗意,我们麻木、散漫、暗淡无光的生命获得再生之力。诗歌的诗意来自我们对于世界、生活的看法,来自我们对于诗意的发现。诗人发现事物诗意的一刹那,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说人与世界相遇的一刹那,而在相遇的一刹那,心灵感应降临的一刹那,人和世界都会有所改变,生活因此变得迷人,有光彩,神秘,不可思议。陈子昂发现了“赤丸杀公吏,白刃报私仇”(《感遇(其三十四)》)的诗意,阿波里奈尔发现了一个走在雾中的罗圈腿农夫的诗意(《秋天》)。许多人漠视生活中的诗意是因为他们没有勇气切入生活,触及事物。对他们来说,生活不是此时此刻的存在,而是远方、亿万年时光。他们以为只有物理时空能够给他们距离和词汇,实际上,他们完全不了解他们的心灵。他们应该对着镜子入神地自我观望三分钟,他们会发现镜子里的人他们从未见过。他们误解了诗歌写作,误解了马拉美所说的“语言之花”的意思。马拉美所说的“语言之花”是第二位的,一个诗人必须首先让他的诗歌语言触及那真实的花朵,然后再把它处理成语言之花。诗歌中的真实事物是第一位的。事实上,任何事物,无论它们是美的还是丑的,善的还是恶的,明亮的还是昏暗的,只要你发现,只要你抓住,任何事物一经你说出,都会诗意盎然。(摘编自西川《生活的诗意》)材料二:我们中国文化史的核心就是诗意,或者说诗意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为什么诗像梦一样一直缠绕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我们民族的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能够读几首诗、背几首诗,因为诗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血脉里的东西。纵观我们民族的文学史,应该说它也是一部诗的历史。大家可能很熟悉胡适先生关于文学史的观点,那就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他认为中国文学是这样发展的。但你要知道,当时胡适提倡白话文,他的意思是说文学是发展的,是进化的,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完全是有理由的。为此,他需要寻找一个根据、一个史实,所以提出了关于文学史的这个观点。然而事实上,他的这个观点把中国文学史中诗的重要地位给抹杀了。诗在我们中国文学里,实际上从来都是主导文学的,唐诗不谈,宋也是以诗为主。称苏东坡为诗人他很开心,叫他词人就未必,因为词是诗之余。元明也是如此。到了清代,晚清出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诗人,在文字狱的背景下,这批文人实际上保存了汉文化的经典,清诗用了很多的文学典故,他们把诗写得非常含蓄、非常精彩。即便是小说《红楼梦》,它之所以精彩,也是因为它的诗意。整部《红楼梦》,写了许许多多的诗,但曹雪芹是根据小说中每个人的身份在写诗,因此小说中的这些诗并不能代表曹雪芹本人的最高水准。曹雪芹真正以自己的身份写的诗,流传下来的只有两句:“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这两句诗很明显有“诗鬼”李贺的味道,这也说明曹雪芹本人其实是一个诗人,而且是个非常好的诗人。(摘编自陈鹏举《用诗意理解世界,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材料三:所谓“诗意地栖居”,是人的生活、生存的诗化。“诗意”的内涵是丰富的,而且是多指向的,但是,笔者以为,其本质是明确的,那就是自由与和谐。自由自在,其乐无穷,这是世上善良人们共有的体验;自然而然,生趣盎然,则往往又是人们生存中滋生诗情画意的根本元素。但人类的生存并不仅止于单向度地依附于自在的自然,或终日满足于欣赏自在的自然,为了生存和发展,人类还要进行能动的创造性实践,即所谓“充满劳绩”。所以,如何使得人类的实践行为(包括对自然的“人化”)成为充满“诗意”的创造,亦即如何在“充满劳绩”的同时,为人类的生存创造出更大的自由空间与和谐境界,这是问题的关键——人类生存实践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人类作为从自然环境中剥离而出的一个智能物种,本质上就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缘关系。在人类历史发展演进的过程中,这二者之间,有过对立,有过混乱,有过和谐,有过平衡。顺应自在的自然环境,以求生存,是人类的天性;改造自在的自然环境,以求更好地生存,是人类的特性。总而言之,生存与发展的需求,总是促使人类与自然环境保持一种根本性的关系。在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自然界从“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与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变成了对人类有益的、为人服务的对象。它或者作为人类的生活环境而出现,或者成为人类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资料来源,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故而,人类在生存实践中必须与自然环境保持和谐,包括在人类发展中对于自在的自然世界的改造,也应当把握适度。(摘编自宋生贵《人类生存的诗意之源》)1.下列关于诗意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意不仅在于使用优美的词汇,表达理想景观,更是一种使我们超越事物一般状态的感觉。B.诗意来自我们对于世界、生活的看法,其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是诗人的意志与事物的结合。C.诗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诗意或可称为中国文化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前人为我们留下大量诗歌的原因。D.人类追求的诗意的生活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的,其理想境界是自由与和谐。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发现诗意,要了解自己的心灵,并表达自己对生活、对世界的看法。B.只要有勇气切入生活,触及事物,用心灵去感应,你就会发现诗意就在眼前。C.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中国唐以来文学史,是值得商榷的。D.无论禅味或是幻想,无论美丑或是善恶,任何事物都诗意盎然。3.下列材料中,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A.山中一夜饱雨,次晨醒来,在旭日未升的原始幽静中,踏着满地的折枝和仍在流泻的细股雨水,步上山去。B.修建青藏铁路时,修建了众多的野生动物通道,以保障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迁徙和繁殖。C.我国发射了“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与极地轨道气象卫星相辅相成,构成我国气象卫星应用体系。D.山脚下,小河旁,水田里,一头牛,一个人,似乎未动,其实在动。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点。5.根据三则材料,“诗意”的作用有哪些?请简要分析。〖答案〗1.C2.D3.C4.①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因果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阐明自己的观点。
②论证方式上,立论与驳论相结合,证明观点“我们民族的文学史,应该说它也是一部诗的历史”。5.①可以使我们麻木、散漫、暗淡无光的生命获得再生之力。
②促进我们民族文学史的发展。
③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C.“诗意或可称为中国文化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前人为我们留下大量诗歌的原因”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一段“我们中国文化史的核心就是诗意,或者说诗意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为什么诗像梦一样一直缠绕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我们民族的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能够读几首诗、背几首诗,因为诗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血脉里的东西”可知,选项杂糅信息,因果逻辑关系混乱;“前人为我们留下大量诗歌”的表述于文无据。故选C。【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任何事物都诗意盎然”说法不正确。根据材料一结尾段“只要你发现,只要你抓住,任何事物一经你说出,都会诗意盎然”,可见在作者看来任何事物都充满了诗意,但需要你去“发现”、去“抓住”、去“说出”,选项表述绝对。故选D。【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概括出材料三的观点,即“人类在生存实践中必须与自然环境保持和谐,包括在人类发展中对于自在的自然世界的改造,也应当把握适度”。ABC三项均表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可以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三的观点。C项发射气象卫星,构成我国气象卫星应用体系,这是一种发展成就,没有体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故选C。【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论证特点的能力。从“大家可能很熟悉胡适先生关于文学史的观点,那就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他认为中国文学是这样发展的。但你要知道,当时胡适提倡白话文,他的意思是说文学是发展的、是进化的,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完全是有理由的”可知,使用了例证法。结合“为此,他需要寻找一个根据、一个史实,所以提出了关于文学史的这个观点”可知,使用了因果论证。结合“然而事实上,他的这个观点把中国文学史中诗的重要地位给抹杀了。诗在我们中国文学里,实际上从来都是主导文学的,唐诗不谈,宋也是以诗为主”可知,使用了道理论证。结合“元明也是如此”可知,使用了类比论证。到了清代,晚清出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诗人,在文字狱的背景下,这批文人实际上保存了汉文化的经典,清诗用了很多的文学典故,他们把诗写得非常含蓄、非常精彩。即便是小说《红楼梦》,它之所以精彩,也是因为它的诗意。整部《红楼梦》,写了许许多多的诗,但曹雪芹是根据小说中每个人的身份在写诗,因此小说中的这些诗并不能代表曹雪芹本人的最高水准。结合“曹雪芹真正以自己的身份写的诗,流传下来的只有两句:‘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这两句诗很明显有‘诗鬼’李贺的味道”可知,使用了引证法。结合“然而事实上,他的这个观点把中国文学史中诗的重要地位给抹杀了”可知,使用了反面事例论法;结合“这也说明曹雪芹本人其实是一个诗人,而且是个非常好的诗人”可知,使用了正面例证;综合而言此段正反对比立论驳论相结合,证明观点“我们民族的文学史,应该说它也是一部诗的历史”。
【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的能力。根据材料一第一段“所谓诗意,当不仅在于使用优美的词汇,表达理想景观……总之,诗意是一种使我们超越事物一般状态的感觉;因为有了诗意,我们麻木、散漫、暗淡无光的生命获得再生之力”得出:可以使我们麻木、散漫、暗淡无光的生命获得再生之力。根据材料二第一段“我们中国文化史的核心就是诗意,或者说诗意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为什么诗像梦一样一直缠绕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我们民族的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能够读几首诗、背几首诗,因为诗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血脉里的东西”和第二段“纵观我们民族的文学史,应该说它也是一部诗的历史”得出:促进了我们民族文学史的发展。从材料三第二段“自然界……它或者作为人类的生活环境而出现,或者成为人类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资料来源,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故而,人类在生存实践中必须与自然环境保持和谐,包括在人类发展中对于自在的自然世界的改造,也应当把握适度”中提炼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高贵的清贫徐贵祥油菜花开时节,我们来到了方志敏的故乡——湖塘村。此处是个宜居的山坳,四面环山,一幢阔大而又古色古香的木楼坐落在山根处,旁边是两汪平静的水塘。这就是方志敏的故居。一路上,不时听到当地朋友介绍方志敏家族的历史。有几个年轻女子,还眉飞色舞地说方志敏是她们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据说,方志敏身高1米82,高大俊朗,才华横溢自不必说,在担任闽浙皖赣苏维埃主席的时候,身穿白色西装,骑一匹白色骏马,当真是白马王子的标志性装束。是的,方志敏有阔绰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事实上,回顾二十世二三十年代那些投身革命的知识分子,大都有殷实的家境。他们不缺吃穿,不乏体面的生活,可是他们放弃了,因为信仰,因为要革命,因为要建设可爱的中国。从他们的手里经过的财富成千上万,可是他们自己,却往往连一个铜板也没有。并不是每个人都配得上“清贫”这个字眼的,仅仅身无分文,还不是清贫。清贫是一种境界,只有精神高贵的清贫才是真正的清贫。方志敏的故事有很多,散珠碎玉一般遗落在闽浙皖赣的山水草木之间。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在他被俘之后,国民党屡次派出高官劝降,甚至蒋介石亲自出面许以高官厚禄,均被方志敏在谈笑中拒绝。后来我们从各种渠道看到的方志敏,戴着镣铐,神色泰然自若。在方志敏创立的闽浙皖赣苏维埃根据地首府葛源,我看到一张方志敏身穿军装挥手告别的照片,那是在他率部北上抗日的前夕,在葛源的枫林村,那个高高举过头顶、直直指向天空的手势,让我好像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女孩子说方志敏是她们的梦中情人。那个手势沉稳、自信、决绝,释放出一个男人、一个具有骑士精神的革命者勇敢无畏的力量,那一瞬间,我对身边的朋友说,方志敏不仅是一位革命英雄,也是一个贵族。这个当年才30多岁的年轻人,在闽浙皖赣四省交界的地方创建了革命根据地,发行货币,兴办学校,开设医院,还构建了股市,这一切都是超前的,他是按照苏联社会主义的模式经营着他的根据地,让那里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那时候的方志敏,掌管着闽浙皖赣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可谓一言九鼎,从他手里经过的真金白银不在少数。可是,在“方志敏式”的苏维埃政府内、节俭却蔚然成风,连铅山县委买了12元黄烟,都受到严厉的批评,被挖苦为“好阔气的铅山县委”。回想小学时代读过的《清贫》,我突然发现那个时候我并没有真正读懂,不,几十年后仍然没有读懂。放眼望去,如今在心里再默默地诵读那些文字,似乎从字里行间领略到另一种风景。北上部队受到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在生死考验的关头,方志敏拒绝脱离部队,拒绝逃生,坚持和同志们战斗在一起,后因叛徒出卖,在藏身的柴堆里被俘,在敌人的刺刀下面,这个命悬一线的囚徒,就像个调皮的孩子,居高临下地打量着因为搜不到铜板而失望的士兵,冷静地看着他们的眼神和表情,甚至还有几分幸灾乐祸:“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室’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齿冷三天?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尽管多少年过去了,我至今仍然记得英国作家伏尼契的小说《牛虻》中的那个情节,作为革命者的牛虻——亚瑟被执行枪决的前后。亚瑟从一开始就对即将到来的死亡谈笑风生并且评头论足,唇枪舌剑拒绝忏悔。在士兵向他射击时,他一次次地嘲笑和校正士兵的枪法,“来吧,孩子们,不要害怕,朝这儿打!”而在今天,行走在蒙蒙细雨的湖塘村,我清晰地看到了另一个更加伟大的亚瑟。他领导了更多的亚瑟,而且他的清贫是为了更多的人不再清贫。今天的清贫是为了明天不再清贫,这样的清贫才是高贵的清贫。(《2017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删改)6.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写方志敏故居的木楼“阔大而又古色古香”,虽用语简单,却足以显示主人家境实,曾经有过体面的生活。B.文章两次写到年轻女孩心目中的方志敏,由外及内,一方面表现方志敏的外在形象,另一方面表现他的内在精神。C.“好阔气的铅山县委”,虽说是挖苦,实则是批评,可见,方志敏不仅严格要求自己,更希望全体革命者厉行节俭。D.作者说自己“领略到另一种风景”,是指作者在认识到方志敏生活清贫的基础上,更认识到了他被捕时的镇定自若。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散珠碎玉一般遗落在闽浙皖赣的山水草木之间”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方志敏故事珍贵以及流传之广。B.作者联想到《牛虻》中亚瑟临刑前谈笑风生的表现,与方志敏形成类比,意在突出方志敏坚守清贫的高贵品质。C.文章夹叙夹议。在叙述中加入对“清贫”的理解,叙述详略得当,议论逐层深入,丰富了文章的内涵,突显了文章的深度。D.文章赞美了以方志敏为代表的革命家的高贵品质,取材丰富,层次清晰,主题突出,体现了“形散神聚”的特点。8.联系全文,如何理解“高贵的清贫”?9.为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方志敏,作者运用了哪些资源和手段?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6.D7.B8.“清贫”指生活清寒贫苦,“高贵”指精神富有;而“高贵的清贫”则指以方志敏为代表的革命家为天下苍生的幸福、为建设未来美好中国而舍弃富裕的生活,拒绝名利的诱惑,坚守贫困,清白节俭。9.①实地探访。探访故居,听取介绍,对方志敏有了初步感受。
②解读资料。通过照片和苏区资料,认识到了方志敏是一个贵族式的革命英雄。
③重温作品。重读《清贫》,对方志敏清正廉洁的精神品质有了深刻的认识。
④联想英雄。以亚瑟类比,体悟到了方志敏一心为民的赤子情怀。〖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D.“是指作者在认识到方志敏生活清贫的基础上,更认识到了他被捕时的镇定自若”错误。通过文中“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以及文章主旨可知,作者应该是更认识到了方志敏“清贫的高贵”。故选D。【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能力。B.“意在突出方志敏坚守清贫的高贵品质”错误。亚瑟临刑前谈笑风生的表现意在突出方志敏视死如归的精神气概,而不是“坚守清贫的高贵品质”。故选B。【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含义的能力。首先理解“清贫”的含义,由文中“方志敏有阔绰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可是他们放弃了,因为信仰,因为要革命,因为要建设可爱的中国”“从他们的手里经过的财富成千上万,可是他们自己,却往往连一个铜板也没有”可知,清贫是指生活清寒贫苦,他们为了建设可爱的中国,为天下苍生带来美好的生活而放弃了自己的享受;根据文中“清贫是一种境界,只有精神高贵的清贫才是真正的清贫”“他的清贫是为了更多的人不再清贫,今天的清贫是为了明天不再清贫,这样的清贫才是高贵的清贫”可见,作者所说的“高贵”,是指伟大的精神,是精神上的神圣,是不为名利所动,指为天下苍生谋幸福。综合以上含义可知,“高贵的清贫”指的是那些为了人民利益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家们身上的可贵品质:为了人民幸福放弃本该拥有的优渥生活,为建设新中国甘愿坚守清贫。【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筛选相关信息,如“油菜花开时节,我们来到方志敏的故乡——湖塘村”“一路上,不时听到当地朋友介绍方志敏家族的历史”可见,作者进行了实地考察,听取了当地人们的介绍。“在方志敏创立的闽浙皖赣苏维埃根据地首府葛源,我看到一张方志敏身穿军装挥手告别的照片”“闽浙皖救四省交界的地方创建了革命根据地,发行货币,兴办学校,开设医院,还构建了股市”可见,作者通过照片、资料进一步了解他的为人。“回想小学时代读过的《清贫》,我突然发现那个时候我并没有真正读懂,不,几十年后仍然没有读懂。放眼望去,如今在心里再默默地诵读那些文字,似乎从字里行间领略到另一种风景”重温文字作品,感受其精神的可贵。“作为革命者的牛虻——亚瑟被执行枪决的前后。亚瑟从一开始就对即将到来的死亡谈笑风生并且评头论足,唇枪舌剑拒绝忏悔……而在今天,行走在蒙蒙细雨的湖塘村,我清晰地看到了另一个更加伟大的亚瑟。他领导了更多的亚瑟,而且他的清贫是为了更多的人不再清贫”把方志敏与牛虻进行类比,突出他一心为民的赤子情怀。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段一: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节选自《屈原列传》)文段二:秦人伐楚,取八城。秦王遗楚王书曰:“始寡人与王约为兄弟,盟于黄棘,太子入质,至欢也。太子陵杀寡人之重臣,不谢而亡去,寡人诚不胜怒,使兵侵君王之边。今闻君王乃令太子质于齐以求平。寡人与楚接境,婚姻相亲。而今秦、楚不欢,则无以令诸侯。寡人愿与君王会武关,面相约,结盟而去,寡人之愿也!”楚王患之,欲往恐见欺,欲不往恐秦益怒。昭睢曰:“秦,虎狼也,有并诸侯之心,不可信也!”怀王之子子兰劝王行,王乃入秦。……秦人留之。楚大臣患之,乃相与谋曰:“吾王在秦不得还,要以割地,而太子为质于齐。齐、秦合谋,则楚无国矣!”欲立王子之在国者。昭睢曰:王与太子俱困于诸侯而今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乃诈赴于齐。齐湣王召群臣谋之,或曰:“不若留太子以求楚之淮北。”齐相曰:“不可。郢中立王,是吾抱空质而行不义于天下也。”其人曰:“不然。郢中立王,因与其新王市曰:‘予我下东国,吾为王杀太子。不然,将与三国共立之。’”齐王卒用其相计而归楚太子。楚人立之。十八年,楚怀王亡归。秦人觉之,遮楚道,怀王从间道走赵。赵主父在代,赵人不敢受。怀王将走魏,秦人追及之,以归。十九年,楚怀王发病,薨于秦,秦人归其丧。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诸侯由是不直秦。臣光曰:“甚哉秦之无道也,杀其父而劫其子;楚之不竞也,忍其父而婚其仇。呜呼,楚之君诚得其道,臣诚得其人,秦虽强,乌得陵之哉!故人主不务得道而广有其势,是其所以危也。”(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秦并六国》)10.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王与太子A俱困B于诸侯C而今又倍王D命E而立F其庶子G不宜H乃诈I赴于齐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表亲属关系,与《红楼梦》中的“薛蟠之从弟薛蝌”的“从”意思相同。B.质,即作人质,作抵押品,与“燕太子质于秦”的“质”意思相同。C.婚姻,指儿女亲家,与《鸿门宴》中“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的“婚姻”意同。D.薨,古代称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昭王写信给楚怀王说明秦楚的关系,并希望和他相会。楚怀王看到信后,既想赴会,又不敢去,内心犹豫不决。B.对楚怀王前去秦国的态度,昭睢与子兰态度截然不同,但楚怀王听取了子兰的劝说去了秦国,结果被扣留。C.楚怀王从秦国逃跑,被秦国人发现,秦王派人封锁了通往楚国的道路,楚怀王只好逃到赵国,但赵国人不敢接纳他,后来被秦国人追上。D.楚怀王去世后,秦人将他的灵柩送回楚国。楚国人都非常哀怜他,很悲伤。从此楚国不再尊重秦国。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2)太子陵杀寡人之重臣,不谢而亡去,寡人诚不胜怒,使兵侵君王之边。14.司马光认为楚怀王没有掌握正确的治国之道,请从文段一概括具体事实。〖答案〗10.CGH11.A12.D13.(1)秦惠王对此担忧。就派张仪假装脱离秦国,用厚礼和信物呈献给楚王。
(2)太子欺凌杀死我的要臣,竟不道歉就逃走了,我确实愤怒之至,便派军攻打您的边境。14.①贪图秦国六百里土地。②轻信张仪而与齐绝交。③怒而轻率发兵攻秦,以致楚将被擒,楚兵被斩首八万。〖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君王和太子都被困在别的诸侯国,现在我们又违背君王的意旨去拥立他的庶子,不合适。”于是假称楚怀王去世到齐国去迎太子回国。“于诸侯”是“困”后置状语,状语后断开,即C处;“庶子”作“立”的宾语,宾语后断句;“而”连接“倍王命”和“立其庶子”,结构紧密,中间不能断开,所以宾语后断句,即G处;“不宜”前省略主语,单独成句,在谓语“不宜”后断开,即H处。故在CGH三处断句。【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错误。意思不同。同“纵”,合纵,联合抗秦;/堂房亲属。句意:齐国和楚国结成合纵联盟互相亲善。/薛蟠之堂弟薛蝌。B.正确。句意:(您)派太子来(我国)做人质。/燕太子到秦国做人质。C.正确。句意:相互通婚结为姻亲的关系。/刘邦捧上一杯酒向项伯祝酒,约定作儿女亲家。D.正确。故选A。【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D.“从此楚国不再尊重秦国”错误。“楚国”应为“诸侯国”,原文是“诸侯由是不直秦”。故选D。【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患”,担忧;“佯”,假装;“去”,离开;“委”,呈献;“质”,通“贽”,信物。(2)“陵杀”,欺凌杀死;“谢”,道歉;“诚”,确实;“胜”,能够承受。【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由原文“曰:‘……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可知,贪图秦国六百里土地。由原文“信张仪,遂绝齐”可知,轻信张仪而与齐绝交。由原文“泰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可知,怒而轻率发兵攻秦,以致楚将被擒,楚兵被斩首八万。参考译文:文段一:屈原已被罢免,后来秦国准备攻打齐国,齐国和楚国结成合纵联盟互相亲善。秦惠王对此担忧。就派张仪假装脱离秦国,用厚礼和信物呈献给楚王,对怀王说:“秦国非常憎恨齐国,齐国却与楚国合纵相亲,如果楚国确实能和齐国绝交,秦国愿意献上商於之间的六百里土地。”楚怀王起了贪心,信任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然后派使者到秦国接受土地。张仪却说:“我和楚王约定的只是六里,没有听说过六百里。”楚国使者愤怒地离开秦国,回去报告怀王。怀王发怒,大规模出动军队去讨伐秦国。秦国发兵反击,在丹水和淅水一带大破楚军,杀了八万人,俘虏了楚国的大将屈匄,于是夺取了楚国的汉中一带。怀王又发动全国的兵力,深入秦地攻打秦国,交战于蓝田。魏国听到这一情况,袭击楚国一直打到邓地。楚军恐惧,从秦国撤退。齐国因为怀恨楚国,不来援救,楚国处境极端困窘。(节选自《屈原列传》)文段二:秦人攻打楚国,夺取八座城池。秦王派人送信给楚王说道:“当初我与大王约为兄弟,在黄棘立盟,(您)派太子来(我国)做人质,(彼此)关系非常融洽,(谁知)太子凌辱杀害了我的重要的臣子,不道歉就离开了,我实在气愤难忍,派兵攻打了您的边境。现在(我)听说大王让太子到齐国充当人质以求和解。我国与楚国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