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学教学课件_第1页
滑坡学教学课件_第2页
滑坡学教学课件_第3页
滑坡学教学课件_第4页
滑坡学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第1讲滑坡学基础................................................................3

1.1滑坡的概念................................................................3

1.1.1滑坡的定义..........................................................3

1.1.2滑坡的形态特征.....................................................3

1.1.3滑坡的几何要素.....................................................4

1.2滑坡的分类................................................................4

1.2.1工程滑坡分类的原则.................................................4

1.2.2推荐滑坡分类........................................................5

1.3滑坡形成的条件............................................................7

1.3.1斜坡内部的岩土结构.................................................8

1.3.2斜坡前方有发生移动的有效临空条件...................................8

1.3.3滑坡的诱发因素.....................................................8

1.4滑坡与其他斜坡病害的区别.................................................8

1.4.1常见斜坡病害类型....................................................8

1.4.2滑坡与崩塌的区别...................................................9

1.4.3滑坡与坍塌的区别...................................................9

1.4.4滑坡与错落的区别...................................................10

1.5滑坡识别要点.............................................................II

1.5.1条件分析与变形迹象查证.............................................11

1.5.2变形标志的综合分析.................................................11

第2讲滑坡勘察整治的技术准则...................................................13

2.1勘察设计阶段的滑坡防治的基本要求........................................13

2.1.1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13

2.1.2初步设计阶段.......................................................13

2.1.3施工图设计阶段.....................................................14

2.2滑坡防治专项勘察设计.....................................................14

2.2.1基本要求............................................................14

2.2.2工作程序...........................................................15

2.3滑坡防治的安全标准.......................................................16

2.3.1设计滑坡稳定系数...................................................16

2.3.2整治工程安全系数...................................................17

第3讲滑坡勘察.................................................................19

3.1勘察方案.................................................................19

3.2勘察和工程设计衔接的四大必要条件........................................19

3.3勘察方法的选择与组合....................................................20

3.3.1勘察方法分类.......................................................20

3.3.2勘探方法的组合.....................................................22

3.4勘察实施方法.............................................................25

3.4.1地质环境调查.......................................................25

3.4.2滑坡调绘...........................................................25

3.4.3滑动面形态的初步判断...............................................27

项目负责人培训讲座滑坡勘察与防治

3.4.4滑坡测绘...........................................................29

3.4.5滑坡勘探...........................................................30

3.4.6综合勘察成果.......................................................32

3.5滑坡稳定性分析...........................................................33

3.5.1滑坡稳定性定性评价................................................33

3.5.2滑坡稳定的定量计算................................................33

第4讲滑坡整治.................................................................35

4.1工程分类.................................................................35

4.1.1工程分类...........................................................35

4.1.2注意事项...........................................................35

4.2工程的组合和施工顺序.....................................................38

4.2.1大型整体滑动和防治措施.............................................38

4.2.2减重、反压工程存在的问题..........................................38

4.2.3目前稳定系数推定时存在的问题......................................39

4.2.4最高水位推定方面的问题............................................39

4.2.5整体规划的合理性..................................................40

第2页共40页

第1讲滑坡学基础

1.1滑坡的概念

滑坡是山区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

我国是滑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二的山区普遍有滑坡分布,尤其以

中西部山区最盛。全国每年因滑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十亿元以匕减灾防灾的任务非

常重要、也非常繁重。

1.1.1滑坡的定义

滑坡的定义,有不同的理解,即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欧美国家过去把滑坡定义为:形成斜

坡的岩土物质结合体向下、向外的移动。这就是把所有的斜坡移动都称为滑坡,即所谓的广义

滑坡。狭义的滑坡定义为:构成原始斜坡的岩土体沿特定的面或组合面产生剪切破坏而向下滑

动的现象。

按照滑坡的定义,滑坡现象有以下特点:

⑴滑坡体的成分就是构成原始斜坡的岩土体。而斜坡上的其他物质(如冰雪体、动植物体

等)顺坡面下滑则不属于滑坡现象。

⑵滑坡体可能在移动过程中分成几个块体,甚至发生解体,或者发生一定程度的旋转,但

移动是整体性的。滚石、坡面泥石流、碎落等现象则不是整体性移动。

⑶滑坡体沿着特定的滑动面滑动。滑坡的滑动面可能不止一层,但发生的是剪切破坏。而

崩塌则是岩土体发生倾倒,甚至翻滚,破裂面是拉张破坏。

(4)滑坡的概念包含了滑动过程和滑动堆积物两重概念。滑坡研究,通常注重滑动过程的危

害。而滑动后构成停止后的堆积物,也可能形成•些次生灾害,也应该是滑坡研究的内容。

1.1.2滑坡的形态特征

滑坡的形态是一个三维立

体概念。滑坡各部分的形态如滑坡顶

图1-1所示。

滑坡体:是指脱离母体、

产生移动的岩土体,但不包括

滑动后两侧壁和后壁再坍塌的

岩土,简称滑体。

滑坡床:指滑坡体沿之滑

动的稳定岩土体。

滑坡壁:指滑坡体下滑后,

与周围坡面错动留下的断壁。

后面的滑坡壁称后壁;左右两

侧的滑坡壁称侧壁。滑坡壁上

常可见到滑动擦痕。

滑动带和滑动面:滑坡体

与下部稳定岩土体之间,因剪

图1-1滑坡形态特征示意图

切作用而发生揉皱、错动等结

项目负责人培训讲座滑坡勘察与防治

构性破坏的层位,称为滑动带。滑坡体脱离母体、产生滑动的贯通剪切破裂面称为滑动面,常

因为上下岩土体错动摩擦而留下滑痕。滑动带和滑动而同时存在时,滑动面位于滑动带内部。

滑动带的厚度从几厘米带几米不等。但有的滑坡只有滑动面,或者只有滑动带,因剪切带岩土

性质而异。

滑坡舌:指滑坡体滑动后越出滑坡床,覆盖于前方坡面的部分。

滑坡滑动后,斜坡表面会发生改变,留下变形痕迹。不同的滑坡,具有不同的变形特征。

根据这些痕迹,可以辨认滑坡、进行滑坡分析。

滑动台地和滑坡坎:滑坡体在滑动过程中,前后速度的差异,不同的部位出现拉张或挤压。

前部移动速度快,后部移动速度慢,则因拉而形成台坎;前部移动速度慢,后部移动速度快,

则因挤压而隆起形成缓坡台地。

滑坡洼地:指滑坡体移动与后壁之间拉张而形成的月牙形断陷洼地。滑坡洼地两端形成水

流冲沟时,则出现“双沟同源"现象。如果滑坡洼地两端被滑坡壁坍塌岩土体阻塞,则形成封

闭洼地、沼泽。甚至积水成湖塘。

滑坡展城:滑坡体因前端受阻而挤压形成的表面境城状隆起。

滑坡裂缝:指滑坡体表面的变形裂缝。滑坡后缘因拉张而形成拉张裂缝;滑坡两侧因力偶

作用而形成剪切裂缝;滑坡体前部因前方受阻,挤压隆起的同时,形成鼓张裂缝;在滑坡前缘

没有横向约束的情况下,滑坡舌扩散而形成放射状裂缝。

1.1.3滑坡的几何要素

滑坡周界:滑体四周及底部与稳定体的分界面称滑坡周界,有后缘、两侧及底界,以及前

缘挤出的边界。

滑坡范围:滑动部分与稳定山坡分界线之内,包括后缘及两侧滑壁、和滑出滑床的滑体掩

盖的范围。

滑坡主轴:沿滑体滑动方向、滑速最快的连线称主轴,基本上与滑床最底点的连线相一致。

每一滑坡至少有一主轴。每个滑动条块则有一相应的主轴。

滑坡纵断面:沿滑动方向的剖面称为滑坡纵断面或称滑坡纵剖面。

滑坡横断面:横截滑动方向的剖面称为滑坡横断面或滑坡横剖面。

主滑段:滑体中因自身应力大于滑动面(带)岩土体强度而能自行沿剪切破裂面滑动的部

分。由于自身可滑动,亦称为主滑部分。凡不受前后相邻段影响自身可滑动的部分,即是主滑

段,对典型滑坡而言常位于滑坡中部。

牵引段:位于滑坡后部,在主滑部分移动下因失去支撑而失稳的部分,因位于全滑坡的后

部,基本上是因主滑部分移动受牵动而变形而称为牵引段。

阻滑段:位于滑坡体前部,自身产生的应力不足以形成剪切面,因受主滑段的推挤力作用

而逐渐生成滑带并沿之滑动的部分,由于有阻止主滑段向下滑动的抗力名之抗滑段。

1.2滑坡的分类

滑坡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根据其共性特点进行工作。滑坡的特点是多方面的,依据不同的分

类标准,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案。表i-i是常见的分类方案。

1.2.1工程滑坡分类的原则

以滑坡防治需要迅速确定滑坡性质,能适应各个勘察设计阶段的要求从滑坡所属类别提出

切合实际的防治对策、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比选,以便开展工作。因此必须考虑:

⑴分类所依据的标志相对固定,符合滑坡防治勘测设计的阶段性和延续性要求。经过现场

调查,能根据滑坡所属类型概略预测其性质、规模和危害,并能据之规划滑坡勘察和整治的内

第4页共40页

第一讲滑坡学基础

容。

表1-1常见滑坡分类方案

分类依据滑坡类型分类依据滑坡类型

圈椅形滑坡地震滑坡

长条形滑坡暴雨滑坡

滑坡平面形态椭圆形滑坡主要诱发因素冻融滑坡

宽短形滑坡液化滑坡

多边形滑坡工程滑坡

直线形滑坡古滑坡

滑坡纵剖面形态圆弧形滑坡发生年代老滑坡

折线形滑坡新滑坡

特大型滑坡(牵引式滑坡(后退式滑坡)

>5,000.000)滑动力学状态

大型滑坡(1,000-5,000,000)推移式滑坡(前进式滑坡)

滑坡体体积(nf)

中型滑坡(100,000~1,000,000)顺层滑坡

滑动面与地层关系

小型滑坡(<100,000)切层滑坡

巨厚层滑坡(>50)

岩石滑坡

厚层滑坡(30~50)

碎石土滑坡

滑坡体厚度(m)中层滑坡(15〜30)滑坡体物质

粘土滑坡

浅层滑坡(6~15)

黄土滑坡

表层滑坡«6)

单滑面滑坡新生滑坡

滑动面层数滑动次数

迭瓦状滑坡复活滑坡

块体滑坡高速滑坡(剧冲式滑坡)

滑坡含水程度塑性滑坡滑动速度间歇式滑坡

溯流滑坡蠕动滑坡

⑵分类不宜过细,可操作性强。各种山坡变形和各类滑坡之间有相异性和相似性,有时在

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除典型现象外大量存在中间或过渡形态,因此在辨别、区分和整治中

不能仅从定义推断而处理,要从每个滑坡客观存在的具体性质调查、分析,从中发现实质、拟

出对策。所以分类不可僵化、不宜过细,致使短期内无法定夺,其尺度以能适应上述防治工作

的要求即可。

1.2.2推荐滑坡分类

徐邦株先生根据几十年的滑坡防治工作经验推荐的三级分类方案,能够满足并适应目前滑

坡防治工作顺序中各勘测阶段的要求。

1.2.2.1第一级分类

第•级分类以组成滑体的岩土性质及成因为主的分类,在现场对滑坡所在山体及岩体的地

质结构和地层岩性,在短期勘察后,可以从其结构和组成中预测生成滑坡的条件和因素(相对

软弱带的岩性、分布部位、表水和地下水对之作用关系等)。粗分为粘性土、黄土、堆积土、堆

填土、破碎岩石和岩石六类滑坡。每类滑坡尚可因成因不同、岩性差别和结构相异等再进行细

分。

⑴粘性土类滑坡

不同成因和环境下形成的粘性土岩组各具不同的性质,岩土的力学强度和可变性随所含亲

水矿物的种类和含量而异。所以粘性土类滑坡,应随研究的深入而按不同的地区、成因、岩性

和滑动特征进行细分。

膨胀土滑坡:含有亲水矿物,在受水后强度锐减,在平缓(达9。〜II。)的斜坡上亦可滑动。

且有在卸载下具膨胀特性,在上层土滑走后不久,下层土因暴露而松弛再滑动。

粘土滑坡:含粉细砂土、粘砂土和砂粘土互层的粘土,当剥蚀或切割至含水的薄层粉细砂

第5页共40页

项目负责人培训讲座滑坡勘察与防治

与粘土互层时.,坡体沿含水的薄互层发生滑动,其性质类似岩石顺层滑坡。

软弱层滑坡:如金沙江流域的沿昔格达层、西南的龙街层滑坡、青海的石膏风化土滑坡等。

⑵黄土类滑坡

黄土类滑坡,包括沿不同年代或成因的黄土堆积面及钙核层、古土壤层的顺层滑动和老黄

土沿下伏老地层的滑动。因为黄土的垂直孔隙发育有利于水的下渗、直立性好可维持陡坡,尽

管气候干旱,却常在黄土层底部形成饱水带,新生的滑坡往往是突然的剧烈滑动。

⑶堆积土类滑坡

堆积土滑坡,包括发生在山坡崩、坡积相间成因的堆积体中的堆积土滑坡和发生在风化残

积层为滑带的滑坡。滑体以碎石土为主,土质和结构具有不均匀的特点。在堆积体内部,不同

成因、年代的堆积层之间的粘性土层相对隔水,滑动常沿着软化的粘性土层发生。

⑷堆填土类滑坡

发生在由人工填筑的堤坝和场地以及弃硝、废阡堆场的滑坡,称堆填土滑坡。常见的有铁

路、公路和人工填筑的广场、路堤和弃土堆于斜坡上的滑坡,以及浸水路堤、岸边各种堆土的

坝等填筑于江、河、湖、海和水库中的人工填筑物,在水流作用下发生的滑坡和人工填筑物沿

水底向下游的滑动。

⑸破碎岩石滑坡类

破碎岩石滑坡,由于滑体破碎有利于水的流动,滑体内部的软弱夹层不易存水,地下水多

聚集在相对隔水的滑带匕这类滑坡,包括在错落基础上生成的滑坡、或由错落转化的滑坡,

以及沿断层带破碎岩层生成的滑坡,勘察研究的重点是岩体破碎的成因和滑带水的关系。

(6)岩石滑坡类

完整岩石构成的斜坡内部,水力联系简单。滑体为整块或几大块完整的岩体,以陡立的贯

通性结构面与母体分离,滑动面沿着岩体中倾向临空面的结构面形成。包括沿构造面、蚀变带、

古风化壳、泥岩、炭质页岩、铝土岩、石膏、岩盐、泥灰岩、凝灰岩等软弱层的顺层滑坡,和

中厚层层状岩层组成的高陡斜坡匕由蠕动软岩转化的滑坡,以及块状岩石沿各种构造结构面的

滑动。

1.2.2.2第二级分类

第二级分类以滑坡规模大小或滑体厚度的分类,可以推断滑动带带埋藏深度和选择工程措

施类型、估算防治工程造价。

在勘察初期需尽快了解滑坡的规模包括滑体的方量、厚度和范围,对于分析危害和决策是

否整治等有决定性意义。按滑动体枳划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滑坡四类,有利于确定

防治对策。

⑴小型滑坡:一般滑体10万立方米以内,以在不动路线方案前提下采取工程措施整治为

原则,在技术上易行、费用上经济。

⑵中型滑坡:滑体在50万立方米左右,为减少整治量、或便于施工可局部移动线路为原

则,采取综合措施防治者成效较佳。

⑶大型滑坡:滑体在100万〜200万立方米左右,一般应经过路线绕避滑坡的方案比较,

才可采取防治工程措施处理;整治工程应有针对病因或危害的主体工程,与削弱或控制其他作

用因素的多种辅助工程相结合,作用才显著。

(4)特大型滑坡:滑体达500万立方米以上,治理费巨大,多以改线绕避为主。在有重要理

由的前提下才进行勘测工作,经过方案比选确实经济可行、且无失误可能时才治理。

按主滑段滑体的平均厚划分为下述浅层、中层、厚层和巨厚层滑坡四类,对布置勘探工作

及选择抗滑措施类型有利。

⑴浅层滑坡:滑体主滑段的平均厚度在6m以内,与小型滑坡相当。其次对厚度在6m以

内的滑坡,不论疏排地下水或支挡刚性抗滑的措施所需的地质资料易于取得、旦施工方法亦简

第6页共40页

第一讲滑坡学基础

单易行,均无需使用特殊手段和方法。

⑵中层滑坡:滑体主滑段的平均厚度在6—20m,相当于中型滑坡。不论采取减重措施、

截排地下水工程、疏干滑坡前部的措施、和分级刚性支挡抗滑工程措施、以及防护滑坡前缘被

水流冲刷等措施,其工程量、造价利施工技术对铁路、水利和一些大型厂矿企业均能接受;在

勘测、设计、监测和研究上多为一般常规要求、可能办到,对其防治工程措施的施工一般专'业

队伍可以胜任,亦能保证实施。

⑶厚层滑坡:滑体主滑段的平均厚度达20—50m,相当于大型滑坡。此类滑坡因滑体过

厚,对其勘测了解有需采用特殊手段,在做大量的测试和监测工作之后才能查明滑坡性质,防

治工程措施量大,甚至需要专门研究工程措施的施工方法,并且要事先试验验证。

(4)巨厚层滑坡:滑体主滑段的平均厚度超过50m,相当于特大型滑坡。此类规模特大的

滑坡,不但作用力大,而且一•般设施不能承受滑坡前缘斜坡崩坍的危害。无论监测、勘测、设

计和施工,都有需单独研究和测试、试验的项目,有技术关键待解决。

1.2.2.3第三级分类

第三级滑坡分类是以具体滑坡突出的特点命名,可以满足各项工作的需要。命名可反映滑

坡在许多性质中突出的鲜明特点,可为防治工作中多种需要服务。多从滑坡生成的条件、形态

特征、滑动的主要动力来源、滑动性质、力的作用方式、滑体的稠度和刚度、主滑带生成的依

附面、主滑带破坏性质、滑而出口在山坡上的部位等,且尽可能概括反映较多方面的特性。

⑴从产生大滑动的动力主因上划分:暴雨滑坡、地震滑坡、洪水冲刷滑坡、堆载滑坡、切

割滑坡、水下潜蚀滑坡、煤层自燃陷落滑坡、震动液化滑坡、表水渗灌滑坡、化学淋滤滑坡、

冻融滑坡、水压浮动滑坡、地应力释放滑坡、滑带溶蚀滑坡、矿坑坍陷滑坡等等,以及自然滑

坡与工程滑坡。

⑵从力学性质上划分:推动式滑坡、牵引式滑坡。

⑶从滑带生成过程上划分:渐进破坏滑坡、突然破坏滑坡和长期蠕动滑坡等。

(4)从主滑带生成部位上划分:新生面滑坡、堆积面滑坡、层面滑坡和构造面滑坡;亦可从

滑面个数划分:单层滑坡、两层滑坡和多层滑坡等。

⑸从滑动性质上划分:高速滑坡、间歇滑坡和持续滑坡。

(6)从生成年代与活动性上划分:活动的新滑坡、尚在活动的、暂时稳定的和已稳定的老滑

坡)、埋藏古滑坡和死滑坡。

⑺从滑面出口在山坡上的位置上划分:坡顶滑坡、斜坡滑坡(悬挂滑坡)、坡基滑坡和水下

滑坡等。

(8)从滑体的稠度和刚度上划分:流体滑坡、塑性滑坡和块体滑坡等。

(9)从主滑带与层面、流面、片理面和似层面的关系划分:顺层滑坡和切层滑坡。

⑩从滑坡形态上划分:圈椅形滑坡、勺形滑坡、正面形滑坡、缩口形滑坡、椭圆形滑坡、

三角形滑坡、无明显边界滑坡和不规则滑坡。

(H)从发育阶段划分:幼年期滑坡、壮年期滑坡和老年期滑坡。

上述三级滑坡分类要彼此关联,不单独分开应用。定名时,第二级标志写在最前、第一级

于中间、第三级最后。例如大型黄土崩塌性滑坡、中层岩石顺层滑坡、厚层堆积土舌状滑坡、

大型岩石多层性滑坡等等

1.3滑坡形成的条件

滑坡的形成,必须有滑动岩土体周围分离的条件。对于每一个滑坡的发生都必不可少、在

滑坡发育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必要条件,一是斜坡内部存在能够产生剪切破坏的岩土结构,

二是斜坡前方有发生移动的有效临空条件。这两个方面的条件构成有利于滑动的组合,斜坡就

第7页共40页

项目负责人培训讲座滑坡勘察与防治

有发生滑动的可能。

有可能发生滑动的斜坡地段,另外一些因素能够促使上述两个方面的条件进一步恶化,导

致滑坡发生,称之为诱发因素。显然,滑坡形成的必要条件在适当的诱发因素配合下,滑坡必

然就必然发生。

1.3.1斜坡内部的岩土结构

斜坡内部的岩土结构,或称之为“坡体结构”,是指组成斜坡岩土体在地下水作用下的性质

和内部各种结构面的组合。

岩土体的破坏,总是从最薄弱的部位开始。岩土体内部的各种结构面,包括岩石原生的层

理面、构造作用形成的断层面和节理面、不同地层之间的沉积界面、不整合接触面,都是薄弱

部位。某些岩土体在地下水作用下抗剪强度降低,甚至形成成层状软弱带。在软弱结构面、软

弱层倾向斜坡临空面的情况下,层上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产生沿着这个软弱层的下滑趋势。

1.3.2斜坡前方有发生移动的有效临空条件

具备产生滑动趋势的斜坡,前方存在有效的临空条件才可能发生滑动。所谓的“有效临空

条件”,是指能够使岩土体产生分离的软弱层和结构面能够或者发展贯通的临空条件。如果控制

性软弱层(面)不能贯通,则不能形成分离体,滑坡也不可能发生。临空条件有效的情况是:

⑴临空面与控制性软弱层(面)的倾斜方向一致或者接近一致;⑵临空面的坡度大于软弱(层)

面的倾斜度。

河流、沟床下切是形成成临空条件的主要原因。人类开挖活动,也会造成滑坡发生的有效

临空条件。

1.3.3滑坡的诱发因素

所谓的诱发因素,不是每•滑坡发生都必须具备的外部因素,也不需要全部出现。他们只

是通过一定的作用机理促使前述两个必要条件进一步恶化,形成斜坡岩土体产生剪切滑动的力

学状态。表1-1是各个诱发因素。

表1-2滑坡诱发因素

主要彳F用机理

诱发因素

直接作用间接作用

河流、沟谷下切削弱抗滑段

斜坡堆积增加增大滑动体重量

水流冲刷坡脚削弱抗滑段

大气降水增大滑坡重量供给地下水

坡前地表水位上升产生对滑动体的托浮力降低滑动面抗剪强度

坡前地表水位突降产生动水压力

地下水位活动增加滑坡体的重量降低滑动面抗剪强度

冻融作用减小滑动面抗剪强度破坏滑坡体完整程度,增大空隙水压力

地震活动产生附加震动附加应力破坏滑坡体完整程度,增大空隙水压力

开挖坡脚削弱抗滑段

坡面填筑、堆载增加滑动体重量

1.4滑坡与其他斜坡病害的区别

1.4.1常见斜坡病害类型

斜坡病害的共同特点是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因与稳定坡体的分离方式、运动的

方式不同而分为碎屑流、滚石、崩塌、坍塌、错落和滑坡等四类。这些斜坡病害在生成条件、

第8页共40页

第一讲滑坡学基础

动力学和运动学特点、堆积特征等方面都有所区别,防治的对策、工程措施也不同。

碎屑流:包括坡面泥石流、“土爬”、剥落、碎落等,共同的特点是坡面物质陆续发生、次

序混杂的运动。

滚石:是斜坡上发生的坡面松动岩块逐个脱落现象。发生滚石的斜坡,一般岩体的整体性

好,能够支承高陡的坡体。坡面松动岩块的脱落,不改变整个坡体的稳定状态。稳定的坡体,

不会因为发生滚石而恶化;不稳定的坡体,也不会滚石的脱离而稳定。

崩塌:是指在高大而陡峻的坡体上,由构造裂面发育或岩脉穿插成网的坚硬岩土体,若下

伏为破碎或软弱岩土层等组成,只要因下部先剥蚀塌空、或压碎破坏,上部岩土在失去承托和

支顶下失稳的现象。

坍塌:是指斜坡松弛带内的岩土体的力学强度不足以抵抗重力作用,发生的自下而上、从

外向里发展的依次脱落现象。坍塌发生的时间可以很短,但发生的过程是逐次移动,而不是整

体脱落。

错落:是指斜坡下部软弱地层在压力下产生压缩,导致上覆岩土体发生下沉和移动的现象。

其特点是不存在贯通的剪切滑动面。

1.4.2滑坡与崩塌的区别

崩塌前的坡体上常发育数组陡立的裂面,在自重作用下以张拉和弯曲折断破坏而贯通,形

成许多上大下小的楔状岩块。各破坏面以张拉剪切破坏为主,很少留下压剪滑痕为特点。形成

滑坡滑动面的结构面以压剪破坏,滑动面具有擦痕为特点。

岩土体崩塌时.,各个裂面贯通而的楔体,逐块沿各个剪切破坏的面而崩落,散堆于坡脚之

下。崩落的岩块各自分离,有倾倒、翻转、滚落等现象。滑坡体滑动以整体性滑动为主。滑坡

体可以为分解成不同的条块,但各条块仍以整体滑动为特征。

形成崩塌的坡体上,裂缝形状不规则且紊乱成网、破坏体趋向于发展成楔体(或多个楔体)

而楔尖朝下,特别是无倾向临空缓倾斜而贯通破坏的底界裂面。滑坡形成时,后缘可以出现平

行裂缝,但其中一条主裂缝发展成为滑坡后壁。滑坡顶上的平行裂缝随后可能坍塌。

崩塌形成的分离面呈不规则状,整体基本上不圆顺。在崩塌后的坡顶上常残留许多裂缝,

仍可继续发生崩落。崩体脱离母体而堆于坡脚附近,崩落体的前缘斜坡一般呈上陡下缓状;体

内各岩块松散,东倒西歪且有翻转,毫无却律。滑坡的滑床形态则有一定规律,尤以中及前部

平顺具光滑面,面上有共同反映滑动方向有规律的滑痕。一般是大部分滑体仍留在滑床上,即

使已滑出滑床的滑块仍可保持岩土间原来的先后次序,后级后滑者可以超覆掩盖前级之上,但

彼此仍各自保持原顺序与结构,并不混淆。除顶层有个别岩块的翻滚外滑体内的岩土基本上连

续有规律而向后倾斜。

1.4.3滑坡与坍塌的区别

滑坡和错落都发生整体性移动。

⑴形态特征的区别

在平面形态方面,滑坡顺滑动方向的长度总大于宽度,并为厚度的几倍。错落顺错动方向

的长度接近或小于宽度,一般比厚度略小。

滑坡体表面的平均坡度,常缓于25。〜30。,一般多不平整、高低起伏,逐次向下降低。大

型滑坡的后部常凹陷,前部往往可见隆起的填城和波浪起伏。其前缘多呈城状外凸地形。错落

体的平均坡度一般陡于35。〜40。,后部及中部均无凹陷。错体顶部较平整,如果有台坎也会顺

坡向逐级低下而无起伏现象。前部无隆起现象呈陡坡。

变形后,滑坡体内部有挤压变形或后级滑舌超复于前级滑体之上,两侧及前缘斜坡常见坍

塌变形。错落体内部也基本上没有相对位移,无后级超复于前级现象,亦无两侧及前缘斜坡处

第9页共40页

项目负责人培训讲座滑坡勘察与防治

的坍塌现象,仅有坡面落石、碎落和塌落等局部破坏的现象。

⑵变形过程的区别

滑坡滑动带滑动为主,各部分的垂直和水平移动量可以因滑动面的倾角不同不同。错落在

错动阶段其下卧软垫层以垂直压缩为主,稍具水平移动。

错落变形从下卧软弱层压缩开始,错落体沿后部横切山坡而陡立的主错带下错后,该次变

形即告终止。错落的主错带往往依附于一组向外倾斜而陡立的断层或大构造面发育而成,底错

带系由松散、破碎而软弱岩土组成,常为一层向外缓倾己挤压成碎屑状的带。滑坡变形从主滑

带开始。该带多依附于地质上某种成因的软弱带发育生成,常由向外缓倾的平面或折面组成(在

均质岩土中因受应力分布的控制呈弧状)。

在没有明显变形前,滑体上各部分的内部裂缝受应力控制,呈有规律的发展。每级滑坡的

后缘总有一组以上的主裂缝最先出现,其贯通后多呈弧形或微具弧状,具下滑性质。随滑动进

展坡体上继续出现各种分级牵引、两侧剪切、前缘挤起和放射状等裂缝。错落在发展至大破坏

前,在错体内务部分裂缝常受倾向临空而贯通的陡立断层和节理等大构造裂面的控制,该面一

般较顺直呈直线或折线形。每级错体的后缘常系一完整的构造大裂面,沿之仅发育一条主裂缝

呈下错性质,井错出错壁。最远一级的错壁常在坡体的最后缘,接近自然陡坡之处。一般在山

现后缘错壁之时,该次错落变形业已完成,此时即两恻分界的撕开下错缝亦少出现,无滑坡移

动时产生的剪切、隆起等裂缝。

典型的滑坡一般经过酝酿期、活动期,最后达到稳定。错落也有酝酿期、错动期,但错落

体一般不会稳定,而进入变形转化期。错落体因为所承受的压应力增大而以自身或垫层压密为

主的变形。一般错落后条件无大改变者,不易再错落,但错动后的错体多数更松弛、易渗水至

底错带,如底错带移动后其组成岩土更破碎、在地下水向之集中下加速风化而强度逐渐衰减恶

化,即可再错落、或转化为崩塌与滑坡。若出现较大不利条件(如后山崩塌加载、前缘冲刷、特

殊的久雨和大雨、大地震以及人为破坏等),均可随时产生错落或多级错落,或转化为崩塌、滑

坡等不同的灾害。前部岩土亦可在突然松弛下转化为大型坍塌。

⑶形成条件的区别

组成主滑带的岩土一般以含粘土颗粒或粉土、粉砂、风化软岩土者居多,常具有吸水性、

崩解性和持水性,受水后易于软化而强度衰减较快。往往在主滑带内或其上、下富集一层随季

节变化具一定水头压力的地下水,有时可使滑带土呈软塑至饱水状。主滑带多具一组与滑床平

行的剪切裂隙、滑面和滑痕。错落的底部错带常由风化岩土夹杂破碎石块、岩屑和岩粉组成。

若错落依附于逆断层带生成,则含糜棱化的碎石土和岩粉为主,错动后具吸水性能。

1.4.4滑坡与错落的区别

滑坡是整体滑动,坍塌是解体坍落,这是最根本的区别。

⑴形态特征的区别

坍塌体松散,多呈半锥体或坡积裾,断面的长度一般小于宽度。一般后壁不规则,既无一

致的坍塌面,亦无明显而贯通的台阶。滑坡为整体结构,或由几大块组成,多呈条、块状。顺

滑动方向的长度总大于宽度,并为厚度的几倍。

坍后的斜坡上部仍为原坡体岩土体的组成结构,故坡面较陡,而下部系由塌落土石堆积而

成,其坡面较缓。坍塌体表面虽不平整,但无巨大的起伏,亦无后部洼地和前部隆起现。滑坡

后的地面一般多不平整、高低起伏,逐次向下降低。滑坡的后部常有封闭洼地,其中多见渍泉、

湿地或池塘;前部往往可见城状隆起的鼓丘或垣,呈波浪起伏。

⑵变形过程的区别

斜坡在未大坍塌破坏前,堑顶附近常出现密集的裂缝。坍塌裂缝多而密集,由外而内逐次

向山侧发展。塌面以外的岩土呈向外倾倒之势和下错的现象。滑坡在未大滑动前,滑体上各部

第10页共40页

第一讲滑坡学基础

分的地裂缝受内部应力控制,呈有规律的发展。每级滑坡的后缘总有一组以上的主裂缝组最先

出现,其贯通后多呈弧形或微具弧状,具下滑性质。

坍塌变形自表层开始,逐渐发展至内部。每次坍塌均产生新的破坏面,坍至组成该斜坡岩

土体在当时潮湿程度或密实度相应的安息角为度。若该岩土体的湿度或密实度再变化,坍塌持

续发生至改变后的条件相适应为度。经过一般经过酝酿期、破坏期,至残余变形期,斜坡面基

本稳定和堑顶上各不规则的地裂缝消失,坡体的残余变形始停止。滑坡变形自中部的主滑带开

始,逐渐向前挤压和向后牵引。每次滑动因滑动带内的抗剪强度不足以抵抗滑动体的下滑应力

而开始,随着滑坡体高度势能降低、下滑力和阻滑力达到新的平衡,变形暂时停止。如果滑动

面的强度再次降低,或者临空条件变化,滑坡再度复活,直至没有临空条件为止。

⑶形成条件的区别

坍塌可发生在由任何破碎和软弱的岩土组成的坡体中,变形受组成斜坡松弛带内的岩土体

的结合强度控制,无贯通的软弱带,不是沿坡内某一软弱带或面的破坏。滑坡则是发生在具有

倾向临空面、能够形成剪切滑动面的软弱面的坡体中,变形受软弱面强度控制,沿着一定的剪

切面破坏。

1.5滑坡识别要点

识别正在活动的滑坡,特别是己经形成明显轮廓和显著变形的情况,相对来说比较容易。

但辨认大型的古滑坡、老滑并不容易。表3-4列出了一些识别滑坡的标志。但滑坡现象是复杂

的,复杂性表现在滑坡的成因、类型、运动过程以及各种条件组合形成的表现特征是千变万化

的。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出现根据各种标志得到的分析结果之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不容

易得出统一的认识。究其原因,大概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并不是每个滑坡都会具有这些迹象,

某种迹象也不是只有滑坡才有的;二是识别滑坡时.,不能形成基本轮廓,只专注于某一个方面

的分析。因此,必须采用综合分析方法,尽快形成基本轮廓,随着工作的深入不断验证、调整

认识。

1.5.1条件分析与变形迹象查证

变形迹象是滑坡斜坡变形的实证。但斜坡出现的变形迹象,可以有多种变形方式形成。如

何分辨变形迹象是滑坡留下的,而不是其他斜坡病害的,是比较困难的事情。一个最基本的方

法就是分析当地是否有滑坡产生的必要条件。

如前所述,滑坡的形成,必须具备必要的条件。地形上的临空条件可以在滑坡滑动而改变,

但岩土体是否存在倾向坡外的易滑地层或软弱的结构面,则是不会改变的。如果当地具备了滑

坡形成的条件,而且在周围条件相似的斜坡上存在滑坡现象。则可以认为所研究的斜坡有发生

滑坡的可能。

从形成滑坡的条件和变形迹象,尽可能的形成滑坡的轮廓,是重要的一步,也是最困难的

工作。一般来说,斜坡岩土结构和地形临空条件决定了重力作用方式,如果倾向临空面的软弱

面能够从临空面出口,则可以断定斜坡变形应当以沿软弱面滑动为主。如果软弱而不能从临空

面出口,而且临空面很陡,则可能以崩塌为主。确定了斜坡在重力作用下的变形方式,就可以

分析斜坡变形在不同部位的特征,与调查到的变形迹象相对照。

1.5.2变形标志的综合分析

表1-3中用来识别滑坡的迹象很多,但有些是滑坡特有的迹象,有些主要是滑坡才有的(如

严格的双沟同源现象),还有一些迹象是滑坡和其他斜坡变形都可以形成的。只有多种变形迹象

同时具备,特别是其他斜坡病害不会形成的迹象可以佐证,而目.互相矛盾的迹象得到合理的解

第11页共40页

项目负责人培训讲座滑坡勘察与防治

释,才可以形成初步结论。

例如,在西藏羊八井到拉萨的公路上,有一处峡谷,上下游都比较开阔。河谷一侧是基岩

山体,另一侧是公路和岩石斜坡。最初的印象是和谷两侧岩体相连。由于公路改建拓宽受地形

限制,曾经计划在公路一侧修建隧道。在钻探过程中发现拟定隧道位置山坡内部块体凌乱,加

深勘探深度,又发现下伏松散砂层。后来扩大调查范围,发现山坡匕方两公里多的缓坡以上.有

一道陡峻的断壁,而且峡谷上游分布有近代湖相沉积,而下游没有湖相沉积。由此得到如下判

断:早期一次巨大的山崩或者滑坡堆积物堵塞了河谷,形成堰塞湖。湖水从高度较低的对岸溢

流,并冲蚀山坡形成新的沟床,显现两岸岩体相连的假象。公路一侧山坡是堆积在古河道中的

堰塞坝主体,根本没有修建隧道的条件。

表1-3滑坡识别彳小志

类型现象标志可靠程度

圈椅状地形不可靠,需要其他证据

地双沟同源较可靠,仍需要查证

貌台地后部洼地不可靠,需要其他证据

态作阶地、夷平面或构造原因形成的异常台地不可靠,需要其他证据

河谷、沟谷中异常突出的地形不可靠,可查证前缘整齐老地层超覆河床

反坡地形和坡面台坎不可靠,可查证与周围地层的连续性

坡面裂缝不可靠,需要查证裂缝原因和其他证据

地局部地层产状异常,与周围不连续较可靠,仍需查证

变岩土体结构松弛、架空不可靠,需要排除其他病害

位与周围无关系的飞来地层或老地层覆盖新地层较可靠,需排除构造原因

孤立岩体混杂于松散堆积物中较可靠,需要排除风化残积现象

变位岩土体上游出现新近湖相沉积而下游没有较可靠,需要查证排除崩塌病害

坡脚出现渗水层或近水平成排泉水较可靠,仍需要查证

坡面或台坎下出现呈排状分布的出水点或泉水可靠

喜W水植物成水平带状分布不可靠,需要查证

坡面建筑物出现裂缝、歪斜不可靠,需要查证变形原因和其他证据

树木歪斜和马刀树较可靠,仍需要查证

占树木、古建筑被掩埋不可靠,需要查证

在陕西省蓝田县境内,秦岭山前一处山坡,坡面下缓上陡,缓坡与陡坡交界处有一片芦苇

地。芦苇是一种喜水植物。在干旱地区的山坡上出现喜水植物,是一种不寻常的现象。芦苇地

中有泥炭沉积,又说明芦苇地积水已经有很长时间。结合宏观地形判断,这个积水洼地可能是

滑坡后缘的洼地。后来在缓坡下部勘探发现滑动镜面,证实了滑坡的存在。

山西省运城地区中条山中,有一处山坡坡面有多级台坎,同时坡脚沟道比上下游窄。在坡

脚挖探发现了第三系红色粘土层中的滑动摩擦面,并且第三系地层覆盖在新的沟床卵砾石上,

肯定了滑坡的存在0随后勘察发现,在山坡下部露头的儿层红粘土种都有滑动面存在,与坡面

多级台坎相吻合,证实了迭瓦状滑坡的存在。

第12页共40页

第二讲滑坡勘察整治的技术准则

第2讲滑坡勘察整治的技术准则

2.1勘察设计阶段的滑坡防治的基本要求

在工程勘察设计阶段,是以滑坡危害程度与方式确定整治原则和防治对策。一般来说,在

综合比选的基础上,首先选择比绕避滑坡,只是在无法绕避、整治工程经济合理的情况下才进

行整治勘察设计。

2.1.1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

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为了不因为存在或者工程实施而引发大、中型滑坡而造成工程投

资突破、改变线路、工期拖延等困难,必须进行地质灾害调查和评估。

这个阶段,主要调查拟定路线走廊范围的已经存在的滑坡,或工程实施可能引发的大中型

滑坡的区段,了解滑坡灾害的分布和形成环境条件,初步判断每处滑坡的范围规模和整治工程

费用,为研究路线走向和方案比选提供依据。提出的工作成果包括,沿线滑坡分布图(可以与

其他灾害一同示意标注在小比例路线工程地质图上)、专门编制的概略标示各处滑坡所在山坡地

层岩性、地质构造的平面图和滑坡主轴断面图,推断滑动带的位置和形成原因。

除非整治滑坡与为了绕避滑坡而增加其他工程相比,有明显的经济价值,应尽量绕避滑坡。

所以,这个阶段的滑坡勘察,•般通过踏勘调查即可完成。但是,在踏勘调查后仍然没有把握

的情况下,必须安排必要的勘探工作,并以在滑坡前缘布置钻探和挖探直接揭示滑动证据为好。

2.1.2初步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阶段,滑坡勘察仍然存在两个目的,一是为了做出绕避或者治理滑坡的决策,一

是为了制定滑坡整治对策和进行整治方案设计。

为了做出绕避滑坡或治理滑坡的决策,必须明确滑坡的可知性和可治性。也就是说,要查

明滑坡的基本性质(范围规模、成因类型、稳定程度)和研究滑坡治理的技术可行性(技术可

靠性、经济合理性),应该进行以下工作:

⑴滑坡形成条件调查:调查滑坡所在山坡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结构和水文地质条

件,明确滑坡在地质背景格局中的位置,并据此判断滑坡的发展规模和滑动破坏产生的后果;

⑵滑坡要素勘察:进行滑坡调查测绘、勘探和变形监测,已确定滑坡的形态、要素和变形

情况;

⑶滑坡地下水勘察:采用合理有效的试验测试方法了解滑坡内部的地下水发育情况和水利

联系;

(4)滑坡分析和预测:根据滑坡形成条件、性质和变形迹象,定性分析滑坡稳定程度;根据

滑带土抗剪强度试验进行滑坡稳定性和推力计算;根据工程实施以后地形和地下水条件的变化,

预测滑坡滑动破坏的性质和危害。

制定滑坡整治对策,是针对滑坡的生成条件和滑动的主要因素,确定防止滑坡失稳变形的

技术途径。滑坡整治方案设计,则是选择实现滑坡整治对策而采取经济有效的工程措施。以地

下水为促使滑动的主要因素的滑坡,如果地下水水流动的,只有查明滑坡体内地下水的分布和

来源,才能采用截、排和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案;如果滑坡体是饱水的,而且地下水不能流动,

则在滑坡体前部采用疏干地下水的措施。因前部失去支撑而滑动的滑坡,要查明明确滑坡体分

级、分块、分层及其部位和高程,才能采用增加抗滑力的支挡加固措施,进行支挡方案设计;

只有确认变形范围不会向后方及两侧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才能采用在滑坡体后部减重卸载的

项目负责人培训讲座滑坡勘察与防治

措施。在己经稳定的老滑坡体或者结构顺层的山坡内开掘隧道,则必须取得山坡地质断面,并

明确沿滑动带或者顺层(包括顺坡向的结构面)的应力分布、抗滑强度,才可以考虑选用加固

坡体的措施来保证隧道安全。

2.1.3施工图设计阶段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滑坡勘察,是在确定治理滑坡的情况下进行的。勘察的主要目的有两个:

一是复查确认滑坡的性质、要素和成因,二是为在可供选择的整治方案中确定最合理的整治方

案补充地质资料•,三是取得工程设计所需要的岩土参数和地质条件。

就前两个目的来说,需要补充调查测绘因滑坡变形发展而产生新的形迹,在滑动面转折变

化的部位和滑坡分级分块界线附近布置勘探工作,更切合实际地反映滑动面形状。在滑坡比较

复杂的情况下,往往需要安排动态监测工作。如果滑带水是滑坡的主要病因,为了判断滑带水

主要来源,是地表水还是远方地下水补给,应进行滑坡滑动和降雨监测,必要时在钻孔内进行

长期的地下水变化和水力联系监测。在滑带土长期蠕动变形的情况下,长期的深层位移监测有

时是必要的。深部位移监测的重点是滑动的层位、方向、位移量,以及不同部位的变形之间的

关系。

整治工程设计所需要的地质资料包括:⑴工程布置用的大比例尺地形图,特别是滑坡范围

以外的改河改沟工程、岸边防护和导流工程,需要补充测绘;⑵截、排地下水工程设计需要的

地下水分布、流速、流向、流量、补给方式、水力联系等资料;⑶减重卸载和抗滑支挡工程设

计需要滑坡主釉地质断面和不同部位沿滑动方向的地质纵断面、滑动面的抗剪强度参数:⑷工

程设支部位的地质条件,如重力式抗滑挡土墙的地基条件(墙基础地质纵断面、抗滑摩擦系数、

地基承载力等),抗滑桩部位滑体内桩周土的抗剪强度和锚固段桩周岩土的弹性抗力系数,锚索

工程的锚固条件,等等。

2.2滑坡防治专项勘察设计

2.2.1基本要求

以整治为目的的滑坡研究,要经得起工程实践的检验,必须做到勘察研究方法有效,勘察

研究成果结论可靠。

(1)了解滑坡形成条件

滑坡的形成,必须具备必要的条件。地形上的临空条件和组成斜坡的岩土结构有形成剪切

滑动面的可能,是滑坡形成的必要条件。可能产生滑动的山坡,在地下水活动、地震等因素降

低岩土体强度、自然因素或者人工改变地形条件的情况下,才能产生滑动变形。所以,对滑坡

现场和周围环境条件的了解,是滑坡勘察最基础的工作。

⑵推断与验证

滑坡勘察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勘察方案。

一切调查、测绘、勘探、监测、试验、模拟等工作的目的,都在于查明滑坡现象的变形范

围和形成机理。其中,滑坡调查是勘察工作的主线,其他勘探测试工作都是滑坡调查的验证和

补充。

勘察过程,就是对滑坡现场各种现象进行详细的观察和分析,将所能了解到的所有因素进

行归纳、整理,推断和验证滑坡内部结构和滑动面的形态。勘察工作是观察和验证,则综合分

析就是归纳和推断,彼此不可分离。认识需要随着工作的深入不断修正。没有假设和推断,就

会对现场的现象熟视无睹,勘察工作陷入漫无目的。假设和推断得不到充分验证,则会陷于片

面和谬误。

山坡变形的类型有崩塌、错落、滑动等多种形式。他们的形成机理、破坏模式不同,整治

第14页共40页

第三讲滑坡勘察

的对策也不尽相同。即使滑坡,其内部结构、变形特点也有不同。因此,对滑坡分析和判断,

既要有根据各种迹象进行推断,又要有相反的假定。勘察的成果,必须在肯定推断的同时又否

定相反的假定。推断和假定都应该得到证明。

⑵勘察研究方法的有效性

制定的勘察方案,既要有效而且有利。所谓有效,就是既能够收集有利于推断的资料,又

要注意收集相反假定的证据。只收集有利于推断的资料,则不能构成证明,反而可能导致半途

而废。所谓有利就是采用的勘察方法科学合理。只有了解各种勘察方法的实用性、适用性和与

其他勘察方法的相关性,综合分析采用各种勘察方法所取得的成果资料,才能形成完整的空间

轮廓。

总而言之,勘察研究方案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是:

⑴了解滑坡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及其与滑坡形成的关系;

⑵推断滑坡的基本情况的同时提出相反的假定,并进行验证;

⑶采用合理的勘察研究方法组合,进行综合勘察研究,做到勘察研究方案有效、成果可靠。

2.2.2工作程序

滑坡勘察和整治,从接受任务,进行现场勘察,到整治设计、施工,需要一整套合理、有

效的工作程序。

通过勘察方法组合,实现前述的特点、要求,需要按照合理的程序进行勘察工作。首先了

解滑坡所处的地质环境背景,进行地面调查和测绘,建立基本的工作参照基准,并确定变形范

围。其次根据地面调查和测绘资料推断滑坡可能的轮廓,在此基础上布置勘探点、线、网,以

期取得完整的立体轮廓和进行滑坡机理、稳定分析、整治工程设计所需的基础参数。滑坡机理

和稳定性分析是勘察研究与整治工程设计的衔接。

2.2.2.1初步勘察和整治方案设计

初步勘察和整治方案设计,一方面,证实和确认对滑坡的基本判断、防治对策和原则;另

一方面,也是滑坡整治项目的开始,布置测绘、勘探,和必要的现场监测工作,进一步明确滑

坡的规模和性质、成因和类型、目前的温度程度和影响因素,确定滑坡防治对策,拟定可行的

防治工程方案,提出相应的工程预算和实施计划。防治对策因保护的对象不同而异,并考虑预

计年内促使滑坡发展的自然条件和人为滑坡的变化及其不利组合,从消除和控制下滑力、改善

滑带土抗剪强度、保持和增加抗滑阻力等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滑坡防治的基本原则是分清主次、

早治根治。对于应急、抢险工程而言,分清轻重缓急,果断采用措施减缓滑坡滑动变形、争取

整治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发展中滑坡,早治根治可以避免病害恶化。大型复杂的滑坡,编

制整治规划,合理安排各类工程的实施顺序。拟定的防治工程可行方案,经过技术经济比选后,

提出推荐方案报审。

2.2.2.2详细勘察和施工图设计

详细勘察和整治工程施工图设计的任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