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1讲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课程标准了解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到苏联模式的演进。考情分析1.频率题型:该部分是高考高频考点,选择题为主,近三年主要考查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2.情境设计:材料载体形式多样,通过借助这一时期文献、图片、表格等形式,突出考查学生对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解,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如(2023·广东卷,15)苏联模式;(2023·辽宁卷,15)苏联模式;(2023·1月浙江选考,16)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021·全国甲卷,34)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022·湖南卷,14)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021·山东卷,13)“苏联模式”——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3.核心考向:苏俄(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和“苏联模式”)及其评价整体感知知识点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2.新经济政策(1921年3月)(1)背景:社会经济和政治危机突出。(2)内容农业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工业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3)作用: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1.阐释·核心概念[租让制]指苏俄(联)为利用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生产设备和管理经验,迅速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而由苏维埃国家与外国资本家订立合同,把暂时无力经营或开发的企业、矿山、森林等租赁给这些资本家经营的一项措施,是国家资本主义的表现。2.警示·易错易混新经济政策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政策(1)新经济政策是在一定限度内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政策。(2)它坚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和苏维埃的领导,不会恢复到资本主义时代。知识点二苏联模式背景1922年12月,苏联成立。1924年,斯大林确立领导地位途径先后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结果到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特点经济上表现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指令性计划体制;政治上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评价积极性使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为卫国战争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消极性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警示·易错易混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不同(1)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2)改变多种所有制并存,实行单一的公有制;(3)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由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到排斥市场),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主题一从直接到间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视角租让制材料租让制是列宁首先制定并亲自领导苏维埃俄国加以实践的对外经济制度。1920年11月之后,列宁在其报告和文章中阐述了租让制的理论与原则。他认为,不实行租让,苏俄就不能实现经济发展的纲领和国家电气化。只要苏俄掌握着所有国营企业,那么租让是没有什么可怕的。租让是一种国家资本主义,是苏维埃政权同资本家订立的一种合同。承租人对企业只有经营权或使用权。承租人将按照合同规定,得到一部分产品作为报酬,并有权运出国外。政府对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承租人要给予优惠和补偿,保证不会单方面改变合同条款,保证承租人投入企业的财产安全。——摘编自杨运中《列宁租让制思想研究》eq\x(解读材料阐释租让制实行的背景、内容。)思考(1)据材料概括列宁所制定的租让制的特点。(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宁制定租让制的目的。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苏俄政府制定和重视;租让制为国家工业化服务;租让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政府一定程度上对被租让的企业实施政策优惠和保护;被租让的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2)租让制有利于发展同西方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为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以充实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有利于生产力的恢复和经济发展;有利于巩固苏维埃政权。深化拓展1.唯物史观——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忽略了苏俄落后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现实情况,违背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原理。(2)新经济政策是从国情出发,允许私有制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间接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2.历史解释——全面认识新经济政策主题二从农业国到工业国——斯大林体制的建立视角苏联模式材料一1928—1932年集体化农民占农户总数比例变化材料二苏联工农业产值的增长(%)材料三苏联宣传画:在斯大林同志领导下不顾一切向共产主义前进。解读材料一反映了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快速发展。材料二反映了苏联国民经济出现了农、轻、重比例失调的局面。材料三反映了苏联模式下,出现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思考从上述图片中分别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利用图片,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模式的弊端。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信息:材料一图片反映了苏联“一五”计划期间,基本上完成了农业集体化。材料二图片反映了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就,重工业增长迅速,农业、轻工业增长缓慢。材料三图片反映了苏联模式下出现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计划指令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深化拓展1.历史解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2.唯物史观——全面分析“苏联模式”的影响积极(1)是一种社会主义实践形式的初步尝试,它使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改变了国民经济结构(2)使苏联迅速发展成为工业国,为其二战期间的反法西斯斗争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3)对保证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以及战后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起到巨大的积极作用消极(1)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不断下降(2)党的干部和机关特殊化、官僚化日趋严重,越来越脱离群众(3)成为制约苏联发展的主要因素,成为苏联最终解体的重要原因(2023·广东卷,15)1932年1月,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被新建的重工业、森林工业和轻工业人民委员部所取代。后来人民委员部的数量继续增加,到卫国战争开始时,苏联有21个工业人民委员部。这种做法()A.源自卫国战争需要 B.导致经济比例失衡C.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 D.是引入市场竞争的结果答案C1.史料实证——以油画形式考查列宁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的背景(2023·1月浙江选考,16)如图为弗拉基米尔·塞尔罗夫1950年创作的油画《农民代表访问列宁》:列宁正专注地听取和记录三位衣着破烂的农民的倾诉。农民倾诉的主题,最有可能的是()A.俄国十月革命 B.农业集体化C.苏联卫国战争 D.余粮收集制答案D解析苏俄国内战争结束后,政府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村实行余粮收集制,遭到农民们的抵制,社会矛盾激化,因此材料反映的是余粮收集制,D项正确;十月革命时未实行余粮收集制,排除A项;斯大林时期实行农业集体化,排除B项;卫国战争期间,余粮收集制为战争的胜利保证了粮食供给,排除C项。2.生活情境——以苏俄义务劳动为切入点考查苏维埃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2022·江苏卷,15)如图海报描绘的是1919年苏俄工人自愿发起的星期六义务劳动。这一活动被列宁称为“伟大的创举”。该创举体现了()A.工业化生产蓬勃开展B.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C.通过劳动推动人的解放D.工农对国家的认同加强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1919年苏俄工人自愿发起的星期六义务劳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人们义务劳动是为了加快战争的结束,推动苏俄的解放,C项正确;此时工业化并未开始,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材料不涉及农民,排除D项。3.学习情境——以苏联机械制造业发展为切入点考查苏联模式(2023·辽宁卷,15)二战结束后,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在大部分厂房还是废墟时,就已开始生产,仅1946年就生产了6000台拖拉机。到1950年,全市的机械制造等工业生产已完全恢复,产量超出战前水平的30%以上。这体现了当时苏联()A.重视重工业的发展 B.经济管理体制的转型C.集体化进程的加快 D.工业生产技术的领先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二战结束后,苏联机械制造等工业生产迅速恢复,产量巨大,体现了苏联对重工业的重视,故选A项;此时仍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未体现经济管理体制的转型,排除B项;苏联农业集体化指1929—1933年通过合作社把个体的小农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过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领先”说法错误,苏联拖拉机等机械制造产量高,是国家指令性计划的结果,而不是工业生产技术先进的结果,排除D项。1.[学习情境·新认知]有学者认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任务在于解决苏俄(联)经济尽快地工业化任务,建立工业化社会的基础。但它没有能完成这一任务,这就决定了新经济政策的命运。该学者意在说明新经济政策()A.被计划经济体制取代具有必然性B.不符合当时苏俄的生产力水平C.经济改革措施与政治目的相矛盾D.背离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衷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新经济政策之所以被停止是因为其没有解决快速完成工业化的任务,因此才有了后来的计划经济体制,表明该学者认为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在当时的社会是十分必要的,故选A项2.[史料文本·新结论]下表是20世纪30年代苏联政府收售农副产品价格的统计表。下述现象()产品付给农庄的收购价格零售给居民的价格小麦(每公担)10卢布10戈比216卢布牛肉(每公斤)21—55戈比7卢布60戈比牛奶(每公升)9—14戈比1—1.5卢布(注:1卢布=100戈比)A.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B.促进了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C.适应了国家工业建设的需求D.提高了全体居民的生活水平答案C解析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苏联牺牲农业以满足工业发展需要的资金,这适应了国家工业建设的需求,故C项正确。牺牲农业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故A项错误;对农业的压制不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及农业的发展,也制约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故B、D两项错误。3.[信息挖掘·新对比]依据下表关于“苏联模式”的认识,可以推断“苏联模式”()观点(态度)关键词对“苏联模式”持否定态度“专横官僚式”“备战式”“极权主义”等对“苏联模式”持批判态度“行政命令式”“兵营式”“早期社会主义式”等认为是特殊的共产主义社会“极权式共产主义”“军事共产主义”等A.是苏联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方式B.是高度集中的计划政治、经济体制C.为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D.是导致日后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答案B解析材料中“专横官僚”“行政命令”“极权”等都是对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政治、经济体制的批判,B正确。新经济政策是苏联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方式,其特点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而苏联模式是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苏联模式的特点,而C、D是苏联模式的作用和影响,排除。苏联经济建设公式十月革命后,列宁曾提出过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两个著名公式:一个是“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总和=社会主义”;一个是“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全国电气化”。——摘编自陈永杰《推动共同富裕民企担纲主力》[材料解读]十月革命后,苏俄(联)经济落后,列宁主张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实践出发,借鉴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命题方向]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课时精练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2022·湖南师大附中模拟)列宁认为,德国战时计划经济中蕴含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成熟性和合理性,因为在战争期间,为了集中人民的力量,德国由一个中央机关调节了5000多万人的全部经济生活。既然这一点容克贵族能做到,那有觉悟的工人阶级也能做到。这表明列宁意在()A.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B.谋划“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思考社会主义经济的制度设计D.警惕德国法西斯扩军备战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列宁希望借鉴德国的经验,思考社会主义经济的制度设计,C项正确;材料中强调计划经济的优点,并不是为了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排除A项;“新经济政策”强调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材料信息并没有涉及这些方面,排除B项;警惕德国法西斯扩军备战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D项。2.(2023·滨州二模)1920年,苏俄农民总是抱怨“生活必需品的缺乏和强制性的捐献”,但当他们被问到为什么还要选择苏维埃政府时,其中一个名叫埃米连诺夫的农民说:“革命前我有8英亩田地,现在我有85英亩。”当时农民对政府的态度()A.影响着苏俄国内战争的走向B.折射出新经济政策的合理性C.源于苏俄革命后经济的恢复D.体现了苏维埃政体的先进性答案A解析苏俄政府土地政策获得农民的支持,促进苏俄国内战争的胜利,即这时期农民对政府的态度影响着苏俄国内战争的走向,A项正确;材料涉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但没有折射出新经济政策的合理性,排除B项;农民的态度源于农民获得土地,而非源于苏俄革命后经济的恢复,排除C项;材料涉及农民对于苏维埃政权的支持,没有体现苏维埃政体的先进性,排除D项。3.(2023·绍兴模拟预测)1921年6月,苏俄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决定恢复商品生产和货币机制,给企业一定的自主权,对中小企业实行非国有化。下半年,国家退出拥有20名工人以下的小型企业,允许私人承租经营;同时准许私人开办小型企业,允许私人开办商店。这反映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A.扩大企业自主权 B.协调国民经济比例关系C.开展工业化建设 D.利用市场机制发展经济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以看出此时苏俄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和发展经济,D项正确;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机制发展经济,给企业一定的自主权是其表现,排除A项;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机制发展经济,并不是协调国民经济比例关系,排除B项;工业化建设是苏联模式的内容,排除C项。4.(2023·武汉模拟)1921年12月,一位苏俄老农民在第九届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谈到,“一个人有两只手,一只为国家干活,一只为自己干活。”同时,他以正在召开会议的剧院为例把农民比喻为墙,工人比喻为房盖,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比喻,强调了农民的稳定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这说明()A.战时共产主义有利于政权巩固B.农业集体化的实施加速了工业化进程C.新经济政策得到了农民的认可D.苏联模式奠定了卫国战争胜利的基础答案C解析据材料中“两只手”体现了该政策既保障了国家利益,又满足了农民的要求,据所学可知是新经济政策,该政策的实施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故选C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虽保证了国家利益,但牺牲了农民的利益,不利于政权的巩固,排除A项;农业集体化是1929—1933年间苏联大规模开展的将个体小农私有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大集体经济的运动,并不能真正满足农民的要求,排除B项;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5.(2023·佛山模拟预测)右图是亚·瓦·列别捷夫创作的《1923年全俄农业、手工业展览会》海报。农民肩扛呈镰刀形状的麦穗,画面底部放置了一把锤子。据此可知当时()A.农民承担的粮食税仍然较重B.卫国战争激发工人农民生产热情C.新经济政策巩固苏维埃政权D.苏联重视宣传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答案C解析海报反映出1923年苏俄农民对工农联盟的苏维埃政权的支持。结合所学可知,1923年新经济政策的实行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C项正确;海报反映了农民支持苏维埃政权,而不是农民负担重,排除A项;卫国战争发生在194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是指苏联模式,1923年斯大林还未执政,排除D项。6.(2023·重庆沙坪坝高三质检)如图为1913—1926年俄国(苏联)农业指数变化情况。据此可知,当时()A.农业发展助推工业化建设B.农业集体化调动了农民积极性C.计划经济推动了农业生产D.分配政策调整有利于经济恢复答案D解析据图示信息可知1922年后,俄国农业指数上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新经济政策对农业的推动,无法得出农业发展与工业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计划经济体制和农业集体化政策形成于斯大林上台之后,排除B、C项。7.(2023·鹰潭模拟检测)1921年,苏俄政府解除了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改变由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苏俄的这些措施()A.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B.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有利于工业化的实现D.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答案D解析在保证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苏俄政府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外国资本家经营,改变由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这是新经济政策内容。新经济政策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社会主义建设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D项正确;苏俄新经济政策坚持公有制为主导,没有背离社会主义道路,排除A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改革开放后逐步建立的经济体制,排除B项;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的,排除C项。8.(2023·威海二模)苏俄(联)时期,列宁曾说“当苏维埃政权能够拿出十万台头等拖拉机来的时候,中农也会说赞成共产主义的”。……参加农业各种集体经济形式的农户,到1927年底,只占全国总农户数的0.8%。这表明()A.新经济政策对农业影响有限B.工农联盟亟待巩固C.农业集体化的基础相对薄弱D.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答案C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1927年底,真正参与到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的农民人数很少,占全国总农户的比重过低,苏联当时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对农业的投资很有限,而农业生产又非常落后,所以这严重影响了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反映了农业集体化基础相对薄弱,C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新经济政策对农业影响有限的结论,排除A项;巩固工农联盟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造成苏联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是苏联模式,开始实行的时间是1928年,与材料时间不相符,排除D项。9.(2023·郴州模拟检测)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农村,苏联官员告诉农民们耕种什么,何时耕种,何时育苗,使用多少肥料,什么时候收割。而农民们则宁愿在自己的私人土地上劳作。因此,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到5%,却生产了苏联农产品的25%到30%。这表明()A.新经济政策取得巨大成效B.租赁土地更利于提高产量C.苏联农村生产关系有待改善D.高度集中计划经济模式形成答案C10.(2023·大连高三模拟)1929-1932年,苏联政府多次通过扩大出口产品生产和提高质量的决议,并加强了对出口任务监督,完成出口计划成为苏维埃的关注中心。1931年,劳动与国防委员会作出决议:把国家出口外汇收入的一半划归企业支配,以弥补它们进口需要。苏联的这些举措()A.应对了经济大危机的冲击B.打破了西方世界的贸易垄断C.筹集了工业化所需的资金D.改善了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答案C解析苏联在“一五”计划期间扩大出口产品生产,并且将出口外汇收入一半划归企业支配,弥补它们进口需要,为苏联工业化提供所需要的资金,C项正确;经济大危机几乎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对苏联没有冲击,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苏联对外出口的情况,不能体现其打破了西方世界的贸易垄断,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西方国家仍然对苏联采取敌对的态度,排除D项。11.(2023·河南高三校联考)1933年1月,联共(布)中央确定了苏联“二五”计划工业指标。同年6月,苏联一家权威刊物对某些消极现象,如某些工厂生产成本上升等,发表社论表示严重关切,并呼吁:兼顾质和量,“掌握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苏联()A.计划经济体制受到舆论批评B.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存在不足C.苏联模式的弊端得以革除D.技术落后导致工业发展迟缓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苏联“二五”计划期间,权威刊物针对消极现象提出“掌握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说明苏联并未进行相关反思,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存在一定不足,B项正确;权威刊物批评的不是计划经济体制,排除A项;苏联模式的弊端在二战后依然存在,排除C项;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工业发展迅速,排除D项。12.(2023·佛山模拟)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取得了一系列建设成就,如第聂伯河水电站、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莫斯科地铁和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等。这些成就的取得()A.立足于新经济政策的延续B.有助于摆脱经济危机威胁C.着眼于保障反法西斯战争D.有利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实行了苏联模式,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推动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确保了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的发展,为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中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有利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D项正确。13.(2023·扬州调研)如图是1937年法国巴黎世界博览会上苏联展馆的双人雕塑《工人与集体农庄女庄员》。该作品()A.反映苏联女性地位得到普遍提高B.建构起官方政治理念的艺术符号C.体现新经济政策实施时的精神面貌D.重现农业集体化时农民的劳动热情答案B解析雕塑作品中工人与女庄员高举镰刀和铁锤,人物的面部表现出了当时苏联人民激情和愉快的精神风貌,成为新生的苏维埃国家的象征,所以该作品建构起苏联官方政治理念的艺术符号,故选B项;仅凭材料无法得出苏联女性地位得到普遍提高的结论,排除A项;新经济政策实行的时间为1921—1928年,排除C项;雕塑展示的有工人和农民,无法体现“重现农业集体化时农民的劳动热情”,排除D项。14.(2024·淮安调研)下图为钱乘旦所著《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部分目录。第六章自由主义的工业化模式英国的工业化—法国的工业化—美国的工业化第七章统制式的工业化模式德国的工业化—日本的工业化—俄国的工业化第八章……据此推断,第八章的标题最有可能是()A.第三世界国家的工业化B.摆脱专制走向民主C.走出中世纪:现代化准备阶段D.计划指令型工业化答案D解析第六章论述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第七章论述垄断组织下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据此可以推知,第八章主要论述苏联计划经济发展模式,故选D项。15.(2023·济宁高三模拟)20世纪30年代,苏联曾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竞争激烈、急于出口的时机,成为当时西方先进技术设备的最大买主;同时,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来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这说明当时苏联()A.对经济政策进行了根本性调整B.工业化进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C.已经开始反思斯大林体制的弊端D.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30年代,苏联利用了西方世界急于出口的心理,从西方进口了大量的先进设备、技术,引进了大量人才,极大地推动了苏联工业化的进程,B项正确;这一时期经济政策仍是斯大林体制,没有发生变化,排除A项;20世纪50年代的赫鲁晓夫时期开始反思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排除C项;材料与经济体制改革无关,排除D项。16.(2023·淄博三模)下表为1928—1940年苏联部分产品产量对比表。由此可知,苏联()产品单位1928年1940年钢百万吨4.318.3拖拉机千辆1.231谷物百万吨7395.5糖千吨12832150A.计划经济阻碍社会发展B.新经济政策的成效显著C.国民经济结构渐趋合理D.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1940年与1928年相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飞机的教案8篇
- 有关市场营销社会实践调查报告(3篇)
- 工程师个人总结工作总结范文6篇
- 校内奖学金获奖感言500字(30篇)
- DB12-1100-2021 平板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山东省临沂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专题练习(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4年家用电力器具专用配件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水弹性城市道路绿化施工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 上海市县(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摸底考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荆楚理工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房屋改造方案可行性分析报告
-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课课件
- 2024年电子维修培训资料
- 社区健康小屋实施方案
- 项目风险识别与控制-年度总结
- 《决策心理学》课件
- 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流程方案
- 2023-2024学年深圳市初三中考适应性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掘进机安标受控件明细表
- NB-T 47013.15-2021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5部分:相控阵超声检测
- 《漏电保护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