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大附中2025届数学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北京师大附中2025届数学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北京师大附中2025届数学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北京师大附中2025届数学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北京师大附中2025届数学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师大附中2025届数学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如图,如果AB∥CD,AB∥EF,那么CD∥EF”,证明的第一个步骤是()A.假定CD∥EF B.假定CD不平行于EFC.已知AB∥EF D.假定AB不平行于EF2.若x、y的值均扩大为原来的2倍,则下列分式的值保持不变的是A. B. C. D.3.实数是()A.整数 B.分数 C.有理数 D.无理数4.甲、乙两人在直线跑道上同起点、同终点、同方向匀速跑步500m,先到终点的人原地休息.已知甲先出发2s.在跑步过程中,甲、乙两人的距离y(m)与乙出发的时间t(s)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给出以下结论:①a=8;②b=92;③c=1.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 B.仅有①② C.仅有①③ D.仅有②③5.现有两根木棒,长度分别为5cm和17cm,若不改变木棒的长度,要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则应在下列四根木棒中选取()A.24cm的木棒 B.15cm的木棒 C.12cm的木棒 D.8cm的木棒6.若函数是正比例函数,则的值为()A.1 B.0 C. D.7.若分式等于零,则的值是()A. B. C. D.8.如图,已知,.若要得到,则下列条件中不符合要求的是()A. B. C. D.9.4的算术平方根是()A.-2 B.2 C. D.10.如图,有下列四种结论:①AB=AD;②∠B=∠D;③∠BAC=∠DAC;④BC=DC.以其中的2个结论作为依据不能判定△ABC≌△ADC的是()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11.如图,,,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A.5 B.6 C.8 D.912.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3的是()A. B. C. D.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3.如图,中,平分,平分,若,则__________14.已知与成正比例,且时,则当时,的值为______.15.已知点M(1,a)和点N(2,b)是一次函数y=-2x+1图象上的两点,则a与b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己知点,.作,使与全等,则点坐标为_______________.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的坐标为(1,3),点B的坐标为(2,-1),点C在同一坐标平面中,且△ABC是以AB为底的等腰三角形,若点C的坐标是(x,y),则x、y之间的关系为y=______(用含有x的代数式表示).18.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了一种病毒的长度约为0.00000456毫米,则数据0.0000045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三、解答题(共78分)19.(8分)某数学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活动,过程如下:设.现把小棒依次摆放在两射线之间,并使小棒两端分别落在射线、上.活动一、如图甲所示,从点开始,依次向右摆放小棒,使小棒与小棒在端点处互相垂直(为第1根小棒)数学思考:(1)小棒能无限摆下去吗?答:(填“能”或“不能”)(2)设,求的度数;活动二:如图乙所示,从点开始,用等长的小棒依次向右摆放,其中为第一根小棒,且.数学思考:(3)若已经摆放了3根小棒,则,,;(用含的式子表示)(4)若只能摆放5根小棒,则的取值范围是.20.(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3,3),B(-4,-2),C(-1,-1).(1)在图中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B'C',并写出点C'的坐标________;(2)在y轴上画出点P,使PA+PC最小,并直接写出P点坐标.21.(8分)在如图的方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点B的坐标为(-1,2).(1)把△ABC向下平移8个单位后得到对应的△,画出△,并写出坐标;(2)以原点O为对称中心,画出与△关于原点O对称的△,并写出点的坐标.22.(10分)如图1,已知直线AO与直线AC的表达式分别为:和.(1)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2)若点M在直线AC上,点N在直线OA上,且MN//y轴,MN=OA,求点N的坐标;(3)如图2,若点B在x轴正半轴上,当△BOC的面积等于△AOC的面积一半时,求∠ACO+∠BCO的大小.23.(10分)如图(1)将长方形纸片ABCD的一边CD沿着CQ向下折叠,使点D落在边AB上的点P处.(1)试判断线段CQ与PD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2),若AB=CD=5,AD=BC=1.求AQ的长;(1)如图(2),BC=1,取CQ的中点M,连接MD,PM,若MD⊥PM,求AQ(AB+BC)的值.24.(10分)在矩形ABCD中,,点G,H分别在边AB,DC上,且HA=HG,点E为AB边上的一个动点,连接HE,把△AHE沿直线HE翻折得到△FHE.(1)如图1,当DH=DA时,①填空:∠HGA=度;②若EF∥HG,求∠AHE的度数,并求此时a的最小值;(2)如图3,∠AEH=60°,EG=2BG,连接FG,交边FG,交边DC于点P,且FG⊥AB,G为垂足,求a的值.25.(12分)有两棵树,一棵高9米,另一棵高4米,两树相距12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最高点)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最高点),问小鸟至少飞行多少米?26.若3a=6,9b=2,求32a+4b的值;(2)已知xy=8,x﹣y=2,求代数式x3y﹣x2y2+xy3的值.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B【解析】根据要证CD∥EF,直接假设CD不平行于EF即可得出.【详解】解:∵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如果AB∥CD,AB∥EF,那么CD∥EF.∴证明的第一步应是:从结论反面出发,假设CD不平行于EF.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反证法的第一步,根据题意得出命题结论的反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A【分析】据分式的基本性质,x,y的值均扩大为原来的2倍,求出每个式子的结果,看结果等于原式的即是.【详解】解: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可知若x,y的值均扩大为原来的2倍,A、,B、,C、,D、,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基本性质,即分子分母同乘以一个不为0的数,分式的值不变.此题比较简单,但计算时一定要细心.3、D【解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无理数,也称为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作两整数之比,即可判定.【详解】由题意,得是无理数,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对无理数的理解,熟练掌握,即可解题.4、A【详解】解:∵乙出发时甲行了2秒,相距8m,∴甲的速度为8/2=4m/s.∵100秒时乙开始休息.∴乙的速度是500/100=5m/s.∵a秒后甲乙相遇,∴a=8/(5-4)=8秒.因此①正确.∵100秒时乙到达终点,甲走了4×(100+2)=408m,∴b=500-408=92m.因此②正确.∵甲走到终点一共需耗时500/4=125s,,∴c=125-2=1s.因此③正确.终上所述,①②③结论皆正确.故选A.5、B【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确定第三边的取值范围,即可完成解答.【详解】解: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17-5<第三边<17+5,即第三边在12到22之间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应用,找到三角形三边关系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A【分析】先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列出关于k的方程组,求出k的值即可.【详解】∵函数y=(k+1)x+k2﹣1是正比例函数,∴,解得:k=1.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即形如y=kx(k≠0)的函数叫正比例函数.7、C【分析】根据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可以求出的值,分式的值是1的条件是:分子为1,分母不为1.【详解】∵且,解得:,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分式的分子为1,分母不为1,则分式的值为1.8、C【分析】由已知,,故只需添加一组角相等或者BC=EF即可.【详解】解:A:添加,则可用AAS证明;B:添加,则可用ASA证明;C:添加,不能判定全等;D:添加,则,即BC=EF,满足SAS,可证明.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注意ASS不能判定全等.9、B【解析】试题分析:因,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即可得4的算术平方根是1.故答案选B.考点:算术平方根的定义.10、A【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S、SAS、ASA、AAS、HL依次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详解】A、由AB=AD,∠B=∠D,虽然AC=AC,但是SSA不能判定△ABC≌△ADC,故A选项与题意相符;B、由①AB=AD,③∠BAC=∠DAC,又AC=AC,根据SAS,能判定△ABC≌△ADC,故B选项与题意不符;C、由①AB=AD,④BC=DC,又AC=AC,根据SSS,能判定△ABC≌△ADC,故C选项与题意不符;D、由②∠B=∠D,③∠BAC=∠DAC,又AC=AC,根据AAS,能判定△ABC≌△ADC,故D选项与题意不符;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11、C【详解】解:∵,∴∴,∴△ABC,△ABD,△ACE,△BOC,∴△BEO,△CDO,△BCD,△CBE是等腰三角形.∴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8个.故选D.12、D【解析】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就是求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条件,根据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和分式分母不为0的条件,要使各函数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A、分式有意义,x﹣1≠0,解得:x≠1;B、二次根式和分式有意义,x﹣1>0,解得x>1;C、函数式为整式,x是任意实数;D、二次根式有意义,x﹣1≥0,解得x≥1.故选D.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3、120°【分析】先求出∠ABC+∠ACB,根据角平分线求出∠PBC、∠PCB的度数和,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求出∠BPC.【详解】∵,∴∠ABC+∠ACB=120,∵平分,平分,∴∠PBC=∠ABC,∠PCB=∠ACB,∴∠PBC+∠PCB=(∠ABC+∠ACB)=60,∴∠BPC=180-(∠PBC+∠PCB)=120°,故答案为:120°.【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题中利用角平分线求出∠PBC、∠PCB的度数和是解题的关键.14、【分析】先将正比例函数表达式设出来,然后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表达式,再将y=5代入即可求出x的值.【详解】∵与成正比例∴设正比例函数为∵时∴∴当时,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待定系数法和求自变量的值,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的表达式是解题的关键.15、a>b【详解】解:∵一次函数y=﹣2x+1中k=﹣2,∴该函数中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1<2,∴a>b.故答案为a>b.【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16、(1,0)、(1,2)、(﹣1,2)【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已知点的坐标画出满足要求图形,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如图所示,有三个点符合要求,∵点A(0,2),点B(﹣1,0)∴AO=2,BO=1∵△AOB≌△AOC∴AO=AO=2,BO=CO=1∴C₁(1,0)、C₂(1,2)、C₃(﹣1,2)故答案为:(1,0)、(1,2)、(﹣1,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两三角形全等,对应边相等和点到坐标轴的距离与点的坐标的关系:到x轴的距离与纵坐标有关,到y轴的距离与横坐标有关.掌握这些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17、【分析】设的中点为,过作的垂直平分线,通过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的函数表达式,根据可以得到直线的值,再求出中点坐标,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的函数表达式即可.【详解】解:设的中点为,过作的垂直平分线∵A(1,3),B(2,-1)设直线的解析式为,把点A和B代入得:解得:∴∵D为AB中点,即D(,)∴D(,)设直线的解析式为∵∴∴∴把点D和代入可得:∴∴∴点C(x,y)在直线上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中垂线的性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根据题意作出中垂线,再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18、【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详解】解:数据0.0000045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4.51×10-1.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三、解答题(共78分)19、(1)能;(2)θ=22.5°;(3)2θ,3θ,4θ;(4)15°≤θ<18°.【分析】(1)由小棒与小棒在端点处互相垂直,即可得到答案;(2)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到答案;(3)由,得∠AA2A1=∠A2AA1=θ,从而得∠AA2A1+∠A2AA1=2θ,同理得∠A2AA1+=θ+2θ=3θ,∠A2AA1+θ+3θ=4θ;(4)根据题意得:5θ<90°且6θ≥90°,进而即可得到答案.【详解】(1)∵小棒与小棒在端点处互相垂直即可,∴小棒能无限摆下去,故答案是:能;(2)∵A1A2=A2A3,A1A2⊥A2A3,∴∠A2A1A3=45°,∴∠AA2A1+θ=45°,∵AA1=A1A2∴∠AA2A1=∠BAC=θ,∴θ=22.5°;(3)∵,∴∠AA2A1=∠A2AA1=θ,∴∠AA2A1+∠A2AA1=2θ,∵,∴=2θ,∴∠A2AA1+=θ+2θ=3θ,∵,∴3θ,∴∠A2AA1+θ+3θ=4θ,故答案是:2θ,3θ,4θ;(4)由第(3)题可得:5θ,6θ,∵只能摆放5根小棒,∴5θ<90°且6θ≥90°,∴15°≤θ<18°.故答案是:15°≤θ<1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且小于90°,是解题的关键.20、(1)见解析,点C'的坐标是(1,-1);(2)见解析,点P的坐标是(0,0)【分析】(1)直接利用关于y轴对称点的性质得出对应点的位置进而得出答案;(2)利用轴对称求最短路线的方法,连接AC'交y轴于P点,P点就是所求的点,观察图形即可得出P点的坐标.【详解】(1)分别作A、B、C关于y轴的对称点A'、B'、C',连接A'B'、A'C'、B'C'即可得△A'B'C',△A'B'C'就是所求的图形.由图可得:点C'的坐标是(1,-1)(2)连接AC'交y轴于P点,P点就是所求的点.观察图形可得:点P的坐标是(0,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变换,正确得出对应点位置是解题关键.21、(1)画图见解析;A1(-5,-6);(2)画图见解析;B2(1,6).【分析】(1)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A、B、C向下平移8个单位的对应点A1、B1、C1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再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点A1坐标;(2)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A1、B1、C1关于原点O对称的对应点A2、B2、C2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再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点B2坐标.【详解】(1)△A1B1C1如图所示,A1(﹣5,﹣6);(2)△A2B2C2如图所示,B2(1,6)【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旋转变换作图,利用平移变换作图,熟练掌握网格结构,准确找出对应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22、(1)A点的坐标为(4,2);(2)N的坐标为(),();(3)∠ACO+∠BCO=45°【分析】(1)利用直线AO与直线AC交点为A即可求解;(2)先求出MN的长,再设设M的坐标为(a,2a-6),则则N的坐标为(a,),表示出MN的长度解方程即可;(3)作∠GCO=∠BCO,把∠ACO+∠BCO转化成∠ACG。题目条件没出现具体角度,但结论又要求角度的,这个角度一定是一个特殊角,即∠ACG的度数一定是个特殊角;即∠ACG处于一个特殊的三角形中,于是有了作DE⊥GC的辅助线思路,运用勾股定理知识即可解答.【详解】(1)联立和得:解得A点的坐标为(4,2);(2)∵A点的坐标为(4,2)∴OA=,∴MN=OA=2,∵点M在直线AC上,点N在直线OA上,且MN//y轴,∴设M的坐标为(a,2a-6),则N的坐标为(a,),则存在以下两种情况:①当M在N点下方时,如图3,

则MN=-(2a-6)=2,解得a=,∴N点的坐标为();②当M在N点上方时,如图4,

则MN=(2a-6)-=2,解得a=,∴N点的坐标为();综上所述,N的坐标为(),()(3)∵△BOC与△AOC有相同的底边OC,∴当△BOC的面积等于△AOC的面积一半时,△BOC的高OB的长度是△AOC的高的一半,∴OB=2,设直线AC与x轴的交点为点D,则D(3,0),作点B关于y轴的对称点G,则OG=0B=2,GD=5,∠BCO=∠GCO,则∠ACO+∠BCO=∠ACO+∠GCO=∠ACG,连接GC,作DE⊥GC于点E,如图5

由勾股定理可得:GC=,DC=,在△CGD中,由等面积法可得:OC•DG=DE•GC,可得DE=,在Rt△DEC中,由勾股定理可得EC=,∴ED=EC,∴∠ECD=45°,即∠ACO+∠BCO=45°.【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综合运用,坐标结合勾股定理计算边长是解题的关键.23、(3)CQ垂直平分DP见解析(2)(3)4【分析】(3)由折叠知CD=CP,∠DCQ=∠PCQ.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2)设AQ=x,则DQ=QP=3-x.在Rt△PBC中,由勾股定理可得PB的长,进而得到AP的长.在Rt△APQ中,由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结论.(3)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到DM=QM=MC=PM,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MDQ=∠MQD,∠MQP=∠MPQ.再由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得到∠DQP=335°,从而得到∠AQP=25°,得到△AP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求出AQ的长.在Rt△PBC中,由勾股定理得到(AB-AQ)2+32=AB2,变形即可得到结论.【详解】(3)CQ垂直平分DP.理由如下:由折叠的性质可知:CD=CP,∠DCQ=∠PCQ,∴CQ垂直平分DP.(2)设AQ=x,则DQ=QP=3-x.∵PC=DC=5,BC=3,∴PB==2.∵AB=5,∴AP=5-2=3.在Rt△APQ中,∵,∴,解得:x=,∴AQ=.(3)如图,∵∠QDC=∠QPC=40°,M为斜边QC的中点,∴DM=QM=MC=PM,∴∠MDQ=∠MQD,∠MQP=∠MPQ.∵MD⊥PM,∴∠DMP=40°,∴∠DQP=∠DQM+∠PQM=(360°-40°)÷2=335°,∴∠AQP=380°-335°=25°.∵∠A=40°,∴∠APQ=∠AQP=25°,∴△APQ时等腰直角三角形,∴AP=AQ,DQ=PQ=AQ.∵AQ+QD=AD=BC=3,∴(+3)AQ=3,解得:AQ=3(-3)=.在Rt△PBC中,∵PB2+BC2=PC2,∴(AB-AQ)2+32=AB2,∴AB•AQ=(AQ2+4),∴AQ(AB+BC)=AQ•AB+AQ•BC=(AQ2+4)+3AQ=(AQ+3)2==4.【点睛】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QP=25°是解答此题第(3)问的关键.24、(1)①45;②当∠AHE为锐角时,∠AHE=11.5°时,a的最小值是2;当∠AHE为钝角时,∠AHE=111.5°时,a的最小值是;(1).【详解】(1)①∵四边形ABCD是矩形,∴∠ADH=90°.∵DH=DA,∴∠DAH=∠DHA=45°.∴∠HAE=45°.∵HA=HG,∴∠HAE=∠HGA=45°②分两种情况讨论:第一种情况:如答图1,∠AHE为锐角时,∵∠HAG=∠HGA=45°,∴∠AHG=90°.由折叠可知:∠HAE=∠F=45°,∠AHE=∠FHE,∵EF∥HG,∴∠FHG=∠F=45°.∴∠AHF=∠AHG∠FHG=45°,即∠AHE+∠FHE=45°.∴∠AHE=11.5°.此时,当B与G重合时,a的值最小,最小值是1.第二种情况:如答图1,∠AHE为钝角时,∵EF∥HG,∴∠HGA=∠FEA=45°,即∠AEH+∠FEH=45°.由折叠可知:∠AEH=∠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