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史_第1页
中国现代化史_第2页
中国现代化史_第3页
中国现代化史_第4页
中国现代化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现代化史晏雪平绪论一、什么是现代化二、现代化理论三、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一节什么是现代化一、现代化的界定:把现代化看作是工业化把现代化看作是西方化把现代化看作是社会变革过程把现代化看作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过程把现代化理解为文化变迁二、现代化的内涵现代化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巨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含两层含义:第一,现代化是静态的,即指“现代性”,涵盖现代社会的一切特征。第二,现代化是动态的,即“化”的现代性,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化。三、现代化可以理解为四个过程:技术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农产品的生产更多是用来作为商品,而不是自己使用。工业化。都市化。随着现代化的发生,社会文化各个方面都随之发生变化。官僚政治逐渐发展;学习的机会扩大;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的影响力减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社会流动增加。现代化的一个方面是技术的大爆炸,它使人类思想以惊人的速度和数量增长和传递。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别在缩小,而专业技术领域上的差别却在扩大四、现代化标准:1950年,经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S.Kuznets)提议,在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中创立了一个经济增长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成立之后,组织了一系列的学术活动,首先使用“现代化”一词来描述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特征。为现代化论题确定了一个大体认同的8项基本标准:(1)人口比较高度地集中于城市,整个社会越来越以城市为中心;(2)使用非生物能源的程度比较高,商品流通广泛,服务设施增加;(3)社会成员在广大的空间内相互作用,广泛参与经济和政治事务;(4)村社和代代相传的社会群体普遍解体,导致个人有更大的社会流动性,个人在社会的行为具有更广泛和多种不同的范围;(5)全面推广文化知识及随之而来的个人对其周围环境传播的世俗的和越来越科学化的倾向;(6)广大和深入的大众交流网络;(7)政府、商业、工业等大规模社会机构的存在及这些机构中日益增多的官僚组织;(即科层组织)(8)在一个大的民众团体控制下,各大民众团体加强统一(即国家),这些单位之间的相互作用日益增加(即公共关系)。

美国学者英克尔斯(AlexInkeles)给出了度量现代化的10个标准:(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000美元以上;(2)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低于12%-15%;(3)服务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45%以上;(4)非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在70%以上;(5)识字人口的比例在80%以上;(6)大学入学率在10%-15%以上;(7)每名医生服务人数在1000人以下;(8)平均寿命在70岁以上;(9)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50%以上;(10)人口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

社会发展是综合性、社会性的,如果单纯用数字来界定发展,很可能产生为数字而数字的做法。我们知道,社会不可能纯粹依靠逻辑计算而活,还有文化、价值、情感、情绪、社会结构这些重要东西。所以,越到后来,现代化理论似乎变成了一种意识形态。从战后发展中国家的表现来看,追求GDP效应超过了现代化其他目标。一味追求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多恶果,比如贫困、环境污染、人权缺失等问题。第二节现代化理论的主要流派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世界体系论

有关现代化问题有两个主要的学术传统并由此形成两个主要的理论流派:一个是主要面对近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的现代化理论(theoriesofmodernization)另一个则是主要面对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社会发展(特别是拉丁美洲和非洲以及后来的东亚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理论(theoriesofdevelopment)。现代化理论现代化理论是发展理论的最初形式,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美国的一批社会科学家首先创立的。在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分析层次上,他们试图按西欧和美国的发展模式来解释经济发展规律,并至力于找出一系列经济发展的共同特征或原则上可刺激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的“现代性因素”。现代化理论所面对的,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自近代以来发生的结构性变迁。尽管其中有些学者不时涉足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发展研究问题,但现代化理论的基本议题是在研究西方国家现代化的过程中提出来的。

现代化理论关注落后国家的如何实现现代化,对其具体情况不了解,认为照搬西方的经验,一切问题都会解决。主要贡献不在于对落后国家的帮助,而是在于在总结西方经验的基础上,对现代化进程的性质做进一步的探讨。所以尽管这种理论存在许多固有的缺陷,并因此受到种种批评,例如,这种理论不能解释发达工业国家70年代以来的发展等,但是,它仍然被认为是用来阐述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的革命性变化的有力理论,其他任何一种社会科学理论都不可能完全取代它。经典现代化理论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理论,而是不同领域、不同学者关于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成果的统称。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区,现代化具有不同的特点。

现代化理论虽然涉及到现代化过程中极为广泛的问题,但其基本的理论主张,可以概括为三点:第一,“传统—现代”两分法。即按照某种特定的标准将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社会或目前世界上的所有国家划分成“传统的”与“现代的”两种类型。因此,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迈进的过程。第二,社会发展的内因论。现代化理论认为社会发展与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是来自于内部,而发展中国家社会发展的不顺利,根本的原因也是来自内部的障碍。他们曾经一度将这种内部障碍主要归结为文化与价值观因素。很明显,现代化理论的这种主张,是直接来源于德国早期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的思想。第三,现代化趋同的假设。现代化理论家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将会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多地具有当今现代社会的特征。

他们认为,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都会具有这样的一些特征:工业市场经济、持续的经济增长、大规模的科层组织、较高的识字率、正规教育的普及、不平等程度的降低、社会流动的增加、较低的人口出生率、城市化、宗教影响力的衰落、能适应变迁的结构、现代的价值系统等。

一、现代化理论渊源1、社会进化论思想社会进化论出现于19世纪下半叶,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德、斯宾塞和腾尼斯等人。孔德(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之父)孔德有关社会发展的思想和理论主要体现在他的《实证政治体系》中。他把社会学定义为研究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的上门学科,其中社会静力学主要是研究社会协调问题,而社会动力学则主要是研究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等问题。智力发展三阶段:神学阶段(虚构阶段);形而上学(抽象)阶段;科学(实证)阶段与智力发展阶段对应的是社会发展三阶段:军事社会、过渡社会、工业社会或者相对应的国家组织形式是神权政体、王权政体和共和政体。

斯宾塞作为社会学的先驱,他的思想和理论深得赏识,被学界视为“思想泰斗”、“维多利亚英国的亚里士多德”。社会进化论是他关于社会发展的的理论。早期的其于外力论的社会进化思想后期的基于竞争论的社会进化思想“军事社会”与“工业社会”

迪尔凯姆“机械团结”“有机团结”社会分工与社会变迁腾尼斯礼俗社会---法理社会《村社与社会》对18、19世纪西欧所发生的事件的描述。

进化论的特征:认为社会进化是单一方向性和连续性的直线式进化社会为社会进化是一个自然的、由自身动力所决定的变迁过程认为社会进化的一个普遍的社会过程

2、结构功能主义从构成社会系统要素角度说明社会变迁问题。系统内部的紧张、偏差行为、社会控制构成系统的变迁从行动系统角度考察人类进化过程。社会进化的四个特征是分化、适应力提高、包容、价值普遍化。社会发展三阶段:原始阶段、中间阶段、现代阶段

二、主要内容(经典现代化)在20世纪50~60年代,一批美国科学家相继开展了现代化研究,并出版了一些著作,如《社会系统》(帕森斯,1951)、《传统社会的消逝:中东现代化》(勒纳,1958)、《发展中地区的政治学》(阿尔蒙德和科尔曼,1960)、《经济成长的阶段》(罗斯托,1960)、《现代化和社会结构》(列维,1966)、《现代化的动力》(布莱克,1966)、《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亨廷顿,1968)和以色列学者的《现代化:抗拒与变迁》(艾森斯塔特,1966)等,现代化理论基本形成。现代化理论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理论,而是不同领域的学者关于世界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成果的统称。学者们称之为经典现代化理论。

研究对象是战后非殖民地区获得独立的新兴国空如何实现经济发展的问题。在发展阶段上,现代化理论普遍采用“传统”与“现代”来解释社会的进化。在发展原因上,第三世界国家的落后被看成是由自身的本土文化造成的。在发展途径上,认为非西方不发达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发展的惟一途径,就是“西方化”。1、经典现代化理论的一般理论(1)经典现代化理论关于现代化的定义在经典现代化理论中,不同学派和不同学者对现代化的理解和定义有所不同。一般而言,现代化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它包括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变化;它既发生在先锋国家的社会变迁里,也存在于后进国家追赶先进水平的过程中。20世纪60年代,欧美工业化国家已经进入发达工业社会。所以,当时的现代经济指工业经济,现代社会指工业社会,现代文明指工业文明。

(2)经典现代化理论一个重要内容是关于现代化过程的阐述虽然发达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具有不同特点,但具有一般特性。20世纪70年代,亨廷顿教授归纳了现代化过程的九个特征:①现代化是革命的过程,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只能与人类起源的变化和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变化相比拟;②现代化是复杂的过程,它实际上包含着人类思想和行为一切领域的变化;③现代化是系统的过程,一个因素的变化将联系并影响到其他各种因素的变化;④现代化是全球的过程,现代化起源于欧洲,但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的现象;

⑤现代化是长期的过程,现代化所涉及的整个变化,需要时间才能解决;⑥现代化是有阶段的过程,一切社会的现代化过程,有可能区别出不同水平或阶段;⑦现代化是趋同的过程,传统社会有很多不同的类型,现代社会却基本是相似的;⑧现代化是不可逆的过程,虽然在现代化过程中某些方面可能出现暂时的挫折和偶然的倒退,但在整体上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趋向;⑨现代化是进步的过程,在转变时期,现代化的代价和痛苦是巨大的。从长远看,现代化增加了人类在文化和物质方面的幸福。

(3)经典现代化理论同样重视关于传统性和现代性的分析学者们把处于现代化以前的传统农业社会的特点归纳为传统性,把已经完成现代化过程的国家的现代工业社会特点称为现代性。现代社会特征:不同学者对现代性的认识有一定差别,但现代性具有一些基本特征:如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社会城市化、宗教世俗化、观念理性化、组织科层化、现代主义、普及初等教育等。

(4)关于经典现代化发展动力的研究有大量文献美国学者殷根哈特教授归纳了经典现代化理论的三种观点:其一是“经济发展决定论”,主张经济发展决定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变化,认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推动力。受马克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思想的影响较大。其二是“文化发展决定论”,认为是文化影响了经济和政治生活,民主化是现代化的推动力;受韦伯“新教伦理和理性化”思想的影响较大。其三是综合决定论,认为现代化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5)经典现代化的模式

许多学者认为,经典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具有多样性和路径依赖性,受历史文化和地理条件等影响。例如普尔教授认为:--英国和美国现代化是由民主化和工业化推动的;--法国现代化是先有民主化后有工业化;--德国现代化是先有工业化后有民主化。--东亚国家如日本和韩国等的现代化模式与德国相近。--有人认为经典现代化可分为“内生型”和“外生型”、“内源的”和“外源的”等--何传启把经典现代化分成创新型、跟踪型、嫁接型和学习型等四种模式

2、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六个分支和六个学派(1)六个分支除经典现代化理论的一般理论外,如果按研究领域划分,经典现代化理论有六大分支:它们是社会现代化理论、经济现代化理论、政治现代化理论、人的现代化理论、文化现代化理论和比较现代化理论等。----这些理论阐述了不同领域现代化的特点和规律。2)六个学派如果按研究方法和特点划分,经典现代化理论可以分为六大学派:它们是结构功能学派、过程学派、行为学派、实证学派、综合学派(历史学派)和未来学派等--反映了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现代化规律的认识和分析。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六个学派学派主要观点或特点代表人物结构学派结构功能主义。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重点研究现代性和传统性的比较和转换帕森斯、列维、穆尔过程学派现代化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包括一系列阶段和深刻的变化。重点研究转变过程的特点和规律罗斯托行为学派现代化必然涉及个人心理和行为的改变,强调人的现代化英克尔斯实证学派各国的现代化具有不同特点。开展现代化的实证研究亨廷顿、格尔申克隆综合学派现代化涉及人类生活方方面面深刻变化。比较研究、发展模式研究、定量指标研究等布莱克未来学派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重点研究发达国家的发展趋势贝尔、托夫勒

三、现代化理论的主要特征在方法论上,运用的是理想(idealtype)类型分析方式。强调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文化精神在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强调所谓的“发展精英”在欠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先导作用。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变迁过程。

四、经典现代化理论关于不发达国家现代化的论述1、在发展阶段上,认为非西方发达国家处于“传统社会”阶段2、不发达的原因是其社会内部的传统性3、现代化不是只有在西方才能产生的现象,发展中国家通过输入西方的物质文明、制度和价值观念也可以实现现代化4、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是非西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样板5、价值观念的转变是社会现代化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

五、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局限性(1)、经典现代化理论存在许多固有的缺陷,如现代化概念的时间不确定、内涵的宽泛和偏见(对部分国家和富人有利),现代性和传统性概念的模糊、主观和不对称,现代化理论的笼统和滞后等。(2)、现代化的副产品--“现代病”。在现代化过程中,既有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也有一些新问题产生,如环境问题、自然资源破坏、贫富差距问题、工作技能老化、家庭和伦理问题等。(3)、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采用经典现代化理论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有人因此对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实用性提出质疑。(4)分析方法过程于简单和抽象化(5)西方中心主义倾向(6)保守主义倾向

六、现代化理论的发展特征:不再把“传统”与“现代”视为一对排斥性概念不再支持“单线进化”的发展模式,提倡多样的发展路径和模式不再对现代化过程作抽象的描述和分析,而是更加注重具体的历史的比较研究不再拘泥于进化论和功能主义的范式,而是企图拓宽自己的理论视野和分析框架不再忽视外部环境的作用,而是从内外因素相结合的角度来考察现代化过程

艾森斯塔德的现代化理论S.N.艾森斯塔(ShmuelN.Eisenstadt),当代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现代化问题专家,以色列希伯莱大学教授,著有《社会的进化与发展》(1966)、《现代化:抗拒与变迁》(1966)、《帝国的政治体系》、《轴心文明的源头与分殊》等

(一)重估“传统”与“现代性”的关系

1、传统与现代的关系2、现代化能够也必须从传统中受益3、应该对“传统”与“现代性”的关系进行重新定位

(二)现代化对中国冲击的性质与中国现代化的基本问题

(三)晚清与民国时期中国对现代化的反应的异同、特征与原因(四)中、日、泰“新传统主义”式的现代化成败及其原因比较

(五)新中国对现代化的反应及其社会文化基础

七、后现代理论早在20世纪60年代,发达工业国家已经完成经典现代化,开始迈入经典现代化以后的发展阶段,有人称其为“后现代”学者们注意到三个现象:(1)工业经济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顶点,发达工业国家经济发展已经从工业化转入非工业化轨道,工业经济比重持续下降,服务经济比重持续上升;(2)工业社会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点,发达工业国家社会发展开始从城市化转入非城市化(或逆城市化)轨道,城市人口向郊区和乡镇迁移;(3)工业文明不是文明进程的终结,发达工业国家没有止步不前,它们的发展已经并将继续超越工业文明阶段。显然,经典现代化理论不能解释这些新发展。20世纪70~80年代,以“后”冠名的各种学术思潮在美欧国家广泛传播,后现代化理论是对这些思潮的简单概括。后现代化理论后现代化理论(Post-ModernizationTheory)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而是关于后工业社会、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化研究的一个思想集合

1、后现代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1)后工业社会。1973年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教授推出《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认为在今后30年至50年间将看到“后工业社会”的出现。他从五个方面刻画后工业社会:①经济方面:从产品生产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②职业分布:专业和技术人员阶级处于主导地位;③中轴原理: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它是社会革新与制定政策的源泉;④未来的方向:控制技术发展,对技术进行鉴定;⑤制定决策:创造新的“智能技术”。

(2)后现代主义1979年出版的法国学者利奥塔教授的《后现代状态》一书引发了后现代主义热潮。后现代主义是相对于现代主义的一种思潮,它建立在对现代主义、现代性和现代化运动的种种问题和局限性的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后现代主义没有统一的定义,也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后现代主义者的思维方式以强调否定性、非中心化、破碎性、反正统性、不确定性、非连续性和多元性为特征。根据后现代主义者的一般性倾向,罗斯诺教授把他们分为怀疑论后现代主义和肯定论后现代主义,格里芬教授提出了解构性后现代主义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分类。一般而言,怀疑论和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是反现代化的;肯定论和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是后现代化理论的组成部分。

(3)后现代化理论后现代化理论认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是现代化,从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是后现代化。从现代化向后现代化的转变还包括政治、经济、性和家庭、宗教观念等的深刻变化。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是经济增长,后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是使个人幸福最大化。在专业化、世俗化和个性化方面,后现代化是现代化的继续。

2、后现代化理论的局限性(1)、它具有“时间不自洽”的嫌疑。如果“后现代”是一个时间概念,那么,“现代”和“后现代”是时间交叉的,“后现代”是一个“时间不自洽”的模糊概念。(2)、它没有包涵知识经济、网络社会等新发展和将来的新变化。(3)、它具有表达能力的局限性。它认为现代化不是历史的终点,后现代化也不是终结,后现代化以后是“后后现代”。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后后现代”以后是什么?

依附理论由于现代化理论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陷和明显的不足之处,许多发展中国家运用现代化理论所提供的增长第一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未收到预期的效果,出现了“有增长无发展的”局面,使人们对其产生了怀疑和批评。于是,一种新的阐明发展中国家不发达原因的理论——依附理论于20世纪60年代在拉美出现,是在与新古典经济学派的争论中形成的。

依附理论,从发展社会学的观点来看,依附理论是国际经济和政治关系中影响重大的一种理论。这一理论经历了从悲观的“古典依附论”到具有乐观色彩的“依附发展论”的演变。霍布森、普雷维什、弗兰克和阿明对古典依附论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卡多索和埃文斯的观点则是“依附发展论”的代表。“依附发展论”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发展问题的理论视角。依附论从一种经济与政治的相结合的角度出发论证当代发展中的边缘国家与西方发达中心国家之间的发展问题,因而,从一种学科角度上讲,依附论应划归为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一种理论流派。

依附理论由阿根廷学者劳尔·普雷维什(raulprebisch)在20世纪60-70年代最先提出。该理论认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是一种依附、被剥削与剥削的关系。在世界经济领域中,存在着中心--外围层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构成世界经济的中心,发展中国家处于世界经济的外围,受着发达国家的剥削与控制。该理论是新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学派之一。

关于依附的定义

对于依附论来说,其首先要解决一个概念上的界定问题,即依附的定义。对于依附的概念,一般而言,普遍接受的是多斯桑托斯关于依附的定义:所谓依附,人们指的是某些国家的经济受到它们所依从的一些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扩大的影响。当有些国家(主导国)能够扩展和自我发展,而另一些国家(依附国)只是这种经济扩展的一种反映,而这种扩展对依附国的发展或产生积极的影响,或产生消极的影响,这时两种或两种以上经济形式之间以及这些国家和世界贸易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就采取了依附的形式。

从这一概念出发,依附论探讨了不同的国家(主要为中心与外围国家)在依附中的不同的结果。如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更多的是从这种不平等的依附关系中获得发展和优势;而对于不发达国家而言,则情况相反,即依附的存在是外围国家不发达的根源或一个主要的因素之一。即使是从这种相互依存中获得好处也只是发达国家对外资本输出的结果,或者说,不发达国家应充分利用这些外部条件,实现自身的发展。“简而言之,全球性相互依存关系愈发展,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赖就愈加深。”

一、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的论述在马恩看来,现代文明中心是在西欧,文明进化论的观点难免是西方化的。落后国家必然从属于先进资本主义国落后国家能够而且也只有通过依附途径获得发展落后国家的未来社会同西欧眼下的社会是一样的。

拉美实践的反思20世纪二三十年代后,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原材料出口降低,于是“替代进口”工业化受到重视,开始发展内向型经济。但二战后,拉美国家深刻认识到依附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带来的严重后果。罗尔·普雷维什和联合国拉美经济委员会中的一些社会学家开始反思拉美国家的发展道路,提出了发达与不发达的“中心—边缘”模式。即提出世界经济分为中心国家和边缘国家两极.边缘国家的生产结构是非均质的、单一的,而中心国家的生产结构是均质的、多元的。这种生产结构是由于外向型出口经济所造成的。因此得出:发达与不发达可视为单一、动态的经济体系中产生的相互关联的进程。某些地区发展,即那些被中心国家视为资本主义的技术首先渗透到的地区获得发展,而其他地区即为不发达国家。为此,现代社会中的欠发达是由于边缘国家受制于中心国家相关的结构变化过程,而不是单方面由于同中心国家的关系而决定的。

二、发展历程

从悲观的“古典依附论”到乐观的“依附发展论”依附理论对于理解古典的依附是有用的。可是,很显然,需要重新考虑新兴工业国家的经济动力问题。作为对这种需求的反应,一种较新的知识传统在发展,这一传统特别集中在费尔南多·卡多索(femandocardoso)和恩佐·法莱图(enzo

faletto)的著述中。与较为宿命论的依附理论不同,这种“依附发展”学派承认在依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关系。

1、古典依附理论古典的依附状况是,外国控制的农业或矿业领地是主导经济部门,它们促成了长期的经济畸变。相反,在强有力的政府与国内工业化战略(既服务于跨国公司的利益,也服务于本地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谐一致的地方,多样化的经济增长得到了促进。认为第三世界国家是停滞不前的,因为其经济剩余被发达国家吸走了,所以不可能发展。

2、依附发展论卡多索把“发展”界定为“资本的积累及其对生产体制分化的效用和影响”。卡多索和法莱图看到,在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国内市场和资产阶级的国际化。“和依附相联系的发展”同时伴随的是私营民族产业、国外部门和公共部门三个经济部门的有分化的扩张。从政治上说,“和依附相联系的发展”需要掌握这些经济部门的利益群体之间建构一种相互关系的系统。这些研究使得传统的“依附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把停滞模型建构(modelsofstagnation)推向对依附性发展(dependentdevelopment)的分析。

结合卡多索对“发展”与“和依附相联系的发展”的看法,埃文斯作了发挥,创造了“依附性发展(dependentdevelopment)”这个标签。认为“依附性发展”既包括资本的积累,同时也蕴涵着边缘地区的一定程度的工业化。“依附性发展”是依附的一种特例,其特征是国际资本和国内当地资本的联合或结合,国家也积极参与其中,三者的联合是依附性发展的基本因素。依附性发展早在传统的依附时期和“出口型增长”时期就已经在一些国家发生了。它不是依附的反动,而是依附和发展的结合。

3、依附理论主要原则:

(1)、第三世界国家经济被纳入扩大了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促成了农业生产或原料交易出口的专门化,也促成了这些主要出口部门和外国资本及市场之间的协调性联系。

(2)、依附对于经济质量有不利的影响。

(3)、虽然这种纳入带来了短期发展(因为初期的生产和雇佣利润得到了实现),但从长远看,持续依赖中心地区的市场、资本和技术会造成抑制发展的力量,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面向中心地区市场的生产和对于中心地区技术、资本及生产要素输入的经常性依赖,会造成国内经济的结构性畸变。(4)、无论是“和依附相联系的发展”,还是“依附性发展”,有赖于第三世界政府和当地社会实力的增强。

(5)、“依附性发展”的受益者是跨国公司(或外国经济实体)、当地政府和地方工商界精英,而不是普通老百姓。

三、研究方法1、在分析单位上,以民族国家为分析单位,其理论旨趣是探讨第三世界不发达的原因2、分析的理论范式采用“核心”与“边缘”或“中心”与“外围”二分结构,旨在探讨不平等的世界分工和贸易格局虽如何建立的,依附是如何形成的3、在具体的分析上,采用普遍归纳法,“依附”这一术语仅仅作为对第三世界国家“不发达”的普遍现象的一种归纳,因而对各国“依附”的特定情况及其多样性缺乏具体的历史的分析

四、主要内容1、理论假设:(1)、“依附”是历史上形成的一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结果,适用于分析所有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问题(2)、依附的实质在于,在不平等的世界分工和贸易格局中,不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间存在着依附关系(3)、经济剩余的转移是造成依附的主要根源。(4)、依附和发展是不相容的

2、理论观点:(1)、外因论的发展观。(2)、非西方国家“不发达”的原因是人造的,是一种社会发展的扭曲现象。(3)、非西方国家发展过程:殖民主义阶段、替代进口工业阶段、真正自力更生阶段(4)、发展道路上,主张打破依附,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3、理论分类(1)激进主义依附论这一理论流派的主要代表有弗兰克(GunderFrank)、阿明(Samir

Amin)等。①、弗兰克的理论弗兰克提出了“不发达的发展理论”(DevelopmentofUnderdevelopment),他认为两种结构的存在使得处于外围的国家日益走向贫困:宗主——卫星的全球体系和卫星国的中心——农村的结构,而“外围”的发展与“外围”与“中心”的联系是成反比的。因此,他主张一种“脱钩论”。

主要观点:在国际关系中,无论哪一方面——贸易、投资或技术,主要的受益者不是发展中国家,而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外围因受跨国资本主义影响而形成的外在依附地位,是外围难以发展的原因。发展中国家的不发展不应当归因于前资本主义的传统或制度,而应归因于资本主义。全球体系是一种牺牲一部分的利益而让另一部分发展起来的体系。外围的不发展和中心的发展是同时并存而又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依附造成了依附国的不发达与低度发展要摆脱不发达状况,就必须摆脱对资本主义的依附

②阿明的理论世界资本主义由中心和外围两个部分组成。外围地区的资本主义关系是由外部引进的,但它的构成却同中心有很大的差异,因为在外围地区支配经济结构的是出口部门,而出口部门又是按照国外市场的需要而形成并受其制约的。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支配下,外围国家不过是中心国家的附庸。中心的发展造成了外围的不发展,并使外围依附于中心。阿明还分析了中心国家与外围国家之间的不平等交换问题。所谓不平等交换,是指交换的产品中,工资的差异大于生产率的差异。从生产技术看,外围国家中受国际资本支配的部门与中心国家同类部门是大致相近的,从而生产率水平也是相差有限的,但是外围国家的工资水平却比中心国家低得多,结果,出现了不平等交换。

③总结激进主义依附论是一种外因决定论。简而言之,即处于外围不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它们贫困的总根源,要么在于一种从殖民主义时代延续下来的不平等的国际关系体系;要么就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这样一种整体的结构的作用。

2、改良主义依附理论改良主义依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巴西社会学家卡尔多索(F.H.Cardoso),从理论倾向来看,他既反对西方经济学中的新古典派的现代化理论把不发达国家落后的原因归结为其内部因素,但同时,对于弗兰克的外因论他也是持批评意见的。基本观点:认为发展和依附是同时发生、并存的一个过程,而不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两个范畴”。利用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联系来为本国的发展服务,而不是原先的脱离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的思想。----这是对于东亚模式以及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发展实践经验的一种理论上的折射。

3、正统主流依附理论多斯桑托斯(DosSantos)以其所提出的新依附论而成为这一流派的主要代表。主要观点:(1)、提出依附的定义依附是这样一种状况,即一些国家的经济受制于它所依附的另一国经济的发展与扩张。两个或更多的国家经济之间以及这些国家的经济与世界贸易之间存在这互相依赖的关系,但是结果是某些国家(统治国)能够扩展和加强自己,而另一些国家(依附国)的扩展和自身的加强则又是前者扩展-对后者的近期发展可以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的反映,这种相互依赖关系就呈现依附的形式。

(2)、依附的基础是国际分工。这种国际分工使某些国家的工业获得发展,同时又限制了另一些国家的工业发展(3)、依附主要有三种形式:1)、商业-工业依附,建立在贸易和对自然资源的剥削基础上的“殖民依附”2)、“金融—工业依附”,这种依附的特征是支配国使依附国的经济结构适于支配国的需要3)、“技术—工业依附”,这种依附是以跨国公司为基础的,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中进行投资,使其国内市场适应于自己。

(4)、除了国际原因外,每一种形式的依附都是同发展中国家的内部结构相联系的,这种内部结构本身也是依附的一部分。(5)、依附决不仅仅是一种外生现象,而且也是一种内生现象,有其内在的根源。(6)、摆脱依附的唯一办法是改变发展中国家的内部结构,并使其适应于外部国际结构。

评价:多斯桑托斯的新依附论是对20世纪6、70年代以及80年代拉美国家经济发展的一种完整的反映。新依附论强调附属国与统治国关系的不能改变性,而且,由于附属国受国际和国内依附结构的影响,附属国就会走向更加不发达的地步,依附性结构也会影响生产率。多斯桑托斯的论述虽然在现世看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作为主流的依附论及其对现实的一些借鉴意义是不可否认的。

4、其他理论(1)桑克尔的理论。1)不发达国家内部的结构瓶颈起着“依附机制”的作用。不发达—发达的全球体系在一个时期演进的结果,引起了世界各国之间的两极分化:一方是发达的、工业化的、先进的、中心北方国家;另一方是不发达的、贫穷的、依附的、外围南方国家。2)中心以多种方式去剥削外围3)中心—外围的贸易特点是不平等交换。不平等交换既指外围国家贸易条件的恶化,也指在投资、技术转让、租税以及跨国公司等方面不平等的讨价还价能力。

4)跨国公司吮吸发展中国家本来可以用作国内发展资金的经济剩余,并造成东道国的经济扭曲,这种经济扭曲主要表现为:跨国公司使用加剧东道国失业的不适用的资本密集技术;跨国公司导致东道国收入分配状况恶化;跨国公司改变东道国的消费偏好并导致具有发达国家特点的“消费主义”;跨国公司把在东道国的研究工作和企业决策集中起来,从而使子公司和附属机构不能与东道国的本国经济融为一体;跨国公司还可以削弱东道国政府控制经济的能力,并操纵国际金融贸易体系以满足它们的需要而损害东道国的利益。

(2)伊曼纽尔的理论主要观点:伊曼纽尔根据依附理论,论证了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是一种不平等交换。他认为,由于外围的工资较低,从而决定了穷国的贸易条件不利;或者,即使外围的工资同中心的工资相比有所提高,只要外围的利润率较低,贸易条件也会不利于外围。因而外围国家在与工资高、利润率高、贸易条件有利的中心国家进行交换时,是一种不平等的交换,受到中心国家的剥削和掠夺。据此,伊曼纽尔认为,要消除国际贸易中交换的不平等,必须使外围国家提高自己的工资水平。

5、总结(1)主要观点1)、不能根据表象把不发达单纯看成是一种落后状态或一种自然现象,而应认识到,它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世界资本主义积累过程的一个方面,也可以说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2)、不发达现象之所以形成,是因为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存在着支配的中心—受支配的外围关系和不平等交换的关系。处于外围的、受支配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始终是处于中心的、支配地位的发达国家的从属,不能自我地、独立地决定本身的经济发展的战略和政策。3)、在不平等的交换关系中,中心国家从外围国家取得了大量的剩余,从而得到不断的发展,而外围国家由于剩余的源源流出,从而不能跳出贫困的恶性循环。发达与不发达不过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两个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侧面。

(2)政策推论1)要使依附状况颠倒过来,就必须改变内部生产结构,改变制度和秩序

2)一些依附论者还认为,除非整个世界改造成为国际社会主义体系,否则外围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发展。只有铺平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出现了具有新意识形态目标的新社会群体,自主的发展才有可能。因此,他们认为,在外围国家内部必须进行由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才能挫败那些按照外国经济利益需要而行事的“企业的”和“官僚的”资产阶级集团的野心。换言之,革命和社会主义是发展的必要条件。

3)一些强调中心与外围力量不平等的依附论者认为,外围通过坚定的政策措施,实行地区经济一体化,订立国际商品协定,发展本国技术,就可以把中心的不利影响缩小到最低限度。

4)主张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的发展,应该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脱钩”,而不是“结合”到这个体系中去“争取改善”自己的国际地位。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不能只停留在内向的进口替代政策,而应当走向“集体的自力更生”。阿明指出,不发达国家只要继续同世界市场结合在一起,它就始终处于无助的地位。他主张形成一种由三个互相依赖的部分组成的新发展战略:一是选择以依赖本国资源原则为基础的自力更生发展道路;二是优先考虑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合作和经济一体化;三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以提高原料的价格,控制自然资源,保证第三世界的制成品能进入发达国家的市场并加速技术转让。

五、对依附理论的评价1、理论意义(1)、依附理论的产生结束了现代化理论的独尊地位,促使人们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进行独立思考(2)、看到了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平等和低度发展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看到他们给低度发展国家的发展所带来的损害和负面后果(3)、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分析框架,一反现代化理论只从社会内部因素看不发达国家的落后问题,而从核心和边陲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关系去解释发展中国家的不发达现象

(2)、对依附理论的批评研究方法上的普遍归纳法,未能仔细分析众多非西方不发达国家在发展起点、发展程度上的差异将注意力集中在外部力量对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的影响上,忽略了阻碍这些国边缘国发展的内部原因在对外开放的态度上,持关门、不接触的态度它过于强调一国发展中的外部影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阻碍外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内部因素,而且对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外部因素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表现出一定的绝对化倾向,特别是失之于片面、偏激,并带有空想成分,不具实际操作性。

世界体系理论一、概况世界体系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有广泛影响的理论。它试图用中心边缘依附关系、世界劳动分工和阶级冲突等变量来分析世界体系的历史演变,从而解释16世纪以来的世界发展史。世界体系理论的代表人物包括沃勒斯坦和霍普金斯等。世界体系理论(Worldsystemtheory)作为一种理论和方法主要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其主要标志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伊曼纽尔·沃勒斯坦于1974年出版的《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16世纪资本主义农业和欧洲世界欧洲的起源》这种理论和方法是西方学术界继50,60年代现代化理论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理论和新方法,其影响遍及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以及地理学等主要社会科学领域.世界体系理论创造性地融合了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主流学派与非主流学派(即“经典现代化理论”与“依附论”),揭示了现代化的不可阻挡的全球发展的趋势。

二、理论渊源1、普雷维什“中心-边缘”结构观普雷维什将世界分为中心国家和外围国家,即由发达国家构成的中心体系和发展中国家构成的外围体系.它们是两个社会经济结构、技术结构极其不同的体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不平等地位.外围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经济结构呈现单一性结构特征,在技术进步利益的分配中处于被动.普雷维什认为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1)中心国家通过资本输出,凭借其技术和管理上的垄断优势构筑和强化外围国家在经济上对中心国家的依赖关系;(2)传统的国际分工造成外围国家经济结构的单一性,使外围国家成为中心国家原料产地和制成品销售市场;(3)外围国家贸易条件长期恶化.

2、法国年鉴学派所谓法国年鉴学派,是法国自1929年以来主持、编纂《经济与社会史年鉴》的几代历史学家。这些历史学家反对以兰克为代表的旧的史学传统,主张把新的观念和新的方法引人历史研究领域。他们的理论不仅震撼了法国的史学界,而且深刻影响了整个现代西方史学的发展。其中布罗代尔的观点对世界体系理论的影响最为直接

布罗代尔认为,历史学所以不同于其他社会科学,主要体现在时间概念上。历史时间就像电波一样,有短波、中波和长波之分,布罗代尔分别称为短时段、中时段和长时段。所谓短时段,也叫事件或政治时间,主要是历史上突发的现象,如革命、战争。地震等等;所谓中时段,也叫局势或社会时间,是在一定时期内发生变化形成一定周期和结构的现象,如人口的消长、物价的升降、生产的增减;所谓长时段,也叫结构或自然时间,主要指历史上在几个世纪中长期不变和变化极慢的现象,如地理气候、生态环境、社会组织、思想传统等等。他认为短时段现象只构成了历史的表面层次,它转瞬即逝,对整个历史进程只起微小的作用。中时段现象对历史进程起着直接和重要的作用。只有长时段现象才构成历史的深层结构,构成整个历史发展的基础,对历史进程起着决定性和根本的作用。因此,历史学家只有借助长时段的观点,研究长时段的历史现象,才能从根本上把握历史的总体。这一观点成为布罗代尔全部历史思想的出发点。

3、马克思主义的资本积累理论(1)、基本观点资本积累的不断增进、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相对过剩人口的不断增多,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一极的财富积累和无产阶级一极的贫困积累,形成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在这一般规律的作用下,无产阶级贫困化就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

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出大量的社会财富,这些财富被资产阶级无偿占有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与资产阶级的财富积累同无产阶级的失业、贫困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资本积累的增长,必然造成劳动力对资本的供应不断增加,从而相对过剩人口与日剧增。

(2)、对世界体系理论的借鉴1)是世界体系发展的一个中心议题2)其理论视角不是关于国内(或国际)发展,而是关于资本主义一般的发展,是关于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发展理论

4、依附理论二者之间有很多共同之处,如明显收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都以现代化理论为批判对象,都存在依附关系结构的存在等等

三、主要观点1、世界体系的基本概念世界体系论也有一组基本概念。这就是核心(core)、边缘(periphery)、半边缘(semi-periphery)和世界体系(world-system)

沃勒斯坦认为:现代世界体系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基本维度构成的复合体。它具有范围、结构、成员集团、合理规则和凝聚力。世界体系的生命力由各种冲突构成。其中经济体是整个世界体系的基本层面,是政治体和文化体存在、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世界体系是由中心、边缘、半边缘三个部分构成的,他们之间在功能运作或分工上是不平等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是其主体

沃勒斯坦认为依附论的“中心”、“外围”只是地理上的概念,“中心地区是多种经济复杂组合地,那里有面向大众市场的产业,如掌握在本地资产阶级手中的国家和地方商业活动,相对复杂和先进的农业形式,外围地区相反只存在单一农业,大庄园的作物收获是通过强迫劳动来实行的。”在世界体系论里,核心、边缘和半边缘不是一种地理位置上的分划,而是代表和表达了三种不同的经济形态,并履行着不同的经济职能。从核心到半边缘到边缘的辐射,并不体现为贫富的变化,而主要是经济自主性的弱化。三个区域中每个区域的存在都以其他区域的存在为条件,它们不仅在交换中处于不平等地位,在生产活动上也有显著差别。

构成核心的是世界上少数最富裕的国家,它们的特征是技术含量高、资本密集、高工资。自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产生以来,只有少量国家处于核心区,即:16~19世纪西欧的荷兰、英国、法国、德国、20世纪的美国以及后来居上的日本。核心国家主要从事高科技、高垄断因而高利润的生产,输出的是制造业产品,沃勒斯坦称之为“核心类生产活动”。构成边缘的是当今世界上广大最贫困的国家和地区,它们的特征是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低工资。边缘国家生产活动的特点是低科技、低垄断以及由此造成的低利润,输出的是农业初级产品、工业原料和自然资源,沃勒斯坦把它称作“边缘类生产活动”介于核心和边缘之间的国家和地区则形成半边缘。这类国家就是那些既受到核心国家控制,同时又可以部分地控制边缘国家的国家,如拉美一些经济强盛的国家和欧洲的整个边缘地带,以及亚、非的大部分国家,它们同时兼有核心国家和边缘国家的特征。沃勒斯坦认为,从政治上看,半边缘地区是一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不可缺少的结构性要素。

2、主要观点世界体系理论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理论。沃勒斯坦把它分为10个方面:(1)周期和趋势,(2)商品链,(3)霸权和竞争,(4)地区性和半边缘性,(5)融入和边缘化,(6)反体系运动,(7)家庭,(8)种族主义和性,(9)科学和知识,(10)地缘文化和文明。这些方面归纳起来涉及三个层次,分别是世界经济体系、世界政治体系和世界文明

世界经济体系(1)、世界体系关心的不是个别国家,而是所有国家所构成的总体关系,即世界体系(2)、这个世界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它形成于16世纪,是以欧洲为中心的

(3)、世界体系是由中心、边缘和半边缘三部分构成。中心地区是经济发达地区,边缘地区是经济落后地区,半边缘地区介于中心和边缘地区之间它们之间在功能运作上是不平等的,核心国家在功能上自然强于边缘国家,故有不同的发展状况现代世界体系是具有广泛劳动分工的实体。这种分工不仅仅是功能上的——即业务上的——而且是地理上的。那就是说,各项经济任务的区域分布不是均匀地分布于整个世界体系。现代世界体系内的分工是不均匀的。

在现代世界体系中占优势的地区。即中心地区,往往是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一方面,他们不仅通过不平等的分工关系控制了有利的贸易通道,而且可以利用边缘地带提供的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从而始终在世界市场占据垄断地位;另一方面,这些地区都有一个强有力的国家与中心国家相对应的,是边缘地区。一方面“边缘地区的地位刚好相反,它可为现代世界体系提供廉价的劳动力、原件和初级产品(主要是农产品、矿产品及劳动密集型产品);另一方面,边缘地区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机器半边缘地带介于二者之同。这类国家既受中心国家控制,同时又可部分地控制边缘国家,如拉丁美洲的一些经济强大国家和欧洲的整个边缘地带,以及部分亚洲国家。在沃勒斯坦看来,“半边缘地区是一个世界经济体不可缺少的结构性要素。这些地区所起的作用同帝国中各贸易集团能起的作用相似。”半边缘地带在现代世界体系中的独特地位,决定了其上升为中心国家或下降为边缘地区的双重可能性。如果说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的“中心——半边缘——边缘”结构是对西方经济发展理论和依附理论的“中心——边缘”结构的继承的话。那么“半边缘地带”的概念,则是一个独特的创见。

(4)、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不断把外围地区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并使之边缘化;中心和边缘的不等价交换,保证了资本主义的运行和资本的积累。(5)、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着停滞和扩张的长周期运动;扩张期经济增长从中心向边缘扩散,停滞期首先损害的是边缘地区的利益。(6)、国家经济地位是变化的,国家经济地位的地理分布也是变化的。中心和边缘地区不是固定的,边缘地区可以成为中心地区,中心地区可以变成边缘地区。在停滞期,半边缘国家地位变化比较大。

(7)、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趋向于扩大不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差距,趋向两极分化。(8)、世界体系具有循环性和世俗性的发展趋势。即一个方面,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通常处于一种漫长的扩张和紧缩的循环发展中,另一方面这种循环有发生在世俗化的趋势里。

世界政治体系:(1)、国家体系的运行存在周期性,称为霸权周期一些能为自身创造有利条件的半边缘地带可以通过位置的移动上升副中心位置。同样,一些能为自身创造有利条件(如建立强大的国家机器等)的边缘地区,也可以通过结构位置的流动而上升到半边缘甚至中心的位置。中心国家也会出现衰败。“一个国家一旦出现真正的霸权国,它就开始衰落。因为一个国家不再是霸权并不是因为它丧失了力量(至少过去很长时间后不是这样),而是其他国家取得了胜利。”事实的确如此。16世纪的霸权国是荷兰,l7、18世纪被英国取而代之。“19世纪后,随着中心区逐渐由西欧扩大到北美,英国霸权地位逐渐衰落。到20世纪中叶,美国成为霸权国,此后它也逐渐衰落,由此引发整个世界格局的一系列巨变。”

(2)、现代国家和国家体系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独特产物,国家的形式、实力和边界都在不断变化,国家体系一直在扩展。世界体系的国家体系是多重的。(3)、国家体系的变化包括两个对应的过程:核心化过程和边缘化过程。核心化过程指中心地区利用国家机器在世界经济中垄断商品、谋求利润最大化,最终成为核心国家。边缘化过程指边缘地区利用不太先进的技术和不等价交换,逐步成为边缘国家(4)、国家体系中的霸权是一种机制,它有三个物质基础。霸权的机制是在大国竞争中,一个大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它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上的原则和意愿强加于国家体系中。霸权的物质基础是工农业生产、商业、金融更有效率。霸权的兴衰与这三个经济部门的效率相关。霸权国家先在工农业部门取得优势,然后在国际贸易中取得优势,最后在金融领域占有优势。在三个领域都获得优势,就获得短暂的霸权地位。

(5)、霸权统治时期的国家体系是暂时稳定的。政治上追求霸权地位和经济上追求利润最大化一样,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推动力。追求霸权地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共同目标。

(6)、霸权国家可以运用自己的国家政治机器,为本国资本在世界市场获得最大利润,提供垄断的政治条件。但是霸权的政治职能不是无限的,受到国家体系和竞争国家的制约。

世界文明沃勒斯坦认为,当我们将文明看成是不同习惯、结构和文化而讨论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时,我们应该将其放在一个历史体系中来分析。自牛顿力学产生以来,追求科学是文明的象征。这一思潮伴随英国工业革命以及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文明,这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文明上的表现。对于核心国家创造的科学文明,边缘国家处于两难境地,很难作出有效的反应

四、世界体系的分析方法1、研究对象上,主张分析单位是世界体系,而不是具体的国家或社会2、分析方法上,主张结构分析分析特点是:用各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互动关系来解释发展和不发达。故认为核心、半边缘、边缘是作为世界体系整体的特征而存在的

五、小结1、扩大了社会发展分析的范围2、对依附理论有明显的发展3、不足(1)中心和外围国家的划分没有定量标准;(2)着重从世界体系角度分析世界发展,相对忽视了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的作用;(3)概念比较混乱,理论自身的矛盾比较多;(4)世界体系层次分析不能反映世界发展和现代化的全貌(5)具有结构决定论倾向(6)欧洲中心论倾向各类理论的联系与区别一、现代化理论与依附理论的比较1、相同点

(1)、两者的研究兴趣都在于找寻促进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的因素;

(2)、两者都采用了相同的研究方法,即高度的抽象;

(3)、具有类似的理论范式,“传统的现代化”学派采用“传统与现代”,而依附学派采用“核心与边缘”或者“都会与卫星”。

2、不同点:

(1)、理论背景不一样。“经典现代化”观点受欧洲进化论和美国结构功能主义的强烈影响;而依附观点激进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强烈影响。

(2)、对造成第三世界国家落后的原因的看法不一样,“经典现代化”学派认为第三世界国家落后的根本原因是在这些国家的内部,诸如传统的文化、缺少生产性投资、缺乏成就动机等等;而依附学派则持与现代化学派相反的观点,认为原因是外部的,是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造成了第三世界国家的落后。

(3)、“经典现代化”学派认为第三世界国家与西方国家保持接触有益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根据这一观点,西方国家应该援助第三世界国家去发展;依附学派的观点与其相反,认为两者之间联系有害于第三世界国家,西方国家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剥削第三世界国家。

(4)、在预测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的前景时,“经典现代化”学派对此持乐观态度,认为第三世界国家最终会赶上西方国家从而实现现代化。依附学派却持悲观态度,认为如果现在这种剥削的联系不打破,第三世界国家将愈来愈依附于西方国家,最后导致欠发达甚至完全被挤垮

二、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的比较世界体系理论与依附理论与有许多共同之处,甚至有人把它们看作是同一个理论派别。如这两者明显都受到了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影响,都以现代化理论为批判对象,都承认依附关系结构的存在等。但世界体系理论是在依附理论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是对依附理论的补充与发展。在早期的研究中,世界体系理论常常与依附理论一并引用由于世界体系理论的演变,依附理论与世界体系理论的差别则越来越大:

区别:1、分析的单元不同,世界体系理论的分析单元是世界体系,坚持把世界体系作为社会科学的分析单元,而依附理论仅侧重国家层面;2、受法国历史方法论的影响,沃勒斯坦把社会的真实性看作处于一种波动状态之中。不同于集中于民族国家的兴旺与衰退的依附理论,世界体系学派研究世界经济的历史动力学。3、依附论者所讲的依附或依赖是单向的,而世界体系理论所讲的依赖则是双向的

4、不同于依附学派,世界体系学派有一独特的理论结构。沃勒斯坦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有三个层面:核心、半边缘和边缘,代替了依附学派中的“核心—边缘”的两维的理论结构。半边缘概念的提出是发展理论上的大胆突破,因为这一概念使研究者能考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复杂性和动态特征。三维模式使沃勒斯坦研究向上流动(从边缘流向半边缘或者流向核心)以及向下流动(从核心流向半边缘或者流向边缘)成为可能,用三维模式中的中间概念半边缘,世界体系研究者能研究国家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地位的变迁的矛盾。另外,沃勒斯坦的三维模式避免了依附理论的决定论者的观点,即由于核心总是剥夺边缘,边缘将总是处于欠发展状态或者依附发展状态。用半边缘的概念,世界体系理论不需对第三世界边缘地区的独立自治的发展道路作出解释。相反,半边缘概念能回答东亚国家和地区为什么在20世纪后期能超越其边缘状态

5、依附理论只集中研究边缘,而世界体系理论有较宽泛的研究范围。世界体系理论不仅研究第三世界边缘落后的地区,而且研究发达的资本主义核心地区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与发展(长期的趋势和循环的规律)以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将来的命运。

现代化理论的新发展一、新发展观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们主张新发展应该是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1、佩鲁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对发展不利的因素(1)、整体内和组成部分之间缺乏联系(2)、经济上与发达国家的联系只能建立在一种不平等的基础之上(3)、人力资源的浪费

2、主张发展的整体性和内生性(1)、内源发展战略:认为发展应是由内部发生的,因为一个社会要发展,就应该保持自己的特色,应从他的文化和固有的思维和行动方式中吸取力量。(2)、内源化发展的条件重视发展政策和发展项目的集体或文化特征,并把人民大众从其自发发展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才能实现发展的内源化。

二、全球化趋势与问题(一)全球化概述1、全球化的概念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

2、全球化的趋势包括:全球范围内的通用标准的数目的增长,例如:版权法国际贸易以比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更快的速度增长由跨国公司控制的世界经济的股份的增长全球金融体系的发展更多的国际间的文化影响,例如通过好莱坞电影的出口文化多样性的减少国际旅游业的发展通过诸如互联网和电话等的技术使得共享的信息资源不断增长移民的增长,包括非法移民

提升自由贸易:

①商品:较少或消除关税,建立自由贸易区来降低关税、

②资金:减少或消除资金控制(资金控制会影响贸易发展)

③减少、消除对当地产业的津贴补助金(达到公平贸易)

知识产权保护:①在国家间对知识产权法律进行协调(通常来说,是添加更多限制)②跨国界承认知识产权限制(例如,在中国获得的专利权可以在美国获得承认)

3、全球化的特点(1)、全球化表现为人们的时空观念发生了变化(2)、全球化表现为文化互动的增加(3)、全球化表现为地球人所面临的问题增多(4)、全球化表现为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强化,以及强大的跨国行动和跨过组织的出现(5)、全球化表现为全方位的一体化

4、全球性原则(1)人民的发展权(2)以是否有利于社会为标准,衡量所有的重大政策措施(3)衡量社会关注的各种事项(4)负责任而公正的全球主义

5、全球化带来的问题全球化的历史经验可以分成四大类:道义问题;收益问题;趋同与逐异问题;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问题。而以下四个全球化特征正对应着这四个问题。(1)缺少法治道义的全球化(2)无法预知国家损益的全球化。(3)刺激追求差异的全球化(4)促进民族主义和国家疆界的全球化。

6、经济全球化的利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有利因素(1)、可以充分地利用外资(2)、资本的进入带来了实用技术、管理经验和企业创新精神(3)、资本的进入有利于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4)、外资进入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5)、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的完善,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化和金融深化(6)、资本的进入有利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转型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弊端(1)、大量外资的进入容易造成债务负担,可能引发国际债务危机。如1995年墨西哥爆发了重大的国际债务危机。(2)、外资进入对民族资本和民族工业冲击较大(3)、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4)、跨国资本的进入增大了金融市场的投机性和风险度,容易给短期投机资本冲击较虚弱的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造成可乘之机(5)、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充满了动荡和起伏(6)、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7)、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

7、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更是严峻,发展中国家在与发达国家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部分利益的同时,却承受着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甚至对本国经济的严重冲击。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主要有:(1)发展中国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随着全球贸易和全球生产体系的迅速发展,以及跨国公司及其资本的不断扩张,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冲击,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也不断增大。发达国家控制着国际经济体系,手里掌握着资金、技术等优势,在经济全球化中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远远抛在后面。

(2)经济全球化下的金融全球化在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金融风险和经济冲击。目前,24小时电子化交易的全球金融市场已经形成,在为市场交易提供更大便利的同时,也为金融界的不少投机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3)再次,由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范围内市场力量的加强,以及发达国家大跨国公司的不断扩张,有可能冲击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国内产业,威胁其国内市场安全,使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事务中的权力相对减弱

(二)、全球化理论1、麦克卢汉的地球村理论(1)“地球村”概念地球村”概念的主要含义不是指发达的传播媒介使地球变小了,如变成一个村庄,而是指人们的交往方式以及人的社会和文化形态的重大变化。

(2)传统“地球村”理论麦克卢汉将地球村一分为二:传统的地球村和赛博空间的地球村。然后又把传统的地球村一分为二:广播地球村和电视地球村①广播地球村广播媒介造成的环境和亲子家庭关系的环境极其相似。作为单向性的传播媒介——广播,它不能够记录任何相左的意见或反对的声音。听收音机的人,无论其年龄大小,实际上都成了匍匐在父亲脚下的孩子

②电视地球村也即麦克卢汉的窥视者的村落。通过电视,村里人从收听者变成收视者,从小孩变成窥视者,参与程度明显增加了。电视对于广播来说,当然是一种提升,但不足的是它同样不能够记录任何相左的意见或反对的声音。

(3)赛博空间地球村在赛博空间里,昔日的村落又重新建立起来,这时的村落不再局限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它还是全球层次上的村落。全球规模的村落借助因特网建立起来(4)地球村的时空媒介仿佛是一阵飓风,摧毁了时间和空间这两者之间的各种稳定关系。在赛博空间地球村里,全球已自我内爆,消除了时间和空间。

2、罗伯森的文化系统论(1)全球化的定义

定义:从文化的意义上理解和把握全球化,罗伯森对全球化下了一个包括两个部分的定义:“作为一个概念,全球化既指世界的压缩,又指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的意识的增强。”含义:①就第一方面来说,所谓世界压缩是指种种国家体系通过贸易、军事同盟和支配、“文化帝国主义”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程度的增强。

②在罗伯森的全球化定义里,他更强调的是第二层意思,即关于全球意识已发生某些强化的观点。

(2)全球化进程①第一阶段——萌芽阶段(从15世纪初期延续到18世纪中期,发生在欧洲)。在这一阶段,民族国家共同体开始形成②第二阶段——开始阶段(从18世纪中时到19世纪70年代,主要发生在欧洲)。在这一阶段,单一的、同质性的国家观念迅速出现③第三阶段——起飞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延续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在这一阶段,从前一时期和场所发生的日益全球化的倾向开始发生变化,

④第四阶段(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延续到60年代后期)。在此阶段,开始出现围绕起飞时期结束时确定的主导性全球化过程的脆弱条件展开的争论和战争⑤第五阶段——不确定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至今)。在这一阶段,全球意识进一步增强

(3)全球化发展中的文化多样性

罗伯森虽然从对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得出文化的全球化或全球文化的结论,但是,他并不认为这种全球文化是同质的,相反,他却强调全球文化是以多元文化为基础的,文化的多样性应成为理解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维度。

(4)全球文化与地方文化的互动全球化发展已经在文化方面暴露出“极大弱点”,这就是,它使文化传统在全球化面前表现出了很强的失落感,而伴随着这种失落感而产生的是对文化传统的悲观主义追忆情绪。罗伯森用“文化乡愁”或文化忧虑来表达这一现象

3、哈贝马斯的主权终结理论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挑战第一,在哈贝马斯看来,全球化带来的后果,首先是“民族国家”这一概念变得陈旧和过时。第二,全球化使民族国家主权不断萎缩和被架空。第三,全球化使社会福利国家妥协面临着终结。

第四,全球化使主权国家自主行使自己权力的能力日益丧失和削弱首先,国家控制能力因失去自主性而减弱。其次,国家在决策过程中日益缺乏其合法性。再次,国家越来越无力行使调控和组织职能来确保其合法性最后,全球化使维护世界和平与人权的要求在超国家的层面上展开

4、吉登斯的激进现代性理论早在1990年,吉登斯就对“全球化”作了详尽的刻画。他指出,全球化可以被定义为“世界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