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桐城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实施方案(2008~2015年)桐城市人民政府二0一二年二月《桐城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实施方案(2008-2015年)》领导小组名单组长:朱翯(市政府)副组长:李红兵(市政府办)周代智(市国土局)办公室主任:汪名扬(市国土局)成员:洪时朴(市经济委)陈恒(市安监局)徐际中(市公安局)胡久皎(市建设局)陈伯云(市林业局)孙龙生(市环保局)汪光文(市旅游局)汪名扬(市国土局)《桐城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实施方案(2008-2015年)》编制技术指导小组组长:周代智成员:汪名扬程剑海编制单位:桐城市国土资源局承编单位:安徽省地勘局三二六地质队项目负责:吴明洲编写人员:吴明洲、黄成制图:严惠、黄成提交日期:2012年2月目录第一章总则1第一节编制的目的、依据1第二节方案基准年、适用期限及适用范围1第二章社会经济与矿产资源形势2第一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2第二节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发利用现状3第三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7第四节矿产资源供需形势8第三章实施目标与指导思想10第一节指导思想10第二节基本原则10第三节总体目标11第四节分期目标11第四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14第一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向和开采总量调控14第二节开采规划分区14第三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调整15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17第一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总体原则17第二节矿山地质环境与保护治理18第三节新建、生产和闭坑矿山的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18第四节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19第六章保证方案实施的主要措施24第一节建立和完善方案管理制度………….…24第二节强化方案实施,严格矿业权管理………..………...…24第三节建立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和环境保护的多元投资机制.25第四节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和管理水平25第七章附则27桐城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2008-2015年)总目录方案文本桐城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实施方案(2008-2015年)桐城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实施方案编制说明(2008-2015年)方案附表附表1:桐城市矿产资源储量表附表2:桐城市矿区(床)资源储量基本表附表3:桐城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表附表4:桐城市主要矿山开发利用现状表附表5:截至2007年桐城市有效采矿权表附表6:桐城市主要矿产品产量、需求量及其预测表附表7:桐城市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分区表附表8:截至2007年桐城市有效探矿权表附表9:桐城市规划关闭矿山一览表附表10:桐城市主要矿产矿山最低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规划表附表11:桐城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规划表方案附图附图1:桐城市矿产资源分布图附图2:桐城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分区图附图3:桐城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及恢复治理规划图。PAGE12PAGE1第一章总则编制的目的、依据为促进全市矿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缓解资源约束压力,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矿产资源对我市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加强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宏观调控,促进矿产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方式的根本改变;加大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促进矿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55号)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安徽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安庆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进行编制《桐城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实施方案(2008-2015年)》。方案基准年、适用期限及适用范围本方案以2007年为基期,2008~2015年为方案实施期,2016年至2020为展望期。本方案适用于桐城市所辖行政区域。第二章社会经济与矿产资源形势社会经济发展概况一、自然经济地理桐城市处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西依大别山,南滨长江,东与枞阳县相望,西与潜山县交界,北与舒城、庐江县毗邻,南与怀宁县、安庆市宜秀区接壤。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西北部为连绵起伏的中低山区,中部是岗冲交错的丘陵区,东南部是平坦舒缓的平原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地理坐标:东经116˚40'~117˚09',北纬30˚39'~31˚16'。全市东西宽42公里,南北长64公里,国土面积1571.63平方公里。辖12镇3街道、203个行政村,18个居民委员会,人口748870人,城市居民145222人,乡镇居民603648人。境内公路网络畅通,村村通油(水泥)路、合九铁路、沪蓉高速公路、合安高速公路、206国道、228省道等均穿境而过。二、经济社会概况1、社会经济现状2007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亿元,比上年增长18%,工业总产值72.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8.3亿元,比上年增长53.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186元,财政总收入5.87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18.6:48.2:3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3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00元。2010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8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固定资产投资122.6亿元,比上年增长34%,财政总收入11.3亿元,增长34%。三次产业结构比15:55:30,城镇化率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30元。2、“十二五”规划纲要和主要发展目标、综合考虑“十一五”打下的基础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00亿元,年均增长17%以上;财政收入40亿元,年均增长28%以上;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00亿元,年均增长22%以上;三次产业结构比9:59:32,城镇化率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8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00元,年均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570元,年均增长12%以上。到2015年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固体废物利用率达到90%以上,生态环境持续良好。三、矿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我市是全省矿业资源小县,2007年全市矿山企业42家,都为小型,从业人数1718人,年产矿石量180.9万吨,产值4073万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0.56%。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发利用现状一、地质调查评价程度及矿产资源概况(一)地质调查评价程度截至2007年,先后开展1:20万区域地质、水文地质调查、1:5万区域地质调查、1:20万航磁测量,此外还开展了1:10万地质灾害区划及调查评价、1:50万水、工、环地质调查评价和第四系地质图、地貌图、工程地质图编制(覆盖本市)。(二)、矿产资源勘查程度在55处勘查地中,详查6处,占10.91%;普查9处,占16.36%;预查40处,占72.73%。勘查以预查为主,详、普勘查仅占27.27%,矿产勘查程度较低。(三)矿产资源概况截至2007年底,我市共发现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14种,矿产地55处(附图1、附表1、附表2),分别为铁矿1处、蛇纹岩矿1处、石棉矿3处、石墨矿3处、透辉石矿1处、饰面用辉长岩矿1处、花岗岩矿9处、安山岩矿1处、砂岩矿2处、片麻岩矿3处、建筑用砂矿4处、砖瓦用粘土矿23处和矿泉水1处。1、金属矿产铁矿1处,小型,查明资源储量750万吨。2、非金属矿产蛇纹岩矿1处,小型,查明资源量260万吨保有资源量260万吨。石棉矿3处,均为小型,查明资源量0.532万吨(矿石23.31万吨)。石墨矿3处,均为小型,查明资源量15.67万吨(矿石378.3万吨)。透辉石矿1处,中型,资源量400万吨,保有资源量400万吨。饰面用辉长岩矿3处,大型2处、小型1处,查明资源量26327.8万立方米。饰面用花岗岩矿4处,大型3处、中型1处,查明资源量13570万立方米。建筑石料用花岗岩矿5处,均为小型,查明资源量237.5万立方米,保有资源量127万立方米。建筑石料安山岩矿1处,小型,查明资源量10万立方米,保有资源量4.5万立方米。建筑石料用砂岩矿2处,均为小型,查明资源量29.5万立方米,保有资源量13.3万立方米。建筑石料用片麻岩矿3处,均为小型,查明资源量140万立方米,保有资源量140万立方米。建筑石料用砂矿4处,均为小型,查明资源量225.7万立方米,保有资源量87.8万立方米。砖瓦用粘土矿23处,均为小型,查明资源量650.6万吨,保有资源量372.7万吨。3、水气矿产矿泉水1处,小型,日允许开采量285吨.含锶0.92~1.43%,偏硅酸25.7~42.8%,水化学类型为HCO3-Na型。二、开发利用现状至2007年底,全市开发利用的矿种有7种。矿山企业数42家。历史遗留矿山70家。生产矿山均为小型矿山。从业人数1718人,矿石量176.9万吨,矿山采掘及加工业产值4073万元,利润527.5万元。矿山开采方式均为露采(见附表3、附表4、附表5)。1、建筑石料:矿山企业16家,从业人数208人,矿石量44.5万立方米,产值1005万元,利润101.4万元,分别占矿石总量、总产值、总利润65.51%、24.67%、19.22%。2、建筑用砂:矿山企业1家,从业人数22人,矿石产量10.5万立方米,产值123万元,利润14.8万元。3、砖瓦用粘土:矿山企业24家,从业人数1480人,矿石总量51.9万吨,产值2925万元,利润409万元。分别占矿石总量、总产值、总利润28.69%、71.81%、77.54%。4、水气矿产:矿泉水矿山企业1家,从业人数8人,日开采量70m3砖瓦粘土制成品、建筑石料基本供应本市使用,建筑用砂依赖临近县外购。建筑石料固废利用率30%三、矿山地质环境现状矿山开采占用大量土地和矿山开采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土地资源和矿山地质环境。42家生产矿山直接破坏土地11.11公顷,其中林地0.61公顷,耕地5.06公顷,其他土地5.43公顷;70家历史遗留矿山直接破坏土地9.27公顷,其中林地5.51公顷,耕地1.27公顷,其他土地2.49公顷;因开采引发滑坡、崩塌破坏土地42.1公顷,历史遗留矿山共破坏土地面积51.37公顷。全市生产矿山和历史遗留矿山开采共破坏土地62.48公顷,已治理4.73公顷,复垦土地4.73公顷。矿山企业“三废”未能完全达标,我市固体废弃物量3.72万吨,年废水排放量1.2万立方米。四、矿产资源管理现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相关的配套法规,我市明确了行政执法程序,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全面清理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证,“两证”持证率、年检率均达100%,对矿业权纠纷及时依法予以调解,按时按质填报统计表,完成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任务,基本实现了境内矿业活动的有序开展。五、桐城市首轮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情况桐城市首轮矿产资源规划于2004年发布实施以来,在加强对我市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促进矿产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优化资源配置、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矿业持续健康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首轮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基本实现,规划目标完成情况见(表2-1)。桐城市首轮规划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一览表(表2-1)序号各项指标首轮规划指标2007年实际情况备注2007年预期值预期年均增长率(减少率)1矿产品总量(万吨)1422%180.9区划调整后数据对比2矿业产值(万元)28603%40733矿山数(家)50424提供可勘察的大、中型矿产(处)2~305探、采证持证率100%100%6三废治理率达到国家标准达到国家标准7矿山环境治理率25%7.54%8土地复垦面积(公顷)8.874.739地质环境治理面积(公顷)8.874.73首轮规划实施后,在我市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促进矿产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优化资源配置、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矿业持续健康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限制开采的砖瓦粘土矿企业关停力度不够。二、基础地质工作相对薄弱,对金属矿产未取得突破;非金属资源调查评价工作进度不大,未能提供大、中型2-3处可供勘察的矿产地。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程度不高。三、矿业结构调整工作有待加强。我市矿山企业规模均为小型,无大中型矿山企业,技术、设备简陋,生产效率低,能耗高,矿产资源利用方式简单粗放,存在破坏资源、浪费资源的现象。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地质环境保护矛盾日渐显露,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工作未能有效开展,资源开发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依然存在,矿山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推广较慢。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措施有待加强。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一、矿产资源供需形势背景分析方案实施期内,随着沿江经济带特别是安庆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社会经济将会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必将呈上升趋势,然而我市的矿产资源相对贫乏,除建筑石料、砖瓦用粘土矿资源、水气矿产有一定保证外,其余金属、非金属资源品种基本上缺乏或严重不足。建筑石料、砖瓦粘土矿是我市主要矿产,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市场需求量将会随之增长。砖瓦粘土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以免烧砖、空心砖和其他新型墙体材料替代粘土实心砖,我市砖瓦粘土矿山面临着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压力,同时由于其供给、需求及消费结构的变化,亦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二、矿产资源需求预测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筑石料的需求量逐渐增长,预测到2015年,建筑石料的需求量达到70.9万立方米,建筑用砂需求量维持2007年基期5万立方米的产量水平,矿泉水需求量172.7立方米/日。由于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为保护土地资源和地质环境,将逐步采用新型建筑墙体材料替代粘土实心砖,我市砖瓦粘土矿需求量将逐步减少。预测到2015年,砖瓦用粘土矿的需求量为18.7万吨(见附表6)。三、矿产资源的保证程度和矿产品可供性建筑石料花岗岩等(包括建筑用、饰面用):保有资源量461.55万立方米,潜在资源量大,按年产矿石50万立方米的开采规模,可开采9年,资源可供性及保证程度较高。建筑用砂:保有资源量87.8万立方米,按每年5万立方米,如合理有序开发,资源可供性及保证程度高。砖瓦粘土:保有资源量372.7万吨,产量按12%的替代产品递减,资源的可供性及保证程度较高。矿泉水:资源量285立方米/日,2015年产量172.7立方米/日,年均12%速度递增,资源可供性和保证程度较高。本市对其他矿产品的需求只有通过“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以解决。第三章实施目标与指导思想第一节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为目标。充分运用“公益先行、商业跟进、基金衔接、整装勘查、快速突破”的找矿新机制,体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规划宏观调控作用,加快矿产资源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发展矿业循环经济,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和节约使用。以市场为导向,统筹兼顾,合理调整矿业资本投入和矿业产业结构,立足本市,继续加大对饰面用优质花岗岩、蛇纹岩资源的勘查开发力度,加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力度,做到资源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第二节基本原则依据并服从上级规划原则严格执行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服从总体规划的规定。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统一的原则按照可持续发展要求安排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项目,做到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相统一,保障矿业经济健康、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加强地质勘查保障发展的原则充分运用找矿突破新机制,加强基础地质工作,积极引导商业性矿产勘查。加强矿产资源的综合勘查、综合评价和有效利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资源整合要与矿产资源规划、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正确处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环境的关系。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相结合的原则以资源储量为基础,以矿业权市场为纽带,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正确处理市场手段与行政手段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六、优化布局与总量调控的原则明确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方向与重点,科学制定勘查与开发利用的空间布局,强化规划的空间指导和约束功能;落实上级规划任务,以市场为导向,统筹市场配置与宏观调控,规范矿产资源勘查与开采准入条件。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第三节总体目标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中统一、精干高效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建立以市场配置为基础,以政策、规划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运行机制,实现公益性矿产调查与商业性矿产勘查分制运行,资源有序开发、有偿开采,集约利用和有效保护。加大对铁、铜、金、饰用花岗岩和蛇纹岩资源的勘查力度,提高资源的勘查程度。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立高度开放、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矿业开发体系和多元、稳定、安全、经济的矿产品供给体系。重点发展新型建材的生产加工,扩大建材矿山的生产规模,实现粘土实心砖向新型节土产品的转换及建筑石料的自给自足。加大对矿泉水的开发力度,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第四节分期目标一、2008——2015年目标以保证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为根本目标。主要指标见(表3-1)桐城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实施方案主要指标(表3-1)指标类别规划内容指标指标属性地质调查评价和矿产资源勘查基础性地质调查评价、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加强矿产资源的调查评价工作,提高调查研究和勘查程度。在配合省、市规划的基础上,初步查明全县矿产资源分布与潜力。约束性矿产资源勘查目标重点加强铁、铜等金属资源的勘查,力争以上矿种找矿工作取得新进展;加大砖瓦用粉砂岩、页岩和建筑用砂岩等非金属矿产的勘查力度。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勘查程度,为开发利用提供可靠依据。预期性地质环境调查目标配合市规划开展长江流域环境地质调查、全县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等工作。约束性矿产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矿石总量通过矿产品结构的优化、提高精深优质产品的份额以及加强其它矿产品的开发利用,加大科技投入,使矿石总量年均递增6%。288万吨约束性矿业产值确保我市矿业产值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年均递增6%。6492万元。约束性矿业结构矿山总数32家约束性大中型矿山的比例3%约束性新建矿山规模严格执行《安徽省56个矿种小型矿山最低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及国家和省有关矿产采选行业准入条件。约束性矿产品结构重点调整砖瓦粘土矿的产品结构。以粘土空心砖替代粘土实心砖;并积极寻找新的建材原料,逐步采用粉砂岩、页岩、砂岩等新型制砖材料替代粘土。替代率达20%,逐步减少对粘土矿的需求,使粘土矿开采量按年均12%的速度递减,以减少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侵占,有效保护地质环境。预期性资源利用水平矿山开采回采率提高2-3%约束性矿山综合利用率提高5%约束性矿业权管理矿业权实行“招拍挂”出让100%约束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建立健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责任机制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对矿山地质环境与恢复治理实施全过程的监督管理。预期性矿山“三废”达标排放率达到全市平均水平,矿山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实现全市矿山地质环境基本好转。预期性闭坑矿山的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和土地复垦率达到100%;对于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达到60%,土地复垦率达到55%。全市恢复治理面积为37.93公顷,矿山土地复垦面积35.45约束性不再批准新建对地质环境破坏严重且不可恢复的矿山。约束性二、2016——2020年目标1、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矿石量和矿业产值稳步增长,矿产品深加工比例进一步提高,进一步调整矿业结构,基本做到矿山开采规模与储量规模相适应,矿业布局基本合理。进一步完善矿山资源管理,实现矿业活动从有序走向科学。矿业权市场活跃、规范有序,矿业经济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基本形成现代矿业经济发展格局。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基本改善,矿山“三废”治理率达到国家标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管理基本到位,重点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有效治理,矿山次生地质灾害基本得到治理。第四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向和开采总量调控为保护优势资源,引导开发前景好的资源,扩大急缺资源利用,限制污染环境以及破坏侵占土地资源的矿产资源开发,保证矿产资源开采总量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水平相适应,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供应。根据我市矿产资源特点、开发现状以及资源需求形势,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规划要求,通过鼓励、限制、禁止等手段在方案实施期内对矿产资源的开采总量进行调控。一、鼓励砖瓦用、建筑用砂用砂岩的开采,至2015年开采量达到10-15万吨;二、鼓励开发矿泉水,至2015年开采量达到172.7m三、限制砖瓦用粘土资源的开采,至2015年使其产量限制在18.7万吨规模;四、限制建筑用砂资源的开采,至2015年使其产量限制在5万立方米。第二节开采规划分区为引导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向,促进矿业布局调整优化,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境内资源特点、开发现状和资源开采总量调控要求以及地质环境保护等综合因素,进行规划分区(附图2,附表7),以达到矿山企业在鼓励开采区内聚集、限制开采区内收缩、禁止开采区内关停的目的。本方案设立鼓励开采区6个,限制开采区1个,禁止开采区2个(见附图2)。鼓励开采区Ⅰ1大关饰面用花岗岩鼓励开采区,拟设立采矿权2个Ⅰ2中义建筑石料用花岗岩鼓励开采区,拟设立采矿权2个Ⅰ3范岗-文昌建筑石料用花岗岩鼓励开采区,拟设立采矿权4个Ⅰ4陶冲建筑石料用花岗岩鼓励开采区,拟设立采矿权1个Ⅰ5金神矿泉水鼓励开采区,拟设立采矿权1个Ⅰ6祝桥-九重建筑用砂、砖瓦粘土用砂岩鼓励开采区,拟设立采矿权2个二、限制开采区Ⅱ1滴水岩-蒋河石墨、石棉限制开采区三、禁止开采区Ⅲ1龙眠山森林公园禁止开采区根据省林业厅(林园【2006】71号文),依据《安徽省龙眠山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而圈定。Ⅲ2唐湾-黄铺重要水源禁止开采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供水条例》、《安徽省城镇生活饮用水源环境保护条例》,该区为桐城市重要供水区,依照上述条例,结合城市供水规划而圈定。另外,禁止在嬉子湖生态旅游区范围内从事各类采矿活动;禁止在基本农田保护区进行砖瓦粘土矿的开采活动。除上述范围外,禁止开采区还包括城镇规划区、国道、省道和旅游线路两侧限定范围,沿江、沿湖湿地保护区范围,重要水库、水电站、通讯设备、文物保护单位等一定范围内。第三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调整一、矿山规模结构在产、在建小型矿山生产规模通过改造或调整达到最低开采规模要求;对不能及时调整到位、布局不合理、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土地植被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矿山,予以逐步关停;对新建矿山企业,严格执行《安徽省56个矿种小型矿山最低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准入条件(附表10),以及国家和省有关矿产采选行业准入条件。在方案实施期内,力争减少矿山10家,将矿山企业总数控制在32家,增加2-3家企业为大、中型矿山企业。矿产品结构与技术结构限制传统砖瓦粘土矿的开采,大力发展加气混凝土砌块和免烧砖等新型节土产品。逐步用免烧砖、空心砖和其他新型墙体材料替代粘土实心砖。限制建筑用砂矿山的开采,逐步用砂岩替代。逐步充实与矿山规模相适应的矿山专业技术人员,引进先进的开采、加工技术和设备,彻底改变个体矿山原始的生产方式,提高矿山采选的技术水平。露采矿山采用科学合理的台阶式采矿方法和工艺,严禁高、陡边坡采矿;建设、生产矿山必须严格按设计进行。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根据国家有关规范,结合本市的资源特点和生产技术条件,境内露采矿山回采率95%以上,矿产综合利用率提高5%。鼓励对矿产资源和矿山固体废弃物的二次开发利用。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第一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总体原则一、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遵循矿产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并重的指导方针,按照《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和《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缴存管理办法》的要求,全面推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缴存和矿山地质环境准入以及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报告制度,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闭坑矿山的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进行全程监督管理。二、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和“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责任制,规范采矿权人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和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义务。三、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纳入政府环境保护目标。按照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原则,对不同矿区采取不同政策。对责任人灭失或历史遗留的闭坑(废弃)矿山由政府负责治理恢复四、坚持“污染物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原则。加强对矿山开发中“三废”排放量的控制,提高资源利用率。五、对自然保护区、重要风景区、森林公园、重点公益林、基本农田保护区、文物保护区、大型水利工程设施所圈定的范围以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禁止采矿区等列为矿山地质环境重点保护区(见附图3)。另外对城市规划区、铁路、高速公路、省道、国道和旅游线路两侧限定范围,沿江、河、水库等重要水系两侧一定范围内及通信塔、地震观测站、通信光缆分布线路附近,应由管理单位和部门负责地质环境保护六、开展全市矿山地质环境调查,逐步建立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体系。七、坚持以法律为准绳,任何需要征占用林地的采矿行为,必须报经省林业厅审核同意,依法办理征占用林地手续。第二节矿山地质环境与保护治理按照市规划要求,结合桐城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提高如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目标:1、在规划期内新建和生产(含停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按市规划要求达到100%。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必须有综合利用设计,尽最大可能综合利用。2、对责任人灭失或历史遗留的闭坑(废弃)矿山的恢复治理,由市以及乡人民政府组织、市场运作、多元投资,综合治理、企业实施。规划实施期内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达到60%,规划土地复垦率达到55%。截止到2007年底,全市生产矿山破坏土地面积11.11公顷,已治理和复垦面积2.93公顷,应治理面积8.18公顷,规划期内规划治理和复垦土地面积8.18公顷。历史遗留矿山破坏土地面积51.37公顷,已治理和复垦土地面积1.8公顷,应治理面积49.57公顷,规划期内规划治理面积29.74公顷,复垦土地面积27.27公顷。全市规划恢复治理面积37.93公顷,土地复垦面积35.45公顷。新建、生产和闭坑矿山的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一、新建矿山的地质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严格实行矿山地质环境评估制度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作为采矿权人申请采矿许可证和矿山建设项目审批的必备依据。建设时,涉及其他部门应持有相关的批准手续。矿山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必须同时进行,重视和预防矿山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新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和土地复垦率必须达到100%。二、生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1、完善矿山开采设计,全面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制度,按规定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2、矿山企业的“三废”必须达标排放,对不达标的企业经治理后仍不能达标的坚决予以关闭;尾砂库要按规范设计施工,库满后平整覆土,进行复垦或植树。3、因矿山开采引发地质灾害的,采矿权人应当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向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报告。4、规划期内生产矿山恢复治理率和土地复垦率为100%。5、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环境监测预报制度,逐步建立矿山地质环境预测、预报模型,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的预报。三、关闭矿山和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1、对即将闭坑的矿山。督促采矿权人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进行治理恢复。验收合格后,方可批准闭坑。2、对采矿权人灭失但又未恢复治理的矿山。由市政府或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动用其缴存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治理。3、对历史遗留的废弃矿山的恢复治理。除市组织治理的外,由县政府或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采取“市场运作、多元投资、企业实施、综合治理”方式进行恢复治理。4、到2015年该类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达到60%,土地复垦率为55%。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根据全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发展变化趋势,按照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要求,确定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明确重点治理区即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矿山地质环境重点保护区即矿产资源禁止开采区(见附图3)。对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严重的地区进行分期重点整治,确保地质环境改善。矿山地质环境重点保护区1、龙眠山森林公园地质环境重点保护区(A1)2、唐湾-黄铺重要水源地质环境重点保护区(A2)另外,地质环境重点保护区还包括城镇规划区、国道、省道和旅游线路两侧限定范围,沿江、沿湖湿地保护区范围,重要水库、水电站、通讯设备、文物保护单位附近以及其他法律、法规等规定不能采矿的地区。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胡埠——双龙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Ⅰ1)位于吕亭镇以及大关镇境内,面积2778公顷,区内现有矿山企业4家,历史遗留矿山10家,开采矿种为砖瓦用粘土以及建筑石料花岗岩,露天开采。历史遗留矿山破坏土地面积5.55公顷,未治理,规划治理面积3.33公顷,复垦土地面积3.05公顷。生产矿山破坏土地面积0.69公顷,已治理、复垦土地面积0.6公顷,规划治理、复垦土地面积0.09公顷。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是矿山露天开采对土地资源和地貌景观的破坏、采矿形成的高陡边坡所产生的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内容: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和监测,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消除边坡地质灾害隐患和环境视觉污染。黄岗——石板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Ⅰ2)位于桐城市城关地区,面积2111公顷,区内现有矿山企业5家历史遗留矿山11家,开采矿种为建筑石料,露天开采。历史遗留矿山破坏土地面积9.59公顷,未治理,规划治理面积5.75公顷,复垦土地面积5.27公顷。生产矿山破坏土地面积0.9公顷,未治理,规划治理、复垦土地面积0.9公顷。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是矿山开采对土地资源和地貌景观的破坏,采矿形成的高陡边坡所产生的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内容: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和监测,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消除边坡地质灾害隐患和环境视觉污染。3、项河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Ⅰ3)位于范岗镇、文昌街道,面积2055公顷,区内现有矿山企业2家,历史遗留矿山17家,开采矿种为建筑石料,露天开采。历史遗留矿山破坏土地面积15.86公顷,未治理,规划治理面积9.51公顷,复垦土地面积8.77公顷。生产矿山破坏土地面积0.35公顷,未治理,复垦土地面积0.35公顷,规划治理土地面积0.35公顷。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是矿山露天开采对地貌景观的破坏、采矿形成的高陡边坡所产生的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内容: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和监测,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消除边坡地质灾害隐患和环境视觉污染。。4、陶冲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Ⅰ4)位于青草镇境内,面积301公顷,区内现有矿山企业1家,历史遗留5家,开采矿种为建筑石料,露天开采。历史遗留矿山破坏土地面积3.84公顷,未治理,规划治理面积2.30公顷,复垦土地面积2.11公顷。生产矿山未破坏土地。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是矿山露天开采对地貌景观的破坏、采矿形成的高陡边坡所产生的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内容: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和监测,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消除边坡地质灾害隐患和环境视觉污染。5、龙河-草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区(Ⅰ5)位于范岗镇、金神镇境内、桐城市区、新渡镇少量分布,面积9384公顷,矿区现有矿山企业15家,历史遗留矿山3家,开采矿种为砖瓦粘土,露天开采。历史遗留矿山破坏土地面积1.73公顷,已治理、复垦土地面积1.13公顷,规划治理面积1.04公顷,复垦土地面积0.95公顷。生产矿山破坏土地面积6.93公顷,已治理、复垦土地面积2.33公顷,规划治理土地面积4.60公顷,复垦土地面积4.60公顷。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是矿山开采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地质环境的破坏。治理内容: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和监测,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包括矿山高陡边坡的治理和土地复垦。对上述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可采取以下必要的措施进行治理:通过政府制定优惠政策,实行结构调整、压缩矿山数量,吸引市内外资金,实施资源整合和企业重组,关闭原有小矿山,实现规模化开采,提高矿山机械化生产水平,减少粉尘和大气污染。对矿山“三废”实施重点整治和监测,严格做到达标排放。对压占破坏的土地进行复垦,恢复土地使用功能,加快矿山矿区绿化。对于建筑石料矿山的高陡边坡,通过降低坡度、降低坡高、以及分级开采等方式进行边坡治理,避免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三、重点治理工程在规划期内,选择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矿山,规划安排8个重点治理工程,重点治理工程均位于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内,为历史遗留矿山。同时,将其作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示范项目,治理率、复垦率按100%。通过重点工程的实施,为在全市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积累经验。规划的重点治理工程有:1、桐城市大关镇青龙村采石场地质环境治理治理内容为: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和监测,露采边坡治理及土地恢复治理。矿山直接破坏和环境地质破坏面积0.6公顷,治理面积0.6公顷,复垦面积0.6公顷,治理和复垦率为100%。2、桐城市大关镇高岭村王少友采石场地质环境治理治理内容为: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和监测,露采边坡治理及土地恢复治理。矿山直接破坏和环境地质破坏面积0.9公顷,治理面积0.9公顷,复垦面积桐城市大关镇牧牛村彭进富采石场地质环境治理治理内容为: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和监测,露采边坡治理及土地恢复治理。矿山直接破坏和环境地质破坏面积0.33公顷,治理面积0.33公顷,复垦面积0.33公顷,治理和复垦率为100%。桐城市大关镇牧牛村陈金华采石场地质环境治理治理内容为: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和监测,露采边坡治理及土地恢复治理。矿山直接破坏和环境地质破坏面积0.55公顷,治理面积0.55公顷,复垦面积0.55公顷,治理和复垦率为100%。桐城市长生建材厂地质环境治理治理内容为: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和监测,露采边坡治理及土地恢复治理。矿山直接破坏和环境地质破坏面积2.1公顷,治理面积2.1公顷,复垦面积2.1公顷,治理和复垦率为100%。6、桐城市太平任祥石料厂地质环境治理治理内容为: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和监测,露采边坡治理及土地恢复治理。矿山直接破坏和环境地质破坏面积1.03公顷,治理面积1.03公顷,复垦面积1.03公顷,治理和复垦率为100%。7、桐城市范岗镇高黄村汪存德采石场地质环境治理治理内容为: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和监测,露采边坡治理及土地恢复治理。矿山直接破坏和环境地质破坏面积1.24公顷,治理面积1.24公顷,复垦面积8、桐城市陶冲镇铁岗村彭声富采石场地质环境治理治理内容为: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和监测,露采边坡治理及土地恢复治理。矿山直接破坏和环境地质破坏面积0.07公顷,治理面积0.07公顷,复垦面积0.07公顷,治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市露天音乐会赞助合同(2篇)
- 湖泊周边草坪施工合同
- 高校特聘博士人才引进合同范本
- 耳鼻喉科护士聘用合同范本
- 轨道交通锅炉更换工程合同
- 体育场馆石材铺设施工合同
- 杭州二手房交易售后服务合同
- 婚礼宴会厅租赁合同范本
- 临时演员聘用合同样本
- 终止调解协议书
- 纪检机关查办案件分析报告
- 高一期末家长会课件
- 文化艺术中心行业技术创新及应用
- 2024年航空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航空乘务员危险品历年考试高频考点试题附带答案
- 精神病院设置可行性方案
- 2024版全文:中国2型糖尿病预防及治疗指南
- 《工程地质勘察 》课件
- 小儿肠梗阻护理查房
- 污水处理站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 广东省(广州市)职业技能鉴定申请表-模板
- 漳州市医疗保险参保人员门诊特殊病种申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