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施工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_第1页
高速公路施工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_第2页
高速公路施工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_第3页
高速公路施工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_第4页
高速公路施工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93.080.99P66DB51TechnicalGuideforEcologicalEnvironme202X-XX-XX发布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51/TXXXX—2023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总体原则和基本规定 24.1总体原则 24.2基本规定 25主体工程与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5.1一般要求 35.2路基路面 35.3桥梁工程 55.4隧道工程 65.5交通安全及沿线设施 6临时工程 86.1一般要求 86.2施工驻地 86.3拌合站 106.4砂石加工场 116.5其他临时工程 13 20 22本文件用词说明 27DB51/TXXXX—2023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藏区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路桥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公路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本文件为首次发布。1DB51/TXXXX—2023高速公路施工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指南本文件给出了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的总体原则、基本规定和技术要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新建和改扩建高速公路,可为施工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5562.2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8483《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T1892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50433《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CJJA3-82《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J51/T104四川省绿色环保搅拌站建设、管理和评价标准DB51/T2681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废水废浆回收利用技术规程DB51/2682四川省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HJ907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HJ1276《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技术规范》HJ2025《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JGJ63《混凝土用水标准》JGJ/T328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JTG/T361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60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T367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B04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TF2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GT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22S702室外排水设施设计与施工钢筋混凝土化粪池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施工生态环境保护ecologicalenvironmentprotectionduringhighwayconstruction高速公路主体工程、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在施工过程中,以及施工临时工程在建设、使用和拆除全过程中,为避免产生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而采取的各项保护措施及行为。3.2环境敏感区environmentalsensitiveareas2DB51/TXXXX—2023特殊生态环境敏感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般环境敏感区:除特殊生态环境敏感区外的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范围,永久基本农田、基本草原、重要湿地、天然林,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生长繁殖地,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社会环境敏感区: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的区域。3.3隧道施工扰动涌水disturbedgushingwaterduringtunnelconstruction因施工扰动导致污染物浓度超标,采取处理措施后可回用或达标排放的隧道涌水。3.4隧道涌水清污分流diversionmeasuresfordisturbedgushingwaterandothers将隧道施工扰动涌水和清洁涌水分开汇集及引排的措施。3.5施工生产废水productionwastewaterduringhighwayconstruction施工临时工程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和施工场地、车辆冲洗产生的废水。3.6施工生活污水sanitarysewageduringhighwayconstruction施工驻地与其他施工场所人员活动产生的生活污水。3.7施工场地雨污分流diversionmeasuresforproductionwastewater、sanitarysewageandrainwater将施工生产废水、施工生活污水与雨水分开汇集及引排的措施。4总体原则和基本规定4.1总体原则4.1为规范四川省高速公路施工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技术能力和水平,促进高速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编制本文件。4.2高速公路施工生态环境保护应树立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守法合规、保护优先、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4.3高速公路施工生态环境保护应以管理为核心,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及咨询等参建各方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和制度体系,加强教育培训,确保各项措施能够全面落实。4.4高速公路施工生态环境保护应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报告及其批复的规定,对特殊生态环境敏感区等有专门要求的,应制定专项保护方案并组织实施。4.5高速公路施工生态环境保护鼓励采用趋于成熟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倡导绿色低碳建造技术、智能化数字信息技术的应用。4.6高速公路施工生态环境保护除应符合本文件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4.2基本规定4.1高速公路施工生态保护应严控施工界限及其扰动影响范围,严禁破坏动植物及其生境的施工行为,及时采取防护、修复和恢复措施,减少生态影响,降低水土流失风险。3DB51/TXXXX—20234.2高速公路施工水污染防治应根据不同产污环节、水量水质特征和回用排放标准等,按隧道施工扰动涌水、施工生产废水和施工生活污水等分类制定处理规模、工艺及布局等方案,确保技术可行、经济合理、风险可控。4.3高速公路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应根据土石方施工作业区、施工生产场地、施工便道和施工车辆等产污场区及设施设备运行使用的具体情况,分别或综合采取密闭、覆盖、润湿等抑尘预防措施和移动喷洒、固定冲洗等降尘治理措施。此外,施工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排放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管控要求。4.4高速公路施工噪声污染防治应根据声环境敏感区的分布特点,合理布局高噪声施工生产设施设备、安排高噪声施工作业时间、规划施工车辆运输线路等预防措施,必要情况下应采取隔声板、隔音罩等临时防治措施,按当地规定办理相关施工许可和公告。4.5高速公路施工固体废物应按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废弃材料等分类收集、贮存、转运和处置。其中,属于危险废物的应按国家有关规定专门进行收集、贮存、转运和处置,并做好标识和记录。4.6高速公路施工应根据环境风险识别和管控要求,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存在重大环境风险的区段制定突发事故应急预案,按规定落实各项风险防范措施。4.7改扩建高速公路施工生态环境保护应综合考虑既有道路通车现状和改扩建施工叠加环境影响的实际情况,在确保道路运输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4.8高速公路施工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公示及标识可参照附录A,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可参考附录D。5主体工程与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5.1一般要求5.1.1主体工程与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生态环境保护内容,明确保护目标、措施体系、费用保障等,还应按相关要求结合工程实际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深化设计、编制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制定施工行为规范等专项工作。5.1.2施工时序的安排应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的前提下,充分考虑避开动植物生长活动的敏感季节和社会生产生活的敏感时段,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减少生态影响和社会干扰。5.1.3施工工艺的确定应充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尤其是环境敏感区,应优先选择生态影响小、污染排放强度低、工作效率高的施工方案,推行清洁能源及绿色低碳建造技术应用,从源头上减少施工生态环境影响。5.1.4施工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布设应坚持保护优先、永临结合的原则,减少占地和生态影响,开挖、回填等土石裸露面应及时按设计要求实施工程防护、排水和植被恢复等措施,防治水土流失。5.1.5施工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设施设备应充分考虑施工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地确定和选择,确保其实施方便快捷、运行持续高效、维护简便易行,推行标准化、装配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生态环境保护装备的研发与应用。5.2路基路面5.2.1施工定界路基工程在施工前应设置用地红线界限标识,其设置应醒目、稳固可靠且便于维护,以控制施工作业范围,防止超范围施工、堆渣以及堆放材料。界限标识宜采用彩旗,旗杆可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木质或其他材质,离地高度不低于2m,间距6~10m;旗帜可采用涤纶布,尺寸0.6m×0.9m。环境敏感区路段旗杆间距宜采用低值,并在彩旗上印制相关的环境保护标语或图案。5.2.2表土剥离及保存路基工程开挖前应结合土建、房建、绿化等其他工程的总体施工组织,制定表土剥离、收集、保存及利用计划。表土剥离应按照“场地放线-植被清理-剥离施工作业-转运表土”工艺实施,并根据施工扰动范围内土层结构、土地利用现状和施工方法,确定剥离范围和厚度。其中,农田表土起挖厚度以达到犁底层为宜,通常为15~30cm。林草地表土起挖厚度以达到山皮土(含枯枝落叶层)厚度为宜,通常为10~15cm。4DB51/TXXXX—2023表土堆放应综合考虑工点分布及运距、运输条件,坚持集中堆放、就近利用,减少转运损耗。表土堆放场优先选择永久占地范围内的路基、互通、服务区用地,确需临时占地的表土堆放场应选择生态价值较低的土地。短期内无法转运的表土应分路段集中堆置、规整,设立“表土临时堆放点”标志牌,并及时转运至表土堆放场,无法及时转运的,应采取临时防护措施,确保不产生水土流失。表土堆放场应根据场地条件采用适宜的堆放方式,采取临时挡防、排水和苫盖措施。挡防措施宜采用装土编织袋,尺寸为0.4m×0.6m,并预留运输出入口;排水设施应布置于堆放场周围,宜采用土质排水沟,防止冲刷;表土应适当压实,确保稳定,表面宜采用草毯或塑料布苫盖,堆放周期较长的宜撒播草种绿化。表土堆放场应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定期清掏排水设施,避免堵塞,防止水土流失和养分流失。表土堆放场入口或醒目位置处应设置标识牌,标识信息应包含场地位置、所属标段、表土类型、剥离时间、存放时间等内容。5.2.3施工围挡声环境、大气环境敏感的城镇建成区路段、影响较大的旅游景区路段以及与国省干道紧邻的并行路段等应设置施工围挡,并配置喷雾降尘措施。城镇建成区路段围挡高度应不低于2.5m,其余宜不低于1.8m,宜采用彩钢板。在施工围挡的重点交叉道口应设置环境保护公示牌,公布环境保护责任人及联系方式。条文说明参照《四川省建筑工程扬尘污染防治技术导则(试行)》中施工现场围挡相关要求。5.2.4土石方作业路基土石方开挖、爆破、回填、平整、运输、卸载和地基处理等施工过程中,应在作业面采取喷雾或洒水措施,保持土(石)方表面湿润,大风和灰霾天气土石方施工应采取湿法作业,在重污染天气时应按项目所在区域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要求执行。施工过程不得破坏用地红线外两侧植被。土石方暂停施工导致作业面裸露超过3个月,应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可覆盖植物纤维毯、土工织物等生态环保型材料以抑制扬尘和防止水土流失。路基土石方开挖应随挖随运,废弃土石方应及时转运至弃渣场,在弃渣场尚未正式启用前,确需堆放渣土的,应集中规整堆放在路基红线范围内,采取临时覆盖等水土保持措施,并立牌标识“临时堆土,工后即清”。路基填筑土方时应随填、随压,裸露地表应及时防护,减少裸露时间。在河岸陡坡、边坡下方有环境敏感区的路段开挖土石方,宜采取渣石渡槽、溜渣洞等措施,将开挖的土石导出,防止顺坡溜渣造成生态破坏或水体污染。改扩建项目混凝土构筑物开挖破碎及拆除过程应加强洒水降尘,废旧材料宜综合利用。路基纵向运输通道应及时洒水、喷淋、清扫或喷洒抑尘剂,减少扬尘污染。5.2.5挡防排水在陡坡路段开挖土石方应设置临时拦挡措施,可选用装土编织袋、被动防护网等防护。路基开挖前应做好边沟、截水沟、沉砂池等临时排水设施,宜与永久性排水系统相结合,与工程影响范围内的自然排水系统顺接,避免或减少降雨冲刷。临河路基施工应做好防冲刷措施,水流缓慢路段宜采用吨袋防护,水流湍急路段宜采用铅丝(钢筋)石笼防护,防护高度需高于水面0.5m,不得影响河流通畅过水。5.2.6路面材料储存及混合路面粗集料宜集中规整堆存于公路用地红线范围内,设置吨袋围挡。卸料时采用雾炮或洒水车进行润湿降尘,严格控制堆料高度及坡度,宜逐步覆盖无纺布。细集料及矿粉等应在沥青拌合站料仓堆存,料仓应全封闭,车辆进出口门檐上方外侧布置喷雾装置,物料进出场时应喷雾降尘。路面混合料的生产应在沥青拌合站中统一进行,对位于城市建成区的项目应优先考虑购买成品。5DB51/TXXXX—20235.2.7路面摊铺及碾压下承层、透层、下封层、黏层及沥青撒布等清理面层杂物及灰尘时,不宜采用鼓风机清理,可使用吸尘设备,避免产生较大扬尘。清理后的废弃物应集中运至弃渣场,禁止随意倾倒。沥青洒布机宜采用智能型,减少沥青喷溅、浮油,洒布完应及时清理浮油、封闭作业面,避免油性物质污染土壤或水体。清理刨除沥青边缘、不合格路段以及接缝过程铲除的废弃沥青及混合料,应及时清运至沥青拌合站存放,不得随意倾倒。5.2.8路面养生路面养生应控制洒水量,避免其溢出作业面污染土壤或水体。养生所用土工布或草帘等覆盖物应定点堆存、重复使用,存放点应设置防雨和排水措施,避免析出物污染土壤或水体。覆盖物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回收处理或妥善处置,不得随意弃置。5.3桥梁工程5.3.1施工场地位于旱地的桩基施工工作平台,应防止开挖填筑过程中发生溜渣、覆压植被等行为;位于十年一遇洪水位以下的工作平台,还应采用吨袋或铅丝(钢筋)石笼防护,防护高度需高于洪水位线0.5m,并不得影响河流通畅过水。位于深水区的钢制平台宜在枯水期设置。平台四周应设置拦油索,防止油污泄漏、扩散污染水体。平台上不宜实施切割、打磨、焊接、刷油等作业,确需在平台上实施的,应做好铁屑、焊渣、油污等废弃物的收集工作,禁止废弃物入河污染水体;应避免长时间露天堆存易锈蚀材料,短期堆存应覆盖防水布,防止水体污染;施工结束后及时拆除工作平台,清运或回收材料,恢复河道原貌。桥涵施工场地内的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控制用量,减少溢浆。零星溢浆宜在作业面下方设置无纺布、沟槽等措施收集,泄漏浆液应及时清理,防止其污染土壤或水体。5.3.2桩基施工桩基施工循环泥浆宜采用黏土等环保材料,泥浆循环宜采用钢箱沉淀池,一般为地埋式,位于陡坡路段时,宜采用半地埋式或地上式,并做好截排水措施,防止雨水汇入。洪水位以下桩基泥浆循环沉淀池宜布设于洪水位0.5m以上的区域。钢箱沉淀池可结合冲桩机进行配套设置并重复利用。钢箱规格宜结合立地条件确定,同步设置泥浆循环通道。钢箱材料宜采用Q235b级钢板焊接,厚度宜不小于6mm,并采用20#A型工字钢加固。灌桩时产生的泥浆应集中设置晾晒池或采用板框压滤机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清水可回用于生产或洒水降尘,干化泥浆应综合利用或运至弃渣场。泥浆晾晒池应布设于洪水位线以上的地质稳定区域,应开挖方正,保持现场整洁。拱座和锚定基础施工扰动的基坑水,应将大量泥沙沉淀后排放。桥梁桩基密集作业区宜集中设置泥浆处理设施,四周及内部应布设截(排)水沟,防止冲刷和积水,避免泥浆溢流污染土壤或水体。桩基施工集中区域应做好施工组织,合理安排施工工艺和施工时序,涉及特殊环境敏感区和声环境敏感区的桥梁桩基宜选择旋挖钻施工,以缩短作业时间;在临近声环境敏感区路段,应避免夜间打桩,确需施工的,应提前公示并采取临时性声屏障等措施,减少噪声污染影响。桥梁基础尤其是拱座和锚定施工,应提前规划渣土运输方式及路径,禁止顺坡倾倒。当采用冲击钻工艺时,应当在绞盘上部设置雨棚,下部设置托盘,防止润滑油、机油等进入土壤及地下水,托盘收集的油类应全部收集至危废暂存间。5.3.3墩柱施工涉水桥梁墩柱宜选择在枯水期施工。墩柱模板涂刷脱模剂时,应在四周铺设塑料膜或吸油毡,刷完后及时将刷具、脱模剂及塑料膜等回收至库房,即用即取。6DB51/TXXXX—2023连续刚构桥高墩、斜拉或悬索桥桥塔等混凝土桥墩承台四周应设置浆砌或砖砌挡水设施,用于汇集施工及养护等废水,并设置简易沉淀池进行收集,定期运至混凝土拌合站处理。简易沉淀池可结合现场立地条件及施工转运频率采用混凝土现浇或钢箱等池体形式。墩柱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时,清洗泵管产生的废水应设置简易沉淀池收集,定期运至混凝土拌合站处理。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循环水排入自然水体前应冷却至常温。墩柱施工完毕后,桥梁下部除便道外的区域应及时整治、绿化或复垦。墩柱养护使用完毕的塑料膜、土工布等材料应回收至库房,即用即取。混凝土桩头禁止弃入河道,宜清运至弃渣场。5.3.4桥面及附属工程预制梁桥面整体化施工,应严格控制溢浆,零星溢浆应及时清理。表面平整化施工,应采用吸尘设备清理渣滓、灰尘等杂物。钢结构桥梁除拼装缝、焊接缝等少量补漆作业外,钢结构防锈处理等应在室内进行。现场的油漆、空油漆桶及刷具等放于库房集中管理,即用即取。现浇梁桥面施工应采取措施减少溢浆,并控制养护水量,降低对桥下植被、土壤和水体的影响。防撞护栏、伸缩缝、防眩板、排水管及管线等附属工程,在钢筋绑扎、焊接、模板搭设、灌注混凝土及钻孔等施工环节,应收集废弃建材、钻渣、覆盖物及表面清除物等,严禁随意丢弃。5.3.5涵洞工程宜避免在雨季、农田灌溉时节施工,做好水系截流、导流和分流等措施,减少对水环境的影响。墙体支模应使用环保型脱模剂。5.4隧道工程5.4.1施工场地隧道施工场地应合理布设雨水收集、污水处理、扬尘防治、危险废物和固体废物贮存、环保信息展板等生态环境保护设施设备。隧道施工场地范围内的渣车运输通道应采用不低于25cm厚的C30混凝土硬化。隧道施工场地排水系统应实现雨污分流。场外雨水经截水沟引至末端沉砂池,沉淀后排放。场内排水沟应控制坡率,所有汇水能自然流入水处理设施或场外截(排)水沟,排水沟盖板宜采用4cm厚开孔钢板,宽度40cm。水处理设施进水口前应设置切水闸门,控制废水流向。雨天,初期雨水进入水处理设施,后期清洁雨水利用切水闸门引入场外截(排)水沟,经沉砂池沉淀后排放。截(排)水沟、水处理设施及沉砂池应定期清掏,确保其正常运行。隧道施工场地应结合现场条件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可采用洗车槽、洗轮机等,满足承重及车辆通行宽度要求,按需配置高压水枪。洗车槽宽度应大于最大车辆车宽1米以上,深度应大于最大车辆轮胎直径0.5倍以上。因受场地等条件限制,不具备设置自动冲洗设施的工地出入口,应配备高压水枪等人工冲洗设施,冲洗设备额定压力不小于15MPa,出水量应不低于0.25L/s。隧道施工场地应配备雾炮桩。雾炮宜成品购买,其射程不应低于10m,雾粒度50~150μm,施工期应确保正常运行。7DB51/TXXXX—2023图1隧道洞口施工平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布局示意图5.4.2隧道涌水“清污分流”隧道涌水应贯彻“以堵为主、堵排结合”原则,做好超前预报和涌水量初判,为清污分流奠定基础。施工扰动的污水应经处理后回用或达标排放,未扰动的清水经简易沉淀后可直接排放。隧道施工作业应采取措施减少对涌水的扰动,避免污染物混入。掌子面未经扰动的涌水、股状涌水和洞顶点状渗水,应采取引流管、防水板、集水坑、排水沟等措施,集中引至中央排水沟,避免施工作业扰动。集水坑、排水沟等应在初支喷浆作业时予以遮盖,避免砂浆混入水体。顺坡掘进隧道的洞内清水利用中央排水沟引出,污水抽排至两侧电缆沟引出。反坡掘进隧道应设置两套抽排系统,一套抽排中央排水沟汇集的清水,一套抽排污水。图2隧道涌水清污分流示意图鼓励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清水收集率,降低污水产生量及处理负荷。5.4.3污水处理隧道污水主要包括隧道施工扰动涌水、洞外施工场地和车辆冲洗废水。降雨时不考虑场地冲洗,初期雨水与冲洗废水不重复计算。隧道污水水量估算公式参见“附录B”。隧道污水处理设施受隧道施工场地限制,若施工场地受限,扰动涌水可在隧道洞内处理。污水处理设施一般有隔油沉淀池、板框压滤机、泥水分离罐、一体化模块式处理设备等,污水经隔油沉淀及中和处理后优先回用于施工,超过回用水量的可达标排放。1)一般地,水力停留时间按照4小时考虑。隧道污水水量不大于1000m³/d时,可采用200m³三级沉淀池进行隔油沉淀,第一级池体宜为矩形,其进水口宜为斜坡式,便于推土机清理大颗粒沉渣。沉淀池应定期清掏和维护,可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设置。2)隧道污水水量大于1000m³/d时,可投加PAC、PAM等絮凝剂,增设板框压滤机、泥水分离罐、一体化模块式处理设备等,其设备处理规模应匹配废水产生量,设备宜由设备厂商定制设计及运行维护。8DB51/TXXXX—20233)隧道污水排放应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提出的相关排放要求。排放口应定期开展水质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水质监测指标主要包括:SS、pH,可视情况增加CODCr。监测频率宜不低于1次/月,发生污染事故时应立即开展水质监测,针对穿越或临近生态敏感区的项目鼓励采用自动在线检测设备。4)隔油沉淀池宜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结构,地埋式或半地埋式,基础垫层采用C15混凝土,混凝土抗渗标号不低于P6,受力钢筋宜为二级钢筋,电弧焊焊接。严格按照《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等要求施作,确保地基承载安全和防渗等要求,使用期间不得渗漏、开裂、塌损等。5)隧道污水中和处理一般采用投加草酸等酸类物质,宜采用自动加药装置。隧道涌水含重金属、高悬浮物等污染性物质;隧道污水水量较大、施工场地受限;隧道污水处理指标有特殊要求时,宜开展施工专项方案设计。5.5交通安全及沿线设施5.5.1交通工程、沿线设施及机电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废油等应“工完料清”,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等应及时清运,建筑材料临时堆放应覆盖,地面应硬化。5.5.2绿化施工洒漏的种植土、泥浆及养护完毕后的无纺布应及时清理,养护产生的残枝碎叶应及时清扫回归自然。5.5.3房建工程应合理规划施工布局和施工时序,围挡、截(排)水沟、污水处理、物料存储等设施应永临结合设置,预防和减少环境污染。混凝土不得现场搅拌,应利用既有拌合站或购买成品。土石方工程施工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参照5.2.4土石方作业条款。6临时工程6.1一般要求6.1.1临时工程选址应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优先利用永久占地范围或依托、租用沿线既有生产生活设施,确需新增占地时,应按规定办理用地等手续。取土场、弃渣场选址应符合水土保持要求,依托、租用的沿线既有生产生活设施应合法合规。6.1.2临时工程布设应坚持节约集约的原则,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统筹协调,充分利用永临结合、共建共用、综合集中等手段灵活设置,减少占地和生态影响。6.1.3涉及环境敏感区的临时工程应符合相关限制性规定,并按要求制定专项保护方案、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事故应急预案,加强施工生态环境保护监测监管。6.1.4临时工程总体布局应包括生态环境保护内容,综合考虑各项生产生活设施的产污区域和产污环节,因地制宜地配套设置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和监控设施,同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施工临时场地的标准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6.1.5临时工程使用完毕后,应按照水土保持和土地复垦要求及时进行迹地恢复,满足用地条件并按规定程序办理移交手续。6.2施工驻地6.2.1选址及总体布局施工驻地宜优先租用,集中布署,驻地内应合理布设雨水收集、污水处理、油烟净化、生活垃圾处置等生态环境保护设施设备。9DB51/TXXXX—2023图3施工驻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总体布局示意图6.2.2生活污水处理驻地生活污水宜优先依托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置,并签订相关协议,无法依托的,应自建污水处理设施处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及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贮存于清水池(桶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中城市绿化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标准,优先回用于项目绿化,多余部分可采用滴灌或喷淋等方式用于农林灌溉。厨余废水应油水分离后进入化粪池,宜每日清理厨余残渣及油脂。油水分离可采用隔油池、成品油水分离器等。油水分离设施应定期检修,频次宜不少于1次/月,并做好台账记录。生活污水处理水量宜采用单位人口排污系数法估算,每人每天用水定额可取200L,排污系数取0.8。化粪池可自建或购买成品,容积宜为不少于五日污水产生量。自建化粪池应按照《室外排水设施设计与施工钢筋混凝土化粪池》(22S702)施作,清掏口及污水处理设备接口应预留充分。应定期清掏化粪池,防止堵塞满溢,频率宜不低于1次/季度,并做好台账。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应成品购买,其处理能力宜为每日生活污水量的1.5~2倍,高寒地区应采取地埋、冬季加热保温等措施以维持其正常运行。应专人维护,定期检查药剂投加及设备运行状况,频次宜不少于1次/周,并做好台账记录。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出水应定期检测,频率宜不低于1次/季度,鼓励采用自动在线检测设备,检测指标宜为pH值、悬浮物、氨氮、化学需氧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表1施工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常用规格示例类型化粪池(m³)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m³/d)30(按50人计算)M型60(按100人计算)90(按200人计算)40注:S型为人数为50人及以下的小型施工驻地;M型为人数为50—100人的中型施工驻地;L型为人数100~200人的大型施工驻地。6.2.3油烟净化处理位于城市建成区的施工驻地厨房食堂应配备油烟净化器,农村区域鼓励配备。DB51/TXXXX—2023油烟净化器宜按照《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要求配备,应定期清理出风口油渍,频次宜不少于1次/月,并做好台账记录。6.3拌合站6.3.1选址及总体布局拌合站包括混凝土拌合站、水稳拌合站、沥青拌合站和隧道湿喷站。隧道湿喷站有条件时可依托混凝土拌合站建设。拌合站应合理布设雨水收集、生产废水处理、扬尘防治、危险废物和固体废物贮存、环保信息展板等生态环境保护设施设备。拌合站场内拌合、冲洗废水及初期雨水经排水沟进入生产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回用于生产。排水沟应控制坡率,所有汇水能自然流入水处理设施或场外截(排)水沟,排水沟盖板宜采用4cm厚开孔钢板,宽度40cm。拌合站场外雨水、经切水闸门转换的场内后期雨水及通过建筑物顶部泄水槽和排水管汇集的料仓棚顶雨水一并引入场外截水沟,经沉砂池沉淀后排放,切水闸门设置参照5.4.1施工场地执行。图4拌合站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总体布局示意图6.3.2生产废水处理拌合站生产废水经隔油沉淀池、板框压滤机、一体化废水处理设备等处理后收集至清水池,回用于生产、场地和设备冲洗。隔油沉淀池和清水池宜为矩形,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其结构参数可参照5.4.3污水处理条款执行。混凝土拌合站生产废水主要为罐车清洗、场地及车辆冲洗废水之和。处理周期为5小时,一日循环2次,其水量估算可参见“附录C”:DB51/TXXXX—2023混凝土拌合站生产废水宜采用三级隔油沉淀池、砂石分离机及板框压滤机处理,处理后经清水池收集后回用。1)生产废水经第一级沉淀池去除大颗粒沉渣后进入第二、三级池体,经搅拌后由板框压滤机压滤。为便于推土机清理大颗粒沉渣,第一级池体宜为矩形,进水口宜为斜坡式。为便于维护,第二级池体宜为圆形,配套搅拌机。为减少池体占地,第三级池体宜为矩形,配套抽水泵。沉淀池容量应不小于循环1次的总量,即每日废水产生量的二分之一。2)罐车清洗废水应先采用砂石分离机分离砂石,分离后的废水进入隔油沉淀池第二级,砂石回收利用。宜采用振动式砂石分离机。3)板框压滤机用于处理沉淀池第二级废水,4小时总处理能力应不低于沉淀池容积。压滤后的清水进入清水池,泥饼由人工或装载机转运进入泥饼存放间进行摊铺、晾晒,干化后集中运至弃渣场填埋。泥饼存放间做好硬化、排水、防雨、防溢流等措施,并加强日常清运管理,顶棚宜使用透明材质。水稳拌合站、沥青拌合站、隧道湿喷站生产废水为场地、车辆冲洗污水及初期雨水,降雨时不考虑场地冲洗,初期雨水与冲洗废水不重复计算。场地冲洗宜不低于2次/日,其污水水量估算可参见“附录C”。水稳拌合站、沥青拌合站、隧道湿喷站生产废水宜采用三级隔油沉淀池处理,并设清水池收集1)第一级池体的进水口宜为斜坡式,便于推土机清理大颗粒沉渣。若场地受限,可通过絮凝、板框压滤等措施提升处理效率,减少沉淀级数或池体容量,达到同等处理效果。2)沉淀池进出口为对角设置,其长宽比例宜为1.5~2m,深度宜为1.5~3m。清水池容积应不小于隔油沉淀池容量,清水用作混凝土拌合用水时,水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用于站外道路洒水时,应将pH值调节至6~9。6.3.3大气污染防治沥青拌合站燃料宜使用LNG等清洁燃料。拌合站应对料仓、拌合楼及传输皮带等采取封闭措施,特殊环境敏感区内的拌合站应全封闭。场界及料仓顶部应设置喷淋系统,喷头间距宜不大于5m,定期维护和检修。场内应设置噪声和扬尘在线监测设备,宜设置高压雾炮桩,出入口宜设置雾炮。应加强日常清扫、冲洗,保持场地整洁。拌合站的粉料罐顶部应配备脉冲或布袋等高效除尘设施,定期清理积灰,频率宜不低于1次/季度,并及时更换耗材,做好台账、留存过程资料。沥青拌合站应配备沥青烟气处理装置。试生产期间应检测沥青烟,其排放应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中的浓度限值要求。拌合站洗车设施、雾炮桩设置可参照5.4.1施工场地执行。鼓励拌合站设置扬尘自动在线监测设备,监测技术指标和监测点位设置应满足《四川省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51/2682)要求。6.3.4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处置拌合站内生活区域宜配备加盖四分类垃圾桶,加强日常清运管理。拌合站宜单独设置危废暂存间。6.3.5噪声污染防治拌合站应合理规划料仓、拌合楼、砂石加工等高噪声作业点,尽量布置在远离居民分布的区域,并避免夜间施工。距离声环境敏感区较近的场界可设置临时性声屏障,减少噪声污染影响。鼓励在临近声环境保护目标的场界处使用噪声自动在线监测设备。设备技术指标和监测点位设置应满足《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HJ907)。DB51/TXXXX—20236.4砂石加工场6.4.1选址及总体布局高速公路不宜单独设置采石场及砂石加工场,确因工程实际需要自行设置的,应在建设前取得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等行政许可,并严格落实相关要求和措施。砂石加工场应合理布设雨水收集、污水处理、扬尘防治、危险废物和固体废物贮存、环保信息展板等生态环境保护设施设备。场内运输道路应采用不低于25cm厚的C30混凝土硬化。应加强日常清扫、冲洗,保持场地整洁。砂石加工场场内生产、冲洗及初期雨水等废水经排水沟进入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回用于生产。排水沟应控制坡率,所有汇水能自然流入水处理设施或场外截(排)水沟,排水沟盖板宜采用4cm厚开孔钢板,宽度40cm。砂石加工场场外雨水、经切水闸门转换的场内后期雨水及通过建筑物顶部泄水槽和排水管汇集的料仓棚顶雨水一并引入场外截水沟,经沉砂池沉淀后排放。切水闸门设置参照5.4.1施工场地条款。图5砂石加工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总体布局示意图6.4.2生产废水处理场地冲洗废水应沉淀处理后回用于生产,宜采用两级沉淀池收集处理,废水量按每日冲洗2次,每次0.1m³/㎡计,处理后的废水依托旋流分离器、板框压滤机等砂石加工生产用水循环利用系统处理。两级沉淀池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容积应大于场地冲洗废水量。第一级沉淀池用于沉渣,进水口宜为斜坡式,便于推土机清理大颗粒沉渣。第二级沉淀池废水进入砂石加工生产用水循环利用系统。砂石加工生产用水循环利用系统应结合砂石原料含泥量、含水量、日生产能力等,合理设置其处理工艺及能力。经循环利用系统处理后的泥饼应及时转运至弃渣场,禁止乱堆乱弃。DB51/TXXXX—20236.4.3大气及噪声污染防治砂石料宜集中规整堆存于堆料区,严格控制堆料高度及坡度,宜逐步覆盖无纺布,卸料时采用雾炮或洒水车进行润湿降尘。砂石料生产线的破碎、筛分和细骨料传输环节应封闭操作,并在上料口及出料口等易产尘区域设置雾炮或喷淋系统。鼓励砂石加工场设置扬尘自动在线监测设备,监测技术指标和监测点位设置应满足《四川省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51/2682)要求。鼓励在临近声环境保护目标的场界处使用噪声自动在线监测设备。设备技术指标和监测点位设置应满足《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HJ907)。6.5其他临时工程6.5.1钢筋加工场钢筋加工场四周应设置截水沟,避免雨水进入场内,切割机等高噪声作业点应远离声环境敏感区,避免夜间施工,减少噪声污染影响。禁止钢筋露天加工。露天存放的建材应设置垫层,并采用彩条布覆盖。钢筋加工场应设置废料存放间收集废弃钢筋、焊渣等,存放间应做好防雨、防渗措施。废料应及时回收处置,做好台账。6.5.2预制场预制场四周应设置截水沟,避免雨水进入场内。预制件养护废水应采用三级隔油沉淀后回用于梁板养护或场地降尘。养护废水水量根据单日最大养护量,按照单片梁养护用水量(0.3~0.5m³)的20%,日养护10~20次估算。单日最大养护量按单日梁板生产量计,养护按七日计。三级隔油沉淀池容积应大于养护废水量。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第一级池体用于沉渣,在隔墙上部开设出水口,第二级用于隔油,在隔墙底部开设出水口,第三级用于储存清水。预制场应设置废料存放间,分类收集、存放废弃混凝土、钢筋、保温材料等,存放间应做好防雨、防渗措施。废料应及时回收处置,做好台账。6.5.3取土场不得在勘察设计文件及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取土场之外随意取土,应严格按照设计取土量、取土高度、坡比等分级取土。大型取土场宜分台阶取土,控制取土深度,爆破开挖应控制装药量和爆破范围。取土场开挖前应设置截(排水)、沉砂等措施。取土应合理安排施工,防止重复开挖,减少裸露时间和范围。取土全部结束后应进行迹地恢复或复垦。取土场入口应设置环保信息展板。鼓励取土场设置扬尘自动在线监测设备,监测技术指标和监测点位设置应满足《四川省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51/2682)要求。6.5.4弃渣场弃渣前应沿用地红线设置界限标识,严格控制作业区域,禁止超范围、超容量弃渣,禁止渣土入河。弃渣前应首先对表土进行剥离和保护,剥离的表土应集中堆放,并采取防护措施。应合理安排施工,防止多次倒运,减少裸露时间和范围。弃渣场入口应设置环保信息展板,弃渣应分类、有序堆放,弃渣场遵循“先挡后弃”的原则,应事先设置拦挡措施,应在挡墙、截(排)水沟、沉砂池、盲沟等水土保持措施完备后方可弃渣。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对弃渣分层碾压、分级削坡,施工一级平整一级,及时覆土并绿化。弃渣全部结束后应进行迹地恢复或复垦。DB51/TXXXX—2023鼓励弃渣场设置扬尘自动在线监测设备,监测技术指标和监测点位设置应满足《四川省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51/2682)要求。6.5.5施工便道(桥)施工便道应按照水土保持方案报告及设计文件要求,设置排水沟及沉砂池,定期清理。开挖形成的裸露坡面应同步开展创面修复工作。禁止渣土入河及边坡溜渣。所有与国省干线交叉的施工便道,出入口应进行硬化,硬化长度应不低于80m,并设置“泥不上路”标识牌,公布环保投诉反馈渠道。应加强施工便道路面清扫和洒水降尘,及时修复破损路面。施工便桥应优化施工工艺,减少水体扰动。可采取隔油垫、桥面拦挡、拦油索、油污打捞船等措施,避免油污、脱模剂、铁锈等污染水体。DB51/TXXXX—2023(规范性)高速公路施工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公示及标识图A.1高速公路施工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公示牌示意图DB51/TXXXX—2023图A.2表土堆放场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公示牌示意图DB51/TXXXX—2023图A.3取土场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公示牌示意图DB51/TXXXX—2023图A.4弃渣场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公示牌示意图DB51/TXXXX—2023(资料性)隧道污水水量估算B.1隧道施工扰动涌水量估算隧道施工扰动涌水量可结合隧道地勘资料估算,公式如下:式中:Q隧—隧道施工扰动污水量(m³/d);Qmax—设计最大涌水量(m³/d);α—清污分流系数,根据下导施工、爆破、喷浆等工序时长及清污分流措施选择,一般取0.8~1;Ly—未衬砌涌水段长度(m),根据设计文件取最大值;L—隧道总长度(m);k—变化系数,一般取值1.5~3.0,根据岩层富水情况经验确定。B.2隧道施工扰动涌水处理规模估算隧道施工扰动涌水量处理规模可按下式计算:q=Q隧/T(B.2-1)式中:q—水处理规模(m³/h);T—处理设备工作时间(h),一般取20h。条文说明参考《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期生产废水处理技术管理手册》中隧道施工废水量计算公式,考虑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清污分流系数。B.3隧道施工场地及车辆冲洗废水估算隧道施工场地及车辆冲洗污水可结合场地冲洗面积、运输车次进行估算,废水经处理后在场地内循环使用,一般取30m³。条文说明结合高速公路隧道工程经验,施工场地冲洗废水产生量按大多数洞口施工场地冲洗面积(2000㎡)及运输车辆频次(50次/d)估算,结果为30m³。估算公式如下:Q平台=β∙S平台∙k1(B.3-1)Q车辆=n∙k2(B.3-2)式中:Q车辆—车辆冲洗污水产生量(m³/dS平台—冲洗面积(m2k1—单位面积冲洗水量(m3/m2),取0.01;k2—车辆冲洗废水量(m³/次),取0.2;n—运输车次,根据隧道施工组织计划取值;β—产污系数,取0.8。DB51/TXXXX—2023(资料性)拌合站生产废水量及沉淀池容积估算C.1混凝土拌合站生产废水量估算混凝土拌合站生产废水主要为罐车清洗、场地及车辆冲洗废水之和。处理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