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1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2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3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4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2、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数,10个一千是多少?强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2、请学生10个10个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时问:是多少?利用计数器问:怎么表示10个一万?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10个一千万是多少?。亿级万级个级2表示8个十万1、“做一做”的1题数数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复习亿以内数的读法1、谁能说出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2、亿以内的数位是怎样分级的?(要求:说出万级和个级上各有什么数,分别读作什么,然后再合起来读)1、学生说出计数单位2、学生说出个级和万级。3、学生读数;32680读作三万二千六百八十145800读作十四万五千八百5205000读作五百二十万五千了解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1、投影出示:分别说出下面每个数中的“2”在什么数位上,表示什么?表示2个千;5624500中2在万位上,表示2个万;2845000中2在百万位3巩固练习1、小黑板出示:读出下列各数2、投影出示:(1)56850549是()位数,最高位是()位,从左往右起,5分别表示(2)在54后添()个0,这个数是五十四万。在63后添()个0,这个千二百三十四万,应该()。在96中间添()个0,这个数才是九百万零教学内容:第6页:例3、例4和练习二的:1~5题。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复习1、万以内的数是怎样写的?请写出下列四千零七十七百八十四千零三1、学生在自备本上写新课一、教学例3:这些数怎样写?2、问:这些数的最高位在哪位上?万位上是几?其它数位分别是几?怎样写?七万写作70000三千零八十八万写作30800000七百零八万写作7080000。3、想一想:整万的数怎样写?1、学生试写。2、学生根据自己的写3、学生归纳:有多少4六百七十二万三千一百一十三写作;5、板书例4。问:这些数既有万级又有个级,应先写什么再写什么?6、检验。7、含有两级数应怎样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数位没有单位,怎么办?5、练习:做一做中的练习。万,就在万级上写多4、学生练习。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5、学生练习。作业练习二:6、7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基础训练1、小黑板出示:写出下列各数十二万三百零五万四千零六万五千2、这些数你是先写哪一级的?再写哪一级?表在写数时能给你什么帮助?1、学生写数:十二万写作:120000四千零六万五千写作2、学生回忆亿以内数3、学生自由说一说。课堂练习(1)四百万八十万五万和三千(2)六千万、九万和五百(3)八千万和四十反馈:这些数的最高位是什么数?怎样写出这些数?1、学生写数(3人上黑板写)学生说一说万级和个级上的数是怎样确定2、学生写数后大家评5四千二百万、四千零七万五千七百、十二万五千、一百七十万、四十九万一千三百议。游戏提出要求:同桌两人在零、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插入一些数字,请同桌写出这个数。看谁会写?学生游戏。作业练习二:10、11书第13~15页的例4、例5、例6,练习三的第1~4题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比较数的大小1、投影出示:在O里填上“>”、“<”2、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板书例4第一组数:454800和485004、归纳方法:(要求从不同数位和相同数位两种情况说明)5、练习:完成相应的做一做。1、说一说各是怎样比较的并说出四位数与三位数比较,四位数比三位数大;两个三位数比较,百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百位上的数相同,十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3、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知识先试做后看书检验。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1、提出自学要求:整万的数,为了读、2、问:怎样改写的?3、板书例5让学生把例5补充完整4、巩固练习:完成相应的做一做。1、学生自学。]整万的数万位后面有加上一个“万”字就行6求近似数1、小黑板出示:求出下列数的近似数:2、你们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的?指出:比万大的数,我们也可以用同样问:12756是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的?那么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时,要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呢?强调指出:要省略某一个数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只要根据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来考虑就可以了,不要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1389000,怎样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4、巩固练习:完成相应的做一做。2、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一个数千位后面的尾数,要根据百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几个学生说说: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时,是根据百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的,所以84380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时,要根据千位上的数4、学生练习后说一说求近似数的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基础训练1、小黑板出示:读出下列各数写出下列各数二十万、三十八万零九百、三百零五万零五十2、你们能说一说数位和计数单位的区别和联系吗?请背出数位表。3、投影出示:一个数的百万位和十万位(1)这是几位数?请写出这个数。(2)最高位是什么位?读出这个数?(四人在黑板上做。)7(3)省略万位后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评议(要求学生说一说做题时是怎样想提高训练下面口里可以填哪些数?19□785≈20万、60□907≈60万其中最大或最小是几?2、用0、1、7、4、8能组成最大和最小的五位数各是多少?1、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做题。作业练习三:6、7、8一百二十万二千三百二百零四万五千三千零二十万零六百八十五千八百万零七百三百六十四万八千像:2000035000010000001020000……都是整万的数。像:2003535600010000051025600……都是非整万的数。4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万”字。用万字来代替数末尾的4个0,这样就把整(4)改写。8板书出示:500|0000个=500万个强调:把个级的4个0省略掉,在500后面写上“万”字。这样照样读作:(5)即时尝试。2、教学例6。(4)观察这两个数有什么特征?改写成0。板书10000=1万(说明:这里两个数是相等的,只能用“=”)改写成0。9如:1264008≈126万132852、课文第15页的“做一做”1.复习。(2)读出下面各数,并说一说每个数的组成。100004000450045302.教学数的产生。3.教学自然数。1.教学计数单位。我们在前三年多里学的整数,都是万以内的数。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有哪追问:10个一万是多少万?现在我们一起十万十万地数。追问:10个十万是多少万?一百万一百万地数。10个一百万是多少万?怎样拨珠?现在万位是“1”,是1个多少?接下去一千万一千万地数。数到10个一千万时,说明向前一位亿位上进1,是一亿。这时计数单位是什么?提问:刚才数数时,有哪些计数单位?每位满几就向前一位进1?刚才我们数数时,每一位上的计数单位满几就要向前一位进1?想一想,每位之间的进率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法。说明:要把一个数写出来就要用到数字。例如386,是一个数,它要用三个数字3、8、6。板书1529。提问:这个数是多少?用了哪些数字?这个数从右往左有哪些数说明:数字2在十位上表示2个十,在千位上表示2个千;数字3在个位上表示3个一,在百位上表示3个百。一个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数的大小2.教学数位顺序表。位?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据数级的顷序,告诉学生每一数级上各表示多少,并让学生说一说。3400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复习1、10个亿();10个十亿是()十个百亿是()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十亿、百亿、千亿2、是十。几?三、小黑板出示:读出下列各数。一名学生写“读作…..”新授问:九千加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怎么办?(板书:亿)问:九亿加一亿是多少?亿位满十怎么办?(板书:十亿)(用同样的方法认识百亿、千万亿。)板书:十亿、百亿、千亿千万。是一亿,千万位满十向亿位进一。亿位进一。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亿以内数的读法1、要求学生在拨数器上拨出六十一亿在后面加个“亿”字。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1、学生拨出六十一亿学生读出六十一亿。2、学生读出一百亿四3、学生读数并相互纠正。4、归纳:的读法来读。异:亿级数要在后面加一个“亿”字。作业略教学内容:第22页:例2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复习1、万以内的数是怎样写的?请写出下列四千零七十七百八十四千零三1、学生在自备本上写新课一、教学例2:1、板书:三亿三十亿九千万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问:这些数怎样写?2、问:这些数的最高位在哪位上?万位上是几?其它数位分别是几?怎样写?三亿写作300000000三十亿九千万写作3090000000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写作7003002000003、想一想:整亿的数怎样写?一中间有零数的题型5、练习:做一做中的练习。1、学生试写。2、学生根据自己的写3、学生归纳:有多少亿,就在亿级上写多作业略4-1计算工具的认识、电子计算器的使用教学目标:1.了解算术型计算器表面各按键的功能.2.了解算术型计算器工作的基本过程.3.掌握算术型计算器的使用方法.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了解计算器的键盘结构,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投影下列题目。师:哪个同学和老师比赛?看谁做的快?师:同学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做的又对又快吗?这节课老师就把这中间的奥妙告诉你们,相信你们知道后比老师做的还快.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电子计算器的使用.(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一)计算器的认识1.师:关于计算器,同学们都知道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言)2.师:大家说的都不错,下面我们请计算器博士给大家介绍一下电子计算3.师:听了计算器博士的介绍,我们对于电子计算器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那么如何使用呢?我们继续研究.(学生拿出准备的计算器)(1)计算器包括哪些按键?(2)这些按键的功能是什么?(学生通过实验自己验证)5.汇报结果(1)哪些是数字键?按下数字键在哪里显示?他们什么关系?教师任意报数,学生练习输入(教师强调输入要从高位输起)(2)要完成加减乘除运算并显示计算结果,还需要什么键?(四则运算键和等号键)(板书)练习12÷4(说出过程)(3)A.如果发现输入错误,怎么办?(清除键)(板书)例如:9-3,按键,教师强调:清除键只清除错误输入的4,前边输入的数据仍然保留.C.如果需要清除前边的所有数据,应该怎么办?为什么?(二)计算器的应用1.出示例1:用计算器计算389+260(板书)其中的计算器进行演示)2.出示例2:计算68+5×25(板书)单数组学生用笔算,双数组学生用计算器计算.然后汇报结果.3.出示例3:用计算器计算3024÷(167-83)1.用计算器计算.3.有一批货物,用一辆载重8吨的货车15次可以运完;如果改用一辆载重今天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知识?用计算器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根据1.用计算器计算.2.用计算器计算.203—2584÷76=2405÷(85—48)=2412÷(288÷8)=470+21×19=教学内容: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课文第33—34页的内容)教具准备:一叠纸张(1000张)、直尺等。象1亿有多大吗?引发学生猜想。学生根据不同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可能会学生回答的内容可能有:1亿大米能装满一间房子、一整车吧;1亿米在体张纸摞起来的高度。”提问引导:找出1亿张纸摞起来直接进行测量行吗?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一部分应该取多少张呢?学生:100张、1000张、10000张。教师;有没有想到取115张、1021张呢?接着说明,为了计算方便,应该分别用100张和1000张纸的高度为基数进行测量。(2)教师把1000张纸给其他的学生测量高度,让他们也分小组去推算1亿张所选择)提问引导:1000张呢?——10厘米10000张呢?——100厘米——1米100000张呢?——10米1000000张呢?——100米10000000张呢?——1000米100000000张呢?——10000米1亿张纸的高度是1万米。老师:你知道1万米有多高吗?受1亿有多大。线段)一条5分米长的线段。2.认识射线。1.引入课题。提问:如果写数字2,应该怎样读?教学内容:教材第37~38页角的度量第5~7题。2.认识量角器的结构。(1)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是1‘,这样的10份所对的角是10度的角,这样的60份所对的角是60度的角,这样的90份所对的角是90度的角。找出90的刻度线?刻度线?45呢?80?)90呢?教学内容: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二第8—12题。1.角的量法。2.量出下面角的度数。(用投影仪)4.揭示课题。1.量出下面角的大小。2.练习四第4题。3.练习二四第7题。(1)现在请同学们按上面的方法,自己来量下面第9题里的角。量角器按书用投影仪投影出第7题,逐个量角,得出每个角的度数。教学内容:教材第41—42页1.使学生认识角的分类,掌握直角、平角、周角和锐角、钝角的特征,能1.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投影出示)上面哪个角是90?哪个角小于90?哪个角大于90?1.认识直角的度数。直角是多少度?(板书:直角是90)个角是多少度?为什么这些角都是90?提问:你们量得平角的度数都是180吗?指出:平角是180。(板书:平角是180)提问:1平角等于几个直角?(板书:1平角=2直角)请你们在课本第113页上“1平角=()直角”的括号里填上数。3.认识锐角和钝角。(1)我们已经知道了直角和平角,还知道了直角是90,平角是180。请同学(2)同学们分得很好。现在来看一下,∠1、∠5是什么角?∠2、∠6的大小有什么特点?∠3、∠4有什么特点?那么,像∠2、∠6这样小于90‘的角叫做什么角呢?像∠3、∠4这样的角,不光大于90,而且小于180,它们又叫做什么角呢?请同学们自己看课本第113页最后两节。先量一量这里每个角的度数,再(1)“做一做”第1题。请同学们说一说第1题里每个角各是什么角,为什道一个角的度数,怎样画出这个角呢?请同学们看书第114页上的内容。看完后2.提问:画角要分几步?哪三步?提问:例4的要求是什么?画65的角要怎样画?(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按步骤画出65的角)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46页例1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2、通过问题情境自主掌握整数乘法的一般口算方法。1、课件分别出示45页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引导学生理解用复2、根据图里的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师巡视,注意统计不同口算方法的种类)1、出示题目: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160×3=,独立计算后小组交流。2、引导学生对比16×3=和160×3=,让学生从16和160的关系中,总结出几百几十与一位数相乘的口算方法。3、将第1题增加1个条件“30小时行多少千米?”4、让学生在与“16×3”的对比中归纳出简便算法。1、练习六第1题。让每位学生独立口算,将得数写在该题(树叶)的旁边,然后让部分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及时反馈学生口算情况。2、练习六第2题。可向学生展示两种花卉的部分品种,引发学生的生活美感。3、练习六第3题。(开放题)还可利用本题资源,扩大解题视野。教学反思:教学内容:练习十二的第4~7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让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一)复习1、投影出示第4题:2、问:你能说一说口算时是怎样想的?学生口算3、比一比,谁算得快?(小黑板出示第八题)学生比一比谁算的快并说一说口算的过程(二)综合练习1、要求学生完成第5题。你说出口算的过程吗?学生表述口算的过程(多名学生说一说)。2、观察这道题你发现了什么特点?学生先填空后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小结: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三)提高练习1、要求学生完成第6、7题。(学生在书中完成第6、7题,说一①第6题要教会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②做7题时先让生读题,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引导学生跳出常规思维进行创新16÷4=4(元),理由:“买3送1”相当于买4少收16元,则平均每棵少收4元。2、小结。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49页例1及相应练习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1、出示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2、独立列式:145×12=3、请学生估一估145×12的大致范围。4、尝试算出145×12的结果,并对照估算的情况,算一算估算值与准确值的误差是否合乎实际。5、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应说以下几点:(1)先算什么;(2)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3)最后算什么。6、师生共同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一般方法的过程。7、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检验自己运算的结果。1、课本49页“做一做”2、练习七第3题。提示学生:怎样列竖式可使计算方便些?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对比的基础上反思,明白在列竖式时,上面一行写三位数,下面一行写两位数,这样计算比较方便。同时提醒学生书写要工整,数位要对齐,计算要仔细。3、练习七第2、4题。三、课堂小结。(略)教学内容:第50-52页练习八的2、4、5、8-11题。(一)复习学生笔算(两名学生板演)。(二)练习1、投影第2题:我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周要用114分钟,绕地球59周要用多少分钟?比5天时间长些还是短些?2、问:怎样列式表示什么?5天时间有几分钟?学生试做(一名学生板演)。114×59=6726(分钟)×114和×59比,哪一种计算更简便?多名学生回答(个别学生会列这种式子:。学生比较后得出:114 笔算时比较简便。591、练习:完成4、5题。学生练习(两人板演)2、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二、作业:练习十三:8-11题。因数中间或尾末数有0的乘法教学内容:P53例2及练习八1—41、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竖式的简便写法及计算方法2、口算、笔算交互进行,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106千米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2、学生根据题意,独立写出解题算式,独立进行计算3反馈第(1)题: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4、重点围绕竖式的简便写法和积进行讨论①、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②、怎样确定积的末尾零的个数5、反馈第(2)题:重点围绕竖式的简便写法1、因数末尾有0如何列竖式简便?应注意什么?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简便算法是“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则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2、因数中间有0,计算时应注意什么?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用0乘这一步可以省略。但要注意用乘数哪一位上的数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1、学生试练P53做一做2、比较哪个算式简便,为什么?1、练习八:1、2、3、42、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讨论订正教学内容:P54例3及练习八5-91、学会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并用统一的符号写出一些交通工具2、通过解决简单行程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构建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一、情景导入1、出示例题情景:特快列车每小时行的路程是40千米。2、问: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信息?3、再出示:特快列车的速度是40千米/时4、师说明:也可以这样写。5、让学生观察:哪种方法简便?怎样用复合单位来表示速度?6、汇报成果;可以用所走的路程/时间单位来表示速度。7、练习:让学生试着写出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集体讲评。二、初步探究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1、出示例3情景图2、让生独立解决第(1)(2)小题(1)80×2=160(千米)让生说出每个数各代表什么量?(2)2×80=160(千米)4、小组讨论、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有什么关系?试着写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式。5、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作品:速度×时间=路程1、出示练习八第8题情景图2、让生独立解答,全班讲评订正。3、让生思考讨论:(1)(2)题的算式是根据什么关系式得出的?你有什么发现?汇报展示成果: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发现: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便能求出第三个量。练习85、6、7、9生独立完成,全班讨论订正。五、总结交流,汇报收获。10倍,120也是12的10倍;右边一组算式,发现的规律是:24是8的3倍,3000也是1000的3倍。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24O6)×(75×6)=1800教学内容:P60-63的内容让学生学会乘法估算方法,并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估算方法教学用具:投影仪1、教学例5(1)投影出示例5图,让学生说说题意,明确此题并不用求出准确数,只要估算就行了。教师板书:49×104≈(2)学生讨论估算方法(3)汇报:50×100=5000,应该准备5000元。50×110=5500,应该准备5500元。(4)比较师:谁的估算好一些?为什么?生:第二种估算方法好一些。要求带多少钱,在估算时要把近似数取大些,才不会造成钱不够的现象,所以这道题用第二种估算好一些。2、P60的“做一做”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估算方法。学生的估计方法可能不一样,只要是正确的都给予肯定,不作统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估算方法。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答案:203×16,203×26,203×36,203×46页的第7-11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运算。●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关于两位数相乘时,积随两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通过应用知识解决稍复杂问题的练习,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并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和灵活性。教具准备:幻灯或实物投影仪、电子计算器等。教学过程:1、课文第62页的第7题。第7题是整数四则运算的口算的复习,题目主要是以本单元乘法口算方法为主,添加几题前面学过的加、减和除法口算。练习时,要求做到人人参与,并统计大多数学生完成全部12题所需的时间,了解学生口算的熟练程度。练习过程做到:(1)以幻灯或电脑课件呈现算式,算式逐一呈现。(2)为体现人人参与,算式可重复呈现。(3)学生口算时,要求语言表达完整。(4)对口算比较慢的学生,老师要给予特殊照顾,复习口算的方法,提高他的口算水平。(5)最后老师进行简要评价。2、课文第63页的第8题。第8题是本单元的笔算练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因此,老师应该要求学生全面理解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步骤及计算中的注意点,提高学生笔算的技能。本道题突出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笔算,因数中间、末尾有零的笔算正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难点。因此,通过练习能够使学生进一步排除难点,更好地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1)学生独立笔算。(2)老师巡视,注意观察学生竖式书写是否规范、工整,特别关注学有困难的学生,对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能否正确处理。(3)反馈练习结果:反馈时,主要要求学生说明因数中间的0或末尾的0在笔算时的不同操作办法。老师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两道题目,帮助学生理解:(4)学生用计算器检验笔算结果。没有计算器的,老师要求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合作交流,完成任务。3、课文第63页的第9、10两题。这两道题是应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的练习。第9题是两数相乘时,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十倍、一百倍时,观察积的变化。过程要求:(1)列出原算式:63×4=。(2)改变因数,再分别计算出它们的积。(3)利用算式进行对比。(4)回答说明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情况。让学生说一说是哪个因数变化了,怎么变的,积又是怎么变的。第10题,是在第9题的基础上进行变式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同样要求学生说一说,是哪一个因数变化了,怎么变的,积又是怎么变的。4、课文第63页的第11题。第11题是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稍复杂问题的练习。练习时,老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提倡解题策略的多样化。解题过程要求做到:(1)认真审题,弄清题意。(2)回答:从题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3)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提供多种解法。第二、三单元测试题●检测学生对第二、三单元的掌握情况。●查漏补缺。●针对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的情况进行重点讲评。教学过程:1、学生测试。3、讲解。(利用其他时间进行)期中测试题●检测学生对前段时间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查漏补缺。●针对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的情况进行重点讲评。1、学生测试。3、讲解。(利用其他时间进行)中,已经出示了单位,改写数时不能再写单位。●检测学生对第一单元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的情况进行重点讲评。教学过程:针对出错多的内容重点进行讲评。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认识垂直和平行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7册P64-65例一、做一做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垂分析、综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体会数学的应用与美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教学重、难点: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与垂直。教具准备:铅笔、小棒、量角器、三角板、直尺、手工纸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提出问题:两根铅笔落在地上后可能会形成哪些图形?(一)动手操作,反馈展示法?组长做记录,画于纸上。(1)一小组到投影仪下展示其记录单。(2)除了这几种情况,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二)小组讨论交流,探索特征1、这些图形,同学们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呢?可以分成几类?为什么这样分?(生自由发言)3、师: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画长一些会怎样?量一量两条相交直线做组成的角分别是多少度?边是互相平行的?4、做一做2摆一摆。(请个别同学到投影仪下摆一摆)5、P68练习十一第3题:折一折(生动手操作,请个别学生上台展示)。2、过直线上(外)一点画直线的垂线掌握画垂线的方法。●培养学生画图的能力。教学过程:复习准备:(1)巩固理解垂直的意义。①教师演示:教师用两条着色不同的毛线表示两条直线,粘在黑板上,使它们相交。234提问:与刚才比较,角的个数有没有变化?角的大小有没有变化?其余3个角是什么角?③小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外一条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教师在图上直接标出垂直符号。)④反馈:观察下面向组图形,看哪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哪两直线是互相垂直①②③①②问: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关键是什么?引导学生明确: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关键是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就叫互相垂直,与两条直线放置的方向没有关系。教学垂线的画法。教师首先说明画垂线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工人师傅做门、窗,经常要画垂线。他们用角尺在工件上画垂线。最后说明画垂线主要有两种情况:(1)通过直线上的一点画与这条直线垂直的直线。教师演示:先横着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点个点,说明要过直线上的这一点画一条垂线。画的方法和步骤:第一步: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重合。第二步:沿着直线向右移动三角板,使直角顶点与直线上的点重合。第三步: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所画直线就是原直线的垂线。(2)过直线外一点画与这条直线垂直的直线。边板演,边讲解。方法和步骤:第一步: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重合。第二步:沿着直线向右移动三角板,使另一条直角边与直线外的点重合。第三步:沿另一条直角边通过直线外的点画一条直线。所画直线就是原直线的垂线。由学生归纳画垂线的方法。3、理解垂线的性质,建立距离的概念。(1)过A点向这条直线画4条不同长度的线段。(2)测量每条线段的长度。(3)你所画的线段之中,哪一条最短?(4)哪条线段是这条直线的垂线?学生通过用三角板检测得出:从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线最教师指出: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2、第(3)题:运用画垂线的方法画长方形、正方形。画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想一想: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是什么?边画边介绍画法。同学们在本上试画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教师巡视指导。1、什么情况下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什么叫做垂线?两条垂线的交点叫做什么?2、从直线外的一点引向这条直线,可以画多少条垂线?什么样的线段最短?3、什么叫做距离?五、布置作业:练习十一第6、7、8题及练习册相应练习。画平行线、画长方形教学目标:画平行线、画长方形的方法(课文第67页例3,练习十一的第3、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平行线。●使学生能利用画平行线的方法,正确画出长方形。●理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重、难点:学画平行线、画已知长与宽的长方形。教学过程:3、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意义及特征,了解其特性,能够正确画出底所对应的高。●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意义及特征。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几何图形,观察一下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在明确它们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基础上概括出: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教师提问:我们学过哪些四边形呢?学生举例:说说哪些物体表面是平行四边形?教师出示下图,让学生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二)学习新课教师提问:这些图形是什么形?它们有什么特征?(1)看到这个名称你能想到什么?(板书:平行、四边形)教师提问:你认为什么是四边形?你学过的什么图形是四边形的?(2)动手测量其余学生用三角板检验课本151页3个图形的对边.然后再用尺子度量一(3)抽象概括教师强调说明:只要四边形每组对边分别平行就能确定它的两组对边相(4)反馈: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平行四边形?2.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特性(1)教师演示导学生观察两组对边有什么变化?拉成了什么图形?什么没有变?(2)动手操作.否还平行.(3)归纳平行四边形特性.书:易变形)(4)对比这种不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你能举出实际例子来吗?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2)找出相应的底和高继续演示课件“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有几条高?它位相对应的底各是哪条线段?使学生明确:从B点画高,它的底是CD;从D点画高,它的底是BC.(3)画平行四边形的高.继续演示课件“平行四边形”出示底和高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从一条边上任意一点都可以向它的对边画同学动手画71页“做一做”作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特殊的长方形.(三)巩固练习2.指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并画出相应的高.3.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的平行四边形.4.数一数下图中有()个平行四边形.(四)教师小结1.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平行四边形的意义,特行四边形)(五)布置作业(一)复习准备2.下面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演示课件“梯形”教师导入:图3有几条边?几个角?这个四边形像什么?(梯子)这就是梯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什么叫做梯形?(板书课题:梯形)(二)探究新知:1.认识梯形(1)出示图形继续演示课件“梯形”出示梯形实物图教师提问:①生活中你见到过这样的图形吗?它们外面的形状都像什么?(梯子、木箱、槽子)引导学生看出它们的外形.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测量,全班同学测量书上144页此图.(2)交流测量结果.边不平行.(3)概括梯形的定义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板书)2.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演示课件“梯形各部分名称”)在上面的叫上底,在下面的叫下底.习惯上上底画得短些,下底画得长些.不平段叫做梯形的高.高的画法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中高的画法相同.边画垂线.(1)教师演示拿一等腰梯形,对折一下,你发现两腰有什么特点?(两腰相等)(2)学生测量量一量等腰梯形两腰的长度,结果怎样?(两腰相等)(3)概括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板书)它是梯形的一种特殊情况.用图表分组讨论:根据对边平行的情况,你可以把四边形分成几类?每类各有什么图形?引导学生明确:根据对边平行的情况可分成两类:一类是两组对边平行,其中包括有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另一类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其中有梯形和等腰梯形.(三)巩固练习1.用钉子板围成不同的梯形①任意梯形②倒立梯形③上底为3高为3的梯形2.用七巧板拼梯形.(1)用两块拼一个梯形(2)用三块拼一个梯形3.继续演示课件“梯形”出示练习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小组讨论:我们学过的四边形有着密切的关系,你能看图说出它们的关系4.找出下图中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每种图形有几个?(四)质疑小结: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梯形的定义及各部分名称和认识特殊的梯形)2.对于今天所学的知识大家还有什么问题?鼓励学生质疑、解疑(五)布置作业1.指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画出下面梯形的高.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除法教学内容:课本78页例题1(用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练习13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2、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探讨口算方法,通过实践练习活动熟悉、掌握用5、让学生自学79页(2)如果有120面彩旗,每班分给30面,可以分给几(二)反馈练习(三)深化练习5、完成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三的第4题6、完成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三的第5题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4页例3、做一做,练习十五第1~4题。商呢?(1)学生独立计算。(2)组织交流。学生有可能用口算答出84除以21商4,甚至没有一个学生把21看做20来是会比较方便些。下面咱们就用21)84尝试一下。(4)完成例3下面“做一做”的第1题。“谁能说一说你是把除数看成什么试商的?是怎样想的?”是用什么方法试商的?”商6大了,再改商5;另一种把39看作40来试商,商4小了,改商5。之后,(3)做例3下面的“做一做”的第2题。中出现的不同填法,比如20×()<85,()里可以填1~4各数(当然也可用接近整十数除商一位数试商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学内容:第85页例4、做一做及练习十五5~8题教学目标:●学生对除数十位上的数较小,个位上的数又不接近整十数的除法,学会灵活运用试商方法。●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会灵活运用试商方法。教学过程:1.让学生口算。2.在下里填上“<”或“>”。3.笔算下面各题。独立试做,反思做法,达到灵活运用让学生观察复习3得两道题是用什么方法试商的?各有什么特点。1、学习例4。(1)出示例4:学校礼堂每排有26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40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2)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140÷26=(3)让学生利用学过的试商方法进行试商。完成后说说有什么感觉?(4)小组讨论有没有别的试商方法。然后进行小组汇报交流。(5)教师把学生说的几种情况板书,让他们比较那种方法简便一些,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运用,选择合适你自己的试商方法。学生观察、比较哪一种方法简便些?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例题和“做一做”的题目中除数有什么特点?这类题目用什么方法试商简便些?使学生认识到:遇到除数是14、15、16、24、25、26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可以利用口算直接想出商几,这样试商比较简便。练习十五第5—12题第5题,全班共同练习,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第6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解决实际问题。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做完后,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引导讨论“两题之间有什么联系?”第7~11题,实际应用的题目。学生通过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既巩固了计算的方法又体会了计算的意义和作用。第12题,是开放题。让学生自主选择条件,独立解答,再互相交流思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环保意识。口算1:用课件出示如下几题,学生抢答(开始上课,抢答题目,用于调动2.()里最大能填几?①要看被除数的前一位或两位;③余数必须比除数小。1.呈现问题(课件出示例5情景图)出示例5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及描述例5第(1)题。2.请学生思考,根据条件,用什么方法解决“可以组成多少组?”的问题, 3.组织学生讨论小精灵的问题:“先算18除什么数?”“商怎样写?4.请学生汇报尝试及讨论的结果,注重学生“说”,即说一说笔算过程。5.出示例5第(2)题,如何解决“平均每天收集废电池多少节”这个问题,6.讨论这题中新出现的问题,除到十位余下数是O怎么办?学生通过讨论和7.讨论比较除数是一位数笔算方法及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异同。8.师生共同归纳总结: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1.练习十六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2.练习十六第2题,请学生口答并说一说自已试商及完成本题的方法,在练习十六、第4题和第8题第二课时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练习课一、练习十六第5题,不用坚式计算,判断商是几位数。系?二、练习十六第3题,开放题三、练习十六填空练习1.第6题2.第7题3.第11题4.第13题估算1.练习十六第10题2.练习十六第12题练习十六第8、9题纵向复式条形图(2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9~100页例1。道我们夷陵区有多少人吗?下面是某地区1985~2000年城镇和乡村人口的数1.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复式统计表,分别完成某地区城镇和乡村人口的纵2.自主探究。根据这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够发现哪些信息?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怎么办?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是怎么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的?(1)展示学生绘制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2)讨论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3)全班汇报、交流。(4)独立完成例题后的第(1)~(3)题,第(4)题全班交流。1.完成第101页的“做一做”。3.补充练习。(1)某商店七、八月份出售某一品牌各种规格的空调台数如下规格1匹1.2匹2匹七月八月(2)实践活动。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2课时)1、学习例22学生独立完成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1、完成106页做一做2、完成练习二十的第1题、第2题和第3题五、作业:第103—104页3、4、5同学们在元旦的时候都收到过贺卡吗?你给谁寄过贺卡吗?2、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你寄过贺卡吗?的实践课(板书课题)1)呈现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学生阅读1)出示问题:1)估算一下,全校所有的学生共收到多少张贺卡?所有的家庭收到的贺卡2)引导思考:怎样根据小组的统计结果,估计全班、全年级和全校共收到(1)小组合作探索3)引发学生对统计数据的思考,引出结论4)问题:除了保护森林,少寄贺卡还有哪些好处?提出更多的问题,和同2、解决问题统计(一)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99页例1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2、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体会统计的功能。3、培养学生数感。教学过程:二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