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2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4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北京疏璃河遗址西周墓地中,墓葬分为大、中、小三类,部分大、中型墓袝葬有车马坑。墓葬间没有明确界标,分为6个组群,组群中以大墓为中心,布局有一定规则,很少相互打破。这反映了西周时期()A.家族观念约束加强 B.宗法制度等级森严C.儒家礼制约束强化 D.族权与政权相统一〖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西周墓地中,墓葬分为大、中、小三类,部分大、中型墓袝葬有车马坑。墓葬间没有明确界标,分为6个组群,组群中以大墓为中心,布局有一定规则,很少相互打破”可知,西周时期墓葬受到宗法制等级观念的影响,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说明血缘关系主导墓葬规则,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宗法制度等级森严,“家族观念约束加强”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此时还未出现儒家思想,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西周时期宗法制度等级森严,未涉及族权与政权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2.如图是汉初藩封历史变迁图。这一变迁()(图例备注:无色表示汉郡,阴影表示王国)A.表明了人口大量增加 B.反映了“推恩令”的成效C.揭示了土地兼并严重 D.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初(中国)。根据两幅藩封图对比可知,从高帝十年到文帝十一年,虽然藩封数量增加了,但藩封的面积却变小了,这一变化体现出地方势力逐渐削弱,中央集权逐渐加强,D项正确;这一变迁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题中未体现人口的大量增加,排除A项;“推恩令”是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B项;这一变迁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题中所述现象与“土地兼并”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3.宋徽宗所著《大观茶论》其中“点茶”一篇,写道“点茶不一。而调膏继刻,以汤注之。英华沦散,茶无立作矣。有随汤击拂,干筅俱重,立文泛泛。”苏轼在《送南屏谦师》有“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李四分茶。”该记载反映了当时()A.宋代的重文轻武政策 B.宋代饮茶之风已经普及大江南北C.理学渗透社会各方面 D.宋士大夫的审美影响社会的风尚〖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宋代。根据材料“点茶不一...次则李四分茶”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饮茶之法以点茶为主,当时士大夫的审美影响饮茶风尚,D项正确;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排除A项;B项“普及”过于绝对,排除B项;C项是理学的影响,但材料是宋代的点茶文化,且“各方面”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4.明代王阳明的《答罗整庵少宰书》指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李贽《焚书》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反映了王阳明和李贽()A.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宣扬经世致用思想C.从圣贤经书权威中解放思想 D.批判君主专制思想〖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明末清初。王阳明和李贽强调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反映出了思想解放,C项正确;当时并未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排除A项;经世致用是所学要用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材料和经世致用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涉及批判君主专制,排除D项。故选C项。5.光绪二十一年,江苏布政使将《盛世危言》五卷本推荐给光绪,光绪帝下旨“饬总署刷印二千部,分送臣工阅看”。国内各书坊立即翻刻,达十余万部之多,并成为科举士子的必读参考书籍。《盛世危言》中封面题:“首为商战鼓与呼”,其内容明确提出仿照西方国家法律,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指出国弱民穷根源乃在于专制政治。《盛世危言》的风行()A.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B.维护清朝统治的需要C.中体西用的继承与发展 D.西学东渐到文化层面〖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光绪二十一年是公元1895年,此时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盛世危言》明确提出救亡图存等相关内容,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A项正确;《盛世危言》的风行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盛世危言》“明确提出仿照西方国家法律,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与中体西用不符,排除C项;《盛世危言》的风行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涉及到制度层面,D项不符合材料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6.1864年俾斯麦与丹麦开战,普鲁士公使李福斯在大沽口捕获三艘丹麦商船作为战利品。总理衙门利用《万国公法》知识的有关条款,严重抗议普鲁士,最终迫使李福斯释放了三艘丹麦船,并赔偿1500银元。这表明清政府()A.已经建立现代外交体系 B.利用近代外交方式解决国际争端C.国际地位得到极大提升 D.实践了“以夷制夷”的外交理念〖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64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总理衙门根据《万国公法》,立足本国利益,顺利处理了普鲁士公使李福斯在天津俘获三艘丹麦商船的纠纷,这说明利用近代外交方式解决国际争端,B项正确;题干只列举了一个案例,无法得出清政府已经建立了现代外交体系,排除A项;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际地位并不高,排除C项;清政府在处理这一纠纷时候依据的是国际法,而非“以夷制夷”,排除D项。故选B项。7.《新青年》中对民主观念类词汇(含民主、民治、德谟克拉西等)评价倾向频度数据,数据反映了()卷数正面评价中性评价负面评价合计1915.9—1918.6856331511918.7—1921.4224125584071921.5—1926.795180703978——摘自金观涛、刘青峰《中国近现代观念起源研究和数据库方法》A.破除封建礼教,提倡民主与科学 B.进行社会变革,倡导个性解放C国际因素影响民族救亡道路选择 D.关注西方民主,建立共和政体〖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5年至1926年(中国)。根据材料可以看出,1921年之后,《新青年》对于民主观念类词汇的负面评价明显增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列强争夺利益的真实面貌使得国人深受触动,国人对于西方的认识更加理性,对西方民主观念日渐失望,转而寻找新的救亡图存道路,C项正确;《新青年》对于民主观念类词汇的负面评价明显增多,A项不符合材料内容,排除A项;材料数据反映了国际因素影响民族救亡道路选择,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此时共和政体早已建立,排除D项。故选C项。8.1946年5月由冯友兰撰文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落成。其中碑文“我国家以世界之古国,居东亚之天府,本应绍汉唐之遗烈,作并世之先进,将来建国完成,必于世界历史居独特之地位。……旷代之伟业,八年之抗战已开其规模、立其基础。今日之胜利,于我国家有旋乾转坤之功,而联合大学之使命,与抗战相终如,此其可纪念一也”碑文体现了()A.振作青年精神,倡导个性解放 B.颂扬民族胜利,寄望民族复兴C.进行社会变革,挽救民族危亡 D.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主科学〖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6年(中国)。根据材料及图片可知,纪念碑是抗战胜利后落成,碑文中“将来建国完成,必于世界历史居独特之地位。……旷代之伟业,八年之抗战已开其规模、立其基础。今日之胜利,于我国家有旋乾转坤之功”表达了对民族复兴的希望,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振作青年精神,碑文针对的是整个中华民族而言的,排除A项;材料没有主张进行变革,排除C项;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9.1167年,亨利二世创建牛津大学,颁布特许状,为学生和学者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护。1254年,教皇授予牛津大学特许权,规定牛津大学教师和学生享有免税免役权,选举权、公共印章、普选官员,并依照章程实行内部自治的法人社团。这体现了中世纪欧洲大学()A.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 B.有相对独立的自治地位C.完全摆脱了封建主控制 D.脱离了基督教会的影响〖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根据材料“教皇授予牛津大学特许权,规定牛津大学教师和学生享有免税免役权,选举权、公共印章、普选官员,并依照章程实行内部自治的法人社团”可知,英国大学实行内部自治的法人社团,说明中世纪欧洲大学有一定的自治权,B项正确;此时没有资本主义,排除A项;完全摆脱说法错误,排除C项;脱离了基督教会的影响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10.18世纪以来,西欧“潘趣酒文化”盛行。贵族喜欢参加潘趣酒会,用定制于中国、绘有十三行等中国元素图案巨型潘趣碗(下图),将调制好的酒分享给同伴并送上祝福。“潘趣酒文化”的盛行反映了()A.西欧殖民范围不断扩大 B.明清对外贸易繁荣兴盛C.启蒙思想得以广泛传播 D.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杂糅〖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以来(中国、西欧)。据材料信息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18世纪以来,西欧“潘趣酒文化”盛行,潘趣酒会使用的巨型碗名叫潘趣碗,潘趣碗带有中国元素,据此可知,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交流,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西欧的殖民扩张情况,材料仅涉及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排除A项;题干涉及时间是18世纪以来,此时中国是清朝,不涉及明朝,材料主要不是反映中国对外贸易的情况而是体现中西文化的交流,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启蒙思想对外传播的情况,排除C项。故选D项。11.《联邦党人文集》是美国仅次于《独立宣言》和《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重要文献,作者之一麦迪逊主张让权力之间相互制约,“野心必须用野心来抗衡”,核心内容是建立双重分权制衡的联邦制共和国,一方面是横向的分权制衡,即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机关之间相互分立、相互制约;另一方面是纵向的分权制衡,即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之间的相互分立、相互制约。麦迪逊旨在()A.建立一个中央集中权力的政府 B.建立保障民众权利的有限政府C.建立维护富人特权利益的政府 D.延续各州拥有主权的邦联政府〖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美国。根据材料可知,麦迪逊主张建立双重分权制衡的联邦制共和国,其目的在于限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进而建立保障民众权利的有限政府,B项正确;麦迪逊旨在建立保障民众权利的有限政府,A项理解片面,排除A项;麦迪逊旨在建立保障民众权利的有限政府,C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C项;麦迪逊主张建立双重分权制衡的联邦制共和国,D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12.19世纪中叶以前的历史学家普遍忽略希腊化时代的研究。普鲁士历史学家、政治家德罗伊森(1808~1884年)则把亚历山大作为自己的代言人,最先强调亚历山大东征的积极影响。德罗伊森重视对希腊化时代的研究,主要是由于()A.西方文化霸权的确立 B.国家统一的现实需要C.史学研究视角的变化 D.古希腊文化影响深远〖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是古希腊时代。根据材料“19世纪中叶以前的历史学家普遍忽略希腊化时代的研究。普鲁士历史学家、政治家德罗伊森(1808~1884年)……最先强调亚历山大东征的积极影响。”及所学可知,亚历山大远征军连续作战10年,行程万余里,进行上百次强渡江河、围城攻坚以及山地、平原地和沙漠地作战,建立了西起巴尔干半岛、尼罗河,东至印度河的庞大亚历山大帝国,此后希腊文化在庞大的帝国范围内得到推广。结合所学可知,此时的德意志仍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普鲁士历史学家的研究旨在为普鲁士王国统一德意志提供历史借鉴,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西方文化霸权确立的相关信息,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材料并不是强调史学研究的视角,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侧重强调亚历山大东征对古希腊文化传播的影响,并不是强调古希腊文化的深远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13.有人评价拿破仑战争“不是想在许多野心强国之中争得杰出的地位,也不是为了争夺领土或获得暂时的政治优势,而是一场决定贵族制度还是民主制度占支配地位,平等还是特权作为欧洲文明的原则的殊死斗争”。该言论旨在说明拿破仑战争()A.重构欧洲政治文化 B.确立法国欧洲霸主地位C.使欧洲文化呈现多样 D.推动欧洲民族国家产生〖答案〗A〖解析〗评价者认为拿破仑战争“是一场决定贵族制度还是民主制度占支配地位,平等还是特权作为欧洲文明的原则的殊死斗争”,拿破仑战争后,欧洲的政治文化得以重构,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越来越成为欧洲的普遍诉求,由此可知题干旨在说明拿破仑战争重构欧洲的政治文化,A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涉及欧洲霸主地位的确立,排除B项;题干中强调的民主思想在欧洲的传播,并非多样化,排除C项;题干强调的是民主思想的传播,并非民族主义的传播,排除D项。故选A项。14.1941年8月,美英两国首脑签订的《大西洋宪章》宣称,“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所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各民族中的主权和自治权有横遭剥夺者,两国俱欲设法予以恢复”。这一宣言()A.明确提出了民族自决原则 B.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C.反映美英间既合作又对抗 D.意在帮助各民族选择发展道路〖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英两国首脑签订《大西洋宪章》,宣称尊重、支持各民族自由选择政府形式,维护各民族主权和自治权,明确提出了民族自决原则,A项正确;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是在二战后,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美英间的对抗,排除C项;意在帮助各民族选择发展道路与“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5.如表为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状况统计表,据此可知()时间1500—1850年1850—1945年1945—2000年主要移出地欧洲、非洲欧洲、亚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主要移入地美洲美洲西欧、北美洲、大洋洲人口迁移数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一1990年增长车为2.59%A.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 B.劳工迁移变为知识精英迁移C.移民的数量和范围逐步扩大 D.被迫移民在欧洲主导下进行〖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图表的信息和数据,可以看出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迫移民基本停止,C项正确;表格中人口迁移并不都是从落后到发达地区,排除A项;仅从材料,无法得知迁移人口是劳工或是知识精英,排除B项;“被迫移民在欧洲主导下进行”的说法绝对化,二战后的许多移民不是在欧洲主导下进行,排除D项。故选C项。第Ⅱ卷(非选择题55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6题15分,17题12分,18题14分,19题14分,共55分)16.汉代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史记》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约前145~?)所著,记载了自黄帝到汉武帝二三千年间的历史,也叙述了汉朝周边各民族如朝鲜、匈奴和中亚、南亚各地的史实。全书以编年叙事的帝王“本纪”为纲,以人物“列传”为主体,被称为“纪传体”,成为后来历代官修史书的正宗。司马迁以儒家的历史观为宗旨,在前代深厚的历史学积淀基础上,坚持“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的著史原则,常常表达自己对于历史现象的认识甚至疑惑。《史记》充分利用各类先秦文献、汉朝政事档案等,客观、如实地叙述史实,并佐以司马迁的游历见闻及民间传说,力求“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摘编自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史记》产生的历史背景。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司马迁成为为伟大历史学家的理由。材料二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月氏既臣大夏而居,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汉,殊无报胡之心。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骞既至乌孙,致赐谕指,未能得其决”“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於外国,外国由此信之。”——《史记·大宛列传》材料三“张骞坚忍磊落奇男子,世界史开幕第一人。”——梁启超“张骞使中国种族第一次知道中原以外还有广大的西方世界,从而开辟中国史上政治和经济之新时代。”——翦伯赞(2)指出如图汉代开通的路上丝绸之路西线的路线(北线、中线、南线)和A代表的城市(河西四郡之一)。材料二中,司马迁认为张骞出使西域“不得要领”和“然张骞凿空”矛盾吗?请结合材料三作出解释说明。〖答案〗(1)背景: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稳定与繁荣,儒家思想的影响;史学传统;丰富的历史文化积累。理由:历史学家的使命感;追求客观真实,理性叙述历史;创新精神;开阔的视野;自主的实地查访与史料调查精神。(任意三个角度)(2)路线:中线和南线(错写漏写不得分)敦煌不矛盾。张骞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联络月氏和乌孙,建立共抗匈奴的联盟。张骞出使并没有达到目的,所以称“不得要领。”凿空:从汉代角度,汉朝的势力向西大大拓展,打开了中国与西部世界中亚、西亚及欧洲等地区交往的大门,构建了汉朝与西方国家友好交往的桥梁。从商贸文化交流、人类文明角度,开启了欧亚大陆交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大门,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经济的交流和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西汉(中国)。第一小问背景,据材料“《史记》充分利用各类先秦文献、汉朝政事档案等,客观、如实地叙述史实,并佐以司马迁的游历见闻及民间传说,力求‘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得出史学传统;丰富的历史文化积累;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文化角度得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稳定与繁荣,儒家思想的影响。第二小问理由:结合所学可从史学家个人因素及修史原则和修史的必备条件等角度得出历史学家的使命感;创新精神;开阔的视野;自主的实地查访与史料调查精神;据材料“司马迁以儒家的历史观为宗旨,在前代深厚的历史学积淀基础上,坚持‘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的著史原则,常常表达自己对于历史现象的认识甚至疑惑。”得出追求客观真实,理性叙述历史。【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西汉(中国)。第一小问路线,据图可知是中线和南线。第二小问A代表的城市是敦煌。第三小问,司马迁认为张骞出使西域“不得要领”和“然张骞凿空”不矛盾。第四小问解释说明,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可知张骞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联络月氏和乌孙,建立共抗匈奴的联盟。张骞出使并没有达到目的,所以称“不得要领。”;据材料“张骞使中国种族第一次知道中原以外还有广大的西方世界,从而开辟中国史上政治和经济之新时代。”可知张骞凿空也有积极意义,从汉代角度可知,汉朝的势力向西大大拓展,打开了中国与西部世界中亚、西亚及欧洲等地区交往的大门,构建了汉朝与西方国家友好交往的桥梁;从商贸文化交流、人类文明角度可知,开启了欧亚大陆交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大门,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经济的交流和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17.电视剧《觉醒年代》,回溯从起源、孕育到诞生的整个过程,生动再现20世纪初期民国初年的历史大变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历史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艺术作品也能反映历史。油画《北大钟声》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北大钟声》原名《宽容》画上共16人,由左至右是:刘师培、黄侃、沈尹默、陈独秀、胡适、朱希祖、辜鸿铭、马叙伦、蔡元培、李大钊、马幼渔、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梁漱溟、刘半农)材料二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油画《北大钟声》进行历史解读。(要点应包括画面场景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原因;作者是怎样表现“宽容”主题的;油画的史学价值)〖答案〗时间:新文化运动时期,或民国初年,或五四运动前后;地点:北京大学。原因: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将大学由追逐高官厚禄的名利场转变为研究高深学问的殿堂,使北京大学逐渐发展为新文化运动中心。表现:人物构成既聚集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大批新文化人,同时也兼容一些坚守传统文化的人,包容东西,新文化运动就是在宽松的氛围中发展起的;通过服饰、发型和动作表情(拿着报纸、杂志讨论、交流状)等,表现“宽容”主题。(能具体说明的也可)意义: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促进思想解放;有利于学术研究,促进近代大学成长。史料学价值:作者以艺术的形式诠释了新文化运动历史,并寄寓着自己的理解和理想;该油画虽然不是原始史料,却反映着历史。〖解析〗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影响类材料〖解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时间:据材料一“刘师培、黄侃、沈尹默、陈独秀、胡适、朱希祖、辜鸿铭、马叙伦、蔡元培、李大钊、马幼渔、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梁漱溟、刘半农”可得出;时间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或民国初年,或五四运动前后;地点:据材料一“《北大钟声》”可得出,地点是:北京大学原因:据材料二“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将大学由追逐高官厚禄的名利场转变为研究高深学问的殿堂,使北京大学逐渐发展为新文化运动中心。表现:据材料一“刘师培、黄侃、沈尹默、陈独秀、胡适、朱希祖、辜鸿铭、马叙伦、蔡元培、李大钊、马幼渔、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梁漱溟、刘半”所学知识可知,人物构成既聚集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大批新文化人,同时也兼容一些坚守传统文化的人,包容东西,新文化运动就是在宽松的氛围中发展起的;通过服饰、发型和动作表情(拿着报纸、杂志讨论、交流状)等,表现“宽容”主题。史料价值:据所学知识可知,作者以艺术的形式诠释了新文化运动历史,并寄寓着自己的理解和理想;该油画虽然不是原始史料,却反映着历史。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展会和展览馆是一个国家发展的见证。图1为1951年莱比锡博览会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馆,这是新中国展会的起始;图2为1984年建成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图3为2010年10月上海世界博览会。提取材料中一处或多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现代中国的展会和展览馆”,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答案〗示例论题:现代中国展会和展览馆的发展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阐述:建国初期,新中国参加1951年莱比锡博览会,并在会上设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馆,这展示了新中国的国家形象,有利于冲破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封锁,也有利于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人民政权的巩固,从而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改革开放后,1984年建成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展示了新时期中国的国家形象,推动了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开展对外文化交流。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初步形成,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都有利于展会和展览业的发展,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总之,现代中国展会和展览馆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现代中国发展的历程,推动了中外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言之成理即可)(如有其它〖答案〗,只要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成理也可)〖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类.时空是:现代(中国)。首先,分析材料内容,材料中的三个图片分别描述了建国初的参与展会、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以及21世纪改造完成的展览馆,结合现代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史实,提取材料中一处或多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现代中国的展会和展览馆”,自拟论题。注意要选择自己熟悉且容易论证的,论题要具体、明确。根据材料“图1为1951年莱比锡博览会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馆,这是新中国展会的起始”、“1984年建成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可得出论题:现代中国展会和展览馆的发展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其次,结合建国初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改革开放后,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展示了新时期中国的国家形象;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史实,对论题进行论证。要注意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紧扣论题。具体阐述如下:建国初期,新中国参加1951年莱比锡博览会,并在会上设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馆,这展示了新中国的国家形象,有利于冲破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封锁,也有利于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人民政权的巩固,从而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改革开放后,1984年建成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展示了新时期中国的国家形象,推动了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最后,对所论述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如:总之,现代中国展会和展览馆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现代中国发展的历程,推动了中外文化等方面的交流。19.2021年9月召开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回顾了16世纪以来全球先后形成5个科学和人才中心,强调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科学史学家汤浅光朝提出,当一个国家科学成果数量占世界科学成果总量的25%以上,这个国家就可以称之为世界科学中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世界科学中心时间意大利1540-1610年英国1660-1730年法国1770-1830年德国1810-1920年美国1920年至今——汤浅光朝:平凡社年表材料二注:图中25%线表示该国贡献世界科学成果25%的位置——《世界科学中心模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答案〗示例一论题:世界科学中心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阐述: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并带动商品贸易的发达,为其科学革命打下基础;文艺复兴宣传了人文主义,解放了思想,带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这些条件促使意大利在16世纪成为世界科学中心。17世纪四十年代,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政府重视科学技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大学教育发展及教育理论的创新为科学中心向英国转移提供了巨大支撑。所有这些促使英国在17—18世纪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综上所述,世界科学中心的形成需要具备诸多条件,是政治、经济、文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示例二论题:世界强国的崛起促使世界科学中心转移。阐述: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较早地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同时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快,工业基础雄厚,通过殖民战争,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成为海上霸主,世界科技中心由意大利转移到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美国和德国为中心,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财,从战前的债务国变成债权国,世界的金融中心也从伦敦转移到纽约,美国逐渐掌握世界的经济霸权,成为世界强国,世界科技中心随之转移到美国。示例三论题: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高速发展带动世界科学中心转移。阐述:无论是意大利、英国、法国,还是德国、美国,在科学中心兴起之前,往往有一个经济高速发展期。意大利城市的产生和资本主义关系的萌芽都早于西欧其他国家。1588 年,英国击败西班牙之后成为海上霸主,通过奴隶贩卖和海外贸易大发其财,16 世纪的圈地运动,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生产经营所必需的资本财富、自由劳动者和国内市场。美国在成为世界科学中心之前,便已经是世界工业中心。由此可见,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高速发展对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起了推动作用。(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阐述题。时空:近现代(世界)。首先,仔细阅读,据材料一“世界科学中心”与材料二“ 该国贡献世界科学成果25%的位置”可知,世界科学中心在变化,主要国家的崛起会影响科学中心的变动。结合所学可知,一国科学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可以拟定论题为世界科学中心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或者世界强国的崛起促使世界儿科学中心的转移。然后,结合所学从思想、经济、政治等因素来阐述。例如,观点为世界科学中心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合所学从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兴起发展、文艺复兴运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等角度阐述。做到史实正确和充分,逻辑清晰。最后,归纳总结,例如:世界科学中心的形成需要具备诸多条件,是政治、经济、文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4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北京疏璃河遗址西周墓地中,墓葬分为大、中、小三类,部分大、中型墓袝葬有车马坑。墓葬间没有明确界标,分为6个组群,组群中以大墓为中心,布局有一定规则,很少相互打破。这反映了西周时期()A.家族观念约束加强 B.宗法制度等级森严C.儒家礼制约束强化 D.族权与政权相统一〖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西周墓地中,墓葬分为大、中、小三类,部分大、中型墓袝葬有车马坑。墓葬间没有明确界标,分为6个组群,组群中以大墓为中心,布局有一定规则,很少相互打破”可知,西周时期墓葬受到宗法制等级观念的影响,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说明血缘关系主导墓葬规则,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宗法制度等级森严,“家族观念约束加强”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此时还未出现儒家思想,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西周时期宗法制度等级森严,未涉及族权与政权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2.如图是汉初藩封历史变迁图。这一变迁()(图例备注:无色表示汉郡,阴影表示王国)A.表明了人口大量增加 B.反映了“推恩令”的成效C.揭示了土地兼并严重 D.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初(中国)。根据两幅藩封图对比可知,从高帝十年到文帝十一年,虽然藩封数量增加了,但藩封的面积却变小了,这一变化体现出地方势力逐渐削弱,中央集权逐渐加强,D项正确;这一变迁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题中未体现人口的大量增加,排除A项;“推恩令”是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B项;这一变迁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题中所述现象与“土地兼并”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3.宋徽宗所著《大观茶论》其中“点茶”一篇,写道“点茶不一。而调膏继刻,以汤注之。英华沦散,茶无立作矣。有随汤击拂,干筅俱重,立文泛泛。”苏轼在《送南屏谦师》有“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李四分茶。”该记载反映了当时()A.宋代的重文轻武政策 B.宋代饮茶之风已经普及大江南北C.理学渗透社会各方面 D.宋士大夫的审美影响社会的风尚〖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宋代。根据材料“点茶不一...次则李四分茶”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饮茶之法以点茶为主,当时士大夫的审美影响饮茶风尚,D项正确;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排除A项;B项“普及”过于绝对,排除B项;C项是理学的影响,但材料是宋代的点茶文化,且“各方面”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4.明代王阳明的《答罗整庵少宰书》指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李贽《焚书》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反映了王阳明和李贽()A.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宣扬经世致用思想C.从圣贤经书权威中解放思想 D.批判君主专制思想〖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明末清初。王阳明和李贽强调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反映出了思想解放,C项正确;当时并未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排除A项;经世致用是所学要用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材料和经世致用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涉及批判君主专制,排除D项。故选C项。5.光绪二十一年,江苏布政使将《盛世危言》五卷本推荐给光绪,光绪帝下旨“饬总署刷印二千部,分送臣工阅看”。国内各书坊立即翻刻,达十余万部之多,并成为科举士子的必读参考书籍。《盛世危言》中封面题:“首为商战鼓与呼”,其内容明确提出仿照西方国家法律,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指出国弱民穷根源乃在于专制政治。《盛世危言》的风行()A.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B.维护清朝统治的需要C.中体西用的继承与发展 D.西学东渐到文化层面〖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光绪二十一年是公元1895年,此时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盛世危言》明确提出救亡图存等相关内容,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A项正确;《盛世危言》的风行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盛世危言》“明确提出仿照西方国家法律,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与中体西用不符,排除C项;《盛世危言》的风行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涉及到制度层面,D项不符合材料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6.1864年俾斯麦与丹麦开战,普鲁士公使李福斯在大沽口捕获三艘丹麦商船作为战利品。总理衙门利用《万国公法》知识的有关条款,严重抗议普鲁士,最终迫使李福斯释放了三艘丹麦船,并赔偿1500银元。这表明清政府()A.已经建立现代外交体系 B.利用近代外交方式解决国际争端C.国际地位得到极大提升 D.实践了“以夷制夷”的外交理念〖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64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总理衙门根据《万国公法》,立足本国利益,顺利处理了普鲁士公使李福斯在天津俘获三艘丹麦商船的纠纷,这说明利用近代外交方式解决国际争端,B项正确;题干只列举了一个案例,无法得出清政府已经建立了现代外交体系,排除A项;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际地位并不高,排除C项;清政府在处理这一纠纷时候依据的是国际法,而非“以夷制夷”,排除D项。故选B项。7.《新青年》中对民主观念类词汇(含民主、民治、德谟克拉西等)评价倾向频度数据,数据反映了()卷数正面评价中性评价负面评价合计1915.9—1918.6856331511918.7—1921.4224125584071921.5—1926.795180703978——摘自金观涛、刘青峰《中国近现代观念起源研究和数据库方法》A.破除封建礼教,提倡民主与科学 B.进行社会变革,倡导个性解放C国际因素影响民族救亡道路选择 D.关注西方民主,建立共和政体〖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5年至1926年(中国)。根据材料可以看出,1921年之后,《新青年》对于民主观念类词汇的负面评价明显增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列强争夺利益的真实面貌使得国人深受触动,国人对于西方的认识更加理性,对西方民主观念日渐失望,转而寻找新的救亡图存道路,C项正确;《新青年》对于民主观念类词汇的负面评价明显增多,A项不符合材料内容,排除A项;材料数据反映了国际因素影响民族救亡道路选择,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此时共和政体早已建立,排除D项。故选C项。8.1946年5月由冯友兰撰文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落成。其中碑文“我国家以世界之古国,居东亚之天府,本应绍汉唐之遗烈,作并世之先进,将来建国完成,必于世界历史居独特之地位。……旷代之伟业,八年之抗战已开其规模、立其基础。今日之胜利,于我国家有旋乾转坤之功,而联合大学之使命,与抗战相终如,此其可纪念一也”碑文体现了()A.振作青年精神,倡导个性解放 B.颂扬民族胜利,寄望民族复兴C.进行社会变革,挽救民族危亡 D.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主科学〖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6年(中国)。根据材料及图片可知,纪念碑是抗战胜利后落成,碑文中“将来建国完成,必于世界历史居独特之地位。……旷代之伟业,八年之抗战已开其规模、立其基础。今日之胜利,于我国家有旋乾转坤之功”表达了对民族复兴的希望,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振作青年精神,碑文针对的是整个中华民族而言的,排除A项;材料没有主张进行变革,排除C项;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9.1167年,亨利二世创建牛津大学,颁布特许状,为学生和学者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护。1254年,教皇授予牛津大学特许权,规定牛津大学教师和学生享有免税免役权,选举权、公共印章、普选官员,并依照章程实行内部自治的法人社团。这体现了中世纪欧洲大学()A.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 B.有相对独立的自治地位C.完全摆脱了封建主控制 D.脱离了基督教会的影响〖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根据材料“教皇授予牛津大学特许权,规定牛津大学教师和学生享有免税免役权,选举权、公共印章、普选官员,并依照章程实行内部自治的法人社团”可知,英国大学实行内部自治的法人社团,说明中世纪欧洲大学有一定的自治权,B项正确;此时没有资本主义,排除A项;完全摆脱说法错误,排除C项;脱离了基督教会的影响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10.18世纪以来,西欧“潘趣酒文化”盛行。贵族喜欢参加潘趣酒会,用定制于中国、绘有十三行等中国元素图案巨型潘趣碗(下图),将调制好的酒分享给同伴并送上祝福。“潘趣酒文化”的盛行反映了()A.西欧殖民范围不断扩大 B.明清对外贸易繁荣兴盛C.启蒙思想得以广泛传播 D.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杂糅〖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以来(中国、西欧)。据材料信息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18世纪以来,西欧“潘趣酒文化”盛行,潘趣酒会使用的巨型碗名叫潘趣碗,潘趣碗带有中国元素,据此可知,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交流,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西欧的殖民扩张情况,材料仅涉及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排除A项;题干涉及时间是18世纪以来,此时中国是清朝,不涉及明朝,材料主要不是反映中国对外贸易的情况而是体现中西文化的交流,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启蒙思想对外传播的情况,排除C项。故选D项。11.《联邦党人文集》是美国仅次于《独立宣言》和《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重要文献,作者之一麦迪逊主张让权力之间相互制约,“野心必须用野心来抗衡”,核心内容是建立双重分权制衡的联邦制共和国,一方面是横向的分权制衡,即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机关之间相互分立、相互制约;另一方面是纵向的分权制衡,即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之间的相互分立、相互制约。麦迪逊旨在()A.建立一个中央集中权力的政府 B.建立保障民众权利的有限政府C.建立维护富人特权利益的政府 D.延续各州拥有主权的邦联政府〖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美国。根据材料可知,麦迪逊主张建立双重分权制衡的联邦制共和国,其目的在于限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进而建立保障民众权利的有限政府,B项正确;麦迪逊旨在建立保障民众权利的有限政府,A项理解片面,排除A项;麦迪逊旨在建立保障民众权利的有限政府,C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C项;麦迪逊主张建立双重分权制衡的联邦制共和国,D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12.19世纪中叶以前的历史学家普遍忽略希腊化时代的研究。普鲁士历史学家、政治家德罗伊森(1808~1884年)则把亚历山大作为自己的代言人,最先强调亚历山大东征的积极影响。德罗伊森重视对希腊化时代的研究,主要是由于()A.西方文化霸权的确立 B.国家统一的现实需要C.史学研究视角的变化 D.古希腊文化影响深远〖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是古希腊时代。根据材料“19世纪中叶以前的历史学家普遍忽略希腊化时代的研究。普鲁士历史学家、政治家德罗伊森(1808~1884年)……最先强调亚历山大东征的积极影响。”及所学可知,亚历山大远征军连续作战10年,行程万余里,进行上百次强渡江河、围城攻坚以及山地、平原地和沙漠地作战,建立了西起巴尔干半岛、尼罗河,东至印度河的庞大亚历山大帝国,此后希腊文化在庞大的帝国范围内得到推广。结合所学可知,此时的德意志仍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普鲁士历史学家的研究旨在为普鲁士王国统一德意志提供历史借鉴,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西方文化霸权确立的相关信息,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材料并不是强调史学研究的视角,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侧重强调亚历山大东征对古希腊文化传播的影响,并不是强调古希腊文化的深远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13.有人评价拿破仑战争“不是想在许多野心强国之中争得杰出的地位,也不是为了争夺领土或获得暂时的政治优势,而是一场决定贵族制度还是民主制度占支配地位,平等还是特权作为欧洲文明的原则的殊死斗争”。该言论旨在说明拿破仑战争()A.重构欧洲政治文化 B.确立法国欧洲霸主地位C.使欧洲文化呈现多样 D.推动欧洲民族国家产生〖答案〗A〖解析〗评价者认为拿破仑战争“是一场决定贵族制度还是民主制度占支配地位,平等还是特权作为欧洲文明的原则的殊死斗争”,拿破仑战争后,欧洲的政治文化得以重构,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越来越成为欧洲的普遍诉求,由此可知题干旨在说明拿破仑战争重构欧洲的政治文化,A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涉及欧洲霸主地位的确立,排除B项;题干中强调的民主思想在欧洲的传播,并非多样化,排除C项;题干强调的是民主思想的传播,并非民族主义的传播,排除D项。故选A项。14.1941年8月,美英两国首脑签订的《大西洋宪章》宣称,“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所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各民族中的主权和自治权有横遭剥夺者,两国俱欲设法予以恢复”。这一宣言()A.明确提出了民族自决原则 B.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C.反映美英间既合作又对抗 D.意在帮助各民族选择发展道路〖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英两国首脑签订《大西洋宪章》,宣称尊重、支持各民族自由选择政府形式,维护各民族主权和自治权,明确提出了民族自决原则,A项正确;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是在二战后,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美英间的对抗,排除C项;意在帮助各民族选择发展道路与“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5.如表为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状况统计表,据此可知()时间1500—1850年1850—1945年1945—2000年主要移出地欧洲、非洲欧洲、亚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主要移入地美洲美洲西欧、北美洲、大洋洲人口迁移数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一1990年增长车为2.59%A.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 B.劳工迁移变为知识精英迁移C.移民的数量和范围逐步扩大 D.被迫移民在欧洲主导下进行〖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图表的信息和数据,可以看出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迫移民基本停止,C项正确;表格中人口迁移并不都是从落后到发达地区,排除A项;仅从材料,无法得知迁移人口是劳工或是知识精英,排除B项;“被迫移民在欧洲主导下进行”的说法绝对化,二战后的许多移民不是在欧洲主导下进行,排除D项。故选C项。第Ⅱ卷(非选择题55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6题15分,17题12分,18题14分,19题14分,共55分)16.汉代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史记》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约前145~?)所著,记载了自黄帝到汉武帝二三千年间的历史,也叙述了汉朝周边各民族如朝鲜、匈奴和中亚、南亚各地的史实。全书以编年叙事的帝王“本纪”为纲,以人物“列传”为主体,被称为“纪传体”,成为后来历代官修史书的正宗。司马迁以儒家的历史观为宗旨,在前代深厚的历史学积淀基础上,坚持“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的著史原则,常常表达自己对于历史现象的认识甚至疑惑。《史记》充分利用各类先秦文献、汉朝政事档案等,客观、如实地叙述史实,并佐以司马迁的游历见闻及民间传说,力求“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摘编自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史记》产生的历史背景。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司马迁成为为伟大历史学家的理由。材料二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月氏既臣大夏而居,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汉,殊无报胡之心。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骞既至乌孙,致赐谕指,未能得其决”“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於外国,外国由此信之。”——《史记·大宛列传》材料三“张骞坚忍磊落奇男子,世界史开幕第一人。”——梁启超“张骞使中国种族第一次知道中原以外还有广大的西方世界,从而开辟中国史上政治和经济之新时代。”——翦伯赞(2)指出如图汉代开通的路上丝绸之路西线的路线(北线、中线、南线)和A代表的城市(河西四郡之一)。材料二中,司马迁认为张骞出使西域“不得要领”和“然张骞凿空”矛盾吗?请结合材料三作出解释说明。〖答案〗(1)背景: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稳定与繁荣,儒家思想的影响;史学传统;丰富的历史文化积累。理由:历史学家的使命感;追求客观真实,理性叙述历史;创新精神;开阔的视野;自主的实地查访与史料调查精神。(任意三个角度)(2)路线:中线和南线(错写漏写不得分)敦煌不矛盾。张骞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联络月氏和乌孙,建立共抗匈奴的联盟。张骞出使并没有达到目的,所以称“不得要领。”凿空:从汉代角度,汉朝的势力向西大大拓展,打开了中国与西部世界中亚、西亚及欧洲等地区交往的大门,构建了汉朝与西方国家友好交往的桥梁。从商贸文化交流、人类文明角度,开启了欧亚大陆交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大门,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经济的交流和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西汉(中国)。第一小问背景,据材料“《史记》充分利用各类先秦文献、汉朝政事档案等,客观、如实地叙述史实,并佐以司马迁的游历见闻及民间传说,力求‘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得出史学传统;丰富的历史文化积累;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文化角度得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稳定与繁荣,儒家思想的影响。第二小问理由:结合所学可从史学家个人因素及修史原则和修史的必备条件等角度得出历史学家的使命感;创新精神;开阔的视野;自主的实地查访与史料调查精神;据材料“司马迁以儒家的历史观为宗旨,在前代深厚的历史学积淀基础上,坚持‘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的著史原则,常常表达自己对于历史现象的认识甚至疑惑。”得出追求客观真实,理性叙述历史。【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西汉(中国)。第一小问路线,据图可知是中线和南线。第二小问A代表的城市是敦煌。第三小问,司马迁认为张骞出使西域“不得要领”和“然张骞凿空”不矛盾。第四小问解释说明,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可知张骞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联络月氏和乌孙,建立共抗匈奴的联盟。张骞出使并没有达到目的,所以称“不得要领。”;据材料“张骞使中国种族第一次知道中原以外还有广大的西方世界,从而开辟中国史上政治和经济之新时代。”可知张骞凿空也有积极意义,从汉代角度可知,汉朝的势力向西大大拓展,打开了中国与西部世界中亚、西亚及欧洲等地区交往的大门,构建了汉朝与西方国家友好交往的桥梁;从商贸文化交流、人类文明角度可知,开启了欧亚大陆交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大门,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经济的交流和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17.电视剧《觉醒年代》,回溯从起源、孕育到诞生的整个过程,生动再现20世纪初期民国初年的历史大变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历史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艺术作品也能反映历史。油画《北大钟声》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北大钟声》原名《宽容》画上共16人,由左至右是:刘师培、黄侃、沈尹默、陈独秀、胡适、朱希祖、辜鸿铭、马叙伦、蔡元培、李大钊、马幼渔、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梁漱溟、刘半农)材料二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油画《北大钟声》进行历史解读。(要点应包括画面场景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原因;作者是怎样表现“宽容”主题的;油画的史学价值)〖答案〗时间:新文化运动时期,或民国初年,或五四运动前后;地点:北京大学。原因: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将大学由追逐高官厚禄的名利场转变为研究高深学问的殿堂,使北京大学逐渐发展为新文化运动中心。表现:人物构成既聚集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大批新文化人,同时也兼容一些坚守传统文化的人,包容东西,新文化运动就是在宽松的氛围中发展起的;通过服饰、发型和动作表情(拿着报纸、杂志讨论、交流状)等,表现“宽容”主题。(能具体说明的也可)意义: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促进思想解放;有利于学术研究,促进近代大学成长。史料学价值:作者以艺术的形式诠释了新文化运动历史,并寄寓着自己的理解和理想;该油画虽然不是原始史料,却反映着历史。〖解析〗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影响类材料〖解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时间:据材料一“刘师培、黄侃、沈尹默、陈独秀、胡适、朱希祖、辜鸿铭、马叙伦、蔡元培、李大钊、马幼渔、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梁漱溟、刘半农”可得出;时间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或民国初年,或五四运动前后;地点:据材料一“《北大钟声》”可得出,地点是:北京大学原因:据材料二“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将大学由追逐高官厚禄的名利场转变为研究高深学问的殿堂,使北京大学逐渐发展为新文化运动中心。表现:据材料一“刘师培、黄侃、沈尹默、陈独秀、胡适、朱希祖、辜鸿铭、马叙伦、蔡元培、李大钊、马幼渔、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梁漱溟、刘半”所学知识可知,人物构成既聚集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大批新文化人,同时也兼容一些坚守传统文化的人,包容东西,新文化运动就是在宽松的氛围中发展起的;通过服饰、发型和动作表情(拿着报纸、杂志讨论、交流状)等,表现“宽容”主题。史料价值:据所学知识可知,作者以艺术的形式诠释了新文化运动历史,并寄寓着自己的理解和理想;该油画虽然不是原始史料,却反映着历史。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展会和展览馆是一个国家发展的见证。图1为1951年莱比锡博览会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馆,这是新中国展会的起始;图2为1984年建成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图3为2010年10月上海世界博览会。提取材料中一处或多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现代中国的展会和展览馆”,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答案〗示例论题:现代中国展会和展览馆的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