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五市十一校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联考(选修 )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五市十一校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联考(选修 )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五市十一校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联考(选修 )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五市十一校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联考(选修 )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五市十一校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联考(选修 )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2江苏省五市十一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联考(选修)历史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江苏刘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的145座墓葬中,石斧、石锛,石凿等生产工具在男性墓葬中共发现了28件,在女性墓葬中只发现了6件;纺轮都出自女性墓中。这说明当时()A.手工制造技术高超 B.阶级分化日益明显C.国家形态初步具备 D.社会分工已经出现〖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的中国。根据材料“石斧、石锛,石凿等生产工具在男性墓葬中共发现了28件,在女性墓葬中只发现了6件;纺轮都出自女性墓中”可知,在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掘中,生产工具在男性墓葬和女性墓葬中具有明显的差别,据此可以得出社会分工已经出现的结论,D项正确;受生产力水平影响,当时手工业技术水平并不高超,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阶级分化,排除B项;国家形态的出现标志如监狱、刑法、城市、军队等暴力机器的出现,材料未涉及,排除C项。故选D项。2.许倬云认为周朝“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作者旨在强调“周人统治的机制”()A.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 B.具有原始民主传统C.利于权力的高度集中 D.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信息“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节,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所学可知,体现了分封制和宗法制,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A项正确;题干并未体现原始民主传统,排除B项;分封制之下地方容易形成分裂割据势力,不利于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C项;在新石器时代后期出现国家的初始形态,周朝晚于新石器时代出现,排除D项。故选A项。3.秦征服南郡后,南郡居民仍保留楚地风俗,包括热衷商贾、崇奢靡等,秦律在南郡始终未能推行和落实。对此,公元前227年,南郡守腾发布《语书》,要求各县、道啬夫“凡法律令者,以教导民,去其淫僻,除其恶俗”,通过传播法令的方式教化百姓。南郡守腾这一做法()A.有利于建构国家认同 B.确立了中央对地方的绝对控制C.引导了民间舆论方向 D.反映了国家统一推动法律落实〖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南郡守腾通过传播法令的方式教化百姓,有利于形成共同的风俗习惯,增强民众对法律的认同,从而建构国家认同,A项正确;郡县制确立了中央对地方的绝对控制,排除B项;材料强调南郡守腾通过传播法令的方式教化百姓,并没有涉及民间舆论的走向,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强调国家统一与法律落实的关系,不能得出国家统一推动法律落实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4.公元前134年,汉武帝诏令郡国每年向朝廷荐举孝者、廉者各一人以被擢用(提升任用),由此形成固定的“察举”制度。出身贫寒、40多岁开始钻研《春秋》的公孙弘通过察举拜为博士,十年内升至宰相。公孙弘的经历说明汉武帝时期A.“推恩令”的颁布 B.边疆地区得到巩固C.“丝绸之路”开通 D.儒家学说受到重视〖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是儒家经典。因为钻研《春秋》,出身贫寒、40多岁的公孙弘通过察举拜为博士,十年内升至宰相。这说明了汉武帝极为重视儒学,故D正确;“推恩令”是为了解决“王国问题”,故A错误;提升公孙弘和边疆地区得到巩固、“丝绸之路”开通无关,故BC错误。5.北魏前期,百官没有俸禄,对于地方官,朝廷只问其能否上交一定数量的租调而不管他们对地方的搜刮。太和八年(485年)朝廷“始班俸禄”,规定“禄行之后,赃满一百匹者死”。实行均田制之后,官员可以得到一定职分田上的收入,但“卖(职分田)者坐如律”。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有()①俸禄制的实行杜绝了官员贪赃枉法②改革措施有利于整治吏治③纸币成为官府的主要支付手段④官员们可以取得一定职分田上的收入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北魏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北魏前期的改革措施,包括实行俸禄制和均田制等,都有助于整治吏治。俸禄制的实行使得官员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减少了他们贪污的动力;而均田制的实行则使得官员可以获得一定的职分田上的收入,这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减少贪污行为,②④正确,C项正确;虽然俸禄制的实行确实有助于减少官员的贪污行为,但不能因此就认为它杜绝了官员的贪赃枉法。贪污行为往往与个人的道德观念和制度执行的严格程度有关,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俸禄制的实行与官员贪赃枉法的杜绝等同起来,①错误;纸币始于宋朝,与材料时间不符,③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6.学者研究唐朝敦煌文书,发现西域地区于阗的民政由毗沙都督府管理,都督的另一称谓叫于阗王;唐朝中央政府在于阗有驻军,即于阗镇守军;于阗百姓在于阗官府与镇守军的双重管辖下生活。于阗的这种治理模式()A.削弱了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统治 B.标志西域地区开始归属于中国版图C.体现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羁縻统治 D.表明边疆管理与内地管理的一体化〖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唐代西域地区。根据材料“唐朝中央政府在于阗有驻军,即于阗镇守军;于阗百姓在于阗官府与镇守军的双重管辖下生活。”可知,唐代于阗地区处于毗沙都督府和于阗镇守军的双重管辖,于阗的这种治理模式既保留少数民族传统的行政管理制度又将少数民族地区纳入国家统一行政设置之中,加授各族首领担任唐朝地方政府的都督,这体现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羁縻统治,C项正确;羁縻制度既保证了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又加强了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领导和扶持,排除A项;汉代设置了西域都护,标志西域地区开始归属于中国版图,排除B项;“表明边疆管理与内地管理的一体化”表述有误,羁縻制度保留了少数民族传统的行政管理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7.下表反映了780年唐朝开始实行的两税法的主要内容。它的实施()(1)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役、杂税,但丁额不废;(2)不论土户、客户,一律编入现居州县的户籍,按人丁和财产多少定出户等;(3)元额以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垦田数为准,分别按垦田面积和户等高下摊分;(4)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A.使税制更加紊乱 B.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解决了土地兼并带来的社会问题 D.进一步扩大了征税面〖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两税法实施以后,“不论土户、客户,一律编入现居州县的户籍,按人丁和财产多少定出户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拓宽了征税的广度,增加了财政收入,D项正确;两税法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徭、杂税,便于征收,排除A项;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反映出过去由封建国家在不同程度上控制土地私有的原则变为不干预或少干预的原则,对农民的控制松弛了,排除B项;土地兼并根源于土地私有制,故两税法既然没有改变土地私有制,故不可能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8.据《新唐书·东夷列传》记载,日本使节在觐见皇帝后,大部分被安排进国子监学习,衣食住行等所有费用均由唐朝政府提供,学成后再返回日本,日本僧人则多在长安各大寺院寻师求法,如空海便在长安的青龙寺学习,这一时期的中日交流()A.有利于日本社会的进步 B.造就了南亚文化圈的繁荣C.推动了中国印刷技术的外传 D.推动日本由原始社会转入奴隶社会〖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概况可知:日本使节来华以后,由政府安排进国子监学习,学成后归国,以空海为代表的僧人则多在长安寺院求法。结合所学,古代日本社会受到唐朝的影响巨大,7世纪中期的大化改新,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中国唐朝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转型和进步,A项正确;日本在地理范围上属于东亚,非东南亚,排除B项;根据材料信息,这一时期的中日交流内容主要是制度、文化与宗教,而非技术,排除C项;推动日本进入到了封建社会,排除D项。故选A项。9.宋太宗曾下令两浙、岭南、福建各州官员鼓励百姓种植粟、麦、豆、黍等杂粮,江北诸州鼓励农民广种粳稻,种子由中央政府统一调配供应。这一举措得以实施是基于()A.经济重心的南移 B.劳作方式的改进C.分裂局面的结束 D.民族交融的加强〖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宋朝时期,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格局的局面,为提升粮食产量,加强经济实力,政府对南北方的农业采取措施鼓励其发展,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国家南北的统一,而非经济重心南移所带来的政府政策,排除A项;在中国封建社会,小农经济一直是主要的劳作方式,基本没有改变,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农业的发展,没有描述民族融合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10.《宋史》记载:“祖宗(指宋太祖赵匡胤)之时,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所以维持军政,万世不易之法。”这一制度的实行意在()A.整顿军队加强地方军事力量 B.澄清吏治削弱宰相行政权力C.分权设职防止武将权力膨胀 D.崇文抑武提高文官社会地位〖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宋太祖之所以将军权分散,就是吸取五代以来藩镇割据,武将专权的教训,通过分权设职来防止武将权力膨胀,C项正确;宋太祖实行这一制度是为了防止武将专权,而不是为了加强地方军事力量,排除A项;这些制度是为了削弱武将权力,和削弱宰相权力无关,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提高文官地位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11.元朝以大都为中心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做到了“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这一做法有利于()①国家政令的传递②民族之间的交融③元朝的有效统治④经济重心的南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A〖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元朝(中国)。根据材料“元朝以大都为中心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可知,元朝驿道交通发达,便于国家政令的传递,同时便于各地人口的流动,促进民族之间的交融,进而维护元朝的有效统治,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时期完成,④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12.元朝根据统治需要,在吐蕃诸部归附后,结合当地实际,设立宣政院统辖西藏世俗事务和宗教事务,推行政教合一制度。灭大理后设云南行省,并根据当地多民族的复杂状况,推行土司制度,承认各族首领的传统地位且任命其兼任政府官吏。据此可知,元朝()A.实现各民族平等自治 B.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C.推行因俗而治的政策 D.积极推动各民族汉化〖答案〗C〖解析〗材料“结合当地实际,设立宣政院统辖西藏世俗事务和宗教事务”“并根据当地多民族的复杂状况,推行土司制度”体现的是元朝的统治者因地制宜的设置了宣政院和土司制度,C项正确;元朝推行四等人制度,各民族平等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元朝在地方推行行省制度,中央集权并未达到顶峰,排除B项;材料与推动各民族汉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3.茶马古道指唐代以来为顺应当地人民需求,在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以茶叶和马匹为主要交易内容,以马帮为主要运输工具的商品贸易通道。元朝建立驿站,从而使四川西部与西藏间的茶马古道大大延伸。明朝设卫驻军以保护茶道畅通。清朝时期四川在治藏中的作用大大提高,进一步推动了川藏“茶马贸易”。据此可知()A.茶马古道有利于边疆地区开发与治理 B.政府推行重商主义,保护商人利益C.茶马古道促进了中外经济与文化交流 D.政府保护互市,推动了跨区域贸易〖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中国古代。根据材料,唐朝以后历代都对茶马古道进行维护,这有利于推动跨区域贸易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和边疆开发治理无关,排除A项;古代中国推行重农抑商,排除B项;茶马古道是国内的贸易通道,排除C项。故选D项。14.中华海洋文明源远流长,海路绵延,联通中外。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海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认知,不正确的是()A.唐宋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也被称为“瓷路”B.宋元时期,海外商运发展,商品远销东欧、北非C.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D.明清时期,禁止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明清推行海禁政策,是限制外国人到中国贸易,不是禁止,D项错误,符合题意;AB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15.如下图是明代数学家程汝思在其著作《算法统宗》中出的一道算术题。这说明当时()今有元、亨、利、贞四人合本经营。元出本银二十两,亨出本银三十两,利出本银四十两,贞出本银五十两,共一百四十两。至年终共得利银七十两。问:各该利若干?答:元该利一十两,亨该利一十五两,利该利二十两,贞该利二十五两。A.商业资本发展 B.抑商政策弱化C.拜金风气渐盛 D.科技应用广泛〖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明朝时期。根据材料“今有元、亨、利、贞四人合本经营。元出本银二十两,亨出本银三十两,利出本银四十两,贞出本银五十两,共一百四十两。至年终共得利银七十两。问:各该利若干?答:元该利一十两,亨该利一十五两,利该利二十两,贞该利二十五两。”可知,《算法统宗》涉及明代商业经营的相关内容,折射出了商品经济发展对数学知识的需求,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政府抑商政策弱化的相关信息,与题干及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商业的繁荣,与拜金主义无关,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数学知识的相关信息,无法得出科技应用广泛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16.“密折”词始用于康熙朝,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少数亲信官员等使用。康熙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人员才普遍获得奏折权。雍正帝继位以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据统计,当时上密折的人数已达到1000人以上。这表明()A.清朝中央政府决策的开放性 B.中央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加强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D.清朝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利镇压〖答案〗B〖解析〗根据“雍正帝继位以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等信息可以得出,通过密折制的推行,中央的政治权力以及君主的权力进一步加强,B项正确;开放性的说法错误,材料也不能体现,排除A项;C项是军机处的设立,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镇压与控制,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夏、商二代文化略同。文化既尔,政治亦然。故夏、殷(商)间政治与文物之变革,不似殷﹑周间之剧烈矣。殷、周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摘编自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材料二唐代立国规模宏阔,其疆土,经济、文物,较之秦汉,似乎尚有过之而不及。论其政治,依然还是秦汉传统规模,王室与政府分立,君权与相权互济,但唐代的政府组织之详备严密,实为汉代所未有,此后宋、元、明、清四代,都尊奉为行政圭臬。魏晋以下的门第新贵族,在唐代渐渐地和平消失于无形。自唐后,中国社会再没有别一种新贵族之形成。故在唐代有两大趋势:一、由贵族阶级转移到平民社会。二、文化由宗教方面转移到日常人生。——摘编自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相比商代有哪些重大变革。(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唐代中国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并分别评价其影响。〖答案〗(1)确立了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推行分封制,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以周礼治国,减少了神权迷信在政治生活中的影响。(2)三省六部制确立,强化君权的同时减少决策失误,为后代沿用;科举制持续发展,门阀逐渐消亡,为此后数百年的平民社会奠基(或答科举制推动社会阶层流动加强);从韩愈开始提倡儒学复兴,为宋代理学的兴起开先河。(不能只叙述变化,不阐释其影响)〖解析〗(1)根据材料“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可分析出确立了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推行分封制,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可分析出以周礼治国,减少了神权迷信在政治生活中的影响。(2)根据材料“但唐代的政府组织之详备严密,实为汉代所未有,”结合所学知识三省六部制确立,有利于强化君权的同时减少决策失误,为后代沿用;根据材料“魏晋以下的门第新贵族,在唐代渐渐地和平消失于无形。”可分析出科举制持续发展,门阀逐渐消亡,这为此后数百年的平民社会奠基(或答科举制推动社会阶层流动加强);结合所学知识,从韩愈开始提倡儒学复兴,为宋代理学的兴起开先河。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识宝传说是中国口述传统中延续时间最长的民间传说之一、这类传说内容的核心在于有人能从凡常之物中鉴识出罕见的奇珍异宝。材料一识宝传说在唐代非常繁荣。这类传说中,故事经常发生在长安、广州、扬州等地,宝物的持有者多为官僚、富豪,至少是书生之类社会地位较高的人物。“识宝者”往往是粟特人、波斯人、大食人等,他们慧眼如炬,识出了“传国宝珠”“破山剑”等价值连城的珠玉珍玩,还不惜重金买宝。——摘编自程蔷《中国识宝传说研究》材料二明代以来,北方流行大量的“南方人”盗宝、“江西人”憋宝、“徽州商人”夺宝的故事——故事中的识宝人凭着自己的机灵甚至欺诈手段聚敛财富。讲述这些故事的北方人背后,无疑是异乡与本地、中心与边缘、对“本业”与“末业”认知差异的折射。这些故事中的宝物,大都是北方农村中本就存在但并不显眼的用物,如山西某地“水脉”幻化的顽石、庇佑河北抚宁风调雨顺的“金马驹”等。——摘编自赵世瑜《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唐代识宝传说的繁荣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两个角度概括识宝传说中人物形象的变化,并结合明朝时代背景分别进行分析。〖答案〗(1)解释:唐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时代”,一方面,这得益于发达的交通。在陆路方面,从长安出发向东可到达今天的朝鲜半岛,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可以通往今天伊朗、沙特阿拉伯以至欧洲、非洲许多国家。在海路方面,从登州、扬州出发,可以到达今天韩国、日本;从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可到达波斯湾。另一方面,经过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中华文明愈加丰富多彩。唐王朝不仅以博大的胸怀接纳来自西亚、中亚、南亚等地的文化,也以积极的态度输出先进的文明给周边国家,如新罗、日本等。这既包括物质文化的交流,也包括精神文化的互动,唐时期的对外交流在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另外,唐朝经济繁荣、政治统一稳定、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开放的民族政策、对外政策等都影响识宝传说的繁荣。(2)变化:由粟特人、波斯人、大食人变为“南方人”、“江西人”、“徽州商人”;由识宝后重金购买到识宝人凭着自己的机灵甚至欺诈手段聚敛财富。原因:明朝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商帮兴起、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社会娱乐活动的丰富、文化知识的普及等。〖解析〗【小问1】本题为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唐朝(中国)。历史解释:根据材料一“识宝传说在唐代非常繁荣。这类传说中,故事经常发生在长安、广州、扬州等地,宝物的持有者多为官僚、富豪,至少是书生之类社会地位较高的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时代”,一方面,这得益于发达的交通。在陆路方面,从长安出发向东可到达今天的朝鲜半岛,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可以通往今天伊朗、沙特阿拉伯以至欧洲、非洲许多国家。在海路方面,从登州、扬州出发,可以到达今天韩国、日本;从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可到达波斯湾。另一方面,经过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中华文明愈加丰富多彩。根据材料一“‘识宝者’往往是粟特人、波斯人、大食人等,他们慧眼如炬,识出了‘传国宝珠’‘破山剑’等价值连城的珠玉珍玩,还不惜重金买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王朝不仅以博大的胸怀接纳来自西亚、中亚、南亚等地的文化,也以积极的态度输出先进的文明给周边国家,如新罗、日本等。这既包括物质文化的交流,也包括精神文化的互动,唐时期的对外交流在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再结合所学,唐朝的政治、经济、对外政策、民族政策等也会影响识宝传说的繁荣。【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朝(中国)。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一“‘识宝者’往往是粟特人、波斯人、大食人等,他们慧眼如炬,识出了‘传国宝珠’‘破山剑’等价值连城的珠玉珍玩,还不惜重金买宝。”和材料二“明代以来,北方流行大量的‘南方人’盗宝、‘江西人’憋宝、‘徽州商人’夺宝的故事——故事中的识宝人凭着自己的机灵甚至欺诈手段聚敛财富。”可知,由粟特人、波斯人、大食人变为“南方人”、“江西人”、“徽州商人”,由识宝后重金购买到识宝人凭着自己的机灵甚至欺诈手段聚敛财富。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异乡与本地、中心与边缘、对‘本业’与‘末业’认知差异的折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以从明朝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商帮兴起、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社会娱乐活动的丰富、文化知识的普及等角度进行分析。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较早使用“担当”一词的文献,是程颢、程颐弟子整理的《二程遗书》。如“大抵上意不欲抑介甫(注:王安石,字介甫),要得人担当了”;“和叔(注:吕大钧,字和叔)任道担当,其风力甚劲”。朱熹使用“担当”一词最为频繁,粗略统计有30多次,《朱子语类》《晦庵集》中都多次出现。需要指出的是,“担当”一词在南宋时期得到普遍使用,不仅理学大师们接受、使用,而且士人、大臣也经常援引。如文天祥在给皇帝的奏折中写道:“天下有事,凡能担当开拓排难解纷,惟其才耳。”——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材料二明末清初的实学家主张“勿事空言”,注重“事功”实践,强调知行合一,从而使儒家“担当”思想进一步勃兴。如果说原始儒家强调“内圣外王”并重,孔子之后子思、孟子直至唐宋儒家更多强调“内圣”倾向;那么,明清之际的儒家则更多地强调“外王”倾向,注重担当实践。顾炎武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任。王船山也呼吁:“匡维世教以救君之失,存人理于天下者,非士大夫之责乎?”——摘编自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代士人、大臣“担当”的主要内涵及其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末清初的实学家们对“担当”的发展。〖答案〗(1)内涵:为国家排忧解难,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积极作用:强化了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或答:促进人们的理论思维;教育人们知书识礼;陶冶人们的情操;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或答:为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发展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2)发展:经世致用,知行合一;注重实践,“匡维世教”;从突出士人、臣子的历史责任,发展到强调普通人的历史责任。〖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朝时期。第一小问内涵:由材料“需要指出是,‘担当’一词在南宋时期得到普遍使用,不仅理学大师们接受、使用,而且士人、大臣也经常援引。”“天下有事,凡能担当开拓排难解纷,惟其才耳。”可得出为国家排忧解难,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第二小问积极作用:由材料“不仅理学大师们接受、使用,而且士人、大臣也经常援引”及所学可得出强化了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或答:促进人们的理论思维;教育人们知书识礼;陶冶人们的情操;维护了社会稳定);由材料“朱熹使用‘担当’一词最为频繁,粗略统计有30多次,《朱子语类》《晦庵集》中都多次出现。”及所学可得出促进了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或答:为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发展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结合所学可得出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末清初。由材料“明末清初的实学家主张‘勿事空言’,注重‘事功’实践,强调知行合一,从而使儒家‘担当’思想进一步勃兴。”可得出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由材料“明清之际的儒家则更多地强调‘外王’倾向,注重担当实践”“匡维世教以救君之失,存人理于天下者,非士大夫之责乎?”可得出注重实践,“匡维世教”;由材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及所学可得出从突出士人、臣子的历史责任,发展到强调普通人的历史责任。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人类历史伴随着人口流动。人口迁移是指一个人或一群人为了定居的目的越过一定地界的现象。如果越过的地界为国界,这种迁移就成为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是一种人口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当今的国际人口迁移同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国家间的关系有着十分密切而又错综复杂的联系。下表所示为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基本情况。时期概况古代末期到中世纪初期在欧洲,日耳曼人逐渐扩散、分居到中欧、西欧和北欧;斯拉夫人的一支—南斯拉夫人逐渐扩散、分居到东欧;在亚洲,阿拉伯人从阿拉伯半岛逐渐扩散、分居到西亚和北非;突厥人逐渐扩散、分居到中亚和小亚细亚;在非洲,班图人从尼罗河流域扩散、分居到非洲南部新航路开辟到20世纪前期15世纪开始,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从欧洲到达南美洲;18世纪后,荷兰人从欧洲到达南部非洲;19世纪后,英国人和其他欧洲人到达北美洲、大洋洲和亚洲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中国家人口向发达国家迁移;非洲内陆国家人口向西非海岸国家迁移;亚洲、欧洲一些国家的人口向中东石油生产国迁移;日本、德国、意大利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失败国的人口返回本国——摘编自李宏规《国际人口迁移与国家政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人口迁移”视角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答案〗论题:人口迁移带来文化重构,形成新的文化认同阐述:古代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改变了亚欧大陆从东到西的政治格局。各民族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对亚欧大陆各主要区域文化的形成和转型产生重大影响。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在世界各地进行侵略活动,拓展殖民地。美洲等地出现了族群的巨大变化,形成了新的文化认同,发展了以欧洲文化为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华工参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促进了中华文化与当地文化的融合,推动着新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中国家人口向发达国家迁移,经济全球化孕育了全球流动的劳动力市场,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世界出现了遍及各国的移民社会,移民社会的居民由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组成,在不同文化的交汇、借鉴与认同中,这些移民社会形成多元一体的移民文化。总之,人口迁移促进了多样文化广泛接触、交流和融合,形成新的文化认同。〖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近现代的世界。首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人口迁移”为视角自拟一个论题,如由材料“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基本情况表”中的内容,并结合所学史实得出论题:人口迁移带来文化重构,形成新的文化认同。其次,结合表格信息和所学“人口迁移、文化交融与认同”的史实分析阐述,如“古代末期到中世纪初期”,“在欧洲,日耳曼人逐渐扩散、分居到中欧、西欧和北欧;斯拉夫人的一支—南斯拉夫人逐渐扩散、分居到东欧;在亚洲,阿拉伯人从阿拉伯半岛逐渐扩散、分居到西亚和北非;突厥人逐渐扩散、分居到中亚和小亚细亚;在非洲,班图人从尼罗河流域扩散、分居到非洲南部”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古代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改变了亚欧大陆从东到西的政治格局。各民族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对亚欧大陆各主要区域文化的形成和转型产生重大影响。如“新航路开辟到20世纪前期”“15世纪开始,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从欧洲到达南美洲;18世纪后,荷兰人从欧洲到达南部非洲;19世纪后,英国人和其他欧洲人到达北美洲、大洋洲和亚洲”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在世界各地进行侵略活动,拓展殖民地。美洲等地出现了族群的巨大变化,形成了新的文化认同,发展了以欧洲文化为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华工参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促进了中华文化与当地文化的融合,推动着新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中国家人口向发达国家迁移;非洲内陆国家人口向西非海岸国家迁移;亚洲、欧洲一些国家的人口向中东石油生产国迁移;日本、德国、意大利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失败国的人口返回本国”并结合所学可得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中国家人口向发达国家迁移,经济全球化孕育了全球流动的劳动力市场,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世界出现了遍及各国的移民社会,移民社会的居民由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组成,在不同文化的交汇、借鉴与认同中,这些移民社会形成多元一体的移民文化。可见,人口迁移促进了多样文化广泛接触、交流和融合,形成新的文化认同。最后,总结归纳,完成表述。江苏省五市十一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联考(选修)历史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江苏刘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的145座墓葬中,石斧、石锛,石凿等生产工具在男性墓葬中共发现了28件,在女性墓葬中只发现了6件;纺轮都出自女性墓中。这说明当时()A.手工制造技术高超 B.阶级分化日益明显C.国家形态初步具备 D.社会分工已经出现〖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的中国。根据材料“石斧、石锛,石凿等生产工具在男性墓葬中共发现了28件,在女性墓葬中只发现了6件;纺轮都出自女性墓中”可知,在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掘中,生产工具在男性墓葬和女性墓葬中具有明显的差别,据此可以得出社会分工已经出现的结论,D项正确;受生产力水平影响,当时手工业技术水平并不高超,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阶级分化,排除B项;国家形态的出现标志如监狱、刑法、城市、军队等暴力机器的出现,材料未涉及,排除C项。故选D项。2.许倬云认为周朝“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作者旨在强调“周人统治的机制”()A.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 B.具有原始民主传统C.利于权力的高度集中 D.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信息“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节,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所学可知,体现了分封制和宗法制,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A项正确;题干并未体现原始民主传统,排除B项;分封制之下地方容易形成分裂割据势力,不利于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C项;在新石器时代后期出现国家的初始形态,周朝晚于新石器时代出现,排除D项。故选A项。3.秦征服南郡后,南郡居民仍保留楚地风俗,包括热衷商贾、崇奢靡等,秦律在南郡始终未能推行和落实。对此,公元前227年,南郡守腾发布《语书》,要求各县、道啬夫“凡法律令者,以教导民,去其淫僻,除其恶俗”,通过传播法令的方式教化百姓。南郡守腾这一做法()A.有利于建构国家认同 B.确立了中央对地方的绝对控制C.引导了民间舆论方向 D.反映了国家统一推动法律落实〖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南郡守腾通过传播法令的方式教化百姓,有利于形成共同的风俗习惯,增强民众对法律的认同,从而建构国家认同,A项正确;郡县制确立了中央对地方的绝对控制,排除B项;材料强调南郡守腾通过传播法令的方式教化百姓,并没有涉及民间舆论的走向,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强调国家统一与法律落实的关系,不能得出国家统一推动法律落实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4.公元前134年,汉武帝诏令郡国每年向朝廷荐举孝者、廉者各一人以被擢用(提升任用),由此形成固定的“察举”制度。出身贫寒、40多岁开始钻研《春秋》的公孙弘通过察举拜为博士,十年内升至宰相。公孙弘的经历说明汉武帝时期A.“推恩令”的颁布 B.边疆地区得到巩固C.“丝绸之路”开通 D.儒家学说受到重视〖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是儒家经典。因为钻研《春秋》,出身贫寒、40多岁的公孙弘通过察举拜为博士,十年内升至宰相。这说明了汉武帝极为重视儒学,故D正确;“推恩令”是为了解决“王国问题”,故A错误;提升公孙弘和边疆地区得到巩固、“丝绸之路”开通无关,故BC错误。5.北魏前期,百官没有俸禄,对于地方官,朝廷只问其能否上交一定数量的租调而不管他们对地方的搜刮。太和八年(485年)朝廷“始班俸禄”,规定“禄行之后,赃满一百匹者死”。实行均田制之后,官员可以得到一定职分田上的收入,但“卖(职分田)者坐如律”。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有()①俸禄制的实行杜绝了官员贪赃枉法②改革措施有利于整治吏治③纸币成为官府的主要支付手段④官员们可以取得一定职分田上的收入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北魏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北魏前期的改革措施,包括实行俸禄制和均田制等,都有助于整治吏治。俸禄制的实行使得官员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减少了他们贪污的动力;而均田制的实行则使得官员可以获得一定的职分田上的收入,这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减少贪污行为,②④正确,C项正确;虽然俸禄制的实行确实有助于减少官员的贪污行为,但不能因此就认为它杜绝了官员的贪赃枉法。贪污行为往往与个人的道德观念和制度执行的严格程度有关,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俸禄制的实行与官员贪赃枉法的杜绝等同起来,①错误;纸币始于宋朝,与材料时间不符,③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6.学者研究唐朝敦煌文书,发现西域地区于阗的民政由毗沙都督府管理,都督的另一称谓叫于阗王;唐朝中央政府在于阗有驻军,即于阗镇守军;于阗百姓在于阗官府与镇守军的双重管辖下生活。于阗的这种治理模式()A.削弱了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统治 B.标志西域地区开始归属于中国版图C.体现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羁縻统治 D.表明边疆管理与内地管理的一体化〖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唐代西域地区。根据材料“唐朝中央政府在于阗有驻军,即于阗镇守军;于阗百姓在于阗官府与镇守军的双重管辖下生活。”可知,唐代于阗地区处于毗沙都督府和于阗镇守军的双重管辖,于阗的这种治理模式既保留少数民族传统的行政管理制度又将少数民族地区纳入国家统一行政设置之中,加授各族首领担任唐朝地方政府的都督,这体现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羁縻统治,C项正确;羁縻制度既保证了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又加强了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领导和扶持,排除A项;汉代设置了西域都护,标志西域地区开始归属于中国版图,排除B项;“表明边疆管理与内地管理的一体化”表述有误,羁縻制度保留了少数民族传统的行政管理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7.下表反映了780年唐朝开始实行的两税法的主要内容。它的实施()(1)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役、杂税,但丁额不废;(2)不论土户、客户,一律编入现居州县的户籍,按人丁和财产多少定出户等;(3)元额以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垦田数为准,分别按垦田面积和户等高下摊分;(4)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A.使税制更加紊乱 B.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解决了土地兼并带来的社会问题 D.进一步扩大了征税面〖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两税法实施以后,“不论土户、客户,一律编入现居州县的户籍,按人丁和财产多少定出户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拓宽了征税的广度,增加了财政收入,D项正确;两税法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徭、杂税,便于征收,排除A项;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反映出过去由封建国家在不同程度上控制土地私有的原则变为不干预或少干预的原则,对农民的控制松弛了,排除B项;土地兼并根源于土地私有制,故两税法既然没有改变土地私有制,故不可能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8.据《新唐书·东夷列传》记载,日本使节在觐见皇帝后,大部分被安排进国子监学习,衣食住行等所有费用均由唐朝政府提供,学成后再返回日本,日本僧人则多在长安各大寺院寻师求法,如空海便在长安的青龙寺学习,这一时期的中日交流()A.有利于日本社会的进步 B.造就了南亚文化圈的繁荣C.推动了中国印刷技术的外传 D.推动日本由原始社会转入奴隶社会〖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概况可知:日本使节来华以后,由政府安排进国子监学习,学成后归国,以空海为代表的僧人则多在长安寺院求法。结合所学,古代日本社会受到唐朝的影响巨大,7世纪中期的大化改新,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中国唐朝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转型和进步,A项正确;日本在地理范围上属于东亚,非东南亚,排除B项;根据材料信息,这一时期的中日交流内容主要是制度、文化与宗教,而非技术,排除C项;推动日本进入到了封建社会,排除D项。故选A项。9.宋太宗曾下令两浙、岭南、福建各州官员鼓励百姓种植粟、麦、豆、黍等杂粮,江北诸州鼓励农民广种粳稻,种子由中央政府统一调配供应。这一举措得以实施是基于()A.经济重心的南移 B.劳作方式的改进C.分裂局面的结束 D.民族交融的加强〖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宋朝时期,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格局的局面,为提升粮食产量,加强经济实力,政府对南北方的农业采取措施鼓励其发展,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国家南北的统一,而非经济重心南移所带来的政府政策,排除A项;在中国封建社会,小农经济一直是主要的劳作方式,基本没有改变,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农业的发展,没有描述民族融合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10.《宋史》记载:“祖宗(指宋太祖赵匡胤)之时,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所以维持军政,万世不易之法。”这一制度的实行意在()A.整顿军队加强地方军事力量 B.澄清吏治削弱宰相行政权力C.分权设职防止武将权力膨胀 D.崇文抑武提高文官社会地位〖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宋太祖之所以将军权分散,就是吸取五代以来藩镇割据,武将专权的教训,通过分权设职来防止武将权力膨胀,C项正确;宋太祖实行这一制度是为了防止武将专权,而不是为了加强地方军事力量,排除A项;这些制度是为了削弱武将权力,和削弱宰相权力无关,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提高文官地位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11.元朝以大都为中心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做到了“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这一做法有利于()①国家政令的传递②民族之间的交融③元朝的有效统治④经济重心的南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A〖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元朝(中国)。根据材料“元朝以大都为中心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可知,元朝驿道交通发达,便于国家政令的传递,同时便于各地人口的流动,促进民族之间的交融,进而维护元朝的有效统治,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时期完成,④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12.元朝根据统治需要,在吐蕃诸部归附后,结合当地实际,设立宣政院统辖西藏世俗事务和宗教事务,推行政教合一制度。灭大理后设云南行省,并根据当地多民族的复杂状况,推行土司制度,承认各族首领的传统地位且任命其兼任政府官吏。据此可知,元朝()A.实现各民族平等自治 B.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C.推行因俗而治的政策 D.积极推动各民族汉化〖答案〗C〖解析〗材料“结合当地实际,设立宣政院统辖西藏世俗事务和宗教事务”“并根据当地多民族的复杂状况,推行土司制度”体现的是元朝的统治者因地制宜的设置了宣政院和土司制度,C项正确;元朝推行四等人制度,各民族平等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元朝在地方推行行省制度,中央集权并未达到顶峰,排除B项;材料与推动各民族汉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3.茶马古道指唐代以来为顺应当地人民需求,在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以茶叶和马匹为主要交易内容,以马帮为主要运输工具的商品贸易通道。元朝建立驿站,从而使四川西部与西藏间的茶马古道大大延伸。明朝设卫驻军以保护茶道畅通。清朝时期四川在治藏中的作用大大提高,进一步推动了川藏“茶马贸易”。据此可知()A.茶马古道有利于边疆地区开发与治理 B.政府推行重商主义,保护商人利益C.茶马古道促进了中外经济与文化交流 D.政府保护互市,推动了跨区域贸易〖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中国古代。根据材料,唐朝以后历代都对茶马古道进行维护,这有利于推动跨区域贸易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和边疆开发治理无关,排除A项;古代中国推行重农抑商,排除B项;茶马古道是国内的贸易通道,排除C项。故选D项。14.中华海洋文明源远流长,海路绵延,联通中外。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海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认知,不正确的是()A.唐宋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也被称为“瓷路”B.宋元时期,海外商运发展,商品远销东欧、北非C.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D.明清时期,禁止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明清推行海禁政策,是限制外国人到中国贸易,不是禁止,D项错误,符合题意;AB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15.如下图是明代数学家程汝思在其著作《算法统宗》中出的一道算术题。这说明当时()今有元、亨、利、贞四人合本经营。元出本银二十两,亨出本银三十两,利出本银四十两,贞出本银五十两,共一百四十两。至年终共得利银七十两。问:各该利若干?答:元该利一十两,亨该利一十五两,利该利二十两,贞该利二十五两。A.商业资本发展 B.抑商政策弱化C.拜金风气渐盛 D.科技应用广泛〖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明朝时期。根据材料“今有元、亨、利、贞四人合本经营。元出本银二十两,亨出本银三十两,利出本银四十两,贞出本银五十两,共一百四十两。至年终共得利银七十两。问:各该利若干?答:元该利一十两,亨该利一十五两,利该利二十两,贞该利二十五两。”可知,《算法统宗》涉及明代商业经营的相关内容,折射出了商品经济发展对数学知识的需求,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政府抑商政策弱化的相关信息,与题干及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商业的繁荣,与拜金主义无关,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数学知识的相关信息,无法得出科技应用广泛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16.“密折”词始用于康熙朝,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少数亲信官员等使用。康熙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人员才普遍获得奏折权。雍正帝继位以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据统计,当时上密折的人数已达到1000人以上。这表明()A.清朝中央政府决策的开放性 B.中央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加强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D.清朝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利镇压〖答案〗B〖解析〗根据“雍正帝继位以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等信息可以得出,通过密折制的推行,中央的政治权力以及君主的权力进一步加强,B项正确;开放性的说法错误,材料也不能体现,排除A项;C项是军机处的设立,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镇压与控制,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夏、商二代文化略同。文化既尔,政治亦然。故夏、殷(商)间政治与文物之变革,不似殷﹑周间之剧烈矣。殷、周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摘编自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材料二唐代立国规模宏阔,其疆土,经济、文物,较之秦汉,似乎尚有过之而不及。论其政治,依然还是秦汉传统规模,王室与政府分立,君权与相权互济,但唐代的政府组织之详备严密,实为汉代所未有,此后宋、元、明、清四代,都尊奉为行政圭臬。魏晋以下的门第新贵族,在唐代渐渐地和平消失于无形。自唐后,中国社会再没有别一种新贵族之形成。故在唐代有两大趋势:一、由贵族阶级转移到平民社会。二、文化由宗教方面转移到日常人生。——摘编自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相比商代有哪些重大变革。(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唐代中国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并分别评价其影响。〖答案〗(1)确立了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推行分封制,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以周礼治国,减少了神权迷信在政治生活中的影响。(2)三省六部制确立,强化君权的同时减少决策失误,为后代沿用;科举制持续发展,门阀逐渐消亡,为此后数百年的平民社会奠基(或答科举制推动社会阶层流动加强);从韩愈开始提倡儒学复兴,为宋代理学的兴起开先河。(不能只叙述变化,不阐释其影响)〖解析〗(1)根据材料“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可分析出确立了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推行分封制,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可分析出以周礼治国,减少了神权迷信在政治生活中的影响。(2)根据材料“但唐代的政府组织之详备严密,实为汉代所未有,”结合所学知识三省六部制确立,有利于强化君权的同时减少决策失误,为后代沿用;根据材料“魏晋以下的门第新贵族,在唐代渐渐地和平消失于无形。”可分析出科举制持续发展,门阀逐渐消亡,这为此后数百年的平民社会奠基(或答科举制推动社会阶层流动加强);结合所学知识,从韩愈开始提倡儒学复兴,为宋代理学的兴起开先河。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识宝传说是中国口述传统中延续时间最长的民间传说之一、这类传说内容的核心在于有人能从凡常之物中鉴识出罕见的奇珍异宝。材料一识宝传说在唐代非常繁荣。这类传说中,故事经常发生在长安、广州、扬州等地,宝物的持有者多为官僚、富豪,至少是书生之类社会地位较高的人物。“识宝者”往往是粟特人、波斯人、大食人等,他们慧眼如炬,识出了“传国宝珠”“破山剑”等价值连城的珠玉珍玩,还不惜重金买宝。——摘编自程蔷《中国识宝传说研究》材料二明代以来,北方流行大量的“南方人”盗宝、“江西人”憋宝、“徽州商人”夺宝的故事——故事中的识宝人凭着自己的机灵甚至欺诈手段聚敛财富。讲述这些故事的北方人背后,无疑是异乡与本地、中心与边缘、对“本业”与“末业”认知差异的折射。这些故事中的宝物,大都是北方农村中本就存在但并不显眼的用物,如山西某地“水脉”幻化的顽石、庇佑河北抚宁风调雨顺的“金马驹”等。——摘编自赵世瑜《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唐代识宝传说的繁荣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两个角度概括识宝传说中人物形象的变化,并结合明朝时代背景分别进行分析。〖答案〗(1)解释:唐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时代”,一方面,这得益于发达的交通。在陆路方面,从长安出发向东可到达今天的朝鲜半岛,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可以通往今天伊朗、沙特阿拉伯以至欧洲、非洲许多国家。在海路方面,从登州、扬州出发,可以到达今天韩国、日本;从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可到达波斯湾。另一方面,经过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中华文明愈加丰富多彩。唐王朝不仅以博大的胸怀接纳来自西亚、中亚、南亚等地的文化,也以积极的态度输出先进的文明给周边国家,如新罗、日本等。这既包括物质文化的交流,也包括精神文化的互动,唐时期的对外交流在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另外,唐朝经济繁荣、政治统一稳定、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开放的民族政策、对外政策等都影响识宝传说的繁荣。(2)变化:由粟特人、波斯人、大食人变为“南方人”、“江西人”、“徽州商人”;由识宝后重金购买到识宝人凭着自己的机灵甚至欺诈手段聚敛财富。原因:明朝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商帮兴起、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社会娱乐活动的丰富、文化知识的普及等。〖解析〗【小问1】本题为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唐朝(中国)。历史解释:根据材料一“识宝传说在唐代非常繁荣。这类传说中,故事经常发生在长安、广州、扬州等地,宝物的持有者多为官僚、富豪,至少是书生之类社会地位较高的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时代”,一方面,这得益于发达的交通。在陆路方面,从长安出发向东可到达今天的朝鲜半岛,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可以通往今天伊朗、沙特阿拉伯以至欧洲、非洲许多国家。在海路方面,从登州、扬州出发,可以到达今天韩国、日本;从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可到达波斯湾。另一方面,经过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中华文明愈加丰富多彩。根据材料一“‘识宝者’往往是粟特人、波斯人、大食人等,他们慧眼如炬,识出了‘传国宝珠’‘破山剑’等价值连城的珠玉珍玩,还不惜重金买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王朝不仅以博大的胸怀接纳来自西亚、中亚、南亚等地的文化,也以积极的态度输出先进的文明给周边国家,如新罗、日本等。这既包括物质文化的交流,也包括精神文化的互动,唐时期的对外交流在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再结合所学,唐朝的政治、经济、对外政策、民族政策等也会影响识宝传说的繁荣。【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朝(中国)。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一“‘识宝者’往往是粟特人、波斯人、大食人等,他们慧眼如炬,识出了‘传国宝珠’‘破山剑’等价值连城的珠玉珍玩,还不惜重金买宝。”和材料二“明代以来,北方流行大量的‘南方人’盗宝、‘江西人’憋宝、‘徽州商人’夺宝的故事——故事中的识宝人凭着自己的机灵甚至欺诈手段聚敛财富。”可知,由粟特人、波斯人、大食人变为“南方人”、“江西人”、“徽州商人”,由识宝后重金购买到识宝人凭着自己的机灵甚至欺诈手段聚敛财富。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异乡与本地、中心与边缘、对‘本业’与‘末业’认知差异的折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以从明朝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商帮兴起、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社会娱乐活动的丰富、文化知识的普及等角度进行分析。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较早使用“担当”一词的文献,是程颢、程颐弟子整理的《二程遗书》。如“大抵上意不欲抑介甫(注:王安石,字介甫),要得人担当了”;“和叔(注:吕大钧,字和叔)任道担当,其风力甚劲”。朱熹使用“担当”一词最为频繁,粗略统计有30多次,《朱子语类》《晦庵集》中都多次出现。需要指出的是,“担当”一词在南宋时期得到普遍使用,不仅理学大师们接受、使用,而且士人、大臣也经常援引。如文天祥在给皇帝的奏折中写道:“天下有事,凡能担当开拓排难解纷,惟其才耳。”——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材料二明末清初的实学家主张“勿事空言”,注重“事功”实践,强调知行合一,从而使儒家“担当”思想进一步勃兴。如果说原始儒家强调“内圣外王”并重,孔子之后子思、孟子直至唐宋儒家更多强调“内圣”倾向;那么,明清之际的儒家则更多地强调“外王”倾向,注重担当实践。顾炎武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任。王船山也呼吁:“匡维世教以救君之失,存人理于天下者,非士大夫之责乎?”——摘编自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代士人、大臣“担当”的主要内涵及其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末清初的实学家们对“担当”的发展。〖答案〗(1)内涵:为国家排忧解难,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积极作用:强化了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或答:促进人们的理论思维;教育人们知书识礼;陶冶人们的情操;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或答:为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发展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