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1页
初中语文+++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2页
初中语文+++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3页
初中语文+++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4页
初中语文+++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论语》十二章

2024—2025学年度

初中语文部编版(2024)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对《论语》十二章和补充材料中关于“修身”的章句进行品析,了解孔子理想中的君子人格具备怎样的品性。教学目标2通过对课内和课外材料的研读并联系自身实际体会学习《论语》的现实意义。3感受中国文化经典的底蕴,使学生经历一番文化濡染提升自我修养。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择善而从: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方法或好的制度加以实行。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可以作为我的老师的人。逝者如斯: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箪食瓢饮: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匹夫不可夺志:虽是平民也不可强迫他放弃主张。富贵浮云: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像浮云一样。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新课导入写作背景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社会动荡、转型的时代。由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社会制度的变更,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权力下逮、礼仪僭越等现象,是孔子思想产生和形成的社会根源。鲁国是周朝的同姓诸侯国之一,其在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特殊性是孔子儒家思想产生的特殊土壤。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zōuyì](今山东曲阜[qūfù]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仁”,认为“仁”即“爱人”。作者介绍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他不求仕,集中精力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作者介绍六艺,指中国周朝贵族教育体系中的六种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字词学习曾子()吾()三省吾身()传不习乎()逾矩()罔()殆()箪()堪()好之者()曲肱()焉()如斯夫()笃志()论语()不亦说乎()愠()zēnɡwúxǐnɡchuányújǔwǎnɡdàidānkānhàoɡōnɡyānfúdǔlúnyuèyùn◆通假字不亦说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同“悦”,愉快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古今异义匹夫不可夺志也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君子乎()古义:平民百姓今义:无学识、无智谋的人古义:志同道合的人今义:朋友古义:指有才德的人

今义:泛指人格高尚的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古义:学过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古义:泛指多数,虚数今义:数词,三◆一词多义为知可以为师矣()为人谋而不忠乎()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动词,成为,做介词,替动词,了解动词,得到,懂得之乐学而时习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不亦乐乎()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代词,指学过的知识代词,指学问和事业形容词,快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其仁在其中矣()其不善者而改之()人不堪其忧()代词,它的代词,他人而人不知而不愠()学而时习之()博学而笃志()连词,表转折,然而,却连词,表顺承,然后连词,表并列,又代词,这样的◆词类活用吾日三省吾身()温故而知新()()传不习乎()学而时习之()名词用作状语,每天形容词用作名词,新的理解和体会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名词用作状语,按时形容词用作名词,学过的知识饭疏食()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择其善者而从之()名词用作动词,吃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喜爱,爱好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优点结构梳理学习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修身做人人不知而不愠吾日三省吾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勤奋好学谦虚进取修身养性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按时温习,复习同“悦”,愉快志同道合的人译作“从”生气,恼怒有才德的人

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与我探讨学问),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连词,表顺接然后了解第一则: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你如何理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

“学”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识,必须把“学”与“习”统一起来。学了知识,时常去复习它,这是愉快的事。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孔子的弟子。多次进行自我检查。自己。谋划事情。竭尽自己的心力。诚信。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进行自我检查:替别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心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第二则:个人修养

曾子(前505年-前435年),名参(一读shēn,一读cān),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人。春秋末年思想家,儒家大家,孔子晚年弟子之一,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夏禹后代其父曾点,字皙,七十二贤之一,与子曾参同师孔子。

倡导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撰写《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

周考王六年(公元前435年),去世,享年七十一岁。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后世尊为"宗圣",成为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仅次于"复圣"颜渊。资料补充:

第二章语言有什么特点?

用了三个疑问句,形成排比句式,同时加强了语气。“吾日三省吾身”总述本段内容,下文是反省的内容。曾子从三个方面反省、检查自己:诚实、诚信、学习。可以看出孔子及其弟子对自己在修养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经常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讲究尽全力。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立身,指能有所成就。迷惑,疑惑。上天的意旨。顺从。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指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越过。法度。第三则: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又不会越过法度。个人修养孔子在这一章中阐明了什么道理?

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循序渐进)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到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境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温习,复习。学过的知识。得到。做。凭借。译文: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个)就可以做老师了。”第四则:学习方法“温故”和“知新”是什么关系?

“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就达不到“知新”的目的,只有在温习学过的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可见,“温故”是“知新”的基础,“知新”是温故的延伸和升华。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却。就。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疑惑译文: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第五则:学习方法和态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提出了什么学习方法?

表明了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这两句话阐明了学习与思考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对所学的深入理解,不能忽视任何一个方面。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啊。即颜回,孔子的弟子。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能忍受译文:孔子说:“颜回贤德啊!一箪(竹桶)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里,别人不能忍受这种穷困的忧苦,颜回也不改变他的快乐。贤德的人啊,颜回!”第六则:个人修养

颜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名回,字子渊,鲁国都城人,尊称复圣颜子,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孔门七十二贤之首。

十三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

颜回素以德行著称。严格按照孔子关于"仁""礼"的要求,"敏于事而慎于言"。故孔子常称赞颜回具有君子四德,即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颜回的一生,大多为追随孔子奔走于六国,归鲁后亦未入仕,而是穷居陋巷。

公元前481年,颜回先孔子而去世,葬于鲁城东防山前。孔子对他的早逝感到极为悲痛,不禁哀叹说;"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回一生没有做过官,也没有留下传世之作,他的只言片语,收集在《论语》等书中,其思想与孔子的思想基本是一致的。后世尊其为"复圣"。资料补充:第六章中孔子为何认为颜回是贤明之士?

因为颜回能够忍受别人所不能忍受的生活疾苦,并且带着一种安贫乐道、积极乐观的态度生活。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知道。比不上,赶不上。喜爱,爱好。以……为快乐。

译文:孔子说:“知道学问和事业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趣的人。”第七则:学习方法

第七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揭示了什么道理?

揭示学习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知识感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学到的知识才能够灵活地运用。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吃粗粮。弯着胳膊。对于。像浮云一样。第八则: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用头枕着它,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浮云一样。”个人修养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请简析第八章孔子所阐述的观点。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义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几个人,不一定实指三人。于此,意思是在其中。好的方面,优点。译文:孔子说:“几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长处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那些缺点就要改正。”第九则: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

请简析第九章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

该句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还要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着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往、离去。代词,这,指河水。停,停止

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说:“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第十则: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谈谈你对第十章的理解。

孔子在河岸上,一定是仰观俯察,再看河中的流水,因而兴起感叹。他所说的“逝者”,没有特定的所指,包罗万象。就天地而言,孔子仰观天文,想到日月运行,昼夜更始,便是往一日即去一日;俯察地理,想到花开木落,四时变迁,便是往一年即去一年。天地如此,生活在天地间的人,亦不例外。人自出生以后,由少而壮,由壮而老,每过一日,即去一日,每过一岁,即去一岁。天、地、人如此,因而万事万物皆不例外。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指军队。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孔子说:“军队可以改变主帅,平民百姓却不可改变志向。”改变。第十一则:个人修养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即卜商,字子夏,孔子的弟子。广泛。恳切。

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并且能坚定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也就在其中了。”坚定。仁德。第十二则:个人修养

怎样理解第十二章中子夏说的“博学而笃志”?“博学”指广泛学习从而学问渊博,“笃志”指要有坚定的志向。整句的意思是既要广泛地学习又要有一个追求的中心,指学习要既博又专。1.“温故”和“知新”是并列的两件事吗?“温故”和“知新”不是并列的两件事。这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绝对达不到“知新”的目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可见,“温故”和“知新”不是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研读课文2.孔子认为“学”与“思”是什么关系?理解作者观点孔子认为,读书学习时,“学”与“思”缺一不可。“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两者相辅相成,相互结合,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不可偏废其一。3.结合第9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这是可供学习的地方。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短处,这是值得自省的地方。对别人的长处,要加以学习并保持;对别人的短处,要加以警惕并戒除。这样,无论别人好与坏,对自己都有益处,所以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研读课文4.你是如何理解“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的?这句话说的是:军队虽然人多势众,但如果人心不齐,其主帅仍可能被人抓去,而主帅一旦被人抓去,整个军队失去了领导人,也就会全面崩溃了。匹夫虽然只有一个人,但只要他真有气节,志向坚定,那就任谁也没有办法使他改变了。这种宁死不屈的烈士事迹,可歌可泣,在历史上不胜枚举。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气节,志向不坚定,则很可能在关键时刻经受不住诱惑或高压而屈膝变节,成为人们所鄙视的叛徒。本文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等方面,告诫人们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勤奋好学的精神;要学会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要有诚实守信、重视友情、坚守节操的思想品德和珍惜时间的观念等。文章主旨1.文中阐述了孔子关于学习方法的看法,即要按时温习的句子是:2.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3.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待富贵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4.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诗词填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