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课件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B版选择性2_第1页
2.6.1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课件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B版选择性2_第2页
2.6.1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课件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B版选择性2_第3页
2.6.1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课件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B版选择性2_第4页
2.6.1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课件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B版选择性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人教B版

数学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程标准1.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2.掌握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求法;3.能用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与椭圆的标准方程进行比较,并加以区分.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目录索引

成果验收·课堂达标检测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知识点1双曲线的定义焦点的距离|F1F2|名师点睛若将定义中差的绝对值中的绝对值符号去掉,则点P的轨迹为双曲线的一支,具体是哪一支,取决于|PF1|与|PF2|的大小.(1)若|PF1|>|PF2|,则|PF1|-|PF2|>0,点P的轨迹是靠近定点F2的那一支;(2)若|PF1|<|PF2|,则|PF2|-|PF1|>0,点P的轨迹是靠近定点F1的那一支.过关自诊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平面内到两定点的距离的差等于常数(小于两定点间距离)的点的轨迹是双曲线.(

)(2)平面内到点F1(0,4),F2(0,-4)的距离之差等于5的点的轨迹是双曲线.(

)(3)平面内到点F1(0,4),F2(0,-4)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8的点的轨迹是双曲线.(

)×××2.在双曲线的定义中,若去掉条件0<2a<|F1F2|,则动点的轨迹是怎样的?解

①当2a=|F1F2|时,动点的轨迹是以F1,F2为端点的两条方向相反的射线(包括端点).②当2a>|F1F2|时,动点的轨迹不存在.③当2a=0时,动点轨迹为线段F1F2的垂直平分线.知识点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焦点位置焦点在x轴上焦点在y轴上图形标准方程

=1

=1

焦点

a,b,c的关系b2=c2-a2(a>0,b>0)(a>0,b>0)F1(-c,0),F2(c,0)F1(0,-c),F2(0,c)名师点睛双曲线与椭圆的比较曲线名称椭圆双曲线定义|PF1|+|PF2|=2a(2a>|F1F2|)||PF1|-|PF2||=2a(0<2a<|F1F2|)a,b,c的关系b2=a2-c2b2=c2-a2标准方程焦点在x轴上

=1(a>b>0)

=1(a>0,b>0)焦点在y轴上

=1(a>b>0)

=1(a>0,b>0)注意:在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中,a,b的大小关系不确定.过关自诊

D2.[北师大版教材例题改编]已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分别是F1(-5,0),F2(5,0),该双曲线上的点到两个焦点距离之差的绝对值是6,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探究点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例1】

求适合下列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规律方法

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与求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方法相似,可以先根据其焦点位置设出标准方程,再用待定系数法求出a,b的值.若焦点位置不确定,可按焦点在x轴和y轴上两种情况讨论求解,此方法思路清晰,但过程复杂.若双曲线过两定点,则可设其方程为mx2+ny2=1(mn<0),通过解方程组即可确定m,n,避免了讨论,简化求解过程.变式训练1[北师大版教材习题]求适合下列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1)焦点为(2,0),(-2,0),且双曲线上的一点到两个焦点距离之差为2;(2)焦点在y轴上,焦距为10,且经过点(0,4);探究点二双曲线定义的应用【例2】

已知双曲线

-y2=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P为双曲线右支上一点,点Q的坐标为(-2,3),则|PQ|+|PF1|的最小值为

.

解析

如图,由双曲线

-y2=1,得a2=3,b2=1,∴c2=a2+b2=4,则c=2,则F2(2,0).连接QF2交双曲线右支于P,则此时|PQ|+|PF2|最小等于|QF2|.∵Q的坐标为(-2,3),F2(2,0),【例3】

已知F1,F2是双曲线

=1的两个焦点.(1)若双曲线上一点M到它的一个焦点的距离等于16,求点M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2)如图,若P是双曲线左支上的点,且|PF1||PF2|=32,试求△F1PF2的面积.(1)由双曲线的定义得||MF1|-|MF2||=2a=6.又双曲线上一点M到它的一个焦点的距离等于16,假设点M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等于m,则|16-m|=6,解得m=10或m=22,故点M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为10或22.(2)将|PF2|-|PF1|=2a=6两边平方得|PF1|2+|PF2|2-2|PF1||PF2|=36,则|PF1|2+|PF2|2=36+2|PF1||PF2|=36+2×32=100.在△F1PF2中,由余弦定理得变式探究将例3(2)中的条件“|PF1||PF2|=32”改为“∠F1PF2=60°”,求△F1PF2的面积.由双曲线的定义得|PF2|-|PF1|=6.因为|F1F2|2=|PF1|2+|PF2|2-2|PF1|·|PF2|cos

60°,所以102=(|PF1|-|PF2|)2+|PF1||PF2|,规律方法

求双曲线中距离的范围和焦点三角形面积的策略(1)求双曲线上一点到某一焦点的距离时,若已知该点的横、纵坐标,则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可求结果;若已知该点到另一焦点的距离,则根据定义中的条件||PF1|-|PF2||=2a求解.(2)在解决双曲线中与焦点三角形有关的问题时,首先要注意定义中的条件||PF1|-|PF2||=2a的应用;其次要利用余弦定理、勾股定理或三角形面积公式等知识进行运算.模仿椭圆中焦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类似得到双曲线中焦点三角形的面变式训练2(1)已知双曲线C:

=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过F1的直线与双曲线C的左支交于A,B两点,若|AB|=7,则△ABF2的周长为(

)A.16 B.30C.38 D.60B解析

设|AF1|=m,|BF1|=n,由题意可得m+n=7,由双曲线的定义可得|AF2|=m+8,|BF2|=n+8,则△ABF2的周长是|AB|+|AF2|+|BF2|=m+n+(m+n)+16=16+2|AB|=16+2×7=30.故选B.(2)若点P在曲线C1:

=1上,点Q在曲线C2:(x-5)2+y2=1上,点R在曲线C3:(x+5)2+y2=1上,则|PQ|-|PR|的最大值是(

)A.9 B.10

C.11

D.12B解析

在双曲线C1中,a=4,b=3,c=5,易知两圆圆心分别为双曲线C1的两个焦点,记点F1(-5,0),F2(5,0),当|PQ|-|PR|取最大值时,P在双曲线C1的左支上,所以|PQ|-|PR|≤|PF2|+1-(|PF1|-1)=|PF2|-|PF1|+2=2a+2=10.故选B.探究点三与双曲线有关的轨迹问题【例4】

(1)一动圆P过定点M(-4,0),且与已知圆N:(x-4)2+y2=16相切,则动圆圆心P的轨迹方程是(

)C解析

动圆圆心为P,半径为r,已知圆N的半径为4.由题意知,|PM|=r,|PN|=r+4或r-4,所以||PN|-|PM||=4,即动点P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常数4,P在以M,N为焦点的双曲线上,且2a=4,2c=8,(2)某飞船返回舱顺利到达地球后,为了及时将航天员安全救出,地面指挥中心在返回舱预计到达区域安排了三个救援中心(记A,B,C),A在B的正东方向,相距6千米,C在B的北偏西30°方向,相距4千米,P为航天员着陆点.某一时刻,A接收到P的求救信号,由于B,C两地比A距P远,在此4秒后,B,C两个救援中心才同时接收到这一信号.已知该信号的传播速度为1千米/秒,求在A处发现P的方向.解

因为|PC|=|PB|,所以P在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上.又因为|PB|-|PA|=4<6=|AB|,所以P在以A,B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上.以线段AB的中点为坐标原点,AB的垂直平分线所在直线为y轴,正东方向为x轴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规律方法

求解与双曲线有关的点的轨迹问题,常见的方法有两种:(1)列出等量关系,化简得到方程;(2)寻找几何关系,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得出对应的方程.定义法求解双曲线的轨迹问题时要特别注意:(1)双曲线的焦点所在的坐标轴;(2)检验所求的轨迹对应的是双曲线的一支还是两支.(3)实际应用问题还要注意实际意义以及该意义下隐藏的变量范围.变式训练3(1)[人教A版教材例题]已知A,B两地相距800m,在A地听到炮弹爆炸声比在B地晚2s,且声速为340m/s,求炮弹爆炸点的轨迹方程.解

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Oxy,使A,B两点在x轴上,并且原点O与线段AB的中点重合.设炮弹爆炸点P的坐标为(x,y),则|PA|-|PB|=340×2=680,即2a=680,a=340.又|AB|=800,所以2c=800,c=400,b2=c2-a2=44

400.因为|PA|-|PB|=680>0,所以点P的轨迹是双曲线的右支,因此x≥340.(2)[人教A版教材习题]设动点M与定点F(c,0)(c>0)的距离和M到定直线

成果验收·课堂达标检测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C解析

由题意知2c=8,c=4,a2=m,b2=1.因为c2=a2+b2,所以16=m+1,解得m=15.故选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探究点二]设点P在双曲线

=1上,若F1,F2为双曲线的两个焦点,且|PF1|∶|PF2|=1∶3,则△F1PF2的周长等于(

)A.22 B.16

C.14

D.12A由双曲线定义知||PF2|-|PF1||=6.又|PF1|∶|PF2|=1∶3,∴|PF1|=3,|PF2|=9,∴△F1PF2的周长为3+9+10=22.故选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3.[探究点一](多选题)若方程

=1所表示的曲线为C,则下面四个说法错误的是(

)A.若C为椭圆,则1<t<3B.若C为双曲线,则t>3或t<1C.曲线C可能是圆D.若C为椭圆,且长轴在y轴上,则1<t<2A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4.[探究点二]已知双曲线

=1上一点P到左焦点F1的距离为10,则PF1的中点N到坐标原点O的距离为(

)A.3或7 B.6或14 C.3

D.7A解析

设右焦点为F2,连接PF2,ON(图略),ON是△PF1F2的中位线,∴|ON|=|PF2|.∵||PF1|-|PF2||=4,|PF1|=10,∴|PF2|=14或6,∴|ON|=|PF2|=7或3.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5.[探究点二]已知F是双曲线

=1的左焦点,A(1,4),P是双曲线右支上的动点,则|PF|+|PA|的最小值为(

)A.9 B.8

C.7

D.6A|PF|+|PA|≥9,当且仅当A,P,F'三点共线时取等号,所以|PF|+|PA|的最小值为9.故选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A.2 B.3

C.4

D.5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7.[探究点一]已知双曲线对称轴为坐标轴,中心在原点,焦点在直线x+y=6上,且c=2a,则此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解析

直线x+y=6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为(6,0),(0,6).当双曲线的焦点在横轴时,c=6,因为c=2a,所以a=3,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8.[探究点二]已知双曲线C:

=1的两焦点分别为F1,F2,P为双曲线C上一点,若|PF1|=10,则|PF2|=

.

18或2点,|PF1|=10,所以||PF2|-|PF1||=2a=8,即||PF2|-10|=8,所以|PF2|=18或|PF2|=2.因为|PF1|=10>a+c=9,所以|PF2|=18或|PF2|=2都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9.[探究点一·北师大版教材习题]已知双曲线的焦点与椭圆

=1的左、右顶点相同,且经过椭圆的右焦点,求该双曲线的方程.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0.[探究点三]如图所示,已知定圆F1:(x+5)2+y2=1,定圆F2:(x-5)2+y2=42,动圆M与定圆F1,F2都外切,求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

圆F1:(x+5)2+y2=1,圆心F1(-5,0),半径r1=1;圆F2:(x-5)2+y2=42,圆心F2(5,0),半径r2=4.设动圆M的半径为R,则有|MF1|=R+1,|MF2|=R+4,∴|MF2|-|MF1|=3<10=|F1F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B级关键能力提升练11.(多选题)已知△ABC的两个顶点A,B的坐标分别是(-5,0),(5,0),且AC,BC所在直线的斜率之积等于m(m≠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m>0时,点C的轨迹是双曲线B.当m>0时,点C的轨迹为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除去两个顶点)C.当m=-1时,点C在圆x2+y2=25(除去点(5,0),(-5,0))上运动D.当m<-1时,点C的方程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不含左、右顶点)B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2.若双曲线上存在点P,使得P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比为2∶1,则称此双曲线存在“L点”,下列双曲线中存在“L点”的是(

)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整理得|PF1|2+|PF2|2-|PF1||PF2|=100,①根据点P在双曲线上可得||PF1|-|PF2||=6,则(|PF1|-|PF2|)2=|PF1|2+|PF2|2-2|PF1||PF2|=36,②①-②,得|PF1||PF2|=64,则△PF1F2的面积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4.已知F是双曲线C:x2-=1的右焦点,P是C上一点,且PF与x轴垂直,点A的坐标是(1,3),则△APF的面积为

.

所以P(2,±3),|PF|=3.又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