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语言运用通过学习本文,学生能够掌握文章中的生字、生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品味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感受课文典雅优美、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难点)■审美鉴赏学习文章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探究作者对托尔斯泰的情感态度。(重难点)■文化自信把握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感受其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学习托尔斯泰热爱人民、执着、博爱的精神品质。(重点)导入:某位作家在大学讲授俄国文学的时候,把窗帘都关上,灯也都灭掉,然后他打开了一盏灯,对学生说:“在俄国文学的苍穹上,这就是普希金。”接着他又打开了另一盏灯,说:“这就是果戈理。”随后他又打开了一盏灯,说:“这就是契诃夫。”最后他一把扯开窗帘,让教室里充满了阳光,他由衷地说道:“而这,就是托尔斯泰!”由此可见托尔斯泰在俄国文坛上的重要地位。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一起走进人物传记《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
(1881—1942),奥地利作家,代表作:小说《象棋的故事》等,传记《三大师》等。作者简介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政治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他虽出身名门贵族,却对平民有着深切的同情并对农奴制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列宁称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人物简介字音、字形、词义面颊(jiá)黝黑(yǒu)粗糙(cāo)
崎岖(qū)
平庸(yōng)滞留(zhì)愚钝(dùn)器宇(yǔ)蒙昧(mèi)
酒肆(sì)缰绳(jiāng)轩昂(xuān)胆怯(qiè)犀利(xī)禁锢(gù)胡髭(zī)锃亮(zèng)鬈发(quán)广袤无垠(mào)鹤立鸡群(qún)藏污纳垢(gòu)正襟危坐(jīn)
诚惶诚恐(huáng)锃亮:形容闪亮耀眼。
滞留:停留不动。滞,不流通。入木三分:形容书法刚劲有力,也用来形容议论、见解深刻。粗制滥造: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也指工作不负责任,草率从事。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正襟危坐: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概念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品格等,一般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及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或说明而成分类按作者分自传传记作者叙述自己的生平经历他传叙述他人的生平经历按体裁分历史性传记以记叙史实为主文学性传记用多种文学艺术手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品格等,它以史实为依据,不排斥某些想象性的文学艺术加工,但不可虚构基本特征真实性、文学性传记文体知识1.阅读课文,划分文章层次,并说说托尔斯泰给你的总体印象任务一:看托翁长相第一部分(1~5段):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第二部分(6~9段):描写托尔斯泰那双非同寻常的眼睛,揭示其不凡的精神世界。总体印象: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2.文中的外貌描写精彩至极,作者抓住人物外貌最典型的特征,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描写。请结合文章1-5段内容简要分析。任务一:看托翁长相这几段中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既有整体描绘,也有局部特写。首先开篇就是一个特写,就像摄像机的特写镜头,聚焦于人物面部“多毛”的特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接着细腻描写人物面部的各个部位,一一用“镜头”放大;再接下来描绘人物的神态面容;写完这几个方面以后,又从“一纵一横”两个角度——托尔斯泰的外貌在其人生各个阶段的变化以及托尔斯泰的长相与普通俄国人长相的接近,整体描写人物外貌的普通和气质的平庸。以上都是从正面进行描写。最后,作者写拜访者的想象和心理落差,从侧面进行烘托。细观长相:品析下面描写托尔斯泰长相的句子,体会其妙处。任务一:看托翁长相(1)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托尔斯泰的胡髭比作植被,形象生动地突出了他脸部的总体特征——多毛、胡髭浓密。(2)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赏析:用“树皮”比喻脸膛,用“树根”比喻粗眉毛,用“泡沫”比喻灰白的鬈发,形象地写出了托尔斯泰的这张脸除了邋遢之外,实在没有什么可爱之处。细观长相:品析下面对托尔斯泰长相描写的句子,体会其妙处。任务一:看托翁长相(3)天才的灵魂自甘寓居低矮的陋屋,而天才灵魂的工作间,比起吉尔吉斯人搭建的皮帐篷来好不了多少。赏析:用“低矮的陋屋”比喻托尔斯泰的外貌,形象地写出了托尔斯泰“长相粗劣”,与“天才的灵魂”形成鲜明对比。(4)小屋粗制滥造,出自一个农村木匠之手,而不是由古希腊的能工巧匠建造起来的。架在小窗上方的横梁——小眼睛上方的额头,倒像是用刀胡乱劈成的木柴。赏析:“小屋”不是指托尔斯泰工作的地方,而是指他的外貌,比喻奇特而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托尔斯泰长相的粗劣。空地脸庞植被毛发浓密的胡髭长髯树皮黝黑脸膛树根眉毛
像我这么个生着宽鼻子、厚嘴唇、灰色小眼睛的人,难道还能找到幸福吗?
1.请同学们自由阅读6-8段,看看这是一双怎样的眼睛,边读边用红笔圈画让你印象深刻的语句,并针对圈画的语句,在空白处进行点评式批注。任务二:品托翁眼睛
(1)“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
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托尔斯泰目光的犀利。任务二:品托翁眼睛(2)“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引用高尔基的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道出托尔斯泰内心世界的丰富。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托尔斯泰全方位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
课文中写道:“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它们可以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同样也可以成功地把探照灯光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作为19世纪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最杰出代表,托尔斯泰的笔锋几乎指向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对沙皇的专制、法律的虚伪、贵族的腐朽、农民贫困的原因无不给予深刻的揭示,这在他晚年的长篇巨著《复活》里表现得尤为充分。他对现实的批判是极其深刻而准确的。
(3)“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任务二:品托翁眼睛
①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②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
③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
④……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
⑤像一只猎鹰从高空朝一只胆怯的耗子俯冲下来。
⑥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
其他描写眼睛的语句任务二:品托翁眼睛从高空朝一只胆怯的耗子俯冲下来把每一片虚假的伪装扯掉把浅薄的信条撕烂这对眼睛是寒光四射的匕首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它们主人的心窝
以下是化用文中关于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比喻句组合成的一首小诗,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说说这对眼睛有什么特点。任务二:品托翁眼睛这道目光像黑豹那样这道目光像锃亮的钢刀那样这道目光像枪弹穿透伪装的甲胄那样这道目光像金刚刀切开玻璃那样这对眼睛是手术刀这对眼睛是X射线这对眼睛像一只猎鹰托尔斯泰的眼睛目光犀利,洞察力敏锐、深刻,蕴含丰富感情,威力大再读课文文章是从哪几方面来写托尔斯泰的眼睛的?写目光犀利;写目光蕴情丰富;写眼睛威力巨大;赞美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同时提示他人生的不幸。任务二:品托翁眼睛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最主要的目的是赞美托尔斯泰还是贬低他呢?作者的这种写法叫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赞美托尔斯泰。这种写法叫作欲扬先抑。写托尔斯泰外貌平庸、粗鄙既是对他肖像的真实刻画,同时又揭示出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写他长相平庸、粗鄙,实际上是为了反衬他的眼睛,他是时代的透视镜和多棱镜。作用:为后文写他充满智慧的眼睛和灵魂的高贵蓄势,有反衬作用。这样写让重点更突出,使作者的情感倾向更加鲜明,也让读者更能窥见托尔斯泰的内心世界。任务三:分析写作手法
定义:欲扬先抑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扬”,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
作用:
1、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2、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3、突出情节或是人物形象,给人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方法指导:欲抑先扬
托尔斯泰世袭伯爵,又拥有富有洞察力的眼睛、丰盈的内心,睿智的头脑,这本应是人人羡慕向往的,但是文章结尾作者却说“作为一个始终具有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幸福”?任务四:探托翁“幸福”
19世纪后期,俄国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封建农奴制进一步瓦解,人民革命斗争日益高涨。托尔斯泰深受影响,积极参加救济灾民的活动,参与贫民区人口调查,访问监狱、法庭等,还加紧对哲学、道德伦理等问题的深入研究,最终促成自己世界观的转变。托尔斯泰晚年从事体力劳动,力图按照农民的方式生活。1910年,托尔斯泰经过长期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决定摆脱贵族生活,把财产交给妻子,离家出走,以实现自己“平民化”的夙愿,最终于11月20日病逝。
他生前放弃了自己的贵族身份和生活方式,他死后更是安静而朴素,在他家乡的森林中无声地长眠,坟前没有墓碑。奥地利传记作家茨威格说:“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链接材料:托尔斯泰是“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因此他“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从这个方面讲,可以说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是痛苦的,这就是“智者的痛苦”,如果他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他的痛苦将是双倍的。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世间种种罪恶的根源,并尽其一生努力去改变它,却徒劳无功,这是他最大的痛苦。
今天在茨威格的传记中,同学们更深刻地了解了托尔斯泰,老师真切地希望大家在课后能够去读一读托尔斯泰的文学作品,通过阅读去触碰这位文学泰斗的灵魂。托尔斯泰曾说:“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请同学们在内心中根植善良和真实的种子,铸就伟大卓越的灵魂。作业本作业:1.借鉴《列夫·托尔斯泰》第一段,写一个你熟悉的人,重点描写其面部特征,展现人物个性。要求:(1)抓住人物主要特征;(2)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1-2种);(3)150字左右。2.请完成《点拨训练》或《典中点》中对应练习。品析语言1.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1)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比喻与夸张手法的综合运用,有力地突出了托尔斯泰须发的茂密。不仅使“画面”气韵生动,而且使人产生美的遐想。(2)当这一对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这个比喻写出了托尔斯泰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批判是极其深刻而准确的。托尔斯泰的笔锋几乎指向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对沙皇的专制、法律的虚伪、贵族的腐朽、农民贫困的原因无不给予深刻的揭示,他的作品引起沙皇政府的惶恐,曾企图将他监禁或流放。可见其作品的影响力之大,而这都得益于他那双能看透社会丑恶与阴暗的眼睛。2.本文语言厚重,意蕴深刻,请品味下面句子的深刻含义。(1)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他脸上笼罩的厚厚一层阴云才消除了;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托尔斯泰到晚年实现了他世界观的转变,坚决站到农民的立场上来,对富裕而有教养的阶级的生活及其基础——土地私有制表示强烈的否定,对国家和教会进行猛烈的抨击。然而,他反对暴力革命,宣扬基督的博爱和自我修身,要从宗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2025届物理八上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2024-2025学年九上物理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广西大附属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2024年数学九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北京师大附中2025届物理九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部分学校2024年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饭店考勤管理制度
- 血站质量管理办法
- 会议的策划与管理制度
- 中国果木蔬菜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宫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 新标准关键要点:公路钢结构桥梁制造和安装施工规范JTG-T3651-2022
- 酒店施工工程验收标准及验收程序
- 腰椎穿刺课件
- 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题》专项训练题及答案(人教版)
-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
- 兰州城市规划技术规定
- 【员工关系管理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800字】
- 马家田煤矿 矿业权价款计算结果的报告
- 英语牛津3000词汇表
- GB/T 32937-2016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