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复习课件9_第1页
高三语文-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复习课件9_第2页
高三语文-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复习课件9_第3页
高三语文-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复习课件9_第4页
高三语文-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复习课件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课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

1.了解诗人关注国计民生、感时忧国的精神,在逆境中不懈追求人生价值的抱负,忍耐和承受苦难的人格;注重学生人格和人文精神的培养。2.了解这篇传记文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体会文学真实性的特点以及此传记中人、诗、史三者有机结合的特点。3.将课文作为学习资源,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一箭双雕,既能学习传记文学的相关知识,又能积累增长语言、文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4.充分利用教材,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传记,有效地利用教材提供的各种资料。

学习导航温馨·预习亭在你的眼光里,我看见盛唐的光辉,一闪即逝。在你的茅屋里,我听到怒吼的秋风,冰冷刺耳。在你的诗句里,我读到铮铮的白骨,呐喊千秋。在你的草堂上空,我还看见总有一只孤雁,成为太阳的影子,以及你那宽厚的布衣里,裹满了沧桑。而你,只用一滴眼泪,便把家园,淋湿。一、作者档案简历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字君培。1964年9月调任现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工作。1982年辞去所长职务,改任名誉所长。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四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作协副主席。成就出版有散文集《东欧杂记》,传记《杜甫传》,诗集《十年诗抄》,论文集《诗与遗产》,译作《海涅诗选》和海涅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等。评价现代诗人、翻译家、教授,被鲁迅誉为当时“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二、传主名片简历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其杜工部。成就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评价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尊称他为“诗圣”。三、背景回放《杜甫传》的写作始于1946年,历时三年。从青年时代,冯至就极为热爱杜甫,与“杜诗”“发生了绝大的爱情”(1924年9月3日致杨晦信,收入《冯至全集》12卷第19页)。抗战期间,无论是在颠沛流离的途中,还是在相对沉静的昆明山中,冯至都没有停止对杜甫人生的思考。正是在这个时期,他开始了写作《杜甫传》的准备,并在1945年发表了《杜甫和我们的时代》和《我想怎样写一部传记》两篇相关文章。可以参考冯至《我与中国古典文学——答〈文史知识〉编辑部问》(收入《冯至全集》第五卷):我的杜甫研究,多半是客观环境所促成。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同济大学内迁,我随校辗转金华、赣县、昆明,一路上备极艰辛。从南昌坐小船到赣县,走了七八天,当时手头正带了一部日本版的《杜工部选集》,一路读着,愈读愈有味儿,自己正在流亡中,对杜诗中“东胡反未已,臣甫愤所切”一类诗句,体味弥深,很觉亲切。后来到了昆明,在西南联合大学教德文,课余之暇,颇留意于中国文学。有一天在书肆偶得仇注杜诗,又从头至尾细读,从此形成了自己对杜甫的一些看法。……萧统的《陶渊明传》,元稹的《杜子美墓志铭》,新旧《唐书》中有关李、杜的记载,都过于简略了。fānɡ

chì

liǎn

nüèji

juànzǐzuǎnpiǎosuǒyuèbōpípōufēitiáotiáohé

chuàn

zhǎnɡ

záo

wéizhuàn

táo

xūxīyánjīnɡwèisuì

sìcháqíkèhányīnyūnxié

dúbǔ

jiān

jiàn

hénɡ

hènɡ横征暴敛眼睑脸面

励精图治磨砺疠疾

穷兵黩武买椟还珠亵渎牛犊作祟崇高二、词语释义(1)整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横征暴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乌烟瘴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狷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泾渭分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整治,使有条理。②整齐,有条理。③端庄而严肃。 指向人民强行征收苛捐杂税,进行残酷剥削。敛,搜刮。 比喻环境嘈杂、秩序混乱或社会黑暗。瘴气,热带山林中的一种湿热空气,旧时认为是瘴疠的病原。

〈书〉性情正直,不肯同流合污。 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6)穷兵黩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无济于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锁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氤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祥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黩,随便、任意。 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济,补益、帮助。 比喻关键。 ①古代指阴阳二气互相作用的状态。②浓重;弥漫。 吉祥的征兆。(11)信手拈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难以置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民生凋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假思索地随手拿来。常用于形容写作诗文时运用材料、驾驭语言的随意或从容。 不容易相信。 社会穷困,经济衰败,人民生活极端困苦。民生,人民的生计;凋敝,衰败、艰苦。三、近义辨析(1)遏制扼制抑制答案:“遏”是“阻止”的意思,“扼”是“用力掐住”的意思。所以,“遏制”重在阻止,“扼制”重在把守、控制。例如,“遏制这种势头”是说阻止某种势头,“扼制这种势头”是说控制住某种势头。“抑制”表控制、约束。“抑制”虽然有时也用于事物,例如“抑制通货膨胀”等,但跟“遏制”“扼制”比较起来,更常用于思想感情方面。例如:我再也抑制不住喜悦的心情。(2)暴发爆发答案:两个词都是动词,都含有“突然发作”的意思,但二者的使用范围有所不同,“爆发”的使用范围比“暴发”宽。暴发:①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有贬义。例如:前几年,他靠投机倒把成了暴发户,没想到这几年摇身一变,成了农民企业家。/他很善于走上层路线,果然没几年就暴发起来。②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例如:河上本来有一座小桥,山洪暴发时,被冲毁了。大水退走后,又暴发了一场传染病。爆发:①指因爆炸而迅猛发生,多用于具体事物。例如:这一带的火山正处在活跃期,随时都有爆发的危险。②指像爆炸那样突然地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重大事变,再如力量、情绪等等。例如:人们的愤怒不可遏止地爆发了。(3)胜地圣地答案:胜地:有名的风景优美的地方。圣地:①宗教徒称与教主生平事迹有重大关系的地方。②指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作用的地方。(4)偶然偶尔答案:偶然:①副词。表示某种动作不是必然地发生。例如:偶然犯了个错误,改正就好。②有时候。例如:在这林海深处,连鸟雀也少飞来,只偶然能听到远处的几声鸟鸣。偶尔:①间或,有时候。例如:他常常写小说,偶尔也写写诗。②偶然发生的。例如:偶尔的事。(5)揭示揭露答案:揭示:使人看见原来不容易看出的事物。例如:国家统计局三大数据揭示出我国面临着住房过剩的风险。揭露:使隐蔽的事物显露。例如:台湾媒体揭露陈水扁家庭特权。

四、常识填空杜甫(712~770)字______,自号__________,汉族,河南________(今河南巩义市)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________”。杜甫写了很多传颂千古的名篇,其中“三吏”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别”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子美少陵野老巩县诗圣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五、名句默写①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天阴雨湿声啾啾。③____________,路有冻死骨。④____________,双照泪痕干。⑤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千村万落生荆杞

新鬼烦冤旧鬼哭朱门酒肉臭何时倚虚幌烽火连三月互动·探究室一、整体悟读1.说说本传记的表现手法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本传记讲求忠于真实,所有描写都有史实作为根据,但又不作烦琐的考据。作品所展现的杜甫形象生动,性格心理发掘深入。作品达到了学术性与文学性的完美的结合,是一部传记文学的佳作。2.通读课文后,思考:杜甫为什么被后人尊为“诗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杜甫的诗歌是唐代诗歌现实主义的巅峰,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又由于他接近人民,他的诗歌更多地反映了人民的疾苦,反映了人民的心声,其中还饱含了浓浓的爱国之情。他的诗歌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人们称为“诗史”,而杜甫也被人们称为“诗圣”。二、

局部涵泳(一)阅读“长安十年”P2~P4:从开头到“到处潜悲辛”,回答问题。1.初到长安的杜甫为什么不像李白一样去过一种豪放生活,而要到中书令李林甫把持的腐朽朝廷里去谋求官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虽然杜甫很羡慕李白的那种豪放的生活,但家庭的儒术传统和个人的理想追求,以及穷困的生活都迫使他要在朝廷中谋求一个官职。2.文中说“这时的政治正显露出日趋腐化的征象”,这些征象表现在哪些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太平思想麻痹了李隆基的励精图治精神;(2)李隆基骄奢无度的生活;(3)李林甫专权,忠臣遭杀害。3.本节文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有哪些?试举一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对比手法。如写李林甫的专权时,写了忠臣张九龄、严挺之、李邕等人的遭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4.对于太平时代的君主你认为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应当勤政,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树立自己的亲民形象;(2)应当居安思危;(3)要善于使用人才。(二)阅读“长安十年”P6~P7:从“这正是号称治世而乱世的种子已经到处萌芽的时代”到“由于自身的饥寒接触到人民的痛苦”,回答问题。5.从文中的相关材料,分析本时期杜甫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40岁以前,其作品题材多为个人的遭遇和自然界的美丽与雄壮,说明他是一个关注自我、要求上进、对生活充满理想的人;(2)40岁以后,其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说明他是一个关心人民疾苦、有正义感的诗人。6.如何理解“这正是号称治世而乱世的种子已经到处萌芽的时代”中的“治世”与“乱世”两个词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治世:指社会治理得很好。但前文有一个“号称”,说明了当时的社会的繁荣只是表面的现象。(2)乱世:指当时的“李林甫专权”“奸臣弄权”以及战乱等社会现实。7.本节文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采取了“评议+诗句+评议”的形式,使自己的“议”建立在充分的事实基础之上。8.文中说“他由于仕进要求的失败认识了这个政治集团的腐败”,请你谈谈如何认识杜甫的“仕进”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示例一)我认为杜甫是一个充满理想、一心想做官去为人民服务的诗人,但由于他生性耿直,在求仕的途中,看到了社会的腐败,才写出了诗歌去抨击,所以,杜甫的“仕进”是积极的要求。(示例二)我认为杜甫是一个一心想当官、求取功名的人,但由于没有地位,没有名人引荐,才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他才愤世嫉俗,写诗抨击腐败。他的正义感是被社会逼出来的,是消极的揭露。(三)阅读“流亡”部分,回答问题。9.杜甫流亡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试概括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政治上:(1)安史之乱使中原丧失了中央集权;(2)外敌入侵;(3)社会贫困。军事上:潼关失守,白水沦陷。10.传记为什么详细描写杜甫逃亡的细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与前面的大背景相呼应,是对前文的细化;(2)写逃亡途中的亲情,反衬逃亡的悲惨;(3)写逃亡途中的友情,感受人情的温暖;(4)使传记有叙有议。11.请你概括“房琯事件”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房琯不理朝政,嗜好鼓琴,被贬为太子少师。杜甫不明真情,不顾生死,上疏援救,引起肃宗的不满,以致遭到审讯。12.从吴郁事件分析一下杜甫的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吴郁为一清官,得罪了权贵,被肃宗贬往长沙,杜甫不顾房琯事件的打击,为吴辩白,表现了其品性刚正、不屈不挠的性格。13.写“无名的山果”这一细节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借无名的山果写出沿途的荒凉,反衬战争的残酷;(2)借无名的植物尚且结果,慨叹功业无成。14.杜甫回家时,“景象戏剧性”表现在哪些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妻子怀疑我是否还在;(2)孩子亲近,恋恋不舍;(3)邻人爬墙围观;(4)邻里携酒来贺。(四)阅读“侍奉皇帝与走向人民”部分,回答问题。15.从755年(天宝十四年)11月开始的安史之乱使杜甫经受了困苦不堪的流亡生活,也对其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举例分析安史之乱对杜甫诗歌创作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安史之乱使得杜甫在局势危急中开始了流亡生活。杜甫的诗歌里也更多地融入了爱祖国、爱人民的精神,他的诗歌脱去了色彩斑斓的浪漫衣裳,走上了现实主义的朴实道路。《春望》可以使我们感悟杜甫的爱国精神,《北征》可以使我们领略杜甫的写实能力。16.杜甫在华州任上做了哪些工作?试概括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军事上:替郭使君写成《进灭残寇形势图状》;(2)经济上:写《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减轻人民负担。17.王安石在选杜诗中,为什么把《洗兵马》做为“压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这首诗杜甫站在民族的立场上,对胜利充满了信念;(2)这首诗杜甫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揭露了朝廷的种种缺陷。18.“孟子论文更不疑”中的“孟子”是谁?为什么杜甫称赞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是孟云卿。因为他们的诗歌主张相同,都主张反对诗歌中的形式主义,要把诗歌引到现实主义的路上来。三、开放探究冯至对传记的真实性是比较注重的,他对杜甫做了大量的考据工作。但是,他不愿意将这些“干枯的考据”直接写入传记中,从而破坏了传记“有生命的叙述”。你是怎样理解《杜甫传》的真实性的?请结合原文谈谈你对传记是“有生命的叙述”的理解。明确:

《杜甫传》的真实着眼于“作品真实”,而非“考据真实”,也就是冯至所强调的“处处以杜甫的作品为依据”,从杜甫的诗歌中“还原”出杜甫所处的时代、他的遭际、他的交游,乃至他的家庭生活。因此,文中有不少充满细节的、文学性很强的文字,如“在这样的春天,他有时潜行曲江,看见细柳新蒲又发出嫩绿,但是江头的宫殿都紧紧关闭着,由眼前的萧条想到当年的繁华……”,又如“他到达凤翔,衣袖残破,两肘露在外边,穿着两只麻鞋,拜见肃宗”等,都不是纯粹凭借想象虚构,而是从杜诗中寻绎出来的。因此,若说《杜甫传》的真实,那就是,从艺术的真实中还原出生活的真实。

一、文脉梳理二、意旨探微本文叙述了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前后国家风雨飘摇的时局中经历个人苦难,体会人民的苦难、民族的苦难的过程,诗人在现实中分别解决了仕进与归隐、忠君与爱国的矛盾,在君主行为与国家利益不一致时将爱国与忧民置于首位,表现出对国家人民的强烈使命感。直录历史,忧国忧民,开辟了诗歌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完成了人民诗人的责任。“杜甫在社会实际生活的体验中,逐步地从个人的小天地里解放出来,走向人民,走向现实主义道路。”一、以杜诗解杜“以杜诗解杜”的方法,就是从对杜诗的反复阅读当中咀嚼出杜甫的生活和思想。作者取材的基本对象是杜诗原作,但不是采取介绍作品的方式,而是从立传的要求出发,将最能显示杜甫自身形象、最能反映杜甫生活经历和生活遭遇的那些作品选择出来,将它们还原为史料。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有它的根据”,正是以整部杜诗作为保证的。二、诗人写诗人这不是诗人的出处和经历的冷冰冰的记录,而是以“精细而有力”的“心和手”构想和描绘出来的十分丰满、有血有肉的诗人“图像”,从这里可以看到诗人的音容言笑、喜怒哀乐,既充满真情实感,又富于生活情趣。冯至先生是诗人,文笔生动,热情洋溢,他善于把杜甫的诗句融成自己的语言,写来娓娓动听,富于感染力。三、善于引用诗句,来表明观点文章在表明观点时不是直接说出,而是用杜甫的诗句来说明。如写统治者征发士兵开往边疆,引用了《兵车行》中的诗句“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等句子,来写妻离子散的场面。这样写使传记叙中有评,观点更加客观。四、善于运用数字,来表明观点如为了说明统治者不顾民情,执政残酷,用了全国郡县总人口数52880488人,和现在中国人口的数目相比,还不到十分之一,经过五年的战乱,人口自然减少了。这样来写,就使人们充分体会到“三吏”“三别”中那村野无人的惨境。又如写安史之乱时,写唐军大败,用了“战马万匹只剩下三千”“甲仗十万几乎全部丧尽”来说明,把战争之惨败用数字直接写出来了。自助·训练场精彩·部落格一、文体知识传记的真实性严格的历史真实性,与其说是传记文学创作的一条重要的美学原则,更不如说是传记文学作为一门特殊的文学种类全部的审美基础的根本所在。套用一句通俗的比喻,我们可以这样说:严格的历史真实性是传记文学的生命。我们之所以要在人物传记创作中如此突出地强调历史真实性的原则,是因为:传记文学为史学和文学的结合体,是以完整而真实地展示人物的命运及其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主要目的的;而这一写作样式在展示人生舞台上绚丽多彩的景观及人性形态的无限丰富性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特有的艺术魅力,也只有当作品表现的一切都建立在符合历史真实的基础上时方可以实现。一旦出现作者由于某种需要或真正的无知而在传记写作中违背了历史真实性的原则,对史实加以人为的粉饰或篡改,或是读者根据自己以前对传记主人公及其生活背景的了解而判断出某部传记的描写并非真实这一类的情况,那么,这部传记非但不能给人以美的感受,相反只会使人对之产生厌恶,其记事传人的使命也随之成了泡影。而那种以讳恶扬善、歌功颂德为目的的传记,是既无史学价值,又无文学审美价值可言的。据说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总统之一林肯先生平生不喜欢阅读传记,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传记写作中虚假成分的存在。他有一次告诉他的律师同事:通常所写的传记,不光只是误解,还有谎话,传记家将其传记主人公塑造成了一位可爱的英雄,他夸大其长处——如果有什么长处的话——而隐瞒其短处。这种传记纪念的只是一个谎言,并哄骗子孙后代而背离了事实。冯至对传记的真实性是比较注重的,他对于那种“几乎成为自由的创作”式的传记并不认同(《我想怎样写一部传记》)。但是,杜甫生活在一千多年前,而新旧《唐书》中对他的记载也一共才有一千多字,究竟该如何保证这部传记的“真实”?一般的做法可能就是在考据上下功夫。冯至也做了大量的考据工作,比如对杜甫母系的考证等;但是,他也不愿意将这些“干枯的考据”直接写入到传记中,从而破坏了传记“有生命的叙述”。二、传主名言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3.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咏怀古迹五首》)4.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5.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7.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9.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曲江二首》)10.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1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四首》)1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13.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江汉》)1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15.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16.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17.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杜诗点评野老野老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点评】此诗写于上元元年(760),这时杜甫刚在成都西郊的草堂定居下来。经过长年颠沛流离之后,总算得到了一个憩息之处,这使他聊感欣慰。然而国家残破、生民涂炭的现实,却时时在撞击他的心灵,使他无法宁静。这首诗就揭示了他内心这种微妙深刻的感情波动。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点评】李龟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名乐师。杜甫年青时在洛阳曾听过他的演唱。晚年飘泊江南后,杜甫竟与乐师异地重逢。这时候距“安史之乱”以前的“盛唐时期”已经十多年了,诗人和李龟年都是晚年了,在这样的境地相逢,有回忆,有伤感。于是,诗人用非常含蓄的语言,说出了昔盛今衰的感慨。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点评】

《旅夜书怀》是杜甫离开成都,携家乘舟东下,经过渝州(四川重庆)、忠州(四川忠县)时(765年)写的。他早岁虽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到头来什么事都没有做成,只落得年老多病,亲朋零落,只身飘泊,置身于这样浩渺的江上,自己仿佛是天地间的一只沙鸥,飞往哪里去呢?寂寞啊,寂寞!作者的感慨是很深沉的。绝句四首(其一)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点评】杜甫的七言绝句不多,然而这一首却是最流行的小诗之一。它通俗易懂,平白如话,却又深含了诗人的审美理想,极受文人学者所推许,可说是以俗为雅,雅俗共赏。一、教材素材素材1杜甫在长安不愿重蹈高适的覆辙,宁愿不做官,也不愿逢迎长官,鞭打人民。他毅然辞去河西尉,并写出了“拜别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的诗句。这使我们想到了有相同经历的陶渊明,他们虽然生活的朝代不同,但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格却至今为人们称道。应用角度:本则材料可用于与“谈骨气”“关心人民疾苦”等相关的话题作文中。素材2在《丽人行》一诗中,杜甫毫无顾忌地写出了杨氏姊妹的荒淫无耻,这种“文胆”并不是每个文人都能做到的。在以后的岁月中,杜甫的品性丝毫不改。在房琯事件中,杜甫这种不顾生死的精神再次得到体现,接着杜甫又不顾生死,为吴郁说情,其敢于直谏、勇于直言的品性令世人震惊。这使我们想到了另一位名扬四海的谏官魏征,正是由于他的直谏,才会成就一代帝王李世民善于纳谏的美名。如果杜甫也遇到像李世民那样的明君,也许他的命运会被改写吧。应用角度:本则材料可用于与“敢于直谏”“善于纳谏”“谈品格”等相关的话题作文中。二、相关素材少年杜甫有一天,杜甫又缠着姑母讲故事。姑母说:“咱们杜家出过许多名人,晋朝著名大将杜预就是我们的第十三代远祖。他打仗有勇有谋,为朝廷立过大功。百姓们还编歌谣称赞过他呢!”“真了不起!”杜甫翘起大拇指称赞道。“你爷爷(杜审言)是个有名的诗人,他写的诗,受到过皇上的奖赏,人们都夸他是个才子。”这些故事给杜甫很大鼓舞。他刻苦读书,好学苦练,七岁的时候,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首诗《咏凤凰》。有一天,他把自己写的一篇文章拿给父亲看,正巧有两位客人来访。他们也很有兴致地看起来。“如此佳作,就像出自班固、扬雄(都是汉朝著名的文学家)的手笔呀!”客人们看完后说。从这以后,这两位客人经常向人们夸奖杜甫,还带他到精通音律的人家做客,听当时著名的宫廷乐师李龟年的绝妙音乐。这对他的影响很大。杜甫一生写诗都十分讲究技巧,反复推敲,“语不惊人死不休”。应用角度:

(1)要提倡家庭励志教育;(2)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三、精彩片断1.从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我读出了你的心胸之开阔,襟怀之豁达,志向之高远,我读懂了站在山顶上的身姿才是潇洒,把众山饱览于眼底的感觉才是快乐。于是从此我便有了凌云的志向,于是在我自己的心中,便有了一种充满了自信的豪爽。2.当一句“忧端齐终南,氵项洞不可掇”一次又一次地浮现在眼底,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身着用怨恨织成的衣衫,用愁苦覆盖脸面的你。你的脚步里透着沉重,你的举止中饱含压抑,你的每一个表情都充满了对世道的无奈与不满。令你愁苦的不是自己的窘迫,而是百姓生活的艰难;令你担忧的不是自家的一日三餐,而是整个国家的危难。于是,在我心目中,“无私”与“伟大”两词已悄悄地跟定了你。我为你的才高八斗却不得重用感到惋惜,我因你的凌云壮志得不到施展而感叹;既然上帝塑造了一个才华横溢的你,又为什么让你在悲哀无奈中死去?既然你带着不凡的气质来到世间,却又为什么只因贫困就匆匆离开人世?皆大悲哀!3.他的一生都被流亡,被生活放逐,又被苦难追赶。他甚至还不曾抓住盛唐的最后一缕余光,就被离乱的秋风,吹往落木萧萧的江畔。皇帝和宫城已在侧身时渐次远去。十年客居,连同迟开的牡丹,一起被经年的雨水冲淡。当百姓的血泪最终融汇于战火,天地间只剩下踉跄的步履,辗转于破碎的山河,辗转于饥饿和病痛,辗转于旅途的满目疮痍的忧愁。异乡的屋顶洒满月光和露水,露从今夜白,白发连着秋草。而秋草,秋草瑟缩于一个人的消瘦。只有草堂在蜀中等他,这世间唯一的栖息地,将在宿命中迎来一个漂泊者的孤独灵魂。他不再是一个诗人,他只是一个丈夫,一个父亲,在妻子无助的泪眼里,承受着稚子新亡的巨大哀伤,并承受着命运,或被命运摆弄的结局。4.当读罢你的《春夜喜雨》,我发现,原来在你的人生中还有愉悦欢乐,是啊,你是热爱生命的,热爱自然中的一点一滴,但黑暗的社会世道偏偏摧毁了你平静的心,世道不允许你有快乐,战争不同意你活得洒脱,一切的一切切断了你与快乐之间的绳索,更是悲哀至极。你是如此遥远又是如此逼近,你是如此神秘又是如此平凡,你用悲苦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却在用诗章延续着自己的生命。在你的人生之路上,忧愁、痛苦把你的人生道路弄得坎坷荆棘,但你留在文学史上的印迹却是处处充满了鲜花与赞语。无奈,愤恨磨灭了你生活的信念,但你的不朽的灵魂因你的诗而永远有青春活力。③1895年秋,盛宣怀得到直隶总督王文韶的批准和支持,在其权力和经济能力许可的情况下,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堂。同他办实业一样,盛宣怀在办教育时也以“学以致用”为准则。他给北洋大学堂订了两条规则,其一是不许“躐等”。他说:中国过去学西学的学生成绩不显著的原因之一,就是“学无次序,浅尝辄止”,本大学堂的学员必须循序渐进,不许中途他骛,直至完成学业。其二是要学习专门科学技术,文字语言不过是工具。盛宣怀这一观点的形成,不仅源于他汲取了过去同文馆只学外语因而用途不广的教训,也是他自己在办实业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认识的结果。也正因为这样,后来当他的天津海关道继任者李少东请求将60名学生分别改学法语、德语和日语时,他毫不留情地加以阻止了。④1896年春,盛宣怀禀明两江总督刘坤一,请求“如津学之制而损益之,设立南洋公学”。⑤他非常慷慨地提出“学堂基地由臣捐购”,常年经费也由他所经营的轮、电两局岁捐十万两。此时正是盛宣怀大展宏图之际,因而主张南洋公学“取国政之义,以行达成之实。于此次钦定专科,实居内政、外交、理财三事”。显然,南洋公学是全国性的以培养政法人才为主的、由盛宣怀直接控制的正规学校。盛宣怀办学思想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他非常重视基础教育。他说:“师范、小学,尤为学堂一事先务中之先务。”所以南洋公学陆续设立了师范院、外院(附属小学)、中院(中学)、上学(大学)和特班。郑观应赞誉说:“此乃东半球未有之事,其非常不朽之功业也。”(摘编自夏东元《盛宣怀传》)试分析本篇文章的结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路导引:第一步:分析文章层次。先给本文的段落标上序号,本文共有五段,①段,盛宣怀在李鸿章支持下办教育。②段,盛宣怀重视培养新式人才。③段,要求学生心无旁骛,专心学习;认为语言是工具。④、⑤段,设立新学堂。办学特色为二,一是以内政、外交、理财等文科专业为主,二是设有师范、小学、中学和大学。前者是培养政法人才,后者是培养基础教育。第二步:分析结构特点。1.从上面的图中可以看出,①段是文章的总括,其它几段都从属于它。因此,从全文看,是总分结构。2.②③与④⑤之间是并列关系,因此从这几段来看,又是并列式结构。参考答案:全文从总体上来说是总分结构,从文章主体上来说是并列结构。文章以“盛宣怀办教育”为总,从三个方面(培养人才、学习方法、设立学堂)并列分述,阐述了“盛宣怀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方法归纳】通过做以上题目,回答“传记结构类”题目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先划分层次,归纳段落大意。要学会合并同类项,也就是说把相关的内容进行概括,筛选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