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练习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若已知人的体重增加1kg,最少消耗水藻
A.5kgB.25kgC.50kgD.100kg
2.如图为生物圈碳循环过程示意图,甲~丁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⑦表示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⑤⑥表示细胞呼吸
B.①和②的速率基本相等
C.甲->丙一丁构成捕食食物链
D.③④⑦过程中碳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3.农民常常会在稻田里养鱼,果园里养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鱼的同化量包含其排出的粪便含有的能量
B.稻田养鱼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进而提高水稻产量
C.任何生态系统都必须有能量的输入,才能保持其相对稳定的状态
D.果园养鸡会延长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对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理解,错误的是()
A.能量流动是单方向的,物质是循环流动的
B.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两个独立的过程
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
D.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
5.如图是碳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理论上讲,没有B成分碳循环就不能进行
B.图中的①、③表示的过程分别主要是光合作用和分解作用
C.图中的A、D分别表示生产者和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
D.在无机环境和D之间不存在信息传递
6.如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流程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碳循环过程中,碳的循环流动在A到B阶段的存在形式为无机物
B.在自然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量大于整个生物群落呼吸消耗的有机物量
C.A到B的能量传递效率与B到C的能量传递效率相同,且都在10%~20%之间
D.D表示大气中的CO2库,从一年的。。2含量来看夏季高于冬季
7.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放牧强度对植物净初级生产量(植物用于生长、发育、
繁殖的能量)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净初级生产量不包含食草动物粪便中的能量
B.植物净初级生产量等于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C.放牧强度小于b时,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植物净初级生产量上升
D.适度放牧有利于提高植物的净初级生产量
8.被奉为天下第一鲜的阳澄湖大闸蟹,因口感极其鲜美,一直被人们所追捧。如图为
养殖大闸蟹的苏州阳澄湖某水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其中的英文字母表示
试卷第2页,总23页
能量(单位:kJ)。对该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他也■人帆)
次级m费
片提人,
A.植物到大闸蟹的能量传递效率为?x100%
B.流经阳澄湖该养殖区域的总能量为a+9
C.图中d代表大闸蟹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
D.该生态系统的结构中含有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
9.现有两个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I和II,I和II的生产者含有的总能量相同,据图分
析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各
营
养
级
生
物
数
量
相
对
值
A.T、:II中的消费者的总能量都大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
B.I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大于II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
C.I中的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于II中的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中的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大于消费者的总能量,但n中的则相反
10.下图是能量流经初级消费者部分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初级消费者摄/圜~[W]
-----4E]|7]~>1次级消费者摄入基1
A.丁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B.乙表示被分解者利用的粪便中的能量
C.丙表示呼吸消耗量
D.甲表示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
二、填空题(本题共计6小题,每题3分,共计18分,)
11.23.稻虾共作是一种现代化农业生态种养模式,在一季稻田种植中养殖两季虾,让
虾和水稻共同生长。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分析,稻虾共作生态种养模式中,除了水稻、虾代表的成
分外,还应包含o稻田中所有植物能否称为一个种群,并说明理由。
2)稻田中的害虫是虾的天然饵料,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稻虾共作模式可获得较高经
济效益的原因是虾引入稻田后,o碳在害虫与虾之间的流动形式是________
(3)研究发现,稻秆粉碎后还田有利于提高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查土壤小动
物的丰富度常用的方法;统计调查结果时可用计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目
测估计法是指
12.沼渣、沼液可肥田,使能量流向农作物,避免了能量的浪费.(判断对
错)
13.鄱阳湖生态湿地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生态湿地,每年10月至翌年3月,有数十万
只珍禽候鸟来这里越冬,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是珍禽候鸟的第二故乡。
(1)在枯水期从湖岸到湖水区依次分布有芦苇、南荻、苔荤、鹳草等水生植物,这体
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
(2)该湿地生态系统通过(填生态系统的功能)将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
系统联系起来。
(3)在该湿地生态系统中,流入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小于流入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
原因是________O
(4)建立鄱阳湖候鸟保护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中属于保护。
14.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字母D表示。
(2)CO2被生产者吸收转变成体内物质进入生物群落,再通过图中的A、B的
和C的分解作用以及化石燃料的燃烧,转变成CO2后再重新循环。若此生态系统中的
生物群落处在正常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吸收的CO?量________整个生物群落排放的
CC)2量。
(3)若将本题图修改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可将D的含义改为
其他字母及文字代表的含义不变,还有两处必需有所增减;一处是:增加“光一A”,另
一处是:________O
A—-B
15.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持续推进,我国南方某地区建立了“稻-鸭”共
作的生态养殖农业生产体系(如图所示),实现了稻、鸭、禽蛋、肉类的丰收。
试卷第4页,总23页
一水稻
畲击.肉类、羽毛加工厂
受弃的羽毛
沼气聂明
沼气池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分析,沼气池中的厌氧微生物属于o鸭和昆虫
的关系是O
(2)和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人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原因是
(3)如果含有重金属的工业污水流入该稻田,则鸭捕食对象中重金属含量最低的生物
(4)该地区将鸭粪、加工厂废物、粉碎后的农作物秸秆投入沼气池用来制沼气。从生
态系统功能的角度分析这种做法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从而提高
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6.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特征包括.
三、解答题(本题共计10小题,每题10分,共计100分,)
17.“时代楷模”一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用三代人的汗水与心血治理沙漠,
将荒漠变为绿林。下图为林场内能量流向野兔所处的营养级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
题:
散失D
叫摄A下一营养级摄入F
遗体残骸
曲也:注:单位为J/(cm?a)
-----------F敢大E
(1)在治理荒漠的过程中,群落发生了演替,判断依据是________O
(2)图中B表示o
(3)若野兔所处的营养级获得的传递效率最大,则计算杂草所处的营养级的同化量为
2
________J/(cma),计算方法是_______o
18.如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请回答:
(1)写出图中A~E所代表的名称:A.B;C.________
D.;E.o
(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3)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中,箭头依次变细,意味着o
(4)图中F表示E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5)生态系统中能量在逐级流动中传递效率为。假若"A”的总能量为100%,
按最高传递效率计算,第三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应是。
(6)人们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设法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
系,使能量流向O
19.美国生态学家R.L.Lindeman对某一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研究得出下图所
示的数据。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口n2.a)。请据图分析后回答:
(1)进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填“太阳能”或“化学能”)
之后沿着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流动。
2
(2)从图中可看出,植食性动物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数值是J/(cm-a)o
(3)由图可知,下一个营养级(填“不能”或“能”)得到上一个营养级的大部
分能量;一般来说,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________O
试卷第6页,总23页
20.下图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请回答:
(1)无机环境中的碳进入生物群落主要依赖于生产者的作用。
(2)分解者通过.作用,产生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
(3)由此可见,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填“反复出现、循环流动”或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碳元素主要以.状态进行循环,碳循环始终
与..结合在一起进行。
21.如图是某地建设的生态农业示意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牛尸饲料
置白饲料
线蛆养殖
输出.一一
蛋
M白
料
*VV
幡出沼气输出
(1)生态系统的功能是能量流动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⑵图中沼渣为食用菌提供了(填“物质”“能量’或“物质和能量”),沼液为
稻麦蔬菜提供了(填“物质”“能量”或“物质和能量”)。
(3)养殖业中的多鱼种混合放养模式,主要体现了群落的(填“水平”或“垂
直”)结构在实践中的应用。有人认为,多鱼种混合放养增加了种间竞争,会影响产量
导致效益降低,这种说法(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O
(4)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图中“蝇蛆养殖、食用菌种植”等项目设立的意义是
(5)请根据图示绘制出碳元素流经鸡鸭的过程图
22.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字母D表示A代表E代表.
(2)。。2被生产者吸收转变成体内物质进入生物群落。图中的A-B碳元素传递的形
式是0
(3)若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处在正常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吸收的。。2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整个生物群落排放的。。2量。
23.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情况,其中箭头表示碳循环和能量流
动方向,数字为同化能量数值,单位为J/(cm?%).请回答下列问题:
(2)从图中可看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图中第二营养级
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能量流动在生物群落内部以
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
(3)从图中可看出碳循环与能量流动的不同特点是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
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循环主要以的形式进行。
(4)化石燃料的燃烧使大气层中的COZ增多,则会加剧温室效应。减缓此效应的措施
主要有O
(5)草原上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
猎捕,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作用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
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调节。
(6)该草原上有许多不同品种的格桑花,这体现了多样性。格桑花开花时
五颜六色,当地牧民都非常喜欢观赏,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试卷第8页,总23页
24.生态塘是通过在塘中种植水生作物进行水产和水禽养殖的人工生态系统,其运行原
理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氯气^阳光
藻类及其他增疸里好氧层
水生植物——►鸭、鹤
----►过速食料的鱼
>—►浮游生物一►鱼
CO:、NH,、
—►草食鱼
可沉淀物质
♦虾-►肉食鱼
苗
细
贝
苴苗
兼性层
产酶菌产甲烷苗(IIIII
育机物------------►接酸、爵、酸-------►CH4-C0:-NHJ+H:S-N:*H:
沉淀粉厌弱度
生态婚系统运行原理
(1)该生态塘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能实现水层交换,其目的是________(增
大/减少)水中溶氧量和提高饵料的利用率。
(2)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
太阳能总量。
(3)生态塘系统主要通过藻菌共生系统的作用,采取栽植藻类及水生植物的措施来戒
少水体中等元素的含量,以避免水体富营养化;生态塘中养殖的鱼、虾、贝、
螺等水产动物,以及鸭、鹅等水禽,能除去塘中多余的避免生态塘的二次
污染。
(4)下表是生态塘中虾摄食藻类及其他水生植物后能量流动的情况。请据表分析虾用
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KJa
项目虾摄食量虾粪便量虾呼吸消耗量
能量(。)4.1x1092.1x1091.3x109
25.某自然保护区建立后,其生态恢复过程初期的能量流动关系图,[奉位为
103/c//(m2.a)](补偿输入:是指人工投放食物而输入生态系统的能量),请回答: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应该是哪两部分的和?
(3)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传递的效率为
(4)每个营养级都有“未利用”,表明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处于(增加或相
对不变或减少)的过程.
26.某地为提高经济效益,将稻田种植、鱼塘养殖、乳鸽养殖等产业进行有机结合.回
答下列问题:
(1)利用人工合成的信息素可防治稻田中的三化螟害虫,该防治方法属于防
治.三化螟成虫产卵时的温度必须达到16。。以上,由此可见,离不开信息的
传递.要调查水稻叶片上三化螟虫卵的密度,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2)鸽种群一般遵循“一夫一妻制”,这就需要保持鸽种群适宜的以维持鸽
种群正常的出生率.鸽子粪便可以进入鱼塘被利用,从物质和能量的角度来看,这体
现了生态农业的等特点.
(3)稻田、鱼塘中的植物能通过蒸腾作用把水分源源不断地送回大气中,从而增加了
空气湿度、调节降水,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与稻田、鱼塘等人工生
态系统相比较,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的原因是.
试卷第10页,总23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练习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
【答案】
B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人的体重增加Mg,最少消耗水藻量应按最短食物链、最高传递效率20%计算,图中
最短食物链为水藻一小鱼一人,最少消耗水藻量为1+20%+20%=25kg。选B.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
【答案】
D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①是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③、⑥表示细胞呼吸,A错
误;
B、若碳循环能保持平衡的话,贝g和②⑤⑥的速率基本相等,B错误;
C、丁是分解者,不能和其他生物构成捕食链,C错误;
D、③、④、⑦是群落内部的碳的流动,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D正确。
故选D.
3.
【答案】
C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
联系的能力。
【解答】
解:A.鱼排出的粪便中的能量是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A错误。
B.稻田养鱼能提高能量利用效率,进而提高整个稻田的产出,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
率,B错误。
C.任何生态系统都必须有能量的输入,才能保持其相对稳定的状态,C正确。
D.果园养鸡会延长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错误。
故选:Co
4.
【答案】
B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5.
【答案】
B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6.
【答案】
B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相关知识点,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获取信息的能力
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答】
解:A.据图可知,A为生产者,B和C为消费者,E为分解者,D为COZ库,碳循环过
程中,碳的循环流动在A到B阶段是有机物形式,A错误。
B.在自然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量大于整个生物群落呼吸消耗的有机物量,
B正确。
C.不同生物的同化能力不同,A到B的能量传递效率与B到C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一定
相同,两个相邻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一般在10%~20%之间,C错误。
D.大气中的CO2库,从一年的含量来看夏季低于冬季,因为夏季生产者光合作用比较
强,D错误。
故选:Bo
7.
【答案】
D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初级生产量指植物借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能力,除去植物呼吸消耗部分剩余部分
就是净初级生产量。分析题图:放牧强度
小于b时,植物净初级生产量都大于零,可推知放牧强度在这一范围内有利于保持草
原生态系统植被的稳定性;放牧强度小于
试卷第12页,总23页
a时,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植物净初级生产量上升,可推知适度放牧可提高植物的净
初级生产量。
【解答】
A、植物净初级生产量包含植物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这部分能量包含食草
动物粪便中的能量,A错误;
B、植物初级生产量等于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植物净初级生产量等于植
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自身呼吸作
用消耗的能量,B错误;
C、由图可知,放牧强度小于a时,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植物净初级生产量上升;放
牧强度在a-b之间时,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
,植物净初级生产量下降,C错误;
D、由题图及分析可知,放牧强度小于a时,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植物净初级生产量
上升,适度放牧能提高植物的净初级生产
量,D正确。
故选D.
8.
【答案】
A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
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物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输入
生态系统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传递沿食物链、食物网,散失通过呼吸作用
以热能形式散失的。
(2)每一营养级能量的去路:①流向下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②自身呼吸消
耗,③分解者分解利用,④未被利用。
(3)特点:单向的、逐级递戒的(中底层为第一营养级,生产者能量最多,其次为初
级消费者,能量金字塔不可倒置,数量金字塔可倒置)。
(4)能量传递效率:10%-20%。
【解答】
解:A.图中b表示大闸蟹的摄入量,c表示大闸蟹的同化量,但由于人为投入的有机
饲料中也成了其同化量的一部分,故无法计算植物到大闸蟹的能量传递效率,A错误;
B.流经阳澄湖该养殖区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和有机饲料中的能量,即
a+9,B正确;
C.图中d代表大闸蟹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C正确;
D.该生态系统的结构中含有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D正确。
故选:A。
9.
【答案】
B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分析柱状图:生态系统I有三个营养级,生态系统II有四个营养级,在生产者含有的
总能量相同的前提下,生态系统I营养级少、食物链较短,能量流动过程中散失的能
量少,而生态系统n营养级多、食物链较长,能量流动过程中散失的多,因此生态系
统I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大于生态系统II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但消费者所
含总能量均小于生产者所含有的能量;生产者含有的总能量相同时,营养级数越多、
传递效率越高。
【解答】
解:分析柱状图:生态系统I有三个营养级,生态系统n有四个营养级,在生产者含
有的总能量相同的前提下,生态系统I营养级少、食物链较短,能量流动过程中散失
的能量少,而生态系统n营养级多、食物链较长,能量流动过程中散失的多,因此生
态系统I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大于生态系统n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但消费
者所含总能量均小于生产者所含有的能量;生产者含有的总能量相同时,营养级数越
多、传递效率越高。
A.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且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因此I、II
中的消费者的总能量都小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A错误;
B.由以上分析可知,I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大于II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B
正确;
c.生产者含有的总能量相同时,营养级数越多、传递效率越高,因此I中的各营养级
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小于n中的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
D.I中的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大于消费者的总能量,II中也是,D错误。
故选:Bo
10.
【答案】
D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量去路有:①自身呼吸消耗、转化为其他
形式的能量和热能;②流向下一营养级;③残体、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④未被利用。
消费者摄入能量=消费者同化能量+粪便中能量,即动物粪便中能量不属于该营养级同
化能量,应为上一个营养级固定或同化能量。消费者同化能量=呼吸消耗+生长、发育
和繁殖。
【解答】
解:摄入量分为:甲同化量和乙粪便中的能量,同化量又包括:丙呼吸散失的能量、
丁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A.丁表示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A正确;
B.乙表示被分解者利用的粪便中的能量,B正确;
C.丙表示呼吸消耗量,C正确;
D.甲表示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同化量,D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本题共计6小题,每题3分,共计18分)
11.
【答案】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不能,稻田中的植物除水稻外还包括一些杂草等
调整了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使害虫中的能量流向虾),有机物
试卷第14页,总23页
取样器取样法,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略
略
【解答】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不能,稻田中的植物除水稻外还包括一些杂草
等(2分)
(2)调整了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
分(使害虫中的能量流向虾)(2分)有机物
(3)取样器取样法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2分)
12.
【答案】
错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因此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光合作用固
定的太阳能.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生态农业使废弃物资源化,实
现了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解答】
解:微生物能分解沼渣、沼液,故沼渣、沼液可肥田,使能量流向分解者.分解者分
解产生的二氧化碳等物质能够被农作物利用,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避免了物质的
浪费.
故答案为:
错
13.
【答案】
水平结构
物质循环
逐级递减的
就地
【考点】
群落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解析】
1、群落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所有生物;群落的空间结
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群落中不同种群在空间上分布具有
垂直分层的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不同地段上由于土壤湿度、盐碱度不同、光照
强度的差异及其他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不同地段分布的生物不同,即使是同一生物,
不同地段的种群密度也不同。
2、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能量
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
3、生物多样性保护:就地保护、易地保护。
【解答】
在枯水期从湖岸到湖水区依次分布有芦苇、南荻、苔荤、鹳草等水生植物,不同地段
的植物不同,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湿地生态系统通过物质循环将陆
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联系起来。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因此流入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小于流入第
一营养级的总能量。
建立鄱阳湖候鸟保护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中属于就地保护。
14.
【答案】
大气中的CO?
呼吸作用,大于
非生物环境,取消D-A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根据图中箭头方向可以判断:A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D是大气中的
C02o
【解答】
题图显ZF:A、B、C均有箭头指向D,说明D表示大气中的C。2。
CO2被生产者吸收,通过光合作用转变成体内的含碳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再被图中
的A所示的生产者、B所示的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和C所示的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以及化
学燃料的燃烧,转变成CO2后再重新循环。若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处在正常演替
过程中,则随着演替的进行,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特别是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逐渐增
多,因此生产者吸收的CO?量大于整个生物群落排放的CO?量。
若将本题图修改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可将D的含义改为非生物环境,其
他字母及文字代表的含义不变。因能量流动起源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渠道是食物
链和食物网、特点之一是单向流动,所以还需要修改之处有:一是增加“光-A”、二是
取消“D-A”。
15.
【答案】
分解者,捕食和竞争
弱,营养结构简单
杂草
循环再生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稻-鸭”共作的生态养殖农业生产体系,其中杂草、水稻都属于生
产者,昆虫、鸭属于消费者,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属于分解者。该地区将鸭粪、加工厂
废物、粉碎后的农作物秸秆投入沼气池用来制沼气,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
循环再生,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解答】
试卷第16页,总23页
沼气池中的厌氧微生物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属于分解者。鸭捕食昆虫,同时还
和昆虫竞争草,因此鸭和昆虫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和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人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因此其自我调节能力比自然
生态系统弱。
根据生物放大的原理,如果含有重金属的工业污水流入该稻田,则鸭捕食对象中重金
属含量最低的生物是杂草。
该地区将鸭粪、加工厂废物、粉碎后的农作物秸秆投入沼气池用来制沼气。从生态系
统功能的角度分析这种做法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从而提高了经
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6.
【答案】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与散失.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解答】
解: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级之间的吃与被吃的食性关系一般不可逆转,决定了能量的流
动只能从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即能量流动是单向的.能量流经每一营养级时都要
一部分被呼吸作用等循环,所以是逐级递减的.
故答案为: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三、解答题(本题共计10小题,每题10分,共计100分)
17.
【答案】
(1)次生演替,土壤条件基本保留,土壤中有种子和繁殖体
(2)野兔所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3)400,80+20%=400/(cm2)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①单向流动:由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不可逆转,故
能量只能沿着食物链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
;②逐级递减。研究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合理地调
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
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解答】
(1)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
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
替。在治理荒漠的过程中,土壤条件基本保留,土壤中有种子和繁殖体,故群落发生
了次生演替。
(2)某一营养级的摄入量包括该营养级的同化量和粪便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所以B表示野兔所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3)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若野兔所处的营养级获得的传递效率
最大,则用20%计算。野兔所处营养级同
化的能量=摄入量一粪便量=100-20=801/(cm2),假设杂草所处的营养级的同化量
为M,则Mx20%=80,贝IJM=4OO
/(cm2)
18.
【答案】
生产者(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三级消
费者(第四营养级)分解者生产者(A)所固定的太阳能的
总量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各类生物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分解有机物10%〜
20%4%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
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和模型分析能力。
【解答】
(1)A、B、C、D、E分别是生产者(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
)和分解者。
(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A)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3)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戒的,所以箭头依次变细。
(4)图中F表示各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E是分解者,主要作用是分解有
机物。
(5)生态系统中能量在逐级流动中传递效率为10%~20%。假若“A”的总能量为
100%,按最高传递效率即20%计算,第三营养级所
获得的能量应是100%X20%X20%=4%
(6)人们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设法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
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19.
【答案】
(1)太阳能,食物链
(2)62.8
(3)不能,10%~20%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图示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每个营养级固定的能量有四个去向:流向下一营
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分解者分解利用、呼吸作用、未被利用,所以能量流动的
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解答】
解:(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沿着
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
(2)从图中可以看出,植食性动物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是62.8//(°加2.2。
试卷第18页,总23页
(3)每个营养级固定的能量有四个去向:流向下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分解
者分解利用、呼吸作用、未被利用,所以下一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一个营养级的大部
分能量。一般来说,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o
20.
【答案】
(1)光合
(2)分解(或呼吸)
(3)反复出现、循环流动
(4)二氧化碳,能量流动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解题的关键是熟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
特点及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
【解答】
解:(1)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是指生态系统中的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
循环,碳元素主要以二氧化碳形式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界。
(2)分解者通过分解(或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
(3)由此可见,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反复出现、循环流动的。
(4)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碳元素主要以二氧化碳状态进行循环;碳循环始终
与能量流动结合在一起进行,因为物质循环往往伴随着能量流动。
21.
【答案】
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输入的能量
物质和能量,物质
垂直,不正确,多鱼种的混养能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空间和食物资源
可以实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
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
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工
程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
和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
能量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解答】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图示生态农业中流入该系统的
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输入的能量之和。
图中的食用菌属于分解者,沼渣为其生长提供了物质和能量,稻麦蔬菜可以利用沼液
中的无机物,即沼液为其提供了物质。
养殖业中的多鱼种混合放养模式,不同种类的鱼生活在不同的水深中,主要体现了群
落的垂直结构。多鱼种的混养能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空间和食物资源,不会增加了种
间竞争,会影响产量导致效益降低。
根据题意可知,生态农业中“蝇蛆养殖、食用菌种植”等项目设立可以实现生态系统中
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稻麦蔬菜中的含碳有机物和蝇蛆、饲料中的含碳有机物经过鸡鸭的同化作用可以转变
为鸡鸭体内的有机物,一部分可以用于其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一部分流入下一营养
级,一部分转变为分解者体内的有机物。具体图示见答案。
22.
【答案】
(1)大气中的。。2,生产者,化石燃料燃烧
(2)含碳有机物
(3)大于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梳理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能量流动、群落演替等相关知识。据此,从图示中提取有效
信息,以确定图中各字母所蕴含的生物学信息,进而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解答】
解:(1)根据题图,A代表生产者,B代表消费者,C代表分解者,D代表大气中的
C02,E代表化石燃料燃烧。
(2)A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A-B碳元素传递的形式是有机物。
(3)若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处在正常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吸收的。。2量大于整个
生物群落排放的。。2量。
23.
【答案】
⑴2,B
(2)单向流动,逐级递减,11」,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3)反复利用,CO2
(4)①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减少。。2的排放量;②大力推行植树造林活动,
增加。。2的去向
(5)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负反馈
(6)遗传(基因),直接
【考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1)题图分析,图中A表示生产者,B和C表示初级消费者,D表示次级消费者,E
表示分解者;每一个营养级固定的能量有四个去向
:分解者分解利用、流向下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自身呼吸消耗、未被利用。
【解答】
(1)分析图解可知,图示生态系统中有2条食物链,其中A为第一营养级,BC为第
二营养级,D为第三营养级,相应的食物链为
A-B-DA-C-D,最长的食物链有3个营养级。
试卷第20页,总23页
(2)从图中可看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图中第二营养
级的同化量为。+C=65+70=135),第
三营养级的同化量为。=15),则二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15+135x100%=
ll.l%o能量流动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中的
化学能的形式进行传递,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3)从图中可看出碳循环与能量流动的不同特点是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
反复利用,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循
环主要以MCO2的形式进行,在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物理化学实验上》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警官学院《西方哲学原著》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劳动教育2》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海洋大学《建设工程项目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防突培训课件
- 培训课件内容分析
- 小学生读名著分享课件
- 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人工智能技术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共青科技职业学院《机械CAD》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安全生产事故举报奖励制度
- 冠心病健康教育完整版课件
- 国家开放大学《理工英语1》单元自测8试题答案
- 重症患者的容量管理课件
- 期货基础知识TXT
-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第一单元 我们的守护者 复习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2张PPT)
- 《尖利的物体会伤人》安全教育课件
- 安全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 大学生自主创业证明模板
- 启闭机试运行记录-副本
- 少儿美术画画 童画暑假班 7岁-8岁 重彩 《北京烤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