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网络参考答案(高教第二版冯博琴)
第一章参考答案(部分)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儿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何特点?
答: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主要分为一下四个阶段:
1)以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
2)计算机一计算机网络
3)体系结构标准化网络
4)Internet时代
各个阶段特点参加课本。
3.计算机网络由哪些部分组成,什么是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试述
这种层次结构观的特点以及各层的作用是什么?
答:通信控制处理机构成的通信子网是网络的内层,或骨架层,是
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网上主机负责数据处理,是计算机网络资源的
拥有者,它们组成了网络的资源子网,是网络的外层,通信子网为资
源子网提供信息传输服务,资源子网上用户间的通信是建立在通信子
网的基础上。没有通信子网,网络不能工作,而没有资源子网,通信
子网的传输也失去了意义,两者合起来组成了统一的资源共享的两层
网络。将通信子络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使之变成社会公有的数据通信
网,
5.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应包含哪些内容?
答:
1)物理结构:通过通信线路、通信设备将地理上分散的计算机连
成一个整体
2)逻辑结构:在网络协议控制下进行信息传输
3)主要目的:资源共享
6.说明在公用网络以及私用网络中计算机网络主要有哪些功能?
答:
服务于企业的网络
•资源共享
•提高可靠性
•节约经费
・通信手段
服务于公众的网络
•访问远程信息
•个人间通信
•交互式娱乐
8.说明计算机网络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答:
计算机网络由网络软件和网络硬件两大部分组成
其中:网络软件主要包括:网络协议、通信软件、网络操作系统等;
网络硬件主要包括网络节点(又称网络单元)和通信链路。
9.局域网、城域网与广域网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参考pl3页。
(1)局域网LAN(LocalAreaNetwork):是将小区域如工厂、学校、
公司等的计算机、终端和外围设备等互连在一起的通信网络。
特点:高数据率(0.1〜1000Mbps)、短距离(0.1〜2.5Km)和低误码
率.
(2)广域网WAN(WideAreaNetwork):大区域的计算机网络,如多
个LAN互联而构成的跨市、国家和国际性的计算机网络。广域网有
时也称为远程网。
特点:数据传输率LAN低得多,一般是数百至数千bps,近年来随
着通信技术进步可提高到数十甚至儿百Mbpso
(3)城域网MAN(Metropolitan):作用范围在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
例如作用范围是一个城市,其传送速率的范围较宽,其距离范围约为
5〜50km。
10.网络拓扑结构是指通信子网中节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儿何关系,
还是指资源子网中主机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关系?
答:网络拓扑结构是指通信子网中节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儿何关系。
11、比较计算机网络的儿种主要的拓扑结构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参考教案ppt第一章,有详细说明,在多媒体教室g401机器上有,
联系我亦可。
12、总线结构是否适合于广域网络,为什么?
答:不适合。总线型拓扑结构只适合采用广播式通信方式,而由于广
域网规模过大,连接节点数量过大无法使用广播式通信方式。
13、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答:两者在物理结构上是非常类似的,但是软件上有很大的差异。主
要表现为:
•计算机网络以共享资源为主要目的,各计算机独立工作,向用户呈
现分散系统。
•分布式系统以提高整体性能为主要目的,强调多计算机系统的整
体性,各计算机协调自治工作,向用户呈现整体系统
•作者:jboyl979
*
・2007-6-2411:50
•回复此发言
2回复:计算机网络参考答案(高教第二版冯博琴)
第2章参考答案
1.简述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构成。
答: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包传输介质、传输设备(多路复用器、
交换机)等及数据处理系统。
2.什么叫码元速率?什么叫信息速率?两者有何关系?
答:
码元速率(RB):又称为信号速率,它指每秒传送的码元数,单位为
“波特”(Baud),也称波特率。
信息速率(Rb):指每秒传送的信息量。单位为"bit/s”。
对M进制信号,信息速率和码元速率两者的关系是:
Rh=RBk)g2M
4.在带宽为10MHz的信道上,如果使用4个电平的数字信号,每秒
钟能发送多少比特?
答:参考p27公式,在多信号电平下,乃奎斯特公式为
其中c=2w求得码元速率,继续乘可将之转换为信息速率。
W为带宽,M为电平个数,代入求解
码元速率为c=2*10=20波特
信息速率为C=2*10*2=40b/so
5、一个数字信号通过信噪比为20db的3kHz信道传送,其数据速率
不会超过多少?
答:参考P28信噪比和db的关系
将20db代入,可求得信号/噪声(S/N)=100;
代入香农公式求得20100b/2
6、信道的通信方式有哪儿种?在实际的网络中最常使用哪种方式?
为什么?
答:信道的通信方式主要有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以及全双工通信。
在实际的网络中最常使用半双工方式。性价比最高。
注:目前局域网实际多选择全双工,因为现在大多数网络传输介质采
用四线制或更多,保证了线路上可以分为两对(以局域网为例,一般
都采用5类双绞线,发送和接受数据采用不同的线对)。全双工相当
于是一个双车道。有了自己专有的行驶车道,你可以开自己的奔驰任
意飞速行驶还要什么交通规则?这种情况下还使用CSMA/CD的规
则那不是吃多了?窃以为:网卡在物理连接上后会有某种机制判断自
己是处于双响单车道(半双工共享以太网)还是全双工交换式以太网!
然后决定是否CSMA/CD!这个思路不晓得对不对?
7.什么叫自同步法?自同步编码有什么特点?
答:自同步法是从数据信息波形的本身提取同步信号的方法。自同步
编码要求在编码器进行编码信号传输系统中,从编码信号码元中提取
同步信号。相位编码(或称相位调制)的脉冲信号以调相方法进行传
输就是一例。
8.通过比较说明双绞线、同轴电缆与光纤三种常用传输介质的特点。
答:参加p46表2—1。
9.无线介质与有线介质相比有何特点,在选择传输介质时应考虑哪
些问题?
答:无线介质与有线介质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无需布线,适合于复杂
的传输环境。
选择传输介质时应重点考虑满足建网要求,包括:传输容量,传输
效率,安全性,可靠性,价格,网络的扩展要求等。
13.什么是交换?比较说明常见的交换技术各自的特点。
答:交换是按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资源,交换可节省线路投
资,提高线路利用率。实现交换的方法主要有:电路交换、报文交换
和分组交换。其中:
1)电路交换
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一条临时专用线路的过程。可以是真正的物理线
路,也可以是一个复用信道。
特点:数据传输前需要建立一条端到端的通路。??称为“面向连接的”
(典型例子:电话)
过程:建立连接一通信一释放连接
优缺点:
-建立连接的时间长;
•一旦建立连接就独占线路,线路利用率低;
•无纠错机制;
•建立连接后,传输延迟小。
适用:不适用于计算机通信,因为计算机数据具有突发性的特点,真
正传输数据的时间不到10%o
2)报文交换
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交换的技术。在交换过程中,交换
设备将接收到的报文先存储,待信道空闲时再转发出去,一级一级中
转,直到目的地。这种数据传输技术称为存储-转发。
特点:传输之前不需要建立端到端的连接,仅在相邻结点传输报文时
建立结点间的连接。??称为“无连接的”(典型例子:电报)。整个报
文(Message)作为一个整体一起发送。
•作者:jboyl979
*
•2007-6-2411:56
•回复此发言
3回复:计算机网络参考答案(高教第二版冯博琴)
优缺点:
•没有建立和拆除连接所需的等待时间;
•线路利用率高;
•传输可靠性较高;
•报文大小不一,造成存储管理复杂;
•大报文造成存储转发的延时过长,且对存储容量要求较高;
•出错后整个报文全部重发。
3)分组交换(包交换)
将报文分割成若干个大小相等的分组(Packet)进行存储转发。
特点:数据传输前不需要建立一条端到端的通路??也是“无连接的二
有强大的纠错机制、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和路由选择功能。
优缺点:
•对转发结点的存储要求较低,可以用内存来缓冲分组??速度快;
-转发延时小??适用于交互式通信;
•某个分组出错可以仅重发出错的分组??效率高;
•各分组可通过不同路径传输,容错性好。
•需要分割报文和重组报文,增加了端站点的负担。
分组交换有两种交换方式:数据报方式和虚电路方式
14.说明在计算机网络中是否有真正的电路交换存在?为什么?
答:不存在。在计算机网络中主要使用存储转发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15.在数据通信系统中,完整的差错控制应该包括哪两个主要内容?
答:在数据通信系统中,完整的差错控制应该包括:差错的检查和差
错的恢复。
16.说明在网络中为什么使用检错码而不使用纠错码?
答:根据海明定理可知,要纠正n位错误远比监测n位错误复杂得多,
需要加更多得冗余位。为了提高信道的利用率,在网络中主要使用检
错码。
17.简要说明循环冗余校验码的工作原理,并分析其检错能力。
答:
循环冗余编码一种通过多项式除法检测错误的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将
待传输的数据位串看成系数为0或I的多项式,如位串10011可表示
为f(x)=x4+x+lo发送前收发双方约定一个生成多项式G(x)(其最高
阶和最低阶系数必须为1),发送方在数据位串的末尾加上校验和,
使带校验和的位串多项式能被G(x)整除。接收方收到后,用G(x)除
多项式,若有余数,则传输有错。
校验和计算方法如下:
(1)若G(x)为r阶,原数据为m位,其多项式为M(x),则在原始
数据后面添加r个0,实际传送数据为m+r位,相应多项式xrM(x);
(2)按模2除法用对应于G(x)的位串去除对应于xrM(x)的位串;
(3)按模2加法把xrM(x)的位串与余数相加,结果就是要传送的
带校验和的数据多项式T(x)。
T(x)=xrM(x)+[xrM(x)MOD2G(x)
CRC的检错能力分析:
若发送为:T(x);接收为:T(x)+E(x);则余数为((T(x)+E(x))/G(x))
=0+余数(E(x)/G(x))o当余数(E(x)/G(x))=0时,则差错不能发现;
否则,可以发现。
18.某信道误码率为10-5,每数据报文长度为lOkbits,那么:
(1)若差错都是单个错,则在该信道上传送的数据报文的平均出错
率是多少?
(2)若差错大多为突发错,平均突发长度为lOObits,则在该信道
上传送的数据报文的平均出错率是多少?
答:(1)10X103X10-5=10-1
(2)10X103X10-54-100=10-3
•作者:jboyl979
・2007-6-2411:56
•回复此发言
4计算机网络参考答案第三章(高教第二版冯博琴)
第3章习题参考答案(部分)
1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中基本的原理是什么?
答:所谓网络体系就是为了完成计算机间的通信合作,把每个计算机
互连的功能划分成定义明确的层次,规定了同层次进程通信的协议及
相邻层之间的接口及服务。将这些同层进程间通信的协议以及相邻层
接口统称为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体系结构中基本的原理是抽象分层。
2网络协议的组成要素是什么?试举出自然语言中的相对应的要素。
答:网络协议主要由三个要素组成:
1)语义
协议的语义是指对构成协议的协议元素含义的解释,也即“讲什么”。
2)语法
语法是用于规定将若干个协议元素和数据组合在一起来表达一个更
完整的内容时所应遵循的格式,即对所表达的内容的数据结构形式的
一种规定(对更低层次则表现为编码格式和信号电平),也即“怎么
讲”。
3)时序
时序是指通信中各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或者说时序规定了某个通信
事件及其由它而触发的一系列后续事件的执行顺序。例如在双方通信
时一,首先由源站发送一份数据报文,如果目标站收到的是正确的报文,
就应遵循协议规则,利用协议元素ACK来回答对方,以使源站知道
其所发出的报文已被正确接收,于是就可以发下一份报文;如果目标
站收到的是一份错误报文,便应按规则用NAK元素做出回答,以要
求源站重发该报文。
3OSI/RM参考模型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答:OSI/RM参考模型的研究方法如下:
1)抽象系统
抽象实系统中涉及互连的公共特性构成模型系统,然后通过对模型系
统的研究就可以避免涉及具体机型和技术实现上的细节,也可以避免
技术进步对互连标准的影响。
2)模块化
根据网络的组织和功能将网络划分成定义明确的层次,然后定义层间
的接口以及每层提供的功能和服务,最后定义每层必须遵守的规则,
即协议。
模块化的目的就是用功能上等价的开放模型代替实系统。
5服务原语的作用是什么?试以有确认服务为例进行说明。
答:服务在形式上是用服务原语来描述的,这些原语供用户实体访问
该服务或向用户实体报告某事件的发生。
6说明在实际网络中数据是如何进行封装传输的。
答:tcp/ip中采用ip数据包,也就是不可靠数据报的方式分组转发
7比较数据报与虚电路两种服务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
答:数据通信网和国际计算机互联网(因特网)都是采用分组交换方式
进行信息传送的。它们都是把要传送的报文划分成若干一定长度的数
据分组,即进行分组打“包”,然后以分组为单位用存储一转发的方式
发送出去。分组交换有两种不同的传送方式:一种叫“虚电路”方式,
另一种叫“数据报”方式。这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各有各的适用场
合。
1.虚电路方式虚电路是在分组交换散列网络上的两个或多个端点站
点间的链路。这种分组交换的方式是利用统计复用的原理,将一条数
据链路复用成多个逻辑信道。就是采用时分复用的原理和数据分组插
入的技术,把一条数据链路分成多条逻辑信道。在数据通信呼叫建立
时,每经过一个节点便选择一条逻辑信道,最后通过逐段选择逻辑信道,
在发信用户和收信用户之间建立起一条信息传送通路。由于这种通路
是由若干逻辑信道构成的,并非实体的电路,所以叫做“虚电路”。虚电
路为两个端点间提供临时或专用面向连接的会话。它的固有特点是,
有一条通过多路径网络的预定路径。提前定义好一条路径,可以改进
性能,并且消除了帧和分组对头的需求,从而增加了吞吐率。从技术
上看,可以通过分组交换网络的物理路径进行改变,以避免拥挤和失
效线路,但是两个端系统要保持一条连接,并根据需要改变路径描述。
虚电路有永久性和交换型的虚电路两种.永久性虚电路(PVC)是一
种提前定义好的,基本上不需要任何建立时间的端点站点间的连接。
交换型虚电路(SVC)是端点站点之间的一种临时性连接。
虚电路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在数据传输之前必须通过虚呼叫设置一条
虚电路。它适用于两端之间长时间的数据交换。优点:可靠、保持顺
序;缺点:如有故障,则经过故障点的数据全部丢失.
•作者:jboyl979
・2007-6-2411:58
•回复此发言
5计算机网络参考答案第三章(高教第二版冯博琴)
2.数据报方式数据报(datagram)是分组交换的另一种业务类型。它
属于“无连接型(connectionless)”业务。用数据报方式传送数据时,
是将每一个分组作为一个独立的报文进行传送。数据报方式中的每个
分组是被单独处理的,每个分组称为一个数据报,每个数据报都携带
地址信息。通信双方在开始通信之前,不需要先建立虚电路连接,因此
被称为“无连接型”。无连接型的发信方和收信方之间不存在固定的
电路连接,所以发送分组和接收分组的次序不一定相同,各个分组各走
各的路。收信方接收到的分组要由接收终端来重新排序。如果分组在
网内传输的过程中出现了丢失或差错,网络本身也不作处理,完全由通
信双方终端的协议来解决。因此一般说来,数据报业务对沿途各节点
的交换处理要求较少,所以传输的时延小,但对于终端的要求却较高。
数据报的特点是:在目的地需要重新组装报文。优点:如有故障可绕
过故障点、:不能保证按顺序到达,丢失不能立即知晓。
从单独的通信网来说,采用有连接的虚电路方式,或是采用无连接的数
据报方式都是可以的。但是对于网间互联或IP业务,则是采用数据报
方式有利。因为数据报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对网络节点的处理要
求,不需要采取可靠性措施或流量控制,不需要预先建立逻辑的连接路
径,它在遇到网内拥塞等情况时,可以迅速改变路由,因而适用于各种
不同类型的网络。在国际计算机互联网(因特网)中,用的就是数据报方
式。虚电路适合于交互式通信,数据报方式更适合于单向地传送短信
息。
8路由选择的作用是什么?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答:路由选择或称路径控制,是指网络中的节点根据通信网络的情况
(可用的数据链路、各条链路中的信息流量),按照一定的策略(传
输时间最短、传输路径最短等),为数据报选择一条可用的传输路由,
将其发往目的主机。
路由选择算法主要分为自适应式和非自适应式。非自适应式不能依据
网络当前实际(实测或估测)的传输量和拓扑变化来为分组进行路由
选择,而只能按原先设置好的路由传送分组;自适应算法能较好地适
应网络中的通信量和拓扑的变化,但实现时难度大、开销多。实际上,
非自适应路由的设置和更新是静态的,必须设置好才能投入运行,所
以它又称为静态路由算法;而适应式路径的选择和修改是依据当前网
络流量和网络拓扑而动态进行的,所以它又称为动态路由算法。
10在运输层中端口的作用是什么,与网络地址又有何关系?
答:传输层一般使用端口(port)与上层进行通信,端口作为通信进
程的唯一标识,在通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网络地址用于指示网络中某台特定的主机,而端口用于指明主机上
的某个特定应用进程。
11应用层实体和应用程序是否是相同的概念?并说明应用层在网络
体系结构中的地位。
答:应用层实体和应用程序是不同的概念。
应用层是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的最高层。它为应用进程提供了访问
OSI环境的手段,是应用进程使用OSI功能的唯一窗口。
12说明TCP/IP参考模型与OSI/RM相比有何优点和不足。
答:
TCP/IP网络体系结构的主要优点:
1)简单、灵活、易于实现
2)充分考虑不同用户的需求
TCP/IP主要缺点如下:
1)没有明显地区分出协议、接口和服务的概念
2)不通用,只能描述它本身
3)主机-网络层只是个接口
4)不区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5)有缺陷的协议很难被替换
13TCP/IP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并没有具体的协议,说明
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答:为了保证通过TCP/IP参考模型可将不同的物理网络互连起来。
14IP协议是无连接的,这意味着网络层的传输有什么样的特点?带
来的问题是什么?
答:IP协议是无连接的,这保证了网络层的传输效率。但同时也带来
了可靠性、安全性等问题。
15TCP/IP参考模型在运输层同时设计了TCP和UDP两个协议,说
明两个协议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答:
传输控制协议TCP是一个可靠的、面向连接的传输层协议,它将源
主机的数据以字节流形式无差错地传送到目的主机。发送方的TCP
将用户交来的字节流划分成独立的报文并交给网络层进行发送,而接
收方的TCP将接收的报文重新装配交给接收用户。TCP还要进行流
量控制,以防止接收方由于来不及处理发送方发来的数据而造成缓冲
区溢出。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是一个不可靠的、无连接的运输层协议。UDP
协议将可靠性问题交给应用程序解决。UDP协议主要面向请求/应答
式的交易型应用,一次交易往往只有一来一回两次报文交换,假如为
此而建立连接和撤销连接,开销是相当大的。这种情况下使用UDP
就非常有效。另外,UDP协议也应用于那些对可靠性要求不高,但
要求网络的延迟较小的场合,如话音和视频数据的传送。
•作者:jboyl979
・2007-6-2411:58
・回复此发言
6第4章答案(高教第二版冯博琴)
11.在提高以太网速度的过程中,人们主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分
10Mb/s到100Mb/s,100Mb/s到lOOOMb/s分别论述)?升级到万兆
以太网时,又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答:需要解决的共通问题是保证使用相同的以太网帧格式。
速率从10Mb/s提高到lOOMb/s时解决的问题包括:传输速率的提高
所造成的RFI/EMI辐射增大和网络跨距缩小,同一网络中同时兼容
10Mb/s和lOOMb/s设备,在半双工方式下保证CAMA/CD协议继续
有效。
速率从lOOMb/s提高到lOOOMb/s时解决的问题包括:网络跨距缩小
和短帧较多时网络效率降低。同一网络中同时兼容10Mb/s、lOOMb/s
和lOOOMb/s设备,在半双工方式下保证CAMA/CD协议继续有效。
速率从1000Mb/s提高到10000Mb/s时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网络跨距的
严重缩小以及如何有效地限制成本和功耗。
12.考虑一个使用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技术的100Mb/s局域网,
若该网络跨距为1km,则理论上其最小帧长度至少应为多少?
答:假定电磁波在铜介质中的传播速率约为0.7c,则:电磁波在网络
中的一个来回的距离为2X103m,共需2X103/0.7c=9.5238ns;当
网络传输速率为100Mb/s时,9.5238Ps可传输的位数为9.5238口sX
100Mb/s^952位。即理论上的最小帧长度为952位。
13.以太网中全双工操作为什么能够增加网络跨距?在哪些介质上
能采用全双工操作?
答:以太网中全双工操作时将不再使用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
法,因此不受最小帧长度的限制,这意味着在允许的信号衰减范围内
网络跨距不再受限制。采用全双工操作时需要使用双绞线或光纤介
质。
14.一个令牌环网的介质长度为1km,传输速率为16Mb/s,网中共
有20台工作站。若要求每个工作站在发送数据前的等待时间不能超
过10ms,问此令牌环网能否满足要求?
答:该令牌环上可容纳的比特位数由=传播时延(5us/km)X介质
长度X数据速率+E中继器延迟=5口s/kmXlkmX16Mb/s+20=
100位=12.5字节。
在最坏情况下,20台工作站在某一时刻都要发送数据,且数据帧长
度都是令牌环的最大帧长度4521字节(此值远大于该令牌环上可容
纳的比特位数100位,所以按最大帧长度计算总延迟)。
每帧(4521字节)的发送时间为2.2605ms,如果采用早期令牌释放
技术,第5个站的发送等待时间就已超过10ms,所以此令牌环网不
能满足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理论计算结果,在大多数情况下,网络负载率
与上述的最坏情况并不相符。例如,当每个帧的长度不超过100字节
时,该令牌环网是可以满足要求的。
•作者:jboyl979
2007-6-2412:06
•回复此发言
7第4章答案续(高教第二版冯博琴)
15.千兆以太网是如何解决冲突域收缩问题的?这与传统以太网
中数据长度不足46字节时要进行填充有哪些相同之处?有哪些不同
之处?
答:解决方法是将时间槽长度扩展到512字节。如果发送的帧长度小
于512字节,那么物理层在发送完帧后紧接着再发送一个特殊的“载
波扩展”符号序列,将整个发送长度扩展到512字节。
这与传统以太网中的数据填充有类似之处,即都用特殊数据填充帧以
满足帧长的特殊要求,填充数据的处理对上层来说是透明的。但在本
质上两者有很大的差别:传统以太网中的数据填充体现在帧内部(即
它是帧的一部分),由MAC子层处理,而千兆位以太网的载波扩展
体现在帧外部,由物理层处理。
16.在半双工千兆以太网中,短帧过多会出现什么问题?千兆以太
网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答:短帧过多将使网络效率大大降低,因为(额外的)帧扩展部分将
占用大部分的网络流量。千兆位以太网解决这个问题主要采用了帧突
发技术,即允许一次可以发送多个短帧。
17.半双工千兆以太网中,若要发送一个100字节的帧,从把第一
个字节发送到物理介质上开始,需要用多长时间才能把它发送完?若
要发送10个100个字节的帧,又需要多长时间?
答:半双工千兆以太网中,发完一个100字节的帧共需100X8-
1000Mb/s=0.8uso若要发送10个100个字节的帧,则需8us。
18.课堂上已讲过,此处略
19.一个10BASE-T的部门局域网需要进行升级,有哪些可选择的
方案?试分析其各自的优缺点。
答:方案1:升级为100BASE-T快速局域网,网卡、集线器、双绞
线都需要兼容100BASE-T标准,可能都需要进行更换,升级成本较
高。
方案2:升级为10BASE-T交换式以太网,需要将集线器更换为网络
交换机,但网卡和双绞线都不需要更新,简单易行。
方案3:升级为100BASE-T交换式以太网,网卡、集线器、双绞线
都需要兼容100BASE-T标准,可能都需要进行更换,升级成本较高,
但网络性能可以得到明显的提升。
20.简述802.11使用的CSMA/CA与802.3使用的CSMA/CD之间
的区别。
答:CSMA/CA协议的关键在于冲突避免,它与CSMA/CD中的冲突
检测有着本质上的区别。CSMA/CA不是在发送过程中去监听是否发
生了冲突,而是事先就要设法避免冲突的发生。采用这种方法的原因
是由于无线信道的特殊性质而使得在无线网络中检测信道是否存在
冲突比较困难:
•要检测冲突,设备必须能够在发送数据的同时接收数据,以便检测
是否发生冲突,这对于无线网络设备是非常难以实现的。
•无线介质上的信号强度的动态范围很大,因此发送站无法用信号强
度的变化来检测是否发生了冲突。
CSMA/CA协议中发送过程的“载波检测多路访问”部分是在两个层
次上进行的,一个是物理层次,另一个是虚拟层次。
物理层次上的载波检测机制与802.3以太网使用的载波侦听基本相
同。要发送数据的站点首先要侦听介质上有无信号,如果信道处于“空
闲”状态,它就可以开始发送数据。如果信道上有信号传播,它就推
迟自己的传输而继续监听直到信道空闲。任何站点当检测到信道由忙
变闲时,都必须通过退避算法与其他站点一起竞争信道的访问权,而
不是直接访问信道。
虚拟层次上的载波检测是通过接收到其他站点要占用介质的通告而
主动推迟本站的发送来实现的,其效果相当于“检测”到信道忙而延
迟发送。虚拟载波检测利用了802.11帧中的“传输持续时间”字段。
每一站点的MAC层将检查接收到的帧中的“传输持续时间”字段,
如果发现该字段的值大于当前本站点的网络分配矢量NAV的值,就
用该字段的值更新本站点的NAV。站点要发送数据时一,NAV从设定
的值开始不断减1,当NAV的值减为0,且物理层报告信道空闲时一,
它就可以开始发送数据。
21.CSMA/CA是如何实现“冲突避免”的?
答:采用三种机制来实现:预约信道、正向确认和RTS/CTS机制。
(1)预约信道。发送站点利用“传输持续时间”字段向所有其他无
线站点通告本站点将要占用信道多长时间,以便让其它站在这段时间
内不要发送数据,以避免冲突。
(2)正向确认机制。802.11规定接收站点若正确收到以它为目的地
的数据帧时,就应向发送数据帧的站点发送一个ACK帧作为接收成
功的肯定回答,否则将不采取任何动作。发送站点在发送完数据帧的
规定时间内若没有收到ACK帧,就需要多次重新发送数据帧,直到
收至ijACK帧为止。
(3)通过请求发送RTS/允许发送CTS选项,以解决隐蔽站的冲突问
题。
22.解释IEEE802.11标准中RTS/CTS机制的基本原理。
答:IEEE802.11标准中请求发送RTS/允许发送CTS选项主要是用来
解决隐蔽站问题。隐蔽站是指这样一种情况,有A、B、C三个站点,
B位于A和C之间。虽然A和C都能与B通信,但A和C却因为
相距较远或二者之间存在障碍物而彼此收不到对方发出的信号。当A
和C都要与B通信时,因为互相感知不到对方的存在,因而都向B
发送数据,结果数据在B站点发生冲突。
若使用RTS/CTS协议,就可解决此问题:首先,A向B发送RTS帧,
表明A要向B发送若干数据,B收到RTS帧后,就回送一个CTS帧,
表明已准备就绪,而此时C也会收到B发出的CTS帧,从而知道B
要与其它某个站点进行数据传输,于是C进入“静默”状态,这样
就使得A可以向B发送数据而不会产生冲突。最后,B正确接收数
据后,立即发出一个ACK确认帧,然后三个站点重新开始竞争信道。
23.IEEE802.11是如何解决“隐蔽站”问题的?
答:采用了RTS/CTS机制,其基本原理如上题之解答。
•作者:jboyl979
*
・2007-6-2412:07
•回复此发言
8第5章答案
第5章习题答案
2.虚电路是如何实现的?它能建立在电路交换之上吗?为什么?
答:虚电路建立的是一种逻辑连接,虚电路路径上的所有交换机(或
路由器)都会在内部路由表中登记虚电路编号和转发路径,并预留资
源。交换机收到分组时,就会根据分组中的虚电路编号查找路由表,
决定转发路径并执行存储转发操作。因此,虚电路实际上是由网络中
相互链接的一连串交换机中的表项来定义的。既然虚电路建立的是一
种逻辑连接,所以它所基于的物理电路是什么类型都无关紧要,即虚
电路可以建立在电路交换之上。
4.为什么HDLC规程要使用比特填充技术?
答:使用比特填充法是为了避免帧中的其它字段出现标志字段的位模
式。标志字段表示帧的开始和结尾,位模式为0UU110B(7EH)。
6.总结本章中介绍的各种接入方式的优缺点。
答:(略)
8.ISDN的BRI和PRI是如何组成的?其中的开销占总速率的比率
分别是多少?
答:BRI由两个B信道和一个D信道组成。B信道传输速率为64kb/s;
传输速率为16kb/so这样,一个BRI可提供的总速率为144kb/s。在
我国,PRI有30个B信道和一个D信道,接口速率可达2.048Mb/s。
PRI中D信道速率为64kb/so
因为ISDN中的D信道用于传输信令,B信道才用于传输用户数据,
所以可以计算出BRI的开销为16/144g11%,PRI的开销为64/2048
n3%。
10.DDN专线与拨号专线有哪些主要区别?
答:主要区别如下:
1)DDN无需拨号过程;
2)DDN的速率要远高于拨号专线;
3)DDN采用了全数字传输,拨号专线为模拟传输;
4)DDN采用时分复用技术,拨号专线采用空分复用技术。
12.X.25协议用在分组交换网的哪个地方?
答:X.25的全称是“在公用数据网上以分组方式工作的数据终端设
备DTE和数据电路端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即X.25定义的是网
络接口的规范,而不涉及网络内部的功能实现,因此,X.25只用于
分组交换网与网络外部DTE的接口。换句话说,X.25只说明了DCE
与DTE之间是如何交互的。
14.相对于X.25分组交换网,帧中继有什么优点?
答:数据传输速率和传输延迟比X.25网络要分别提高和降低至少一
个数量级。
16.在帧中继中,拥塞控制是如何实现的?
答:帧中继通过使用丢弃帧和拥塞通知的方法进行拥塞控制。
只要用户的数据传输速率超过了承诺的信息速率CIR,在网络出现拥
塞时该用户的帧就有可能被网络丢弃。用户也可以主动确定当拥塞发
生时首先丢弃哪些帧。这就要用到帧中的允许丢弃位(DE)。这种情
况下,当拥塞发生时,帧中继将首先丢弃DE=1的帧。
另一种避免拥塞的方法是利用帧中的FECN和BECN位。当帧中继
网络中某个帧中继交换机发生拥塞时,它就设置FECN和BECN位
通知前向节点和后向节点自己发生了拥塞。通过把后向帧中的BECN
置1,可以通知信息流的发送端降低发送速率。而通过把前向帧中的
FECN置1,可以通知信息流的接收端降低反向发送速率,
18.ATM为多媒体应用提供了哪些服务?
答:提供如下服务:
1)高速的语音、视频和数据综合服务;
2)恒定比特率(CBR)服务,可以用于语音或视频会议之类的应用。
3)优良的QoS特性:ATM提供的是面向连接的服务,只要建立起连
接,所需带宽总是能够得到满足。同时,连接期间信息总是在相同的
路径上传输,消除了交换延迟。
20.为什么说ATM集中了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优点?
答:原因如下:
1)使用了固定分组长度为53字节(信元)的分组交换技术,由于信
元很简单,可以完全由硬件实现交换,这就为高速交换奠定了基础。
2)ATM网络只关注交换信元而不考虑在连接基础上的纠错和流量控
制,所以在每个交换节点上可以达到很高的信元吞吐率。
3)能支持不同速率、不同QoS需求的各种业务。——体现了分组交
换的灵活性
4)面向连接,适合于传送实时性很强的业务。——体现了电路交换
的实时性
•作者:jboyl979
・2007-6-2412:07
・回复此发言
9第7章答案
第7章习题答案
2.既然中继器可以进行对信号进行放大、整形,使信号能够传输到
更远的距离,为什么不能使用任意多个中继器使网络的范围无限地扩
展?
答:这是因为使用中继器扩展网络必须遵守MAC介质控制方法的定
时特性,以太网的冲突检测机制限制了网络电缆总长度。
4.广播域和冲突域有什么区别?网络中的广播信息太多时能使整个
网络性能急剧恶化,这种现象称为o
答:这种现象称为“广播风暴”。
6.用网桥/交换机实现网络分段与用路山器实现网络分段,本质上的
区别是什么?
答:本质区别在于用网桥/交换机实现网络分段不能隔离广播域,无
法抑制广播分组的泛滥;而用路由器实现网络分段可以隔离广播域,
所以能够抑制广播分组的泛滥。
8.用透明网桥连接网络A和网络B。当网桥刚打开电源时,如果收
到了网络A中某站点发往网络B中某站点的帧,网桥将用什么方法
转发该帧?为什么?
答:因为网桥刚打开电源时,其内部的地址数据库是空的,所以它找
不到与接收帧的目的MAC地址相同的表项。根据透明网桥的工作原
理,它将使用泛洪法把该帧转发到除接收端口外的所有其他端口。
10.交换机能在两个不同速率的端口之间使用直通方式来转发帧
吗?为什么?
答:不能。在直通方式下,交换机只要收到一帧最前面的目的地址就
立即开始执行转发操作,而不进行帧的缓冲,因此收发端口的速率应
完全相同。
12.试比较交换机的存储转发方式和直通转发方式的优缺点。
答:优缺点如下:
存储转发方式:
1)转发前要对帧进行错误校验,因此出错的帧不会被转发,使带宽
不会被浪费。
2)具有帧缓冲能力,因此允许在不同速率的端口之间进行转发操作。
3)帧完整地接收后才开始执行转发操作,因此传输延迟较大,并且
随转发帧的长短而有所不同。
4)交换机内的端口缓冲区的大小是有限的,当负载较重时,帧会被
丢弃。即负载较重时,其性能会下降。
直通转发方式:
1)转发前不进行错误校验,因此出错的帧也被转发,造成了带宽的
浪费。
2)无帧缓冲能力,不能在不同速率的端口之间进行转发操作。
3)收到一帧最前面的目的地址就立即开始执行转发操作,因此传输
延迟小,并且所有帧的转发延迟时间都是一样的。
4)无丢帧现象。性能不会随负载的轻重而变化。
14.VLAN是如何抑制网络中的广播信息的?
答:根据VLAN的定义可知,每个VLAN就是一个广播域,所以一
个VLAN中的广播流量不会被发送到其它的VLAN,只被限制在本
VLAN范围内。
16.交换机在VLAN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实现VLAN的划分,交换VLAN成员信息,在VLAN内进行数
据帧的交换。
18.用路由器组网与用网桥(交换机)组网有何区别?
答:区别如下:
1)网桥工作在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使用MAC地址作为转发的
依据。路由器工作在OSI模型的网络层,使用网络地址作为转发的依
据。
2)路由器的传输带宽低于网桥。
3)路由器对特定网络技术的依赖性要低于网桥,因此适用范围较广。
4)网桥不能抑止广播流量,但路由器可以。
5)用网桥连接起来的多个网段对用户来说是透明的,用户感觉不到
网络中存在多个网段。用路由器连接起来的多个网络对用户不透明,
各网络仍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并拥有自己的网络层地址。
6)路由器不是一个“即插即用”设备,它的安装配置过程比网桥复
杂得多。
20.在什么情况下需要默认路由?
答:在局域网的边界如果只有一个路由器,为了简化路由器的路由表,
可以将连接到外部互连网的路径设为缺省路径(即默认路由),于是
只要分组中的目的地址不在路由表中便用缺省路径转发。
22.在什么情况下接入因特网需要使用调制解调器?
答:使用电话拨号线路接入因特网时需要使用调制解调器。因为电话
拨号线路使用
•作者:jboyl979
・2007-6-2412:08
•回复此发言
10第8章答案(一)
第8章习题答案
1.广义的网络互连可以在那儿个层次上实现?分别需要用到哪些网
络互连设备?
参考答案:
广义的网络互连可以在网络体系结构的不同层次上实现,例如:
?物理层:使用中继器或集线器在不同的电缆段之间复制位信号,在
物理上实现同类局域网络不同网段的互连;
?数据链路层:使用网桥或交换机在局域网之间转发数据帧,可以用
MAC地址寻址,高效实现不同局域网络之间的互连与通信;
?网络层:使用路由器在不同的网络之间存储转发分组,用IP地址
寻址,可以实现不同类别链路的网络互连,这也是因特网的主要技术
基础;
?传输层及应用层:使用网关提供更高层次的互连,用端口号或其他
特定标识寻址,主要应用在不同类别的网络(例如:因特网与SNA
的网间通信)的互连。
2.为什么说因特网可以在不可靠的网络层上实现可靠的传输服务?
参考答案:
因为因特网的网络层使用数据报通信,没有应答,重传等保证机制,
所以提供的是一种不可靠的网络服务;因特网的可靠传输服务主要由
TCP协议来完成,TCP协议不仅保证可靠传输,还提供流量控制和
拥塞控制等服务,这样TCP与IP协议的结合就可以完成可靠的网络
传输服务。
3.因特网中存在三种地址和两种地址转换机制,这两种机制的特点
和区别是什么?这三种地址存在的意义何在?
参考答案:
因特网上普遍存在的三种地址分别是主机域名、IP地址、和局域网卡
上的MAC地址(拨号上网不需要这种地址),两种地址转换机制分
别是DNS和ARP,DNS用于完成主机域名到IP地址的转换,是一
个全球性的分布式应用;ARP则是完成局域网内主机IP到MAC地
址的转换,是一种局部性的应用。
因特网为什么使用了三种地址进行通信?这是因为:
首先,主机域名可以帮助人们记忆网络主机地址,因为它一般使用英
文缩写;
IP地址则是完成TCP/IP网络通信所必需,使用IP地址可以惟一性的
确定通信所需要的网络主机或路由器(接口),所有的域名也必须转
换成为IP地址之后才能用于网络通信(IP协议使用IP地址进行数据
传输);
而MAC地址最为有趣,可以注意到在点堆点的通信协议中(如PPP),
其实并不需要MAC地址,从理论上,MAC地址对于因特网来说,
显然是可有可无的。之所以需要MAC地址,是因为需要支持多种网
络技术的发展,并保持网络链路层发展的独立性,例如在局域网络中
还存在IPX/SPX、AppleTalk等网络技术,保留了MAC地址,就可
以使得网络技术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中,保留最大可能的多样性和选择
余地。
4.请分别计算MAC地址、IPv4和IPv6的地址空间?
参考答案:
MAC地址、IPv4和IPv6的地址空间与其相应的协议地址位地址长
度有关,这三种地址的长度分别为:48、32、128位,所以相应的地
址空间分别为
248281,474,976,710,656个
2324,294,967,296个
2128340,282,366,920,938,000,000,000,000,000,000,000,000个
5.为什么ARP查询要封装在广播帧中?为什么ARP的应答帧中需
要包含特定的MAC地址?
参考答案:
ARP模块运行在每个局域网上主机的网卡接口上,并在某个共享介
质的因特网子网的范围内工作,在该子网内,所有主机(接口)的IP
地址的网络号(netid)相同。由于工作范围局限于某个局域网内(不
跨越路由器),所以所有的ARP查询只是在局域网内运行,不需要形
成IP数据报,所以,ARP查询是封装在链路层帧运作的。而ARP的
功能在于将特定的IP地址转换成MAC地址,所以先决条件是已知
IP地址,后求MAC地址,所以在查询的MAC帧必定包含IP地址,
并以广播的形式在局域网上传播,而应答帧(如果可能产生的话)则
必定包含与该IP相关的MAC地址。
6.因特网所提供的网络层服务是怎样的?
参考答案:
因特网所提供的网络层服务所提供的是端到端(end-to-end)的不可
靠的IP数据报服务。
7.因特网可以提供那些传输层服务,因特网应用层协议对这些服务
是如何选择的?
参考答案:
因特网上进程到进程(process-to-process)的数据交换是通过TCP(可
靠的)/UDP这样的传输层协议完成的。因特网应用层协议对这些服
务进行选择的基本要素有三个:数据丢失(某些应用要求100%数据
完整,某些则允许一定范围的数据损失)、带宽需求(某些应用对网
络带宽比较高,有些则对带宽要求可以比较灵活)、实时性要求(有
些应用则对数据到达的时间上比较敏感)。对上述要素的综合考虑后,
可以对传输层服务协议做出选择。
8.为什么大部分DNS应用都选用UDP作为传输层协议。
参考答案:
根据对上题的分析可知:DNS不涉及具体数据的传输,不存在数据
丢失的问题。如果,DNS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丢失,可以设置超时重
发。DNS应用数据量并不大,但是应用频度很高,对带宽的要求不
高。DNS对实时性有一定的要求,因为DNS服务效率的低下会直接
影响到网络的服务效率。综合以上因素,对大部分DNS应用都选用
UDP作为传输层协议就不难理解了。
9.TCP为什么要采用“三次握手”的方式进行联接的建立和断开?
参考答案:
TCP连接要采用“握手”的方式进行相互之间的通信参数(例如计数
器初始值)的设置和交换(两次握手),第三次握手的意义在于表明
连接建立成功,通讯正式开始,而第三次握手往往伴随正式数据发送
而行,被称为“捎带应答”。
TCP连接断开的实际上进行了“四次握手”,其中的原因是,TCP建
立的是所谓“全双工”通信方式,通信双方都有可能向对方发送数据,
而一方结束通信需要“两次握手”进行交互,双方都要表示出“结束”
的意愿,所以需要“四次握手二
从这里可以看出,“可靠”传输协议的通信规范的设计是十分严谨的。
10.在因特网协议中,各层的PDU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在因特网协议中,各层的PDU分别是:
应用层:报文(message)
传输层:段(segment),数据报(datagram)
网络层:报文分组
链路层:帧(frame)
物理层:比特(bit)
•作者:jboyl979
*
・2007-6-2412:10
•回复此发言
12第9章答案(一)
第9章网络应用
1.应用层协议对传输层协议选择的主要考虑因素是哪些?
数据丢失、带宽需求、实时性
2.列出五个常用的因特网应用项目以及相关协议。
万维网:HTTP
电子邮件:SMTP,POP,IMAP
文件传输:FTP
远程终端登录:TELNET
域名服务:DNS
3.在两个主机的通信会话中,那个主机是服务器,哪个是客户端?
答案:
在两个主机的通信会话中,首先发起会话的一方为客户端,处于“倾
听”状态的为服务器。但是,通信会话成功的先决条件是服务器必须
首先处于开机或“倾听”状态。
4.一个运行在某台主机中的通信进程,需要那些信息来确定运行在
另一台主机中的进程?
答案:
一个运行在某台主机中的通信进程,需要对方主机的IP地址、对方
的端口号或服务访问点(SAP)来确定运行在该主机中的对等通信进
程。
5.列出常见的网络应用的用户代理程序。
答:
万维网:IE,FIREFOX
电子邮件:OE,FOXMAIL
文件传输:IE,cuteFTP
远程终端登录:telnet,IE
多媒体视频:realplay
6.为什么HTTP、FTP、SMTP、POP和IMAP需要TCP的支持而不
是UDP的?
答:
因为上述协议都是基于“文件”的网络应用,对数据丢失十分敏感,
要求数据的完整和可靠、但对带宽需求、实时性的要求并不高,所以,
TCP协议可以满足这样的要求。
7.为什么大部分FTP服务器需要限制同时连接的客户端数量?
答:
实际上,所有的网络服务器都会对同时可接入的客户数量进行限制,
其原因也十分简单,任何网上的服务资源都是有限的,但是这种情况,
尤以FTP服务器表现的最为突出。
首先,因为FTP是一种十分普及的网络应用,使用客户众多;其次
它是“面向连接”的应用,服务器需要保留登录用户的状态和根据用
户权限控制用户对文件的访问,对于每一个FTP连接,一般需要两
个通道进行才能进行有效的文件传输。由于以上原因,FTP对服务器
资源的占用是比较多的。为了使得文件服务器能够保证所有服务的正
常运行,并不至于应为过多用户登录造成系统资源的枯竭并导致系统
崩溃,所以对同时可接入的用户按服务器所能承受的能力实行限制。
8.请简单叙述浏览器本地缓存的应用机理,你的浏览器一般是如何
配置的。
答:
浏览器本地缓存是指在客户端主机上分配了一个专用的文件夹(如
Windows系统中的..\TemporaryInternetFiles)存放用户所有访问过的
网页,当用户再次访问同一网页时,浏览器会从该文件夹进行查找,
并使用该网页进行显示。显然,这是一个多快好省的办法,可以大大
提图网页的响应时间。
对于过时(尤其是新闻类目录网页)的网页,万维网设计了“有条件
获取(conditionGET)”的方法,一个HTTP请求报文要满足“有条
件获取”须具备两点:
(1)在请求报文中使用GET方法;
(2)在请求报文中包含“IF-Modified-Since”字样的首部信息。
这样,存储原始网页的网站对每个此类的请求报文,会进行比较和判
断,并根据判断结果返回相应的信息,或者是新的对象,或者是
"Objectnotmodified.v
一般浏览器本地缓存虽然可以保存用户访问过得网页中的所有对象,
但由于磁盘空间的限制,不可能无限制或长期保存这些资料。在浏览
器的默认设置中,历史资料保存的默认期限为20天。根据用户自己
访问的频度和磁盘容量的大小,可以作适当调整。
9.HTTP协议的请求报文在什么情况下,会向服务器发送除报文首部
外的数据信息?
答:
当客户端有大量数据(超过2k)需要发送到万维网服务器时,可以
将HTTP请求报文的method栏位设置成“post”,这样,客户端的数
据可以不受大小限制的上传到服务器。此时的用户数据是放在请求报
文的实体(entity)栏目中(也就是报文首部以外)发送的。
10.HTTP1.0和HTTP1.1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
HTTP/1.0使用非持续连接,HTTP/1.1的默认操作模式则是持续连接。
11.CGI的作用是什么?其工作原理是怎样的?CGI一般可以用什么
语言来编写?
答:
CGI的作用:可以把CGI看成是一个通过浏览器实现的类似操作系
统的用户操作界面。
CGI工作原理是:首先由用户从HTML网页向服务器发送输入数据
(或访问包含CGI程序的网页)。该数据被CGI程序处理并产生新的
HTML网页,然后将这个动态生成的网页发给用户。
CGI的工作语言:CGI可以用UNIX中的shell语言,C和C++,Perl
和PHP,JSP和ASP来编写。
•作者:jboyl979
•2007-6-2412:12
•回复此发言
13第9章答案(二)
12.Telnet和FTP有什么异同点?
答:
相同点:这两种网络应用都需要进行主机用户的登录和认证;对登录
后的操作,系统会根据用户权限进行相关的资源访问控制。
不同点:FTP用于文件的传输(上传和下载),主要的命令一般与文
件(目录)操作有关,是操作系统命令的子集。telnet用于用户操作
远程系统,可以使用大部分操作系统的命令。但是,由于telnet的安
全性比较薄弱,一些系统管理员的专用命令的使用会受到限制。另一
种比较安全的方法是使用SSH应用,来完成类似telnet的工作。
13.SMTP和POP协议分别应用在什么场合?
答:
对个人用户来说,发送邮件服务器时需SMTP协议(例如,
);接收邮件时要用到POP协议(例如:)。
14.同样作为文件传输类的协议,HTTP和SMTP有什么重大区别?
答:
二者的区别是:首先,HTTP基本上是一个“拉”的协议(pullprotocol)
——因特网上的大部分万维网应用都是从Web服务器上取资料,并
由发出数据请求的主机来启动TCP连接;而SMTP主要是一个“推”
的协议(pushprotocol)由发送方的邮件服务器将数据推给接收
方的邮件服务器,由发送方的邮件服务器来启动TCP连接。
第二个不同点是SMTP所传输的数据必须全部转换成7位ASCII码,
由于“CRLF.CRLF”组合是邮件主体的结束标志,所以任何二进制
数据的转换必须考虑这个问题,实际上,在该转换过程中,是不允许
出现的。而任何版本的HTTP协议都不需要对二进制数据进行
转换。对非持续连接模式工作的HTTP协议,每次TCP连接只传送
一个对象(文件),一旦Web服务器关闭连接,浏览器就知道一个
HTTP响应报文已经发送完毕。对持续连接模式工作的HTTP协议,
每个响应报文都会包含一条Content-length:的首部行来向浏览器说
明响应报文的大小。
第三个重要的不同是HTTP以对象(文件)为单位从Web服务器向
浏览器传输资料;而SMTP以邮件报文(E-mailmessage)为单位从
一个邮件服务器传到另一个邮件服务器,包含在一个邮件内的所有文
件(包括附件)全部都整合到一个邮件报文中。
15.同样作为文件传输类的协议,FTP和TFTP有什么不同?
答:
FTP是基于TCP的文件传输协议,其传输的可靠性由TCP来保障。
TFTP是一个基于UDP的文件传输协议。
16.为什么有“静态网页”和“动态网页”之分?动态网页有哪些类
型?静态网页和动态网页是如何工作的?
答:
所谓静态网页,一般指使用HTML语言编制的网页,其内容不会随
访问的时间场合等因素变化。动态网页则不同,它的发布内容会随用
户访问的时间、场合、输入等因素变化。动态网页分成客户端执行和
服务器端执行程序两大类别。
静态网页是由服务器根据用户访问要求,直接从Web站点的发布目
录取出后发给用户。
客户端执行的动态网页是服务器根据用户访问要求,直接从Web站
点的发布目录取出后发给用户,动态效果在客户端主机上执行并显
O
服务器端执行的动态网页是服务器根据用户访问要求,从Web站点
的发布目录取出后由服务器端的相关的解释程序解释执行后,将程序
执行的结果发给客户端主机并显示。
17.除了登录到远程主机,运行远程作业外,还可以利用Telnet做哪
些工作?
答:
在使用telnet登陆远程主机以后,除了运行远程作业之外,一些网络
应用,例如FTP,ping,traceroute等可以在远程系统上操作,在本课程
中,一些应用层的协议测试可以在远程系统上运行telnet来进行,例
如对HTTP协议进行交互测试。
18.HTML文档(网页)和Web服务器主机中的文件关系是怎样的?
答:
一般html网页会包含许多对象(文件),首先会有一个基本的html
文件,其中包含了网页的文字和各种标记(包含了对网页中包含的所
有其他对象的访问),全部用ASCII代码写成。网页中包含的其他对
象一般分门别类存储在文件系统的各个子目录中。
•作者:jboyl979
*
・2007-6-2412:13
•回复此发言
14第4章答案
11.在提高以太网速度的过程中,人们主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分
10Mb/s到lOOMb/s,lOOMb/s到lOOOMb/s分别论述)?升级到万兆
以太网时,又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答:需要解决的共通问题是保证使用相同的以太网帧格式。
速率从10Mb/s提高到100Mb/s时解决的问题包括:传输速率的提高
所造成的RFI/EMI辐射增大和网络跨距缩小,同一网络中同时兼容
10Mb/s和100Mb/s设备,在半双工方式下保证CAMA/CD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电器产品智能控制系统开发与应用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度资产转让与重组方案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餐饮品牌加盟代理合同3篇
- 2025年度航空航天装备制造出资担保协议书3篇
- 个人2024年度家具定制生产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互联网企业股权激励方案合同2篇
- 二零二四年度校园食堂节能环保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变压器研发与市场推广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培训中心场地无偿借用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出纳职务担保合同标准范本3篇
- 人工智能算法与实践-第16章 LSTM神经网络
- 17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手册
- 数学史简介课件可编辑全文
- 2025年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中学安全办2024-2025学年工作计划
- 网络安全保障服务方案(网络安全运维、重保服务)
- 2024年乡村振兴(产业、文化、生态)等实施战略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成都师范学院
- 软件模块化设计与开发标准与规范
- 2024年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有机农业种植模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