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地质构造高中常见教案学校授课教师课时授课班级授课地点教具教材分析本节课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地质构造与地貌》第二课时“板块构造学说”。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球的圈层结构、内部构造等知识,对地球的基本结构有了初步了解。本节课通过学习板块构造学说,使学生能够理解板块运动产生的地质现象,培养学生的分析、探究能力。核心素养目标1.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壳运动产生的地质现象,提升科学解释能力。
2.分析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空间分析与地图解读能力。
3.通过对地质构造与地貌的学习,增强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认识,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4.学会从地理视角关注板块运动带来的环境变化,提高人地关系和谐观念。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
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原理及其对地壳运动的解释。
2.板块运动导致的地质现象,如地震、火山喷发、山脉形成等。
3.板块构造对地貌发育的影响,包括海岸线变化、海陆分布等。
难点:
1.板块构造学说中抽象概念的理解,如板块、断裂带等。
2.板块运动动力机制的解释,特别是岩石圈与软流圈的关系。
3.板块构造学说在实际地质事件中的应用,如特定地震成因的分析。
解决办法:
1.利用模型和图解辅助教学,直观展示板块构造及运动过程。
2.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供地质构造与地貌的互动式学习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教学方法与策略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讲授:用于介绍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原理、概念和理论框架。
-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板块运动对地质现象的影响。
-案例研究:分析具体的地质事件,如旧金山地震、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等,让学生应用板块构造学说进行解释。
-项目导向学习:学生分组进行地质构造与地貌的研究项目,通过实地考察、数据收集和分析,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地质学家、工程师等角色,模拟讨论板块运动对工程建设的启示。
-实验:通过模型实验展示板块的运动和相互作用,如用磁铁模拟板块构造。
-游戏:设计地质构造与地貌知识的互动游戏,如模拟板块漂移的游戏。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PPT:使用多媒体PPT展示板块构造示意图、地质现象图片等,增强视觉效果。
-视频:播放地质构造与地貌相关的视频资料,如地震发生的过程、火山喷发的实况等。
-在线工具: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在线工具,让学生进行地质构造与地貌的虚拟考察和分析。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地质公园、地震遗址等地质构造与地貌的实地考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教学实施过程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提供包含板块构造学说基本原理的PPT、相关视频和文档,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设计预习问题:提出问题如“板块构造学说如何解释地震的发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在线平台检查学生的预习笔记和疑问。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独立学习材料,理解板块构造的基本概念。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提交预习笔记和问题,准备课堂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促进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课程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板块构造学说在实际中的应用,如地震预测,引发学生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板块构造学说,使用图表和模型辅助教学。
-组织课堂活动:开展小组讨论,分析实际地震案例,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专注听讲,理解板块构造学说及其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地震案例,实践板块构造学说的应用。
-提问与讨论:学生提出疑问,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板块构造学说。
-实践活动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板块构造学说及其应用。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如分析特定地震的成因。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相关的学术文章和视频,供学生深入研究。
-反馈作业情况:批改作业,提供反馈,指导学生的进步。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推荐的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
-反思总结: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思考如何更好地应用板块构造学说。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板块构造学说知识。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教学资源拓展1.拓展资源
-纪录片:《地球的力量》、《板块构造解密》等纪录片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原理和应用。
-学术文章:推荐学生阅读有关板块构造学说的学术论文,如《自然》、《科学》等期刊上的相关文章。
-虚拟实验室:介绍一些在线的地理信息系统(GIS)虚拟实验室,如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GIS教育平台,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板块运动的模拟。
-实地考察基地:推荐一些地质构造与地貌的实地考察基地,如我国的喜马拉雅山脉、黄山等地,让学生在实地考察中加深对板块构造的理解。
2.拓展建议
-让学生结合纪录片的内容,撰写一篇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观后感,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
-组织学生进行小研究,让学生选择一个特定的地质事件,如旧金山地震,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进行深入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利用虚拟实验室进行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板块构造学说,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地质构造与地貌的实地考察,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板块构造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作用与目的:
-通过拓展资源的学习,使学生对板块构造学说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地考察和虚拟实验室的学习,增强学生对地理环境的感知和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学评价与反馈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以及学生在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贡献,包括他们的思考深度、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随堂测试:设计相关的随堂测试,评估学生对板块构造学说基本概念和应用的理解程度。
4.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对地震案例的分析和对板块构造学说的应用。
5.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的表现和成果,提供具体的评价和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板书设计目的明确:板书设计应直接服务于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结构清晰:板书内容应按照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排列,从板块构造的基本概念到板块运动的机制,再到实际地质事件的分析,层次分明。
简洁明了:板书应尽量精炼,避免冗余信息,突出板块构造学说的核心要点,如板块的定义、板块运动的类型及影响。
突出重点:板书应强调板块构造学说在解释地质现象中的关键作用,如地震、火山活动、山脉形成等。
准确精炼:板书内容应与教材保持一致,确保信息的准确无误,同时要能够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板块构造学说。
概括性强:板书设计应能够概括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便于学生整体把握知识框架。
艺术性与趣味性:板书设计应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如使用图示、颜色、符号等,以增加板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示例:
```
板块构造学说
1.板块定义
-地球岩石圈破碎成的单元
-不断运动的构造单元
2.板块运动
-碰撞挤压:形成山脉
-分离拉伸:引起裂谷、海洋
-俯冲边界:地震、火山
3.实际应用
-地震预测
-山脉形成
-海洋扩张
```
板书设计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以最佳地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重点题型整理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概念
-问题:请简述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概念。
-答案: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分为若干大小不同的板块,这些板块在软流圈的作用下,不断地进行水平运动。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地震、火山、山脉等地质现象的发生。
2.板块运动的类型及影响
-问题:请列举板块运动的类型及它们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答案:板块运动的类型包括碰撞挤压、分离拉伸和俯冲边界。碰撞挤压可以形成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分离拉伸可以引起裂谷和海洋的形成,如东非大裂谷;俯冲边界可以引起地震和火山活动,如日本地区的地震和火山。
3.板块构造学说在地质事件中的应用
-问题:请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次具体的地质事件。
-答案:例如,加利福尼亚地区的地震可以解释为板块构造学说中的俯冲边界。太平洋板块向北美板块下俯冲,造成了加利福尼亚地区的地震活动。
4.板块构造学说与地震预测
-问题:请简述板块构造学说与地震预测之间的关系。
-答案:板块构造学说为地震预测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研究板块的边界和相互作用,科学家可以预测地震可能发生的地区和时间。
5.板块构造学说与人类活动的影响
-问题:请举例说明板块构造学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答案:板块构造学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地震预警、地质工程的设计、海岸线保护和城市规划等。例如,在地震多发地区,根据板块构造学说进行地震预警和地质工程的设计,可以减少地震对人类活动的危害。教学反思本节课我讲授了高中地理选修3《地质构造与地貌》中的“板块构造学说”。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讲授法、讨论法和实践活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知识点。
首先,在课前,我为学生提供了预习资料,包括PPT、视频和文档等,并要求他们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提前了解课程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在课堂上,我通过讲解、讨论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例如,我通过展示地震、火山和山脉等地质现象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此外,我还组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 环境监测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 2025年广西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4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城乡公交服务有限公司招聘(1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机器学习原理与应用电子教案 4图像处理基础
- 第13课《唐诗五首-黄鹤楼、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2025年海口经济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汇编
- 18《浪淘沙(其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2025年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5年黑龙江能源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
- 腰脊神经后支痛课件
- 《商务数据分析》 课件 项目一 商务数据分析认知
- 加强锻炼预防疾病主题
- 心衰合并胸腔积液的护理Ppt
- 2023学年、2024学年临平区公办学校校方责任险投保采购项目招标文件
- 桥梁施工案例分析
- 物流风险管理与应对策略
- 2024家政行业现状分析
- 英汉互译单词练习打印纸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药物治疗管理路径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 ZJ50钻机用户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