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侵权损害赔偿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10000字(论文)】_第1页
【我国环境侵权损害赔偿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10000字(论文)】_第2页
【我国环境侵权损害赔偿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10000字(论文)】_第3页
【我国环境侵权损害赔偿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10000字(论文)】_第4页
【我国环境侵权损害赔偿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10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引言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产生活的需要,自1950年以来,我国水质污染越来越严重。污染物排放量逐年上升,污染成分也越来越复杂,有的甚至超过了水源的自净能力,水污染面积也逐年扩大。以梁兆南诉华润水泥(上思)有限公司水污染案为例,2011年10月5日,上思县水产畜牧兽医局接到梁兆南报告,梁兆南所承包的下走水库因华润水泥(上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公司)所属华润水泥厂所排入的污水污染致使大批鱼类死亡。梁兆南在提起诉讼的过程中举证难、赔偿范围不合理等,因环境侵权案件中的证据往往具有时间性和易消逝性,及时收集和固定证据成为环境侵权诉讼案件的关键。减轻被侵权人的证明责任,扩大赔偿范围以保护被侵害人的各种利益、引入环境侵权惩罚性损害赔偿预防环境侵权的发生或再次发生。一、环境侵权损害赔偿概述(一)环境侵权概念与特征1.概念对于环境侵权的含义有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王利民教授认为环境侵权行为是侵权人的排污行为造成环境污染,致使被侵权人受到财产侵害和人身侵害,应当承担无过错责任的行为。王立明:《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868页。反观王明远教授的观点,环境侵权是因为人为因素或者生产活动导致自然环境遭到污染或者破坏。王立明:《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868页。王明远:《环境侵权法律救济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我国大部分学者都是从狭义的角度来去定义环境侵权,而笔者则更倾向于从广义的角度出发去看待环境侵权。狭义的环境侵权则仅指环境污染侵权。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是由于人的活动使自然遭到破坏或是污染而侵害了他人的财产和人身权、环境权益,最终承担责任的一种行为。狭义与广义之间的区别在于有没有将自然资源破坏纳入其中去,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之间是交叉关系并不是独自存在的,一件环境侵权案件如环境受到了污染那么它的自然资源必会受到一定的破坏。2.特征:主体的不平等性、不特定性。在环境侵权案件中,侵权双方处于一个不平等的地位。这种不平等性体现在双方的经济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别。其次主体具有不特定性,有些环境侵权案件主体往往是由不特定的多数人共同作用的。损害结果的持续性、时间性。环境侵权中的损害结果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不是立刻产生的。无论是对于自然环境来说还是对于财产人身权益来说,损害结果都是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和持续性。环境侵权行为的社会有用性和价值性。人们对于某个事件持否定的观点,往往是由于该事件的行为违反了法律的明文规定或者是社会的道德风俗,而环境侵权行为则与此不同,环境侵权行为如同一把双刃剑,我们需要趋利避害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点。(二)环境侵权损害赔偿概念侵权损害赔偿是指侵权人因侵害他人的权益造成他人的财产、人身以及精神方面的损害,依照法律的规定给付一定金钱的损害赔偿制度。环境侵权损害赔偿是指被侵害人因侵权人的环境侵权行为遭到损害,人民法院按照环境侵权的相关法律判决侵权人赔偿损失的赔偿制度。1.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的原则在我国的环境侵权中只适用同质化赔偿原则和个别赔偿原则。同质化侵权原则是指当被侵权人在请求权利救济时以自己受到侵权的权益损害为依据。同质化原则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即他的救济范围小、也不具有惩罚性。个别赔偿原则是指在权责明确的情况下,由侵权人向被侵权人为自己的侵权行为所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即侵权人用现金或是同样的原物来弥补被侵权人受到的损失。2.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的作用及范围首先最主要的作用是及时、有效地弥补被侵害人所受到的损失,使被侵害人的财产损害、人身损害、精神损害以及环境公益受到及时的救济。其次的作用是对侵权人的侵权行为加以警告并进行规范,对于自己的侵权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后果和法律后果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环境侵权损害赔偿包括财产、人身、精神以及环境权益损害赔偿。财产损害赔偿是指由于侵权人的行为造成了被侵权人或者公共利益本身现有的或是即将肯定能够获得的利益。人身损害赔偿是指因侵权人的行为造成了他人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存在客观危险。精神损害赔偿是指被侵权人由于侵权人的行为在精神方面的创伤表现为失望、孤独、抑郁等。环境权益损害赔偿是指侵权人的侵权行为损害了人类共同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以及自然要素等。二、我国环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现状及存在问题(一)我国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的现状1.立法现状环境损害赔偿的相关规定也在一些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中存有。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税法》《侵权责任法》《宪法》《民法典》等为主要内容的环境侵权损害赔偿法律体系。《环境保护法》比较清晰地提出了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的相关规定;《环境保护税法》针对环境损害赔偿体现了环境权益的最大化。《侵权责任法》就环境侵权损害赔偿问题在第八章中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宪法》第二十六条把保护环境作为国家的一项政策和目标;《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二条中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了基本规定;《民事诉讼法》中一般的规定是针对环境损害发生后进行民事赔偿纠纷诉讼程序作出的;而且其他单行法规就环境损害赔偿和因此产生的纠纷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2.司法现状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公布的上网文书可知,我国公布的已结的噪声、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纠纷案件逐年上升,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与人、人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在随着问题的暴露在不断地更改完善,但环境侵权案件却逐年上升,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环境侵权损害赔偿案件较于一般侵权案件要更为艰难与复杂,具体表现为环境侵权所造成的损害结果往往不是立即产生而是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显现。正是因为它的这一种特征使得被侵权人在取证时增加了难度,而依照法律规定的最长诉讼时效只有二十年的时间。按照我国侵权法规定侵权者承担侵权责任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的减轻或者不承担责任的相关情形及加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不存在因果关系,也就是说侵权方适用的是无过错责任原则。被侵权方主要负责举证有损害结果的发生,且这种结果是由侵权方的侵权行为造成的。在实践中被侵权人因为取证困难,缺乏法律资源,最终被判决败诉。另外,我国的环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还存在当事人越来越难以全面维护自身利益、举证压力大、赔偿标准不统一、缺乏惩罚性损害赔偿而致的反复侵权等现状。(二)我国环境侵权损害赔偿存在的问题1.赔偿范围不合理赔偿范围的不合理体现在被侵害人不能够获得最大限度的补偿额。在司法实践中,因为缺乏立法依据我国的各法院在处理环境侵权损害赔偿案件是适用的同质化赔偿原则,即以被侵权人现实受到的实际损失作为赔偿的对象,间接损失不属于赔偿的范围。在梁兆南起诉华润水泥(上思)有限公司水污染案中,根据鱼类的生产是旺季还是淡季,当时的鱼类的市场价格,要考察梁兆南是否会有间接损失、潜在损失,而不是只对他鉴定时的实际损失作出赔偿。如法院并不考虑鱼类的繁殖状态、市场价格的变动等等因素而能够在未来获得的利益不予以支持。民法中有作出被侵权人应受到全面补偿的规定,但在具体应用中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以至于到最后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受到了威胁。同样赔偿范围不合理也存在于精神损害赔偿范围中,我国的法律作出明确的规定,侵权人所给付的精神损害赔偿金只有在侵权人的精神受到严重伤害时才可以适用,要考虑梁兆南在案件发生时到结束时这期间内有没有受到精使损害。在实践中严重伤害往往是依据司法鉴定中心的鉴定结论来进行裁量,只有当被侵权人的伤害构成一定的伤害等级才能够获得精神损害赔偿。由此又引发一个问题即如果财产损失引发的精神损失,且精神损失还大于财产损失,在此种情况下又该如何处理呢?这都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2.侵权责任形式不完善在民法典规定的承担侵权责任的形式中,侵权者给被侵权人造成损害的,除了可以要求侵权人承担损害赔偿金之外还可以要求被侵权人恢复原状、消除危险、停止侵害等等。但是由于案件执行的理想状态与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侵权方与被侵权方之间的各个方面的差距,很难实现被侵权方在受到损害时取得赔偿的迫切性。对于侵权责任形式的适用时间、使用方式等方面没有一个具体的规定。在梁兆南起诉华润水泥(上思)有限公司水污染案中,调查组多次前往现场调查,调查报告显示,水库水质发黄混浊,水面漂浮着死鱼;华润水泥厂将水泥、煤炭等粉灰排入水库。这些行为同时也造成环境公益方面的损害,以及华润公司是否会反复做出侵权行为。如华润公司在此次侵权案件了结之后,在作出相同的侵权行为又该如何处理,这就体现了侵权责任形式的单一不完善。3.诉讼机制存在欠缺在环境侵权诉讼中,由被侵权人预先交付保全费用以及诉讼费用,梁兆南本身就因华润公司的侵权行为造成了经济损失,还要在去预交一定的费用,这给被侵权人增加了一定的诉讼难度。而且还有其他的多数被侵权人因为高昂的诉讼费用放弃了维权。再者,环境侵权行为具有社会化的特征,社会中的每个人都会受到侵权者的侵权行为影响,这种影响或是间接的或是直接的,所以我们每个人作为社会中的一个个体,都有权提起诉讼。但在我国受到了局限,提起公益诉讼的只是符合条件的公共组织、检察机关等,此举大大地缩小了主体的范围阻碍了诉讼制度的进步和发展。4.惩罚性损害赔偿的缺失在现存的大多案件中,许多企业充当着侵权者的角色,他们拥有充足的资金、强大的法律力量等等优势。在面对环境问题时是持着毫不在意的态度,反复的侵害环境权益。在我国的立法中,侵权者只需要赔偿与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相应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与很多侵权者能够获得利益相比所支付的损失赔偿是不值一提的,为了更多地获得利益,而选择反复的侵害环境。因此,引进惩罚性损害赔偿显得尤为重要,起到预防、惩治、遏制的作用。在环境侵权中如损害了我们的人身权,这个是很难用金钱估测的。在补偿性赔偿中是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确定的,所以涉及人身损害不是进行的等额赔偿。在受到精神损害时造成的赔偿数额也是难以确定的。在面对我国现阶段的发展,引入惩罚性损害赔偿是必要的。5.原告举证压力大在立法方面原则上倾向于弱势群体一方即被侵害人一方,但在现实中所呈现的是被侵害人处于不利地位。因为被侵权人要证明侵权人存在侵权行为以及自己因侵权人的侵权行为受到了损害结果,在举证这一过程中,被侵权人往往会因为许多因素而放弃诉讼,例如在环境侵权案件中多数主体其实处于一个不对等的地位,被侵权方往往资金不足、缺乏法律知识、举证难等等原因。在梁兆南起诉华润水泥(上思)有限公司水污染案中,梁兆南与华润公司在经济地位上就已经不对等了,再加上梁兆南已经面临了巨大的损失,在应诉过程中还要承担一定的费用。其次,华润公司有着相对强大的法律资源。最后,对污染后的水质鉴定、鱼类的死亡原因鉴定、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鉴定都体现了原告梁兆南的举证困难。6.赔偿标准不一关于赔偿的标准没有明确的规定,同样类型的案件在不同的地区面临不同的法官所赔偿的损害金额会不同,出现如上情况是由于没有明确的规定,遇到案件时法官只能根据当地的经济水平以及被侵害人的损害情况自由裁决。如赔偿标准没有一定的规定,不仅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利益还降低了法院的权威性。三、国外环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一)美国环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1980年美国通过了超级基金法,该法案详细明确了这个基金的适用范围、责任主体及启动程序等。在70年代强制要求企业进行投保并颁布《资源保全与恢复法》作为法律依据。在此基础之上,将环境侵权行为造成的赔付与保险制度结合起来,更好地实现对于被侵权人受到损害的权益达到及时有效的救济。为了保护被侵权人的权益,美国采用的损害赔偿和排除侵害、优势证据原则和事实推定原则。美国是创设环境公益诉讼最早的国家,扩大了诉讼主体的范围和增多了救济手段,但也进行了限制即须实际受到了损害、将不可能受到影响的个人排除在外。美国还对环境侵权者进行了一定的惩罚性赔偿,这种观点被认为是对环境公共权益的损害的一种填补,是对于生态环境中的自然要素的修复,同时以高的赔偿金额能使侵权者注重环境问题规范自己的行为,警醒他人切勿作出环境侵权行为否则将会承担一定后果。同时美国法律明确规定了做出惩罚性赔偿的前提条件:一是侵权人的主观态度是故意或是放任侵权后果发生;二是损害结果不限于对个人的损害还有一些社会性的环境影响;三是由于惩罚性的赔偿额高于实际损害的金额,为了避免恶意加重侵权人的赔偿压力适用该制度时的证明责任须达到高标准。(二)德国环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德国的环境立法史是悠久的,最早的有关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的法律规定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德国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规定了在面对环境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时相应的处理办法。德国环境侵权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它明显的倾向于保护被侵害人的权益,德国法在有关设备致害的规定中:被侵权人无需证明设备与自己受到的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只要有设备造成了环境侵权后果,即侵权人承担侵权后果。德国在救济方式方面同样采取了强制保险制度,如未进行环境投保,相关人员可能会受到刑事处罚。德国所承认的具有合法性的公益诉讼的主体为非政府组织。如此,不仅有效地保障了被侵权者的合法权益,在某些程度上也减轻了对于环境侵权者的经济压力,也预防了一些侵权者的侥幸心理再次做出侵权行为。(三)日本环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在日本的立法中,环境侵权行为被称作是公害。早期的日本也是以发展经济作为首要的目标,污染也是很严重,但随着政府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完善立法、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积极增加对环保工作的投入、努力地修复自然环境,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日本首先通过了针对环境侵权的一系列的法律规章,从各个方面来补充和完善立法,使侵权行为发生时能够有法可依。无论是从被侵权人的财产、人身、精神还是社会权益方面,都能够很好地保护被侵权人的权益和社会权益。日本在环境侵权中适用的是行政处理制度,与诉讼制度相比能更为迅速、合理地解决环境侵权问题。日本设立了公害审查会和公害调整委员会来负责环境侵权纠纷,相当于发挥着司法机关的作用。同时日本也有着较为完善的以责任保险等进行赔偿的社会化救济机制。日本的补偿金提高了补偿的水平,对于直接损害、精神损害进行全面补偿而且对于间接损害也包括在其中,只要符合标准即可获得补偿而且程序简单快速。五、我国的环境侵权损害赔偿问题的完善(一)扩大赔偿范围在我国适用的是同质性赔偿原则,以自己的实际侵权损害的结果进行等值得金钱赔偿,而多数企业为了自己的获利再次作出相同的侵权行为,累积后不仅对被侵权人甚至环境公益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首先,法院可以根据事实情况做出超出实际损害的赔偿数额的赔偿原则,有些环境侵权行为可以对被侵害者造成间接的或者潜在的损害,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体现,这样能更好地保护被侵权人的权益和公共环境公益。其次,在精神损害方面被侵权人本就是弱势群体,还要自身鉴定达到一定标准才能获得赔偿。在此领域,需要获得赔偿放宽标准。鉴定结果证实受到伤害,鉴定费用须由侵害方交付。例如日本以责任保险等进行赔偿的社会化救济机制。日本的补偿金提高了补偿的水平,对于直接损害、精神损害进行全面补偿而且对于间接损害也包括在其中,只要符合标准即可获得补偿而且程序简单快速。(二)完善环境侵权救济赔偿承担侵权责任方式之一有恢复原状,但在司法实践中,因为被侵权人急需要获得赔偿以及对侵权人存在不信任,所以很少要求恢复原状。金钱赔偿具有一定的优点同时也会存在不足,但也不是所有的侵权案件都适用恢复原状的救济方式,应当作出限制即恢复原状具有可能性和合理性。美国采用的损害赔偿和排除侵害、优势证据原则和事实推定原则,也是创设环境公益诉讼最早的国家在救济手段方面,在诉讼主体的范围上大大地扩大了原告诉讼主体的范围。还有就是消除危险的方式,即在侵权行为发生之后,损害结果发生之前,存在危险性,不加以制止未来必会发生损害环境的行为,只要满足条件,当事人就可以进行诉讼。为了保护被侵权人的权益,美国采用的损害赔偿和排除侵害、优势证据原则和事实推定原则。美国是创设环境公益诉讼最早的国家,扩大了诉讼主体的范围和增多了救济手段。日本设立了公害审查会和公害调整委员会来负责环境侵权纠纷,相当于发挥着司法机关的作用,同时日本设立了以责任保险等进行赔偿的社会化救济机制。(三)完善诉讼制度我国规定了可以缓交或者减交诉讼费用但因申请条件苛刻,大部分被侵权人都选择了预交诉讼费用,对此法院需要放宽对缓交或者减交诉讼费用的条件,否则被侵权人的诉讼压力是很重的也没有实际地保护到被侵权人的权益。而日本适用的是行政处理制度,相比较而言诉讼制度更为迅速、合理地解决了环境侵权问题。在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建立较晚,立法司法方面并不是很完善。对此我们可以效仿美、德拓宽环境侵权损害诉讼主体的范围,给予公民一定的诉讼参与权。建立专业诉讼团队,环境等有关部门可以招用有专业素养的法学人才。监督赔偿资金的用途,应该公开透明、专项专用防止被滥用或者被私人占用。(四)引入环境侵权惩罚性损害赔偿的必要性惩罚性损害赔偿近年来受到了许多成文法国家认可和适用,在我国的《食品安全法》等中的有关条款就适用了惩罚性损害赔偿,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面对侵权者的对环境问题毫不在意,反复侵害环境权益,我们需要引进环境侵权惩罚性损害赔偿可以起到惩治、预防、遏制的作用。首先,环境侵权惩罚性损害赔偿具有明显的惩罚性,即对侵权者处以明显高于实际损害的金额进行处罚。其次,环境侵权惩罚性损害赔偿具有法定性,须作出明文规定,一方面可以防止滥用权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处理案件时有法可依。美国环境制度规定了惩罚性赔偿,是对环境公共权益的损害的一种填补,是对于生态环境中的自然要素的修复,同时以高的赔偿金额能使侵权者注重环境问题规范自己的行为,警醒他人切勿作出环境侵权行为否则将会承担严重的后果。环境侵权惩罚性损害赔偿的适用条件:一是具有损害的事实。因为环境侵权本身具有的特点如时间性、复杂性等,所以环境受到损害并不明显。但在惩罚性赔偿原则下,我们可以在环境侵权行为的危害阶段就给予惩罚性赔偿,减轻对环境的损害程度,也就减少了侵权人支付的恢复环境的成本,当然无损害即无赔偿。二是侵权行为具有违法性。在侵权责任法中,只要侵权行为造成了损害,就必须承担责任。由于我国在环境污染的标准认定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所以认定标准较低且惩罚性损害赔偿的目的是对严重造成环境污染的行为进行惩罚,所以国家制定的标准更具有可操作性。其次是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在环境侵权惩罚性损害赔偿中采取的是由侵权人证明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给侵权人产生威慑力,促进企业自身技术水平的自我创新、转型等。最后是侵权人的主观恶性,目前相当多的环境侵权事例中都是侵权人的主观恶意导致的,惩罚性损害赔偿可以在行为人主观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情况下可以适用。如惩罚金额过低,就对侵权人无法起到惩治、规范其行为、预防损害结果的发生的目的,如惩罚金额过高,超过了侵权人的合理承受范围,会导致破产等不利于经济发展。所以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数额的界定至关重要。在我国的现有立法中规定了两种赔偿数额的模式:一种是具体规定了赔偿数额的倍数;另一种是没有确定的赔偿倍数。前者司法应用方便阻碍了法官的主观能动性,后者法官的主观能动性强却又容易发生滥用权力的现象。关于惩罚性赔偿在外国立法中使用的是弹性金额模式,它是指法律规定一定的波动区间,在此范围内法官可以自由行使裁量权。在美国的判例法中认为惩罚性赔偿不得超过损害赔偿的9倍除了特殊情况,美国联邦的最高法院认为惩罚性赔偿不得超过损害赔偿的4倍。对于惩罚性损害赔偿数额的倍数还是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结合不同地区的不同经济情况、企业本身的经济状况等,对比美国来说,我们最好是不要超过4倍的赔偿数额,否则会有不利的发展后果。在环境侵权事例中,侵权人的侵权行为不止会造成被侵权人的财产、人身、精神损害,也会造成社会整体环境权益的损害。在此种情况下,应用惩罚性损害赔偿,其赔偿数额远超了实际损害,对此将获得的全部金额都给被侵权人也是不合理的。在美国的一些州中规定将惩罚性赔偿金额的25%分给被侵权人,75%分给诉讼费用、律师费用剩余的归归家用于环境恢复和救济。我们也是应借鉴这些分配方式,使获得赔偿金额的一部分用于环境修复和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五)减轻证明责任我国在立法上虽然倾向于被侵害者,但在司法实际操作中,被侵害者需自证侵害者的行为与自己受到的损害结果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被侵害者的举证压力可谓相当大。再者在精神损害赔偿方面,从认定被侵权人受到精神损害方面来说,这个界限模糊,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作出规定以及受到侵害后具体的赔偿方式还有赔偿金额,所以立法相对不完善。同时在司法认定方面精神损害须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符合获得赔偿的要求,这样就加大了被侵权人的压力,甚至会不信任法院等。在德国的相关制度中明显的倾向于保护被侵害人的权益,其中被侵权人无需证明设备与自己受到的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只要有设备造成了环境侵权后果,即侵权人承担侵权后果。所以我们要减轻证明责任,引用事实推定原则,引入发达国家的精华在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完善我国有关精神损害赔偿方面的立法,以被侵权人的损害结果为基础即使侵权人的行为是合法的但只要对被侵权人造成了损害的后果,就要承担相对应的责任。有时环境侵权的因果关系会很复杂,在此情况下,可以采用推定的因果关系而非直接的因果关系。(六)统一赔偿标准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