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问题及优化建议13000字(论文)】_第1页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问题及优化建议13000字(论文)】_第2页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问题及优化建议13000字(论文)】_第3页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问题及优化建议13000字(论文)】_第4页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问题及优化建议13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摘要新时代以来,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与日俱增,在城市环境治理效果显著的情况下,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受“城乡二元”思想的影响被忽视。完善农业生态环境法律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力途径。现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问题在立法上表现为法律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缺乏有效衔接;在执法上表现为执法依据、执法机构不够完善;在司法上表现为起诉率低、缺乏配套制度、执行困难。应当尽快制定综合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指导地方完善相关立法;完善执法依据,设置统一执法机构;试点农业生态环境法庭,构建配套诉讼制度,以期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形成。关键字: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态环境法,农业环境立法,农业环境执法,农业环境司法目录一、绪论 1(一)研究背景 1(二)研究意义 1(三)国内研究概况 1二、我国现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3(一)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立法不完善 31.法律体系不完善 32.法律法规缺乏有效衔接 6(二)我国农业保护执法力度不足 61.执法依据不完善 72.执法机构不完善 7(三)我国农业环境司法保护作用有限 8三、完善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对策 9(一)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立法 91.制定一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 92.完善农业生态环境相关立法 10(二)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执法 111.完善执法依据 112.完善执法机构 12(三)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司法保护 12四、结语 13参考文献 15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当今世界已经迈向生态文明时代,但是极端气候频发、跨区域环境污染屡现,环境保护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及追求目标。“生态文明”在2019年写入我国宪法,将生态文明提升到国家目标的地位,表明我国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的态度。近年来,我国在环境保护领域不断努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过去的10到15年里,省级森林面积每年增加4至44万公顷,我国绿化带的增长速度在全球领先第一。作为环境保护的一部分,农业生态环境逐年受到国家重视。早在“十一五”规划中就提到,要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但是,农业生态环境的治理效果并不显著,究其原因在于农业生态环境法律制度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二)研究意义因此,本文将在对农业生态环境法律制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提供对策。城乡差距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上,同样体现在环境保护领域。更进一步,农村环境污染会制约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大城乡差距。对农业生态环境法律制度进行研究分析,第一,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遏制农村环境进一步恶化,维护农业生态系统平衡,实现农业环境生态价值。第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一方面,改善农村环境可以确保高质高量的农产品产出,实现农业环境经济价值,另一方面,改善农村环境可以促进农村地区文化、科学、旅游等事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环境社会价值,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最好体现。第三,维护大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农业生态环境若遭受破坏,农作物化学物质含量超过人体能承受的最高水平,就会损害身体健康,威胁生命安全。因此,对农业生态环境法律制度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三)国内研究概况国内不少学者已经将目光聚焦到农业生态环境这一问题上,已经涌现大量优秀学术成果,可以简单分为理论研究和法律研究两大类。关于理论研究的文章数量更多,笔者对国内近年来关于农业生态环境理论研究的成果总结如下。第一,关于农业绿色发展。学界针对农业绿色发展的研究主要涉及到概念界定、原则阐述和实现路径基础理论,已形成较为丰富的成果。其中,在关于农业绿色发展实现路径的研究中,李由甲提出几个大方向的构想,认为在发展绿色农业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问题,必须重点做好提高全社会的绿色消费意识、建立健全绿色农业发展的体系与制度、强化绿色农业法治的科技支撑、加大绿色农业法治的资金投入四个方面的工作。张秉福则是从反面出发,指出绿色农业发展中存在重生产轻销售、不需要政府支持、投入高收益低、重大户轻小户、产业观念淡薄、脱离实际等理论误区。张秉福:《发展绿色农业的理论误区的剖析》,载《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5期张秉福:《发展绿色农业的理论误区的剖析》,载《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5期,第133页。李嵩誉:《农业绿色发展法律机制的建构》,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3期,第38页。第二、关于农民环境权。与农民环境权有关的文献,集中在对农民环境权的内涵的解读上。如,白一之对农民环境权的概念做出解释,认为农民环境权是指农民享有在良好的环境中生存和利用环境资源的权利,当环境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获得及时有效的救济的权利白一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环境权保护的思考》,载《农业经济》2014年第9期,第70白一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环境权保护的思考》,载《农业经济》2014年第9期,第70页。王芳:《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农民化境权法律保护》,载《农业经济》2015年第7期,第63页。直接对农业生态环境法律制度进行研究的学者较少。笔者对近年来法律研究成果总结如下。张晓文认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管理执法遵循的法律依据不够明确、存在管理机构自身利益与环境、环境保护者与受益人、排污企业与受害者的利益冲突三方面问题。张晓文:《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对策研究》,载《农业经济》2008年第5期张晓文:《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对策研究》,载《农业经济》2008年第5期,第23页。张金艳:《推进农业生态环境法制保护的对策研究》,载《人民论坛》2013年第14期,第112页。综上,可以得出以下问题:第一,关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研究较少。现有文献大多从理论出发,在对理论内涵进行解读的情况下,提出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措施,属于从应让层面出发。而直接对现有法律进行实证分析的文献较少。第二,对立法、执法、司法三方面同时进行研究的较少。多数文献仅针对立法和执法提出完善建议,缺乏对农业生态环境司法的关注。不论是执法还是立法,最终都可归咎到立法上来。但是,司法具备的检验立法、监督执法的功能不能被代替。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司法进行研究有重要意义。第三,对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同时进行研究的较少。大多数文章仅关注中央立法,或者部分提及部分地方立法,缺乏纵向上同时、完整地对中央立法和地方立法的研究。二、我国现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一)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立法不完善1.法律体系不完善现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在中央立法层面可分为四个层级:最高层级为《宪法》;第二层级为基本法律,例如《农业法》、《环境保护法》等;第三层级,指涉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以及最低层级的农业生产标准等内容。其中,《宪法》第二十六条:“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是针对环境保护的总括性条款。此外,2019年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序言第七段,将生态文明提升到国家目标的地位,表明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但是,《宪法》第二十六条是原则性规定,需要法律加以细化落实。在基本法律这一层级中,缺乏一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性法律,仅有《环境保护法》的第三十三条以及《农业法》的第八章“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农业生态环境针对性规定大多存于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中,例如《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土地复垦规定》等。因此可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中央立法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两点,首先,缺乏一部统领性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我国目前已形成以《环境保护法》为核心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受到长期以来城乡二元思想的影响,大部分环境保护规定以城市环境治理为重心,没有体现农村特点,与农业生态环境不相适应。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国制定多部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日益重视农业生态环境治理。然而,这些条文凌乱分散、矛盾不协调,亟需一部综合性立法进行指引、整合。其次,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存在空白。农业环境长期存在的问题缺乏立法,例如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农业环境责任保险等。农业生产方式、农村发展模式发生的新变化为农村地区带来新的环境风险,这些新产生的问题也缺乏法律规制,现有法律制度无法为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现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在地方立法层面分为综合性条例和其他相关地方法规规章。大部分省份制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笔者对除台湾以外的22个地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现行效力和修订情况进行统计得到,22个中11个地方条例有效,6个废止,4个查找不到,1个正在拟制定中,具体情况如下表:地区名称现行效力修订情况章节条款湖北湖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现有有效2006年通过(同时1993年湖北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废止),2017年第一次修正,2019年第二次修正共34条江苏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现行有效1998年通过,2004年第一次修正,2018年第二次修正共5章43条江西江西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现行有效2017年通过,2018年第一次修正共8章60条福建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现行有效2002年通过,2010年第一次修正,2018年第二次修正共6章39条安徽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现行有效1999年通过,2006年第一次修正,2018年第二次修正--青海青海省农业环境保护办法现行有效1996年通过,2010年第一次修正,2014年第二次修正,2020年第二次修正--辽宁辽宁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现行有效1996年通过,1997年第一次修正,2004年第二次修正--黑龙江黑龙江省农业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现行有效1993年通过,2011年第一次修正,2018年第三次修正共5章32条山东山东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现行有效1994年通过,1997年第一次修正,2004年第二次修正,2013年第三次修正共39条湖南湖南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现行有效2002年通过,2013年第一次修正--云南云南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现行有效1997年通过--甘肃甘肃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废止2007年通过,2020年废止--河北河北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废止1996年通过,2002年第一次修正,2015年废止--山西山西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废止1991年通过,2010年第一次修正,2018年第二次修正,2020年废止--吉林吉林省农业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废止1994年通过,1997年第一次修正,2001年第二次修正,2018年废止。--广东广东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废止1998年通过,2018年废止--陕西陕西省农业环境管理办法废止1993年通过,2004年废止--浙江未查找到海南未查找到贵州未查找到河南未查找到四川拟制定从上表可得,各地地方条例在名称上存在不同,现行效力与修订情况差异极大。地方日益重视农业环境保护,除综合性地方保护条例以外,还制定了其他相关地方法规规章,如四川省颁布《四川省农药管理条例》、《四川省植物检疫条例》、《四川省农村能源条例》等地方法规和《四川省基本农田保护实施细则》、《四川省种植业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办法》等地方规章。虽然各地制定的法规规章不一,但数量过少,存在立法空白。由此可见,农业生态环境地方立法存在如下问题:首先,地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立法目的不明确。近年来,地方条例修订与条例废止的情况并存,特别体现在2018年至2020年这段时间。2018年有吉林、广东两个地方条例废除,同时江苏、江西、福建、安徽、黑龙江、山西六个地方条例修订;2019年湖北地方条例修订;2010年甘肃、山西两个地方条例废止,同时青海地方条例修订。笔者对上述条例进行阅读,并查找废止原因,认为此种情况产生的原因在于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立法目的不明确,导致部分条例可以被其他法律所吸收或被下位法所架空。笔者认为,有必要制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条例,在落实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性立法的同时考虑自身特性,还要统率地方其他相关法律规范,形成以地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为核心的地方法律体系。其次,有关农业生态环境地方立法存在空白。虽然有关农业环境的地方法规规章在逐年增多,但在许多地方仍存在空白。总体而言,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已初具雏形,但缺少一部核心法律,内在构成分散混乱。这意味着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无法得到保障,现有的法律规定无法满足乡村转型而增加的对农业环境保护法律的需求。2.法律法规缺乏有效衔接目前尚未制定综合性保护立法,中央立法层面各类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缺乏有效衔接,存在重复、矛盾、空白之处。首先,法律法规适用范围未作明确划分。诚然,农村社会的文化、经济、环境各方面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无法完全分割,但每部法律存在意义在于其独特立法目的、调整对象,若不作明确区分,在价值层面有所侧重,就没必要制定重复的法律。因此,明确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的地位是其制定之前提,存在之根本,厘清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与《乡村振兴促进法》、《农业法》、《生物安全法》、《环境保护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首要任务。其次,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缺乏有效落实。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是环境保护在农村区域的落实,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是农业环境保护的综合性法律,可细分为农用地保护、农用水保护、生物资源保护、农业污染防治、禽畜养殖污染防治、农药化肥农膜污染防治、大气污染和其他污染防治等内容,需要更加具体的法律法规、地方规范性文件加以落实。因此,一方面,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作为承接性法律,要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要落实环境保护,又要对农业环境保护作原则性规定,使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环环相扣,还要厘清与同级别法律之间的相互关系,突显独特性。另一方面,具体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地方性规范性文件必须全面落实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既要有实体性规定,又要有程序性规定;既要有义务性规定,又要有权利性规定;既要有禁止性规定,又要有惩罚性规定,构建一个面面俱到、内部协调的法律体系。(二)我国农业保护执法力度不足1.执法依据不完善行政机关进行行政行为必须得到法律明确授权,目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执法依据不完善,导致法律规定得不到有效执行,存在问题有以下几点:首先,缺乏惩罚性规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由大量义务性、禁止性规定构成,缺少相应惩罚性规定,农业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空设,无法起到预期效果。此外,缺少一部综合性法律,意味着缺少对破环农业生态环境行为的兜底性规定,行政法规、地方性规范文件中的援引条款只能在其他法律中查找,无法对未明确列举的危害农业生态环境行为进行规制。此外,随农村发展方式、农业生产方式、农业主体范围的改变,现有法律体系无法规制新型危害行为,无法适应时代发展。其次,处罚主体范围过窄。行政处罚对象大部分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其未履行职责、违反执法程序、贪污受贿行为进行规制,很少对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生产主体进行规定。以上主体有规模化、标准化、集中化的生产特点,具备承担行政处罚的能力,应当纳入处罚主体。对多种主体进行威慑,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多元共治格局的形成。最后,惩罚力度低。惩罚程度低表现在惩罚方式和惩罚程度两个方面。农业环境执法大多采用罚款这一惩罚方式,没有融入生态修复等环境领域独特的执法方式。罚款数额较低,违法成本低于守法成本,主体缺乏守法积极性。惩罚力度低与未及时对法律法规进行修订有关。2.执法机构不完善人民政府对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负责,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农业主管部门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具体监督管理,国土资源、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财政、水利、林业等有关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做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有关工作。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执法机构设置存在以下问题:首先,职能分散权出多门。就环境管理而言,不同管理对象归属不同职能部门。例如江西省地方条例对监测制度作出的规定,农业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会同国土资源、水利、林业等部门对农用地土壤质量状况监测;环境保护部门会同水行政部门、农业主管部门对农田灌溉水水质监测;渔业主管部门对渔业水区污染情况监测;农业、林业部门对野生植物进行监测,不同环境要素的监测归属不同部门负责。就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而言,不同行为归属不同行政部门。例如湖北省地方条例行政处罚规定,猎捕、出售、收购、运输农业有益生物的,由有关行政部门依照职责分工进行处罚;向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作为肥料的城镇垃圾、粉煤灰、污泥的,有农业行政部门处罚;向农田和农用水源附近倾倒、弃置、堆放固体废弃物或其他有害有毒物质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罚。存在指向不明的“有关行政部门”以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三种情况。其次,基层执法权过小。我国环境管理机构与农业农村机构只设置到县一级,各地对乡、镇政府一级农业生态环境职责的规定差异大。江西省地方条例规定乡镇政府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组织实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活动,湖北省地方条例规定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一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其职责范围内,指导、帮助和教育当地村民开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活动;福建省地方条例规定乡、镇政府协助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总体来看,大部分省份未设定基层政府农业生态环境管理职权,即使设置也多数属于协调、指导、教育等授权性规定。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属于面源污染,更容易往大规模、跨地域方向恶化,农民仅靠自身具备的本土知识无法应对,应当赋予基层政府更大职权,便于调查、监测环境状况、处理污染问题。(三)我国农业环境司法保护作用有限目前农业生态环境纠纷既可以寻求司法途径处理,也可以诉诸有关行政部门进行救济,例如湖北省地方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因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事故给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造成损失的,有关责任者应当依法赔偿;发生纠纷的,当事人可以要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处理。”,实践中多数纠纷由行政部门协调处理,司法案件数量极少。究其原因,一是农业生态环境纠纷同时涉及环境与农业两个复杂领域,既要熟悉环境专业知识又要了解农村本土情况,环境保护部门与农业农村部门的工作人员满足上述要求。二是目前农业生态立法偏重行政管理,环境司法取得的突破在农业环境领域尚未完全铺开,法律依据分散凌乱,缺乏针对性配套制度,更适宜采取协调方式处理。执法是对立法的贯彻落实,司法是对执法的监督和救济。应当完善农业生态环境司法,使其在农业生态环境领域起到其应有作用。农业生态环境纠纷作为环境纠纷的类型之一,兼具环境纠纷共性与农业生态环境纠纷特性。首先,环境纠纷共性表现在技术性强、治理成本高,这些特征在农业环境领域同样存在。其次,农业生态环境纠纷特性表现在主体和危害后果两方面。从主体来说,受害者与施害者共存于同一主体。不同于城市工业排放污染,农业污染在生产过程中就开始形成,因此从事生产的人既可以成为受害者,又能成为施害者。因此,受害者与施害者都处于弱势地位。从危害后果来说,农业环境更为复杂,涉及耕地、水田、林、草、河、湖、大气等多种环境要素,对技术性、专业性的要求更高,司法工作人员需同时具备法律、环境、农业三方面专业知识,治理成本更大。现存司法制度并未考虑到农业生态环境纠纷的特点,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起诉率低。在现实中,受害者维权积极性不高主要是因为环境意识较弱。农村地区的农民并不知道自己享有环境权,自然不会关注农业环境是否遭到破坏。即便意识到存在生态被破坏、环境被污染的情况,由于环境问题具有典型的公共性,大多数农民也会秉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消极对待。虽然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切断起诉者与利益之间的联系,但从司法实践来看,这一制度起到的作用不明显,在农业环境被忽视的情况下,运用次数微乎其微。二是缺乏配套制度。农业主体的弱势性表现在资金能力不充裕、掌握信息匮乏、收集证据困难等方面,而农业环境问题提出比城市环境问题更为专业性的要求,在这样的矛盾之下,缺乏关于诉讼费用、举证方式、鉴定程序等针对性规定,无法真正保障诉权。三是执行难。环境治理成本巨大,这一问题在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上更为突出,尤其农业主体在资金上具有弱势地位。国内一直呼吁环境成本社会化,构建农业环境责任保险制度,但相关立法仍处于空白区域。三、完善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对策(一)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立法1.制定一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是一部隶属于《环境保护法》,关于农业环境的基本法律,与《农业法》、《乡村振兴促进法》同级,统率《渔业法》、《林业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土地复垦规定》等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是对《环境保护法》第三十三条的细化落实,衔接《农业法》、《乡村振兴促进法》、《生物安全法》、《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同时还要统率其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条撰写要注意掌握原则性与具体性之间的平衡,且更偏向原则性,具备随时代发展的宽容性。具体章节设置上可分为总则、资源保护、污染治理、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六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立法应当贯彻环境法立法目的,即是为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与农业生态环境,防治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而制定。环境法领域存在“人类中心主义”与“环境中心主义”之争,人类无法完全脱离自身立场从生态环境角度思考,因此“环境中心主义”存在意义仅在于警惕人类危害环境的行为,无法有效实现。再加上,目前环境法律制度采用“人类中心主义”,为维护整个法律体系稳定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沿用这一理论是妥善之举。况且,农村社会向来缺乏环境保护意识,突然将“非人类中心主义”施加农村主体之上,太过于强人所难。因此,在总则部分规定“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立法目的是合理可行的。资源保护部分可分为农用地、农用水、生物资源三章。主要对农业环境资源分类分级保护管理制度、合理规划开发利用制度、调查监测制度、农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禁限制度、产权登记制度、审批制度、补偿制度、环境标准制度等进行原则性规定。注意与环境资源相关的法律文件相衔接,例如,农用地这一章要与《土地管理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相衔接。污染治理部分根据具体危害行为分为禽畜养殖污染防治、农用投入品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四章。主要对行为认定、环保设施建设、禁用目录制定、处理程序等进行原则性规定。当然,此部分内容也要与《固体废物防治法》、《农药管理条例》、《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相衔接。监督管理与法律责任这两编在本文加强执法一章中详细阐述。附则是关于法条生效时间的规定。2.完善农业生态环境相关立法在中央立法层面,应当落实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各章内容,对上述制度作出更为详细的规定。例如,尽快出台有关农业资源调查监测条例,规定其调查监测内容、程序、机构、人员资格等内容。还有,随着农村产业转向之一为观光旅游业,要尽快制定农村固体废弃物防治条例,对垃圾分类回收标准、废弃物集中运输、统一处理程序、环保设施修建等作出规定,谨防餐饮出游带来垃圾污染。其次,应当指导完善地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各地有必要制定地方保护条例作为地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核心,承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统率地方农业生态环境地方法规规章。地方立法要考虑当地农业、农村、农业主体的具体特点,适应当地风土民情,切忌盲目照搬照抄中央立法,无法发挥治理地方农业环境预期作用。(二)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经前部分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的剖析,问题主要存在于执法前提、执法主体这两个大层次上。为了使法律得到有效落实,执法体系必须完善执法依据、执法机构,避免规定停留在纸面上。1.完善执法依据完善执法依据要从增加惩罚性规定、扩宽处罚对象、加强惩罚力度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增加惩罚性规定。义务性规定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应当做什么或不应当做什么,第二种应当做什么或者不应当做什么且违反会造成行为无效,第三种应当做什么或不应当做什么且违反会造成行为人承担相应责任。第三种类型中的“责任”还可分为行政处罚和法律责任。而只有第三种类型中承担行政处罚的义务性规定才会设置相应惩罚性规定,义务性规定数量肯定大于惩罚性规定。因此,以义务性规定和惩罚性规定的数量对比来得出应当增加惩罚性规定是缺乏理由支撑的,问题焦点汇聚在哪些义务性规定应当设置惩罚性规定上。要回答这一问题,应当从农业环境污染现状、执法对污染改善程度、危害行为违法性来考虑。就目前而言,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处于不断恶化之中,当前的行政管理并未对改善污染状况起到有效作用。对具体义务性规定进行审视,存在违法严重的行为缺乏惩罚性规定的情况。修订农业生态环境法律过程中,要注重审查上述情况,增加违反规定应当接受处罚的惩罚性规定。制定农业生态环境法律过程中,在列举典型危害农业生态环境行为的同时要增加兜底性规定,便于法律及时规制新型危害行为。其次,扩宽处罚主体。规模化、技术化、品牌化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与最终归宿,这一过程促使具备技术、人才、资本、设施的新型农业生产主体诞生,包括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型农业生产主体的数量还不大,但必定会呈增长趋势。与传统农业生产主体农户相比,新型主体内在构成更为复杂,拥有标准化生产流程、机械化生产设备、专业的农业知识、强大的资本,这些特征大大扩张了农业生产主体对处罚的承受力。因此,执法依据可以适当扩大处罚对象范围,将农业生产主体纳入农业环境保护过程中,形成多元共治格局。最后,加强惩罚力度。环境法领域已经拓展出特有的,更利于环境治理的执法方式,例如生态修复、生态损害赔偿,可以将这些方式融入到农业生态环境执法之中,促进执法多样化。执法依据应当随市场发展更新,避免违法成本低于守法成本的情况,及时增强惩罚力度。2.完善执法机构首先,应当设置统一执法机构。在农业农村部下设置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构,作为实施具体监督管理的机构,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执法进行统一管理。农业生态环境涉及多种环境要素,需要具备与各种环境要素相适应的知识技术。将不同环境要素的执法权赋予各要素管理机构是必要的,但必须要由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机构统一配置,并对各行政机关的执法权监督。例如,各类环境要素的监测制度可由环境保护、农业、水利、渔业、林业等部门分别或配合完成,但应当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编制监测报告,形成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形成对各类环境资源的现状及趋势的整体性认识,不仅有利于制定农业环境保护规划,还有利于对农村发展方向作及时性调整。其次,应当赋予基层政府更大执法权。乡、镇政府应当突破指导、教育、帮助、配合的职权范围,承担更大农业环境保护责任。乡、镇政府直面农业生态环境,对农业环境现状最为了解,也最知道采取怎样的措施,怎样实施措施最有效。给予基层政府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赋予基层部分决定权、监督权、检查权、处罚权,尽快摆脱农村地区无人监管的局面。当然,乡、镇政府向县政府以及县级环保管理机构负责,防止基层权力滥用。(三)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司法保护我国已有大部分省份试点环境保护法庭,其中贵州省最早设立,因此设立专门审理农业生态环境纠纷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庭,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我国环境保护法庭体系仍在探索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随着环境保护法庭体系的成熟以及农村区域的振兴,农业生态环境纠纷必定会大量增长,也必定会产生设置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庭的需求。关键在于是跟随环境保护法庭的发展同时设置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庭,还是等待环境保护法庭体系成熟之后再设置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庭。笔者同意前一种观点,先开发后保护、先污染后治理的教训在工业时期已经受到足够多,农业转型发展不能再重蹈覆辙。我国经历由全面脱贫转向乡村振兴的重要历史阶段,农村地区环境保护必须紧跟经济发展,规制经济发展,并且要促进经济发展。2009年我国出台作为土地改革配套制度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体调解仲裁法》,虽前者属于仲裁范畴,而本文主要讨论诉讼范畴,由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一方当事人通常是处于弱势地位,同时作为农业生产主体的农民,有许多收集证据、举证、陪审员设置等规则可借鉴适用。农业生态环境法庭宜采用一贯的“先试点、再推广”的模式。一审由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庭管辖,二审受上级环境保护法庭管辖。因此,农业生态环境法庭实质是只存在于农业地区基层的法庭。制定农业生态环境专门诉讼制度,鼓励受害人起诉,扩大受案范围,在诉讼费上给予保障;增强法院职能,在收集证据、技术鉴定加强法院介入,并且允许法庭向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或有关行政部门咨询问题;审判组织设置上,采用合议制,吸纳通晓当地风俗的人民陪审员的意见;执行方面,国家应当推动建立农业生态责任保险制度,使责任社会化。四、结语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在立法、执法、司法三方面存在的根本性问题都在于缺乏具备针对性、综合性的规定,究其原因,仍然是对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视不够,环境保护显失公平。我国近年来坚持不懈地推进农业法治建设,农业环境立法数量在不断上升,但是仍然不够,目前农业生态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仍然明显。我国已在二〇二一年完成绝对性脱贫,下一步重点要顺利实现脱贫到乡村振兴的衔接,乡村必定是国家发展的重点、热点。这是农业环境法治发展的契机。因此,在不断推进农业发展的同时,不能再继续忽视环境治理,重蹈先开发后保护、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并且,应当掉丢协调发展的思想,将环境保护放在优先保护的地位。当然,目前农村还在进行许多变革,研究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要结合农民生活方式、农业生产方式以及农村发展模式,要将上述转变会给环境带来的影响纳入考虑范围之中,使法律条文能更好地适用于现实生活。笔者对环境法领域的知识掌握有限,本文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希望上述浅薄思考能给各位些许启发。参考文献[1]白一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环境权保护的思考》,载《农业经济》2014年第9期,第70页。[2]郭会玲:《浅议我国林地保护司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载《林业经济》2018年第40期,第85页。[3]韩孟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载《农业经济》2020年第2期,第16页。[4]韩宁:《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环境保护机制研究》,载《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9年第3期,第93页。[5]郝志斌:《论农村环境治理的工具创新:以环境效益债券为例》,载《社会科学》2020年第11期,第54页。[6]贺慧春张慧杰王育才:《我国农业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探析》,载《中国农机化学报》2014年第35期,第317页。[7]胡俊波:《新常态下农业支持政策的调整方向与重点—基于对四川省农业发展趋势的观察》,载《农业经济》2017年第10期,第8页。[8]霍娜邢娜:《农业环境补贴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载《农业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