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动因与并购后公司的经营绩效探究的文献综述3900字】_第1页
【并购动因与并购后公司的经营绩效探究的文献综述3900字】_第2页
【并购动因与并购后公司的经营绩效探究的文献综述3900字】_第3页
【并购动因与并购后公司的经营绩效探究的文献综述3900字】_第4页
【并购动因与并购后公司的经营绩效探究的文献综述39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并购动因与并购后公司的经营绩效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TOC\o"1-2"\h\u78并购动因与并购后公司的经营绩效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123781.1国外文献综述 11981(1)并购动机 123963(2)并购绩效 2204941.2国内文献综述 29598(1)并购动机 217416(2)并购绩效 3236301.3文献评述 41664参考文献 51.1国外文献综述国外资本主义发展较为完善,企业并购起步早,历史较长,可研究并购案例相对较多,目前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1)并购动机国外学者基于不同角度针对并购动因进行研究,所形成的相关理论基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协同效应理论。Weston(2001)通过大量研究认为,公司的并购行为对社会有利,可以实现新的价值创造,促使效率的提高。协同效应会对企业的并购效率带来一定影响,证实了企业的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都能不同程度地获得协同效应。随后Kode,Ford和Sutherland(2003)在研究中提出了评价并购协同效应的模型,为并购协同作用动因理论做出进一步完善。Shaver(2006)认为企业并购主要目的是获得协同效应,但并购会降低企业战略的敏感度,并可能衍生因规模迅速扩大而带来的经营风险。规模经济理论。Vojislav和Gordon分别对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的并购活动进行研究后指出,私有企业并购动因在于获取协同效应,而公共企业通常采取并购方式扩大自身所占市场份额,从而形成市场规模经济。HassenT(2016)在研究了欧洲各国样本银行并购案例后,得到了多数银行并购是为通过扩大投资规模而提高运营效率这一结论。企业不仅拥有有形资产,还拥有商誉等无形资产。客户与企业间包含有隐含的契约性关系,客户会愿意为达到预期而支付额外费用。Ziva(2017)研究提出了制造业并购动机多数是为了形成市场势力,取得规模效益,但服务业并购动机多为实现品牌价值的提升,提高盈利水平。代理理论与管理者自负理论。在Jensen和Meckling(1976)首次提出代理理论之后,FameandJensen(1983)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再次深入研究。Roll(1986)最早提出了管理者自负理论,即收购公司的管理者会由于对自身能力的自负而错误预估目标公司的未来收益,从而给企业造成损失。同样正如Malmendier(2015)的进一步研究所述,管理者自负以及对于协同效应的盲目乐观是企业并购活动的主要原因之一。(2)并购绩效国外资本市场起步较早,国外学者对企业并购绩效的研究论述较多,理论比较完善,大体可以分为事件评价、财务评价以及其他评价三类。事件研究法是基于有效市场假说,以并购双方的股价变动状况作为研究主体,衡量并购事件前后公司的股价变动程度,以此评价公司并购行为的短期绩效。Khanala(2014)采用事件研究法,对2010至2012年间乙醇生物燃料行业所发生的并购活动进行研究,选取美国部分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发现并购行为发生后市场反应积极,公司收益利率产生明显提升。财务指标评价法又被称为会计研究法与会计指标研究法,主要用于评价并购活动的长期绩效。ManuSharma(2010)采取净利润单指标的财务分析方法,以欧洲1994—2002年期间所发生的的企业并购活动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发现企业在完成并购事件后,其盈利能力会得到明显提升。Nagihan(2015)在通过财务分析法对美国部分同业合并事件进行分析后,发现并购使得公司存货周转率及收益率提高。1.2国内文献综述我国企业并购发展时间较短却势头迅猛,国内学者对并购的研究在近几年逐渐丰富,多是基于企业并购的经典理论结合我国企业的特征对企业并购展开研究。(1)并购动机多数学者基于规模经济、协同效应以及代理理论等经典理论角度,结合了我国的企业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取得规模经济是企业实施并购的重要因素。陈林、翟宇佳建立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模型,以2001年至2018年的国内上市公司并购活动为数据,得出企业并购能够提升规模报酬,但政府的过度干预并无法帮助并购后绩效提升这一结论。而张鑫(2018)基于对滴滴出行并购案的研究也发现,在行业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抢占市场份额是非常重要的并购动因。正面协同效应也是企业并购行为实施想达成的目标之一。刘宇华(2017)在充分结合我国国有企业特点的情况下,对国有控股企业的并购动因进行研究,得出结论,企业并购需考虑企业自身与政府干预两个方面,并购充分实现了企业内各部门更明确合理的分工,使得资源利用率高效提升。同样的,郝玉萍(2019)在以互联网行业企业为研究对象时,也指出了获取财务协同效应是企业并购重要动因之一。企业实现并购后的财务协同有助于经营效益的可持续增长。因此,并购前必须对目标企业进行合理价值评估。基于代理理论产生的管理层自负原因也是上市公司间并购活动开展的重要因素。马金城等(2017)在实证研究中得出结论,管理层权力越大,则越倾向于支配自由现金流,从而会引发并购行为的出现。而为了避免这种过度并购行为的发生,必须加强对于管理层投资行为的监督。潘爱玲等(2018)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导致由于对于协同效应及规模经济的过度乐观而导致公司并购溢价水平提高。而公司的债务容量会强化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之间的联系,在民营企业中这种现象更为显著。除此之外,不同公司依据公司经营的不同境况,还可能存在借壳上市、消除亏损、破产替代、政府政策支持等情况作为并购动因。(2)并购绩效国内对于并购活动的绩效评价与国外学者相似,多从事件研究法与财务指标分析法展开,选取不同维度的指标对并购活动的绩效展开评价。杨胜利等(2017)基于事件研究法的方法,通过对圆通速递借壳上市这一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经研究得出事件日的选择对并购绩效关键性影响这一结论。他们认为以重组公告日作为事件日的超额收益率更高,所带来的市场效益也更加显著。同样的,张丹等(2017)也采用事件研究法对资源型企业并购活动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海外并购绩效在短期内并不理想,但长期绩效发展会呈现较好趋势。杨国佐、李达、张峰等(2018)以携程网所发生一系列的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选取其2009—2015年期间的财务比率为数据指标,对企业的并购绩效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企业在并购后的盈利能力有所增强,盈利模式也有显著效果,各项财务指标均呈现上升趋势,发展形势好,运营预期乐观。李明娟,于卓群(2018)选取2010—2015年时间段内成功并购的82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会计指标法对各个并购公司的能力进行评估,研究发现,并购后,尽管并购企业的短期绩效影响并不显著,但长期绩效有较明显的改善。蔡周馨(2019)综合了事件研究法与财务指标法,对惠博普并购DartFLG案例进行了综合分析,经研究发现,并购后企业的盈利情况良好,偿债能力稳定,营运及成长能力等相关财务指标呈现良好态势,以此可以判定此次并购行为拥有较好的财务绩效。近年来,国内学者引入多种非财务指标来评价并购绩效。程达军(2013)在研究并购绩效时引入了民族主义概念,他认为强势的民族主义会对企业并购绩效产生负面影响。在邓迪娟(2014)的研究中,提升企业的服务质量、科研创新水平,把握公司的战略目标等都能够为企业的绩效带来积极作用。同时,胡宏雁(2014)也提出了无形资产作为企业重要资产,也应该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中,知识产权同样能为企业并购绩效带来影响。国内部分学者基于代理理论,研究了管理层报酬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庄婉婷(2019)以2012至2016年间的并购重组上市公司为分析对象,研究了并购绩效与薪酬激励、董事会治理之间的关系,发现长效高管激励机制能够更好地实现公司绩效的增长。曾春华(2019)同样提出,高管超额薪酬与并购绩效呈现正向关系,受到激励的高管会提高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以此实现并购绩效的保障。综合而言,我国学者基于不同角度对企业并购绩效进行了研究,研究的评价指标不尽相同,往往得出的并购绩效评价也有所不同,同一案例往往需要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评价。1.3文献评述在广泛阅读国内外学者关于并购动因及并购绩效相关文献后,经过归纳总结,我们可以看出尽管研究对象不同,但是针对并购动因,国内外学者意见基本达成一致。可以概括归纳为追求协同效应、提高规模经济、控制代理成本等因素。而关于并购绩效研究,国内外学者较多采用事件研究法及财务指标法进行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但是由于财务指标的选取具有偶然性,也存在无法反映企业并购后的经济效应的情况出现,因此近年来非财务性指标也被纳入了评判体系,成为了评判企业并购绩效的重要标准。参考文献[1]WestonJ.Takeovers,Restructuring,andCorporateGovernance:International[M].Takeovers,restructuring,andcorporategovernance.PrenticeHall,2001.[2]KodeG,FordJ,SutherlandM.Aconceptualmodelforevaluationofsynergiesinmergersandacquisition:Acriticalreviewoftheliterature[J],SA,JournalofBusinessManagement,2003:27-38.[3]ShaverJM.AParadoxofSynergy:ContagionandCapacityEffectsinMergersandAcquisitions[J].The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2006,31(4):962-976.[4]VojislavM,GordonP,LiuY.PrivateandPublicMergerWaves[M].2013.[5]HassenT,FakhriI,BilelA,etal.DynamicEffectsofMergersandAcquisitionsonthePerformanceofCommercialEuropeanBanks[J].JournaloftheKnowledgeEconomy,2018,9(3):1032-1048.[6]Rozen-Bakher,Ziva.Comparisonofmergerandacquisition(M&A)successinhorizontal,verticalandconglomerateM&As:industrysectorvs.servicessector[J].ServiceIndustriesJournal,2017:1-27.[7]MalmendierU,TateG.Whomakesacquisitions?CEOoverconfidenceandthemarket’sreaction[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2015,89(1):20-43.[8]KhanalAR,MishraAK,MottalebKA.Impactofmergersandacquisitionsonstockprices:TheU.S.ethanol-basedbiofuelindustry[J].Biomass&Bioenergy,2014,61:138-145.[9]ManuSharma.Determiningvaluecreationthroughmergersandacquisitionsinthebankingindustryusingaccountingstudyandeventstudymethodology[J].EuropeanJournalofEconomics.2010,19:1450-2275.[10]Çömez-Dolgan,Nagihan,Tanyeri,Başak.InventoryPerformancewithPooling:EvidencefromMergersandAcquisitions?[J].SocialScienceElectronicPublishing,2015(168):331-339.[11]陈林,翟宇佳,周立宏,程爱珊.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的规模效率——基于金融体制改革与服务实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