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病理误诊的主客观因素_第1页
浅析病理误诊的主客观因素_第2页
浅析病理误诊的主客观因素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病理误诊的主客观因素疾病的诊断包括各种实验室检查,其中病理诊断因其有较高的准确性,被称为“金标准”、“金诊断”。病理诊断对明确临床诊断、制定治疗方案、估计预后和总结亡故患者的治疗经验、教训等,都具有关键性甚至决定性意义。当前,在新的医疗事故法规的监控下,每份病理诊断报告的发出都担负一定的法律责任。以下对造成病理诊断误诊的主客观因素进行粗浅的分析。1病理误诊的主观因素1.1病理诊断经验不足,知识匮乏作为基层医院活检量比较少,每年约1500例左右,病种比较单一,难以发现新病例,不利于经验积累和知识的拓宽。病理学是联系基础与临床的重要纽带。因此要求病理医师不但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更要具有宽阔的知识面。因此,病理医师只有努力学好基础知识,在工作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才能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的发生。1.2思维片面、主观臆断、不能客观的诊断病理医师由于不具备扎实的基础医学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思路狭窄。阅片时对于典型的镜下形态视而不见,不能客观的分析,而是据主观思想强加以诊断,导致患者延误或过期治疗,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失。作为病理医师应尊重科学,注重事实,切忌主观臆断。1.3主观责任因素(1)对患者不负责任,工作粗心,收错标本,编错号码等。(2)工作草率,阅片不全不细。对于超出自己诊断水平的病例不能虚心向上级老师请教,而是勉强的、盲目的发报告,导致误诊率提高。(3)对大体标本不仔细观察,取材不全、不到位,以点代面导致将重要的病变部位遗漏,造成误诊。2病理误诊的客观因素2.1制片质量因素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是古老的人工操作,基层医院由于器械设备陈旧落后,技术工作者缺乏积极性,应付了事,导致切片质量欠佳,如太厚、刀痕多、组织细胞拥挤、染色透明差等。低劣的切片是造成误诊的一个重要因素。2.2社会因素在国内,医院管理层从经济观念考虑对病理科不重视,认为它是无产出的投入,经济效益不明显。这就导致病理科工作人员在压抑的职业环境中工作,繁重的工作负担、沉重的精神压力、低劣的工作条件、菲薄的经济收入,严重影响了病理工作医师的积极性,导致病理诊断水平下降。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为了避免误诊和医疗事故的发生,病理医师在工作中应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工作中戒骄戒躁,认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