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简答题)模拟试卷1(共9套)(共90题)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简答题)模拟试卷第1套一、简答题(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1、简述水生植物的适应特征。标准答案:(1)水生植物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以保证各器官组织对氧的需要。例如,荷花从叶片气孔进入的空气,通过叶柄、茎进入地下茎和根部的气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通气组织,以保证植物体各部分对氧气的需要。(2)机械组织不发达甚至退化,以增强植物的弹性和抗扭曲能力,适应于水体流动。(3)水生植物在水下的叶片多分裂成带状、线状,而且很薄,以增加吸收阳光、无机盐和CO2的面积。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简述紫外光的生态效应。标准答案:紫外线主要引起化学效应,它有杀菌作用、产生红疹、引起皮肤癌和促进抗软骨病(佝偻病)的维生素D的合成。紫外光能被原生质吸收,大的剂量能使植物致死。昆虫对紫外光产生趋光性,因此,紫外光常用于害虫诱杀、消毒灭菌。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简述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标准答案:温度影响着生物的生长和生物的发育,并决定着生物的地理分布。任何一种生物都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当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生物所能忍受的温度范围时,生物的生长发育就会受阻,甚至造成死亡。此外,地球表面的温度在时间上有四季变化和昼夜变化,温度的这些变化都能给生物带来多方面的深刻的影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空气主要组成成分的生态作用有哪些?标准答案:氮是一切生命结构的原料。大气成分中氮气的含量非常丰富,但绿色植物一般不能够直接利用,必须通过固氮作用才能为大部分生物所利用,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固氮的途径一是通过闪电、宇宙射线、陨石、火山爆发活动的高能固氮;二是工业固氮;三是生物固氮。氧气是动植物呼吸作用所必需的物质,绝大多数生物没有氧气就不能生存。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在一定范围内,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而增加。对于动物来说,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影响动物的呼吸代谢。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简述最后产量恒值的生物学意义。标准答案:在稀疏种群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很容易获得资源和空间,生长状况好,构件多,生物量大;而在密度高的种群中的个体,由于叶子相互重叠,根系在土壤交错,对光、水和营养等竞争激烈,个体生长率降低,从而更合理地利用资源。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简述原始合作及其在生产中的意义。标准答案:原始合作指两个生物种群生活在一起,彼此都有所得,但两者之间不存在依赖关系。便如,蟹与腔肠动物的结合,腔肠动物覆盖于蟹背上,蟹利用腔肠动物的刺细胞作为自己的武器和掩蔽的伪装,腔肠动物利用蟹为运载工具,借以到处活动得到更多的食物。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利用不同生活型植物的问作和套种,有时可以相互利用对方造成的有利环境条件等,相得益彰。例如,玉米与大豆或花生间作,冬小麦与豌豆或黄花苜蓿的间作,棉花与甘薯或板蓝根的间作,紫云英与萝卜、油菜的间作,经济植物橡胶与茶树的间作,茶树与药材的间作,果树与农作物的间作,稻田养鱼、养萍等,利用它们之间的种间互补作用,控制有害生物,改善环境条件等。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机体论的理论依据。标准答案:(1)任何一个植物群落都要经历一个从先锋阶段到相对稳定阶段的成长过程。(2)群落中,有些种群具有强烈的依附性,只能在一定的群落中而不能在别的群落中生长。(3)它们和有机体一样具有明确的边界,而且与其他群落是间断的、可分的,独立存在,可重复出现。可以像物种那样进行分类。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以云杉采伐迹地的次生演替为例介绍次生演替系列。标准答案:下面以云杉被采伐后,从采伐迹地开始的次生演替为例介绍次生演替系列:(1)采伐迹地阶段。(2)先锋树种阶段(小叶树种阶段)。(3)阴性树种定居阶段(云杉定居阶段)。(4)阴性树种恢复阶段(云杉恢复阶段)。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为什么说城市生态系统是一类非独立性的生态系统?标准答案:城市生态系统成为靠系统外物质、能量的输入来维持运转的异养型系统。它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以人为主体,人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它既是消费者,又是主宰者。二是开放度大,系统所消费的能量必须依靠其他生态系统(如农田、淡水、海洋等)人为地输入。城市中排出的大量废弃物,也必须输送到其他系统(如农田、森林、海洋等)。所以,城市生态系统对其他生态系统有很大的依赖性,是一种非独立的生态系统。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是什么?标准答案:(1)人口数量的急增,数量增长不平衡。(2)人口老龄化,性比不协调。(3)人口城市化。(4)人口健康状况下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简答题)模拟试卷第2套一、简答题(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1、植物对水分子的适应类型有哪几类?标准答案:植物对水分子的适应类型有: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两大类:(1)水生植物又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2)陆生植物又分为: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三大类。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简述土壤化学性质对生物的影响。标准答案:土壤酸碱度是土壤各种化学性质的综合反应,它对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土壤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各种营养元素的转化和释放、微量元素的有效性以及动物在土壤中的分布都有着重要影响。土壤有机质对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影响很大,同时它又是植物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养分和能量的源泉。植物所需的无机元素主要来自土壤中的矿物质和有机质的分解。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海风和陆风对生物的影响。标准答案:在晴朗稳定的天气条件下,海岸附近白天风是由海洋吹向陆地,夜间由陆地吹向海洋,这种风向昼夜交替的地方性风称为海陆风。热力因素是海陆风形成的基本原因,太阳辐射到达地面时,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陆地增热比海洋强烈,陆地上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同时,海上空气温度较低,密度较大,空气下沉,并由低空流向陆地,以补充陆地上升的空气,这就是海风。陆地上上升的空气,在上空流向海洋,以补充海上的下沉气流,这样就构成一个环流。夜间,陆地冷却比海面快,陆地上空气冷而密度大,海面上空气暖而密度小,海面空气上升,而陆地空气则下沉,并由低空流向海上,形成陆风。在内陆,如大湖沿岸、森林内外、城市和郊区之间等地表受热不均的地方,都可观测到类似于海陆风的地方性风。这种地方性风可造成热量和水汽的输送,对调节气候和小气候可起到一定的作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简述影响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标准答案:种群密度的高低在多数情况下取决于:(1)环境中可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的多少,种群对物质和能量利用效率的高低。(2)生物种群营养级的高低。(3)种群本身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可区分为哪几种类型?标准答案:(1)种群出生率是描述任何生物种群产生新个体的能力或速率。出生率还可分为下列几种:①绝对出生率。②相对出生率。③最大出生率。④实际出生率,亦称生态出生率。(2)死亡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死亡个体数表示,也可以用死亡的个体数与开始时种数个体数之比来表示。死亡率亦可区分为以下两种:①最低死亡率。②实际死亡率,或生态死亡率。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简述群落演替的主要特征。标准答案:群落演替包括以下几个特征:(1)群落演替是有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的、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能预见的或可测的。(2)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虽然物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演替的类型、方向和速度,但演替是群落本身所控制的,并且正是群落的演替极大地改变着物理环境。(3)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演替并不是一个无休止、永恒延续的过程,当群落演替到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时,演替就不再进行,即以相对稳定的群落为发展顶点。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组成。标准答案:通常凡有生物与环境构成的整体就是生态系统,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环境四个基本成分。鱼塘是一个组织得很好的生态系统。鱼塘中有水牛植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微生物,还有多种食性不同的鱼类等。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简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遵从的定律。标准答案:(1)热力学第一定律。(2)热力学第二定律。(3)十分之一定律。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简述生态系统组成结构的发展趋势。标准答案:(1)总有机物质增加,组成多样化。(2)某物种或某小类群占优势的情形趋于减少,即均匀性趋于增加。(3)食物网结构复杂化。(4)营养物质的储存增加。(5)生化物质多样化。(6)分层和空间异质性加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为什么说城市生态系统是一类非独立性的生态系统?标准答案:城市生态系统成为靠系统外物质、能量的输入来维持运转的异养型系统。它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以人为主体,人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它既是消费者,又是主宰者。二是开放度大,系统所消费的能量必须依靠其他生态系统(如农田、淡水、海洋等)人为地输入。城市中排出的大量废弃物,也必须输送到其他系统(如农田、森林、海洋等)。所以,城市生态系统对其他生态系统有很大的依赖性,是一种非独立的生态系统。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简答题)模拟试卷第3套一、简答题(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1、简述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标准答案:温度影响着生物的生长和生物的发育,并决定着生物的地理分布。任何一种生物都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当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生物所能忍受的温度范围时,生物的生长发育就会受阻,甚至造成死亡。此外,地球表面的温度在时间上有四季变化和昼夜变化,温度的这些变化都能给生物带来多方面的深刻的影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生物群落有哪些基本特征?标准答案:(1)分解作用: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在分解者的作用下,逐渐降解为无机物的过程。(2)主要影响因素:(1)由不同物种组成,物种问相互影响;(2)有一定的外貌和结构;(3)有形成群落环境的功能;(4)有动态特征;(5)有一定的分布范围。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简述旱生植物的适应特征。标准答案:(1)旱生植物在形态结构上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减少水分丢失;另一方面是增加水分摄取。旱生植物可以分为少浆植物和多浆植物两类。(2)少浆植物有发达的根系,增加水分摄取,植物叶面积很小,叶片特化成刺状、针状或鳞片状,且气孔下陷。(3)多浆植物具有发达的储水组织。(4)旱生植物适应干旱环境的生理特征表现在它们的原生质渗透压特别高。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简述土壤对植物的生态作用。标准答案:(1)营养库的作用。(2)养分转化和循环的作用。(3)雨水涵养作用。(4)生物的支撑作用。(5)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等。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焚风对生物的影响。标准答案:气流翻过山岭时在背风坡绝热下沉而形成的干热的风叫做焚风。当气流经过山脉时,沿迎风坡上升冷却,在所含水汽达饱和之前,按干绝热过程降温,达饱和后,按湿绝热直减率降温,并因发生降水而减少水分。过山后空气沿背风坡下沉,按干绝热直减率增温,故气流过山后的温度要比山前同高度上的温度高得多,湿度也显著减小。温暖季节中的焚风能加速谷物及果实的成熟,强烈的焚风则能使植物枯干而死亡。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简述逻辑斯谛方程成立的假设条件。标准答案:(1)环境阻力一开始就出现,没有任何时滞。(2)环境阻力的大小与种群大小成直线关系,每增加一个个体都产生相同的压力。(3)逻辑斯谛以K为渐近线,最终种群数量在K水平稳定下来。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简述荒漠的分布、生境和群落特征。标准答案:(1)分布:极端干旱的副热高压带和大陆中心。(2)生境:极端干旱。(3)群落特征:①种类组成极其贫乏。②优势植物是超旱生灌木、肉质旱生植物和短命植物。③群落结构极其简单,许多地方连一个层次都没有。④生物量和生产力极低。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简述生物量与生产力的区别。标准答案:生物量与生产量的概念是不同的,但常易混淆。(1)生物量强调的是一定时间、空间内动物、植物等生物的总质量(kg/m2)。(2)生产力强调的是单位时间、单位空间生产量的多少[(kg/m2.a-1)]。前者表示测定时多年积累的量,后者表示单位时间(通常一年)生产的量。(3)生物量随时间而逐渐积累,可表现为生物量的增长。而生产力随着生态系统的发展而表现为有规律的变化。生态系统发展初期可能生产力较高,而生物量不大;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这时生物量可达到最大值,而生产力却极低。由此可见,生物量和生产力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生物量的大小对生产力有某种影响。当生物量很小时,如树木稀少的林地、鱼量不多的池塘,是没有充分利用空间和能量的。这时,生产力就不会高。反之,树木密、鱼太多,则限制了每个个体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生物量很大,但不意味着生产力高。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简述生态系统组成结构的发展趋势。标准答案:(1)总有机物质增加,组成多样化。(2)某物种或某小类群占优势的情形趋于减少,即均匀性趋于增加。(3)食物网结构复杂化。(4)营养物质的储存增加。(5)生化物质多样化。(6)分层和空间异质性加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简述酸雨形成的原因及危害。标准答案:酸雨是燃烧石油、煤炭和天然气所产生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与大气中的水结合而形成的产物,酸雨中所含的酸主要是硫酸和硝酸。酸雨能杀死水生生物,破坏水体生态平衡,使一些湖泊变成“死湖”;还能伤害陆地植物,破坏土壤肥力并延缓森林中有机物质的分解,使树木生长缓慢并易感病;酸雨还能腐蚀金属、建筑物和历史古迹。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简答题)模拟试卷第4套一、简答题(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1、简述利比希(Liebig)最小因子定律。标准答案:在一定稳定状态下,任何特定因子的存在量低于某种生物的最小需要量,是决定该物种生存或分布的根本因素。这一理论被称做“Liebig最小因子定律”。应用这一定律时,一是注意其只适用于稳定状态,即能量和物质的流人和流出处于平稳的情况下;二是要考虑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简述土壤水分对土壤生物的影响。标准答案:(1)被植物根系直接吸收,是植物水分的主要来源。(2)有利于各种营养物质的溶解和移动,改善了植物的营养状况。(3)调节土壤温度。(4)影响土壤动物的发育、繁殖和生存。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简述生物对风的适应。标准答案:(1)在多风的生境中,植株变矮。植物矮化的原因,主要是风力减小了大气湿度,破坏了植物水分平衡,使细胞不能正常扩大。(2)在高山、风口常可看到由于风力的作用,有些树木形成畸形树冠,常称为“旗形树”。这是因为树木向风面生长的叶芽受到风的袭击、摧残或叶芽过度蒸腾而引起局部伤损。背风面由于树干挡风,枝叶生长较长。这种旗形树枝条的总数都比正常树的枝条少得多,光合作用也随之下降。(3)植物在强风的影响下,又常造成树皮厚、叶小而坚硬,以减少水分的蒸腾,更为重要的是一般都有强大的根系有力地支撑着枝干,以增强植物的抗风力。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比较生活型和生态型的区别。标准答案:生活型指不同种的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为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生活型是种以上的分类单位。生态型指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群体,长期生存在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或人为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生态型是分类学种以下的分类单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简述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标准答案:生物群落是一定地段或生境中各种生物种群所构成的集合。无论群落是一个独立单元,还是连续系列中的片段,由于群落中生物的相互作用,群落绝不是其组成物种的简单相加,而是一定地段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个整体,生物群落都具有以下特征:(1)种类组成。(2)结构特征。(3)动态特征。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简述群落内的温度变化。标准答案:群落内的温度与太阳辐射以及植物群落本身的特征有密切的关系:(1)在森林群落内,白天和夏季的温度要比空旷地面要低。(2)夜间和冬季的温度比空旷地面高。(3)林内温度变化缓和。(4)林内外温度差别是因为在空旷地上太阳辐射直接达到地面,“作用面”是裸露的地表,而在群落中,这个“作用面”抬高到树冠层。(5)在炎热的季节,在强烈阳光照射下,群落上层的枝叶一方面能阻挡阳光向下层照射,同时林冠层吸热蒸腾,不断消耗热量,而植物体吸热散热缓慢,导热效果较差,所以使群落内部温度变化减缓。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简述森林群落对水分的影响。标准答案:(1)群落能截留降水,保蓄水分,因而能创造群落内部特殊的空气和土壤湿度条件。(2)使降落在群落中的水分进行再分配,一部分被林冠阻留,直接蒸发返回大气,降水的大部分到达地表,这到达地表的水分,大部分渗入土壤,被土壤保持或渗入地下形成潜流,只有一部分成为地表径流,土壤水分被植物吸收,经蒸腾和蒸发而保留在群落内。(3)由于群落能阻挡降水,增加土壤水分的入渗,大大减少地表径流,减少了对表土的冲刷。(4)群落中植物根系交织成网,对土壤有固结作用,可提高群落内土壤抗冲刷的能力。利用群落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有哪些?标准答案:影响生物群落结构的因素除了生活型外还有:(1)亲代的扩散分布习性;(2)空间异质性;(3)种间相互作用;(4)干扰和竞争。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简述热带草原的分布、生境和群落特征。标准答案:(1)分布:热带森林与荒漠之间。(2)生境:终年高温,降水分配不均,干湿季明显。(3)群落特征:①有星散分布的耐旱乔木。②喜热禾本科植物占优势。③季相明显。④大型草食动物和大型肉食动物丰富。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举例说明生态平衡有关的能量形式。标准答案:生态系统中的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辐射能(太阳光、生物发光)、有机物化学能(动、植物体有机物化学潜能)、热能(生物呼吸放热)、动能(生物运动)、势能(动物登高)、声能(动物发声)、电能(动物放电)等。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简答题)模拟试卷第5套一、简答题(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1、简述生态学的含义及变化。标准答案:生态学的经典定义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定义的发展代表了生态学的不同发展阶段,强调了不同的生态学分支和领域。有关生态学定义的差别主要是关于居住对象“生物”、居住地“环境”以及两者关系的内容有所不同。不同发展阶段生态学定义也不断发展,生态系统生态学时期定义为:研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科学;现代生态学定义生态学为:研究生物及人类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简述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标准答案:温度影响着生物的生长和生物的发育,并决定着生物的地理分布。任何一种生物都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当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生物所能忍受的温度范围时,生物的生长发育就会受阻,甚至造成死亡。此外,地球表面的温度在时间上有四季变化和昼夜变化,温度的这些变化都能给生物带来多方面的深刻的影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简述风的类型。标准答案:①季风。②海陆风。③山风和谷风。④焚风。⑤寒露风。⑥台风。⑦干燥风。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简述南北坡对树木分布的影响。标准答案:(1)同一树种和森林类型的垂直分布在北坡常低于南坡。(2)同一地点,南坡的植物群落中常有较南的(喜暖的)植物成分,北坡的植物群落中则有较北的(耐寒的)种类分布。(3)在树种的分布区内,北方树种在其南界可分布到山的北坡,南方树种在其北界可分布到山的南坡,南坡是南方树种的北界,北坡是北方树种的南界。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写出逻辑斯谛方程,并指出各参数的含义标准答案:dN/dt=rN(1—N/K)=rN(K—N/K)式中:N——种群大小:t——时间;dN/dt——种群变化率;r——种群的增长率;K——环境容量。或写该方程的积分式:Nt=K/(1+ea-n)式中:e——自然对数的底;a——曲线对原点的相对位置。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简述密度制约作用和非密度制约作用的区别。标准答案:(1)密度制约作用:密度制约因素的作用与种群密度相关。例如,随着密度的上升,死亡率增高,或生殖力下降,或迁出率升高。密度制约因素包括生物间的各种生物相互作用,如捕食、竞争以及动物社会行为等。这种调节作用不改变环境容量,通常随密度逐渐接近上限而加强。(2)非密度制约作用:非密度制约因素是指那些影响作用与种群本身密度大小无关的因素。对于陆域环境来说这些因素包括温度、光照、风、降雨等非生物性的气候因素。对于水域环境则是水的物理、化学特性的一系列因素。这种调节作用是通过环境的变动而影响环境容量,从而达到调节作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简述物种形成的过程。标准答案:物种形成过程大致分为3个步骤:(1)地理隔离。通常是由于地理屏障引起,将两个种群彼此隔离开,阻碍了种群间个体交换,从而使基因交流受阻。(2)独立进化。两个地理上和生殖上隔离的种群各自独立地进化,适应各自的特殊环境。(3)生殖隔离机制的建立。假如地理隔离屏障消失,两个种群的个体可以再次相遇和接触,但由于建立了生殖隔离机制,基因交流已成为不可能,因而成为两个种,物种形成过程完成。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比较K、r两种对策生物的特点。标准答案: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简述荒漠植物的特征。标准答案:构成荒漠的植物是一系列特别耐旱的超旱生植物和短命植物。但其生活型还是多种多样的,这是在长期以来荒漠严酷生境的自然选择进程中植物以各种不同的生理机制和形态结构对干旱适应的演化结果,如叶面的缩小和退化,而以绿色的小枝和茎代行光合作用;叶和枝具有发达的保护组织(角质层、蜡质层、茸毛、特殊的气孔构造和开闭方式),叶和小枝肉质,根系强大等,以适应当地恶劣的生态环境。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简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地质学大循环的本质区别及各自特点。标准答案:(1)本质区别:地球上没有生物时就存在地质学大循环,是仅包含物理和化学过程的循环;有生物参与的地质学循环才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不仅包含物理和化学过程,更重要的是包含有生命活动的过程。(2)各自特点:地质学大循环的特点是速度慢、周期长、范围广;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特点是速度快、周期短、范围小。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简答题)模拟试卷第6套一、简答题(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1、简述旱生植物的适应特征。标准答案:(1)旱生植物在形态结构上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减少水分丢失;另一方面是增加水分摄取。旱生植物可以分为少浆植物和多浆植物两类。(2)少浆植物有发达的根系,增加水分摄取,植物叶面积很小,叶片特化成刺状、针状或鳞片状,且气孔下陷。(3)多浆植物具有发达的储水组织。(4)旱生植物适应干旱环境的生理特征表现在它们的原生质渗透压特别高。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简述土壤对植物的生态作用。标准答案:(1)营养库的作用。(2)养分转化和循环的作用。(3)雨水涵养作用。(4)生物的支撑作用。(5)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等。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简述不同坡度对生物的影响。标准答案:(1)平坦地土壤深厚肥润,宜于农作和一些喜湿好肥的树种生长。(2)斜坡上,一般土壤较肥厚、排水良好,为林木生长理想的地区。(3)陡坡上土层薄,石砾多,水分供应不稳定,林木生长较差,林分生产力低。(4)在急险坡上,常常发生塌坡和坡面滑动,基岩裸露,林木稀疏而低矮。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海风和陆风对生物的影响。标准答案:在晴朗稳定的天气条件下,海岸附近白天风是由海洋吹向陆地,夜间由陆地吹向海洋,这种风向昼夜交替的地方性风称为海陆风。热力因素是海陆风形成的基本原因,太阳辐射到达地面时,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陆地增热比海洋强烈,陆地上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同时,海上空气温度较低,密度较大,空气下沉,并由低空流向陆地,以补充陆地上升的空气,这就是海风。陆地上上升的空气,在上空流向海洋,以补充海上的下沉气流,这样就构成一个环流。夜间,陆地冷却比海面快,陆地上空气冷而密度大,海面上空气暖而密度小,海面空气上升,而陆地空气则下沉,并由低空流向海上,形成陆风。在内陆,如大湖沿岸、森林内外、城市和郊区之间等地表受热不均的地方,都可观测到类似于海陆风的地方性风。这种地方性风可造成热量和水汽的输送,对调节气候和小气候可起到一定的作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简述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标准答案:生物群落是一定地段或生境中各种生物种群所构成的集合。无论群落是一个独立单元,还是连续系列中的片段,由于群落中生物的相互作用,群落绝不是其组成物种的简单相加,而是一定地段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个整体,生物群落都具有以下特征:(1)种类组成。(2)结构特征。(3)动态特征。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生物群落的数量特征有哪些?标准答案:(1)多度和密度。(2)频度。(3)盖度。(4)优势度。(5)重要值。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简述决定群落外貌的因素。标准答案:决定群落外貌的因素有:(1)植物的生活型。(2)组成物种、优势种植物和优势种的多少对群落的外貌起决定性作用。(3)植物的季相。(4)植物的生活期,如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植物组成的群落外貌不同。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生物群落的演替有哪些类型?标准答案:(1)按演替延续时间:①世纪演替。②长期演替。③快速演替。(2)按群落代谢特征:①自养性演替。②异养性演替。(3)按起始基质性质:①原生演替。②次生演替。(4)按控制演替的主导因素:①内因性演替。②外因性演替。③群落发生演替。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简述煤炭对环境的影响。标准答案:煤炭作为能源的主要缺点是:(1)燃烧时有浓烟、烟尘和有毒气体,尤其是SO2造成严重污染。(2)开采煤炭,尤其是露天剥采,严重破坏土地。覆土和恢复耗费大、需时长。(3)废热形成热污染。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为什么说磷循环是不完全的循环?标准答案:磷通常没有气态,它属典型的沉积型循环,它随水的流动,从陆地来到海洋,但是,它从海洋回到陆地则十分困难,因此,它是不完全的循环。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简答题)模拟试卷第7套一、简答题(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1、简述土壤化学性质对生物的影响。标准答案:土壤酸碱度是土壤各种化学性质的综合反应,它对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土壤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各种营养元素的转化和释放、微量元素的有效性以及动物在土壤中的分布都有着重要影响。土壤有机质对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影响很大,同时它又是植物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养分和能量的源泉。植物所需的无机元素主要来自土壤中的矿物质和有机质的分解。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简述土壤母质对生物的影响。标准答案:母质是指最终能形成土壤的松散物质,这些松散物质来自于母岩的破碎和风化(残积母质)或外源输送物(运移母质)。土壤的矿物组成、化学组成和质地深受母质的影响。基性岩母质多形成土层深厚的黏质土壤,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营养元素,呈碱性或中性反应。冲积物母质质地较好,营养丰富,土壤肥力水平高。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简述种群的主要特性。标准答案:(1)空间特性:种群有一定的分布区域和分布方式。(2)数量特性:种群具有一定的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比。(3)遗传特性:种群具有一定的遗传组成,而且随着时间进程改变其遗传特性,进行进化和适应。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简述各年龄结构类型种群的特征。标准答案:根据种群的发展趋势,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分为3种类型:增长型种群、稳定型种群和衰退型种群。(1)增长型:种群的年龄结构含有大量的幼年个体和较少的老年个体,幼年个体除了补充死亡的老年个体外还有剩余,所以这类种群的数量呈上升趋势。(2)稳定型:种群中各个年龄级的个体比例适中,在每个年龄级上,死亡数与新生个体数接近相等,所以种群的大小趋于稳定。(3)衰退型:种群含有大量的老年个体,种群数量趋于减少。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写出逻辑斯谛方程,并指出各参数的含义标准答案:dN/dt=rN(1—N/K)=rN(K—N/K)式中:N——种群大小:t——时间;dN/dt——种群变化率;r——种群的增长率;K——环境容量。或写该方程的积分式:Nt=K/(1+ea-n)式中:e——自然对数的底;a——曲线对原点的相对位置。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简述群落命名的方法。标准答案:(1)群丛的命名,我国习惯于采用联名法,即将各个层中的建群种或优势种和生态指示种的学名按顺序排列,前面冠以Ass,不同层之间的优势种以“一”相连。如蒙古栎一胡枝子一羊胡子苔草群丛。(2)群丛组的命名方式与群丛相似,只是将同一群丛组中各个群丛间差异性最大的一层除去。(3)群系的命名依据是只取建群种的名称,如果该群系的优势种是两个以上,那么优势种中间用“+”号连接。(4)群系以上高级单位不是以优势种来命名,一般均以群落外貌一生态学的方法。如针叶乔木群落群系组、针叶木本群落群系纲、木本植被型等。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比较热带草原与温带草原的异同。标准答案: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简述生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标准答案: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受稳态机制的控制,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这表现在多方面,其中主要是生物,没有生物的光合固定和吸收同化,物质便不能从大气库、水体库及土壤岩石库中转移出来;没有生物的呼吸、分解释放,物质也不能再回到原来的库中。由于生物的生命活动,物质便由静止变为运动,从而使地球有了生气和活力。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简述生态系统组成结构的发展趋势。标准答案:(1)总有机物质增加,组成多样化。(2)某物种或某小类群占优势的情形趋于减少,即均匀性趋于增加。(3)食物网结构复杂化。(4)营养物质的储存增加。(5)生化物质多样化。(6)分层和空间异质性加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简述西方生态农业的内涵。标准答案:(1)生态农业是生态上能自我维持的、低输入的、经济上有生命力的,目标在于环境方面或伦理方面、审美方面不产生大的长远的及不可接受的变化的小型农业系统。(2)具体地说,西方生态农业必须具备以下7个最重要的条件:①生态农业必须是自我维持(包括能量、营养元素等)的系统。②生态农业必须实行多种经营。③生态农业的规模应该小一点。④生态农业单位面积净产量必须是高的。⑤生态农业在经济上必须是可行的。⑥必须在农场就地加工农产品并直接卖到消费者手里,以避免中间商从中分享利润。⑦必须考虑有利于保护农村自然优美的景观,使人和畜禽能健康地生活。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简答题)模拟试卷第8套一、简答题(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1、简述生态学的含义及变化。标准答案:生态学的经典定义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定义的发展代表了生态学的不同发展阶段,强调了不同的生态学分支和领域。有关生态学定义的差别主要是关于居住对象“生物”、居住地“环境”以及两者关系的内容有所不同。不同发展阶段生态学定义也不断发展,生态系统生态学时期定义为:研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科学;现代生态学定义生态学为:研究生物及人类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简述作物对土壤养分的适应类型。标准答案:作物对土壤养分形成相应的适应类型:(1)耐瘠型,豆科植物是典型的耐瘠型,固氮菌的共生给它们提供了耐瘠的条件,荞麦、糜、谷等作物,根冠比大,且需要养分不很多,故也有一定的忍受瘠薄能力;高粱、向日葵等作物,根系的吸肥力很强,也体现出耐瘠特点。(2)耐肥型,玉米、甘蔗、叶菜类等,在土壤养分丰富甚至稍过量的情况下,能健壮生长,对高水肥条件有较强的忍耐性。(3)喜肥型,小麦、大麦、杂交稻、甜菜和棉花等作物,需要的养分也较多,但养分过多易造威徒长、倒伏和贪青晚熟等弊端,所以实际上它们是喜肥而不耐肥的类型。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简述土壤微生物对植物的影响。标准答案:土壤微生物对植物生长起着很大的影响:(1)将有机体中的营养元素还原成简单的、能被植物重新利用的状态。植物一土壤之间营养元素的循环,没有微生物的作用就不可能进行。(2)腐殖化作用与矿化作用调节土壤理化性质,形成土壤团粒结构。(3)土壤微生物与植物形成共生体。(4)有害的方面包括:植物病原菌;产生有毒物质并积累;与植物争肥。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简述土壤化学性质对生物的影响。标准答案:土壤酸碱度是土壤各种化学性质的综合反应,它对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土壤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各种营养元素的转化和释放、微量元素的有效性以及动物在土壤中的分布都有着重要影响。土壤有机质对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影响很大,同时它又是植物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养分和能量的源泉。植物所需的无机元素主要来自土壤中的矿物质和有机质的分解。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简述植被的防风固沙作用。标准答案:植被,特别是林带有防风固沙的作用,林内经常是无风或有很弱的风,林外的风进入林内后,很快就失去了原有的风速,风通过森林后,要经过500m有时甚至达到1000m时才能恢复到原来的速度。林内不同高度上风速不同,风速在地面最小,随高度增加而加大。在沙区植被可以起到固定流沙的作用,减少土壤的风蚀。一些地方不断发生“黑风暴”、“沙尘暴”就是由于植被遭到破坏的结果。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简述各年龄结构类型种群的特征。标准答案:根据种群的发展趋势,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分为3种类型:增长型种群、稳定型种群和衰退型种群。(1)增长型:种群的年龄结构含有大量的幼年个体和较少的老年个体,幼年个体除了补充死亡的老年个体外还有剩余,所以这类种群的数量呈上升趋势。(2)稳定型:种群中各个年龄级的个体比例适中,在每个年龄级上,死亡数与新生个体数接近相等,所以种群的大小趋于稳定。(3)衰退型:种群含有大量的老年个体,种群数量趋于减少。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简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遵从的定律。标准答案:(1)热力学第一定律。(2)热力学第二定律。(3)十分之一定律。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比较两种物质循环类型的特点。标准答案: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简述人类对全球氮循环的影响。标准答案:人类对全球氮循环的影响已经日益增强,主要表现在:(1)人通过自然燃烧大量的木柴、秸秆,特别是化石燃料,大量的氮氧化物(NOx)进入大气库。(2)耕地的长期垦殖,在多数情况下使土壤有机氮含量及供氮能力下降。(3)工业固氮的产生和发展,使N在大气圈与生物圈及其他各氮库间的流通强度加大,由此带来了能源、成本和环境问题。(4)集约畜牧业和城市化的发展,使人畜排泄物的自然循环中断,导致某些氮素丢失途径的增强。其中对氮循环影响显著的是人为固氮量的不断增加和化石燃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比较林地与裸地水分循环特点。标准答案:(1)土表裸露不仅土壤蒸发量增大,并由于缺乏植被的截留,使地面径流量增大。90%以上的水因地面径流而损失,不保水,不保土。(2)保护森林、草地地面径流量减少,保持水分多:①林冠截留。②林下地被层保水。③土壤根系层储水,林冠的强大蒸腾作用,增加林区湿度,增加林区降水量多。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简答题)模拟试卷第9套一、简答题(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1、简述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标准答案:生态学作为宏观生物学主要以个体、种群和群落等宏观方向不同等级的生命体系为研究对象。现代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在于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内各组织层次中组成成分之间,尤其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组织层次的生态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简述水生植物的适应特征。标准答案:(1)水生植物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以保证各器官组织对氧的需要。例如,荷花从叶片气孔进入的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旅游业合同管理系统标准化方案
- 旅游行业应急供货方案
- 2024年空中交通管制设备项目成效分析报告
- 2023年无机化工用催化剂项目综合评估报告
- 2024年玻璃浮球项目成效分析报告
- 2024年精神健康项目评价分析报告
- 2024年劳动合同:职位描述、工作时间、薪酬福利与晋升机制
- 2024年国际品牌授权合同
- 2024年外币银行借贷合同
- 2024年商业开发项目拆迁补偿合同
- 建筑施工现场生活住宿区安全检查表
- 国家开放大学《政治学原理》章节自检自测题参考答案
- 《演讲与口才》(双色2版)-课程标准
- 产品召回追溯演练记录和报告
- 九年级英语月考试卷分析
-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上册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
-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
- 2023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维护赛项-A卷-模块2- 评分标准-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正式赛卷
- 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2020年)解读
- DB43-T 1878-2020 电能过滤器通用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