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甘肃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甘肃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甘肃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甘肃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甘肃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中国文化轴心时代的春秋战国,儒墨同显,一致百虑,对立互补,相反相成。墨子先学儒,后觉察儒学缺点,自创墨学,非儒反儒,补充改造儒学,提出兼爱等人文学的重要原理。墨子肯定孔学有“当而不可易”(正确而不能改变)的真理成分。墨家是先秦唯一堪与儒家分庭抗礼的学派。孟子推崇墨子兼爱的人格精神魅力。《孟子·尽心上》说:“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墨子提倡全人类兼爱交利,即使从头到脚,被磨成粉末,只要对天下有利,都甘愿付出,这种损己利人、大公无私的精神,突显了墨子追求真善美理想的高贵品格。孟子对墨子精神的赞扬,影响深远。西晋鲁胜《墨辩注序》说:“孟子非墨子,其辩言正辞则与墨同。”孟子非墨辟墨,但其思维表达方式,承自墨子,酷似墨子,辩论模仿墨子惯用的归谬反驳法。《孟子·告子上》说:“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不知类”是墨子应用归谬反驳法的标志词、惯用语,曾被墨子用来说服鲁班与楚王,止楚攻宋,孟子出色地加以传承发扬。《孟子·梁惠王上》说:“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孟子归谬辩辞,比喻生动,脍炙人口,众所周知,是世人普遍效法的思维表达范例。儒墨之学,各有所长,舍短取长,有助于把握全面真理和治国良方,是司马迁和班固等史学思想家对儒墨学关系的标准定性,是今日认知判断儒墨关系的正确指引。秦汉学界,儒墨对举,孔墨并提;汉后至清,墨学衰竭。作为墨子“兼爱”理想深刻理论基础的全人类共同人性论,“兼爱”理想,在一段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无法实现的超越性的善良愿望和理论假设。儒家“爱有差等”,适应宗法等级制要求,随血缘亲疏远近,施爱厚薄不同,其人性论的理论基础和灵魂,是“亲亲尊尊”的“血统论”,是“中世纪”漫长宗法等级制社会的主流统治思想。墨子坚决反对儒家“亲亲尊尊”的“血统论”,主张“可学而能”的共同人性论,是科学的认知理论,认为知识由后天学习得来。《尚贤下》说:“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此非可学能者也。”只凭血统高贵治理国家,不通过学习获得智能,“此譬犹喑者而使为行人,聋者而使为乐师”,就像叫哑巴当外交官,聋人当乐队指挥,必然越治越乱。孟子辟墨,攻击墨学“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辟”即驱除、屏除、排除。宋陆游《杂兴·孟子辟杨墨》诗说:“孟子辟杨墨,吾道方粲然。”“伐木当伐根,攻敌当攻坚。”孟子辟墨,孔孟之道才能鲜亮发光。孟子攻击墨子,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被视为对墨子的政治结论和人格定性定位,绝无一丝可能翻案平反的条件。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漫漫长夜之中,儒学界把孟子辟墨奉为金科玉律、真理标准,是典型“以权威为据”和“以众取证”的谬误,是充斥心理相关型和论据空缺型的诡辩。在当今不同文明互补互鉴的全新时代,辨识墨子兼爱学说的精义,吸取孟子不当辟墨的历史教训,探寻墨学中绝的动因,推进儒墨学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是历史赋予当代学人的重要使命。儒墨学界应携起手来,努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儒学研究和墨学研究交流合作,开辟儒墨学兼容创新的新局面。(摘编自孙中原《儒与墨:一个常新的话题》)材料二:儒家“仁爱”主张“爱有差等”,即根据亲疏贵贱而施予不同的爱。从维护“君臣父子”的纲常出发,儒家主张在施行爱的过程中以自己为起点,逐渐扩大至他人,即“立爱自亲始”。墨家“兼爱”是围绕“兼相爱,交相利”这一基本论点展开的。《吕氏春秋》说:“墨翟贵兼。”“兼”的本义是一只手拿着两颗稻谷,引申为同时顾及事物的几个方面。在《墨经》中,“兼”表示“整体”“全部”的意思。因此,“兼爱”主要强调的是“兼爱天下之人”。在墨子看来,不管是自己还是别人,无论出身是高贵还是低贱,只要是人,都是被爱的对象,这个爱的对象的范围应该是“天下之人”,也就是整个人类,也即“兼爱天下之博大也,譬之日月兼照天下之无有私也”。墨家“兼爱”认同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等级差别,却又要求别人不分差别地彼此相爱,这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自相矛盾的泥潭之中。与“兼相爱”紧密相连的是墨家的“交相利”的实利主义道德原则。在墨家看来,爱就是利,利即为爱。没有实际的“利”,就无从谈“爱”。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都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爱,所爱的对象是相同的。儒家坚信在一个秩序和谐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仁爱;而墨家则认为在一个秩序和谐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兼爱,其实这两种理想的人际关系皆为人与人之间的普遍之爱,是人类之爱,爱的对象是整个人类。儒家有“泛爱众”“仁者爱人”,墨家有“兼爱天下”。儒家施行“仁爱”的方法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譬也,可谓仁之方也”,这种方法就是由己及人。“君子之于物,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里的“仁”和“亲”是两个概念。“仁”是对亲人之外的他人的喜爱。“亲”则是对亲人或相熟的人的亲爱。儒家“仁爱”和墨家“兼爱”都是中国传统思想,都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爱”的关系。我们要在充分理解它们两者产生的那个时代的具体含义的基础上,结合当今时代的特征,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它们,分析、鉴别、取舍、改造,使它们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在当今散发出更大的魅力和光芒。(摘编自高洁《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的比较》)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汉之前墨家与儒家两大流派对举并提,而汉朝之后至清朝,墨学逐渐衰竭,这跟孟子的“辟墨”有一定的关系。B.“兼爱”是一种美好的理想,是人类的共同人性论,这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无法达到的,也与宗法等级制不符。C.材料一认为,我们应该吸取孟子为了本派学说而全盘否定墨学的历史教训,儒墨学说研究者应当平等地交流与合作。D.“立爱自亲始”是儒家的主张,是说在施行爱的时候,以自己为起点,再扩大到他人,根据关系的亲疏贵贱而不同。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墨子本来是学儒学的,因认为儒学有缺点而自创墨学,补充改造儒学,提出兼爱等人文学的重要原理,可见,在当时墨学比儒学更先进。B.利用儒墨之学的优势,能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握真理和治理国家,古代史学家的见解,对我们今天研究诸子百家各学派关系仍有指导价值。C.“伐木当伐根,攻敌当攻坚”,是说办事要先抓主要矛盾,孟子非墨辟墨,攻击墨学“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孔孟之道才能够鲜亮发光。D.墨学从与儒学并举到逐渐衰竭,墨子从与孔子并提到渐去渐远,原因很多,其自身学说有些地方自相矛盾、有些观点不合时宜是重要因素。3.下列选项,没有运用归谬反驳法的一项是()A.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B.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C.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D.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所使用的论证方法。5.儒墨关于“爱”的主张有哪些异同点?请根据两则材料简要说明。【答案】1.C2.A3.B4.①举例论证。文中列举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上评论墨子的例子,论证孟子推崇墨子兼爱的人格精神魅力。②引用论证。文中引用宋陆游《杂兴·孟子辟杨墨》的语句论证孟子辟墨是为了孔孟之道鲜亮发光。③对比论证。文中将儒家“爱有差等”与墨家的“可学而能”进行对比。5.异:儒家主张仁爱,“爱有差等”,由己及人,根据亲疏贵贱而施予不同爱;墨家提倡全人类兼爱交利,“兼相爱,交相利”“兼爱天下”。同:儒家“仁爱”和墨家“兼爱”都是我国的传统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普遍之爱;爱的对象是整个人类。【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为了本派学说而全盘否定墨学的历史教训”错,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孟子推崇墨子兼爱的人格精神魅力”和最后一段“吸取孟子不当辟墨的历史教训”等可知,孟子没有“全盘否定墨学”,只是对墨子进行不当的批判。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A.“可见,在当时墨学比儒学更先进”错,并不能得出此结论,而且“春秋战国,儒墨同显”“墨家是先秦唯一堪与儒家分庭抗礼的学派”可知,两派地位相当,不能比较高下。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手法的能力。B.“挟太山以超北海”是举例论证法与类比论证法,其余都有运用归谬反驳法。归谬法,就是通过将对方的错误论点进行合乎逻辑的引申,得出荒谬的结论,以证明对方论点谬误的方法。这种反驳方法的特点,是“设假为真”,以结论驳前提。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手法的能力。常见的论证方法有:①举例论证;②对比论证;③比喻论证;④引用论证;⑤道理论证;⑥因果论证;⑦类比论证;⑧演绎论证;等等。材料一中运用了举例论证,如列举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上评论墨子的例子,论证的观点是前一句的“孟子推崇墨子兼爱的人格精神魅力”。列举《孟子·告子上》的话论证孟子“辩论模仿墨子惯用的归谬反驳法”。引用论证,如引用宋陆游《杂兴·孟子辟杨墨》的语句论证孟子辟墨是为了孔孟之道鲜亮发光,即“孟子辟墨,孔孟之道才能鲜亮发光”。引用《墨辩注序》的语句论证“孟子非墨辟墨,但其思维表达方式,承自墨子”。对比论证,如将儒家“爱有差等”与墨家的“可学而能”进行对比,指出二者的区别:一个是是“亲亲尊尊”的“血统论”,一个是共同人性论。【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儒墨关于“爱”的主张的不同点在材料二,题目《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的比较》概括了二者的不同点。材料二第一段明确:“儒家‘仁爱’主张‘爱有差等’,即根据亲疏贵贱而施予不同的爱……在施行爱的过程中以自己为起点,逐渐扩大至他人”。第二段明确:“墨家‘兼爱’是……‘兼相爱,交相利’…………主要强调的是‘兼爱天下之人’……爱的对象的范围应该是‘天下之人’,也就是整个人类”。相同点在材料二第三段“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都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爱,所爱的对象是相同的……这两种理想的人际关系皆为人与人之间的普遍之爱,是人类之爱,爱的对象是整个人类”和最后一段“儒家‘仁爱’和墨家‘兼爱’都是中国传统思想,都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爱’的关系”。(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假病人契诃夫将军夫人玛尔法·彼得罗芙娜·彼仲金娜,或者按农民们对她的称呼,彼仲契哈,十年来一直用顺势疗法【注】给人看病。五月间,一个星期二,她在书房里给病人看病。她面前的桌子上放着一个顺势疗法药箱、一本通俗医书、一些由顺势疗法药房开出的账单。墙上挂着几个金边镜框,玻璃下面放着彼得堡某顺势疗法医生的来信,依玛尔法·彼得罗芙娜看来,那个医生是很著名甚至伟大的。墙上还挂着阿利斯达尔赫神父的肖像,多亏这个神父,将军夫人才得救:她从此抛弃了有害的对抗疗法,认识了真理。病人们在前厅里坐着等候,其中大半是农民。除两三个人以外,他们全都光着脚,因为将军夫人吩咐他们把臭烘烘的皮靴留在屋外了。玛尔法·彼得罗芙娜已经给十个人看过病,这时候在叫第十一个:“加甫利拉·格鲁兹吉!”房门打开了,可是走进书房来的不是加甫利拉·格鲁兹吉,而是扎穆赫利欣,他是将军夫人的邻居,家道衰落的地主,矮小的老人,生着一对阴沉的小眼睛,腋下夹着一顶贵族的帽子。他把手杖放在墙角上,走到将军夫人面前,一句话也没说就弯下一个膝盖对她跪下。“您怎么了!您怎么了,库兹玛·库兹米奇?”将军夫人脸孔涨得通红,惊叫道,“看在上帝面上,起来吧!”“我活着一天,就一天不站起来!”扎穆赫利欣说,把嘴凑过去吻她的小手,“让所有的人都看见我跪着吧,我们的保护神,人类的恩人!让大家都看见好了!一个行善的仙女赐给我生命,指引我走上真理之路,照亮了我的多疑的智慧,在这样的仙女面前我不但甘愿跪下,甚至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我们的神医,孤儿寡妇的母亲!我的病全好了!我又活了,女神!”“我……我很高兴……”将军夫人喃喃地说,快活得脸红起来,“这些话听着叫人愉快极了……请坐!上个星期二您还病得很重呢!”“是啊,病得厉害极了!回想起来都心惊胆战啊!”扎穆赫利欣坐下说,“我周身上下没有一处不害风湿症。我受了八年罪,从来也没消停过……白天也罢,晚上也罢,活受罪,我的恩人!我到大夫们那儿看过病,到喀山去找过教授,尝试过各式各样的泥疗,喝过矿泉水,我什么法子都试过!我为治病花光了家产,美丽的夫人……要不是您,我们的天使,我已经入土了!上星期二我从您这儿出去,回到家里,瞧着那一次您给我的小药丸,心想:‘这种东西有什么用处呢?难道这些沙土粒,小得几乎看不见,能治好我那很重的老毛病?’我这个缺乏信心的人暗自想着,微微地笑,可是我刚把那些小药丸吃下去,就立时见效了。”扎穆赫利欣用袖口擦一下眼睛,离开椅子站起来,又露出要弯下膝头跪下去的意思,可是将军夫人把他拦住,要他坐下。“您不要感激我!”她说,兴奋得涨红脸,热情洋溢地瞧着阿利斯达尔赫神父的肖像,“不要感激我!在这方面我只是个顺服的工具而已……的确,这是个奇迹!八年之久的老风湿症,一粒‘斯克罗弗洛左’小药丸就治好了!”“上一次多谢您给我三粒小药丸。我在吃午饭的时候吞下一粒,立时就见效了!当天傍晚吞下第二粒,第二天吞下第三粒,从那时候起病就一点也没有了!身上也不觉得痛了!……上个星期二我到您这儿来,走路还是一瘸一拐的,现在却连捉兔子都能行……我简直可以再活一百岁呢。只有一件事不妙,那就是我们样样东西都缺。我倒是身体健康了,可是如果没法生活,身体健康又有什么用呢?贫困比疾病还要折磨人……比方就拿这样的局面来说……现在已经到种燕麦的季节,可要是没有种子,那怎么种呢?应当买种子才对,可是钱……谁都知道我们没有钱。”“我给您燕麦的种子好了,库兹玛·库兹米奇……您坐下,您坐下!您使我这么高兴,给我带来这么多快乐,所以不该由您来感谢我,倒该由我来感谢您呢!”“您,我们的欢乐呀!主创造了这样的善心!您,小母亲,看着您行的善事,应该高兴才是!然而我们这些罪人,连可高兴的事也没有……我们倒是住在砖房里,然而那也只是充面子罢了,因为房顶漏雨……没有钱买木料呀。”“我给您木料,库兹玛·库兹米奇。”扎穆赫利欣又要了一头奶牛,另外还请求为他的女儿写一封介绍信,他打算把女儿送到贵族女子中学去读书。然后……他为将军夫人的慷慨相助所感动,情不自禁,撇着嘴,抽抽搭搭地哭了,他把手伸到口袋里去取手绢……将军夫人看见他取出手绢来,连带把一小块红纸也从口袋里拉出来,那纸无声地落在地板上。将军夫人把病人送走后,抬起泪水模糊的眼睛,瞧一会儿阿利斯达尔赫神父,然后又用爱抚和崇敬的目光打量那个药箱、那本医书、那些账单、那个由她从死亡中救活的人刚才坐过的圈椅,随后她的目光停在病人丢在这里的那一小块纸上。将军夫人拾起那块纸,原来是个小纸包,她就把它拆开,看见其中有三粒小药丸,也就是上星期二她给扎穆赫利欣的小药丸。“这就是那几粒小药丸……”她纳闷地暗想,“就连纸也是原来的那一张……他甚至没把纸包拆开过!既是这样,他吃了什么药呢?奇怪……他该不会欺骗我吧!”于是将军夫人在十年行医当中第一次起了疑心……她依次叫另外的病人进来,同他们谈论他们的病,注意到以前不知不觉滑过她耳边而没有引起她注意的那些话。病人们异口同声,仿佛商量好了似的,先是恭维她神奇的医道,赞叹她医术的精深,痛骂那些运用对抗疗法的医生们,然后,等到她兴奋得涨红脸,他们就开始提出他们的需要。有的人要一小块地以便耕种,有的人要柴火,有的人要求准许他到她的树林里打猎,等等。她瞧着向她揭示真理的阿利斯达尔赫神父那忠厚的宽脸膛,一个新的真理开始来折磨她的心。一个令人痛苦、沉重的真理……(有删改)【注】顺势疗法:是替代医学的一种,是无效的伪科学疗法。其理论基础是“同样的制剂治疗同类疾病”,意思是为了治疗某种疾病,需要使用一种能够在健康人中产生相同症状的药剂。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特地提到将军夫人的顺势疗法以及众多病人等候看病的情节,表明了她对自己医术的自信,也为她被病人欺骗埋下伏笔。B.小药丸是小说中重要的物象,扎穆赫利欣极力夸赞三粒小药丸的神奇功效,也正是三粒小药丸让将军夫人发现了他行骗的事实真相。C.将军夫人喜欢听病人对她的恭维,但她善良仁厚,听到别人的请求就慷慨解囊,送种子、木料等,即使知道病人骗她,也心甘情愿。D.小说的标题“假病人”富有丰富的意蕴,前来看病的人确实有“病”,但他们“病”的不是身体,而是心灵,小说的内容引人深思。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写前来就诊的人多,后来写病人们异口同声地恭维将军夫人神奇的医道,都提出他们的需要,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状。B.小说运用点面结合手法,既有扎穆赫利欣的个体凸显,又有丢失尊严的群像描写,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面貌。C.神父画像的反复出现有串联情节的作用,也衬托了将军夫人在面对恭维和知道真相后的不同心理反应,还有助于主题的表达。D.小说没有宏阔的场景和重大的历史事件,讲述的是平常生活中发生的事。小说采用了“留白式结尾”,蕴含着令人回味的深意。8.在给病人看病中,将军夫人的心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简要说明。9.本文和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都运用了漫画勾勒与夸张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请结合两篇小说分别举例并简要分析。【答案】6.C7.D8.①扎穆赫利欣刚开始恭维将军夫人时,她信以为真,为自己创造的奇迹兴奋不已。②扎穆赫利欣极尽赞美时,她心里感到满足,毫不犹豫地给予更多的恩惠。③见到扎穆赫利欣落在地板上的小纸包后,她起了疑心。④发现众人看病的真相后,她感到痛苦,心情沉重。9.《假病人》①抓住扎穆赫利欣的外貌进行简笔勾勒,个子矮小,眼睛小而阴沉,腋下夹着一顶贵族的帽子,人物形象鲜明;②人物语言和动作夸张,如“我们的保护神”等写扎穆赫利欣对将军夫人极尽阿谀奉承,“弯下一个膝盖对她跪下”等展现出扎穆赫利欣为了私利而自轻自贱。《装在套子里的人》①抓住别里科夫的奇怪举动进行简笔勾勒,在最晴朗的日子里穿雨鞋,带雨伞,穿暖和的棉大衣,显得迂腐可笑。②运用夸张手法,写他“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而“全城都受着他辖制”,体现了他的保守、僵化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之深。【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C.“即使知道病人骗她,也心甘情愿”错,根据原文“一个新的真理开始来折磨她的心。一个令人痛苦、沉重的真理……”可知她知道被欺骗后,并不心甘情愿帮助他们了。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小说采用了‘留白式结尾’”错,小说采用的是“欧·亨利式结尾”,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故事情节的梳理能力。(1)起初,将军夫人是自信的。她十年来一直用顺势疗法给人看病,众多病人的等候让她坚信自己医术的价值和影响力。(2)当扎穆赫利欣前来,对她的医术极力赞美,讲述自己病情的神奇好转时,她感到兴奋和满足。这种赞美和成功的案例进一步强化了她对自身医术的自信,使她沉浸在被认可和尊重的愉悦之中。(3)当她发现扎穆赫利欣根本没有拆开装有小药丸的纸包,却声称病已经被治好,还不断提出各种物质需求时,她的内心产生了怀疑。(4)这一发现打破了她之前的认知和信念,让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医术以及病人的真实动机。这种怀疑不仅仅是对扎穆赫利欣个人行为的质疑,更是对自己一直以来所坚信的顺势疗法的效果产生了动摇,让她痛苦。【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两篇小说艺术手法的比较鉴赏能力。在《假病人》中,漫画勾勒与夸张手法的运用体现在对扎穆赫利欣的描写上。比如他“把手杖放在墙角上,走到将军夫人面前,一句话也没说就弯下一个膝盖对她跪下”,夸张地表现出他的谄媚和讨好,通过这样的动作描写,像漫画一样勾勒出一个为了获取利益而卑躬屈膝的形象。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别里科夫的形象就是通过漫画勾勒与夸张手法塑造的。例如他总是把自己装在各种“套子”里,晴天带雨伞,穿棉大衣,把脸也藏在竖起的衣领里,这种夸张的描写突出了他的保守和封闭。还有他看到骑自行车的年轻人,就吓得脸色从发青变成发白,“心里乱得很,一个劲儿地说: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这种对其心理和反应的夸张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他的胆小怕事和因循守旧。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夫明王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今世近习之请行,则官爵可买;官爵可买,则商工不卑也矣。奸财货贾得用于市,则商人不少矣。聚敛倍农而致尊过耕战之士,则耿介之士寡而商贾之民多矣。是故乱国之俗:其学者,则称先王之道以籍仁义盛容服而饰辩说以疑当世之法而贰人主之心。其言谈者,为设诈称,借于外力,以成其私,而遗社稷之利。其带剑者,聚徒属,立节操,以显其名,而犯五官之禁。其患御者,积于私门,尽货赂,而用重人之谒,退汗马之劳。其商工之民,修治苦窳之器,聚弗靡之财,蓄积待时,而侔农夫之利。此五者,邦之蠹也。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养耿介之士,则海内虽有破亡之国,削灭之朝,亦勿怪矣。(选自《韩非子·五蠹》,有删改)材料二: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夫本不正者末必倚,始不盛者终必衰。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河间献王曰:“管子称:‘仓库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夫谷者,国家所以昌炽,礼义所以行,而人心所以安也。《尚书》五福,以富为始,子贡问政,孔子曰:‘富之。’既富,乃教之也,此治国之本也。”晋文公见咎季,其庙傅于西墙,公曰:“孰处而西?”对曰:“君之老臣也。”公曰:“西益而宅。”对曰:“臣之忠,不如老臣之力,其墙坏而不筑。”公曰:“何不筑?”对曰:“一日不稼,百日不食。”公出而告之仆,仆顿首于轸曰:“君之明,群臣之福也。”乃令于国曰:“毋淫宫室,以妨人宅。板筑以时,无夺农功。”(选自《说苑·建本》,有删改)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则称先王之道A以籍仁义B盛容服而饰C辩说D以疑E当世之F法G而贰H人主之心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与“位卑则足羞”(《师说》)两句中的“卑”意思相同。B.“以成其私”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两句中的“私”意思不同。C.“聚弗靡之财”与“则弗能攻”(《兼爱》)两句中的“弗”意思不同。D.“西益而宅”与“单于益骄”(《苏武传》)两句中的“益”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家混乱风气的形成跟五种像蛀虫一样的人有关,不除掉这些人,国家就危险了。B.人们想要行为正当就需要本性正,如果一开始就不够强盛,那么,最后肯定会失败。C.晋文公听到咎季家的墙坏了不修的事,深受启发,下令不准滥修宫室,要保障农事。D.管仲认为君王应把百姓当作天,百姓亲附,国家就安宁;百姓背弃,国家就要灭亡。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聚敛倍农而致尊过耕战之士,则耿介之士寡而商贾之民多矣。(2)夫谷者,国家所以昌炽,礼义所以行,而人心所以安也。14.两则材料中,给君王的建议有何相同之处?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说明。【答案】10.BDG11.D12.C13.(1)(奸商)搜刮所得成倍地超过农民的收入,而在社会上受到的尊重又超过从事耕战的人,那么光明正直的人就减少,而经营工商业的人就增多。(2)谷物,国家是靠它繁荣昌盛,礼义是靠它实行的,人心是靠它安定的。14.①相同点:以农为本,重视农事。②材料一中希望君王能保证从事农耕人多于经商之人,否则会本末倒置,导致社会风气不好,体现了以农为本、重视农事。③材料二中管子劝谏君王,国家粮食增加则国家富裕,国富则兵力可以强大;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很难治理,体现了以农为本、重视农事。【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称引先王之道来宣扬仁义道德,讲究仪容服饰而文饰巧辩言辞,用以扰乱当今的法令,从而动摇君主的决心。“称先王之道”为做法,“以”为表目的连词,“籍仁义”为目的,应该在B处断开;“盛容服”与“饰辩说”为并列结构,用“而”字连接,应该在D处断开;“疑”为动词,“当世之法”为名词性短语,“疑当世之法”为动宾短语,语意完整,应该在G处断开。故选BD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二者都解释为“卑微”。句意:总是要使工商业者和游手好闲的人尽量减少,而且(让他们)名位卑下。/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B.正确。私欲,私人目的/偏爱。句意:来达到私人目的。/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C.正确。奢侈/不。句意:积累奢侈资财。/就不能进行医治。D.错误。扩建/更加。句意:从西边扩建您的住宅。/单于更加骄横。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咎季家的墙坏了不修”错误,根据原文“臣之忠,不如老臣之力,其墙坏而不筑”可知,是咎季隔壁的老臣的墙坏了不修,不是咎季。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倍”,成倍超过;“致尊”,受到的尊重;“过”,超过;“耿介”,光明正直。(2)“所以”,表凭借,是靠它来……;“昌炽”,繁荣昌盛;“……者,……也”,判断句。【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和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两则材料中都强调要重视农业生产。材料一:文中“夫明王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首先明确了观点——要使工商业者和游手好闲的人尽量减少。“今世近习之请行,则官爵可买;官爵可买,则商工不卑也矣。奸财货贾得用于市,则商人不少矣”,分析了工商业盛行的危害,体现了以农为本的思想。材料二:根据“所谓天者,非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可知,管子把民众当作天。“仓库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以及“既富,乃教之也,此治国之本也”也体现了管子重视农业生产,他认为百姓生活富足,国家才能安定。参考译文:材料一:明君治理国家的政策,总是要使工商业者和游手好闲的人尽量减少,而且(让他们)名位卑下,因为从事农耕的人少而致力于工商业的人多。现在社会上向君主亲近的侍臣行贿托情的风气很流行,这样官爵就可以用钱买到;官爵可以用钱买到,那么工商业者的地位就不会低贱了。投机取巧非法获利的活动可以在市场上通行,那么商人就不会少了。(奸商)搜刮所得成倍地超过农民的收入,而在社会上受到的尊重又超过从事耕战的人,那么光明正直的人就减少,而经营工商业的人就增多。因此,造成国家混乱的风气是:那些著书立说的人,称引先王之道来宣扬仁义道德,讲究仪容服饰而文饰巧辩言辞,用以扰乱当今的法令,从而动摇君主的决心。那些纵横家们,弄虚作假,招摇撞骗,借助于国外势力来达到私人目的,进而放弃了国家利益。那些游侠刺客,聚集党徒,标榜气节,以图显身扬名,结果触犯国家禁令。那些国君的近臣,大批依附权臣贵族,肆意行贿,而借助于重臣的请托,逃避从军作战的劳苦。那些工商业者,制造粗劣器具,积累奢侈资财,囤积居奇,待机出售,希图从农民身上牟取暴利。上述这五种人,都是国家的蛀虫。君主如果不除掉这五种像蛀虫一样的人,不广罗刚直不阿的人,那么,天下即使出现破败沦亡的国家,地削名除的朝廷,也不足为怪了。材料二:孔子说:“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本性不正的人最后肯定行为不正当,一开始就不够强盛的最后肯定会失败。齐桓公问管仲:“当君王的人,应把什么当作最宝贵的?”管仲回答说:“应把天当作最宝贵的。”齐桓公仰起头望着天。管仲说:“我所说的 天’,不是广阔无边的天,给人民当君主的人,要把百姓当作天。百姓亲附,国家就可安宁;百姓辅助,国家就能强盛;百姓反对,国家就很危险;百姓背弃,国家就要灭亡。”河间献王说:“管子曾说过:‘仓库充实时,人民会明白什么是礼节;衣食丰裕时,人民会认识到光荣和耻辱。’谷物,国家是靠它繁荣昌盛的,礼义是靠它实行的,人心是靠它安定的。《尚书》五福中把富裕作为开端,子贡问为政之法,孔子说:‘使百姓富裕。’富裕之后再进行教导,这就是治国之本。”晋文公去见咎季,看到他的家庙紧靠在西墙下,晋文公说:“谁住在您的西边?”咎季回答说:“是君王的老臣。”晋文公说:“从西边扩建您的住宅。”咎季回答说:“我忠于职守,但比不上老臣的功劳,老臣的墙坏了却没有再修筑。”晋文公问:“为什么不修筑呢?”咎季回答说:“一天不种庄稼,一百天都得不到吃的。”晋文公出门就将此事告诉了他的车夫,车夫在车后叩头说:“君王的英明,是群臣的幸福。”晋文公于是向全国发布命令说:“不准滥修宫室,以此妨害百姓的住宅,修建要按一定的时间,不准妨碍农事。”(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①苏轼谁作桓伊②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③与愁烟,满江天。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注]①金山:位于江苏镇江,宋时为长江中岛屿,现已与长江南岸相连。柳子玉:即柳瑾,字子玉,润州(今镇江)丹徒人,北宋书法家,苏轼的亲戚。熙宁七年二月,苏轼于金山送别子玉,遂作此词以赠。②桓伊:字叔夏,小字子野。东晋时音乐家,善筝笛。③新月:农历月初时月亮形曲似钩,称新月。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两句以问句起势,突兀别致,用典巧妙,重点落于一个“梦”字,梦被“惊破”,似有怨恨之意。B.上片写梦醒后见到的江天景色,“愁”字使景物蒙上一层淡淡的愁绪,可谓着一字而境界全出。C.“落花飞絮”点明季节,此时此景送别,更添离愁;“飞絮”是飘忽不定之物,象征了人生的漂泊不定。D.结句写朋友远去,飞絮相送,词人内心满是不舍之情;流水滔滔东流,词借流水的旷达比喻人的心情。16.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简要赏析这首词。【答案】15.D16.①上片实写送别情景,以景色作为笛声的背景,情景交融地渲染出送别时的感伤氛围。②下片虚写,想象次日分别的情景,这就大大扩展了离情别绪的空间。③这首词虚实结合,渲染出一种强烈的情感氛围,使读者受到极强的艺术感染。【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D.“借流水的旷达比喻人的心情”分析错误,应是“借流水无情衬托人的有情”。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①先分析“实写”:上片开头“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两句,写离别前,夜深人静的时候,不知是谁吹起了优美的笛曲,将人从梦中惊醒;“新月与愁烟,满江天”两句描述在梦醒之后,推开窗户,只见江天茫茫,空荡荡的天上,挂著一弯孤单的新月,仿佛凄冷地望着人间。上片实写送别情景,融情入景,笛声、绿窗、新月、烟云、天空、江面,构成一幅有声有色、浩淼幽清的图画,渲染出送别时的感伤氛围。②其次分析“虚写”,下片“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等句,则是“遥想”明日分别的情景,虽然道了千万声珍重,但还是迟迟没有成行,恰好是二月春深时节,“落花飞絮”,景象凄迷,那时别情更使人黯然,这样的虚写,扩展了离情别绪的空间。③最后总结“虚实结合”的表达效果,这首词虚实结合,先是渲染出离别时“新月与愁烟,满江天”这样一幅幽清、感伤的图画;再通过虚写,想象“明日”分别时,柳絮和江水各自多情和无情,一者明白人的心愿,逐舟代人送行,一者不理解人的心情,依旧东流入海。全词意蕴丰富,含蓄隽永。(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运用比喻等手法并通过大与小的比照表现出一种空阔的境界,又显示出词人豪迈的内在气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2)苏轼《石钟山记》中,“______,______”两句点明作者写这篇游记的目的是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错误说法。(3)杜甫《客至》中,“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居住地的景色,清丽疏淡,诗人与山水鸥鸟为伍,显出与世相隔的心境。【答案】①.玉鉴琼田三万顷②.着我扁舟一叶③.盖叹郦元之简④.而笑李渤之陋也⑤.舍南舍北皆春水⑥.但见群鸥日日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背诵和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鉴”“顷”“着”“简”“渤”“鸥”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来自四面八方的热血青年,打着背包奔赴这片连一杯淡水、一捧黄土也要到几十公里外去取的盐湖边扎下帐篷。最原始的铁勺、铁耙、铁钻、铁锹,都是他们使用的工具。他们穿上水靴蹚入盐池挖盐,土法上马生产出第一批钾肥,填补了中国没有钾肥生产的空白。如今,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一块块分割整齐的湖田一个比一个大,一艘艘现代化采盐船正在抽吸湖里的卤水。厂房里生产大量钾肥,A,不用问,现代化的设备替代了繁重的人工劳动,人力大大节省了……察尔汗盐湖大规模开发的序幕已经拉开。走上“万丈盐桥”,公路就像一座桥悬浮在卤水上面。宽阔光滑的路面,与周围自然结成的盐盖连成一体。脚下没有奔腾的流水,而是注满涌动卤水的盐盖。踩在上面,平稳踏实,感觉与城市里的柏油马路没有两样。有趣的是盐桥维修的方法别具一格,一旦路面出现坑坑洼洼,只要从附近的盐盖上铲一点盐粒,再去路边挖的盐水坑里舀一勺浓浓的卤水浇上去,盐粒融化后凝固,B。漫步盐湖间,一个个盐体结晶宛如春天盛开的花朵。千姿百态的珍珠盐、玻璃盐、珊瑚盐、水晶盐、雪花盐,这儿一簇,那儿一丛,丛丛簇簇恣意绽放在盐湖中,直奔我的眼底。这些梦幻般的盐花呈现出的鬼斧神工,虽然不可能人工复制,但那些被时光刻录的留存,仍旧埋藏在深深的盐湖中,我心里涌起一种莫名的激动。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19.请简要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20.文中的画横线句子如果改成“打着背包奔赴这片盐湖边扎下帐篷”,与原文意思基本相同,但原文的表达效果更好,请简要分析。【答案】18.A工人却没有看到几个B路面很快平整如初19.①“这儿一簇,那儿一丛”既表明了盐体结晶的分布广,又句式整齐,节奏感强,增强了文章的气势。②运用拟人,用“恣意”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盐体结晶任意、不受拘束的特点,增强了盐体结晶自然形成各种形态的表达力度。③用“直奔”一词形象写出盐体结晶形态多、颜色鲜艳,亮人眼球,从而引起“我”的注意与惊叹。20.①原文用数量词“一杯”“一捧”与“几十公里”形成对比,有力地表现了热血青年当年挖盐的生活环境的恶劣。②原文用“连⋯⋯也⋯⋯”的句式强调了客观存在的事实,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③而改句为一般陈述句,无强调之意,语意较为平淡。【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A下文说“现代化的设备替代了繁重的人工劳动”,可见厂房里工人很少,应填:工人却没有看到几个。B语境在说盐桥维修的方法,强调维修简单、快捷,最后的结果自然是让路面平整,应填:路面很快平整如初。【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①“这儿一簇,那儿一丛”内容上,形容盐体结晶千姿百态,分布广泛;句式上,结构对称整齐,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语势。②“丛丛簇簇恣意绽放在盐湖中”用“恣意”描写盐体结晶如花朵盛开的情态,把盐体结晶人格化,突出其自由、无拘无束的特点;③“直奔我眼底”用“直奔”描绘千姿百态的盐体结晶对我视觉的冲击力,突出其形态多、颜色鲜艳的特点,从而引起“我”的注意与惊叹。【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①从用词看,原句“连一杯淡水、一捧黄土也要到几十公里外去取的盐湖”形容盐湖,用数量词“一杯”“一捧”与“几十公里”对比,表现了热血青年当年挖盐的生活环境的恶劣。改句“这片盐湖”缺少对盐湖环境恶劣的直观感受。②从句式看,原句用“连⋯⋯也⋯⋯”的句式,有强调作用,增强了事实的无可辩驳的力量,使语言有表现力。改句“打着背包奔赴这片盐湖边扎下帐篷”为一般陈述句,语气和语意表达都平淡,不如原句强调效果明显。(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树蜗牛是波利尼西亚诸岛的本土物种,其身长不到2.5厘米,但它们对当地生态的作用是巨大的:树蜗牛既能限制对植物有害的真菌生长,又能让植物残体(如落叶)中的养分迅速回到土壤。因此,它们是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运行的重要一员。可惜,这些树蜗牛在岛上死亡殆尽了。原因要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喜欢吃蜗牛的法国人将大蜗牛带到了波利尼西亚诸岛。谁料到,本应该老老实实待在厨房的大蜗牛陆续逃亡,并在当地大肆繁殖。大蜗牛以约500多种植物为食物,缺乏天敌的它们在岛上大肆啃食植物,严重破败了岛上的生态系统。为了抑制大蜗牛,法国人又将大蜗牛的天敌——狼蜗牛引入受大蜗牛祸害的岛屿。不过,狼蜗牛不仅捕食美味的大蜗牛,岛上一些本地小蜗牛也成了狼蜗牛的食物,其中就包括对岛上生态系统有重要意义的树蜗牛。在狼蜗牛的横扫之下,本地树蜗牛几乎灭绝。在树蜗牛消失后,不仅森林严重退化,而且农业用地的肥力下降,当地农民不得不扩大对土地的开垦,以满足生存之需。然而,结果又导致森林进一步被农田蚕食。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2.请用疑问句分别给第一段和第二段添加一个小标题,均不超过15个字。【答案】21.修改示例:大蜗牛以500多种植物为食物,缺乏天敌的它们在岛上大肆啃食植物,严重破坏了岛上的生态系统。为了抑制大蜗牛的繁殖,法国人又将大蜗牛的天敌——狼蜗牛引入受大蜗牛祸害的岛屿。22.第一段:树蜗牛对生态系统有什么作用?第二段:树蜗牛是如何消失的?【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第一处,成分赘余,“约”与“多”语意重复,删掉“约”或“多”。第二处,搭配不当,“破败……生态系统”动宾搭配不当,把“破败”改为“破坏”。第三处,“抑制大蜗牛”,成分残缺或搭配不当,在“抑制大蜗牛”后补上中心词“的繁殖”。【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选用句式的能力。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