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预检袋生产流程_第1页
烟叶预检袋生产流程_第2页
烟叶预检袋生产流程_第3页
烟叶预检袋生产流程_第4页
烟叶预检袋生产流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烟叶预检袋生产流程烟叶预检袋生产流程(一)将烘烤下杆后的烟叶,适当回潮,要按炉次分别保管,不得堆放在一块。(二)对于回潮后的烟叶,严格按照42级国家标准进行分级。(三)坚决执行散叶收购,按照先分清部位,再分清颜色的分级原则,依据烟叶品质因素和控制因素分开等级,对于杂色超限、破损超限、水分超限、火烧、霉变的烟叶不予列级。(四)分级后的烟叶,经预检人员鉴定合格后,当场打成30斤左右的小捆,按售烟早晚、顺序、分炉进行妥善保管。需勤翻垛,严防水分超限和霉变(水分控制在16%-17%)。(五)严禁混等级、混部位、混色组烟叶,等级纯度必须达到85%以上。验收规则及说明

一、定级原则。烤烟的成熟度、叶片结构、身份、油分、色度、长度都达到某级规定,残伤不超过某级允许度时,才定为某级。这一原则表明,该标准中对各级品质因素规定的都是最低档次要求,而残伤规定的是最大允许度。所以,只有当烟叶品质因素达到某级的最低档次要求,残伤不超过该级最大允许度时,才能定为某级。或者说,对某一等级而言,允许一个或多个品质因素高于要求,但不允许任何一个品质因素低于要求,不允许残伤超过规定的允许度。例:有一批中部橘黄烟叶,其评级因素档次分别为:成熟、疏松、中等、有、强、43cm、20%。从各品质因素看,均符合或超过中部橘黄二级(C2F)规定,但残伤超过了C2F规定的允许度(15%),所以只能定为中部橘黄三级(C3F)。二、最终等级的确定。当重新检验时与已确定之级不符,则原定级无效。此规则表明,在验收中,任何一方对检验结果有不同意见时,可以按规定提出复验,并以复验结果为准。三、一批烟叶介于两种颜色的界限上,则视其他品质因素先定颜色后定级。各颜色档次划分是根据大多数烟叶颜色可分程度确定的,但烟叶颜色由浅至深的变化是连续的,颜色间不可能有明显的空当,必然会有些烟叶的颜色正好介于两种颜色的界限上(或介于L与F之间,或介于F与R之间),难以确切判定颜色归属。针对这种情况,本条款规定,可以参考其他品质因素来确定归属。这里所指其他品质因素主要是指身份、油分。因为一般情况下,同部位的烟叶,橘黄色烟叶要比柠檬黄色烟叶的身份偏厚、油分偏多;橘黄色烟叶比红棕色烟叶身份偏薄、油分偏多。例:如果有一批上部烟叶,颜色介于橘黄色和红棕色之间,且身份比一般橘黄色烟叶厚,油分比一般橘黄色烟叶少,则可在红棕色组定级。四、一批烟叶在两个等级界限上,则定较低等级。烟叶分级因素各档次是人为划分的,而烟叶的品质却是千差万别的,每个因素变化也是连续的,在标准实际执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有的烟叶的品质因素介于两种程度档次的界限间,往往很难定其归属。鉴于此,本规则规定,处于两个等级界限上的烟叶定较低等级。例:有一批下部柠檬黄色烟叶,各品质因素依次为成熟、疏松、稍薄-薄、有、强、40cm、5%。尽管其他因素均符合X1L的要求,但身份却处在“稍薄”(X1L的身份)和“薄”(X2L的身份)界限上,依据条款规定,只能定为较低等级(X2L)。五、一批烟叶品质因素为B级,其中一个因素低于B级规定,则定C级;一个或多个因素高于B级,仍为B级。六、青片、霜冻烟叶、火伤、火熏、异味、霉变、掺杂、水分超限等均不列级,不予收购。此条款规定,对于没有使用价值或变质或不符合规格要求的烟叶拒绝收购,以保证国家、集体和消费者的利益。七、中下部杂色1级(CX1K)限于腰叶、下二棚部位。此条款规定指出,CX1K的烟叶,除分级因素要符合该级规定外,还必须具备腰叶、下二棚叶的条件,二者必须同时符合规定,才能定为CX1K。对于部位符合CX1K的要求而分级因素达不到相应规定者,则不能定为该级。反之亦然。八、光滑叶1级(S1)限于腰叶,上、下二棚部位。光滑叶组没有分部位,在定级时规定,S1的烟叶,除分级因素要符合该级规定外,还必须符合部位规定的要求,才能定为S1。九、青黄1级(GY1)限于含青二成以下的烟叶。此条款规定,GY1的烟叶,除分级因素要符合该级规定要求外,还要符合含青度的要求,即含青度限于二成以下。含青度超过二成,则不能定为GY1。十、青黄2级(GY2)限于含青三成以下的烟叶。十一、完熟叶组(H)中的H1F为橘黄色,H2F包括橘黄和红棕色。十二、中部微带青,质量低于C3V的烟叶,应列入X2V定级。此条款的含义是,V组的烟叶定级,不仅要含青状况属于微带青范畴,而且品质规定也要符合相应部位的微带青叶组等级要求,才能在某部位微带青叶组内定级。如中部烟叶,若含青状况属于微带青,分级因素也符合C3V的规定,则定为C3V;若虽然含青状况符合微带青,但分级因素档次低于C3V的品质规定,则应视其品质状况确定是归入X2V还是GY组。例:某中部烟叶,含青状况属微带青,分级因素中其他因素档次均符合C3V的规定,只有油分为“稍有”,根据条款规定可定为X2V。如果某中部烟叶,含青程度属微带青,分级因素中其他因素达到C3V的规定,而油分档次为“少(X2V的油分要求“稍有"),则此批烟叶既不符合C3V,也不符合X2V的要求,只能是级外烟了。十三、中部叶短于35cm者在下部叶组定级。此规定不能被理解为当中部叶因叶长不足35厘米而列入下部叶组定级时,可不再考虑其长度。确切理解是,中部叶短于35厘米者,可在下部叶组依其品质因素在相应级别定级。如果中部烟叶因长度短于35cm打入下部叶组定级,则意味着只能在下部的3级(含3级)以下定级了。因为下部1级的长度规定不低于40cm,2级规定不低于35cm,这已经将中部不足35cm的烟叶排除在外了。此条款规定看起来似严,但如果按照“三化”生产,中部烟叶几乎不可能短于35cm,所以此条款规定对提高烟田管理水平、促进科学种烟是有利的。十四、杂色面积超过20%的烟叶,在杂色组定级。十五、杂色面积少于20%的烟叶,允许在正组定级,但杂色与残伤相加之和不得超过相应等级的残伤百分数,超过者定为下一级;杂色与残伤之和超过该组最低等级残伤允许度者,可在杂色组内适当定级。此条款有三层含义:

第一,含杂色面积小于20%的烟叶,不作为杂色烟处理,可列入正组定级。第二,杂色面积小于20%的烟叶的定级,应将杂色与残伤合并起来计算,看其所加之和是否超过相应等级的残伤百分数,没有超过者,则在相应等级定级。例:有一批下部橘黄烟叶,各项品质因素符合X1F要求,但其含杂色10%、残伤8%,根据条款,杂色与残伤之和为18%,超过了XIF的规定,符合X2F的残伤允许度,故应定为X2F。第三,虽然杂色面积小于20%,但杂色与残伤之和超过相应部位最低等级的残伤允许度,可在相应部位杂色组定级。标准中规定下部正组烟叶最低等级残伤允许度为35%,中部正组最低等级残伤允许度为30%,上部正组最低等级残伤允许度为35%。如果下部叶杂色残伤之和超过35%,中部叶杂色残伤之和超过30%,上部叶杂色残伤之和超过35%,则在杂色组定级。例:某上部烟叶,含杂色18%,有残伤20%,按规定只能在BK定级。十六、CX1K杂色面积不超过30%,超过30%为下一个等级。

十七、B1K杂色面积不超过30%。十八、B2K杂色面积不超过40%,超过40%,为下一个等级。十九、褪色叶在光滑叶组定级。褪色烟叶初烤后表现并不明显,经一段时间贮存后,烟叶颜色变淡,正面灰黄发白,叶背呈灰白色,色泽暗淡。褪色烟叶的香气差、吃味平淡、杂气重。由于标准未将此类烟叶单独列组,因此根据其使用价值,将其归入光滑叶组定级。二十、基本色影响不明显的轻度烤红烟,在相应部位、颜色组别2级以下定级。此条款规定对基本色影响不明显的轻度烤红烟不在杂色组定级,但考虑到轻度烤红对品质的影响,定级时规定只能在相应部位、颜色组别的2级以下定级。二十一、叶片上同时存在光滑与杂色的烟叶在杂色组定级。此条款的含义是:当叶片上光滑与杂色并存,并且光滑与杂色面积都大于20%时,这类烟叶归入杂色组定级,不允许在光滑叶组定级。二十二、青黄烟叶片上存在杂色时仍在青黄叶组按质定级。当青黄与杂色共存于一张叶片时,无论含杂色面积是否超过20%,一律都作为青黄叶处理。同样,青黄烟叶片上含有光滑,也仍作青黄叶处理。也就是说,青黄叶组内允许含有杂色或光滑的青黄叶片,而杂色和光滑叶组内不允许存在青黄叶。此外,杂色与微带青共存或光滑与微带青共存,则可仍在杂色或光滑叶组内定级。二十三、破损率的计算是以一把烟叶内破损总面积占把内烟叶应有总面积的百分比计算,每张叶片的完整度必须达到50%以上,低于50%者列为级外烟。

破损率的计算公式:破损率(%)=这种计算方法的规定,实际上是放宽了对破损的要求,可以使一部分破损较大但质量好的烟叶不致因破损而被降级,做到物尽其用,充分利用国家资源。破损率规定见表10-17。二十四、纯度允差的规定见表10-17。二十五、凡列不进标准级别但尚有使用价值的烟叶,可视作级外烟。收购部门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议定收购,否则,拒收购。

此条款表明,对于尚有使用价值的级外烟,将由收购部门根据用户情况,以销定购。这里的级外烟不包括第6条所列的一系列烟叶。卷烟制造工艺流程由制丝(原料加工)、卷接(卷制成型)、包装(包装成品)三个主要过程组成。1制丝工艺包括备料、回潮、贮叶、切丝、烘丝、叶丝梗丝混合、加香、加料、贮丝等工序。其工艺任务是将各种烟叶制成配比均匀、纯净无杂质,宽度、水分、温度均符合各等级卷烟工艺要求的烟丝。2卷接工艺包括喂丝、烟支卷制、滤嘴接装等工序。其工艺任务是充分发挥设备效率,将合格的烟丝按照制造规格及质量标准,卷制成合格的烟支,接装成滤嘴烟支。3包装工艺采用多种包装材料和包装机械,将经烘焙后水分合格的烟支,包装成符合产品质量标准、便于贮运和销售的成品。盘纸:因卷烟纸是卷筒形式的纸张,习惯将卷烟纸称为盘纸。滤材:指成型滤嘴棒时所采用的纤维材料,如:醋酸纤维、聚丙烯纤维等。卷烟生产主要工艺过程现代意义的卷烟产品,其制作过程大致要经过烟叶初烤、打叶复烤、烟叶发酵、卷烟配方、卷烟制丝、烟支制卷、卷烟包装七个大项的生产工艺流程,才能作为商品流转到消费者手中。每支香醇浓郁的香烟,都凝结着千百烟草人的心血与汗水,渗透着不断发展着的新技术和企业文化的内涵。1烟叶初烤这是把种植的烟叶变成卷烟原料的首要环节。是农民把从田间采收的鲜烟叶放置烤房中烘烤调制,使其成为卷烟原料“原烟”的过程。经过烘烤后的烟叶,在内含物质、外观形态以及细微结构上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外观上看,烟叶颜色由黄绿色变成黄色;烟叶的含水量由80~90%的膨胀状态变为凋萎、干枯直到干焦。这两个变化反映的是烟草叶片有机物质的转化、分解和某些缩合的生化变化,它是化学酶促反应过程和水分散失的物理过程。这些变化,正是鲜烟转化为原烟,显现其特有香味和理想色泽的必经之路。2打叶复烤初烤后的烟叶转为卷烟工业生产原料要经过复烤,是因为初烤的烟叶,由于分级(依据颜色、大小评定等级)、扎把时回潮不匀,加之各地气候和存放条件不同,含水量很不一致。含水量高的,易霉烂变质。烟叶复烤的作用:一是调整水分,防止霉变;二是排除杂气,净化香气;三是杀虫灭菌,有利储存;四是保持色泽,利于生产。经过再次加热干燥的复烤烟叶,理化特性进一步优化,烟叶品质提高,吸湿性减弱,利于烟叶在存储过程中的自然醇化。3烟叶发酵分为自然发酵和人工发酵两种方法:1自然发酵法是把复烤后的烟叶存放在仓库中,随着自然气候条件变化所产生影响,促使烟叶内在质量转化。这种自然发酵的方法又叫自然醇化,或称醇化或陈化,是最温和的发酵方法。国内许多生产厂家所用原料,一般都是使用自然发酵2~3年的烟叶。2人工发酵法是将新烟放在有温湿度控制的发酵室内,加速烟叶的陈化过程,以便在短时间内取得改善原料品质的效果。人工发酵后的烟叶在颜色、香味和刺激性等方面虽然逊于自然发酵,但较新烟的质量仍有明显改善。卷烟生产厂家广泛应用这种发酵法,在于它发酵周期短,库存占用少,资金周转快。4卷烟配方正像厨师在烹调前先要准备好佳肴的主要材料和辅料一样,卷烟产品的制作也需追求色泽、香气、吃味和安全性的和谐统一。把各种类型、等级、风格的烟叶原料和香精香料等辅料合理搭配在一起,使之产生最佳的品质效果,即是卷烟配方。加香加料是卷烟配方中的“调味”技术。通过叶组配方,卷烟的等级品质得到基本保证,但还会存有一些不纯净的气味,这就需要通过加香加料来改善。烟用香精均对人体无害。配方复杂,由专业人员设计调制,制成溶液,以备喷洒到烟丝中。5卷烟制丝在卷烟生产过程中,制丝的工艺流程最长、工序最繁杂、设备种类也最多。卷烟制丝技术的主要工艺目的:一是用于卷制的烟丝质量稳定一致,保证原料配比均匀、香精液料施用均匀、烟丝宽度合适、水分均匀。二是制出的烟丝填充值高,增加韧性,节约原料。三是尽可能减少造碎,降低损耗。制丝的工艺流程分为制叶片、制梗丝、制叶丝三个相对独立的工艺过程与组合。包括:烟叶回潮、配比、润叶、贮叶、切丝、烘丝、;润梗、压梗、梗膨胀、切梗、烘梗丝;烟草薄片润泽与切丝等工序。再将叶丝、梗丝、薄片丝均匀地混合掺配,经冷却后喷洒香精香料。6烟支卷制是利用专门的卷烟卷接设备,将卷烟原辅材料制造成滤嘴烟支或无滤嘴烟支的过程。卷烟卷制的整个工艺流程分为卷制和接装两部分。卷制部分由烟丝进料、钢印供纸、卷制成型和烟支切割4个系统构成;接装部分由烟支供给、滤嘴供给、接装纸供给3个系统构成。在卷烟厂的卷制生产车间,有许多台卷接机组,可以同时完成相同或不同牌号与规格的卷烟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