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第2课时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_第1页
1.3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第2课时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_第2页
1.3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第2课时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_第3页
1.3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第2课时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_第4页
1.3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第2课时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公认的衰老理论认为:生命衰老和病变的过程也就是氧化的速度超过了还原的速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课时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与实质氧化还原反应氧气与磷、硫、铁的反应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都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这类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活动单元一

“重现”——氧化与还原活动单元一

“重现”——氧化与还原含氧化合物里氧被夺去的反应叫还原反应。活动单元一

“重现”——氧化与还原(氧化反应)2CuO+

C==2Cu+CO2↑失氧,被还原得氧,被氧化(还原反应)高温(氧化反应)CuO+

H2

==Cu+H2O失氧,被还原得氧,被氧化(还原反应)高温高温(还原反应)失氧,被还原得氧,被氧化(氧化反应)2Fe2O3+3C==4Fe+3CO2↑(还原反应)失氧,被还原得氧,被氧化(氧化反应)Fe2O3+3H2==2Fe+3H2O活动单元一

“重现”——氧化与还原高温得到氧失去氧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活动单元一

“重现”——氧化与还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反应过程中有氧元素得失的化学反应。直到19世纪,化合价概念被提出,科学家们发现有一类化学反应和我们经典的氧化还原反应非常的相似。(氧化反应)2CuO+

C==2Cu+CO2↑失氧,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得氧,化合价升高被氧化(还原反应)高温(氧化反应)CuO+

H2

==Cu+H2O(还原反应)高温高温(还原反应)(氧化反应)2Fe2O3+3C==4Fe+3CO2↑高温(还原反应)(氧化反应)Fe2O3+3H2==2Fe+3H2O0+4+20得氧,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失氧,化合价降低被还原0+1+300+1+20得氧,化合价升高被氧化+30+40得氧,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失氧,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失氧,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活动单元二

“再识”——氧化还原反应2Na+Cl2==2NaCl点燃0+1化合价降低,被还原0-1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还原反应)0+10-1(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点燃H2+Cl2

==2HCl

活动单元二

“再识”——氧化还原反应Fe+CuSO4==FeSO4+Cu0+2+20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高化合价降低活动单元二

“再识”——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练习】判断正误1.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氧元素的参与。2.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能只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高,而无元素化合价的降低。×××活动单元二

“再识”——氧化还原反应但是在19世纪科学家并不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合价为什么会发生变化,随着科学的发展,电子被发现了,到20世纪末价电子理论也被逐步建立起来了,科学家才得以从微观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活动单元三

“再探”——氧化还原反应请同学们阅读教材36页到37页前两段回答以下问题。

1、钠原子和氯原子如何形成氯化钠?

2、氢原子与氯原子又是怎样形成氯化氢?

3、两者的形成过程有什么差异?Na钠原子氯原子eCl281+1128+11287+17288+17NaClNaNa+ClCl-Na+Cl-带正电的钠原子氯离子钠离子eNaCl化合价变化原因之一电子得失活动单元三

“再探”——氧化还原反应2Na+Cl2==2NaCl点燃0+1化合价降低,被还原0-1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活动单元三

“再探”——氧化还原反应得到2×e-失去2×e-物质在反应中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物质在反应中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21+12287+17氢(H)氯(Cl)ClHClHHCl电子偏离电子偏向化合价升高化合价降低发生氧化反应发生还原反应活动单元三

“再探”——氧化与还原化合价变化原因之二—共用电子对的偏移化合价升高化合价降低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活动单元三

“再探”——氧化还原反应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发生了电子的转移。怎样才能延缓衰老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得失氧化合价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宏观微观拉瓦锡金属焙烧实验化合价理论的逐步完善价电子理论的逐步建立未完待续现象本质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课时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温故而知新——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高化合价降低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氧化还原反应记忆口诀:“升失氧,降得还”(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下面这些方程式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Na2O+H2O==2NaOH2KMnO4==K2MnO4+MnO2+O2Na2CO3+BaCl2==BaCO3+2NaCl2NaOH+MgCl2==Mg(OH)2+2NaClZn+2HCl==ZnCl2+H2

2Al+Fe2O3==Al2O3+2Fe高温CaCO3==CaO+CO2

高温C+O2==CO2

点燃结合这些反应,请在学案上画出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以及非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图。√√√√××××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1、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基本概念(1)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即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是氧化剂。

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即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是还原剂。2Na+Cl2==2NaCl点燃0+1化合价降低,被还原0-1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得到2×e-失去2×e-还原剂氧化剂记忆口诀:“升失氧化还原剂,降得还原氧化剂”1、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基本概念(2)氧化性和还原性

氧化性:物质得到电子的能力,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还原性:物质失去电子的能力,还原剂具有还原性。(1)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即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是氧化剂。

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即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是还原剂。(3)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后的生成物。

还原产物:氧化剂得到电子被还原后的生成物。高温(还原反应)(氧化反应)Fe2O3+3H2==2Fe+3H2O+1+300得氧,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失氧,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得到2×3e-失去6×e-Fe2O3(氧化剂)+3H2

(还原剂)==2Fe(还原产物)+3H2O(氧化产物)高温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氧化反应)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是否一定为同种物质?2、氧化剂、还原剂与元素化合价的关系元素价态具有的性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作用最高价只具有氧化性氧化剂中间价即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氧化剂或还原剂(即做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最低价只具有还原性还原剂通常元素处于最高价时,具有强氧化性,那是否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都具有强氧化性呢?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氧化反应)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氧化性强)(还原性强)(还原性较弱)(氧化性较弱)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3、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依据反应原理判断3、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依据金属性活动顺序表“易失者,不易得”,如钠比镁易失去电子,则钠离子比镁离子难得电子,因此钠的还原性比镁强,但是钠离子比镁离子的氧化性弱。4、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意义:表示反应前后同一元素原子或离子间电子转移的情况。高温Fe2O3+3H2==2Fe+3H2O失去6×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得到2×3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注得失,标变价,画箭头注意事项:①箭头箭尾必须连接同一元素,箭头指向生成物,箭尾连接反应物②箭头上标明“得到”或“失去”,得到和失去电子总数应相等③电子转移数目用a×be-的形式表示,a表示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