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1页
陕西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2页
陕西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3页
陕西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4页
陕西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陕西神木石峁遗址是目前所见龙山文化最大的城址。古城由皇城台、内城和外城三重结构组成,城防设施完备,规模宏大。石峁人在修建城墙过程中,将玉钺(兵器)、玉牙璋(礼仪性兵器)等玉器嵌入墙体或埋入墙根,有考古学家认为这是希望城址安稳永固。由此表明,当时()A.定居生活出现 B.建筑技术明显进步C私有制已产生 D.国家形态初步具备2.西汉武帝末年,隽不疑任青州刺史。武帝去世后,昭帝即位,“齐孝王孙刘泽交结郡国豪杰谋反,欲先杀青州刺史。不疑发觉,收捕,皆伏其辜”。因此,昭帝擢升隽不疑为京兆尹,并“赐钱百万”。据此推断,西汉刺史制度()A.扩大了皇权范围 B.有利于选拔郡国官员C.加强了中央集权 D.确保了官员清正廉洁3.西晋末年,部分中原士人为避战乱,举族迁往河西。当地相对安定,重视文教,学风蔚然,儒家文化得以存续、发展。北魏统一北方后,河西士人大多被东迁平城,其学说成为北方儒家文化的重要来源。这说明()A.人口迁移实现了文化传播延续 B.人口迁徙推动河西经济开发C.移民提高了迁入地的文化水平 D.北魏时期河西成为儒学重镇4.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誓游西方以问所惑”,历时17年,游历天竺130国。后晋《旧唐书·玄奘传》里,玄奘“往游西域,辩博出群,所在必为讲释论难,蕃人远近咸尊伏之”。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玄奘被塑造为一心求法,历经磨难,最终修成正果的高僧。这反映了()A.文学作品与史传记载差异巨大 B.唐代典籍中玄奘形象更真实C.文学作品完全颠覆了历史真相 D.玄奘形象是层累建构的结果5.陕西省澄城县存有道光元年(1821年)刻立的《合村公议禁条碑》。碑文列有禁止窝赌、偷谷、偷苗、偷水、折树、“纵放六畜,践踏青苗”等多项规约。“凡此数条,若能遵而行之⋯⋯数年之间,咸知礼规,仁让成风”。这表明()A.乡规民约成效显著 B.基层治理敦风厉俗C.礼刑并用律令合一 D.生态危机日益凸显6.郑观应曾撰写《盛世危言》《易言》等论著,大谈商战,倡导改良。光绪帝诏令刊刻《盛世危言·前编》,加上科考改试时策,郑氏著作因此风行一时。据研究,1894年到1900年,《盛世危言·前编》《易言》刊刻了20种版本,这种密集出版的程度,相当罕见。这反映了()A.实业救国思潮已经出现 B.出版事业实现近代转型C.社会变革历程曲折艰难 D.变法图强成为时代主题7.1933年初,国民党军队对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根据地发展面临严重困难。为此,《红色中华》(第51期)社论指出:“用与进行战争同样的热忱与英勇来开展在经济战线上,生产战线上的突击。生产战线上的胜利,是前方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这意在强调()A.土地革命当时根本任务 B.要围绕革命斗争开展经济建设C.要积极调动民众革命热情 D.武装斗争和经济建设同等重要8.检索《救亡之声:中国抗日战争歌曲汇编》发现,歌名中以“中国”“中华”“祖国”为首词的有80余首,以“保”为首字如“保家”“保国”的有70余首;以每首歌曲中出现的词汇单次计算,其中“民族”有462首,“中华”有291首,“中华民族”有236首。上述关键词体现了抗战歌曲对()A.民族认同的彰显 B.保家保国的呼吁C.抗战信心的鼓舞 D.民族精神的发掘9.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地方拥军优属,军队拥政爱民”工作,这既鼓舞了军、烈属的生产积极性,也直接鼓舞了前方将士的士气。据此可知,“双拥”工作的开展()A.保障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提高了军、烈属的社会地位C.推动了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 D.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10.1982年3月,上海率先开展“振兴中华”职工读书活动,得到中央的肯定后在各地推广开来。到1983年10月,全国参加读书活动的职工达到1000万人左右,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了读书指导委员会。这一活动的持续开展()A.体现了高等教育成效 B.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C.落实了科教兴国战略 D.深化了国有企业改革11.考古学家曾发掘出一枚贵霜帝国铸造的金币。该金币用希腊技术制作;正面图案为手持波斯拜火教火炬的国王,背面图案为举起右手、手掌向外的佛陀;金币两面都镌刻着希腊字母。这反映了贵霜帝国()A.技术精湛,世界领先 B.经济发达,商业繁荣C.交融东西,文化多元 D.武力强大,对外扩张12.中世纪欧洲普遍实行封君封臣制度。法国卡佩王朝初期王权衰弱,贵族之间征伐不断;晚期则王权强大,政局稳定,社会秩序井然。这可用于说明,当时的法国()A.地理环境决定制度实施 B.社会安定导致王权强化C.贵族政治危及政局稳定 D.王权强弱影响制度成效13.14世纪,“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在《秘密》等著作中表达了弃绝俗世、寻求心灵宁静愿望,引起了同时代人文主义者的共鸣。15世纪,布鲁尼、马基雅维利等人文主义者却积极任职于佛罗伦萨政府,运用古典文化知识完善城邦政治制度。这表明人文主义者()A.开始用理性改造世界 B.经历了价值观的变化C.追求合理的政治地位 D.挣脱了宗教信仰束缚14.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垃圾治理成为城市面临的重要问题。19世纪上半叶,伦敦生活垃圾治理主要依赖私人承包,绝大多数生活垃圾都有对应的再利用途径(如表所示)。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垃圾种类再利用途径煤灰、煤渣制砖、农肥破布、碎布造纸、制衣帽碎瓷器建筑、铺路厨余垃圾农业肥料各类破旧用品出售给对应废品回收货商A.市场活动的多元化 B.城市规模的扩大化C.都市生活的贫困化 D.城市治理的专业化15.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伴侣一号”,引起世界普遍关注。美国随即于1958年1月31日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探险者一号”,并于7月创立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这反映了()A美苏争霸全面转向科技领域 B.美国较苏联更重视科技发展C.科技竞争是冷战的重要内容 D.两极格局之下美苏势均力敌16.随着殖民侵略加剧,大量白人移民涌入非洲,他们自视为特殊族群并持有“白人至上”种族观念。1961年南非独立后,当局长期实行种族隔离政策,广大南非人民并未获得真正的民族解放。据此可知()A.种族问题成为南非独立的障碍 B.新兴国家发展受殖民历史影响C.落后的观念长期制约经济发展 D.殖民主义导致南非的持续动荡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辽宋夏金时期,各政权之间经济往来十分密切,宋金贸易尤为突出。南宋曾多次“禁客旅私贩茶货,私渡淮河,与北客私相博易”,但民间贸易仍有发展。由南宋贩入金的,有米、麦、粟、茶叶、水牛皮、漆货、箭竿、羽毛、皮革、银两、铜钱、书籍等物,甚至还有耕牛等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由金贩入南宋的,有食盐、麦面等物。民间贸易的路线,主要集中在淮河流域。当时南北货运不畅,双方的物品因供需失调而价格相差悬殊,故利润较为丰厚。由于重利的吸引,参与宋金民间贸易的人数众多。——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会要辑稿》《中外历史纲要》(上)等(1)根据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金民间贸易的基本特征。(2)根据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金民间贸易的主要影响。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过去遗留给边区的除愚昧和贫穷外,还有流行感冒、猩红热、天花等各种疾病,夺去了很多百姓的生命。老百姓除跳巫拜佛外,不知卫生医药为何事。1941年,边区医院、卫生所、卫生人员训练班等机关,经常为老百姓医病、下乡治疗与宣传。毛泽东主席提出要中西医合作,开展群众卫生运动。边区召开卫生防疫会议,举行卫生展览会。边区参议会通过相关提案,卫生运动由此开始兴起。——摘编自《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党和政府确定了“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方针,有步骤地开展农村卫生工作,建立行政村卫生所、培养基层卫生人才、普及健康生活方式等,有效遏制了恶性传染病的传播。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完善医疗机构经营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增加医疗卫生资源的供给,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取得巨大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保障人民健康优先发展,推动形成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战略转变,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聚焦重大疾病,中国特色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基本建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摘编自《人民日报》《健康报》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举措。(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共产党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经验,并从社会治理的角度阐述其影响。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文字考察时段广泛使用区域主要传播方式历史影响拉丁文公元前一千纪—15世纪西欧、南欧、小亚细亚、南亚、北非古罗马的军事征服古罗马行政、司法管理的官方文字古罗马拉丁文化对周边地区的辐射罗马天主教的传播各地交流的媒介文字演变为现代欧洲各国的文字书写符号承载并传播西方古典文化应用于生物分类的命名规则、化学元素名称等汉字公元前二千纪—19世纪中叶中国、日本列岛、朝鲜半岛、蒙古、东南亚部分地区、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儒家文化和佛教的传播律令制度和科学技术的输出官方交流与互动的媒介知识群体的通用文字各地交流的媒介文字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吸收汉字文化,形成各自文字体系各国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各国共享的汉字书法艺术——摘编自(新西兰)费舍尔著,孙宝国译《文字的故事:从结绳记事到未来文字》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拉丁文和汉字传播方式的差异。(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字传播对文明进步的意义。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