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喀什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喀什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喀什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喀什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喀什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喀什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在试题卷上无效)1.中华文化悠远浩博,从孕育产生到恢宏壮大,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不同时期的文化体现了不同的特征,下列对明清文化概括最为妥帖的是()A.集成与转型 B.奠基与经典 C.鼎新与革新 D.经世与玄思〖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不同阶段文化特征,结合课本只是可知明清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成期,也是向近代文明的转型期,故A正确;结合课本知识可知奠基与经典是先秦时期,故B错误;鼎新与革新是隋唐时期的文化特点,故C错误;经世与玄思是魏晋时期文化的特点,故D错误。2.“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些诗句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____的内涵。()A.天人合一 B.家国情怀 C.自强不息 D.以人为本〖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材料“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说明愿将此身报效国家,又何须活着回来呢的悲伤情感;“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大意是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诗人爱国报国之情。“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均表现了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怀,B项正确;天人合一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认为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自强不息指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以人为本指以人为中心,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3.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传下来的大襟右衽、交领、宽袍大袖、博衣大带的这种服饰,延续于夏、商、周,直至元、明,并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对此较全面的认识是A.服饰文化包含了人类文化总和 B.以中国服饰为中心形成了东业文化圈C.服饰文化体现着落后影响先进 D.服饰文化既具传承性又具区域影响性〖答案〗D〖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黄帝的服饰对后世有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是指在中国影响深远,也影响了中国周边的日本朝鲜等,这说明服饰文化具有传承性和区域影响性。故选D。AB项说法偏激;C项说法错误,材料并未体现落后影响先进的内容。4.明朝时,中国对“东西方碰撞交融”积极应对,在文化知识的层面,呈现出比较开放与包容的态势。下列史实符合这一现象的是()A.吴承恩融合佛教思想创作《西游记》 B.徐光启与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C.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 D.欧洲传教士翻译“四书”“五经”等〖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利玛窦是明末来中国传教的意大利人,徐光启与利玛窦合作翻译的《几何原本》是介绍西方数学的著作,体现出当时在文化知识层面部分国人呈现出对西方科学文化比较开放与包容的态度,B项正确;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西方文化,A项错误;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与“东西方碰撞交融”无关,C项错误;欧洲传教士翻译“四书”“五经”等,并不能反映出中国文化知识界的态度,D项错误。5.世界各个地域的早期人类社会是人类多样文化的源头,下列作品属于古代西亚文化的是()A.《吉尔伽美什》 B.《罗摩衍那》C《荷马史诗》 D.《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据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古代西亚时期。据所学知识可知《吉尔伽美什》是目前已知世界最古老的英雄史诗,是一部苏美尔三大英雄之一的吉尔迦美什的赞歌,属于古代西亚文化,A项正确;《罗摩衍那》是古印度文化的代表,排除B项;《荷马史诗》和《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属于古希腊文明的代表,排除CD项。故选A项。6.作为历史上盛极一时的国家,极盛时期疆域东起印度河及葱岭,西抵大西洋沿岸,北达高加索山脉、里海以及法国南部,南至撒哈拉沙漠,国土面积达134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古代历史上东西方跨度最长的帝国之一。以下属于“这一国家”所创造的有()A.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B.从1到9的数字C.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D.《天方夜谭》〖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古时期阿拉伯帝国。根据材料描述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国家是阿拉伯帝国,《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作品,D项正确;古代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排除A项;印度人发明了从1到9的数字,排除B项;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排除C项。故选D项。7.对于希腊人来说,没有娱乐的生活是不值得去生活的。为此,希腊各城邦都建有剧场,为了便于观赏,剧场多利用山坡营造成半圆形。许多剧场至少可容纳一两万人,部分大剧场能容纳5—10万人。这反映了A.希腊各城邦民主政治的繁荣 B.希腊各城邦文学艺术气息浓厚C.整个希腊社会享乐主义盛行 D.对人的重视和世俗生活的追求〖答案〗D〖解析〗希腊人的生活中娱乐不可或缺,各城邦都建有规模大,便于观赏的大剧场,反映出古希腊对人的重视和世俗生活的追求,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希腊各城邦“民主政治的繁荣”,A项错误;“文学艺术气息浓厚”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错误;“享乐主义盛行”与材料主旨不符,C项错误。8.基督教认为,人的灵魂不死,人人都有来世,并为现世的恶人与善人建构了不同的彼岸世界——地狱与天堂。基督教一方面承认人有原罪,另一方面指出任何人都不是因为原罪而是因为自己作恶而坠入地狱的。这说明基督教()A.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B.形成了因信称义的观点C.具有劝善抑恶的社会功能 D.严重束缚人们个性发展〖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基督教教义中的原罪说,对于地狱和天堂的划分以及人们坠入地狱原因的分析,具有劝善抑恶的社会教化功能,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基督教在维护统治方面的作用问题,排除A项;“因信称义”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内容,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基督教严重束缚人们个性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9.为研究罗马法而搜集的史料中,属于第一手资料的是A.西塞罗《论义务》 B.科瓦略夫《古罗马史》C.《法学大辞典·罗马法分科》 D.周楠《<十二表法>中“私犯”规定的研究》〖答案〗A〖解析〗西塞罗的《论义务》属于当时的人所著书籍,属于第一手资料,故选A项;《古罗马史》《法学大辞典·罗马法分科》和《<十二表法>中“私犯”规定的研究》都属于后世人对古罗马和罗马法的研究资料,属于二手史料,不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10.马克思说:“宗教是被压迫心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公元前6世纪悉达多“众生平等”主张得以广泛传播的现实背景是()A.封建等级制 B.种姓制度 C.世卿世禄 D.世家门阀〖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建了佛教,提出“众生平等”的理念,针对的就是当时印度存在的种姓制度导致的不平等,B项正确;“众生平等”的主张能够广泛传播是因为当时种姓制度导致了严重的不平等,和封建等级制、世卿世禄制以及世家门阀制等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11.如图是出土于恰帕斯州北部锡莫霍韦尔地区(今墨西哥东南部)石斧上的一个侧面人像,可能代表着玉米神。绿石是与“珍贵”“生命”“繁衍”这些概念联系在一起的,绿石上的玉米神具有祈祷玉米丰收的寓意。这反映了A.印加人对玉米神的高度崇拜 B.玛雅人的农业以种植玉米为主C.阿兹特克人出口玉米颇负盛名 D.玛雅人以盛产绿石闻名于世〖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文物出土地点可以判断这是玛雅人活动区域,其对玉米神的崇拜说明当时玛雅人以种植玉米为主,B项正确;印加人生活在安第斯山脉地区,排除A项;阿兹特克人生活在北美洲南部墨西哥,排除C项;题干强调的是对玉米神的信仰而非生产绿石,排除D项。故选B项。12.约自公元前3500年起,繁衍壮大的印欧人开始分裂为多个部落,并逐渐向外迁徙。他们总是带着自己的家眷、习俗和武器来到一个个陌生的地方,并加以征服成为当地的主人。这说明当时印欧人A.主要靠游牧捕猎为生 B.仍过着原始群居生活C.代表了世界先进文明 D.掌握了农业生产技术〖答案〗A〖解析〗从题干中可看出古代的印欧人大迁徙的重要特征:带着家眷、习俗和武器,并征服一个个的地方成为当地的主人,这充分体现了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以打猎为生的生活特征,故A项正确;原始群居生活是人类进入氏族公社之前的生活状态,题干中明确提到古代印欧人已发展到部落生活阶段,故B项错误;在印欧人向外扩张时,当时世界上还有农耕文明,不能说游牧文明比农耕文明先进,故C项错误;如果印欧人掌握了农业生产技术,就过上了定居生活,不会四处迁徙了,故D项错误。13.16世纪,印第安人在给被征去矿山劳动的亲人送行时,就预先为他们举行送葬的仪式。据此可推知

()A.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 B.当时矿山劳动时间太长C.印第安人多被折磨致死 D.本民族固有的风俗习惯〖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可知,16世纪正是西欧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重要时期,西欧通过对美洲印第安人的残酷剥削积累财富,体现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A项正确;题干强调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没有涉及矿山劳动时间长,B项错误;印第安人多被折磨致死是表面现象,其实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C项错误;题干强调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无法推知是本民族固有的风俗习惯,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14.如图为1862年美国太平洋铁路修建时华工的照片,对这张照片解读正确的是()A.华工在美国取得了丰厚的报酬 B.华工的出现纯粹是个人的原因C.华工为近代美国开发做出贡献 D.该照片体现了黑奴贸易的罪恶〖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1862年美国太平洋铁路修建时华工的照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为了修筑横贯北美的太平洋铁路,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招募了大量华工。在修筑铁路过程中,两万多名华工承担了最为艰难的西段工程(长达1110千米),他们穿越海拔2100米的内华达山脉,建设了50座桥梁和十多条隧道,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为近代美国开发做出贡献,C项正确;华工在美国获取的工资依然比白人工人低30%左右,A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华工的出现既有个人原因,也有国内外政治因素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黑奴贸易”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15.截至目前,在美的非法移民已达1100万之多。2015年,美国公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排除通胀等其他因素,1990年至2013年,没有高中文凭的美国男性收入降低了20%,仅有高中文凭的美国男性收入也降低了13%。对这种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第三次科技革命拉大了美国贫富差距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引发经济"滞胀"C.经济全球化造成国际资源分配不平衡D.美国教育水平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答案〗C〖解析〗A、B材料无法体现;“在美非法移民已达1100万之多”反映了经济全球化促进劳务的国际化,“没有高中文凭的美国男性收入降低了20%,仅有高中文凭的美国男性收入也降低了13%”表明文凭较低的人群收入减少,社会政客精英阶层增长快,资源分配不平衡,故C正确;D不符合事实,排除。16.对如表解读正确的是()排名难民来源国2016年难民人数占全球难民比例难民产生的原因1叙利亚550万人约24%武装冲突2阿富汗250万人11%长期动荡暴力冲突3南苏丹140万人6%武装冲突①难民主要来自落后的国家和地区②发达国家对难民问题的产生无责任③战争、贫穷是难民产生的主要原因④和平与发展是解决难民问题的关键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2016年的西亚、非洲地区。依据材料概括可知:从难民的来源来看,主要来自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从难民产生的原因来看战争、贫穷是两大因素,对于解决难民问题的根源是杜绝难民的产生,所以和平与发展是解决难民问题的关键,由此可知①③④正确;发达国家对难民问题的产生无责任,不符合史实,发达国家对这些地区的掠夺是其发生战争的主要因素之一,②错误。故选B项。17.在秦始皇陵西侧一座古墓里面出土了大量文物,通过研究发现,这些文物全部都是秦时期的器物。其中金骆驼(如下图)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单体骆驼。金骆驼属于“双峰驼”造型,工艺精致,在当时的中原地区很少见。下列对金骆驼的历史研究价值最准确的理解是A.是研究秦代经济、科技、文化最重要的实物史料B.为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前的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依据C.证明了古代中国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最早交往D.证明张骞出使西域前就已存在多条中西交通道路〖答案〗B〖解析〗双峰驼并未产自中原地区,主要产于中亚地区,说明在秦朝时期中原和中亚地区有文化交流,这为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前的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依据,B正确;“最重要”扩大了这一文物的研究价值,排除A;金骆驼不能证明这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之间“最早交往”,排除C;金骆驼的出土不能证明“多条中西交通道路”存在,排除D。18.马克思的世界市场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世界市场是发展为世界规模的资产阶级经济社会的整体,狭义的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进行商品交换的领域。据此理解正确的是A.广义世界市场起源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狭义的世界市场是商品、资本等交换关系的总和C.在新航路开辟之前,狭义的世界市场已经存在D.前者是后者发展的前提,后者是前者发展的结果〖答案〗C〖解析〗根据“狭义的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进行商品交换的领域”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马克思所说的狭义的世界市场实际上在新航路开辟之前就已经在各国存在,故选C;广义的世界市场起源于新航路开辟,此时马克思主义尚未诞生,排除A;商品、资本等交换资源的综合是广义的世界市场,排除B;D项说法与题意相悖,应该是后者是前者的前提,前者是后者发展的结果,排除D。故选C。19.在希腊化世界中,被征服地区的原有上层人士接受希腊文化,说希腊语,模仿希腊人的生活方式,说明了()A.在希腊化世界中地域文化的变化 B.被征服地区居民完全希腊化C.希腊人的生活方式具有吸引力 D.亚历山大帝国实行专制统治〖答案〗A〖解析〗材料中强调的是“被征服地区的原有上层人士”主动接受希腊文化,模仿希腊人的生活方式,体现了希腊与被征服地区文化、生活方式等不断趋同,不断融合,说明了在希腊化世界中地域文化的变化,因此A正确;B说法过于绝对,错在“完全”,排除;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20.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说:法国大革命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拿破仑为此做出的贡献是①颁布《人权宣言》提出自由平等②颁布法律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③确立了法国的资产阶级共和政体④沉重打击了欧洲国家的封建势力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为摧毁统治欧洲的旧制度、建立新的社会政治秩序做出的贡献有颁布法律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通过对外战争沉重打击了欧洲国家的封建势力,②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1789年颁布《人权宣言》的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派,不是拿破仑,1804年拿破仑废除共和制,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①③不符合题意,与之组合的ABC三项错误。21.1960年,英国首相麦克米伦访问非洲时,他不无感慨的说:“变革之风已经吹遍这个大陆,不管我们喜不喜欢,民族意识的这种增长是个政治事实……”根据材料,对20世纪60年代“变革之风”出现的原因理解正确的是()①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宗主国的实力②殖民地民族民主意识广泛传播③宗主国主动放弃殖民统治④殖民地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960年(英国)。据所学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得各参战国实力遭到严重削弱,这些国家里包括众多的殖民国家,①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宗主国的实力正确;据材料“民族意识的这种增长是个政治事实”可知,②殖民地民族民主意识广泛传播正确;宗主国可以从殖民地中获得了许多的利益,不会主动放弃,排除③宗主国主动放弃殖民统治;据所学知识可知,殖民地独立运动的经济基础是经济的发展,所以④殖民地经济的发展是正确的。①②④是符合题意的,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22.二战后,埃及、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虽使用英语或法语,但都规定以本土语言为官方语言;新加坡、韩国等有着儒家文化背景的国家,重视发扬宽容和谐、吃苦耐劳和社会为先等精神,同时也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精华。这些现象说明,二战后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经济全球化推动文化交流C.各国发展道路一致 D.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协调统一〖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二战后的新兴国家在发展道路上既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性,也立足于本国本民族的发展传统,这体现出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协调统一,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全球化和多样化的协调统一,故AB项排除;各国的发展道路是多样化的,故C项排除。23.下表是宋代至清代我国不同类型的书院数量变化简表,由此可知,各类书院的数量发生相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官办%民办%其他%不明%宋代15.2870.69014.03元代17.2361.150.3321.28明代57.2129.840.2412.71清代56.6724.110.5618.59A.经济发展增强了人们求学的积极性B.科举制度改革提高了官办书院的质量C.统治阶级加强对文化思想领域的控制D.活字印刷术的革新推动了书院的普及〖答案〗C〖解析〗从表格可以看出:官办书院数量呈增长趋势,而其他类型的书院的数量则呈现下降趋势。由此可知,清朝更注重对书院(知识分子)思想的控制,故选C项;A项错在“人们求学积极性”在材料无法体现;B项错在“官办书院的质量提高”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活字印刷术的革新与书院普及没有直接关系,且表格无法体现“书院普及”,D项错误。故选C。24.中国已经成为推动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体现出一个文明大国守护人类共同财富的担当,这份担当体现在法律的不断完善中,其中强调“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确保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是()A.《世界遗产公约》 B.《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C.《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 D.《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正向题。依据本题主题干的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强调“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确保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C项正确;《世界遗产公约》是由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在巴黎通过的,排除A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是由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通过的,主要涉及的是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排除B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主要涉及的是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排除D项。故选C项。25.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曾在《世界遗产大全》一书的前言中说:“每个遗产既存在于本国独特的文化和自然环境中,又融入了人类和世界历史的大背景,就像一块传统海绵上的各种不可替代的装饰图案。”这段话强调的是()A.文化多样性 B.文化的全球性 C.文化的时代性 D.文化的区域性〖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现代(世界)。据本题材料“每个遗产既存在于本国独特的文化和自然环境中,又融入了人类和世界历史的大背景,就像一块传统海绵上的各种不可替代的装饰图案。”可知,每个遗产都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这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A项正确;材料只强调了文化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没有提到分布范围,排除B项;文化的时代性是指在不同的时期文化受到时代的影响而作出和时代特征想呼应的调整,材料没有提及文化的时代性,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到文化的区域性,排除D项。故选A项。第II卷(非选择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新加坡最初是马来土著部落的领地,后来葡萄牙、荷兰相继入侵过这里,19世纪初被英国占领,成为英属殖民地。中国东南沿海的许多人很早就来新加坡谋生,使新加坡成为华裔最多的国家。多种族带来了多种宗教信仰。华裔多信佛教、道教;马来人多信伊斯兰教;印度人多信印度教、锡克教;欧洲人则信基督教、天主教。因而新加坡面对复杂而又分化融合的种族群体,提倡“以东方传统文化来强化维持和谐和服从权威的意识,以西方现代文化精神来鼓励公平竞争、勇于开拓和遵纪守法的意识”。新加坡人对当今流行的各种“星”十分热衷,特别是对港星,对各种“星”极具渲染,给人以一种正义感很强的感觉。但是新加坡的华人有些还是很迷信,不少人相信“命运”“风水”,对于这种“俗”文化,新加坡更是表现出宽容。——摘编自陈中《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材料二在我国当前社会文化发展中,西方文化的影响更为深入。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把好莱坞电影作为文化消费的首要选择,中国年轻一代对西方快餐视为家常。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的同时,文化的发展也相伴而来。中外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跨国公司最充分地体现着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但是跨国公司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由于战略目标和实施行为的矛盾,多元的国际文化环境和文化摩擦,使得我国经济文化市场面临困扰。在西方文化体系中,欧洲人注重权力和地位,美国人欣赏创新精神和成就;在东方的中国,人们崇尚谦虚谨慎,追求随遇而安,同时倾向于照顾大众情绪。为了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冲击中获得成功,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摘编自罗静《改革开放以来中外思想文化冲击与策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加坡文化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外文化交流受到冲击的表现及应对举措。〖答案〗(1)特点:多样性、多元化;中西交融,和谐共生。原因:新航路开辟后,新加坡交通地位重要,各种文化和信仰传入;郑和下西洋后,大量华侨移民南洋;新加坡政府的引导和文化宽容政策;新加坡国际贸易、金融业发达,思想开放和经济现代化的推动。(2)表现:经济和文化交流融为一体;西方文化冲击传统文化;思维习惯和价值取向存在巨大差异。应对举措: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以积极心态学习;推进不同文化的交流,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突出人民主体,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一中“多种族带来了多种宗教信仰”可知,多样性、多元化;根据“提倡‘以东方传统文化来强化维持和谐和服从权威的意识,以西方现代文化精神来鼓励公平竞争、勇于开拓和遵纪守法的意识’”可知,中西交融,和谐共生。原因:根据材料一中“葡萄牙、荷兰相继入侵过这里,19世纪初被英国占领,成为英属殖民地”“多种族带来了多种宗教信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新加坡交通地位重要,各种文化和信仰传入;根据“中国东南沿海的许多人很早就来新加坡谋生,使新加坡成为华裔最多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后,大量华侨移民南洋;根据“新加坡面对复杂而又分化融合的种族群体,提倡‘以东方传统文化来强化维持和谐和服从权威的意识,以西方现代文化精神来鼓励公平竞争、勇于开拓和遵纪守法的意识’”“新加坡更是表现出宽容”,新加坡政府的引导和文化宽容政策;根据“新加坡人对当今流行的各种‘星’十分热衷,特别是对港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加坡国际贸易、金融发达,新加坡人思想开放和经济现代化的推动。(2)表现:根据材料二中“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把好莱坞电影作为文化消费的首要选择,中国年轻一代对西方快餐视为家常”可知,经济和文化交流融为一体;根据“跨国公司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由于战略目标和实施行为的矛盾,多元的国际文化环境和文化摩擦”可知,西方文化冲击传统文化;根据“在西方文化体系中,欧洲人注重权力和地位,美国人欣赏创新精神和成就;在东方的中国,人们崇尚谦虚谨慎,追求随遇而安,同时倾向于照顾大众情绪”可知,思维习惯和价值取向存在巨大差异。应对举措:根据材料二中“为了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冲击中获得成功,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应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以积极心态学习,推进不同文化的交流,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突出人民主体,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2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亚历山大出发时,其身份是马其顿国王,不久后成为希腊联军统帅。经过十年征伐,他的国家的统治区域扩展到尼罗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还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他每到一地就自称是当地原来统治者的继承人。他崇尚威严赫赫的东方宫廷礼节,穿波斯、米底君王的衮服,要求人们向他行匍匐礼。亚历山大的统治基本上沿袭了波斯帝国的行省制,但由当地人担任的总督一般只管民政,军队和财政另由马其顿人或希腊人掌握。他在埃及拜谒阿蒙神庙,为女神伊西丝建庙;在巴比伦向当地的主神马都克献祭,下令重建被毁的马都克神庙。他在远征中亚时与当地贵族女子罗克珊结婚,同时,他的80个战友也采用波斯礼仪与当地贵族的女儿结婚。他的远征军中有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测量师等专门人才。——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材料二拿破仑当权后,用不断的战争来代替不断的革命。1805年,拿破仑击溃第三次反法同盟,签订《普莱斯堡和约》,占据了莱茵河左(西)岸及许多小邦国。在那里,他赶跑了封建的王公贵族和主教,取消了各种徭役和封建贡赋及教会的什一税,消灭了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宣布公民享有平等与自由。后来建立的莱茵同盟,有16个邦国加入。他们普遍实行了资产阶级改革,推行了《法国民法典》。同时,拿破仑还使德意志由三百多个分裂的小邦合并成为30多个大邦。正如恩格斯所说:“拿破仑清扫了德国的奥吉亚斯牛圈,修筑了文明的交通大道。”——摘编自张淑贤《略论拿破仑战争的国际影响》(1)概括亚历山大远征与拿破仑对外战争产生影响的异同。(2)谈谈你对国际战争与文明交流的认识。〖答案〗(1)相同:都通过战争扩大帝国疆域:都对占领区造成侵犯和破坏:都推动了本国(或地区)文明向外传播:均促进了区域文明联系的加强。不同:亚历山大远征积极吸收占领区既有制度文化,拿破仑对外战争着力摧毁占领区的落后制度文化。(2)认识:一方面,国际战争会造成不同文明的碰撞和冲突:另一方面也会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推动人类文明的交融与发展。〖解析〗【小问1】相同:根据材料一“他的国家的统治区域扩展到尼罗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材料二“占据了莱茵河左(西)岸及许多小邦国”可得出,都通过战争扩大帝国疆域;根据材料一“经过十年征伐……他每到一地就自称是当地原来统治者的继承人”、材料二“用不断的战争来代替不断的革命”可得出,都对占领区造成侵犯和破坏;根据材料一“军队和财政另由马其顿人或希腊人掌握”“修筑了文明的交通大道”并结合所学可得出,都推动了本国(或地区)文明向外传播;均促进了区域文明联系的加强。不同:根据材料一“他在埃及拜谒阿蒙神庙,为女神伊西丝建庙;在巴比伦向当地的主神马都克献祭”、材料二“取消了各种徭役和封建贡赋及教会的什一税,消灭了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可得出,亚历山大远征积极吸收占领区既有制度文化,拿破仑对外战争着力摧毁占领区的落后制度文化。【小问2】认识:根据材料二“修筑了文明的交通大道”并结合所学得出,一方面,国际战争会造成不同文明的碰撞和冲突;另一方面也会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推动人类文明的交融与发展。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时,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战国时,一大批思想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汉武帝独尊儒术,确立儒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魏晋玄学,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和发展。到了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形成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化、艺术高度繁荣。明清之际,个性解放的思想出现,清初,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国文化史》材料二明清之际,我国和欧洲的文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形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在这次交流中,天主教传教士尤其是耶稣会士充当了桥梁和纽带。一方面,为了传教的需要,他们将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传入中国,使中国知识界对“西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他们又通过传递书信和翻译中国典籍等方式,把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介绍给欧洲,使欧洲出现了“中国热”。——摘编自林延清《试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分期、特点和历史作用》材料三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以改造国民性为主要目的的新文化运动。他们认为,国民性的改造归根到底是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其根本之点就在于重视“人的价值”,树立“独立人格”,为此,他们喊出三个响亮的口号:个性主义、科学、民主,新文化运动中,他们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批判“吃人礼教”,提出要“以科学和人权并重”,中国文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大体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等《中国文化概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之际,中外文化交流较以前出现新变化的社会因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变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答案〗(1)特点:本土性,多样性,包容性,凝聚性,连续性。(2)因素: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交流日益频繁;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天主教传教士尤其是耶稣会士的东来;明清时期思想文化的发展。(任意答对三点)(3)表现:由维护封建礼教转变为批判礼教;由压抑人的个性转变为重视人的个性;由为专制统治服务转变为适应民主政治;由重等级秩序转变为重自由平等。(任意答对两点)原因:民族危机严重;北洋军阀统治下政治黑暗;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西方思想的传播,冲击了国人的思想。(任意答对三点)〖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特点:根据材料一“春秋时,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可知,本土性;根据材料一“战国时,一大批思想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可知,多样性;根据材料一“汉武帝独尊儒术,确立儒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魏晋玄学,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和发展。”可知,包容性;根据材料一“到了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形成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化、艺术高度繁荣。明清之际,个性解放的思想出现,清初,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可知,凝聚性,连续性。【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因素:根据材料二“明清之际,我国和欧洲的文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形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交流日益频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根据材料二“在这次交流中,天主教传教士尤其是耶稣会士充当了桥梁和纽带。”可知,天主教传教士尤其是耶稣会士的东来;根据材料二“一方面,为了传教的需要,他们将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传入中国,使中国知识界对‘西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他们又通过传递书信和翻译中国典籍等方式,把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介绍给欧洲,使欧洲出现了‘中国热’。”可知,明清时期思想文化的发展。小问3】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材料三“他们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批判‘吃人礼教’”可知,由维护封建礼教转变为批判礼教;根据材料三“根本之点就在于重视‘人的价值’,树立‘独立人格’”可知,由压抑人的个性转变为重视人的个性;根据材料三“国民性的改造归根到底是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可知,由为专制统治服务转变为适应民主政治;根据材料三“国民性的改造归根到底是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可知,由重等级秩序转变为重自由平等。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三“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以改造国民性为主要目的的新文化运动。中国文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大体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民族危机严重;北洋军阀统治下政治黑暗;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西方思想的传播,冲击了国人的思想等角度进行说明。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大战期间亚非拉经济政治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交战各国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使这些地区的民族工商业获得相对有利的环境,得以较快地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随之壮大,更加强烈地要求摆脱殖民主义和本国的封建统治。列强的互相残杀,殖民地半殖民地人们的参战经历,使他们扩大了眼界,感受到了新思想的影响。十月革命还将马列主义传播到亚非拉各国,鼓舞了那里的先进分子,他们开始用新的世界观来观察世界和本国的命运,寻求新的解放道路。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欧洲列强的普遍衰弱,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这些使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与反殖民主义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摘编自黄正柏主编《世界通史(现代卷)》材料二两次大战之间亚非拉主要民族民主运动一览表地区国家主要事件亚洲中国探索革命新道路,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印度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英国殖民者做斗争非洲埃及在华夫脱党领导下英国被迫让步,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埃塞俄比亚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拉丁美洲尼加拉瓜桑地诺领导游击队反对美国扶植的独裁政权,迫使美军撤出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引导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1)根据材料一,概述两次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出现新高潮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这一时期的民族解放运动有何新特点?(3)结合材料一、二,简述两次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这些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以不同的方式,促进了被压迫民族的新觉醒;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更为有利的国际环境。(答出3点即可)(2)总体看更为广泛、激烈和彻底,发展到更高的层次。具体国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学生具体分析各个国家特点也可酌情给分)在具体内容和形式上呈现多样性。(学生具体分析国家内容和形式也可酌情给分)(答出3点即可)(3)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调整。(答出2点即可)〖解析〗【小问1】本题为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根据材料“交战各国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根据材料“民族工商业……得以较快地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随之壮大”可知这些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根据材料“十月革命还将马列主义传播到亚非拉各国,鼓舞了那里的先进分子”“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欧洲列强的普遍衰弱……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可知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以不同的方式,促进了被压迫民族的新觉醒;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更为有利的国际环境。【小问2】本题为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根据材料二中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在民主运动的涉及国家和主要事件可知总体看更为广泛、激烈和彻底,发展到更高的层次;根据材料二中中国、印度、埃及等地不同可知具体国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根据材料“探索革命新道路,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华夫脱党领导下英国被迫让步,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卡德纳斯改革引导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可知在具体内容和形式上呈现多样性。【小问3】本题为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两次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殖民主义和新的国际秩序的作用可知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调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喀什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在试题卷上无效)1.中华文化悠远浩博,从孕育产生到恢宏壮大,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不同时期的文化体现了不同的特征,下列对明清文化概括最为妥帖的是()A.集成与转型 B.奠基与经典 C.鼎新与革新 D.经世与玄思〖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不同阶段文化特征,结合课本只是可知明清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成期,也是向近代文明的转型期,故A正确;结合课本知识可知奠基与经典是先秦时期,故B错误;鼎新与革新是隋唐时期的文化特点,故C错误;经世与玄思是魏晋时期文化的特点,故D错误。2.“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些诗句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____的内涵。()A.天人合一 B.家国情怀 C.自强不息 D.以人为本〖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材料“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说明愿将此身报效国家,又何须活着回来呢的悲伤情感;“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大意是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诗人爱国报国之情。“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均表现了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怀,B项正确;天人合一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认为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自强不息指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以人为本指以人为中心,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3.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传下来的大襟右衽、交领、宽袍大袖、博衣大带的这种服饰,延续于夏、商、周,直至元、明,并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对此较全面的认识是A.服饰文化包含了人类文化总和 B.以中国服饰为中心形成了东业文化圈C.服饰文化体现着落后影响先进 D.服饰文化既具传承性又具区域影响性〖答案〗D〖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黄帝的服饰对后世有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是指在中国影响深远,也影响了中国周边的日本朝鲜等,这说明服饰文化具有传承性和区域影响性。故选D。AB项说法偏激;C项说法错误,材料并未体现落后影响先进的内容。4.明朝时,中国对“东西方碰撞交融”积极应对,在文化知识的层面,呈现出比较开放与包容的态势。下列史实符合这一现象的是()A.吴承恩融合佛教思想创作《西游记》 B.徐光启与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C.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 D.欧洲传教士翻译“四书”“五经”等〖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利玛窦是明末来中国传教的意大利人,徐光启与利玛窦合作翻译的《几何原本》是介绍西方数学的著作,体现出当时在文化知识层面部分国人呈现出对西方科学文化比较开放与包容的态度,B项正确;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西方文化,A项错误;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与“东西方碰撞交融”无关,C项错误;欧洲传教士翻译“四书”“五经”等,并不能反映出中国文化知识界的态度,D项错误。5.世界各个地域的早期人类社会是人类多样文化的源头,下列作品属于古代西亚文化的是()A.《吉尔伽美什》 B.《罗摩衍那》C《荷马史诗》 D.《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据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古代西亚时期。据所学知识可知《吉尔伽美什》是目前已知世界最古老的英雄史诗,是一部苏美尔三大英雄之一的吉尔迦美什的赞歌,属于古代西亚文化,A项正确;《罗摩衍那》是古印度文化的代表,排除B项;《荷马史诗》和《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属于古希腊文明的代表,排除CD项。故选A项。6.作为历史上盛极一时的国家,极盛时期疆域东起印度河及葱岭,西抵大西洋沿岸,北达高加索山脉、里海以及法国南部,南至撒哈拉沙漠,国土面积达134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古代历史上东西方跨度最长的帝国之一。以下属于“这一国家”所创造的有()A.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B.从1到9的数字C.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D.《天方夜谭》〖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古时期阿拉伯帝国。根据材料描述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国家是阿拉伯帝国,《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作品,D项正确;古代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排除A项;印度人发明了从1到9的数字,排除B项;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排除C项。故选D项。7.对于希腊人来说,没有娱乐的生活是不值得去生活的。为此,希腊各城邦都建有剧场,为了便于观赏,剧场多利用山坡营造成半圆形。许多剧场至少可容纳一两万人,部分大剧场能容纳5—10万人。这反映了A.希腊各城邦民主政治的繁荣 B.希腊各城邦文学艺术气息浓厚C.整个希腊社会享乐主义盛行 D.对人的重视和世俗生活的追求〖答案〗D〖解析〗希腊人的生活中娱乐不可或缺,各城邦都建有规模大,便于观赏的大剧场,反映出古希腊对人的重视和世俗生活的追求,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希腊各城邦“民主政治的繁荣”,A项错误;“文学艺术气息浓厚”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错误;“享乐主义盛行”与材料主旨不符,C项错误。8.基督教认为,人的灵魂不死,人人都有来世,并为现世的恶人与善人建构了不同的彼岸世界——地狱与天堂。基督教一方面承认人有原罪,另一方面指出任何人都不是因为原罪而是因为自己作恶而坠入地狱的。这说明基督教()A.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B.形成了因信称义的观点C.具有劝善抑恶的社会功能 D.严重束缚人们个性发展〖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基督教教义中的原罪说,对于地狱和天堂的划分以及人们坠入地狱原因的分析,具有劝善抑恶的社会教化功能,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基督教在维护统治方面的作用问题,排除A项;“因信称义”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内容,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基督教严重束缚人们个性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9.为研究罗马法而搜集的史料中,属于第一手资料的是A.西塞罗《论义务》 B.科瓦略夫《古罗马史》C.《法学大辞典·罗马法分科》 D.周楠《<十二表法>中“私犯”规定的研究》〖答案〗A〖解析〗西塞罗的《论义务》属于当时的人所著书籍,属于第一手资料,故选A项;《古罗马史》《法学大辞典·罗马法分科》和《<十二表法>中“私犯”规定的研究》都属于后世人对古罗马和罗马法的研究资料,属于二手史料,不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10.马克思说:“宗教是被压迫心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公元前6世纪悉达多“众生平等”主张得以广泛传播的现实背景是()A.封建等级制 B.种姓制度 C.世卿世禄 D.世家门阀〖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建了佛教,提出“众生平等”的理念,针对的就是当时印度存在的种姓制度导致的不平等,B项正确;“众生平等”的主张能够广泛传播是因为当时种姓制度导致了严重的不平等,和封建等级制、世卿世禄制以及世家门阀制等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11.如图是出土于恰帕斯州北部锡莫霍韦尔地区(今墨西哥东南部)石斧上的一个侧面人像,可能代表着玉米神。绿石是与“珍贵”“生命”“繁衍”这些概念联系在一起的,绿石上的玉米神具有祈祷玉米丰收的寓意。这反映了A.印加人对玉米神的高度崇拜 B.玛雅人的农业以种植玉米为主C.阿兹特克人出口玉米颇负盛名 D.玛雅人以盛产绿石闻名于世〖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文物出土地点可以判断这是玛雅人活动区域,其对玉米神的崇拜说明当时玛雅人以种植玉米为主,B项正确;印加人生活在安第斯山脉地区,排除A项;阿兹特克人生活在北美洲南部墨西哥,排除C项;题干强调的是对玉米神的信仰而非生产绿石,排除D项。故选B项。12.约自公元前3500年起,繁衍壮大的印欧人开始分裂为多个部落,并逐渐向外迁徙。他们总是带着自己的家眷、习俗和武器来到一个个陌生的地方,并加以征服成为当地的主人。这说明当时印欧人A.主要靠游牧捕猎为生 B.仍过着原始群居生活C.代表了世界先进文明 D.掌握了农业生产技术〖答案〗A〖解析〗从题干中可看出古代的印欧人大迁徙的重要特征:带着家眷、习俗和武器,并征服一个个的地方成为当地的主人,这充分体现了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以打猎为生的生活特征,故A项正确;原始群居生活是人类进入氏族公社之前的生活状态,题干中明确提到古代印欧人已发展到部落生活阶段,故B项错误;在印欧人向外扩张时,当时世界上还有农耕文明,不能说游牧文明比农耕文明先进,故C项错误;如果印欧人掌握了农业生产技术,就过上了定居生活,不会四处迁徙了,故D项错误。13.16世纪,印第安人在给被征去矿山劳动的亲人送行时,就预先为他们举行送葬的仪式。据此可推知

()A.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 B.当时矿山劳动时间太长C.印第安人多被折磨致死 D.本民族固有的风俗习惯〖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可知,16世纪正是西欧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重要时期,西欧通过对美洲印第安人的残酷剥削积累财富,体现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A项正确;题干强调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没有涉及矿山劳动时间长,B项错误;印第安人多被折磨致死是表面现象,其实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C项错误;题干强调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无法推知是本民族固有的风俗习惯,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14.如图为1862年美国太平洋铁路修建时华工的照片,对这张照片解读正确的是()A.华工在美国取得了丰厚的报酬 B.华工的出现纯粹是个人的原因C.华工为近代美国开发做出贡献 D.该照片体现了黑奴贸易的罪恶〖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1862年美国太平洋铁路修建时华工的照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为了修筑横贯北美的太平洋铁路,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招募了大量华工。在修筑铁路过程中,两万多名华工承担了最为艰难的西段工程(长达1110千米),他们穿越海拔2100米的内华达山脉,建设了50座桥梁和十多条隧道,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为近代美国开发做出贡献,C项正确;华工在美国获取的工资依然比白人工人低30%左右,A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华工的出现既有个人原因,也有国内外政治因素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黑奴贸易”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15.截至目前,在美的非法移民已达1100万之多。2015年,美国公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排除通胀等其他因素,1990年至2013年,没有高中文凭的美国男性收入降低了20%,仅有高中文凭的美国男性收入也降低了13%。对这种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第三次科技革命拉大了美国贫富差距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引发经济"滞胀"C.经济全球化造成国际资源分配不平衡D.美国教育水平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答案〗C〖解析〗A、B材料无法体现;“在美非法移民已达1100万之多”反映了经济全球化促进劳务的国际化,“没有高中文凭的美国男性收入降低了20%,仅有高中文凭的美国男性收入也降低了13%”表明文凭较低的人群收入减少,社会政客精英阶层增长快,资源分配不平衡,故C正确;D不符合事实,排除。16.对如表解读正确的是()排名难民来源国2016年难民人数占全球难民比例难民产生的原因1叙利亚550万人约24%武装冲突2阿富汗250万人11%长期动荡暴力冲突3南苏丹140万人6%武装冲突①难民主要来自落后的国家和地区②发达国家对难民问题的产生无责任③战争、贫穷是难民产生的主要原因④和平与发展是解决难民问题的关键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2016年的西亚、非洲地区。依据材料概括可知:从难民的来源来看,主要来自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从难民产生的原因来看战争、贫穷是两大因素,对于解决难民问题的根源是杜绝难民的产生,所以和平与发展是解决难民问题的关键,由此可知①③④正确;发达国家对难民问题的产生无责任,不符合史实,发达国家对这些地区的掠夺是其发生战争的主要因素之一,②错误。故选B项。17.在秦始皇陵西侧一座古墓里面出土了大量文物,通过研究发现,这些文物全部都是秦时期的器物。其中金骆驼(如下图)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单体骆驼。金骆驼属于“双峰驼”造型,工艺精致,在当时的中原地区很少见。下列对金骆驼的历史研究价值最准确的理解是A.是研究秦代经济、科技、文化最重要的实物史料B.为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前的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依据C.证明了古代中国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最早交往D.证明张骞出使西域前就已存在多条中西交通道路〖答案〗B〖解析〗双峰驼并未产自中原地区,主要产于中亚地区,说明在秦朝时期中原和中亚地区有文化交流,这为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前的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依据,B正确;“最重要”扩大了这一文物的研究价值,排除A;金骆驼不能证明这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之间“最早交往”,排除C;金骆驼的出土不能证明“多条中西交通道路”存在,排除D。18.马克思的世界市场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世界市场是发展为世界规模的资产阶级经济社会的整体,狭义的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进行商品交换的领域。据此理解正确的是A.广义世界市场起源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狭义的世界市场是商品、资本等交换关系的总和C.在新航路开辟之前,狭义的世界市场已经存在D.前者是后者发展的前提,后者是前者发展的结果〖答案〗C〖解析〗根据“狭义的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进行商品交换的领域”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马克思所说的狭义的世界市场实际上在新航路开辟之前就已经在各国存在,故选C;广义的世界市场起源于新航路开辟,此时马克思主义尚未诞生,排除A;商品、资本等交换资源的综合是广义的世界市场,排除B;D项说法与题意相悖,应该是后者是前者的前提,前者是后者发展的结果,排除D。故选C。19.在希腊化世界中,被征服地区的原有上层人士接受希腊文化,说希腊语,模仿希腊人的生活方式,说明了()A.在希腊化世界中地域文化的变化 B.被征服地区居民完全希腊化C.希腊人的生活方式具有吸引力 D.亚历山大帝国实行专制统治〖答案〗A〖解析〗材料中强调的是“被征服地区的原有上层人士”主动接受希腊文化,模仿希腊人的生活方式,体现了希腊与被征服地区文化、生活方式等不断趋同,不断融合,说明了在希腊化世界中地域文化的变化,因此A正确;B说法过于绝对,错在“完全”,排除;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20.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说:法国大革命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拿破仑为此做出的贡献是①颁布《人权宣言》提出自由平等②颁布法律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③确立了法国的资产阶级共和政体④沉重打击了欧洲国家的封建势力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为摧毁统治欧洲的旧制度、建立新的社会政治秩序做出的贡献有颁布法律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通过对外战争沉重打击了欧洲国家的封建势力,②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1789年颁布《人权宣言》的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派,不是拿破仑,1804年拿破仑废除共和制,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①③不符合题意,与之组合的ABC三项错误。21.1960年,英国首相麦克米伦访问非洲时,他不无感慨的说:“变革之风已经吹遍这个大陆,不管我们喜不喜欢,民族意识的这种增长是个政治事实……”根据材料,对20世纪60年代“变革之风”出现的原因理解正确的是()①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宗主国的实力②殖民地民族民主意识广泛传播③宗主国主动放弃殖民统治④殖民地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960年(英国)。据所学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得各参战国实力遭到严重削弱,这些国家里包括众多的殖民国家,①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宗主国的实力正确;据材料“民族意识的这种增长是个政治事实”可知,②殖民地民族民主意识广泛传播正确;宗主国可以从殖民地中获得了许多的利益,不会主动放弃,排除③宗主国主动放弃殖民统治;据所学知识可知,殖民地独立运动的经济基础是经济的发展,所以④殖民地经济的发展是正确的。①②④是符合题意的,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22.二战后,埃及、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虽使用英语或法语,但都规定以本土语言为官方语言;新加坡、韩国等有着儒家文化背景的国家,重视发扬宽容和谐、吃苦耐劳和社会为先等精神,同时也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精华。这些现象说明,二战后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经济全球化推动文化交流C.各国发展道路一致 D.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协调统一〖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二战后的新兴国家在发展道路上既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性,也立足于本国本民族的发展传统,这体现出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协调统一,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全球化和多样化的协调统一,故AB项排除;各国的发展道路是多样化的,故C项排除。23.下表是宋代至清代我国不同类型的书院数量变化简表,由此可知,各类书院的数量发生相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官办%民办%其他%不明%宋代15.2870.69014.03元代17.2361.150.3321.28明代57.2129.840.2412.71清代56.6724.110.5618.59A.经济发展增强了人们求学的积极性B.科举制度改革提高了官办书院的质量C.统治阶级加强对文化思想领域的控制D.活字印刷术的革新推动了书院的普及〖答案〗C〖解析〗从表格可以看出:官办书院数量呈增长趋势,而其他类型的书院的数量则呈现下降趋势。由此可知,清朝更注重对书院(知识分子)思想的控制,故选C项;A项错在“人们求学积极性”在材料无法体现;B项错在“官办书院的质量提高”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活字印刷术的革新与书院普及没有直接关系,且表格无法体现“书院普及”,D项错误。故选C。24.中国已经成为推动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体现出一个文明大国守护人类共同财富的担当,这份担当体现在法律的不断完善中,其中强调“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确保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是()A.《世界遗产公约》 B.《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C.《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 D.《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正向题。依据本题主题干的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强调“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确保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C项正确;《世界遗产公约》是由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在巴黎通过的,排除A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是由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通过的,主要涉及的是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排除B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主要涉及的是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排除D项。故选C项。25.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曾在《世界遗产大全》一书的前言中说:“每个遗产既存在于本国独特的文化和自然环境中,又融入了人类和世界历史的大背景,就像一块传统海绵上的各种不可替代的装饰图案。”这段话强调的是()A.文化多样性 B.文化的全球性 C.文化的时代性 D.文化的区域性〖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现代(世界)。据本题材料“每个遗产既存在于本国独特的文化和自然环境中,又融入了人类和世界历史的大背景,就像一块传统海绵上的各种不可替代的装饰图案。”可知,每个遗产都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这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A项正确;材料只强调了文化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没有提到分布范围,排除B项;文化的时代性是指在不同的时期文化受到时代的影响而作出和时代特征想呼应的调整,材料没有提及文化的时代性,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到文化的区域性,排除D项。故选A项。第II卷(非选择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新加坡最初是马来土著部落的领地,后来葡萄牙、荷兰相继入侵过这里,19世纪初被英国占领,成为英属殖民地。中国东南沿海的许多人很早就来新加坡谋生,使新加坡成为华裔最多的国家。多种族带来了多种宗教信仰。华裔多信佛教、道教;马来人多信伊斯兰教;印度人多信印度教、锡克教;欧洲人则信基督教、天主教。因而新加坡面对复杂而又分化融合的种族群体,提倡“以东方传统文化来强化维持和谐和服从权威的意识,以西方现代文化精神来鼓励公平竞争、勇于开拓和遵纪守法的意识”。新加坡人对当今流行的各种“星”十分热衷,特别是对港星,对各种“星”极具渲染,给人以一种正义感很强的感觉。但是新加坡的华人有些还是很迷信,不少人相信“命运”“风水”,对于这种“俗”文化,新加坡更是表现出宽容。——摘编自陈中《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材料二在我国当前社会文化发展中,西方文化的影响更为深入。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把好莱坞电影作为文化消费的首要选择,中国年轻一代对西方快餐视为家常。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的同时,文化的发展也相伴而来。中外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跨国公司最充分地体现着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但是跨国公司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由于战略目标和实施行为的矛盾,多元的国际文化环境和文化摩擦,使得我国经济文化市场面临困扰。在西方文化体系中,欧洲人注重权力和地位,美国人欣赏创新精神和成就;在东方的中国,人们崇尚谦虚谨慎,追求随遇而安,同时倾向于照顾大众情绪。为了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冲击中获得成功,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摘编自罗静《改革开放以来中外思想文化冲击与策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加坡文化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外文化交流受到冲击的表现及应对举措。〖答案〗(1)特点:多样性、多元化;中西交融,和谐共生。原因:新航路开辟后,新加坡交通地位重要,各种文化和信仰传入;郑和下西洋后,大量华侨移民南洋;新加坡政府的引导和文化宽容政策;新加坡国际贸易、金融业发达,思想开放和经济现代化的推动。(2)表现:经济和文化交流融为一体;西方文化冲击传统文化;思维习惯和价值取向存在巨大差异。应对举措: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以积极心态学习;推进不同文化的交流,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突出人民主体,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一中“多种族带来了多种宗教信仰”可知,多样性、多元化;根据“提倡‘以东方传统文化来强化维持和谐和服从权威的意识,以西方现代文化精神来鼓励公平竞争、勇于开拓和遵纪守法的意识’”可知,中西交融,和谐共生。原因:根据材料一中“葡萄牙、荷兰相继入侵过这里,19世纪初被英国占领,成为英属殖民地”“多种族带来了多种宗教信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新加坡交通地位重要,各种文化和信仰传入;根据“中国东南沿海的许多人很早就来新加坡谋生,使新加坡成为华裔最多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后,大量华侨移民南洋;根据“新加坡面对复杂而又分化融合的种族群体,提倡‘以东方传统文化来强化维持和谐和服从权威的意识,以西方现代文化精神来鼓励公平竞争、勇于开拓和遵纪守法的意识’”“新加坡更是表现出宽容”,新加坡政府的引导和文化宽容政策;根据“新加坡人对当今流行的各种‘星’十分热衷,特别是对港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加坡国际贸易、金融发达,新加坡人思想开放和经济现代化的推动。(2)表现:根据材料二中“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把好莱坞电影作为文化消费的首要选择,中国年轻一代对西方快餐视为家常”可知,经济和文化交流融为一体;根据“跨国公司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由于战略目标和实施行为的矛盾,多元的国际文化环境和文化摩擦”可知,西方文化冲击传统文化;根据“在西方文化体系中,欧洲人注重权力和地位,美国人欣赏创新精神和成就;在东方的中国,人们崇尚谦虚谨慎,追求随遇而安,同时倾向于照顾大众情绪”可知,思维习惯和价值取向存在巨大差异。应对举措:根据材料二中“为了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冲击中获得成功,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应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以积极心态学习,推进不同文化的交流,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突出人民主体,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2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亚历山大出发时,其身份是马其顿国王,不久后成为希腊联军统帅。经过十年征伐,他的国家的统治区域扩展到尼罗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还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他每到一地就自称是当地原来统治者的继承人。他崇尚威严赫赫的东方宫廷礼节,穿波斯、米底君王的衮服,要求人们向他行匍匐礼。亚历山大的统治基本上沿袭了波斯帝国的行省制,但由当地人担任的总督一般只管民政,军队和财政另由马其顿人或希腊人掌握。他在埃及拜谒阿蒙神庙,为女神伊西丝建庙;在巴比伦向当地的主神马都克献祭,下令重建被毁的马都克神庙。他在远征中亚时与当地贵族女子罗克珊结婚,同时,他的80个战友也采用波斯礼仪与当地贵族的女儿结婚。他的远征军中有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测量师等专门人才。——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材料二拿破仑当权后,用不断的战争来代替不断的革命。1805年,拿破仑击溃第三次反法同盟,签订《普莱斯堡和约》,占据了莱茵河左(西)岸及许多小邦国。在那里,他赶跑了封建的王公贵族和主教,取消了各种徭役和封建贡赋及教会的什一税,消灭了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宣布公民享有平等与自由。后来建立的莱茵同盟,有16个邦国加入。他们普遍实行了资产阶级改革,推行了《法国民法典》。同时,拿破仑还使德意志由三百多个分裂的小邦合并成为30多个大邦。正如恩格斯所说:“拿破仑清扫了德国的奥吉亚斯牛圈,修筑了文明的交通大道。”——摘编自张淑贤《略论拿破仑战争的国际影响》(1)概括亚历山大远征与拿破仑对外战争产生影响的异同。(2)谈谈你对国际战争与文明交流的认识。〖答案〗(1)相同:都通过战争扩大帝国疆域:都对占领区造成侵犯和破坏:都推动了本国(或地区)文明向外传播:均促进了区域文明联系的加强。不同:亚历山大远征积极吸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