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力学基础:内力计算:轴向拉伸与压缩的内力计算_第1页
弹性力学基础:内力计算:轴向拉伸与压缩的内力计算_第2页
弹性力学基础:内力计算:轴向拉伸与压缩的内力计算_第3页
弹性力学基础:内力计算:轴向拉伸与压缩的内力计算_第4页
弹性力学基础:内力计算:轴向拉伸与压缩的内力计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弹性力学基础:内力计算:轴向拉伸与压缩的内力计算1弹性力学概述1.1弹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弹性力学是固体力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弹性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应力分布。它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的基本假设,即材料可以被视为连续的、无间隙的介质,其内部的物理量(如应力、应变)可以连续变化。弹性力学的核心在于建立和求解描述弹性体行为的微分方程,这些方程通常包括平衡方程、几何方程和物理方程。1.1.1平衡方程平衡方程描述了弹性体内部的力平衡条件。在三维空间中,平衡方程可以表示为:∂∂∂其中,σx,σy,1.1.2几何方程几何方程将应变与位移联系起来,反映了材料变形的几何特性。在小变形情况下,几何方程可以简化为:ϵϵϵγγγ其中,ϵx,ϵy,1.1.3物理方程物理方程,也称为本构方程,描述了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反映了材料的物理性质。对于线弹性材料,物理方程遵循胡克定律:σ其中,σij是应力张量,ϵkσσστττ其中,E是弹性模量,G是剪切模量。1.2材料的弹性性质材料的弹性性质是弹性力学研究的基础,主要包括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剪切模量等。1.2.1弹性模量弹性模量E是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应力与应变的比值,反映了材料抵抗拉伸或压缩变形的能力。对于金属材料,弹性模量通常在107到101.2.2泊松比泊松比ν是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的比值,描述了材料在受力时横向收缩与纵向伸长的关系。泊松比的值通常在0到0.5之间,对于大多数金属材料,泊松比约为0.3。1.2.3剪切模量剪切模量G是材料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它是剪应力与剪应变的比值。剪切模量与弹性模量和泊松比之间存在关系:G1.2.4示例:计算材料的弹性模量假设我们有一根直径为1英寸、长度为10英寸的圆柱形金属棒,当受到1000磅的轴向拉力时,其长度增加了0.01英寸。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弹性模量:E其中,F是外力,L是原始长度,A是横截面积,ΔL#计算弹性模量的示例代码

importmath

#定义变量

F=1000#外力,单位:磅

L=10#原始长度,单位:英寸

diameter=1#直径,单位:英寸

delta_L=0.01#长度变化量,单位:英寸

#计算横截面积

A=math.pi*(diameter/2)**2

#计算弹性模量

E=(F*L)/(A*delta_L)

print(f"弹性模量E={E:.2f}psi")在这个示例中,我们使用了Python的math库来计算横截面积,并根据给定的数据计算了弹性模量E。通过调整输入的外力、长度、直径和长度变化量,可以计算不同材料或不同条件下的弹性模量。1.3总结弹性力学是研究弹性体在外力作用下变形和应力分布的学科,其核心是建立和求解描述弹性体行为的微分方程。材料的弹性性质,如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剪切模量,是弹性力学研究的基础。通过理解和应用这些基本概念,可以深入分析和预测材料在不同载荷条件下的行为。2轴向拉伸与压缩的基础2.1轴向拉伸与压缩的定义轴向拉伸与压缩是弹性力学中研究的一类基本问题,主要关注的是当外力沿物体的轴线方向作用时,物体内部产生的应力和应变。在轴向拉伸中,外力使物体沿轴线方向伸长;而在轴向压缩中,外力则使物体沿轴线方向缩短。这类问题在工程设计中极为常见,例如桥梁的柱子、建筑物的支撑结构、机械零件的杆件等,都需要考虑在轴向力作用下的强度和稳定性。2.2轴向拉伸与压缩的应力应变关系2.2.1原理在轴向拉伸或压缩的情况下,物体内部的应力和应变遵循胡克定律(Hooke’sLaw),即在弹性范围内,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具体来说,轴向应力(σ)与轴向应变(ϵ)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σ其中,E是材料的弹性模量,它是一个反映材料抵抗弹性变形能力的物理量,单位为帕斯卡(Pa)或牛顿每平方米(N/m​2)。弹性模量的大小取决于材料的性质,对于大多数金属材料,E的值在10​10Pa到102.2.2内力计算在轴向拉伸或压缩中,内力(N)是指物体内部沿轴线方向的力,它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N其中,A是物体的横截面积。因此,内力的大小不仅与应力有关,还与横截面积的大小有关。如果物体的横截面积是均匀的,那么内力在物体的整个长度上是恒定的;但如果横截面积有变化,内力也会随之变化。2.2.3示例计算假设我们有一根直径为10mm的圆柱形钢杆,长度为1m,两端受到1000N的轴向拉力。已知钢的弹性模量E=2.2.3.1计算轴向应力首先,计算钢杆的横截面积A:A然后,根据内力计算公式,计算轴向应力:σ2.2.3.2计算轴向应变根据胡克定律,计算轴向应变:ϵ这意味着在1000N的轴向拉力作用下,钢杆的长度将增加大约0.06365%。2.2.4Python代码示例下面是一个使用Python计算上述示例中轴向应力和轴向应变的代码示例:#导入数学库,用于计算圆的面积

importmath

#定义材料的弹性模量

E=200*10**9#单位:Pa

#定义钢杆的直径和长度

d=10*10**-3#单位:m

L=1#单位:m

#定义轴向力

N=1000#单位:N

#计算横截面积

A=math.pi*(d/2)**2

#计算轴向应力

sigma=N/A

#计算轴向应变

epsilon=sigma/E

#输出结果

print("轴向应力:",sigma,"Pa")

print("轴向应变:",epsilon)运行上述代码,将得到与上述手动计算相同的结果,即轴向应力为127.3MPa,轴向应变为0.0006365。这表明,通过编程,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出轴向拉伸或压缩中的应力和应变,这对于工程设计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3弹性力学基础:内力计算3.1内力的概念与计算3.1.1内力的定义与分类在弹性力学中,内力是指物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力。当外力作用于物体时,物体会产生变形,为了抵抗这种变形,物体内部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力,这些力即为内力。内力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包括:正应力(NormalStress):垂直于截面的内力,可以是拉伸或压缩。剪应力(ShearStress):平行于截面的内力,导致物体内部产生剪切变形。扭矩(TorsionalStress):作用于物体使其产生扭转的内力。弯矩(BendingMoment):导致物体产生弯曲变形的内力。在本教程中,我们将重点讨论轴向拉伸与压缩的内力计算,即正应力的计算。3.1.2轴向力的计算方法轴向力的计算主要基于胡克定律(Hooke’sLaw),该定律描述了在弹性范围内,材料的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对于轴向拉伸或压缩,正应力(σ)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σ其中:-F是作用在物体上的轴向力。-A是物体的横截面积。正应变(ε)则可以通过物体的长度变化与原始长度的比值来计算:ϵ其中:-ΔL是物体长度的变化量。-L在弹性范围内,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弹性模量(E)来描述:σ3.1.3示例:轴向拉伸的内力计算假设我们有一根直径为10mm的圆柱形钢杆,长度为1m,当受到轴向拉力F=首先,我们需要计算钢杆的横截面积A。对于圆形截面,横截面积的计算公式为:A其中r是半径,对于直径为10mm的圆柱形钢杆,其半径为5mm。importmath

#定义参数

diameter=10e-3#直径,单位:米

force=1000#轴向力,单位:牛顿

#计算半径

radius=diameter/2

#计算横截面积

area=math.pi*radius**2

#计算正应力

stress=force/area

print(f"正应力为:{stress:.2f}Pa")运行上述代码,我们可以得到钢杆在轴向拉力作用下的正应力。这个例子展示了如何通过给定的物理参数和公式来计算内力,是弹性力学基础计算中的一个典型应用。通过理解和掌握内力的概念与计算方法,特别是在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情况下的计算,我们可以更好地分析和设计结构,确保其在各种载荷条件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4轴向拉伸的内力计算4.1均匀截面轴向拉伸的内力计算4.1.1原理在均匀截面轴向拉伸的情况下,内力主要表现为轴向力。轴向力是沿杆件轴线方向作用的外力的合力,它使杆件产生轴向伸长或缩短。根据胡克定律,轴向力与杆件的伸长量成正比,与杆件的截面积和材料的弹性模量成反比。N其中:-N是轴向力(内力)。-F是作用在杆件上的外力。-A是杆件的截面积。-E是材料的弹性模量。-ΔL是杆件的伸长量。-L4.1.2内容4.1.2.1计算步骤确定外力:首先,需要确定作用在杆件上的外力F。测量原始尺寸:测量杆件的原始长度L和截面积A。材料属性:获取材料的弹性模量E。计算伸长量:如果已知外力和材料属性,可以通过实验或理论计算得到杆件的伸长量ΔL计算轴向力:最后,使用上述公式计算轴向力N。4.1.2.2示例假设有一根均匀截面的钢杆,截面积A=100 mm2,原始长度L=1 m,在计算轴向力N:N将已知数值代入公式:N4.1.2.3Python代码示例#定义变量

F=1000#外力,单位:N

A=100*(10**-6)#截面积,单位:m^2

E=200*(10**9)#弹性模量,单位:Pa

L=1#原始长度,单位:m

delta_L=0.5*(10**-3)#伸长量,单位:m

#计算轴向力

N=F/A

N_from_stretch=E*delta_L/L

#输出结果

print(f"轴向力N为:{N:.2f}MPa")

print(f"通过伸长量计算的轴向力N为:{N_from_stretch:.2f}MPa")4.1.3讲解描述在上述代码示例中,我们首先定义了所有必要的变量,包括外力F,截面积A,弹性模量E,原始长度L,以及伸长量ΔL。然后,我们使用两种方法计算轴向力N:一种是直接通过外力和截面积计算,另一种是通过材料的弹性模量、伸长量和原始长度计算。最后,我们输出了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轴向力N4.2变截面轴向拉伸的内力计算4.2.1原理对于变截面的轴向拉伸,内力的计算需要考虑到截面积的变化。在不同的截面处,轴向力N可能不同,但外力F的作用效果在杆件的整个长度上是连续的。因此,需要分段计算每个截面处的轴向力。4.2.2内容4.2.2.1计算步骤分段:将杆件分为若干段,每段具有均匀的截面积。确定外力:对于每一段,确定作用在该段上的外力F。测量截面积:测量每段的截面积A。材料属性:获取材料的弹性模量E。计算伸长量:如果已知外力和材料属性,可以通过实验或理论计算得到每段的伸长量ΔL计算轴向力:使用上述公式计算每段的轴向力N。4.2.2.2示例假设有一根变截面的钢杆,分为两段,第一段截面积A1=100 mm2,第二段截面积A2=150 mm2,原始长度分别为L1=0.5计算每段的轴向力N1和NNN其中,ΔL1和Δ4.2.2.3Python代码示例#定义变量

F=1000#外力,单位:N

A1=100*(10**-6)#第一段截面积,单位:m^2

A2=150*(10**-6)#第二段截面积,单位:m^2

E=200*(10**9)#弹性模量,单位:Pa

L1=0.5#第一段原始长度,单位:m

L2=0.5#第二段原始长度,单位:m

L=L1+L2#杆件总长度,单位:m

delta_L=0.6*(10**-3)#总伸长量,单位:m

#计算每段的伸长量

delta_L1=delta_L*(L1/L)

delta_L2=delta_L*(L2/L)

#计算每段的轴向力

N1=F*(L1/L)*(E*delta_L1/A1)

N2=F*(L2/L)*(E*delta_L2/A2)

#输出结果

print(f"第一段的轴向力N1为:{N1:.2f}MPa")

print(f"第二段的轴向力N2为:{N2:.2f}MPa")4.2.3讲解描述在变截面轴向拉伸的内力计算中,我们首先将杆件分为两段,并定义了每段的截面积、原始长度以及总外力和总伸长量。然后,我们计算了每段的伸长量,这是基于总伸长量和每段长度的比例。接下来,我们使用公式计算了每段的轴向力N1和N5轴向压缩的内力计算5.1均匀截面轴向压缩的内力计算5.1.1原理在弹性力学中,当一个具有均匀截面的杆件受到轴向压缩力的作用时,其内部会产生抵抗这种外力的内力,即轴力。轴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N其中,N表示轴力,P是作用在杆件上的轴向压缩力,A是杆件的截面积。负号表示轴力的方向与外力方向相反,即杆件内部的力是沿着杆件的轴线方向,抵抗外力的。5.1.2内容5.1.2.1计算步骤确定外力:首先,需要确定作用在杆件上的轴向压缩力P。计算截面积:测量或已知杆件的截面积A。应用公式:将P和A的值代入上述公式,计算出轴力N。5.1.2.2示例假设有一根直径为d=10mm的圆柱形钢杆,其长度为L=计算截面积:圆柱形截面的面积公式为A=πr2,其中r是半径。因此,A=πd2应用公式:代入公式N=−PA,得到N5.1.3代码示例importmath

#定义参数

d=10e-3#直径,单位:m

P=5000#轴向压缩力,单位:N

#计算截面积

A=math.pi*(d/2)**2

#计算轴力

N=-P/A

print(f"轴力N={N:.2f}MPa")5.1.3.1解释此代码示例中,我们首先导入了math模块来使用圆周率π。然后定义了直径d和轴向压缩力P。通过计算公式得到截面积A,再应用轴力公式计算出轴力N,最后输出结果。5.2变截面轴向压缩的内力计算5.2.1原理对于变截面的杆件,其截面积在不同位置上是变化的,因此轴力的计算需要考虑截面积的变化。在变截面杆件中,轴力的计算仍然遵循基本的应力-应变关系,但在不同位置上,轴力的大小会根据截面积的变化而变化。N其中,Nx表示在位置x处的轴力,Px是作用在位置x处的轴向压缩力,Ax5.2.2内容5.2.2.1计算步骤确定外力分布:首先,需要确定作用在杆件上的轴向压缩力Px随位置x测量截面积分布:测量或已知杆件的截面积Ax随位置x应用公式:将Px和Ax的值代入上述公式,计算出在不同位置x处的轴力5.2.2.2示例假设有一根变截面的杆件,其截面积随位置x线性变化,从一端的A1=100mm​2变化到另一端的A2=200确定外力分布:由于外力均匀分布,因此在任何位置x处的外力Px测量截面积分布:假设截面积Ax随位置x线性变化,那么在中间位置x=L2处的截面积为AL2=A应用公式:代入公式Nx=−PxA5.2.3代码示例importmath

#定义参数

A1=100e-6#初始截面积,单位:m^2

A2=200e-6#终止截面积,单位:m^2

P=10000#轴向压缩力,单位:N

L=1#杆件长度,单位:m

x=L/2#中间位置,单位:m

#计算中间位置的截面积

A_x=(A1+A2)/2

#计算中间位置的轴力

N_x=-P/A_x

print(f"在位置x={x}m处的轴力N(x)={N_x:.2f}MPa")5.2.3.1解释此代码示例中,我们定义了初始截面积A1、终止截面积A2、轴向压缩力P、杆件长度L以及中间位置x。通过计算公式得到中间位置的截面积Ax,再应用轴力公式计算出在中间位置x6内力与外力的关系6.1内力与外力的平衡条件在弹性力学中,内力与外力的平衡是结构分析的基础。当一个结构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内部会产生相应的内力以抵抗这些外力,保持结构的平衡和稳定。内力包括正应力、剪应力、扭矩、弯矩等,而外力则包括荷载、约束反力等。6.1.1原理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对于任何作用在结构上的外力,结构内部会产生相等且方向相反的内力。在轴向拉伸或压缩的情况下,内力主要表现为轴力,即沿着结构轴线方向的力。轴力的计算可以通过截面法来实现,即假想地将结构在某一点截断,然后分析截面两侧的力平衡条件。6.1.2内力计算示例假设有一根长为L、截面积为A的均匀直杆,两端分别受到大小为P的拉力作用。为了计算杆内的轴力,我们可以选择杆的任意截面,分析该截面上的力平衡。确定外力:两端的拉力P。应用截面法:假想地在杆的中点截断,左侧截面受到的外力为P,右侧截面同样受到大小为P的外力,但方向相反。计算内力:由于结构处于平衡状态,截面两侧的力必须相等且方向相反,因此,杆内的轴力N等于P。6.1.2.1数据样例杆长L=截面积A=两端拉力P=6.1.2.2轴力计算N牛顿这意味着在杆的任意截面上,内力(轴力)的大小都是1000牛顿,方向与外力相同。6.2内力图的绘制方法内力图是表示结构中内力分布的图形,对于轴向拉伸或压缩,主要绘制的是轴力图。轴力图能够直观地展示结构内部轴力的变化情况,帮助工程师分析结构的受力状态。6.2.1绘制步骤确定结构的外力:包括荷载和约束反力。应用截面法:在结构的不同位置截断,计算每个截面上的轴力。绘制轴力图:以结构的长度为横坐标,轴力为纵坐标,绘制出轴力随位置变化的图形。6.2.2轴力图示例假设有一根长为L的直杆,一端固定,另一端受到大小为P的集中力作用。为了绘制轴力图,我们首先需要计算杆内各截面的轴力。6.2.2.1数据样例杆长L=一端集中力P=6.2.2.2轴力计算由于杆的一端固定,另一端受到集中力作用,杆内的轴力将从固定端开始逐渐增加,直到受力端达到最大值P。6.2.2.3绘制轴力图确定坐标轴:横坐标表示杆的长度位置,纵坐标表示轴力的大小。计算轴力:从固定端到受力端,轴力逐渐增加,直到受力端轴力等于P。绘制图形:轴力图将是一条从零开始,逐渐上升到P的直线。6.2.3Python代码示例importnumpyasnp

importmatplotlib.pyplotasplt

#数据样例

L=3#杆长,单位:米

P=1500#集中力,单位:牛顿

#计算轴力

x=np.linspace(0,L,100)#生成从0到L的100个点

N=np.zeros_like(x)#初始化轴力数组

N[x<=L]=P#当x小于等于L时,轴力等于P

#绘制轴力图

plt.figure(figsize=(8,4))

plt.plot(x,N,label='轴力')

plt.axhline(y=P,color='r',linestyle='--',label='集中力')

plt.title('轴力图示例')

plt.xlabel('位置(米)')

plt.ylabel('轴力(牛顿)')

plt.legend()

plt.grid(True)

plt.show()这段代码首先导入了必要的库,然后定义了杆的长度和作用在杆端的集中力。通过numpy生成了一系列的位置点,计算了每个位置的轴力(在本例中,轴力在受力端之前保持为集中力的大小)。最后,使用matplotlib库绘制了轴力图,直观地展示了轴力随位置的变化情况。通过上述原理和示例的讲解,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内力与外力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计算和绘制内力图来分析结构的受力状态。7轴向拉伸与压缩的工程应用7.1实际工程中的轴向拉伸与压缩案例在工程设计与分析中,轴向拉伸与压缩是常见的力学现象,涉及到结构的强度、稳定性以及材料的性能。以下是一些实际工程案例,展示了轴向拉伸与压缩的应用:7.1.1案例1:桥梁吊索的拉伸分析桥梁的吊索在承受车辆和自身重量时,会经历轴向拉伸。假设一座桥梁的吊索由直径为20mm的钢丝绳制成,长度为100m,承受的总载荷为100kN。材料属性:钢的弹性模量E=200×内力计算:内力N=FA,其中F7.1.2案例2:建筑柱的压缩分析在高层建筑中,柱子承受着上部结构的重量,主要经历轴向压缩。考虑一根高度为5m,截面为0.5m材料属性:混凝土的弹性模量E=30×内力计算:内力N=FA,其中F7.2轴向拉伸与压缩的结构设计考虑设计结构时,轴向拉伸与压缩的考虑至关重要,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7.2.1考虑1:材料选择拉伸结构:选择高强度、高弹性模量的材料,如钢,以减少变形。压缩结构:考虑材料的抗压强度和稳定性,避免出现屈曲现象,混凝土和钢材是常见选择。7.2.2考虑2:截面优化拉伸:增加截面积可以提高承载能力,但需考虑重量和成本。压缩:优化截面形状,如采用工字钢或空心截面,以提高抗压稳定性。7.2.3考虑3:安全系数计算:内力N与材料强度的比值应小于安全系数,确保结构在极限载荷下仍安全。示例:若材料的抗拉强度为500MPa,安全系数为2,则内力N应小于250M7.2.4考虑4:预应力技术应用:在桥梁和建筑中,预应力技术通过预先施加拉力或压力,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计算:预应力产生的内力需与实际载荷产生的内力相叠加,进行综合分析。7.2.5考虑5:温度效应影响:温度变化会导致材料膨胀或收缩,产生额外的轴向力。设计:在长跨度结构中,需考虑温度效应,设计适当的伸缩缝或采用温度补偿措施。7.2.6考虑6:动态载荷分析:动态载荷,如地震或风力,会增加结构的轴向力,需进行动力学分析。示例:地震载荷计算中,需考虑地震加速度、结构质量和阻尼比,以评估结构的动态响应。7.2.7考虑7:连接件设计重要性:连接件如螺栓、焊缝在轴向力传递中起关键作用,设计时需考虑其强度和刚度。计算:连接件的内力计算需考虑其截面积、材料属性以及连接方式。7.2.8考虑8:维护与检查必要性:定期检查结构的轴向力状态,确保结构安全,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问题。方法:使用应力传感器监测关键部位的内力,或通过有限元分析预测结构的应力分布。通过以上案例和设计考虑,我们可以看到轴向拉伸与压缩在工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材料选择、截面优化、安全系数设定、预应力技术、温度效应考虑、动态载荷分析、连接件设计以及维护检查,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8练习与案例分析8.1计算轴向拉伸与压缩的内力练习题8.1.1练习题1:轴向拉伸的内力计算题目描述

一根长为3米的钢杆,直径为20毫米,受到轴向拉力F=100kN。已知钢的弹性模量E=200GPa,计算钢杆的轴向应力和轴向应变。解题步骤

1.计算截面积

首先,计算钢杆的截面积A。A其中,d为直径,r为半径。计算轴向应力

使用公式σ=FA计算轴向应变

使用公式ε=σE代码示例importmath

#给定参数

F=100e3#轴向力,单位:牛顿

d=20e-3#直径,单位:米

E=200e9#弹性模量,单位:帕斯卡

#计算截面积

r=d/2

A=math.pi*r**2

#计算轴向应力

sigma=F/A

#计算轴向应变

epsilon=sigma/E

print(f"轴向应力:{sigma:.2f}MPa")

print(f"轴向应变:{epsilon:.6f}")解题结果

运行上述代码,可以得到轴向应力和轴向应变的具体数值。8.1.2练习题2:轴向压缩的内力计算题目描述

一根长为2米的铝柱,截面积为100平方毫米,受到轴向压力F=50kN。已知铝的弹性模量E=70GPa,计算铝柱的轴向应力和轴向应变。解题步骤

1.计算截面积

已知截面积A=100平方毫米,无需计算。计算轴向应力

使用公式σ=FA计算轴向应变

使用公式ε=σE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