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导学9-17章答案_第1页
西方经济学导学9-17章答案_第2页
西方经济学导学9-17章答案_第3页
西方经济学导学9-17章答案_第4页
西方经济学导学9-17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国民收入核算

一、名词解释题

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在本国(或地区)领土

上,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它以地

域为统计标准。

2.支出法:也叫最终产品法,从使用角度考察GDP,是指在一

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居民、厂商、政府和国外部门

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总额。其计算公式:GDP=C+I+G+(X-M)

3.收入法:又叫生产要素法,从分配角度考察GDP,是指在一

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要素所有者得到的报酬总

和。其计算公式:国内生产总值=生产要素收入总和+折旧+间接税净

额=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折旧+(间接税-政府补贴)

4.生产法:也叫部门法。从生产角度考察GDP,是指在一个国

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各部门的增值的总和。其计算公式:

国内生产总值=各部门增值的总和=农业和采矿业的增值+建筑业和

制造业的增值+交通和公用事业、批发和零售商业、金融保险和不动

产、劳务、政府的增值

5.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按不变价格计算的GDP。用

公式表示为:

某年实际GDP=V(0XPJ)

i-l

6.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按当年市场价格计算的一年

所生产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价值。用公式表示为:

某年名义GDP=S@XEJ)

2-1

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

内按人口平均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其计算公式:某年人均(GDP)

=某年全国GDP/某年平均人口数

8.国内生产净值(NDP):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

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净值,即新增加

的产值。

9.国民收入(NI):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

要素所要得到的实际收入,即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总和扣除间

接税净额和对企业转移支付后的余额。

10.个人收入(P1):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个人从各种来源所得

到的全部收入的总和。

11.个人可支配收入(PDI):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可以由个

人支配的全部收入。

12.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本国公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

劳务的价值的总和,它以人口为统计标准。

13.绿色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名义GDP中扣除各种自然

资本消耗之后,再经过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总值。其计算公式:绿色

GDP=GDP-GDP1-GDP2-GDP3

二、单项选择题

1.A2.C3.A4.B5.C6.B7.C8.D

9.A10.B11.C12.A13.D14.B15.D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E2.ACD3.ABCDE4.ABCDE5.ABDE

6.ABCE7.ABCD8.ABC9.ACDE10.AC

四、判断分析题

1.42.X3.x4.45.46.x7.x8.x9.410.x11.q

五、计算题

1.(1)国民收入=雇员佣金+企业支付的利息+个人租金收入+

公司利润+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2856.3+274.9+43.2+184.5+98.3

=3457.2(10亿人民币)

(2)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间接税

=3457.2+365.3

=3822.5(10亿人民币)

(3)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资本消耗补偿

=3822.5+256.4

=4078.9(10亿人民币)

(4)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利润+社会保险金)+政府

支付的利息+政府转移支付+红利

=3457.2-(184.5+242.0)

+111.4+245.6+55.5

=3443.2(10亿人民币)

(5)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

=3443.2-442.2

=3001(10亿人民币)

(6)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者支付的利息-个人消

费支出

=3001-43.2-2334.6

=623.2(10亿人民币)

2.(1)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净值

国内生产总值=C+I+G+(X-M)

=1832.3+403.8+667.9+(339.6-286.3)

=2957.3(100亿人民币)

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折旧

=2957.3-302.3

=2655(100亿人民币)

(2)用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净值

国内生产总值=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折旧+(间接税-政府

补贴)

=2002.8+135.7+38.3+168.9+689.1+302.3

=2681.3(100亿人民币)

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折旧

=2681.3-302.3

=2379(亿人民币)

3.(1)2000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3.5x28+8.0x46+6.6x40+4.8^72+3.0x55+7.4x30

=98+368+264+345.6+165+222

=1130.6

2002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3.8x32+9.4x54+7.8x48+5.6x86+3.5x60+8.0x38

=121.6+507.6+374.4+481.6+210+304

=1999.2

(2)2002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3.5x32+8.0x54+6.6x48+4.8乂86+3.0乂60+7.4x38

=112+432+316.8+412.8+180+281.2

=1734.8

六、问答题

1.简述两部门经济正常循环的假设条件

经济是封闭型的,不存在对外贸易;

政府和经济活动没有关系。

在两部门经济中,家庭向厂商提供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

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从企业得到生产要素的报酬,包括工资、利

息、地租和利润;厂商运用各种生产要素生产出来商品和劳务提供给

居民,家庭用所得的收入购买厂商生产的商品和劳务。

2.简述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答: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是指一个国家在本国(或地区)领土

上,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理解这

一概念应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GDP只包括最终产品价值,而不包括中间产品价值。

计入GDP的最终产品中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非生产性劳务。

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非生产性劳务在现代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日

益增加。非生产性劳务虽然不同于物质生产,但能够满足社会生产和

人们生活的需要,属于现代的综合性生产。

国内生产总值中包含折旧费。折旧是对原有资本存量消耗的补

偿。折旧可以反映资本设备的更新速度,国民生产总值中包含折旧费,

可以反映技术进步的程度。

计入一定时期的GDP的最终产品和劳务,必须是该期所生产的。

3.简述三种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

第一,支出法,也叫最终产品法。是从使用角度考察,GDP是

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居民、厂商、政府和国外

部门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总额。其计算公式如下:

GDP=C+I+G+(X-M)

按支出法计算GDP的主要项目:

1.消费支出2.投资支出3.政府购买4.净出口

(1)耐用品支

联邦政府、州

(1)固定投资⑴出口(+)

(2)非耐用品政府和地方政

(存货投资进口(-)

支出2)府的购买(2)

(3)劳务支出

第二,收入法,又叫生产要素法。从分配角度考察,GDP是在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要素所有者得到的报酬

总和。其计算公式:国内生产总值=生产要素收入总和+折旧+间接税

净额=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折旧+(间接税-政府补贴)

第三,生产法,也叫部门法。从生产角度考察,GDP是在一个

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各部门的增值的总和。GDP是

由不同的行业生产的,从生产方面衡量GDP就是把GDP的生产按行

业分类,然后把各行业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增值加总起来就得到国民

生产总值。为了避免重复计算,在计算各行业的GDP时,应采用增

值法。计算公式:国内生产总值=各部门增值的总和=农业和采矿业的

增值+建筑业和制造业的增值+交通和公用事业、批发和零售商业、金

融保险和不动产、劳务、政府的增值

4.比较名义GDP与实际GDP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二者都是计算GDP的方法,商品和劳务实际产出量的变

化是引起二者变化的一个因素。

区别:名义GDP的计算因素之一是价格变化;实际GDP则不然;

名义GDP值大于实际GDP值。

5.简述五个总量指标的含义与关系

第一,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净值的关系

国内生产净值简称NDP,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

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净值,即新增

加的产值。

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折旧

第二,国民收入和国内生产净值的关系

国民收入简称NI,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

产要素所要得到的实际收入,即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总和扣除

间接税净额和对企业转移支付后的余额。

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一(间接税-政府对企业的补贴)一企业

转移支付

第三,国民收入和个人收入的关系

个人收入简称PI,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个人从各种来源所得

到的全部收入的总和。

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

政府转移支付和利息支出。

第四,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关系

个人可支配收入简称PDI,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可以由个人

支配的全部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一个人纳税。

6.GDP的缺陷与调整

缺欠:

第一,GDP不能经济增长效率和社会成本。GDP总量的增长,

只反映一定时期的最终产品的增加,但没有反映为此所付出的社会成

本,如能源消耗等。

第二,GDP不能全面地反映整体经济活动。

表现之一GDP是按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交易价格计算的,因此非

市场交易活动无法被计入。如自给性的个生产与劳务。

表现之二非法经济活动没有计入GDPo许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

存在着一些非法经济活动。如黑市交易等。

第三,GDP不能反映环境污染和生态状况。

第四,GDP不能准确地反映人们的福利状况。人类行为的目标

是获得尽可能多的福利。GDP反映了总产量水平及其变化。但是人

们所得到的福利却不一定和总产量同方向变化。如产量的增加有可能

伴随着人们闲暇时间的减少,闲暇所带来的福利就会减少。

调整:加上闲暇和地下经济的数据,减去环境污染的损害。

7.试述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和计算

绿色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名义GDP中扣除各种自然资本消耗之

后,再经过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总值。其计算公式:绿色

GDP=GDP-GDP1-GDP2-GDP3

GDP1是指人类无休止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造成生态资源可持

续增长能力的减少所形成的GDP;

GDP2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造成的污染所引起的生态环境恶

化所形成的GDP;

GDP3是指人文因素造成的GDP的虚数。

绿色GDP是较为科学的,但计算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进一步

改进和完善。

第九章国民收入核算计算题参考答案

教材第页

1.解:

GDP=C+I+G+X-M

=1700+540+600+390-440

=1700+540+600+(-50)

=2790

NDP=GDP一折旧

=2790—260

=2530

NI=NDP—间接税净额一企业转移支付

=2530—300—30

=2200

PI=NDP一公司所得税一公司未分配利润一社会保险税+政府转

移支付+利息支出

=2200-90-(200-90-60)-260+320

=2120

PDI=PI—个人所得税

=2120—380

=1740

答:国内生产总值是2790亿美元;国内生产净值是2530亿美元;

国民收入是2200亿美元;个人收入是2120亿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

是1740亿美元。

2.解:(1)NDP=GDP一折旧

=10—(2-0.8)

=8.8亿美元

(2)Y=C+I+G+X—M

(净出口)X—M=Y—(C+I+G)

=10-(6.2+2+1.3)

=0.5亿美元

(3)B=T-G,T=B+G

=-0.5+1.3

=0.8亿美兀

(4)GNP=GDP+国外劳务净收入

=10+1.2-1.4

=9.8亿美元

答:略

3.解:

(1)Y=C+S,S=Y-C

=30—22.8

=7.2亿美元

(2)I=S,1=7.2亿美元

(3)Y=C+I+G+X—M,G=Y-C-I-X+M

=30-22.8-(-0.5)

=7.7亿美元

(4)B=T-G,T=B+G

=—0.9+7.7

=6.8亿美兀

答:略

第十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

1.消费函数:一般是指消费与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

2.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占收入的比例。

3.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

例。

4.储蓄函数:一般是指储蓄和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

5.平均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占收入的比例。

6.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增加的储蓄占增加的收入的比例。

7.潜在国民收入:是指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

8.均衡国民收入:是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国民收入。

9.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之间

的比例。

10.投资乘数:是投资引起的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

率。

二、单项选择题

1.B2.B3.C4.A5.B6.C7.B8.B9.D10.B

11.B12.C13.D14.A15.B

二、多项选择题

1.AB2.BCE3.ABCE4.ABD5.ACDE

6.ABCE7.AB8.ABCE9.ABCD10.BC

四、判断分析题

1.42.x3.44.45.46.x7.x8.x9.410.x

11.712.«13.V14.x15.4

五、计算题

1.社会原收入水平为1000亿元时,消费为800亿元;当收入增

加到1200亿元时,消费增至900亿元,请计算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

储蓄倾向。

解:(1)边际消费倾向MPC=AC/AY=(900-800)/(1200-1000)

=0.5

(2)边际储蓄倾向MPS=AS/AY=l-MPC=l-0.5=0.5

2.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08(按两部门计算冷和KD,政府同

时增加20万元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试求:

(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也;

(2)税收乘数

(3)AG为20万元时的国民收入增长额;

(4)AT为-20万元时的国民收入增长额。

解:

(1)当b=08,KG=AY/AG=l/l-b=5

(2)当b=08,Ki=AY/AT=-b/l-b=-4

(3)AY=KGAG=100(万元)

(4)AY=KTAT=80(万元)

3.设有下列经济模型:Y=C+I+G,1=20+0.15Y,C=40+0.65Y,

G=60o

试求:均衡Y0、税收T、居民可支配收入Yd和消费C?

(1)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各为多少?

(2)Y,C,I的均衡值;

(3)投资乘数为多少。

解:

(1)MPC=0.65,MPS=l-MPC=0.35

(2)由AD=AS=Y,有

Y=C+I+G=20+0.15Y+404-0.65Y+60,Y=600;C=430,I=110

(3)K=1/(1-0.65-0.15)=5(注意:此时,C和I均与Y成正

比,所以乘数不等于1/1/(1-0.65))

六、问答题

1.凯恩斯为什么关注短期?

(1)价格机制短期配置资源存在失灵。1929—1932年世界性的

经济危机,使得资本主义国家70%的工厂倒闭、破产,当时的美国

GDP缩水了2/3。工厂开工不足,出现大量的失业和其他要素(资源)

闲置和浪费,导致国民收入水平急剧下降,市场物价低迷和萧条。大

量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痛定思痛,都认为整个经济由价格来配置资

源,存在不可避免的微观失灵和宏观失灵现象,其中宏观失灵表现为

经济周期性的波动。经济周期性的繁荣和萧条交替进行,给老百姓带

来了无穷尽的心理压力和生活水平的大起大落。

(2)凯恩斯迎合了政府短期行为的需求。由于西方国家的政治

制度和选举制度的导向,使得政府存在短期行为的现象。因为,政府

要想连任,必须在选举年前使经济处于繁荣状况,这样才能多的赢得

选民的选票。所以通过政府加以干预,可以在短期内使经济走萧条走

向繁荣,而由价格自发地进行调节则需要很长的时间。这就象我们在

生活中得了感冒病一样,不用药物治疗,依靠自身的自我调节也可以

康复。其优点是激发了肌体的能力从而增强自身抵抗疾病的能力;缺

点是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吃两片西药,身体很快就能痊愈。其优点是

来得快,取得也快;缺点是人的肌体产生对药物的依赖,长期以往是

一件危险的事情。

2.均衡国民收入和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有何区别与联系?

均衡国民收入是短期中,总需求和总供给相等时的国民收入,主

要是由总需求决定。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是长期中所有市场均衡时的国

民收入,它是由技术进步、制度和资源数量和质量所确定的。当短期

中能够实现所有的市场实现均衡,此时的短期就变成了长期,与之相

对应均衡国民收入也就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3.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一般把储蓄和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称为储蓄函数,即:S=f(Y)

也可写成S=sV

和消费函数一样,储蓄函数也可分为长期储蓄函数和短期储蓄函

数。短期储蓄函数式为:

S=S0+SY

式中,S()为初始储蓄,亦称为自主储蓄,sY为引致储蓄,即由

Y变化引起的储蓄。可用坐标图表示,如图10—3所示。

图10-3储蓄曲线

(1)简单的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认为:消费和储蓄都决定于收

入,而且是收入的增函数。

(2)不考虑税收时消费函数:C=C0+bY,储蓄函数:S=S0+sY,

Y=C+S

考虑税收时(税率为t)消费函数:C=C0+b(1-t)Y,

储蓄函数:S=SO+s(l-t)Y,

(l-t)Y=C+S

(3)凯恩斯经济学关注短期,因此我们在宏观经济学中一般分

析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都是指短期。

4.绝对收入理论与其他消费理论本质区别是什么?

绝对收入理论

是由西方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来的。他强调绝对收入决定

当前消费。在短期中,收入与消费是相关的,即消费取决于收入,消

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即消费倾向。

实际消费支出是实际收入的稳定函数。

这里所说实际收入是指现期、绝对、实际的收入水平,即指本期

收入、收入的绝对水平和按货币购买力计算的收入。

边际消费倾向是正值,但小于1。

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增加而递减,这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

其核心是消费取决于绝对收入水平和边际消费倾向的递减。

相对收入理论

是由杜森贝提出的,他认为消费并不取决于现期绝对收入水平,

而是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即相对于其他人的收入水平和相对于本人

历史上最高的收入水平。

(1)在稳定的收入增长时期,储蓄率和平均消费倾向不取决于

收入水平。

(2)从长期考虑,平均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是稳定的。

(3)短期考察,储蓄率和边际消费倾向取决于现期收入与高峰

收入的比例,由此使短期消费会有波动,但由于习惯效应的作用,收

入减少对消费减少作用不大,而收入增加对消费增加作用较大。

(4)把长期和短期影响结合在一起,引起储蓄率或平均消费倾

向变化的自变量为现期收入与高峰收入之比。

生命周期理论

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F・莫迪利安尼等人提出的。

他认为消费不取决于现期收入,而取决于一生的收入和财产收

入,其消费函数公式如下:

C=aWR+bYL

式中,WR为财产收入或称非劳动收入,a为财产收入的边际消

费倾向,YL为劳动收入,b为劳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绝对收入理论与其他消费理论本质区别

本质区别在于政府要不要干预经济生活。因为:

(1)凯恩斯关注的是短期,短期中消费是不稳定的,会引起国

民收入波动,所以政府要对经济进行干预。

(2)其他消费理论关注的长期,长期中的消费是稳定,不会引

起经济波动,所以反对政府敢于经济。

5.什么是乘数?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投资乘数是投资引起的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投资增加1个单位,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40

根据封闭经济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均衡条件:

[lT(t-Gr=a+/+(7

I

投资乘数

如果不靠考虑税收,则投资乘数启=占

投资乘数形成的原因:

投资乘数是从两个方面发生作用的。一方面,当投资增加时,它

所引起收入增加要大于所增加的投资;另一方面,当投资减少时,它

所引起的收入的减少也要大于所减少的投资。因此,经济学家常常将

乘数称作一把“双刃的剑”。乘数的作用,在经济萧条时增加投资可以

使国民经济迅速走向繁荣和高涨,在经济繁荣时减少投资也可以使国

民经济避免发展过热。

乘数作用的发挥要受到一些基本条件和现实条件的限制。一是:

经济中存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二是:经济中不存在“瓶颈部

门”,或瓶颈约束程度较小。

6.三部门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有哪些影响因素?用图线表明

个影响因素的影响过程和结果?

决定国民收入大小的主要方面在总需求,因此凡是使总需求增加

的因素都会使国民收入增加,即投资增加(储蓄减少)、增加政府支

出(减少税收)、增加消费都可以增加国民收入,反之亦然。短期国

民收入的均衡条件为:S+T=I+Go我们又通常把等式右边使国民收入

增加的因素称为注入因素,把左边使国民收入减少的因素称为漏出因

素。如下图所示:当注入因素政府支出G增加时,使总需求曲线向

上平移,结果使国民收入增加,由Y。增加到Y1。

YoYi

第十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计算题参考答案

1.解:

已知:C=50+0.85Y1=610b=0.85

1

1)Y0=r*(Co+I)

a.Y0=6.7(50+610)=6.7x660=4422亿$

b.C=50+0.85x4422=3808.7亿$

c.S=So+sy=-50+0.15Y=-50+0.15x4422=613.3亿$

S=I=613.3亿$

2)已知:C=50+0.9Y时1=610b=0.9

I

YO=R(CO+D

丫()=10(50+610)=6600亿$

C=50+0.9x6600=5990亿$

S=-50+0.1Y=-50+0.1x6600=610亿$

S=I=610亿$

3)已知:C=50+0.85Y1=550b=0.85

Yo=l-A(CO+D

Y0=6.7x(50+550)=4020亿$

C=50+0.85x4020=3467亿$

S=-50+0.15x4020=553

S=I=553亿$

答:(略)

2.解:

1)已知:S=-100+0.16Y,C=100+0.84Y,b=0.84s=0.16r

=0.05

I=80-60R

Y=C+I

1=80—60R=80—60x0.05=80—3=77

11

丫=育(Co+I)(100+77)=6.25x177=1106.3亿$

C=100+0.84x1106.3=1029.3

S=-100+0.16Y=-100+0.16x1106.3=77

S=Y-C=1106.3-1029.3=77

2)S=-100+0.2YC=100+0.8Yb=0.81=77

11

Y=育(Co+I)=丫=言1(100+77)=5X177=885

C=100+0.8Y=100+0.8x885=808

S=Y-C=885-808=77

S=—100+0.2Y=—100+0.2义885=77

3)已知:S=-100+0.16Y,C=100+0.84Y,b=0.84s=0.16r

=0.05

I=80-40R

I=80^0R=80-40x0.05=78

11

Y=rT(Co+I)=丫=匚诵iX(100+78)=6.25X178=1112.5

C=Co+bY=lOO+O.84x1112.5=1034.5

S=Y—C=1112.5-1034.5=78

S=-100+0.16Y=-100+0.16x1112.5=78

答:(略)

3.解:

已知:Co=5Ob=O.8t=0.21=70G=200

1)Y=i(lF(Co+I+G)

I

Y-1-0.8C1-0.2)(50+70+200)=2.778x(50+70+200)=2.778x320=889

T=tY=0.2x889=177.8

Yd=Y—T=889-177.8=711.2

C=Co+bY=5OxO.8x889=761.2

2)B=T-G=177.8-200=-22.2

3)Y=C+I+G

C=C0+bYd

Yd=Y-T

T=tY

B=T-G

Yd=Y—tY

C=Co+b(Y—tY)

C=Co+b(l—t)Y

Y=C0+b(l-t)Y+I+G

[l-b(l-t)]Y=C0+I+G

t

Y=jQ_©(Co+I+G)

令hi=l-A。-。

则Y=hi(Co+I+G)

11

h]=l-0.80-02)=病=2.7778(乘数)

Y=2.7778(50+70+200)=889

T=tY=0.2x889=178

Yd=Y-T=889-178=711

C=Co+bYd=5O+O.8x711=619

答:(略)

解(2):B=T—G=178—200-22

解(3):假定G—G',TTT后,B=0,即

B=T-G=O

T-T-ATG-G-AG

由于G-G’会引起Y的变化(乘数作用)

*

•.•Y=h](c()+I+G),..AY=h1AG

VT-tY,AAT=tAY

T-G=T-AT-(G-AG)=O

T-G+AG-AT=0

△T=t%AG

T—G+AG—t%AG=O

(l-thi)AG^B

一B

AG=i:A

22

AG-1-0.2x2.7778=50

G=G-AG=200-50=150

解(4):t=0.25,其它数值同前

I1

hi=l-0.8(l-d2步-07=2.5

Y+2.5(50+70+200)=800

T=tY=0.25x800=200

Yd=Y-T=800-200=600

C=C()+bYd=50+0.8x600=530

第十一章IS—LM模型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

1.投资是指资本形成,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

这里所说的实际资本包括厂房、设备、存货和住宅,不包括有价证券。

2.重置投资又称折旧的补偿,是指用于维护原有资本存量完整

的投资支出,也就是用来补偿资本存量中已耗费部分的投资。

3.自发投资是指由于人口、技术、资源等外生因素的变动所引

起的投资。

4.引致投资是指由于国民收入的变动所引起的投资。

5.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品

在使用期限内预期收益的现值等于这项资本品的重置成本或供给价

格,一般用MEC来表示。

6.投资边际效率也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是在考虑资本品

价格变化条件下,一项资本品在使用期内预期收益的现值等于这项资

本品重置成本或供给价格。

6.IS曲线表示产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y和利率R成反方向

变化的曲线。

7.货币需求是指由于各种动机而引起的对货币的需要量。

8.凯恩斯陷阱是指当利率低到一定程度时,投机性货币需求对

利率的弹性为无限大,人们不再投资或购买债券,而大量持有货币。

9.LM曲线表示货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V和利率R成同方

向变化的曲线。

10.IS—LM模型是指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一般均衡的模型,反

映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条件下,国民收入和利率关系的模

型。

二、单项选择题

1.B2.B3.C4.B5.A6.B7.C8.A9.A10.B

11.C12.A13.B14.B15.B

三、多项选择题

1.ACDE2.AE3.ABC4.BD5.ABC

6.ABCDE7.AB8.BD9.ACE10.ACD

四、判断分析题

1.42.X3.X4.5.x6.x7.d8.x9.410.4

五、问答题

1.IS的含义是什么?它与资本品市场有何联系?

IS的含义产品市场均衡时,即投资等于储蓄时,均衡国民收入和

均衡利率的组合。

I作为投资,S作为储蓄,它们分别表示资本品的需求和资本品

的供给,因此,I=s狭义的理解为资本品市场均衡,广义的理解为产

品市场均衡。

2.LM的含义是什么?它与货币市场有何联系?

货币市场均衡时,即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均衡国民收入和

均衡利率的组合。L作为货币的需求,M作为货币的供给,L=M侠

义的理解为与资本品价值相等价那部分货币的均衡,而L=M广义的

理解为所有货币市场的均衡。

3.投资边际效率为什么递减?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原因是:一方面随着投资的增加,对资本品

的需求增加,在短期资本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品的价格会上升;

另一方面投资的增加必然带来产品供给的增加,在短期产品需求不变

的情况下,产品价格呈下降趋势,预期收益也呈下降趋势。根据上面

公式可知,则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使资本边际效率递减。

4.引起IS曲线平行移动的因素是哪些?用图线解释影响过程和

结果?

注入增加、漏出减少、投资边际效率上升、国民边际消费倾向

提高—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注入减少、漏出增加、投资边际效

率下降、国民边际消费倾向下降一M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下图所

示为:注入减少、漏出增加、投资边际效率下降、国民边际消费倾向

下降,使得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结果是利率下降,国民收入减少。

Y1Y0

5.引起LM曲线平行移动的因素是哪些?用图线解释影响过程

和结果?

货币供给增加、货币需求减少(如物价下降)—>LM曲线向

右下方移动;货币供给减少、货币需求增加(如物价上升)—*LM

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如下图所示为:货币供给增加、货币需求减少(如

物价下降),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结果是利率下降,国民收入增

加。

第十一章IS—LM模型计算题参考答案

1.解:

1)已知:I=e-dRe=100d=50R=10%R=5%R=3%

1=100-50x0.1=100-5=95

1=100-50x0.05=100-2.5=97.5

1=100-50x0.03=100-1.5=98.5

2)已知:I=e—dRe=100d=80R=10%R=5%R=3%

1=100-80x0.1=100-8=92

1=100-80x0.05=100-4=96

1=100-80x0.03=100-2.4=97.6

3)从上计算看出

RMLR;It

dtU;d;IT

答:(略)

2.解:

(1)已知:C=30+0.8Y,1=60-1OR

C=30+0.8Y,I=60-20R

C=30+0.7Y,1=60-1OR

Ct+ll-b

1)Y=C+I~d~y

Y=30+0.8Y+60-10R

10R=30+0,8Y+60-Y

10R=90-(l-0.8)Y

02

R=9-10Y

1

R=9-50Y

2)Y=30+0.8Y+60-20R

20R=90-0.2Y;

1

R=4.5-lOOy

3)Y=30+0.7Y+60-10R

10R=90-0.3Y

3

R=9-W0Y

(2)

I-A

~T:bflSLR;1ST

dTIS;;d|If

答:(略)

3.解:已知:C=100+0.8YI=150-6RM=150P=5L=0.2Y-4R

C.+£l—Ay

(1)IS曲线R=Fd

1004-1501-0.8

R=66

41.S7--If

R=36

IM曲线L=KY-hRL=0.2Y-4R

J」上

R=1k~P

tt2„Iif

R=Tr-iT

2,rl50

R=2020

I

r-7.5

R=20

(2)嬴(j^+iS)Y=16.5

0.8Y=16.5;Y=206.3

R?畀,。,7.5=2.8

第十二章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

1.总需求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

总量。

2.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3.总供给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的总产出或总产量。

4.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先平行于横轴,后向右上方倾斜,最后垂

直于横轴的曲线。

5.总供给一总需求模型是指把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放在一

个坐标图上,用以解释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模型。

二、单项选择题

1.A2.D3.B4.D5.A6.B7.D8.B9.D10.B

11.C12.A13.C14.A15.A

三、多项选择题

1.CD2.ABCD3.ABCD4.ABCDE5.AC

6.CE7.BCDE8.BD9.ACE10.AC

四、判断分析题

1.X2.43.44.45.46.X7.d8.49.410.4

五、计算题

1.假定总供给曲线为AS=700,总需求曲线为AD=800-40P。

试求: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价格。

解:已知:AS=700AD=800-40P

求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价格的公式为:AD=AS

700=800-40P

P=2.5

Y=800-40X2.5=700

答:略

2.总供给函数为AS=2300+400P,总需求函数为AD=2000+4

500/Po

试求:

(1)均衡收入与均衡价格;

(2)总需求上升10%的均衡收入与均衡价格。

解:已知:AS=2300+400P,AD=2000+4500/P

求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价格的公式为:AD=AS

2300+400P=2000+4500/P

4P+3P-45=0

-bt-^-Aac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计算公式五

p=-3±79+4x4x45

2x4

_-3±T729_-3±27

P=3

¥=2300+400x3=3500

¥=2000+4500/3=3500

又已知:总需求上升10%

贝lj:AD=2200+4950/P

2300+400P=2200+4950/P

2300P+400P2=2200P+4950

400P2+1OOP-4950=0

8P2+2P-99=0

〜-2±j4+4x8x99

4---------------

Y=2300+400x3.4=3660

Y=2000+4500/3.4=3324

(由于不能被整数除,所以结果有误差)

六、问答题

1.AD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什么?

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消费支出和

投资支出随着价格总水平上升而减少。

在既定的收入条件下,价格总水平提高使得个人持有的财富可以

购买到的消费品数量下降,从而消费减少。反之,当价格总水平下降

时,人们所持有财富的实际价值升高,人们会变得较为富有,从而增

加消费。价格总水平与经济中的消费支出成反方向变动关系。

此外,随着价格总水平的提高,利息率上升,投资减少,即价格

总水平提高使得投资支出减少。相反,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实际货

币供给量增加,从而利息率下降,引起厂商的投资增加,即价格总水

平下降使得经济中的投资支出增加。因此,价格总水平与投资支出成

反方向变动关系。

以上两个方面的影响,当价格总水平提高时,消费支出和投资支

出同时减少,从而社会总支出水平下降;反之,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

消费和投资支出同时增加,从而社会总支出水平提高。也就是说,总

支出水平随着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而下降,即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下倾

斜的曲线。

2.SAS向右上方倾斜的原因是什么?从右上方向左下方倾斜,

表示总供给和价格水平成同向变化。

这是在充分就业前或资源接近充分利用情况下,产量增加使生产

要素价格上升、成本增加,最终使价格水平上升。这种情况是短期的,

同时又是经常出现的。所以,这条总供给曲线被称为“短期总供给曲

线”,或“正常的总供给曲线”。

3.AD线平行移动影响因素是什么?用图线解释影响过程和结

果?

在一个特定的价格总水平下,任何引起总支出变动的因素都将导

致总需求曲线的移动。总支出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

总支出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具体地说,在三部门经济中

引起总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是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政府支出。

首先,消费者的需求增加,每一价格总水平对应的总支出增加,

从而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需求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下

方移动。在既定的收入条件下,由于消费与储蓄成反方向变动,因而

储蓄增加使得总需求下降,从而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而储蓄减

少,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其次,投资增加导致总支出增加,从而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

移动;反之,投资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正文移动。

另一方面,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利息率下降,从而投资增加,

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货币供给量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

下方移动。

最后,政府购买增加,经济中的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政府

购买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下图所示为政府采用积极的财

政政策,政府购买增加,税收减少,经济中的总需求曲线(AD曲线)

向右上方移动,结果是利率上升,国民收入增加。

4.SAS线平行移动的因素是什么?用图线解释影响过程和结

果?

第一,自然的和人为的灾祸。例如,地震或战争会极大地减少经

济的总供给,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第二,技术变动。引起总供给曲线移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技术的

变化。技术变动通常是正向,即技术水平倾向于提高,所以技术变动

的影响一般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第三,工资率等要素价格的变动。当工资下降时,对于任一给定

的价格总水平,厂商愿意供给更多的产品,因而降低工资将使总供给

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反之,工资上升,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此外,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也会引起总供给曲线的移动。如果厂

商以进口商品作为原料,那么进口商品的价格变化时,厂商的成本就

会发生变动,从而愿意生产的数量也会变动。

总之,生产技术水平提高或生产成本下降,经济的总供给增加,

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反之,生产技术水平下降或生产成本提高,

经济的总供给减少,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下图所示为:技术进步,引起企业成本下降,因此,厂商供给增

加,使得AS曲线向右下放平行移动,结果是价格下降,国民收入增

加。

5.Y0与Yf之间的对比有哪三种结果?这三种结果表明何种含

义?

Y0为短期均衡国民收入;Yf为长期中实现了充分就业的国民收

入。两者数值的对比有三种情况:

(1)YO<Yf;表示短期的均衡是未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资

源存在闲置和浪费。经济情况不景气,物价较低。

(2)YO=Yf;表示短期的均衡就是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不

存在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是一种理想状况。

(3)YO>Yf;表示短期的均衡大于长期中实现充分就业的均

衡,长期中的供给(技术进步、制度和资源所决定)难以承受市场上

对物品的需求。经济情况处于高度的繁荣阶段,也就是出现了“泡沫

经济”,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的压力大。

6.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与AD=AS模型之间的

区别是什么?

(1)三者之间的联系:从不同的角度分析GDP是如何被决定的,

又是如何随影响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三者都遵循凯恩斯的思

想,关注短期均衡国民收入的是如何决定和变化的。

(2)三者之间的区别: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主要是说明总需

求是如何决定国民收入的,没有考虑价格和利率的对国民收入的影

响;IS=LM模型主要说明在产品市场和产品等价物市场处于均衡时,

短期的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变化的,与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相比,考

虑了利率的变化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AD=AS模型综合了总需求、

利率和价格变化的影响,来说明总的价格水平和短期均衡国民收入之

间的变动关系。

第十二章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计算题参考答案

1.解:

已知:AS=800AD=700-40P

均衡条件为AD=AS

700yop=300

40P=400

P-10

Y=700-40x10=300

答:(略)

2.解:

已知:AS=2300+400PAD=2000+4500/P

1)均衡条件AD=AS

2300+400P=2000+4500/P

2300P+400P2=2000P+4500

400P2+300PT500=0(被100除)

4P2+3P-45=0

一3±/+4—3:1:7^-3:1:27

P=2x488

P=3

Y=2300+400X3=3500

Y=2000+4500/3=3500

2)已知:总需求上升10%则:AD=2200+4950/P

2300+400P=2200+4950/P

2300P+400P2=2200P+4950

400P2+100PT950=0(除50)

8P2+2P-99=0

-2-Jl+4x8x99

P=2x8

P=16

----------=3.4

P=16

Y=2300+400X3.4=3660

Y=2000+4500/3.4=3324

(由于不能被整数除,所以结果有误差)

第十三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

1.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劳动人口,有劳动意愿并在劳动力市

场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寻找没有找到有报酬的工作。

2.失业人数,是指一定劳动者年龄以上,有劳动能力,在某一

时间内没有职业或工作时间没有达到规定标准,正在寻找有报酬的工

作,并已在就业机构进行了登记的人员。

3.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

Ne

U=------X100%

计算公式:版+防

4.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失业。

5.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

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5.周期性失业是指因劳动力中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

6.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升。

7.通货膨胀率是指一般价格总水平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

内的上涨率。计算公式:

CPL-CPL”

Jt=——5--------5.x100%

CP%

8.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

过总供给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持续而显著的上升。这种类型的

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在于总需求过度增长,总供给不足,即“太多的

货币追逐较少的产品”,或者说“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超过按现行价格

所提供的供给

9.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又称供给型通货膨胀,是指由厂商生

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

10.混合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的

通货膨胀交织在一起的通货膨胀。

11.菲得普斯曲线,又称价格调整曲线,是指表示工资增长率和

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12.滞胀是指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失业率也上升的现象。

二、单项选择题

1.D2.B3.B4.C5.B6.A7.A8.C9.D10.C

11.B12.A13.B14.A15.C16.D17.B18.C19.C20.B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E2.AB3.ABC4.ABC5.ABE

6.CD7.ABD8.CDE9.ACD10.BCD

四、判断分析题

1.X2.43.x4.45.46.47.«8.x

9.yl10.411.x12.yl13.«14.x15.N

五、问答题

1.简述失业的含义及其类型

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劳动人口,有劳动意愿并在劳动力市场上

经过一段时间的寻找没有找到有报酬的工作。

种类:

(1)摩擦性失业是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是市场制

度本身决定的,与劳动力供求状态无关,即使实现充分就业也要有摩

擦性失业。

劳动者流动过程包括劳动者的新老交替、人们出于资源配置优化

和判断的原因而转移就业职位等。它是市场对人力资源进行配置不可

缺少的条件和代价。

磨擦性失业量的大小取决于劳动力流动的大小和寻找工作所需

要的时间长短。劳动力流动性是由制度性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经济

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决定的;寻找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则主要取决于获取

工作的信息难易程度和速度,以及失业的代价和失业者承受这种代价

的能力。

(2)结构性失业是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

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其最

大特点是劳动力供求总量大体相当,但却存在着结构性的供求矛盾,

即在存在失业的同时•,也存在劳动力供给不足。

结构性失业也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和代价,结构性失

业多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调整,而这又恰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

提和标志。

(3)周期性失业是由于整个经济周期波动造成劳动力总需求不

足产生的失业。

由于结构型失业和摩擦性失业是市场经济的常态,所以我们把二

者形成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其受劳动力结构、政府政策和结构

性因素的影响。

2.试用图形分析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的形成过程

从图中可看出,在未分就业时,总需求增加,不会引起价格上涨,

不会产生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在正常供给曲线条件下,总需求曲线

AD1提高AD2,则价格由Pi提高到P2,国民收入也从Y1提高到丫2。

这就表明社会总需求增加,即总需求曲线AD上移,使价格水平提高。

但在长期总供给曲线条件下,总需求曲线AD3提高为AD4时,则价

格水平从P3提高到P.,而国民收入不再增加,这是由于Yf为充分就

业时的国民收入所致。这时,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对价格水平提高的

影响更大。在上述正常的和长期的总供给曲线条件下,由于社会总需

求增加引起价格总水平普遍持续的提高,形成了需求拉动的通货膨

胀。

3.简述造成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的原因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在于总需求过度增长,总供给不

足,即“太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产品”,或者说“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

超过按现行价格所提供的供给既然总需求增加可以造成需求拉动

的通货膨胀,那么使得总需求增加的任何因素都可以是造成需求拉动

的通货膨胀的具体原因。私人部门的消费增加或储蓄减少、投资增加、

政府购买增加和减少税收都可以导致总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上方

移动,在总供给曲线不变的情况下,会使得价格总水平提高,从而形

成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此外,国家货币当局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

利息率,也会间接地引起投资的增加,从而导致总需求增加,诱发需

求抖动的通货膨胀。

主要由财政政策中的政府支出、投资及转移支付增加过快,货币

政策中的货币投放过多以及宏观消费政策中刺激消费力度过大等原

因引起的。

4.试用图形分析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形成过程

从图中可看出,当由于成本提高,供给曲线AS1上升为AS2时,

则国民收入减少丫2,而价格提高到P2;如果成本进一步提高,总供

给曲线AS1上升为AS3时,则国民收减少到丫3而价格提高为P3,同

理所引起价格普遍持续上涨,才构成通货膨胀。

5.简述造成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原因

第一,工资推动通货膨胀,由于工人和工会的力量使工资增长率

快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致使成本提高和物价水平上涨。

第二,利润推动通货膨胀,由于厂商追逐更多的利润,以成本提

高为借口,使产品价格提高幅度快于成本提高幅度而产生的通货膨

胀。

第三,进口和出口推动通货膨胀,由于进口品价格上涨,特别是

进口原材料价格上涨,引起的通货膨胀。由于出口猛增加,使国内市

场产品不足,也能引起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

6.简要说明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及通货膨胀的分类

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一般是用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被定义为

从一般价格总水平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的上涨率。

从物价上涨率角度,通货膨胀可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通胀率在

10%以下)、奔腾的通货膨胀(通胀率在10%以上,100%以下)和

恶性的通货膨胀(通胀率在100%以上)等。

从市场机制作用,通货膨胀可分为放开的通货膨胀和抑制的通货

膨胀。

从人们预料程度,通货膨胀可分为预期的通货膨胀和非预期的通

货膨胀,后者是指由于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人们未预期到的通货膨

胀。

从通货膨胀形成原因,通货膨胀可分为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成本

推动通货膨胀、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混合型通货膨胀等。

7.试分析通货膨胀的影响

通货膨胀首先会对工资薪金阶层产生影响。在劳动市场上,工人

的工资往往以工资合同的方式预先加以确定,也就是说货币工资率的

上涨往往慢于物价上涨。因此,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工人的货币工资

没有变动,但实际购买力却下降了。可见,工人在通货膨胀中受到损

害,而这种损害取决于工资调整的滞后期。如果工资合同调整较快,

那么领取工资者受到通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