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_第1页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_第2页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_第3页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_第4页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年环境影响评判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

一、水电

案例一、南方某山区拟建水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工程,开发目的包括城镇供水,农

业灌溉和发电。工程包括一座库容为2.4X109m3的水库,引水工程和水电站。水库

大坝高54m,水库回水长度27km,水电站装机容量80MW,水库需埋住耕地230hm2,

移民1870人,安置方式拟采用就地后靠,农业灌溉引水主干渠长30km,灌溉面积6

X104hm2,城镇供水范畴主要为下游地区的2个县城。库区及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类

型:林地,耕地,分有自然村落,无城镇、工矿业,河流在水库坝址下游50km河段

内有经济鱼类、土著鱼类的索饵场、产卵场。

第一组问题(原题):

1.大坝上游陆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应包括那些方面?

(1)调查上游陆域大坝蓄水埋住区及影响范畴内涉及的物种、种群和生态系统。

(2)重点调查陆域范畴内有无受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关键种、土著种和特有

种,天然的经济物种及自然保护区等。如涉及国家级和省级保护生物、珍稀濒危生物

和地方特有物种时,应逐个或逐类调查说明其类型、分布、保护级别、保护状况与保

护要求等。

(3)植被调查可设置样方,调查植被组成、分层现象、优势种、频率、密度、

生物量等指标。

(4)动物调查,应调查动物种类、分布、食源、水源、庇护所、繁育所及领地

范畴,生理生殖特性,移动迁徙等活动规律。

(5)调查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功能和演变过程。

(6)调查相关的非生物因子特点(如气候、土壤、地势地貌、水文及水文地质

等)。

(生态现状调查是生态影响评判的基础。一样从事生态影响评判的技术人员均容

易解答该问题,但往往回答不完整。陆地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不外乎植物、动物及其生

境调查,在具体工作中从物种、种群、生态系统、景观四个层次入手,同时考虑气候、

土壤、水系等自然因素。在复习这样的题时,同时可以联想一下对于下游地区的生态

应调查哪些内容?工程建设对上游和下游生态有哪些方面的影响?可注意一下本书

的有关内容。)

2.提出水库运行期对下游河段鱼类的主要影响因素。

(1)在工程运行期,由于大坝阻隔,对上下游鱼类物种交流有一定阻碍。

(2)本项目大坝下游有鱼类的索饵、产卵场,被大坝截在上游的鱼类进入索饵

和产卵场成为困难,而水库不同方式的放水对下游河道的水生生态影响明显。

(3)水文情势的变化导致饵料生物变化无常,水温、流量、流速、水位、含沙

量的变化对鱼类产卵也有不利的影响。

(4)河道中鱼类的种群结构将发生变化、急流性或深水性鱼类将对理游水位变

浅不适应。

(水库运行期对上游河段和下游河段的鱼类均有影响,但对下游影响更明显一

些。这类问题提出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有问大坝建设对下游鱼类的何影响?对坝上鱼

类有何影响?对上游鱼类的三场有何影响?对下游鱼类的三场有何影响?基本大同

小异,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及提问的形式,结合实际工作来答。)

3、对上游陆生野生动物有哪些影响?

(1)施工期大量的施工人员活动和施工机械噪声干扰,以及库区拆迁、清理等,

原先两岸活动的动物受到惊扰而发生逃逸。

(2)蓄水营运期,由于水库面积的扩大将造成野生动物生境的埋住、水面扩大

影响陆生动物跨河迁移受到阻隔,动物生境有可能缩小。

(以生态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一样可按施工期和营运期两个方面进行影响分析

与评判,水力发电站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对生态的影响均较为明显。当然也可以考虑

施工前期、营运后期等的影响。)

4.针对工程移民安置,环评需考虑那些环境影响?

(1)移民区遗留的环境影响。遗留的固体废物,建筑残物、生活垃圾,特别是

养殖垃圾如不能得到彻底清理,对库区蓄水将造成不利影响;若原先的陡坡开垦的农

田不能及地退耕还林还草,其水土流失也将影响库区水质与水位。

(2)移民安置区的环境影响。对安置区环境容量的影响,增加了安置区的环境

与资源压力,移民安置占地及土地开发植被变化对生态的不利影响,农药、化肥面源

污染,水土流失等。

(3)移民安置不当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一是有可能造成移民返迁,加剧库区

生态破坏;二是陡坡开垦,使水土流失加剧,甚至诱发地质灾害。

(4)人体健康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移民安置是水电开发项目关注的重要方面,当然也是考试应该考问的要点。这

个题也可以按环境影响要素来解答。)

5.提出对水库工程需要考虑的环境保护工程措施和环境治理计划。

(1)应主要采取以下环境保护工程措施:

①库区移民、库底清理措施,保证库区水质。

②涉及珍稀保护植物的移植、引种栽培、工程防护等措施;涉及保护动物的栖息

地保护、建立新的栖息地等措施。

③防治水土流失的护坡、拦挡、导排洪水的排水沟、导水槽等工程措施。

④保证涧游性鱼类的正常涧游的过鱼设施、人工增殖放流,如有竹木流放,则需

要设置流放竹木的设施。解决低温水影响的能够分层取水的措施。

(2)环境治理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成立环境治理机构、制定治理办法、落实人员与经费,实施施工期的环境监理;

②开展库区水质定期监测、生态调查,特别是针对工程对鱼类“三场”的影响及

变化情形应进行调查;

③严格分层取水、定期放水、保证生态需水量的日常治理;

④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⑤建立健全环境治理档案,如实记录工程建设过程及其环境影响与变化过程,环

境调查成果及科学研究成果;

⑥在工程竣工后落实竣工验收,并在稳固运行后3-5年内进行环境影响后评判。

(本题目也可以单独提出工程措施或环境治理计划来要求回答。在单独的提问的

情形下,要进一步细化答案。水电项目也应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本项目有供水功

能,而且是向下游两个城镇供水,在机电检修时有可能发生漏油事故;在洪水季节,

需注意大坝安全和排洪,也存在安全风险,进而带来环境风险。本工程兼有供水功能,

涉及经济鱼类“三场”,工程规模较大,生态影响应为一级评判,因此,也需要在施

工期进行环境监理。)

第二组问题(本人补充)

1.针对河流鱼类,工程建设及营运期应采取哪些保护措施?

充分调查和研究鱼类的生理生态特性,在大坝设置过鱼通道,根据河道生态及鱼

类生长繁育的要求分层放水,既保证一定的生态流量又尽可能创造较适宜的水文水力

条件。同时,要保证鱼类饵料生物的生活条件。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鱼类如何通过大坝的问题,二是鱼类

生活所需水量、水质及水文水力条件,三是鱼类饵料问题。)

2.大坝建成后,坝下减脱水段将发生哪些变化?

(1)先期河床裸露,之后水生生态逐步向半水生或陆生生态转化;

(2)原河道中鱼类及水生生物有可能受到大幅度的消减;

(3)农田灌溉用水不足或受冷水灌溉的影响而产量减少。

(引水式电站,其坝下减脱水段生态变化明显,是大家比较关注的。)

3.大坝建成后对鱼类的产卵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大坝建设有可能阻断的通道,使其不能到达产卵场;

(2)由于流量、流速、泥沙含量、水温等水文情势的变化,对鱼类产卵将产生

不利的影响;

(3)生境的变化可能会推迟亲鱼的产卵期、或不能正常孵育、或使产卵后成活

率降低。

4.工程建设对上游2个城镇供水有无不利影响?

(1)有不利影响。

(2)主要表现为蓄水初期,由于埋住侵入大量的污染物,库区水质较差。如果

营运期不加强流域生态保护,水土流失加剧,库区发生富营养化或流域内开发建设一

些污染型或对生态影响较大的项目,也会对城镇供水造成不利影响。

5.30公里农灌水渠施工生态影响主要有哪些?应采取哪些措施?

(1)植被破坏、土壤扰动与破坏、水土流失、对野生动物也有不利的干扰影响。

(2)合理选址,躲开植被丰富区;控制施工暂时用地,尽可能减少对植被的破

坏;弃方及时运走,但不能弃置在河道内,在弃土场采取设置挡墙、导排水沟、绿化

等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植被暂时被毁区在工程终止时及时予以复原。

案例二、水利水电,欢迎大家提意见和建议。

拟在已规划进行梯级开发的河道上建一引水式电站,运行方式为日调剂。坝高

48m,库容约1.9亿m3。工程建设需移民10万人,采取就近后靠安置。埋住区现状

有采砂采矿作业。在坝址与发电厂之间临河有一工厂,需取用河水生产,取水量较大。

拟建坝址下游50km处一侧有一处面积较大的洪泛区,另一侧有较多的农田,且下游

20km还有一旅行胜地。经初步调查,在拟建坝址下游可能有一处经济鱼类的产卵场。

工程土方量约900万m3,所需石料为商品料。

第一组问题:

1.指出工程可能影响的主要敏锐目标?指出对其中一种保护目标现状调查时应

弄清的问题?

(1)洪泛区、坝下临河工厂、农田、旅行胜地、鱼类产卵场。

(2)洪泛区:应调查洪泛区与坝址的距离、洪泛区形成的河流水文条件、洪泛

区面积、水面面积、洪泛区内的植物、动物情形,特别是鸟类情形,有无国家保护动

物。

(本题如果将农田、旅行胜地、产卵场作为保护目标来解答。农田:农田类型,

其中是否有基本农田;农田分布;土壤类型及肥沃程度;灌渠分布、取水口及灌溉定

额;主要农作物及产量。旅行胜区:收集资料,弄清其建设历史、性质、级别、功能

分区、保护范畴、重要景点分布、交通及旅行路线、景区规划及保护要求。产卵场:

位置、范畴、鱼类名称、产卵所需的水位、水温、流量、流速、含沙量等水文水环境

条件。)

2.本工程建设主要生态不利影响有哪些?

(1)水库埋住生态缺失与库岸稳固性影响;

(2)大坝阻隔影响,特别是对涧游性鱼类的影响;

(3)减脱水段的生态系统改变的影响;

(4)移民安置生态破坏影响;

(5)对下游洪泛区湿地萎缩、农田灌溉用水量及低水温灌溉造成的减产影响、

旅行胜地对水的需求影响、鱼类产卵场生境条件改变的影响。

3.若埋住区原本有较多的采砂、采矿作业,环境影响评判除关注一样影响外,还

应关注什么问题?应从哪几个方面提出保护措施?

(1)调查采砂、采矿作业造成的生态破坏情形,包括破坏面积、泥沙流入河道

的量、地质破坏及库区稳固性、植被缺失与生态复原情形,从而确定是否会造成库区

泥沙大量淤积及水库回水影响,进而确定坝址是否合理。

(2)如采砂、采矿生态影响突出,应关闭矿山;若造成泥沙大量入河或破坏库

区稳固,应提出有效的治理方案,包括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谨慎考虑坝址挑选的合

理性,必要时重新选址。

4.若埋住区有国家保护植物,调查时应弄清哪些问题?对珍稀植物保护应提出哪

些措施与建议?

(1)调查保护植物的种类、名称、保护级别、种群数量、密度、盖度、覆盖率、

分布范畴、生境条件、生物量,群落结构与功能,演替趋势,现状问题。可能被埋住

的面积、缺失量。

(2)能就地保护的第一要就地保护,异地保护应注意生境条件的相似性与连续

储存的可行性,一样就近移植;不能移植的应异地建立种质基地或保护区。

5.指出本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判的前提条件

第一完成流域梯级开发规划环境影响,在该规划环境影响报告批复后,方可进行

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判工作。

案例三、(水电2006年考题)某水电站于2001年验收。现有3台600MW发电机

组。安排移民3万人,水库埋住面积100hm2,由于移民安置不太妥当,造成移民开

垦陡坡、毁林开荒等现象严重。本次扩建拟新增一台600MW发电机组,以增加调峰能

力,库容、运行场所等工程不变。职工人员不变、新增机组只在用电高峰时使用。在

山体上开河,引水进入电站。工程所需砂石料为商品料,距项目20km。由汽车运输,

路边500m有一村庄。原有工程弃渣堆放在水电站下游200m的河滩上,有防护措施。

问题:

1.项目现有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确定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及影响因素。

(1)项目主要环境问题:

移民所造成的开垦陡坡、毁林开荒等,容易造成山体不稳固导致塌方,大面积的

毁林开荒可引起水土流失,最终导致下游河道淤积。工程弃渣堆放在水电站下游200

米的河滩上不符合要求。

(2)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及影响因素

①水库水质及生态、山体及陡坡植被、野生动物、村庄、下游河道及水生生物。

②施工活动及水土流失影响水库水质与水生生态,影响野生动物的生存与栖息活

动。

在山体开河,对山体植被影响明显,也会加剧水土流失;既有移民开垦陡坡、毁

林开荒造成的植被减少、山体地质不稳,容易导致塌方和水土流失。

施工期噪声和扬尘影响居民生活。

工程弃渣不当堵塞河道,造成河道不畅,并容易发生水土流失或地质灾害。

由于新增引水式电站,下游河道生态用水存在减少的可能性,对鱼类,特别是洞

游性鱼类影响明显。

2.生态环境调查除一样需要外,需重点注意哪些问题的调查?

(1)调查现有工程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包括陡坡开垦、河道弃渣,分析产生

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案或措施;

(2)调查新开垦河道生态环境现状,包括土壤、植被类型、野生动植物、生态

系统及水土流失等;

(3)调查河道是否为涧游性鱼类的通道,既有工程所采取的措施是否能够有效

发挥作用,新建工程能否解决既有工程存在的问题;

(4)上游埋住区是否存在环境或地质方面的问题,下游用水单位的供水能否得

到保证。

(曾经有人给出:调查动植物物种清单,生态系统完整性、稳固性、生产力等;

生态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连通性和制约问题;水土流失等问题。但本人认为不是最佳答

案)

3.水电运行期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1)生态影响因素主要是库区埋住、泥沙淤积影响;下游河道减脱水带来的生

态影响、大坝对涧游性生物阻隔的影响(包括鱼类的三场影响)、低温水下泄的生态

影响、下游用水单位用水保证,水土流失影响。

(2)水环境影响。河流上下游水文情势变化的影响、库区水质污染的影响、电

站修理油类等污染物对水环境的影响。

(3)库区及河道地质稳固性影响、清水下泄能河道冲刷的影响

(4)移民安置的生态影响

4.弃渣场是否合理?拟采取什么措施?

(1)不合理。

(2)该弃渣场容易被下泄水流冲蚀,导到泥石流的发生,并污染水体,不符合

“水土保持法”的规定,应予清理,运到有关部门指定的地点堆存。

(本题实际上考的是水土保持法的要求)

二、公路

案例一、2005年一2007年考试大纲例题):某大城市规划建设的高速公路,4车

道,全长80km,设计行车速度80km/h,路基宽度24.5m。全程有互通式立交5处,

跨河特大桥1座(1750m),大桥5座(共1640m),隧道4座(共3800m),其中单洞

长隧道(2400m)。公路位于规划未建成区,起点接城市环路,沿线为山岭重丘区、相

对高差50-300m,线路穿岭跨河,沿山谷行进,过山间盆地,有支线通向旅行区。该

公路征用土地640hm2,其中农田150hm2,林地300hm2,草坡和未利用地140hm2,

其余为水塘、宅基地等,土石方量864万m3,有高填方段2400m。项目总投资38亿

元。该项目所在区域雨量充沛,夏多暴雨。森林覆盖率约40%,包括人工森林和天然

林。公路沿线农业发达,村庄较密集,穿越2个村庄,邻近有2个较大乡镇,另有山

岳型风景名胜区和农业观光区各1处。

根据上述背景材料,回答以下问题(参考答案均为原大纲所给出的,点评为本人

增加):

1.说明工程概况介绍部分有关生态影响的工程分析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1)隧道名称、规模、建设地点、施工方式、弃渣场设置点位及环境类型,占

地特点;隧道上方及周边环境;隧道地质岩性及地下水疏水状态;景观影响。

(2)大桥和特大桥的名称、规模、点位;跨河大桥的施工方式,河流水体功能,

可能的影响。

(3)高填方路段占地合理性分析,占地类型,占地基本农田情形。

(4)边坡防护;主要为深挖路段,弃渣场设置及其占地类型、数量、环境影响。

(5)主要取土场设置及其复原设计;公路采石场及砂石料场情形。

(参考答案点评:本题实际上抓住重点工程及主要暂时工程就可以顺着来解答

了。大纲提供的该参考答案给出了5个主要方面的工程分析内容,但仍旧是不完整的。

第一应给出工程的基本情形,包括线路长度、走向、路基高度及宽度、工程挖方量、

填方量、互通式立交,收费站及服务区设置情形;工程永久占地、暂时占地情形。这

些也都是与生态影响有关的内容。)

2.说明生态现状调查与评判的主要内容及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主要采用的方法。

(1)森林调查:类型、面积、覆盖率、生物量、组成的物种等;评判生物量缺

失、物种影响、有无重要保护物种、有无重要功能要求(如水源林等)。

(2)农业生态调查与评判:占地类型、面积、占用基本农田数量、农业土地生

产力、农业土地质量。

(3)水土流失调查与评判:腐蚀面积、程度、腐蚀量及缺失,发展趋势及造成

的生态环境问题,工程与水土流失关系八

(4)景观资源调查与评判;公路沿线景观敏锐点段,主要景观保护目标及保护

要求,公路建设与重要景观景点的关系。

本项目现状调查方法有:现场资料收集、分析,规划图件收集;植被样方调查,

主要调查物种、覆盖率及生物量;现场勘察景观敏锐点段;也可利用卫星遥感信息测

算植被覆盖率、地势地貌及各类生态系统面积、水土流失情形等。

(参考答案点评:生态现状调查与评判,第一要弄清工程沿线影响范畴内的生态

功能区划情形、沿线生态系统类型,识别生态保护目标及要求。根据题意,本工程沿

线生态系统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人工林和天然林),农田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分别给出应重点调查的内容。除大纲提供的答案外,森林还需要调查

清楚森林分类经营区划情形,森林郁闭度、主要树种及生长情形、估算其森林蓄积量。

景观资源应调查该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等级、主管部门、建设时间,景区规划及保护要

求等基本情形。)

3.简要说明该项目评判的重点和评判中需注意的问题。

本工程评判的重点是生态环境影响(含水土流失问题)、噪声影响(略)。

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1)对森林植被影响及可能对重要物种的影响;

(2)森林生态系统切割(森林生境切割)与阻隔导致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3)农业占地和占用基本农田问题;

(4)取土场、弃渣场等非永久占地的复垦与生态复原(植被重建);

(5)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

(6)景观美学评判;

(7)噪声敏锐点的监测、影响评判及保护措施;

(8)水环境特别是水源保护问题(跨河大桥段)

(参考答案点评:一样情形下,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判的重点主要有生态影

响和噪声影响两个方面。生态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期,由于永久占地和暂时占地对植

被的破坏及其引发的水土流失,噪声影响主要是营运期交通噪声。对于评判中需要注

意的问题,按大纲提供的参考答案来答,很容易遗漏。其实,可以按施工期和营运期

需关注的内容分别来答,结合项目特点和题干所给的项目区环境特点,抓住生态系统

类型及敏锐保护目标,该题就比较好答。如施工期,施工作业对森林植被及野生动物

有不利影响;占地对农田及农业生产、土壤有不利影响,特别是对基本农田的占用;

施工期取土场及取土作业、工程开挖及弃渣对生态有不利影响;施工作业破坏山丘区

的地势地貌及植被,容易导致水土流失,需要编制水土保持方案。营运期,公路切割

与阻隔影响野生动物通行;车辆营运噪声影响靠近公路的居民生活,需要进行监测、

猜测,并根据猜测结果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运输危险品车辆在经过跨过河流的桥梁

段发生事故时,容易导致河流水环境污染。抓住敏锐保护目标,就不会忘记题干给出

的风景名胜区和农业观光区的影响与保护。)

案例二、高速公路(2006年考题):某段高速公路2005年建成通车,建设单位

申请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该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完成环境影响评判的报批手续,在

初步设计和实际建设中对线路走向和具体的建设工程内容有少量调整。该段高速公路

全长50公里,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设1104米特大桥一座,中小桥若干座,特大

桥桥面设排水孔;双洞单向隧道2座,单洞长3200米,互通式立交1处,分离式立

交1处,服务区1处,取土场8处,弃渣场20处,共征用土地206公顷,公路所经

地区为山岭重丘区,其中通过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的线路长度5公里,特大桥从A

城市的集中式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边界跨过。由于线路偏移,声环境敏锐点由原先的

12处变为6处,其中4处与环评审批时一致,8个取土场有2个分布在水土流失重点

监督区,有1个在重点治理区,弃渣场均分布在沿线的沟壑,服务区靠近一人口约

2000人的村庄,设有1.5吨/小时燃煤锅炉一座,烟囱高度20米,服务区废水经化

粪池处理后排放到服务区外冲沟,经过100米汇入经该村的小河上游,公路沿线部分

敏锐点情形见下表:

名称与路肩距与路肩临路临路情形

离(m)高差(m)户数

上湾村168810侧向公路,有围墙

青龙坪村6836面向公路,主要为二层楼,位于隧

道出口处

英雄中学902面向公路,二层楼房

马兰村180-61村庄大,周围绿化好,树木高大,

枝叶茂盛

牟家村10203面向公路

楼前村6845平房,面向公路

回答以下问题:

1.简要给出本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调查的重点内容。

(1)工程占地造成的植被缺失情形。通过调查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状况,包括

植被类型及分布、生长状况,进行必要的估算或测算。

(2)调查野生动物分布及活动情形,调查是否设置生物通道,并分析生物通道

设置的合理性。

(3)调查公路经过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重点治理区段及高填深挖路段所造成

的水土流失情形、所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及成效。

(5)调查取土场和弃渣场的生态复原情形,特别是分布在重点监督区的2个取土

场和重点治理区的1个取土场的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情形,弃在沟壑内的20个弃渣

场是否采取工程与生态治理措施。

(6)调查隧道、特大桥、互通式立交等重点工程造成的生态影响及复原情形。

(7)工程生态补偿及生物通道设置情形。

2.指出本项目水环境影响调查需关注的问题?

(1)调查工程施工期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调查工程所采取

的措施及其有效性。

(2)分析工程运营期可能发生的水环境风险,调查是否有应急预案。

(3)工程特大桥设排水孔不可行。此特大桥跨过A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二级保

护区边界,一旦发生运输危险品车辆事故,很容易污染水源,应设置导水设施,将桥

面径流导至保护区外处理。

(4)调查流经服务区邻近村庄的小河的水环境功能及利用情形,调查服务区废

水经化粪池后汇入小河造成的水环境影响。

3.根据表中信息,指出不需要采取隔声措施的敏锐点。

上湾村、马兰村。

4.指出英雄中学噪声监测布点应注意的问题。

在与公路与英雄中学之间,垂直公路从路肩开始,在距离20m、40m、60m、80m、

英雄中学教学楼前及教室内设噪声监测点。在一楼和二楼的教室均应进行监测。

5.说明本项目运营期存在的环境风险隐患。

主要是运输危险品的车辆在行驶到特大桥路段时发生事故,危险品大量泄漏进入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造成水质污染,危及城市供水。

6.从环保角度考虑,对服务区设施提出改进建议。

(1)服务区废水应经化粪池后,再进行必要的生化处理,处理后的水尽可能用

于绿化、冲厕等。

(2)燃煤锅炉烟囱高度应增高到25米。(这实际上是在考GB13271-2001《锅炉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关于烟囱高度的有关规定。不同规模的锅炉,要求设置的排

气筒高度也不同,需要注意。)

(本题为2006年环评师案例中考出的生态验收方面的案例。2005年验收案例考

题是一个工业项目,主要考试内容是水资源利用及污水分流问题、第一类污染物的识

别与监测布点位置;验收监测范畴及布点原则、清洁下水监测与利用等内容重金属监

测方面的内容。)

案例三、高速公路历一高速公路历经三年建成投入试营行,分三个合同段分别由

三个施工单位完成。现建设单位托付某环评单位进行竣工验收调查。公路沿线高填方

路段约30km、深挖方路段17km、隧道2km,其他40km。建成互通式立交2处,有大

桥、特大桥3处跨过3条河流,其中一河为饮用水源地,公路邻近有一药材基地,原

设计不占用该药材基地,但实际占用了5hm2。其沿线有收费站7处、服务区3处,

经过A、B、C、D、E共5个村镇,其中距路肩500m有一小学被公路与一村C集中居

民区相隔开。原环评提出应在A村段设置声屏障,调查时未设,但现状监测交通噪声

不超标,未对沿线居民造成影响。工程比原设计增加占地30hm2,设计时设置取土

场13处、弃土弃渣场5处。实际车流量不足设计车流量的40吼

第一组问题:

1,工程的主要变化有哪些?

线路走向发生了变化,占用了药材基地;要求设置声屏障的路段未设声屏障;工

程占地面积增加了30hm2o

2,原环评提出应设置声屏障的A村路段未设置声屏障,调查报告应如何反映和

处理这种情形?是否建议通过验收?

(1)调查报告应真实反映未设声屏障的实际情形。同时,调查需弄清原环评提

出设置声屏障的缘由,目前不设声屏障的原因;根据实际车流量及环评时猜测营运初

期车流量的变化情形,以及发展趋势,猜测噪声近远期超标的可能性。分析设置声屏

障的可行性与实用性,或采取其它措施的有效性。

(2)在目前交通噪声不超标的情形下,可以建议通过验收。但要提出对该路段

进行监测的要求与计划,如果发生超标现象须补建声屏障或采取其它能够明显减免噪

声影响的措施。

3,占用药材基地应调查核实哪些问题?

分析线路走向变化的原因;说明工程占用药材基地是否是难以避免的,是否办理

了相关手续,并进行了补偿;对药材基地是否还存在潜在的其他不利影响。

4,给出跨河水源地现状监测的布点方案。

桥位上游500m,桥位处、桥位下游1000m各设一监测断面,根据河宽、水深设置

取样点。

5,针对小学与C村这种情形,工程建设时应考虑哪些影响,采取哪些措施?

第一是阻隔影响。公路将小学与C村隔开,对学生上学与放学回家形成阻隔影响,

应为学生留设通道,采取过路天桥或地下通道。如工程建设时未予考虑,验收时应要

求建设单位采取补救措施。

其次,公路与小学距离较远,噪声影响不明显,但距离村庄的距离未予交代,应

调查公路与村庄的距离,如靠近公路,并造成噪声影响,需要采取环保搬迁、设置声

屏障、隔声窗或栽植绿化隔离带等措施。

第二组问题:

1,验收调查时发觉公路线位发生了变化,实际线位距离某自然保护区的距离更

近了。验收调查应重点调查哪些内容?给出什么样的调查结果?

(1)验收调查需交代保护区与线路的位置关系,明确距离线路的距离;在对保

护区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查清工程施工时是否对保护区造成不利影响,影响方式、范畴

与程度,如发生明显影响,应及时向原审批报告书的环保部门报告。

(2)调查报告应将工程对保护区的影响作为重要内容,如实发映这种变化及施

工期工程对保护区的实际影响;同时,调查报告需猜测分析公路营运是否会造成不利

的影响。给出工程对保护区影响的明确结论。附保护区治理部门的意见。

2,若变更后的线位靠近一自然保护区,验收调查应给出哪些图件?

保护区与公路的位置关系图、保护区功能区划图、保护区重点保护对象分布图(重

要保护植物分布图、植被类型图,野生动物分布图、迁徙路线图等),土壤类型图、

现状土地利用图、土壤腐蚀图、其他资源图分布。

3,高填、深挖路段及取弃土场应重点调查清楚哪些内容?

高填、深挖路段的位置、长度;填方量、挖方量,挖方能否被用作填方,调查土

石方调运情形;工程取土场、弃土场生态复原成效;路堤和路堑导排水设施、水土保

持的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的落实情形,实际成效如何。

4,公众参与应调查哪些人的意见?

公众参与应调查沿线直接受影响的居民、有关单位的意见;在路上行驶的司乘人

员的意见;受工程建设需拆迁居民的意见。

5,验收噪声监测类型主要有哪些?给出其中一类监测的技术要求。

(1)公路验收噪声监测一样包括:敏锐点噪声监测、24小时连续监测、衰减断

面监测、声屏障降噪成效监测(有声屏障时)。

(2)对于敏锐点噪声监测需要注意以下技术要求:

①点位:距离公路最近的敏锐点窗前1m。敏锐点为楼房时,应增加垂直分布测点。

②频次:每天4次,每次20min,连续监测2d,监测时间以交通特点确定。

③监测数据及评判量:Leq,同时记录LIO、L50、L90、Lmax、Lmin,

④监测时,要分大、中、小型车记录车流量。记录监测点名称、桩号、方位、距

离、高差、60m内户数、人数,并画出平面、剖面图。应给出敏锐点与线路的位置关

系图、敏锐点监测点位图及敏锐点的现场照片。

对于本问题的后一问,也可以挑选以下三者中的其中之一:

(1)声屏障监测技术要求:

点位:在声屏障中部、屏后10m、20m和敏锐点处(窗前1m)设置监测点;另外,

在距离声屏障大于100m的无屏障开阔地带平行等距离设置对照点位。

监测频次:每天测4次,每次测20min,连续监测2d。

记录:监测点名称、桩号、方位、距离、高差、并画出平面、剖面图;监测数据

记录Leq,并记录车流量等现场情形。

(2)衰减断面监测技术要求:

点位:一样设5个监测点,分别为距路肩20m、40m、60m、80m、120m处,同步

测试。

频次:每天4次,每次20min,连续监测2d,监测时间以交通特点确定。注意躲

开其他噪声源的干扰。

监测数据及评判量:Leq,同时记录LIO、L50、L90、Lmax、Lmin等现场情形。

要给出衰减断面布设情形,及断面与线路的位置关系图及衰减断面处的照片。

(3)24小时连续监测技术要求:

点位:与公路中心线水平距离在40m内的敏锐点。

频次:每天24h连续监测2d。

监测量及数据分析:分别监测每小时的Leq、LIO、L50、L90、Lmax、Lmin,Ld、

Ln。分大、中、小型车记录车流量。

第三组问题:

1,经过饮用水源地段需调查哪些内容?

是否违规设置过暂时用地、有无排污口、跨河桥梁是否采取了污染防治措施、应

对突发性污染事件的应急设施与应急预案。调查饮用水源地基本情形,包括水质、供

水人口数量、取水口位置等。

2,给出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形的调查方法?

现场踏查分析,查看工程监理报告,走访当地环境保护治理部门及其所属的监理

机构、监测机构,收集监理、监测报告,进行公众参与调查。

3,指出本项目水土保持验收调查工程重点“点”、“段

高填方路段、深挖方路段、路基边坡,取土场、弃土场、互通式立交区、大桥、

特大桥处。

4,对于本工程的生态补偿应调查哪些内容?

永久占地补偿,特别是占用农田、药材基地、林地、草地的补偿;暂时用地破坏

植被的补偿。

调查生态补偿方式、补偿经费的落实、实施成效,是否符合环境影响报告及批复

要求,是否依法按国家或当地规定补偿的,当地环境保护及有关部门、当地居民对补

偿的中意程度。

5,对收费站、服务区环境保护验收应调查主要内容有哪些?

(1)污水排放情形,包括污水类型、排放规律、处理方式、排放去向、达标情

形。需挑选有代表性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去除效率及达标情形的监测。

(2)调查锅炉烟气排放情形,包括燃煤来源、煤质、含硫含灰量,锅炉类型、

是否有消烟除尘环保设施,锅炉渣产生量及处理处置方式。锅炉风机噪声源强及对周

边敏锐目标是否有影响,并进行必要的监测。需对排放烟气是否达标及环保设施的效

率进行监测。

(3)生活垃圾处理情形,包括产生量、类型、处理处置方式,是否符合生活垃

圾填埋要求。

(4)绿化情形调查,绿化面积、覆盖率、主要植物种类,治理保护情形。

(考虑到公路的收费站、服务区均远离城镇,一样不对周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进

行监测。如果服务区附设加油站,除对以上内容进行调查与监测外,重点需调查、监

测油类污染物的排放情形,还需调查环境应急措施与应急预案制定情形。)

案例四、铁路项目铁路项目与公路项目的环境影响评判有很多相似之处,在学习

时可以互相参考。到目前为止,铁路项目案例还没有考过。

在北方地区甲、乙两城之间拟修建一300km的电气化铁路,中间还将经过三个无

集中供暖的中、小城镇,设三个中间站,但甲、乙两城市的车站单独列项,不在本工

程建设内容之内。沿线经过两条河流,其中一河流为某城的饮用水源保护区,以1600m

的隧道穿越一处山体,山上植被为次生林;沿线有较多的农田(其中有较多的基本农

田保护区)及灌渠、林地、果园。除施工营地租用民房外,其它暂时用地均需新征。

工程土石方量总量约700万m3,其中取土场30处,弃土场12处,大型石料场料3

处。

第一组问题:

1.猜测列车噪声影响需哪些资料?

(1)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设计分段给出线路条件,其中包括路基、桥梁、

道床、轨枕、钢轨类型等。

(2)分段给出列车昼间和夜间的对数、编组及运行速度。

(3)给出列车类型、牵引类型。

2.给出临近铁路的居民住宅噪声影响防治措施。

(1)工程措施:选用无钢轨,无磴轨道,设置声屏障、隔声窗。

(2)生物防护措施:种植乔灌草有机结合的绿化隔离带。

(3)治理措施:环保搬迁、控制鸣笛。

3.工程水污染物来源及特点污染物。

(1)施工期,水污染物主要来自施工场地的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

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COD、BOD、氨氮。

(2)营运期,水污染物主要来自机务段列车清洗废水,其特点污染物为COD、油

类;车站清洗和生活污水,其特点污染物为COD、BOD、氨氮。

4.根据水土保持法的规定,本工程应采取的哪些水土保持措施?

(1)应当尽量减少破坏植被;

(2)废弃的砂、石、土必须运至规定的专门存放地堆放,不得向江河、湖泊、

水库和专门存放地以外的沟渠倾倒;

(3)在铁路两侧地界以内的山坡地,必须修建护坡或者采取其他土地整治措施;

(4)工程竣工后,取土场、开挖面和废弃的砂、石、土存放地的裸露土地必须

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

5.本工程的大临工程有哪些?对于三处大型石料场如何进行生态复原?

(1)取土场、弃土场、石料场、大型加工场、施工车辆与机械集中停放场、轨

排基地等。

(2)第一要保护好原石料场被剥离的地表土壤层。采石终止后,整修采坑内的

陡坡,根据情形,采取喷浆护坡、喷混植生陡坡绿化技术等复原生态。如果当地其他

工程仍需在利用本采石场,则需办理转用手续,明确生态复原责任。也可将采坑蓄水

作水产养殖等。

案例五、高速公路(2008年考题)某A市到B市之间修建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

长127km,项目共投资30亿元,属大型建设项目,建设前后区域声级变化311dB(A)。

其中两地都有火电厂,粉煤灰运回自己的贮存场,公路途经30余个村庄,且有国家

重点保护动物活动,公路修建桥梁一座,经过一条河流,河流下游7km处有饮用水源

保护区,公路穿过一条隧道。

问题:

1.该项目噪声评判等级为几级简述理由。

一级评判。该高速公路为大型建设项目,沿线村庄较多涉及人口多,声环境功

能区为居民集中区,噪声影响声级变化幅度较大,且有国家保护野生动物。

(本题考的是噪声影响评判导则的有关规定。学习时不仅要知道一级评判确定的

或方式,同时要知道二级、三级评判确定的理由及方式)

2.营运中评判噪声影响,需要的主要技术资料?

(1)工程技术资料:公路路段、道路结构、坡度、路面材料、标高、地面材料、

交叉口、道桥数量。

(2)车流情形:分段给出公路、道路昼间和夜间各类型车辆的平均车流量,车

速。

(3)环境状况:公路至猜测点之间的地面类型,公路与猜测点之间的障碍物,

地势高差等。

(4)敏锐点参数:敏锐点名称、类型、所在路段、桩号(里程)和路基的相对

高差、人口数量、沿线公布情形、建筑物的朝向、层数、现状噪声,采用的评判标准。

(在2005年环评师案例考试题中,两道生态类考题其中之一是高速公路案例,

重点考了噪声猜测所需技术参数及资料获取问题。但2008年又出了基本类似的问

题。)

3.进行环评时,还需要收集哪些关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水土流失的资料

(1)调查并收集野生动物名称(包括拉丁学名)、保护级别、种群数量、分布、

生境条件,包括栖息地、活动区、食源、水源、庇护所、繁育区、迁徙路线及领地范

畴等。

(2)调查并收集当地水土保持区划及水土保持要求,收集沿线有关发生水土流

失的腐蚀模数,包括地势、坡度、当地降水量、植被覆盖率等方面的资料,调查收集

当地已采取的成熟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

4.保护耕地的措施(限6项)?

(1)工程选线尽可能少占耕地

(2)采用低路基或以桥隧代路基方案

(3)利用隧道弃渣作路基填料,减少从耕地取土

(4)暂时占地选址尽可能躲开耕地

(5)保护土壤层,工程建设时先将表层土壤剥离,堆放储存好,用于植被复原

或重建

(6)利用两地电厂粉煤灰用路基填料之一,减少从耕地内取土

(还有:保护水保设施,防止发生水土流失;保护农田水利设施等。但本题限6

项,答少或答多了均可能不得分,或酌情扣分。)

5.桥梁运营期间的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及建议。

(1)桥梁营运期的风险主要是运输危险品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危险品泄漏对下

游饮用水源地的污染;

(2)提高桥梁建设安全等级;

(3)建设桥面径流引导设施,避免直接排入河流;

(4)设置警示标志和监控设施;

(5)限制车辆速度;

(6)实施运输危险品车辆的登记和全程监控制度;

(7)提出风险应急预案。

(风险评判是当前环境影响评判的重要内容。首次在公路案例中考出环境风险是

在2006年的公路案例考题中。在2006年的公路案例考试题中提出了公路经过跨河桥

梁时应关注哪些问题?实际上考的就是运输危险品的车辆经过桥梁段时发生事故的

环境风险问题。2007年考的公路案例其中一问要求指出公路营运期的水环境风险。

2008年又考了相似的内容。可见对水环境风险的关注。)

三、采掘类

案例一、(2008年考题)某油田拟新开发一个35km2区块,年产原油60X104t,

采用注水开采,管道输送。该区块新建油井800口,大多数采用丛式井;钻井废弃泥

浆,钻井岩屑、钻井废水在井场泥浆池中自然干化,就地处理;集输管线长约110

km,均采用埋地敷设方式。开发区块土地类型主要为林地、草地和耕地。区内有小水

塘分布,小河甲流经区内,并在区块外9km处汇入中型河乙,在交汇口处下游8km处

进入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区块内有一省级天然林自然保护区,面积约

600hm2,在自然保护区内不进行任何生产活动,井场和管线与自然保护区边缘的最

近距离为500m。集输管线穿越河流甲一次。开发区块内主要土地类型和工程永久占

地类型见下表:

开发区块主要土地类型和工程永久占地(单位:hm2)

类型基本农田草地林地河流水塘合计

区块现状12109001300903500

工程占用7.911.90.80.421.0

第一组问题(原题):

1.确定本项目的生态评判范畴。

(1)根据该类项目特点,生态影响评判范畴应为开采境域外延500m范畴。

(2)井场及集输管线评判范畴为工程占地区外围500m,但由于500nl外涉及敏锐

保护目标一省级自然保护区,虽然在保护区内没有任何生产活动,井场、集输治理生

态影响评判范畴应将该保护区包括在内。

2.指出本项目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省级天然林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草地、林地、河流水塘。

3.识别本项目环境风险事故源项,判定事故的主要环境影响。

(1)主要是钻井作业井喷事故、集输管线破裂、站场等储油设施破旧油类外泄

或遇火引发的环境风险事故。

(2)石油烧外泄造成环境空气、地表水、土壤、植被的污染。污染空气对人群

及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落地油会造成土壤的污染,使土壤透气性下降,影响植物

生长,严重时可导致植物死亡;随地表径流进入地表水,造成水体污染,影响水生生

物正常生长与繁育,影响地表水功能;石油烧类着火发生爆炸易酿成安全事故,同时

对环境也有一定的污染危害;在灭火过程中大量的人员、机械活动对生态的破坏,还

存在灭火剂对环境的污染。

(环境风险评判是环境影响评判的重要内容。在做任何一个项目时,均应考虑其

是否有环境风险因素,如果有,就需要深入进行评判。不只是污染型项目需进行环境

风险评判,交通运输项目也涉及环境风险评判,如公路、铁路、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

等,采掘类项目也涉及环境风险评判,如石油开采、天然气开采、煤层气开采、煤矿

开采等。)

4.从环境保护角度判定完井后固体废物处理方式存在问题,简述理由。

(1)钻井废弃泥浆、钻井岩屑、钻井废水采取在井场泥浆池中自然干化,就地

处理存在环境污染问题。

(2)这三类物质虽然均产生于井场钻井过程,但分别属于不同的污染物类型,

其具体来源、成分均不同,不应混合在一起处理,且现状处理方式不符合固废处理的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而应分别进行处理。

5.简述输油管道施工对生态的影响。

本输油管道施工将会对地表植被、土壤、河流等沿线区域造成明显的破坏或不利

的影响。由于其距离自然保护区较近,虽然不占用保护区,但施工时对自然保护区将

产生间接的不利影响,一是暂时用地的变更可能挑选在距离保护区更近的区域,二是

施工活动对林内野生动物的干扰,三是使保护区外围地带的生态环境变差。

案例二、金矿采选(2008考题)拟扩建金矿采选项目,现在矿石开采规模约

3600t/d,采矿大量抽排矿井涌水,目前没有明显影响该区域内4个村庄地下水的取

用。评判区内有地表沉陷发生,采矿中的废石堆置于甲废石场,废石场堆存量已接近

设计容积,生产中产生的氯化矿渣,装入草编织袋内,先堆置于铺设普通水泥地面的

堆棚内,堆棚有渗滤液收集池,然后由有处理资质的公司运走处置。选矿废水回用不

外排,尾矿浆含有Pb、Cu、Ag、Cr等离子,排入尾矿库,尾矿库的上清液回用。扩

建主体工程为扩大井下采场,扩建后矿石开采能力将达到7200t/d,在山岭型冲沟新

建乙废石场,占地2.3hm2,该冲沟植被现状以草灌为主,采矿石为I类一样工业废

物排入乙废石场,生产中产生的氟化矿渣仍暂时堆置于现有堆棚,再适时运往某化工

厂由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使用的填埋场填埋,扩建后工程尾矿仍排至现尾矿库,生

产废水亦回用不外排。

问题:

1.本项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中除环境空气和地表水外,还应对哪些环境要素进行

监测并简述理由。

(1)地下水,包括矿井涌水、尾矿库下游地下水、村庄地下水;堆棚渗滤液收

集池及下游地下水。有氟化厂、尾矿浆中含有重金属,存在对地下水污染的可能性。

(2)噪声,选厂噪声、运输道路沿线噪声。破碎、选矿噪声源强大,会对周边

居民区产生不利影响。

(3)地表沉陷情形,包括沉陷范畴、深度等。井工开采容易导致地表沉陷,引

发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有必要进行监测。

(4)生态,废石场占地区土地利用及植被情形。此类工程对生态影响比较明显,

工程占地及植被破坏有一定的连续性,有必要进行监测。

2.说明氟化矿渣处理方式是否符合现行危废贮存和填埋要求,简述理由。

(1)氯化渣属于危险废物,本工程的贮存与填埋要求不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

染控制标准》的要求。

(2)草袋没有防渗功能,不能装在草袋内,也不能堆放在不符合安全要求、不

能防风、防盗、防晒防雨能力差“堆棚”内,普通水泥做的地面,容易产生裂缝,防

渗功能差。即本工程目前所采取的措施不能保证氤化废渣暂时贮存的安全。适时运往

由环保部门批准的另一化工厂运填埋也不符合要求,要弄清该化工厂所设填埋场的类

型,不能将与氟化废渣与其不相容的固废填埋在一起。

3.指出扩建工程对评判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生产活动,简述理由。

(1)地下开采导致的地表沉陷将进一步加剧。

(2)乙废石场占地对植被的破坏及其可能存在的水土流失与地质灾害问题。

(3)尾矿库因扩建而增大加了库区占地对生态的破坏。

(4)尾矿库溃坝风险对生态的不利影响。

(5)扩建时地面相关工程建设对植被的破坏。

4.针对甲、乙两个废石场,分别说明环评是需要关注的主要环保问题。

(1)甲废石场关注服役期满后的生态复原,对地下水的污染,会不会在洪水情

形下发生倒塌等问题。

(2)乙废石场需关注在废石堆放过程中对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影响、扬尘影

响、能否保证洪水渲泻的畅通,是否会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周边景观造

成的影响。

5.新建废石场应采取的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

(1)拦渣工程:设置拦渣堤、挡渣墙、拦渣坝等。

(2)护坡工程:削坡开级、砌石护坡、喷浆护坡、铅丝笼防护等。

(3)土地整治:场地平整、覆土复原植被等。

(4)防洪排水,设置防洪坝、排洪沟、排洪涵洞等。

(5)绿化措施:在废石堆放过程中对稳固边坡覆土绿化。

四、开发区规划

案例一、(2006年考题):A市拟在东南5km的C河右岸建设一个5X5km的开发

区,开发区分为西北、东北、西南、东南四个区块,拟发展电子、生物与绿色食品、

机械加工、材料,中央商务。C河自南向北流经A市东部,流量15m3/s,该河上游距

A市15km处为该市主要水源地。开发区拟建集中供热,在开发区的东南角建一热电

站,热电站规模为2X300MW。热电站东南角5km是D镇,东南21km是国家级森林公

园,东6km是一所小学。开发区还要建一污水处理厂。该区域常年主导风向为NW。

问题:

1,在报告书的开发区总体规划,应包括的主要内容(ABCDE)

A,开发区的性质;

B,开发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目标、指标;

C,开发区地理位置、边界,主要功能分区及土地利用规划;

D,优先发展项目拟采用的工艺、设备;

E,开发区环保规划及环境功能区划

2,在开发区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和谐性分析中,应包括主要内容(ABC)

A,开发区的规划布局方案与城市产业发展规划和谐性;

B,开发区环境敏锐区与城市环境敏锐区的和谐性;

C,开发区功能区划与城市功能区划的和谐性;

D,开发区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和谐性分析

3,从环保角度考虑,合理的污水处理厂的位置可选在开发区的(B)

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角

4,根据本区特点,在开发区选址合理性分析中应包括的主要内容有(ACD)

A,大气环境质量分析;

B,原辅材料利用率分析;

C,水环境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

D,水资源利用合理性分析

5,从环保角度,电子产业最适宜布置在开发区(B)

A,东南区;B,东北区;C,西南区;D,西北区

6,热电站建设环评中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点位须包括(ABC)

A,D镇;B,A城市;C,E小学;D,森林公园

7,该开发区废气常规因子(S02、烟气)排放量应采用()进行估算

A,经济与密度运算方法,按单位产值的排放量;

B,经济与密度运算方法,按单位面积的能源消耗量;

C,按主导产业类别,审核、估算排放量;

D,集中供热电站的能耗

8,估算开发区水污染物排放总量需获取(ABD)资料

A,开发区需水量;

B,污不处理厂处理能力、出水水质;

C,纳污水体水环境容量;

D,开发区中水回用计划

9,热电站冷却水可利用的水资源有(ACD)

A,河流水;B,地下水;C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中水;D,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水

10,从总体判定,该开发区规划的环境可行性论证重要选项有(BCD)

A,土地退化;B,污染物排放量;C,水资源保护;D,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和谐性

(本题是环评工程师首次考规划案例,开发区规划环评,也就是一个工业园区的

规划环评,主要考的是选址合理性问题。明显,规划环境影响评判的内容还需要进一

步拓展。)

案例二、某地拟对一山区河流进行水电梯级开发,河流长度约380km,河床坡降

较陡,天然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流域面积4万km2,农田相对较少,且分散,区

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外交通不发达。河流中经济鱼类较多,山丘植被均为次

生林,野生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流域内有自然保护区3处(其中,国家级野生动物

自然保护区一处),风景名胜区5处,但均为山丘区,从规划报告来看,水库埋住对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影响不突出。规划报告提供了三个开发建设方案。规划创造

从工程经济技术角度举荐了自上而下建设“一库七级”水电站方案,开发方式既有引

水或也有堤坝式,还有混合式。规划方案实施后需迁移人口5万人,涉及2个县的9

个乡镇21个村。

第一组问题:

1,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主要内容

(1)自然环境现状调查,包括地势地貌、水系及拟开发河流水文特点调查;

(2)陆生生物多样性调查,包括物种,特别是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落及

生态系统类型、结构、功能、现状问题及原因演替趋势调查分析;

(3)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包括重要经济鱼类的“三场”调查,重要饵料生物

的调查,混游性鱼类特性调查;

(3)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之等级、功能区划、保护对象及其价值,存在的

问题及原因分析,是本规划生杰现状调查的重点对象。

2,给出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与评判指标

(1)主要生态保护目标有:保护流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陆生、水生生态

环境及重要物种的栖息地,重点保护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保护生物的群落结构

及种群密度,保护区域生产力,尽可能保持流域景观生态体系。

(2)评判指标以定量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可选取重要野生动植物物种是否消逝,

规划建设项目与重要生境的区位关系及可能受到的影响,规划工程对珍稀保护物种的

影响,分析、评判是否会因本规划实施而发生陆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分析

与流域内生态保护规划的和谐程度,工程建设土石方工程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3,生态影响评判的主要内容

(1)陆生生态:主要从流域生态完整性、流域生物多样性、对局地气候、对环

境敏锐对象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