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质量管理制度
目录
质量管理制度1
第1条施工测量复核制度1
第2条施工图纸审查制度2
第3条施工技术交底制度3
第4条开工报告申请制度6
第5条劳务用工管理制度7
第6条平安质量教育培训制度8
第7条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检查验收及储存管理制度9
第8条质量检查管理制度10
第9条隐蔽工程旁站制度11
第10条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检查、申报、签认
制度11
第11条施工质量检查验收制度14
第12条重要部位或危险性较大的作业管理制度16
第13条成品、半成品保护制度16
第14条仪器设备检查制度17
第15条质量事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18
第16条工程质量现场试验管理制度19
第17条施工试验检测管理制度20
第18条工程质量奖罚制度37
质量管理制度
第1条施工测量复核制度
(1)、控制点复测
工区工程部接到定测资料后应对资料进展复核,并立即对控制
点进展同等精度复测。复测时应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或两人换手测
量的方法进展。复测时如果发现个别控制点位置不对或精度不够时,
应及时请设计院处理。复测工作完成后,及时固桩和护桩,未经控
制点复测的工程不得施工。
经过复测,没有发现问题,或发现的问题已被妥善处理后,方
能同设计单位办理测绘资料交接手续。
(2)、测量资料复核
各级测量人员负责完成的控制测量,其成果在使用前,应进展
检查和复核。检查的主要内容有:外业记录和内业资料是否标准,
测量方法是否合理,记录是否真实可靠,记注是否清楚明显,计算
是否正确,签署是否完善,图表是否齐全。凡不符合要求的资料,
必须返工重做。复核的主要内容有:复核测站平差方法是否合理,
成果是否正确,有无笔误;对最终实用平差成果进展换算、验算和
反算,确保最终成果准确可靠。
(3)、施工过程测量的检查复核
对构造放样测量,测设前要对所用的控制桩进展认真核实,不
能用错控制桩。放样数据必须由两人用不同方法求得,结果一致后,
还应交换算法进展反算,并进展自查和互查(换手复核〕,保证放样
数据准确无误。放样数据与检算资料一起,按测量资料由专人统一
保管。
(4)、对已完工程的检查
在验工计价前,测量主管工程师应及时组织对已完工程的位置、
尺寸、标高、限界等控制工程进展实地检查,并对工程数量予以核
定,核定结果报技术负责人。
第2条施工图纸审查制度
(1)、施工图纸审查的目的
为使施工人员明确设计者的设计意图,熟悉施工图的内容和构
造物的细部构造,掌握各种原始资料,必须进展施工图纸审查。通
过施工图纸审查可以澄清疑点,消除设计缺陷,统一认识,使设计
到达技术先进、施工方便、经济合理的目的。施工图纸自审是一项
施工准备阶段重要的工作。
(2)、施工图纸审查的程序
2.1施工图纸审查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图纸审查前工程经理应带着工程部技术人员认真、全面地
查看施工图,弄清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及技术标准的相关规定和要
求,核对图纸的工程量与工程量清单是否相符,熟悉工艺流程和构
造特点等重要环节。
2.2施工图纸审查
工程技术部负责组织施工图纸审查,其主要内容是:
2.2.1设计图纸和资料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图纸是否齐全,图纸内
容及相互之间有无错误和矛盾。
2.2.2掌握设计内容的技术条件,弄清工程规模、构造特点和形式。
2.2.3设计文件所依据的水文、气象、岩土等资料是否准确、可靠、
齐全。
2.2.4核对主要控制点、转角点、三角点等是否准确无误。
2.2.5构造物与管线及其它建筑物的互相干扰情况和解决方法是否
恰当,干扰可否防止。
2.2.6对地质不良地段采取的处理措施,对水土流失、环境影响的
处理措施。
2.2.7施工方法、道路条件等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2.2.8施工图纸审查发现设计不合理或错误之处,提出修改意见报
设计和业主,然后根据修改设计意见进展施工测量、补充图纸等工
作。
(3)、现场核对记录
图纸经过审查后,参加图纸审查者应将自审中提出的有关设计
问题、需及时解决的建议等做好详细的记录。图纸审查记录上应填
写单位工程名称、主持人及参加审核人员名单等。对自审提出问题,
设计单位变更修改的,应请求设计部门尽快下发“设计变更通知
单〃,施工时按“设计变更通知单”执行。
第3条施工技术交底制度
(1)、总那么
1.1>技术交底是指工程〔单位或分项工程)施工前,由工程经理
主持、工程总工程师负责向技术人员,或技术员向班组长、操作工
人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图纸要求落实施工的一项工作,是施工
技术管理的重要步骤。
1.2、技术交底的目的,一是使参加施工的领导、工程技术人员、
作业班组明确所担负工程任务或作业工程的特点及技术要求、质量
标准、平安措施,以便更好地组织施工。二是明确交底人和承受交
底人间的责任。发生工程事故,假设属交底人未进展交底或交底不
清,交底人负主要责任;假设属承受交底人未按交底要求施工,承
受交底人负主要责任。
1.3、技术交底必须按照施工图纸自审和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的根底
上进展。同时一,技术交底也必须安排在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
施工前进展,并应为施工留出适当的准备时间。
1.4技术交底的形式以会议形式,并形成书面记录,交底人和承受
人应履行交接签字手续。技术交底资料和交接手续是工程技术档案
的重要组成局部,应及时归档妥善保管。
⑵、技术交底的内容
2.1、技术交底分为单位工程技术交底和分部、分项(工序)工程技
术交底两类。
2.2、单位工程技术交底应与施工组织设计交底一并进展。
2.3、技术交底按技术责任制的分工、分级进展。
2.3.1、由工程经理主持,工程总工程师负责向质检工程师、技术
员、施工员、有关职能部门进展技术交底的内容:
(1)设计文件的内容;
(2)施工组织设计、作业指导书、施工程序、施工进度方案等;
(3)主要部位特征、尺寸、工程量、质量标准;
(4)主要预埋件的特征、位置及考前须知;
(5)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操作工艺、质量要求;
(6)关键部位和特殊过程的技术问题;
(7)主要施工机械的安排与配置;
(8)施工应注意的事项说明。
2.3.2、工程部技术人员对各班组进展技术交底:
(1)施工图的具体要求;
(2)施工方案具体实施的技术措施;
(3)明确工艺操作流程以及操作要点;
(4)明确工序间检查的内容及标准;
(5)平安及文明施工要求;
(6)施工中考前须知说明。
(3)、技术交底的实施与要求
3.1、工程部技术交底由工程部经理主持,工程工程师负责向质检
工程师、技术人员、施工管理人员、有关职能部门进展技术交底。
交底的主要依据是经业主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交底后形成文
字资料和施工组织设计一起作为技术交底的依据。
3.2、单位工程在施工前应根据施工进度,按部位和操作工程,由
工程工程师向施工队队长及班组长进展技术交底,填写技术交底记
录。要结合工作特点和班组具体情况,重点突出,结合实际,切忌
照抄照搬。
3.3、技术交底的内容应做到施工方法正确,各项措施针对性强,
技术先进,详略得当,结合实际。
3.4、工程工程师必须全面了解各专业施工中的衔接和配合。因此,
要求各专业技术负责人应如实地将本专业有关技术交底材料及时抄
送工程工程师备查,使在纵横向技术管理工作中,把各专业有机地
联系起来。
3.5、单位工程的技术交底资料由工程资料员负责聚集整理。
第4条开工报告申请制度
4.1、必须严格执行厦门市轨道交通集团公司程序,加强工程施工管
理,在工程开工或复工时都要进展报告审批。
4.2、对施工图纸和交底资料要进展现场核对、现场复测,并上报复
测成果。
4.3、要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填写施工测量放样报验单,上报
监理和建立单位审查批准。
4.4、征地拆迁工作要满足施工的需要。
4.5、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和“四通一平”工作要全部完成,有关外部
配套生产条件必须签定协议。
4.6、材料、设备、机具、劳动力就位,施工管理人员到位要能满足
开工条件。
4.7、平安质量部对施工现场的平安、质量措施等要进展全面检查,
认真负责地填报各种证明材料。
4.8、未经监理和业主批准同意开工建立的工程,严禁擅自开工,擅
自开工者不予验工计价。
4.9、工程技术部必须按规定表式填写开工报告,按时报监理和业主
审批。
4.10、对因开工报告及资料证明没有及时上报而影响施工进度的部
门和个人,将进展严肃处分。
第5条劳务用工管理制度
5.1、进展质量教育,积极开展“一学、四严、一追查”(一学:学
标准、标准、操作规程。四严:严守设计标准,严格操作规程,严
用合格产品,严格履行合同。一查:追查责任者)活动。
5.2、进展技术培训,组织学习有关标准、规那么和操作技术,特殊
工种和技术性强的工种须持证上岗,施工中积极推广应用“四新”
成果,提高工程质量。
5.3、工程部建立工程劳务用工台帐,全面掌握现场工作的所有劳务
用工情况,适时进展检查、催促;建立健全培训考核制度,进展技
术培训,组织学习有关标准、规那么和操作技术,特殊工种和技术
性强的工种须持证上岗,对现场作业人员进展业务技能、法律法规
等知识培训,严明纪律,严格考核。
5.4、进场劳务用工必须具备工种作所要求的身体、技能条件;与施
工队依法建立劳动合同用工关系;承受劳动平安知识、企业和工程
部规章制度、专业技术知识等培训,严禁未经培训上岗作业。
5.5、施工队要把各外部劳务用工纳入标准化管理。外部劳务队要执
行施工队制定的管理方法,标准施工行为。按标准、规程、操作标
准、工艺标准施工,积极开展“三检”活动。
5.6、劳务用工纠纷解决程序:班组长组织协商一工程经理组织协商
一申请劳动仲裁委仲裁一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7、用工纠纷必须依法按程序进展解决,严禁任何一方采取违法手
段解决纠纷。
第6条平安质量教育培训制度
为进一步提高全员平安、质量意识,不断增加和充实全员的平
安质量技术知识,熟练掌握技术操作规程,结实树立“平安第一”
“质量第一〃的思想,强化平安质量根底工作,实现平安质量制度
化、标准化、标准化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平安、质量可控有序。
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6.1、岗前教育培训:作业人员1包括劳务工)进入岗位或者施工现
场前,应当进展平安、质量教育培训。未经教育培训或者培训教育
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6.2、专项教育培训:施工单位在采用新的技术、新的工艺、新的设
备、新的材料时,应当对作业人员进展相应的平安质量教育培训。
6.3、特种作业人员教育培训:特殊作业的工种必须针对本工种的特
殊情况进展必要的专业培训,经平安生产监视管理部门和有关专业
部门的考核合格前方可独立操作,并按期进展复审。
6.4、对钢筋工培训:细化钢筋施工工艺,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
6.5、混凝土振捣工技术培训I: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到位,不
出现漏振或过振,不影响混凝土构造外观和强度质量。
6.6、模板工进展技术培训:做到模板拼缝平整光滑,严实不漏浆。
6.7、教育培训要有针对性:结合施工生产的实际,对不同性质的工
种进展相应的教育,起到培训的效果。
第7条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检查验收及储存管理制度
7.1、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材料进场,必须经过检查验收。首先点清
数量,核对规格型号,视外观合格前方可卸车。其次卸车后,立即
取样作试验,合格后才准使用,,否那么不准使用。
7.2、对水泥的验收,每进一批都必须按规定要求抽样做试验;钢材
也必须是每进一批都要按标准要求及时抽检试验。
7.3、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一定要勤检查,勤保养,尽可能地提高机械
利用率。
7.4、水泥堆放必须入库,库房四周封闭,排水通畅,严禁露天堆放。
入库水泥不得超过一个月,以免降低水泥强度,影响工程质量。水
泥码高不得超过15袋。
7.5、钢材堆放位置四周排水通畅,做到上苫下垫,严禁露天堆放,
以减少锈蚀造成的损失。各种规格型号由小到大,排成一条线,堆
放整齐,严禁规格型号混淆不清堆放。
7.6、工程施工物资设备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准倒卖或拉到工程部以
外使用。假设有违犯者,将予以严重处分,情节严重的将追究法律
责任。
7.7、对施工现场管理不善,工作失职,责任心不强,造成工程材料
丧失,被盗,腐烂,变质,将视情节予以不同处分。对管理不到位,
不按标准管理,被业主、监理及上级部门检查时的一切罚款,由各
责任人自己承当,造成负面影响的还将追究相应责任。
第8条质量检查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的平安质量检查是平安质量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及时查出隐患,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是控制人身伤亡事故和机
械设备事故、质量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施工现场的各部门、班组
应严格遵守以下规定。
8.1、工区每周组织一次对本工程施工现场平安及质量的检查。参加
检查人员应由技术人员、平安及质检人员、设备管理人员等组成。
8.2、检查出的事故隐患,列为整改工程填写在隐患整改记录内,并
应定人、定时间、定措施落实整改,并由现场平安员及质检人员负
责监视落实。
8.3、平安质量环保部门应每天对本工作区域内工作环境和平安生产
情况进展自查,发现隐患应及时排除,并做记录,对自行排除不了
的隐患情况及时向有关领导上报。
第9条隐蔽工程旁站制度
工区认真执行隐蔽工程及关键部位旁站制度并做好记录,记录
内容包括:工程名称、时间、地点、工点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旁
站值班人、施工方法及工艺标准,质量控制情况等。隐蔽工程隐蔽
前必须进展质量检查,未经检查签证不得隐蔽作业。
第10条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检查、申报、签认制
度
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检查、申报、签认是施工
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完成后,由班
组长、质检员、质检工程师逐级进展自检,形成检查记录,并签字
认可。自检合格后,由工区质检工程师陪同监理工程师进展检查,
检查结果填入验收表格,由双方签字前方可进展下一工序的施工。
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各项检查制度如下:
10.K检验批的质量检查、申报、签认
10.1.1、检验批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以下规定
⑴主控工程和一般工程的质量经抽检检验合格。
⑵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质量检查记录。
10.1.2、检验批按规定验收内容
⑴资料检查
质量控制资料反映了检验批从原材料到验收的各施工工序的施
工操作依据、检查情况以及保证质量所必需的管理制度等。对其完
整性的检查,实际是对过程控制确实认,这是检验批合格的前提。
所要检查的资料主要包括:
a、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b、建筑材料、成品、半成品、建筑构配件、器具和设备的质量
证明书及进场检〔试)验报告;
c、工程测量、放样记录;
d、按专业质量验收标准的抽样检验报告;
e、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3施工过程记录和施工过程检查记录;
g>新材料、新工艺的施工记录;
h、质量管理资料和操作依据等。
⑵主控工程、一般工程的检验
为确保工程质量,使检验批的质量符合平安使用功能的根本要
求,各专业质量验收标准对各检验批的主控工程和一般工程的子项
合格质量给予明确规定。
检验批的质量是否合格主要取决于对主控工程和一般工程的检
验结果。主控工程是对检验批的根本质量起决定性影响的检验工程,
因此必须全部符合有关专业工程验收标准的规定。这意味着主控工
程不允许有不符合要求的检验结果,即这种工程的检查具有否决权。
鉴于主控工程对根本质量的决定性影响,必须从严要求。而一般工
程可按专业标准的要求处理。
10.1.3、检验批工程验收程序
检验批工程质量监控主要是通过大面积施工的“跟踪检测〃来
实现,其具体作法分为“施工跟检〃、“复检”和"抽检”三种方
式。任何一检验批工程完工后,都要进展质量检测,验收检测在工
程部内部,分两级进展,”施工跟检〃主要由各作业队实施,工区
派人指导和监视;"复检”和"抽检”由工区实施。检测时首先由
各作业队检测人认真作好记录,并及时将检测结果上报项工区,工
区根据情况确定“复检〃或“抽检〃,并由检测人员作好记录,在
确认合格后,由两级检测人员签字,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查。经监理
工程师确认签字或同意后,方能继续施工。
10.2、分项工程质量验收检查、申报、签认
分项工程的验收在检验批的根底上进展。一般情况下,两者具
有一样或相近的性质,只是批量的大小不同而已。分项工程合格质
量的条件比拟简单只要构成分项工程的各检验批的验收资料文件完
整,并且均已验收合格,那么分项工程验收合格。分项工程由监理
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分项工程技术负责人等进展验收。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以下规定:
(1)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均应符合质量规定。
(2)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
10.3、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检查、申报、签认
分部工程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工程、技术、质量负责人
等进展验收。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以下规定:
(1)分部工程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2)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3)观感质量验收符合要求。
分部工程的验收在其所含各分项工程验收的根底上进展。首先,
分部工程的各分项工程必须已验收且相应的质量控制资料文件必须
完整,这是验收的根本条件。
10.4、单位工程质量验收检查、申报、签认
单位工程完工后,工区及时自行组织检查评定,并及时向业主
上报单位工程验收报告。业主根据上报的单位工程验收报告,组织
施工、设计,、监理进展单位工程验收和单位工程观感质量评定。单
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以下规定:
10.4.1、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的质量应验收合格。
10.4.2、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10.4.3、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有关平安和功能的检验资料完
整。
10.4.4、主要功能工程的抽查结果应符合相关专业质量验收标
准的规定。
10.4.5、观感质量验收符合要求。
第11条施工质量检查验收制度
11.1>隐蔽工程检查制度
11.1.1、工程工程竣工后不能外露局部称隐蔽工程。隐蔽工程
须按规定检查合格并签证后才能覆盖,未经质量检查人员签认而自
行隐蔽的,应揭盖补检,由此产生全部损失由责任班组或责任人承
当。
11.1.2、工程检查签证,除执行国家、行业质量标准规定外,
还应执行建立工程有关规定并与建立单位和监理单位协商,明确职
责分工,由指定的质量检查人员办理。
11.1.3、隐蔽工程先由工区质检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自检合格
后,再由有签字权的监理工程师复查签认。
11.1.4、发现与设计不符,本级质检人员无权处理者,应及时
呈报上级解决。
11.2、施工工序检查制度
严格遵循“三检”、“三不交接”和"五不施工〃制度。
三检:即自检、互检、交接检。
三不交接: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专业技术人员验收合格不
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五不施工:未进展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及技术要求不清楚不
施工;测量和资料未经换手复核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不合
格者不施工;上道工序不经检查签证不施工。
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处理情况由工区质检员及时记入施工
日志并报告上级部门。
11.3、工程质量验收签认制度
11.3.1、各级工程技术人员,质检人员,均应掌握承建工程质
量验收标准,并做好质量验收工作。
11.3.2、工区工程技术部、平安质量环保部对质量验收情况进
展监视、检查。
第12条重要部位或危险性较大的作业管理制度
重要部位施工时平安及质检人员共同进展生产的过程控制,
严把平安质量关,保证平安施工的原那么,控制好施工质量。
12.1、本工程高支撑体系采用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搭设。
12.2、脚手架搭设前必须制定专项施工方案,经有关部门审核
通过或经专家论证通过后,由技术员、施工员、方案编制人对安装
架子工进展施工技术交底、平安技术交底。
12.3、架子工必须持证上岗,穿戴好必要的劳护用品,搭设时
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与施工、平安技术交底。
12.4、高支撑体系安装完毕后由专人负责检查,检查合格前方
可进入下道工序。
12.5、使用过程中派人巡查模板及支撑系统有无变形,发现问
题及时加固处理,有大的变动时应暂停施工进展抢修加固。
第13条成品、半成品保护制度
13.K搞好成品、半成品的保护,是一项关系到确保工程质量,降
低工程本钱,按期竣工的重要环节。
13.2、教育全体职工树立质量观念,对国家、对人民负责、自觉保
护公物、尊重他人和自己的劳动成果,施工操作时珍惜已完成的和
局部完成的成品。
13.3、合理地安排施工顺序,按正确的施工流程组织施工,即从合
理的施工程序、客观上起到成品、半成品保护作用,是进展成品保
护的有效途径之一。
13.4、对成品、半成品直接进展保护。有效的成品、半成品保护措
施主要有护、包、盖、封等四种措施:
(1)护就是提前保护,以防止成品可能发生的损伤和污染。
(2)包就是进展包裹,以防止成品被损伤或污染。
(3)盖就是外表覆盖,以防止堵塞、损伤。
(4)封就是局部封闭。
13.5、加强成品、半成品保护的监视检查工作。在工程工程施工中,
必须充分重视成品保护工作。道理很简单,即使生产出来的产品是
优良品、上等品,假设保护不好,遭受损伤或污染,那也就将会成
为次品、废品、不合格品。所以,成品保护,除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和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外,还必须加强对成品保护工作的监视检
查。此项工作将由负责生产的工程副经理、施工技术负责人和材料
主管直接负责管理。
第14条仪器设备检查制度
但凡用于工程的测量、试验检测仪器、计量仪表等均按照计量
法规定周期进展定期检验标定。
第15条质量事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
15.K在工程建立过程中因设计错误、测量错误、不按设计和标准
要求施工或使用不合格材料等责任过失而造成工程质量低劣、强度
不够、构造尺寸或位置偏差等不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或达不到本工程
所采用的质量标准,均构成工程质量事故。
15.2、施工中一旦发生工程质量事故,工区必须在第一时间报告股
份公司工程部,应对事故部位或工点采取有效措施,启动应急预案,
抢救人员,防止事态扩大,并保护事故现场,同时要防止不法媒体
的介入。
15.3、工程质量事故调查处理
15.3.1、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后,工区应积极配合上级单位进展调查
处理。在调查中,必须做到实事求是,本着“四不放过"的原那么。
15.3.2、对工程重大质量事故调查必须:
a、查明事故发生的过程、损失情况和原因;
b、组织技术鉴定;
c、配合调查处理;
d、提出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要求;
e、出事故调查报告。
15.3.3、以上调查完毕后,由上级有关单位组织技术鉴定,必要时
要邀请有关专家提出处理方案,并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15.3.4、对于一般质量问题,应及时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理,根据质
量问题的实际情况,结合各种检测数据和原始施工记录配合调查处
理。
15.3.4.1、通过检测和测量发现工程质量不合格时,应准确掌握不
合格的事实,做好记录,组织评价不合格品性质和严重程度,配合
调查处理。
15.3.4.2、工程质量不合格必须返工重做,严禁放行,对返修或加
固后的工程应重新进展验收,如施工质量仍然存在严重缺陷,不能
满足构造和使用功能的,属于不合格工程,严禁验收。
15.4、对发生重大工程质量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报告期限
的,对直接负责的施工班组和其它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和经
济处分。
15.5、工区平安质量环保部建立质量事故台帐。
第16条工程质量现场试验管理制度
16.1、所有产品使用的原材料、半成品到达现场后,由检测组
负责按有关标准规程规定的检测工程和质量要求,审查质量合格证
或出厂试验报告的符合性,现场验收原材料、半成品的规格、型号,
包装、外观质量和数量。
16.2、按规定的检测频率和抽样方法抽取样品,填写?委托试验
单?一式两份,送指定试验室检测。
16.3.试验员承受样品时,检查样品是否符合检测技术要求,
并填写材料回复单后,依据委托检测工程进展检测。
16.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现场试验员应进展全过程旁站监控,
并按规定频率和检测工程进展抽样检测,并填写试验原始记录上报
试验室。
16.5、现场检测组试验员应随时检查原材料的质量和保管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6.6、现场检测组试验员负责现场试验仪器设备的建账、建卡
和维护保养。
16.7、检测人员在现场检测时一,必须佩戴平安帽,高空时佩戴
平安带,并确保人身平安的前提下,放可进展检测。
第17条施工试验检测管理制度
17.1、试验室管理制度
17.1.1、室内的仪器设备应摆放整齐,布局合理,保持干净。
17.1.2、每次试验完毕后,试验人员应清扫室内地面,擦拭仪
器,将仪器摆放至原位。室内制止随意吐痰、吸烟、吃东西,制止
将与检测工作无关的物品带入室内。
17.1.3、试验室内电路及用电设备的接线应由专业电工负责,
仪器设备使用完后,应拉闸断电(需连续使用者除外)。
17.1.4、用电仪器设备易生锈部位,制止用水冲洗,防止生锈
和漏电,并按规定良好接地,接头必须用绝缘胶布包扎好,不准用
湿手、湿物接触电源开关。
17.1.5、水龙头用后必须关紧,发现跑、冒、滴、漏现象,应
及时联系维修。
17.1.6、试验室内应设置防火设施,试验人员应了解防火知识,
电器设备失火应切断电源后再灭火。
17.1.7、水泥室应悬挂温、湿度计,水泥试验前,应翻开空调,
待温度、湿度到达标准规定后,再进展试验。
17.1.8、养护池内应每日三次测定温湿度并记录,以核定养护
水的温度是否到达标准规定。
17.1.9、进出养护室,应随手关门,以免造成温湿度波动。
17.1.10.试验室应每周彻底清扫一次,空调通风管应每季度彻
底清扫一次。
17.2、试验人员工作纪律制度
17.2.1、试验人员认真对待每项检测工作,以严谨的态度认真
对待每一个数据,保证检测结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对检测结果及
其数据的正确性负责
17.2.2、试验人员要廉洁奉公,秉公办事,不准利用职权谋取
私利,也不得受经济利益或其他人员因素的影响,以试验数据说话。
17.2.3、要做到老实守信,作风正派,不准弄虚作假干扰检测
工作,要对所有的试验,检测工作提供一样工作质量的效劳。
17.2.4、严格遵守检测工作的保密制度,不得擅自提供或泄漏
所检样品的技术资料、检测数据及其它有关情况。
17.3、试验室卫生制度
17.3.1、试验室是进展检测、检定和校验工作的场所,必须保
持清洁、整齐、安静。
17.3.2、试验室内制止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17.3.3、坚持每日卫生清洁制度,各房间清洁卫生落实到人,
每日上班前清扫室内外环境卫生,疏通排水沟。
17.3.4、办公室桌面不得存放办公以外物品,下班以后应保持
桌面的整洁。
17.3.5、每次试验完毕,须及时将工作室、台和仪器设备清扫
干净,器具摆放整齐。
17.4、试验室平安、环保管理制度
17.4.1、各级试验检验机构应制定“平安操作守那么",建立
防火、防毒、平安用电制度,加强对人员的平安教育,经常检查平
安操作情况,及时消除隐患,杜绝平安事故发生。
17.4.2、试验检测工作间要设置消防器材,对易燃、易爆危险
品和剧毒、放射性有害物品等应有隔离防护措施,指定专人妥善保
管。
17.4.3、对试验人员配备必要的劳保用品,对操作、保管、维
护放射性仪器和有毒等环境下工作人员,各级试验机构要按规定给
予补偿。
17.4.4、自觉遵守平安制度和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不得违章作业;使用完毕要立即切断电源、水源。
17.4.5、高温加热试验严格按规程要求升温和降温,不得违规
操作,在试验期间操作人员不得离开操作室。
17.4.6、与试验无关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试验室。易发生
试件崩溅的试验工程,机械旁边严禁站人。
17.4.7、试验过程中仪器设备如有异常情况,应马上停机检查
处理前方能重新开场工作,并在?仪器设备使用维护记录?中注明。
17.4.8、试验室要做好防盗、防火工作。加强办公电脑、文件、
资料的保管工作,下班后关闭所有门窗,防止仪器设备和重要试验资
料丧失。
17.4.9、按照质量、环境、职业安康平安体系文件要求,认真
做好工作间、办公及生活区域的环境管理工作,特别是试验弃渣和
化学废液的处理要按有关规定办理。
17.5、样品管理制度
17.5.K取样人员或外来委托人员将样品送至试验室时均应填
写试验委托单,试验样品管理员在接收样品时一,应查看样品状态,
如样品的外观、包装、规格、型号等级等,并清点样品,认真检查
样品及其附件资料的完整性,检查样品的性质和状态是否适宜于所
检工程,确认无误后,按规定编号作好标识。
17.5.2、试验员接收样品时、检查样品是否与取样委托单的内
容相符,应按照试验检测标准规定对样品封样状态、取样数量、规
格型号等检查验收,不符合要求的不准用于试验,同时要求取样人
补充或重新取样。
17.5.3、试验前需要进展加工的样品应严格按标准方法进展加
工和制样。搬运试样时防止破坏或损毁,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17.5.4、样品室的环境及设施应符合样品的存放条件,如温度、
湿度、防水、防盗要求等。
17.5.5、样品室要有专人负责,做好样品分类存放,标识清楚、
帐物一致,样品丧失或混淆不清必须追查原因,按质量事故处理。
17.5.6、已检验过的样品,检测人员应在样品标识卡或其包装
袋上写上“已检”字样和检测时间。
17.5.7、留取样品应按规定要求经室负责人同意后处理;破坏
性检测工程一般不保存试验后样品,假设检验方法有规定或有其它
特殊要求时例外。非破坏性检测工程留存样品在该工程检测报揭发
出7天后,无异常时可以处理。水泥、外掺料、外加剂等试样经过
试验检验后均需留样保存,保存期分别不少于三个月、一个月、六
个月。
17.6、不合格样品管理制度
17.6.1、在检测过程中发现有不合格现象时,必须仔细分析原
因,防止工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安装或投入下道工
序,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17.6.2、当发现检测结果不合格时,试验人员立即向试验室技
术负责人汇报,通知施工负责人,停顿该局部工程的继续施工,并
做好标识,等待重新检定的结果再决定如何处理。
17.6.3、试验室技术负责人组织试验人员对该局部重新进展检
测,如有可能换用同类型的其它仪器进展检测,并亲自监视所有操
作过程和数据整理过程。
17.6.4、如复检结果合格,由试验室主任召集参与该试验的人
员了解分析,确定第一次可能产生不合格现象的原因,分析是否是
由检测操作失误、仪器失准、数据整理错误等原因造成。如有必要,
再做一次重复试验。当确定是由检测工作自身的失误而导致不合格
现象的出现,试验室出具书面说明报告,并通知有关施工技术负责
人可以正常施工。试验室主任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人员教育、
严守操作规程、按要求检定仪器设备,以防下次再出现类似情况。
17.6.5、复检不合格,确定该局部为不合格品。试验室出具书
面报告,报总工程师按不合格品进展处理。由总工程师、施工技术
负责人、质检工程师、专业工程师、试验室人员等对不合格品进展
评审,确定处置方法。
17.6.6、不合格品按要求进展纠正和预防,并将处理情况闭合,
以到达原要求并采取措施预防再次出现该现象。
17.7、样品采集制度
17.7.1>抽样准备
17.7.1.1、检测室主任接到取样通知后,按技术标准/标准/规
程,或作业指导书规定的抽样方法,详细填写“抽样方案书",做
好实施抽样方案和准备工作。
17.7.1.2、检测组组长应明确抽样程序,组成抽样小组赴现场
抽取样品。抽样程序应描述样品的选择、抽样方案、样品的提取及
准备,为后续检测工作提供所需的信息。
17.7.1.3、按技术标准/标准/规程,或作业指导书的规定,准
备所需的抽样设备和工具、量具。如果需要这些抽样设备在抽样过
程中出具数据,应执行?现场检测管理程序?。
17.7.2、抽样实施
抽样小组至少由2人以上人员组成,抽样人员在现场填写完成
“抽样方案表"。抽样人员及供样单位有关责任人分别签名,并加
盖委托单位公章。方案表一式二联,第一联封存于样品中,第二联
由抽样人员带回存档。”抽样方案表"中的抽样依据、方法、抽样
人员签名、环境条件等所有栏目内容必须仔细填写,与本次抽样无
关的栏目用单划线填写,不得空缺。
17.8、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7.8.1、购置试验仪器设备,首先编制购置方案,提出购置申
请,购置仪器设备时要注意性能的先进性和质量的可靠性,以及量
程、精度是否满足测试要求等;对于精细、贵重设备应检查厂家的
ISO证书和仪器设备的出厂计量检定证书或测试报告。
17.8.2、仪器设备做到专人保管一般责任人为该室负责人。设
备管理员负责建立仪器设备管理台帐及档案,写明设备名称、规格
型号、产地、数量、性能状况、检定状态、购置时间、量程、精度
等内容。
17.8.3、常用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上墙,并配备“仪器设备使用、
维修记录簿",设备管理员每季度组织一次设备维护保养,保养工
程方法根据仪器使用说明书进展,做好维护保养记录并存档o
17.8.4、做好试验仪器设备的计量标定和自检自校,确保仪器
设备良好工作状态,精度满足检测要求,保管好相关记录等资料。
17.8.5、设备管理员负责编制仪器检定方案,并报技术负责人
批准实施。属于送检仪器设备,应周期送检,取得检定合格证后才
能使用。在检定周期内,仪器设备如果经过修理、搬运、移动等影
响力值系统,要重新送检。
17.8.6、各种仪器设备须在试验室内放置整齐,并按要求分别
粘贴合格(绿色〕、准用(黄色)、停用(红色〕标志。
17.8.7、试验人员要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仪器,使用过程中要注
意设备和人身平安,使用完毕应进展断电和必要的常规保养,保持仪
器设备的清洁,保持工作间的整洁。
17.8.8、仪器设备的外借,应有借据并经试验室主任批准。
17.8.9、当检测设备的技术性能降低,设备管理员应根据检定/
校准结果,提出使用范围建议,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降低处
理,并在仪器上贴上降低使用标识。
17.8.10、长期不用的仪器设备需封存时一,由设备管理员提出封
存申请,经试验室主任同意后封存。封存期间应加强对封存设备的
维护保养,防止仪器设备的损坏,开封时应重新检定/校准。
17.9、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和量值溯源制度
17.9.K技术负责人负责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和量值溯源管
理。
17.9.2、每年年初,设备管理员根据上年度仪器设备的检定/校
准结果和实际使用情况,制定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和检验方案,编制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周期表",经技术负责人确认后执行。
17.9.3、所有计量器具(包括用于校验/检验专用仪器的计量器
具)在首次使用前都必须经计量检定合格,所有专用仪器在首次使用
前都必须经校准/检验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17.9.4、计量器具由所在地法定或授权检定机构检定,检定周
期按检定规程的规定由负责检定的单位确定。
17.9.5、专用的仪器设备由本试验室校验员负责校准/检验,校
准/检验周期由本试验室根据仪器设备实际使用情况和校准规程确
定。
17.9.6、所有在用仪器设备按照周期检定/校准或检验方案进展
检定/校准或检验。经检定/校准或检验合格的可继续使用,不合格
的按照?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进展降级或报废。
17.9.7、由计量机构检定的,设备管理员需提前一个月与有关
机构联系安排检定方案。
17.9.8、仪器设备经过计量检定,计量检定机构应出具检定证
书;仪器设备经校准/检验,应出具校验/检验证书和记录。资料员应
审核这些证书和记录,并与仪器设备档案一起保存。
17.9.9、仪器设备经过检定/校准或检验,由仪器设备管理员根
据检定/校准或检验结果,在设备明显位置贴上合格证、准用证、停
用证等标识。
17.10、外委试验管理制度
17.10.1、试验室外委试验时,必须考察外委试验检测机构的资
质、检测能力、检测工程、信用水平、效劳质量以及收费标准等,
并经监理、业主批准后实施。
17.10.2、对于委托试验工程由各专业负责人申报,技术负责人
批准后实施。取样人员按照标准要求,经监理人员全部见证取送样,
做好封样标识工作,并取得委托试验室的收样确认。委托时应详细
填写设计要求的检测评论依据和检测参数。
17.10.3、试验室主任和质量负责人要对委托试验的技术和质量
问题把关,对委托试验报告必须审核,有问题及时联系解决。
17.10.4,试验室必须建立委托试验方案和台帐,对外委试验报
告要单独管理。
17.10.5,各项委托试验采用的试验方法和评定标准必须符合厦
门市轨道交通的技术标准要求,委托试验报告至少一式三份。
17.10.6、对于重要的试验工程,委托试验留样以备复验。
17.1k检测事故报告、分析和处理制度
17.11.1,试验室主任负责组织对事故的处理,审批纠正和预防
措施,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对事故的调查核实,预测事故造成的后
果,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意见。
17.11.2、检测事故分以下11种类型:人员伤亡;样品丧失损
坏;仪器设备失准/损坏;违反操作规程;环境失控;应用方法错误;
检验数据错误;使用外来材料质量问题;停电/停水;分包检测失准;
人员作业水平不够。
17.11.3、事故一旦发生,应及时向质量负责人报告,填写事故
的调查和处理记录,如实描述事故情况,划分事故类型。
17.11.4,质量负责人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对事故进展调查核实,
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
17.11.5、试验室主任依据质量负责人的调查和分析,批准纠正
与预防措施;发生事故的部门实施纠正与预防措施,质量负责人跟
踪验证;在确认验证有效时,恢复检验活动。
17.11.6、样品异常情况处理
17.11.6.K委托送样的样品,不符合送样要求的,样品不予接
收,并向委托人讲明原因。
17.11.6.2、现场抽样的样品,不符合抽样规定的,由抽样人员
重新抽样。
17.11.6.3、样品因保管不善或非正常检测而造成的损坏,丧失
的,应重新抽(送)样。
17.11.6.4、凡因检测工作的失误或样品本身的原因,造成在检
测过程中样品损坏,无法得出完整的检测数据者,所有检测数据作
废。经重新取样检测全部工程,检测报告以重新检测的数据为准。
17.11.7、仪器设备损坏或精度下降的处理
检测中发生仪器设备损坏或精度下降,操作者应停顿检测,并
立即报告质量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对仪器设备状况进
展调查,进展必要的检修或重新检定;仪器设备经检修,检定证明
精度符合要求后,方可再投入使用;每次仪器设备损坏等情况的处
置措施均应详细记录。
17.11.8、环境条件偏差的处理
17.11.8.1、当检测环境的温度、湿度等超出标准要求,应报告
质量负责人,对已经取得的数据进展分析,决定是否需要重新进展
检测。
17.11.8.2、因突然停电等原因导致检测中断,应立即关闭电源,
保护好仪器设备,并向质量负责人报告。待供电正常后,视情况做
出继续检测或重新检测的决定。
17.11.9,检验结果异常的处理。当发现检验结果异常或对检验
结果有疑心时,应报告质量负责人,及时查明原因,并做出处理。
异常的或有疑心的数据未经调查处理不得出具检验报告。
17.12、养护室管理制度
17.12.1、养护室为自动控制温、湿度标准养护室。控制温度20
±2℃,相对湿度95%以上。
17.12.2、养护室有专门人员负责。每天定时(至少3次〕记录
养护温度和湿度。
17.12.3、试件进入养护室前,应及时登记试验编号、试验日期、
龄期、试件类别、试验工程及数量。
17.12.4、养护室的试件应按龄期分架分层排放,并按破型日期
顺序排放整齐。
17.12.5、温、湿度控制设备应按技术说明书的要求定期保养、
维护,确保平安、可靠运行。
17.12.6、蓄水箱每月清洗一次,经常保持水箱清洁,以提高喷
雾系统的运行效率。
17.12.7、经常检查喷雾系统,保持正常喷雾。
17.12.8,养护室内工作完毕及时关门,接通温、湿度控制电源。
17.13、文件资料管理制度
17.13.1、资料员负责标准、标准、规程、各类文件、资料的管
理,按要求分类别编目保存,每个资料盒应有卷内目录,并标识清
楚。
17.13.2、在试验过程中形成的原始记录、试验检测报告鉴字后
由试验人员交资料员整理归档。
17.13.3、设定专人定期备份电子记录,除备份在计算机硬盘之
外还应定期备份在光盘或移动硬盘中,并分类登记、标示清楚、妥
善存放防止丧失损坏。
17.13.4、对失效和作废的文件,由资料员按原发放的范围和场
所及时收回并填写?文件收、发登记表?防止误用。
17.13.5、试验室资料外借或查阅须经试验室主任批准后到资料
管理员处办查阅手续。
17.13.6、上级下发的各种管理文件应由试验室主任批阅,签署
意见后具体实施。
17.13.7、检测原始记录、检测报告及用户提供的检测产品技术
文件和图纸保密,对重要数据、文件设专柜保存。
17.14、原始记录管理制度
17.14.1、试验人员在进展试验过程中,要认真做好相关试验记
录,做到数据真实、准确,不得随意涂改和过后补填。
17.14.2、试验原始记录按要求的格式和内容填写,按统一的编
号规那么编号,记录填写内容完整齐全、字迹清晰,书写一律采用
碳素钢笔或签字笔,不得使用铅笔、圆珠笔或红色笔。
17.14.3、原始记录不得随意涂改,如有记错时,应对错误数据
划道横线,将正确的数据写在上方,并加盖更改人印章,更改
印章每张记录不应超过两处;原始记录空白地方应划上斜杠以示资
料完整,原始记录的有效数字应严格按规程修约与保存。
17.14.4、仪器记录时应记录使用主要仪器的型号、编号、量程
等,对有温、湿度要求的检测工程应记录测试过程的温度、湿度。
17.14.5、原始记录应注明检测试验时所采用的标准号,必须有
试验、计算、复核人签署姓名,不得漏签或代签。
17.14.6、原始记录的必须复核,复核的主要内容有:
17.14.6.1、采用的检测标准和评定标准是否正确,选用仪器精
度或量程是否恰当;
17.14.6.2、记录数据是否准确,计算数据是否正确,保存有效
位数和数字修约是否符合标准;
17.14.6.3、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是否正确;
17.14.6.4、用语是否准确、标准;
17.14.6.5>填写工程及签名、日期是否完整。
17.14.7原始记录完成后应及时出具试验报告并交资料员归档
管理,不得影响试验检测的时效性。
17.14.8试验过程中如果遇到停电、仪器设备发生故障,要及
时报告试验室负责人,检修后重新试验,并在试验记录中注明。
17.15、试验检测报告管理制度
17.15.1、试验检测报告是产品质量评定的主要依据,也是工程
竣工验收必备资料,试验检测报告要准确、清晰、明确、客观、公
正。
17.15.2、试验检测报告按规定表格填写,并统一编号。
17.15.3、试验检测评定依据要充分,结论做到文字简练,准确
明晰;对于没有涉及的工程空白处要用斜线划掉,打印好的各类试
验报告不得进展人工涂改。
17.15.4、试验检测报告要严格履行签字手续,试验、复核、技
术负责人要分别签字,严禁一人代签。试验报告须加盖试验检测专
用章、计量认证章方能生效。
17.15.5、特种材料及工程实体检测报告,应加封面和必要的说
明,并加盖齐缝章。
17.15.6、试验检测报告应及时提交,除对试验周期有特殊要求
的工程外,试验室应于承受委托后的48小时内,出具试验检测报告。
17.15.7、建立试验报揭发放登记台帐,写明试验报告名称、发
放份数、发放人、领取人、领取日期,发放人、领取人要签字确认。
17.16、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17.16.1、试验室资料员负责管理档案资料,并按照文件性质分
类、编目、设卡存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维修劳务合同模板(2篇)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编译原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市场营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房建施工组织设计
- 某市中心诺兰摄影工作室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 压滤车间施工组织设计
- 《小星星》说课稿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给排水工程制图与CAD》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工业大学《自动控制原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工业大学《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金融服务营销报告总结
- 35kv集电线路监理标准细则
- 桥式起重机定期检查记录表
- T∕CACM 1090-2018 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 穴位敷贴
- 2024版人教版英语初一上单词默写单
- 化学实验室安全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经典房地产营销策划培训(全)
- 工人入场安全教育课件
- 【川教版】《生命 生态 安全》二年级上册第12课 少点儿马虎 多点儿收获 课件
-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大单元作业设计
- 静配中心差错预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